文件后缀名什么用:故宫馆藏玺印(图文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2:32:39
   



          “长水校尉丞”铜印,印面2.3×2.3cm,通高1.8cm

     印铜铸,方形,龟纽。印文为汉篆字体,五字三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长水校尉丞”。

    此为新莽时官印。

 



           “文德左千人”铜印,印面2.2×2.3cm,通高2.2cm

    印铜铸,方形,龟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五字三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文德左千人”。

   此为新莽时官印。

     



           “建伶道宰印”铜印,印面2.2×2.2cm,通高2.1cm

    印铜铸,方形,龟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五字三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建伶道宰印”。

    此为新莽时官印。

     



            “苏意”玉印,汉,印面2.4×2.4cm,通高1.8cm

    汉代私印,青玉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鸟虫书篆,白文,右起横读“苏意”二字。印文立体感颇强,钤盖后文字似凸起,白文跃于底色之上。印身之青玉色淡而光润,微有土沁如飞沙散布。

    



            “新成甲”玉印,汉,印面2.3×2.3cm,通高1.9cm

    汉代私印,白玉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鸟虫书篆,白文,右起顺读“新成甲”三字。其玉色碧而闪乌,由青向灰过渡,钮顶黑斑自然如墨,沉黯古雅。此印之精美与汉“王武”玉印难分伯仲,二者可谓姊妹印,历近两千年,并存于世,堪称汉印中的至宝。

    



          “淳于蒲苏”玉印,汉,印面2.3×2.3cm,通高1.6cm

    汉代私印,青玉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上起顺读“淳于蒲苏”四字。其青玉材质中有天然黄色细纹绺散布,形如腾空之烟,青黄相混相映,美丽异常。

    此印印面之工整端庄,篆刻之精细,几乎无出其右,即使以石质印材篆刻,若达到如此的艺术效果也须有相当的造诣,何况汉代于坚玉之上琢造精妙的篆文。其篆刻艺术之精湛动人,令人过目难忘。

     



            “应衢”玉印,汉,印面1.4×1.4cm,通高2.0cm

    汉代私印,白玉琢造,羊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起横读“应衢”二字。印文满格,位置匀称,笔道不深而精神十足。印台方正,上立一羊,玉羊大角下盘,线条优美,通体洁白无瑕,神态可爱。

    此印玉色纯净,通体一色,光亮莹润,托于掌中,似有丝丝凉意沁入,令人爱不释手。

    以牧畜作为印钮的印章基本上是新莽政权到西晋十六国时期的官印特征,铜质居多,史籍中记有金印,所见实物则常以铜鎏金者为金印的代用品。其印钮以驼钮最多,十六国时期有马钮,均为各时期中央政权颁赐给少数民族首领的官印。私印则仅见羊钮玉印,且实物数量极少,此印即其中至为精美的一方。

     



               “异”玉印,汉,印面1.9×1.9cm,通高1.4cm

    汉代私印,青玉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左起横读“异”二字。印文劲秀,印面布局和字体风格与东汉标准的铜铸两字私印风格一致。印身遍布土沁花纹,如黑绿大理石纹,青玉微露,原色虽被罩而并不伤其美,反而增其雅。



        “妾繻”玉印,汉,印面2.0×2.0cm,通高1.6cm

    汉代私印,青玉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起横读“妾繻”二字。印钮之下及印台立面上棱处各有弦纹一周,做工精致。玉质青白,光照如镜,润滑如冰。“妾”为古代女子自我谦礼之称,入印后单缀其名,此为两汉女子佩印印文的通例。

    此印笔意具纤柔之美,配以美玉之材,仕女佩之,正得其宜。

     



             “王武”玉印,汉,印面2.3×2.3cm,通高1.8cm

    汉代私印,以黄玉琢造,鼻钮,印面有阴线边栏,印文字体为鸟虫书篆,白文,右起横读“王武”二字。印身通体青黄,青者淡然若隐,黄者如浸非覆,浑然天成。

    早在春秋时期,吴越地区的兵器上即可见到鸟虫书,且多鎏金,别致而精美,彼时尚无此书体名称。其文字起笔或像鸟首,或形体如蠕动之虫身,后人因其形而定名。

    汉代以鸟虫书体入印者多为玉印,此印文字横笔作鱼形,竖笔似蚓,篆势舒展,意态灵动,文字结构与布局之微妙、篆刻之精跃然目前。

    



           “田莞”玉印,汉,印面2.3×2.3cm,通高1.6cm

    汉代私印,青玉琢造,鼻钮,印文字体汉篆,白文,右起横读“田莞”二字。印文舒展,为标准的汉印文字篆法,“田”字笔画较少,占印面位置略窄,“莞”字笔画较多,占印面位置略宽,两字布局充盈印面,视觉效果协调、端庄而平稳,这种印文的布局在西汉中期以后的两字或三字私印中常见。印身沁斑遍布,玉青色暗,一望而知是岁月久远使然。

    此印之风格常见于东汉末至三国时期之印,印面属私印中较大者。印钮顶较宽,这一局部与其它汉玉印略有区别。其整体琢造工艺简约,形态古朴。

     



            “赵憙”玉印,汉,印面2.2×2.2cm,通高1.2cm

    汉代私印,青玉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起横读“赵憙”二字。印身比其它汉玉印低矮。其质土沁入绺,注目凝视,层层横纹如山峦远眺,淡者若雾岚起于谷间,似移似驻。

    此印印文至为工整,字体和印面布局与东汉铜铸私印中双面印之印面风格极为一致,只是后者两字多是阴阳文并列,而此印“赵憙”两字皆为阴文,其文字之工整端庄更胜一筹,可做摹法汉印的标准印之一。

     



             “刘先臣”玉印,汉,印面2.6×2.6cm,通高2.4cm

    汉代私印,青玉琢造,兽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起顺读“刘先臣”三字。文字布局严谨,笔道粗细一致,文字清劲,骨架强硬。青玉散布黄褐色斑,片片如烟熏,似沉似浮,古雅可观。

    三字私印的文字布局为姓氏单占一侧,名字另列,此为汉印惯用通例,与入印文字的单字笔画繁简并无关联。在汉系印章中,早期动物题材的印钮有少量的蛇钮或鱼钮,后以龟钮最为常见,间或出现羊钮,其它动物题材多用于印面,而成为肖形印。此印的钮制较为罕见,神兽盘卧,张口眦目,体态雄浑,似是铜印避邪钮的变体。印文三字内敛,印面周边留余较宽,也是汉末以后的印面风格。

     



             “绩平”玉印,汉,印面1.2×1.2cm,通高1.9cm

    汉代私印,白玉琢造,龟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起横读“绩平”二字。印文为典型的汉代私印印文。“绩”字右下两点笔画由窄变宽,撇向两边,底部横平加宽,恰如东汉铜铸私印同样的印文;“平”字上部紧凑,竖笔下行后再横拉,转成较大弧形后再曳向印面一角,这也正是东汉私印中印文末笔的典型处理方式。

    龟形印钮背饰环甲,背甲中部棱微凸起,龟身以四足撑起,首微上抬,似欲爬行。此类形态的龟钮只在新莽时期以后的一段时期内出现,是具时代标志性的造型。

    此印白玉通体一色,润泽细腻,光莹而不暴露,材质与制作俱佳,是汉代玉印中的至精至美之物。

     



           “潘燕”玉印,汉,印面1.9×1.9cm,通高1.4cm

    汉代私印,青玉琢造,鼻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起横读“潘燕”二字。“潘燕”两字等距并列,单字间架与两字布局十分匀称,印文字口较浅,使文字体势在琢造时更易得以流畅的表现,可见汉代制印者之匠心。青玉材质只在印钮顶部向下处与印面少处尚可见到,通体大部分遭到较强的侵蚀,造成表面大片脱落,令人赏鉴时不禁扼腕。

     



          “张隆私印”玉印,东汉,印面1.6×1.6cm,通高1.5cm

    印白玉质,琢造,瓦钮。印文字体为汉篆,白文,右上起顺读“张隆私印”四字,字等距,田字布局。印钮较高,状如覆瓦。印材为白玉,质如凝脂,通体无瑕,玉色皎洁,晶莹夺目,堪称玉印精品。

    此为东汉私印。两汉姓名私印,姓名为两字者,直接作为印文的居多,印面为左右布局。姓名为三字的左右布局亦属常见,三字者如欲使印面呈田字布局,往往加缀“印”字。“私印”或“之印”二字常用作两字印文的补充文字,但多用于铜铸私印。此印琢造坚玉不惜工本,使印文达到如此纤细、柔美而精密的程度实为罕见,足以表现汉世琢玉工艺水平的高超。
(转自廖南的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