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钢琴曲纯音乐:“草根工业”中走出的青年典范——吴华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2:49:41
发表于 昨天 07:2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他从小做着“百万英镑”梦他是一个为钱会“疯狂”的人

    □记者陈洪亮王凌文/图
    听过他讲话的人,都说他是准商人——一个为钱会“疯狂”的人。
    他从不忌讳对“钱”的追求。他会告诫现在为企者,没有对“钱”的欲望请你别创业。
    正是天生有着对财富不灭追求的商人血脉,使他年纪轻轻就已经超越一般年轻人所需要为之奋斗的事:财富、事业、出国留学等。他现在流连于世界一流商学院,试图探求商业的深度解码。
    他就是福建锦江科技有限公司的总裁——吴华新。从“草根工业”中走来,并成为年轻一代的典范。记录他,是因为他有异于第一代闽商的创业史,但是又不归属于新闽商,介于两个时代之间,在商潮变革中可资借鉴。
    萌芽
    从小做着“百万英镑”梦
    听过吴华新讲话的人,都说他是准商人——一个为钱会“疯狂”的人。
    他甚至从不忌讳地谈对“钱”的追求。他会告诫现在为企者,没有对“钱”的欲望请你别创业。
    一定要去追溯其中缘由。他说,“小时候穷怕了”。他出生于1972年,留平头,戴眼镜,看上去精明强干。
    当年他开始接触生意时的年龄比如今正在读小学的儿子的年龄还小。他的经历很鲜活地给人以启示。
    吴华新出生于福建省长乐市金峰镇。金峰镇是福建省乃至全国最早发展经编业的区域之一。1982年长乐第一家经编厂就诞生于此,那股火逐渐呈现燎原之势。1984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来长乐考察时,将金峰经编业这种快速蓬勃发展的现象誉为“草根工业”,金峰镇由此成为了“草根工业”的发祥地。
    而吴华新生于此长于此,此地的商人氛围很早就融入了他的家族。他说,小时候,街道小马路都是小商品市场,到处涌动着一股经商潮。
    吴家人口多,兄弟姐妹6个。“1979年我家就开始做生意了。家里姐妹多,穷。”吴华新说。
    他父亲开办了一个纤维厂,不久后转手。这个厂的影子却深深刻在当时仅7岁的吴华新的脑海中。
    有一天,刚上小学的吴华新在路上捡到一块银元,用这块银元,他换来了十块钱。当时对幼小的他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财富”。他第一次感觉到钱的魅力。
    “钱的魔力实在太大了。别人怎么想我不知道,因为穷怕了,所以老幻想。”
    吴华新说,他读书的时候最喜欢的一本书就是《百万英镑》。当时的他一直幻想着哪天如果能捡到一百万美元,那该怎么用。
    起步
    大学毕业就兴冲冲投身商海
    梦终归是虚无的。奇在于,吴华新把它变成了现实。
    1983年,吴家拿出2.5万元购进一台常德303经编机办厂,生产尼龙蚊帐、布料等。得益于改革开放,生意异常红火,企业规模也不断扩大,产品也不断花样翻新,席梦思布、鞋布、窗帘布、服装布、花边布……产品不但获得国内外客户的青睐,还远销俄罗斯以及东南亚各国。
    1988年,吴家的顶梁柱——吴华新的父亲去世。“那时,我正读初三,分到了两万元遗产和一套房子。”吴华新说,当年这可是一笔巨款。“大哥就把这笔钱放在家族公司里作为我的股份。”
    那时候长乐的经商风更盛了,到处都盛传着一个个财富神话。
    1992年,当大多数同学向往“铁饭碗”时,从武汉大学毕业的吴华新没有一点犹豫,兴冲冲地加入了二哥的生意。
    之所以选择二哥,吴华新认为:“大哥那一代人比较艰苦、保守,谨小慎微。请人用人都是自家亲戚。二哥却不同,眼光更长远,视野更开阔。”
    开始,他们和大多数积累资本的长乐商人一样,做贸易。“那时候,做贸易来钱快。”当然,他当时还不具备办厂的条件。
    “二哥以前就是工厂的业务员,常年在外面跑,人头熟,而且很受认可,我们到各地收购设备,然后重新出售。”他说。
    现在的兄弟集团就是吴华新和吴华平庞大产业的基础。“实际上,为了积累资本,什么能赚钱就做什么。”吴华新表示。
    那是一个原料和设备都紧缺的年代。办厂需要添加新设备怎么办?就必须到处打探国营企业有没有淘汰的设备要转让。
    “那时信息闭塞,必须一个城市接一个城市地跑,最高峰一天跑了8个城市。”他说,除了西藏,我几乎跑遍了。
    转型
    抓住时代机遇 贸易转向实业
    那一段历史吴华新至今谈及往往难以自持。采访时,他给一个录音,不想再谈了。
    在湖北神农架,为了收购一家经编厂,他7天7夜没合过眼。而跟车的经历像地狱般煎熬,有时好几天都没洗脸。“只有到车站,在厕所接点水便打发了自己。”他说。
    当然,他也开始沉浸于赚钱的喜悦中。
    他在神农架卖蚊帐。“虽然只卖出三床蚊帐,但是很开心,利润达到七、八百元。”
    而此后第一次20万的贸易生意分红,让吴华新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就这样,吴华新带着自己的“百万英镑”梦想,开始了在商海的追逐。
    吴华新做了十年贸易。这十年也是他做贸易最辉煌的时期。从国内做到国外,贸易量不断增大。
    初始,由于公司没有授信额度,要拓展海外业务几乎是天方夜谭。最惊心动魄的一次是,为做成一单生意,他将老本8万美元,全部打入客户账户,难后坐立不安地等待消息。
    就这样,吴华新以他的智慧和胆略,完成最原始的积累。
    随着长乐经编厂数量的不断增加,原材料特别紧缺。“当时买卖原料也要靠计划,且信息不对称,可能隔壁工厂在卖东西你都不知道。”吴华新表示。
    他开始计划办厂,将自己十年来积攒的几千万元全部投入,成立了创造者锦纶实业。
    这是福州第一家锦纶工厂。“福建的这个产业可以说是我们引进来的。”他说。
    可以这么论述:前面十年,吴华新到各地收购设备转让,等到经编厂雨后春笋般起来后;他马上转投经编厂生产需要的原材料。
    “开始两年,工厂基本处于半停产状态,企业一度亏损。”吴华新说,主要在于设备和人才。他说,“那时候已经懂得用科技和人才的力量来做企业。”
    2003年,终于生产出第一批合格的锦纶,走上了迅速发展道路。2006年,他成立了以技术营销为主导理念的“福建锦江科技有限公司”,并迅速抢占市场。他的纺织企业从2001年到2010年,产量增长了一百倍,成为世界民用尼龙纤维领导者之一。
    升华
    从家族企业到现代企业
    吴华新像大多数早期的中国商人一样,凭借着对机会的敏锐和对利润的追逐,进入了一个个看上去彼此毫不相干的行业。在最高峰时,拥有近30家公司,分布在众多庞杂领域。
    如今,吴华新正在尝试重新组合和梳理过于庞杂的产业。
    他不断从众多一流商学院中攫取知识,并花了整整两年时间来梳理和整合他庞大的商业王国,严格按照GE的模式来重组。
    他聘请了号称全中国最好的咨询公司来帮助自己梳理产业,通过出售、取消、合并等方式把这些公司重组成4家公司,分别处在石化、地产、投资和贸易行业。同时在各家公司之间设立防火墙,确保控制的同时,又让它们彼此独立,不至于某家公司变成黑洞而吸干了整个生意。
    他努力让自己和自己的公司轻装上阵,透射出强烈的时代气息。
    对话:“工作狂”和“三包总裁”
    记者:听说,你用“钱包、书包、球包”缔结你人生的词汇?
    吴:是的。我认为只有想钱想到疯了,才有可能成功;喜欢到世界一流的商学院去学习;喜欢打篮球和高尔夫球。
    记者:你是一个工作狂,有传言说,龙年春节初一,你就想着给员工开会,后来觉得太苛刻,改为初二。你是如何让企业如此充满凝聚力,如何保持活力与激情的?
    吴:哈哈!是的,我把工作当乐趣。初二就召集副总以上管理层开会。
    我常对员工说:激情成就梦想。企业的DNA里要流淌着这样的血。民营企业生存很难,如果没有信心去面对未来的竞争与环境,肯定会失败。
    必须让员工享受公司成功带来的丰厚回报,让他们把工作当成一种享受。
    记者: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都想着创业,你作为福建省青年商会副会长能否给点建议?
    吴:很多年轻人问我如何创业,我反问他们一个问题:你自己准备好了没有?要创业,先准备好两点:一、准备好每天工作十四到十六小时,节假日都不用考虑,包括春节。如果整天想着如何享受人生,那你不适合创业。二、必须要有超过他人的欲望。欲望才能保持你激情的持续。你一定要出人头地,别人想着开桑塔纳,你就要想着开劳斯莱斯。
    一句话,创业最根本的动力就是:我一定要发财!
    记者:你如何看待自己的成功?
    吴:我很庆幸我生活在这个年代,很庆幸生长在长乐这片乐土,很感谢国家能给我这段最主要的时间。时间、地点、环境造就了长乐这么多的企业家。我信奉一句话:“实业报国。”
    记者:像你这样忘我地工作,如何顾及自己的家庭?
    吴:我对我太太说,我们家和别人不一样,家里饭无定时,你要一个人带孩子去玩,我没有时间。孩子的教育我也没空,我父亲当时对我是放养式教育,我对我孩子也是这样。平常人拥有的正常生活,我们拥有不了。
    她一直都很支持我的工作。"

商海的成功与创业的艰辛无法拷贝
——记福建锦江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吴华新

    对许许多多的年轻人而言,闭上眼睛,想几个你最感兴趣的话题,恐怕这些词汇一定会飞快地闪过你的大脑:毕业分配、出国留学、创业就业、房价物价、找对象、结婚……而对于福建兄弟集团总裁吴华新而言,他已跃过了上面这些对一般年轻人而言具有重大生命指标意义的词汇,链接他生命的最重要的三个词汇是:钱包、书包、球包。
    笑傲中国纺织业江湖20年,他不无感概地说,商海的成功与创业的艰辛无法拷贝。

   留平头、戴着金丝边眼镜、个子不高, 但精明能干、思维缜密、谈锋甚健,这是吴华新留给我的第一印象。
    在长乐的一次当地企业大亨云集的会议上,吴华新侃侃而谈,口若悬河,讲到创业的艰辛时,他的眼眶里闪着一丝泪花,在那一刻,我不仅记住了他的精彩发言,也记住了他这个人。我觉得他身上有一种他的同辈人所不具备的坚韧勇敢、勇往直前的品格。
吴华新生于1972年。像他这样的年龄,有的人还是“啃老族”。但吴华新和他的兄弟集团却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凭借着对机会的敏锐和顽强刻苦的精神,在一个临海凭风的县级市——长乐, 将经编业经营得风生水起,并且走在世界的前列。
如果时光倒流,那么中国这艘乘风破浪的改革开放航船肇始点起于1978年,而吴华新家族的创业故事则始于紧接着的1979年。当时的长乐市,涌动着一股经商潮,市区整条马路都是小商品市场,吴华新家人口多,有5个兄弟加上一个姐姐,要吃饭就必须靠做生意来养活自己。他的父亲毅然而然地办了一个工厂,当时叫纤维厂,实际上,就是把塑料拉成丝,做蚊帐等。由于经验不足,这个工厂做得不太成功,不久便转手卖给别人,但这个工厂却在那时只有7岁的吴华新大脑里留下了深刻印象。
1982年,长乐金峰镇一些农民办起了经编厂,经编厂很快像点点星火一样扩展开来,这里成为福建省乃至全国最早发展经编业的区域之一。1984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亲临长乐市考察时,将金峰这种快速蓬勃发展的现象形象地誉为“草根工业”,长乐金峰也成为“草根工业”的发祥地。
追溯历史,长乐纺织业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可以追溯到明代。明永乐年间郑和七下西洋,庞大的船队驻扎在长乐等候起航。当时,郑和船队带着大量瓷器和丝绸,其中部分丝绸就在长乐当地购置,足见当时长乐纺织技术规模已经达到相当水平。清中叶,长乐乡村妇女用生物麻织造夏布,并以此为家庭副业。民国初期,长乐在积极抵制日货、发展民族经济的背景下,自发创办起毛巾厂、专业织布作坊、纺织合作社等。至解放初期,长乐纺织业已从单纯的织布业发展到纺织业、染布业以及抽绣、刺绣业,出现了纺织行业体系的发展雏形。
深厚的历史渊源,使不产棉花的长乐纺织业异军突起,占了福建纺织业的半壁江山。吴华新的父亲当时也按捺不住,兴奋地加入了这个风起云涌的“草根工业”的行列。
1983年,吴家拿出2.5万元购进了一台常德303经编机,办起了经编厂,生产尼龙蚊帐、布料等产品。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好政策,这家工厂生意火火红红。
随着企业不断扩大再生产,经编机的数量日益增加,产品也不断花样翻新,席梦思布、鞋布、窗帘布、服装布、花边布……这些产品不但获得国内外客户的青睐,而且还远销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独联体国家及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
1988年,吴氏家庭企业的顶梁柱、吴华新的父亲不幸逝世,这对吴华新兄弟们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但他们兄弟手拉手克服了重重困难,渡过了难关。此时,二哥吴华平选择离开父亲和大哥创办的工厂,自己独自创业。
当吴华新从武汉大学学完企业管理毕业之后,他兴冲冲地加入了二哥的生意。那家名叫兄弟贸易的公司是如今吴华新和吴华平庞大产业的基础。
之所以选择二哥而放弃大哥,吴华新这样认为:“我大哥连小学都没毕业,他那一代人比较保守,请人、用人的方式还是谨小慎微,他请的都是自家亲戚。而我二哥却不一样,他的眼光更长远,视野更开阔。我们开始以贸易为主,当时做贸易来钱快,而做工厂,一你要有很多资本,要买地,盖厂房,还要添置很多机器,雇佣很多工人,还需要有效的管理。”当时,由于原材料和设备极为紧张,工厂要想发展又不能“无米下锅”,因此,需要到处打探国营工厂有没有淘汰的设备转让。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吴华新当时的工作就是到中国各地收购做经编的工厂。除了西藏,中国所有的省份吴华新几乎都跑了一遍。
吴华新至今难以忘怀的是,在湖北神农架,为了收购一家经编厂,他7天7夜没合过一次眼;而跟车的经历像地狱般煎熬,有时好几天都没有洗脸,只有遇到有车站的地方,在厕所接点水便打发了自己。
回首创业的艰辛,吴华新常常不能自持。
但第一次做生意就分红20多万的喜悦,让吴华新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就这样,带着改变生活、改变现状的梦想,吴华新的贸易生意一做就是十年。
这十年中,吴华新从国内做到国外。
刚开始时,由于公司没有进出口权,没有授信额度,拓展海外业务谈何容易。但吴华新从无到有,以他的智慧和才能,逐渐拓展出一片新天地。
最惊心动魄的一次,是将8万美元打入了客户的账户之后,只能坐立不安地等待对方的消息,那可是整个企业的老本都押上了啊!幸好,对方信守承诺,很快就有了回音。
吴华新有一句名言:专注做一件事情,越专注就会越做越好。只要有梦想,只要不断努力,你就会成功。他认为,许多外人看到的都是企业家光鲜灿烂的一面,但他们付出的代价人们知道得却很少很少。
如今的吴华新钱包很满很满。
钱对他而言只是一些跳跃的数字。
二
在吴华新的字典里,“书包”一词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因为一次又一次走进校园,一次又一次背起书包的经历,让吴华新对“书包”有了一份别样的感情。
他一直强调自己不是那种学有所成的人,而是不停地行走在在学习的路上、对知识有无限渴求的人。
在他位于福州CBD的五四路核心区的东煌大厦12层公司总部的办公室,我与他神聊,我发现他的记性特别好,他对公司的发展历程了如指掌,并且特别指出,兄弟集团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是善于学习的结果。
“我希望我一直在思想的路上。现实生活中不一定要万水千山走遍。从这个角度来说,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永远不可能说已经实现了理想。”吴华新说。
正是基于此,吴华新有一种特殊的校园情结和书包情结。
尽管他从武汉大学企业管理专业毕业,是长江商学院中国企业CEO课程班的学员,是美国北佛吉尼亚工商管理学硕士,是厦门大学管理学院EDP班的班长……但他告诉我,他的梦想是背着书包,走进所有的世界第一流的商学院,像哈佛大学商学院,像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像瑞士商学院,像伦敦商学院等,在那窗明而净的教室里听名师演讲,躺在草坪上看书,汲取商业巨子成功的经验和独一无二的思想和理念,那是一种多么惬意的人生。
但很理想的吴华新却不得不时时面对着很现实的庞大的像一台高速运转着的机器的企业航母。
2001年,吴华新和二哥吴华平联手成立了创造者锦纶实业有限公司。创立伊始,公司便坚持高起点高定位,引进德国巴玛格FDY、HOY16条先进生产线,工艺技术及产品研发与日本钟纺株式社、日本西华产业株式社合作,不断推出适应市场需求,适应全球市场的新品种。
2007年3月,兄弟集团旗下的锦江科技有限公司动建。当年9月一期工程即告投产,翌年5月,二期工程也顺利投产,从建设到投产的速度之快为业内罕见,其产品PA-66更填补了福建省同类产品的空白,为国家缩减了高端差别化锦纶丝进口的压力。而且由于产品的稀缺和高附加值,市场前景非常广阔。2008年总产能达到5.5万吨,年销售收入达18亿元。
    “创造者锦纶”及“锦江科技”锦纶产值占长乐这一产值近百亿全国锦纶生产基地的25%,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也达到12%以上,是国内锦纶行业的龙头企业。
什么是锦纶?锦纶其实与大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它是制造袜子、泳衣、降落伞和汽车轮胎等必不可少的原材料。严格地说,锦纶制造这项业务是兄弟集团率先引入福建的,如今已经在福州地区成为过百亿规模的行业。顺着锦纶制造的生产链向上,吴华新又涉足了石化产业中的乙烯工程。这是吴华新最为透明的业务。与此同时,吴华新保留了自己白手起家时的贸易,将其作为纯粹的家庭生意加以经营。同时,吴华新涉足的领域还包括房地产和投资。“做企业必须有全球化的视野。”这是吴华新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作为长江商学院的学员,他对院长项兵讲的“全球视野,以全球应对全球”的理念深有同感,作为现代化的企业,作为面向全球的企业,作为面向未来的企业,必须时刻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把握。
在高峰时期,吴华新拥有近30家公司,这些公司分布在众多庞杂的领域。根据他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吴华新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花了几乎整整两年的时间来梳理和整合他庞大的商业王国,严格按照GE的模式来重组。该砍的不留情地砍掉,该整合的大胆地整合,该卖掉的不拖泥带水地卖掉。在吴华新高薪聘请来的号称全中国最好的咨询顾问公司的帮助下,通过出售、取消、合并等方式把这些公司重组成4家公司,分别处在石化、地产、投资和贸易行业。他要努力让自己和自己的公司轻装上阵,透射出强烈的时代气息。
2010年5月16日,福建锦江科技聚合项目一期正式动工,它标志着锦江科技朝着成为“世界民用尼龙纤维领导者”的目标更近了一步。锦江目前的生产设备已超过美国的杜邦和台湾的台塑,用吴华新的话说,这里的一套设备价值相当于一部豪华奔驰。这样的“奔驰”,锦江科技一共有500部,在一座座现代化的标准厂房内昼夜转动,为阿迪达斯、浪莎等国内外知名品牌源源不断地提供优质原材料。
学习就是占领制高点,学习就是能够站得高望得远,书包与钱包成正比。
这是吴华新最深的体悟。通过学习,认识了自己,加深了对企业的理解,加深了对企业经营的理解。什么事自己能做,什么事自己不能做。“以前是钢铁也做,矿产也做,煤炭也做,能赚钱的,自己又有能力做的,都做。现在我开始认识到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可以做的。”吴华新说。
吴华新的故事很多,但所有的故事都是有力量的,有力量在于它不仅有理性的力量,还有巨大而持久的情感的力量。这样的一种力量可以激励无数正处于创业迷惘期的青年。
作为福建省人大代表、福建省青年商会副会长,他对青年创业给予了巨大的关照。
他认为应该建立有效的创业教育体系, 因为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和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他建议对青年创业进行系统培训,培育创业意识,培养创业能力。对于创业青年,吴华新寄予了厚望,他提醒年轻朋友,只要有梦想,只要付诸行动,努力便有希望,他很欣赏阿里巴巴总裁马云的一句话: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但后天很美好。
如今的吴华新喜欢打高尔夫,他的车上总是装着他心爱的球包,他觉得在蓝天白云和绿地之间,人的心胸会变得无比开阔,眼光会变得辽远,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打球已成为他不可或缺的生命的一部分。
钱包、书包、球包,这是吴华新的三样宝贝,它印证了吴华新如何从一位不分白天黑夜的青涩的市场推销员成长为一位具有超前意识和战略眼光的坐拥几十亿资产的锦纶大亨的生命历程。
吴华新个人有一个时间表,40岁之前的20年用来艰苦创业,60岁之前的20年用来实现理想,80岁之前的20年用来培养兴趣,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学会帮助别人。这就是坐在我面前侃侃而谈、真诚自信的青年企业家吴华新,一个真实的人,也许商海的成功与创业的艰辛真的无法拷贝。                                                                    (林公翔)路为纸  地成册  行作笔  心当墨

举报

蓝色多瑙河 蓝色多瑙河 当前在线
最后登录
2012-2-14
在线时间
6170 小时
威望
5863 点
注册时间
2009-4-18
阅读权限
200
帖子
17482
精华
3
积分
46726
UID
2964

管理员

平民百姓

  • 串个门
  • 加好友
  • 打招呼
  • 发消息
 个人简介:

吴华新,男,1972年出生,毕业于武汉大学企业管理系。大学毕业后加入其兄创办的兄弟贸易公司。2001年,吴华新和二哥吴华平联手成立了创造者锦纶实业有限公司。2007年3月,兄弟集团旗下的锦江科技有限公司创建,吴华新出任总裁。当年9月一期工程即告投产,翌年5月,二期工程也顺利投产。
社会职务与荣誉:
福建省人大代表
福建省青年商会副会长
长乐市诚信促进会副会长
企业家素描:
    从“草根工业”中走来,走成年轻一代的典范。精明能干,思维缜密,是他多年边做边学的积淀。遍访世界名牌高等院校,练就那双锐利的目光。锦江科技的风采,就是独到的风景线。
公司简介:
    福建锦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江”)于2006年4月注册成立,在中国专业从事高端尼龙纤维产销。中国系全球主要尼龙纤维进口国之一,锦江成立后,受益于中国对尼龙纤维产品持续增长之需求。锦江位于中国著名的纺织城——福建长乐。其长乐工厂距福州马尾港仅18公里,距福州长乐国际机场8公里。
    锦江主要从著名的德国人造纤维工业机器制造商欧瑞康-巴马格公司(Oerlikon-Barmag)进口先进技术型号设备。2008年4月, 锦江二期128位尼龙生产线投产。2009年3月, 锦江向福建省长乐市创造者绵纶实业有限公司收购了生产线。由此,锦江的年生产能力增至125,000 公吨(100 旦丝)。锦江的主要产品为尼龙6全拉伸丝( FDY)、尼龙6高顺向丝( HOY)、尼龙6半延伸纱( POY )、尼龙66全拉伸丝( FDY)、尼龙66高顺向丝( HOY)、尼龙66半延伸纱( POY )。
    锦江已建立产品质量追踪体系以确保其产品质量维系行业高标准,而且锦江现已取得ISO9001:2008质量体系认证。
    凭借中国经济成长及对尼龙纤维产品需求之增长,锦江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高端尼龙纤维制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