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勒交响曲知乎:一位父亲的育子感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3:20:54

第一章     家有学生的苦与乐

    随着孩子呱呱坠地,您就成为孩子的家长啦。望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您心里一定充满了说不尽的幸福,但同时也给您提出了相当的责任。

    从孩子背上书包上学的第一天起,您就成为一名学生家长了。特别是当您第一次参加学生家长会时,相信您作为学生家长的念头会油然剧增的。也许,您的家庭因为有学生而更加幸福;也许,很不幸,您的家庭因为有了学生而变得痛苦:总之,家有学生,就意味着家长多了一份责任。

 

第一节  家有学生是幸福的

 

孩子上学,就意味着成长

哪位家长不盼望着孩子长大成才。孩子上学,就意味着成长,就是成才的过程,就是成才的希望。当自己的孩子背起书包上学的那天起,家长的心里就充满着对孩子未来的憧憬。

当您的孩子学会了许多生字,学会了解答一些简单的数学题,回家后喋喋不休地给您汇报他(她)的新收获时,我想,您一定是沉浸在吉祥之中了!当您的孩子首批加入了少先队,考试又得了优秀的成绩,孩子放学一路欢歌地回家来,捧出红彤彤的奖状或证书,您的脸上也一定会乐开了花。当您的孩子,顺利地小学毕业,升入到了满意的初中时,您会情不自禁地哼上一曲的。当您的孩子顺利地考入了理想的重点高中,一条腿已经迈入了大学,您孩子的梦想—也就是您为孩子设计的蓝图—就要成为现实,您怎能不幸福呢?!

我认识这么一个家长,他与妻子也是像我一样的普通家长,在工厂上班,普通的工人,文化水平一般,工作勤勤恳恳,说不上辉煌,也说不上不辉煌。孩子长得灵精,聪明肯学,一上学就表现得比较要强,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各方面的表现也都相当不错,“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都少不了,还隔三叉五地获个什么市级、省级大奖。老师大会小会的表扬,其他孩子的家长见了总是投来羡慕的眼光,家长为此走在别人面前也有光,说起自己的孩子来总有掩饰不住的幸福感。虽说家长也付出了不少心血,但都有明显的效果,上初中时成绩在级部一路领先,以优异的成绩升入重点高中。家里也充满着欢歌笑语。

还有一个学生,父母都因“上山下乡”而在外地工作和生活,但这个学生的户口在本地,一个人投靠在叔叔家生活。虽说叔叔、婶婶都很关心他,但毕竟叔叔、婶婶还有自己的孩子要管,另外叔叔及婶婶工作单位离家又较远,总是早出晚归,确实没有多少时间照管他们(他及叔叔自己的孩子)。但他从小就格外懂事,学习认真刻苦,上课自是不必说,就是课后的作业也是完成得认认真真、板板整整,常常被老师作为样板给其他的学生做示范。后来,升入初中、高中都相当不错。学习好,又懂礼貌,邻居见了没有不夸的。节假日,或者他去父母所在地,或者父母从外地来看他,一家人旅游、购物,其乐融融。

 

家有学生,日子总是过得特别充实

家有学生,日子总是过得特别充实。孩子在家时,他(她)可能读书,看电视,做作业,呼朋引伴地做游戏,快乐的童年、少年,让作家长的好生羡慕,会情不自禁地回忆起自己的童年,而回忆童年通常是幸福的。家长会乐意为他们的学习而忙碌,为他们的生活而操心。虽然不免有时会感到乱轰轰的,一个孩子顶三个大人嘛,甚至会有些烦,但许多人惯了,常了,适应了,孩子的读书声已经成了他们最好的音乐了,孩子的提问已经成了他们的消遣了。他们为孩子忙得充实,忙得心甘情愿,忙得乐意,家长就是这么“贱”,他们高兴这样做。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孩子一上学,家里就清静了许多,而这时会让人感到反而心里少了点什么,总是空荡荡的;特别是孩子大了上大学时,一去就是好几个月,虽有音讯(书信、电话、e-mail),但家长的这种感觉会很明显,有点闪的上。

中国人特别关心孩子,不仅自己关心自己的孩子,也会关心别人的孩子。经常聚在一起的朋友,会经常谈起自己的孩子、人家的孩子;不常见面的朋友,一见面往往也会问起孩子多大啦,上几年级啦;特别是当见到朋友的孩子时,往往会发出一些感慨,“孩子都这么大了,真快啊!”。朋友之间会感叹年华易逝,岁月如梭,而这时孩子是家长的镜子,既从孩子年龄的长大反映出家长的变老,也从孩子的成长中见到父母的期望,看到父母付出的心血,朋友通常也会为朋友的孩子的出息而高兴的。

 

第二节  家有学生是痛苦的

 

家长为孩子在学校里的不良表现而着急

孩子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孩子上学学习是漫长的过程,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时间跨度大,孩子从身体发育到生活、学生,会出现许多意想到的、或意想不到的困难。孩子生病了,家长要照料;孩子学习上遇到了问题,家长也不能袖手旁观,不可能认为只是孩子自己的事、只是老师的事;孩子的成绩好,家长喜,孩子的成绩差,家长急。孩子还小啊,常常是孩子不急家长急啊!

这种情况我可是没少见。没见张家因为孩子的事今天被学校老师叫去了,后天老师又把电话打到单位上去,老师也是急啊,孩子教育不好,老师自然要急的,“孩子哭抱给他娘”,学生差交给他妈。遇上这种情况,换上您,您能不着急上火吗。孩子要升学了,成绩总是不理想,最要命的时,他(她)还一点感觉也没有,好像什么事也没有。你是打也打了,骂也骂了,说服教育了不知多少次,真是“千万次、千万次,我追寻着你”,皇帝不急太监急,家长都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了。

光是孩子不出息就已经够家长烦的了。不仅如此,还有的孩子不住地惹麻烦,今天与别的孩子打架了,后天又逃学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打架斗殴,上黄色网吧,让家长操不完的心。

我认识一个孩子,从小就调皮,上小学时在校里也调皮出了名。上课坐不住,经常与周围的同学说话,老师批评时,当场答应了,但过不了几分钟就又犯了。老师没有什么高招,就只好把他的父母叫到学校,让父母多配合,父母能有什么好办法,无非是回家揍一顿,也好不了两天。下课后本事可大了,今天跟同学打架了,明天给某人家打破玻璃了,够老师和家长操心的。学习起来可就没本事了,作业不是忘了记,就是忘了带本子,要么就是写得像一团乱草。他妈说起这个孩子来,是鼻涕一把泪一把的,好好的一个人,让自己的孩子给治着了。看着她痛苦的样子,真让人伤心,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别人是真想帮她一把,想这办法不行,那办法也无效,试了办法一大堆,但总没有良策,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才留意起学生与家长的相处来。

 

家长为孩子学习不好而上火

现在推行素质教育,但升学的压力仍然是很大,并且将来也很难大幅度地减轻。另外,素质教育也并不是玩的意思,认为素质教育就是不学习,是对素质教育的误解。根据我的理解,素质教育就是不仅要学习成绩高,而且要全面发展,就是要真正成才。提高素质是比学习更高的要求,因为它不仅包括了学习,还增加了新内容。

学习总是需要的,无论什么教育,学习是核心,是根本。你想,上学总是与将来工作相联系的,现在就业的压力是越来越高,必然要在孩子的学习上反映出来。

学习不学习,小学升初中时,好像没有什么问题,反正是九年义务教育,孩子学得好坏都能升,国家规定就近入学,学校必须遵守。孩子学得好坏似乎不要紧,其实仍然很要紧,只是表面上看不出来了而已。但从初中升高中就不同了,至少是现在,只有一部分学生能升上高中,尽管各地的比例不一样。高中阶段又分成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专、职业中专、技校等。

由于现在社会对学历看得比较重,大概没有哪个家长就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上大学的。要上大学,则通常就得上普通高中。而普通高中招生有数,重点高中的学生人数就更有限。所以,上高中的竞争是很激烈的。许多家长也都清楚,初中上学生的一个相当关键的时期,关系着能否升高中的问题。如果说学生从小学开始逐渐拉开差距的话,这才是拉开差距的地方。但初中的孩子尚不十分懂事,他们自己还不知道深浅,但又不能等他们明白了才升高中,那就只有家长急吧。如果孩子知道努力还好,如果不知道努力,家长又如何能高兴得起来,许多家庭为此而大伤脑筋,痛苦不堪。

工作忙,家务累,恐怕都没有高考的气氛令人窒息的了。我国现在大学招生的情况,相信家长大概也知道,虽然说这几年不断地扩招,但毕竟不可能所有的高中生都能上大学,各地的比例虽然不一样,高的可能达到接近百分之百,低的可能是百分之几十,这里边还分出全国重点、省重点,一类、二类什么的,并且还要包括大专、私立大学、业余大学等等。

现在这个年代,是个竞争的年代,没有知识是不行的,虽一个劲地说文凭不重要,但到了找工作时仍然很看重,没有个像样的文凭,找工作的难度就大很多。所以,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个好点的大学,为将来的前途铺一条光明的路呢?尽管这些年国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高考之中仍然还比较难,学生为高考可说上精疲力竭,家长也不轻松。有人说,有高三学生的家庭是不正常的家庭,此话是有些危言耸听,但也确实反映出高考气氛中的学生和家庭的心情来。有本书叫《中国高考报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叙述。由于本书重点讨论小学和初中的情况,高中的事情就不详细谈论了。

 

第三节  家有学生,家长的责任

 

家长对孩子有付出,与孩子的成才为何不成比例

作一名学生家长,有苦也有甜,有苦才有甜。有时,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家长也未必感到幸福到了哪里了,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有的家长的孩子不出息,也看不出家长有什么不幸福的,这是家长对孩子不在意。对孩子不在意的家长总是有,但却不会多。

有的家长没有多少付出,孩子却很出息;有的家长付出了很多,孩子却没有怎么出息;有的家长没有对孩子付出,孩子成了魔;有的家长对孩子付出了很多,孩子却成了魔。成了魔,就是孩子成了社会渣滓,成了地痞流氓。似乎孩子出息不出息,与家长付出没有什么直接关系,这其实就是家长“管”孩子的方法问题。什么事情都有一个方法的问题,家庭教育自不例外。有时,家长也并没有觉得特意地管教过孩子,而孩子自己自然地很出息,这是家长虽无刻意去做,但由于自身的素质所在而不经意就做得很好,“无为而治”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但往往可遇而不可求;有时,家长为孩子付出很多,但孩子就是不出息,这一般是方法不对头的缘故。

 

作为家长,意味着一种责任

作为家长,首先意味着一种责任。遇上了个好孩子,您先别忙着高兴,怎样充分发挥和挖掘他(她)的潜能,让其更好,可是您的责任啊!遇上了个调皮的孩子,您可千万别懊恼,千万别泄气,玉不琢不成器,有句话说“调皮的孩子大多是聪明的”,说不定还是个可塑之材呢。总而言之,孩子天生确有差异,但只要后天的教育跟得上,都是可以把他(她)的潜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的。最大程度的挖掘和发挥孩子的潜能,正是作家长的责任。

让每个孩子都成才是做家长的愿望,也是学校教育的目标,在这点上,学校与家庭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这个愿望能否如愿以偿呢?虽然说前几年宣传的把所有的孩子都培养成天才有些言过其实,但让每个孩子都健康成长,都成为合格的劳动者,或者说都成才(而不是天才)是就应该可能做到的。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柯连科在评价教师和学生时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有不会教的教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教师的责任重大,教师队伍的建设任重而道远;学生都是可造之材,原本都是有希望培养成才的,关键是如何教育让其成才。

一谈到教育,许多家长会马上联想到老师,是的,在孩子的成才问题上教师确实担负着相当重要的责任。上面提到的马柯连科的话有时会成为社会、家长责怪教师水平低的凭据。确实,如果教师都能达到马柯连科的水平,教育的情况无疑会比现在好得多。但我们作家长的还是要现实一点,马柯连科是国际著名的教育家,世界上能达到如此水平的也为数不多,达到他那样的水平是众多教师的奋斗目标,教师们一直在努力,我们作家长的希望老师都能成为马柯连科,但我们知道,这需要时间。

我们家长是否应该静下心来想一想,为什么同样的学校,甚至同样的班级,学生的情况大不相同呢?还有,目前的教师队伍的现况虽然在不断提高,但要满足社会的期望还有相当长的过程,我们家长都坐等教师队伍完善的那天到来吗?不能,孩子在一天天长大,教育的时机不可错失,我们家长必须立即行动起来,首先学会必要的教子知识,科学地、认真地担负起家长所应负的那份责任。

如何教育好呢?我们首先要弄清楚怎样才算教育好,这就是如何理解成才的问题。其次要弄清楚,作为家长,在孩子成才上负有哪些责任。再次,要弄清楚,家长的责任如何完成,怎样才算尽到了做家长的责任,怎样才是一名合格的学生家长。

 

第四节        助子成才,家长需要正确的观念和方法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做呢?家长如何做才能帮助孩子成才,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家长呢?像任何事情一样,作为家长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家庭教育的观念,二是家庭教育的方法。

 

助子成才,家长需要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我国是重家庭的国家,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历来是重视的,但我们应该看到,历史遗留下来的东西尽管有许多精华,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健康的方面;另外,家庭教育在不同的家庭发展也不平衡。如果我们留心注意一下我们周围的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和做法,我们容易发现明显地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是全方位管教型,一种是放任自流型。

全方位管教型的家长认为孩子出息不出息,关键是家长没对孩子进行教育。“子不教,父之过“,只要家长费上心,付出总有回报,孩子是一定能教育好的,因此,自孩子小时候就全力以赴教育孩子。但结果并不一定如家长所预期的那样,尽管多数的家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有许多费心不少,结果不好。于是,许多家长就自我检讨,孩子没有教育好是由于自己不会管的缘故。确实,教育孩子需要方法,家庭教育大有学问,但决不只是教育方法的问题,而更应该反省一下我们的教育观念有没有问题。孩子的成长是孩子自己的事,我们是否该反省一下,家长按自己的意愿全方位地“教育”孩子,这是孩子的本意呢?发挥了孩子的长项了吗?是促进了孩子的成长,还是限制了孩子的成长呢?还有,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家长通常比较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对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则关注较少,甚至有时会反对和阻碍这些发展,如孩子间的交往、上网等,我们是否应该扩大一下自己的视野,是否应该承认孩子的这些活动正是成才的必需呢?

放任自流型的家长通常认为,家长的责任是管孩子吃、管孩子喝,而其他的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长没时间管,不会管,也不想管。这类家长通常有这样的想法,自己小时候父母也没有管多少,不也挺好的吗,以前谁家的家长还过问孩子的学习了,不也照常长大了。他们认为,孩子出息了,是生了个好孩子,天生是个好孩子;孩子不出息,则是哪辈造了孽了,这辈子该还孩子债了。所以,这类家长对家长是爱学就学,爱玩就玩,不管不问。而当孩子不好了,也不着急,仍然是听之任之,结果孩子往往是越滑越远。确实,家长管不管孩子,管不管孩子的成长,孩子都会长大,但这里有个重要的事实被忽视了,那就是成才可能度和成才程度的问题。如果家长不管孩子,孩子自身就存在一种自发的发展倾向,而正是这种倾向导致了发展的基础,但如果家长利用自身的知识、经验的优势来帮助孩子成长,孩子成才的可能性就会增加,成才的高度也会增加。

当然,家庭教育的观念是众多的,在此只是简要地说明更新观念的重要性,有关这方面的问题本书的前几章对此进行讨论。

 

助子成才,家长需要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

有的家长说,我们也想帮孩子,但就是不知道如何做,我们自己的知识不多,还要工作、干家务,腾不出时间来,根本就顾不了孩子。

家长帮助孩子成才,不仅是一个观念的问题,当然也存在一个方法的问题。家庭教育是一个学问,但这个学问目前还处于自发的状态,许多家长都是以自己的经验来教育孩子的,有许多成功,也有许多失败,要提高家庭教育的成功率,我们需要一个方法论的指导。

家庭教育决不是一门不可攀登的高深学问,尽管它没有止境,但我们总结一些简单实用的原则和方法,应该说还是能够做到的。事实上,许多在家庭教育上做得不错的家长,本身也并不都是很有学问的,也就是说,只要我们用心,我们是能够胜任的。其实,家庭教育的许多好的原则和方法,早就散存在我们日常的家庭生活之中,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把它们整理到一起,使之系统化、条理化,这样就有用了。

家长没有时间管孩子的问题,既是一个问题,也不是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明白了我们整天忙的原因和目的,是能够做到家庭与事业兼顾的。我们忙,为谁?其中很大程度还不是为孩子吗?如果说工作是间接地为孩子,那么“管”孩子是直接的为孩子。所以,你把工作的一点点拿到直接地去管孩子,只是把时间从这个口袋拿到那个口袋的事。另外,正像上面所说的,管孩子不能是全方位的管,你不能全天候的管,反而是对孩子的成长不利的。所以,你只需“兼职”,而不能“全职”,在正确的观念指导下,找对了方法,是能够走入良性循环的。

因此,本书的后半部分对家庭教育的方法进行了一些讨论,以期能对你有所助益。有些是已经证明行之有效的,也有一些还只是本人的一些想法和做法,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供你参考吧。


 

第二章     孩子将来怎样算成才

 

家长无疑都想让孩子成才,但怎样算成才,我们首先要有一把衡量的尺子,也就是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的问题。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是教育孩子成才的基础。试想,如果连怎样是成才都搞不清楚,那么,做对了也只能是碰巧了,为什么对了也说不清楚;做错了,也不知道错,还认为自己做得很好,更不知道错在哪里。其实,教育孩子如果只是靠碰,做好是很困难的,就大大降低了成功率,很有可能把错误的东西当成“圣经”来执行,不是很危险的吗?

但怎样才算成才,古今中外的理解并不完全一致。在此,本人把自己所了解到的常见的成才标准作一简单介绍,肯定不是很全面,所选取的观点也一定完全对,并且也不见得符合你的意见,供你参考吧。

 

第一节     人的需求有五个层次,幸福也有五个层次

 

成才就是实现幸福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做家长的普遍心理。希望孩子有出息,不仅是对的,而且是应该的,但美好的愿望不等于现实。许多家长都为此付出了很多,有的真正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了;有的一般平平;而更有甚者,非偷即抢,成为了人渣。齐齐的成龙愿望,换来的结果却大相径庭,成龙、成虫和成魔,原因在哪里呢?是否不可避免地要走向这种结局呢?如果不是,得到意想结局的方法是什么呢?

怎样算是成才,这是属于人才观方面的问题,似乎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人才观是与人生观、幸福观相联系的。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和幸福观,就有什么样的人才观。从横向的角度看,世界很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从纵向的角度看,古代与现代人们的观点不可能完全一样。但作为一定时期、一定地域来说,成才的标准是有共识的。

孩子将来成名成家,当然是成才,但成名成家永远只是对少数非常杰出的人才的一种褒奖,到任何年代也不可能大家都成名成家了。所以,成名成家毕竟只是一部分人能做到。其它的人呢?没有成名成家都算失败者吗?绝大多数人都是失败者了,这是不是说明人类生活也太残酷了点,这个标准是太高了。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来思考,成才是幸福的,成才总是与幸福相联系的,成才的目的与幸福是相联系的,成才的结果是与幸福相联系的。因此,可以说,成才者是幸福的,成才就是实现幸福。

 

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

什么是幸福呢?也没有标准的答案。吃不上渴不上的人,有顿饭吃会感到很幸福;步行的人认为有车坐就很幸福;学生上学时,认为考个好成绩就是很高兴。千万人就有千万种幸福。我记得什么书上讲过这么一句话,幸福是一种心境。

个人认为,要理解幸福,最好是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理解释。马斯洛认为,人生存于世是有需求的,林林总总的需求可以归结为五个方面,也即五个层次: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1、生理的需求

生理的需求,通俗地讲就是生存的需求。生存权是最大的人权,恩格斯说,马克斯一生有两大发现,一个是人首先要吃饭(生存),其次是要无产阶级专政。可见,生存是人的第一需求。人是有七情六欲的,有的时候我们说什么什么都是“人”,比如说当兵的也是人,明星也是人,等等。在此所说的“人”,其含义无非是说他们虽然名声显赫,但仍然摆脱不了人的七情六欲,在美丽的外表之下,也会有一些与常人相同的东西。当然,这样说常常是为了替他们开脱,是想表明他们有时做得不好,也是人之常情。

一些心理学或哲学等方面的书上常常谈到人的本质的问题,通常把人看作具有两个特性:一个是自然属性,一个是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就是指的人与地球其它动物差不多的方面,都是需要吃喝拉撒的,这也就是生理的需求;而社会属性,是说人是社会化的动物,是人与动物不同的方面。

生理的需求应如何来满足?我们常说,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其意思是表明勤劳是实现人的生理需求的主要手段。小学课本上有篇文章,是冰心写的,题目叫《腊八粥》,讲的是冰心的童年,家里比较清贫,母亲勤劳地操持着家,母亲在讲到生活的艰辛时说过这样一句话,“只要手脚不闲着就饿不死人”,想比许多家长可能读过吧。但现在情况有了变化,现代社会已经步入了知识经济的门坎。知识改变命运,在知识经济的今天,生存下去与否,与生存的质量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的程度和质量。现在有种说法,或者说有种现象,人的收入水平与学历成正比,前几年一度出现的脑体倒挂现象,经过这几年已经基本消除。在上海曾经有过“三、六、九”的说法,即大学毕业生的月收入为三千,硕士研究生毕业为六千,博士毕业为九千,当然这只是一种近似的说法,不是绝对的,但发现了收入与学历相关的大致规律。

这是需求的第一个层次,也可以理解为幸福的第一个层次,也是孩子成才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层次。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形,许多人教育孩子时往往喜欢说,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没饭吃,就没人跟你(娶不上媳妇),表达的就是这种意思。

 

2、安全的需求

安全的需求,就是人要有种安全感。我们常说,安居乐业,人要有种安全感,整天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无论如何是算不上幸福的。安全的问题,当然首先是一种社会问题,国泰则民安,人在盛世享安年;反之,如果国家动乱不安,倾巢之下岂有完卵,又有谁能独善其身呢?国家大力整顿社会治理环境,对假冒伪劣加大整治力度,正是为全国人民提供一个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这些年,我国总的经济形势还是不错的。但家长肯定知道,现在就业的压力还很大,甚至可以说是越来越大,下岗失业人员在不断增加,新的就业人员也在不断增加,虽然国家采取了扩大出口、扩大内需等多种积极的措施,通过拉动内需来刺激生产,但人口众多毕竟我国是一个基本国情,解决十几亿人的吃饭也是一件相当重要和困难的工作。

这是总的大局,但在这个大局下,每个人的安全感是不会完全相同的。就拿现在比较流行的下岗来说,有的人正在下岗,但有的人正在上岗;有的人到处无地方要,有的人到处抢不上;有的人找不到工作,有的工作找不到人。所以,这既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能力。这是与个人的能力相关的,当一个的能力强时,安全就会越有保障,他(她)也越能为其家人提供安全保障。

 

3、社会的需求

社会的需求,是指人要融入社会,被社会接纳和认可,能与周围的人进行正常的交流。

人是社会化的动物,这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最害怕的是寂寞。我们都知道,人到老年,所谓幸福,很大程度上拥有天伦之乐。天伦之乐是什么,我想,一是儿孙满堂,儿孙出息;二是老人不孤独、不寂寞。老人如此,中年也是如此,儿童同样是如此。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把志愿者分成两组,事先不告知实验的目的和过程情况。一组是不提供饮食,但可以相互交流来往;另一组的被相互隔离,只能单人独处,但有充足的食物。科学家通过仪器观察他们的心理状态,发现两组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恼怒不安,但后一组表现得比前一组要剧烈得多。科学家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到的结论是,孤独更容易使人烦躁不安,神经错乱。

人需要相互交往,进行交流,无论是思想的、生活的,还是感情的。俗话说,一份幸福说给别人共享,就成为两份幸福;一份痛苦说给别人分担,就成为半份痛苦。为什么?因为交流使你从社会获得了满足,增加你的快乐,减轻了你的痛苦。

另外,所谓成才,当然不能靠自我吹嘘,自我标榜,需要别人的认可、社会的认可。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在社会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心理就会有一种满足感,也就是一种幸福;否则社会不认可,不被社会承认,自然就难免有种失落感。

学过政治经济学的人都会知识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产品,只有交换,产品才成其为商品,只有交换成功,商品的价值才会得以实现。交换,实际上就是别人的认可。现在是商品经济社会,一定意义上说,认可不仅是某个人的认可,更是社会的认可。在商品经济的社会里,人的劳动也是一种商品,成才表明的是劳动能力,因此离不开社会的认可的。

所以,孩子的成才必须是社会的成才,离开了社会的认可,是谈不上成才的。同样,孩子的社会方面的能力,也是成才的重要方面。

 

4、尊重的需求

尊重的需求,就是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受到周围人的尊重。

人是这样的怪,一个人做事往往不只是为自己做的,自己的劳动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学生学习时,要看教师的脸色行事,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下面干得就有劲。老师不也是上课学生好听就讲得来劲吗。

孩子长成走入社会,除了挣钱养家糊口的意义以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得到别人的尊重。这个别人,是指他周围的人,包括同事、上司和下级。一个人受人尊重的程度,是与其能力大小有相当关系的。有能力的人,工作做得出色,容易得到别人的尊重;能力低的人,干什么,什么出乱子,就让人小看。当然,受人尊重也是相互的,你敬我,我就敬你,所谓有的人威信高,是与人缘很有关系的。

另外,尊重也存在地域问题。谁不说咱家乡好,为什么,就是因为家乡的人尊重你。歧视外地人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上海人瞧不起外地人,北京人瞧不起外地人,瞧不起外地人的现象很普遍。当你在国内时,你感受不到国的概念,“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你出了国门,你会对祖国的感情倍增。为什么?就为你想念你的故乡人,也就为你受了外国人的白眼了。有时听从国外回来的人讲,特别是在日本等国,中国人常被人歧视,原因是什么?一是中国还比较穷,穷则挨打,穷则受欺;二是中国人被外国人认为是没有知识,没有能力。现在的人,流动大。有的从农村来到城市,成为人们常说的“民工”;有的到了国外,成了“洋插队”。看一下“民工”的情形,听一听从国外回来探亲的人的见闻,都会感受到他们对尊重的渴望。

同样的,我们的孩子将来长大了,也非常需要别人的尊重。但正如前述,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你必须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否则,任何希望得到别人的怜悯都是可怜的,也是不可靠的。

 

5、自我实现的需求

人是一种高级动物,不仅需要生存,还需求一种成就感,荣誉感,让人尊重,让人瞧得起。人需要别人尊重,但别人不会轻易就尊重你,当一个人具有了较高的能力时,他(她)就会为社会、为他人带来较大的贡献,当为社会提供了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方面较多的财富时,别人就会尊重你,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我价值的体现。

当然,在市场经济时代,人的价值的体现,有时很自然地会打上经济的印记,会与金钱挂钩,如现在常说什么什么人的身价是多少,那个公司的ceo身价是多少亿,比尔盖茨身价多少亿,张瑞敏是多少亿,等等。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来理解,这既是他们所拥有的财富,更是他们对社会的贡献,是他们贡献的象征。其实,从人的生理需求的方面来说,一个人的财富并非是无止境的,当达到一定的程度后,他的财富只是一种象征意义了。社会对于他们的认可和崇拜,体现了他们的自我实现的需求。

 

五个需求层次的关系

这五个层次是从下向上依次为基础的。如下图所示:

                          

                             

                       自我实现 

                      尊重的需求  

                      社会的需求     

                      安全的需求      

                      生理的需求          

人首先是最低层的需求,当低层的需求实现后,会向更层的需求发展。当衣食无着时,先填饱肚子再说;吃饱了,才会想到吃得好一点,吃得卫生一点,甚至吃点“绿色”一点;然后,有可能想找几个朋友一起聚聚餐,说说话,再卡拉ok一下,等等;当然,不能总是低三下四的,吃的再丰盛心里也不舒坦。如果一个人连衣食住行都尚未解决,去谈论什么尊重,什么自我实现,是不可能的,大概是很可笑的。

但五个层次也并不是十分严格的,并不说低层的需求不充分,就不可能产生和实现高层次的需求。有时社会上就存在这样一种误解,似乎总是人穷志就短,富人就一定觉悟高。作为一般规律,应该是如此,但规律总有例外,有些人虽然低层次的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但高层次的需求反而满足得比较多,甚至是很多,如上个世纪的英雄雷锋,物质生活并不富裕,精神生活却少有人能比。社会上也有个别的人,如一些贪官污吏,如一些什么无德的“星”们,钱是很多,动辄千万、上亿计,其财富对于普通老百姓是天文数字,在社会上也很有势力,呼风唤雨的,但在社会上并没有真正的威望,人民痛恨他们,鄙夷他们,他们是除了有钱什么也没有,在光彩的外表下是一付空虚的心,除了一个狐朋狗友以外,根本就不被社会认同,他们整天提心吊胆度日,连安全都不会有,还谈什么满足社会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但可以肯定的说,这五个层次的次序是大致如此的。我们了解了人的五个需求层次,对我们理解幸福是非常有帮助的。是否可以这样讲,当一个尚处于第一个层次时,他所谓的幸福通常是指解决衣食住行问题,是娶妻生子。如果这一目标实现了,他会感到是幸福的。但他会由此产生新的需求,他不再满足于现况,仅仅吃饱已经不能满足他的全部欲望了,他可能希望吃的东西要有营养,他的财产要有保障,人要与别人交往,他已经耐不得寂寞了,不仅如此,他可能还需要被别人尊重,他要实现自我,重塑自我。

作为家长,自己明白了人生的需求层次,就会比较正确地对待自己的人生,同样,对待孩子的成才问题上也能比较客观公正地处理了。既然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五个层次又是自低向高衣服次为基础的。那么,家长在设计孩子的人生时就遵循这一规律。

作为目标,要有远大的志向,我国有句古话叫做“取法其上,仅呼其中”,说的是做什么事,目标一定要高远,目标在“上”等,实现时仅到达“中”等,如果一开始就把目标定得很低,则实现了也只是个低目标。但又要注意符合实际、切实可行,不切实际的盲目攀高,相当然地希望怎么怎么的,结果又不可能办到,则不仅让自己失望,更会让孩子一事无成,还谈什么幸福呢。

 

第二节     “四会”是成才的总要求

 

教育的目标是“四会”

现在的社会,越来越规范了,越来越公式化。人出生后总是从幼年到少年,再到青年。在成长的过程中,尽管有许多因素,但最根本的因素是教育。教育对人的素质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对国家、对民族也是十分重要的。大家都知道,现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中最关键的就是把教育作为发展的基础。“二战”后的日本就是很好的例子,日本把教育作为重中之重,把提高国民素质放在首位,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接受良好教育的高素质人才走向了工作岗位,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使得国民经济大幅度地提高,从国际上中等发达国家,一跃成为世界前列的经济强国。其它的如亚洲“四小龙”也是如此,它们的高速发展无不得利于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尽管前些的金融风暴对这些国家有严重影响,但他们的经济地位仍然是相当强的。

教育既然如此重要,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它,作为家长就有必要大致地了解教育的内容和意义。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朔到古代,但正规化、现代化、高速化的发展只是近代的事,有关发展史我们不必细究,随着教育的大幅度发展,它的内容和意义在不断地变化、丰富和完善。在二十世纪末,教育的理论臻于完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世界各国的教育理论和经验进行了汇总整理,1996年发表了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learning: the treasure within) 的报告,该报告试图回答21世纪教育将遇到的挑战以及教育的发展趋势,提出了21世纪培养人才的要求—“教育的四个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学会求知

学会求知,通俗地说就是学会学习,就是人要有自己学习的能力。

什么是教育,爱因斯坦说:“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所存留下来的哪部分东西。”大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学会自学是教育的最根本的目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人埃加·富尔指出:“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在十七、八世纪时,全世界上的图书只有几万本,那时的要求是读万卷书,在我们国家封建社会初期,更是“半部论语安天下”,但仅凭从老师那里学会的也是不够的。何况,当今社会是知识的社会,每天就有上万册的新书出版,新的知识曾出不穷,光凭从老师那里学是不可能的。

只凭老师教不行,不仅是一个数量不够的问题,还有一个知识不断更新的问题。有一个术语,叫做知识半衰期,是用来描述知识的新鲜程度,也就是被淘汰和可用的程度的,如果一个知识,它出现时的可用性用数值来表示为1(1个单位),则它通常是越来越普及,因而有用性也越来越低(即信息学的熵值原理,有关信息学的问题不在此详谈),经过一段时间后它的有用性降为初出现时的一半,这段时间叫做知识半衰期。以往知识更新很慢,像远古时代,知识半衰期通常用万年做单位,古代则用百年做单位,近代则用几十年作单位,而据说现在社会,知识的半衰期是几年了。这个意思就是说,一个大学生,在学校里学习了许多知识,毕业走出校门后,如果五年的时间内,不再补充新知识,就如没上过大学的人,从知识的角度看没有什么两样了,(但注意,上大学并不等于学知识,这在后面会讲到)。所以说,自学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只有通过自学,知识才能常学常新,永远跟上时代的步伐。

学会求知,关键的问题是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知识,如何获取这些知识,也就是“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

现在,学习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了。于是许多人对以往的教育提出了质疑,核心是以往的教育过分(甚至是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没有把教会学生学习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虽然学生也学会了学习,但往往并不是教师明确教的,是知识的附属品,学会学习的效率是比较低的,也是不系统的,没有达到理论的高度,没有形成专门的关于如何“学习”的学问。于是建议应该把学习单列为一门学问(学科),专门讲授,也出版了这方面的专著。

目前,对于学习学的问题,我的感觉是,大家承认它的存在,但在应如何教的问题上还未达到共识。我们作家长的对此要有自己的主张,不能人云亦云。个人认为,传统的教学固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把学习学单列出来讲,效果未必一定好,因为学习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问,通常需要学习知识的同时而自然地产生学习的技巧,以往的学习对学习的技巧注意的不够,我们应当在多注意上下些功夫,离开了学习知识的过程而单讲技巧,可能更令人摸不着头脑。

就好像学游泳一样,下水实践和讲理论要结合起来进行,尽管光下水不讲理论不好,但光讲理论不下水则会更糟,单讲学习理论如同单讲游泳理论的道理是相同的。况且,如果对于年龄不大的孩子来说,单纯的学习理论更不宜单独讲。因为,一般地说,理论的东西是比较抽象的,年龄小的孩子理解抽象的东西比形象的东西要困难,单讲理论导致孩子听不懂,增加心理负担,不仅不利于学习技巧的掌握,还容易产生畏惧情绪。所以,学习还是应先学习知识,以便积累感性认识,并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多注意学习技巧的渗透,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孩子也同时获得了一定的学习技巧了,这时,可以把学习技巧作为重点进行突破,会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我们可以注意一下或回想一下孩子在小学学习语文或英语的情形,总是先学语言的基本要素,如字、词、音等,而在小学低年级学习之初,教师并不提及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在小学的中年级阶段,教师会适当地渗透一些这方面的初步知识,随着年级的升高,语言知识的增加,语言技巧的问题越来越显露的多起来,差不多到了初中阶段,就会不断地集中出现了,在教学中解决好传授知识与学习方法培养的关系,我想这是教育专家们多年研究的成果,对我们家长是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的。

 

学会做事

上面讲了人要学会求知,不断丰富自己,但我们知道,人的一生不仅是要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而且还要适应世界适应社会、改造世界改造社会。认识是基础,适应和改造是目的,学会求知不是目的,它的目的在于认识世界和社会的规律,从而适应这些规律,利用这些规律,更好地进行适应和改造。也就是说,要进行实践。

这就是做事。我们家长通常会想到培养孩子有能力,什么叫有能力?有能力就是会做事,别人能做的事,咱做得比别人快,比别人水平高;别人做不了的事,咱可以做;不仅能做普通的事,也可以做创造性的事。对于我们家长事说,比较关心的是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的成就和地位,这是与孩子做事的能力分不开的。社会上人的工作和能力,从做事的角度上可以分成三个方面或三个层次:从业、转业和创业。

从业的能力,是做事的基本要求,就是孩子要有在社会上从事一定工作(职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说得通俗一些,就是要能找上工作,能够顺利地就业。当然,就业观是在不断变化的,什么才算就业,家长应该正确地家长要了解现代社会的基本需求,培养孩子有一定的从业能力。一般地说,从业是与个人的学历有关的,孩子的成才需要一定的学历,尽管学历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人的能力,但通常还是学历高的就能力强,学历高、能力差的情况毕竟是少数。

转业的能力,指的是孩子应该接受较为广泛的职业教育。现代社会发展很快,行业变化剧烈,新兴行业不断崛起,旧的行业不断衰落,以前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完全不用三十年了,大概十年就河东河西了,一个人一辈子只从事一个职业岗位的情况正在越来越少,岗位流动――就是俗称的“跳槽”已经是很普遍的事,今天从这里下岗,明天到那里上岗,已经是大家普遍接受的事实。所以,家长对孩子培养必须关注转业的能力,能力积极地适应社会的变化,争取主动权。

创业的能力,就是要培养孩子具备一定创业基本素质,学会创造是个人能力的最高境界,使孩子既能动脑又能动手,既能从事一般职业,又有参与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的研究开发,甚至自己创业。创业的能力,应该包括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精神、创业能力,以及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等。

我们家长在培养孩子时注意了这三个做事的层次,从低处入手,脚踏实地,但又努力争取高的目标,孩子的做事能力就可以达到较高的层次了。

 

学会共同生活

学会共同生活,包括三个方面的问题:学会关心、学会负责、学会合作。

人是社会化的动物,时时处处都要与别的打交道。现代社会,与人交往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在家里要与家庭成员交往,交往的好坏关系到家庭的和睦。在学校,要与同学、与老师交往,交往能力的强弱,通常是衡量一个学生能力的重要方面,同时,学校又是交往能力成长的主要场所。将来,孩子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交往能力是关系孩子的成就大小的重要方面,一般地说,作为单位的领导,必须具备较强的共处能力,要与上级领导交往,要与同级领导交往,要与下级职员交往。就是作为一般的职员,也需要一定的交往能力,不仅经常要与上级主管领导交往,并且要经常与同事日常合作,另外,与客户打交道,是每个职员的重要方面。

如果说学会学习是让孩子掌握一门技能,是给予了一个有用的工具的话,那么学会共处则更是一种目标。孩子将来走向社会,时时处处都要与别人打交道,待人接物的能力看似简单,实则不简单。我们注意看一下世界上比较有名望的国家领导人或是大公司的领导人,看一看他们自己写的或别为他们写的传记,无不把交往的能力、协作的能力、管理的能力、沟通的能力等作为最重要的方面。

当我们把国人同外国相比较时,常让人想起这样一句话:“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条虫。”为什么呢?因为中国人的个人能力是有的,但往往不会合作,缺少团队精神。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由于不会共处,就像童话中讲的虾、螃蟹和梭子鱼的故事一样,常常是你想向东,他想向西,结果是合力为零了。人生活在社会中,离开了合作是一事无成的。

据我个人的观点,以往的教育在学会共处方面并没有进行专门的训练,或者说,注意得相当不够。虽然,学校也教育学生要团结友好,热爱班集体,关心班集体,但往往是空头说教一番,安排这方面的训练是不多的。学生这方面的素质多数是自发的,不自觉地形成的,因而效果也不是很理想的。存在着不平衡性,对于班干部来说,由于有较多的锻炼机会,无形中得到了人生最宝贵的锻炼,但班干部毕竟人数有限,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的。现在,上学当班干部是件十分光荣的事,也是件美差,很多学生都争着当,许多家长也都鼓励孩子当,这是好事。

当然,学会共处不只通过当班干部,并且当班干部毕竟只是有限的人数,家长不可过分看重,家长应鼓励孩子积极竞争,但干预是不好的,不仅不利于学校的工作,对孩子个人也有许多负面影响。学会共处的途径应当更多,家长能做的方面是很多的,应该广开渠道,鼓励孩子同同学多交往,多与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来往,当然,家长要适当把关,防止孩子出现大的偏差。

 

学会生存

学会生存,这是做人的基础。

教育当然要都孩子学会生活的本领,能够在社会上立足,试想连自己存都做不到,还谈什么人才。学会生活是多方面的,现在学校中开设的多数课程可以认为是围绕这个方面的,语文、英语作为交际的工具,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人生活所必须的,而中学开设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更是为孩子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做准备的,不是有句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吗?当然,现在仅谈学好数、理、化,是很有些偏颇的,但它们作为基础,对于孩子将来的生存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谈到生存,还要谈到孩子的生活能力问题。现代的孩子,从小娇生惯养,处理能力比较差,有资料显示,中国的儿童是世界干家务活比较少的,特别是城市就更严重,据说美国为每天2小时左右,世界平均约1小时,日本为0.5小时,中国为0.2小时,我想,有许多家庭的孩子大概一年也干不了几次家务活,这样说,大概不为过吧?

人生存的条件是在不断变化的。从人类整体而言,有一个生存环境的问题,我们人类需要与自然共存共荣、协调发展,这不仅是人类整体的任务,也是每个地球公民的责任;从个人角度说,现代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人与人之间既要合作,又要竞争,孩子的生存地位、生活质量,都是家长极为关心的。

 

以上就联合教科文组织制定的教育四会做了一些解释,目的是让家长对教育有一个较全面的把握,从而可以知道孩子应该学什么,在学习的各个阶段时达到了这些要求没有,在教育孩子上更有的放矢。但要注意的是,所谓的学习是广义的,不能理解成学校的学习,更不能理解为学校的任务。现在,对于学习通常分成两种,一种是广义的学习,也叫大学习,是人出生到死亡的全部过程中接受知识的总过程,从时间的角度讲,不仅指上学阶段,从范围的角度看,不仅指在校学习,也不仅是书本学习,包括了一切时间、一切地点的所有可能的学习;另一种是狭义的学习,也即我们普遍所说的学习,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在校的学习,特别是书本的学习。如果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包括校内的和校外的,达到了上述四项要求,我们就可以认为他所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第三节     成才就是要成为有能力的人

 

上面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的教育四会进行了一些解释,这基本上说明了人应该掌握什么,也就是人应该所具有的能力。但通常,为了更好地把握人所具有的能力,明白什么是成才,往往要对人的能力进行分类分析。

成才的含义,基本上是具有较强的能力。我们通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不仅表明人类活动的多样性,具有多种行业,而且表明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在此方面不行,不等于在别的方面不行。

人的能力是多种多样的,如说某人有领导能力,或组织能力,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背诵能力,理解能力等。这些能力之间是些什么关系呢?人们常常把能力分成若干个方面,或者叫类型。这在历史上有过多种划分的方法,现在大家比较公认的划分,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加夫乐提出的多层次的智力理论,把人的智能划分为七个方面,也称为“七”种智能,即: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身体运动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人际关系能力,自我认知能力,音乐接受能力。下面简要地把这七种能力分别作一解释。

 

七种能力

1、语言表达能力

人是社会化的动物,任何人都离不开别人,需要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相互之间需要语言交流。如何把自己的思想、想法,及时、准确地传达给别人,让别人理解自己的意思,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还要能够正确地理解别人表达的意思,不仅要懂,还要准确。人的思想是复杂,表达就需要技巧,并且人是有感情的,相互之间也需要感情的交流,也通常也是由语言来完成的。所以,语言表达能力是交际的基本要求,这一能力强,则表达得就迅速、及时、准确,反之,则词不达意,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语言表达能力,包括许多方面,说话、写文章,等等。

语言表达是通过学习培养的。说话的能力的培养基本上是习得,就是在人出后的一定时期,通过提供一定的语言环境,进行大量的摩仿练习而建立起来的,大家都知道,我们学习母语,关不多都是通过这样的方法,而对于外语,则情况就有些不同,基本上是属于学习。学习和习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简略地说,习得是良好环境下的自然练习形成的,而学习则更注重有意的训练和理论性,有关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就不深入探讨了。而写作表达能力,是通过学习而掌握的。

2、逻辑思维能力

自然的多数东西都是比较复杂的,甚至是相当复杂的,人必须进行一定的逻辑思维才能适应自然。同样,人类社会自身也是相当复杂的,要适应社会,也要求人必须具备相当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由许多更基本的能力构成的,如观察能力、判断能力、推理能力、归纳能力、计算能力等。

3、身体运动能力

身体运动能力,有时往往会首先想到体育运动员。不错,他们是身体运动能力的代表,但并不说别的人就没有,或者说不需要这方面的能力了。实际是,所有的人都是具有这方面的能力的,问题只是能力的大小而已。而身体运动能力,又分成若干方面,如手的运动能力,包括力量、爆发力等,腿的运动能力,包括速度、力量等,身体的平衡、灵活性等。作为体育运动员,身体运动能力是重要的,但并是不需要其它的能力了。我国的足球运动多年来一直开展得不是很好,在报纸上就有种议论,说这主要是由于把运动员(包括教练员)从小就投入到体育运动中,运动锻炼是他们的主要内容,而对大脑的开发注意不够,导致了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在场上的激烈对抗中大脑反应不过来。现在,各地在培养运动员方面,已经注意到了这些方面,在大力加强运动方面的同时,对知识方面也是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的,当然,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做得更好。

以往把身体运动能力更多地看作是天赋,并对身体运动能力不看作是一种智能,轻视这一方面,似乎身体只是强壮的事。其实身体运动能力与其它能力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它一方面为别的能力提供基础,但如果过分地注重地身体运动能力的开发,又可能影响其它的方面。

4、空间想象能力

人生活在地球上,是一个立体的世界。在处理许多事情时,特别是科学上的问题时,往往不能真正地面对现实的实物,需要凭空想象事物的样子,要在脑子中建立起事物的轮廓来,从而推测其性质。这在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课目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如数学中的立体几何,物理中的电磁运动,化学中的原子模型。

5、人际关系能力

在前面学会共处等地方已经多次提到过,人在社会上必然要与其它人打交道,一个人的交际能力,往往是最重要的,无论是从生存的角度上讲,还是从合作的角度上讲,都离不开交际的能力。现在社会,随着交通和通信的发展,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人与人之间找交道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如何与别人打交道,如何与别人相处,就更加重要了。

6、自我认知能力

古语云,“人贵自知之明”,又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人要了解外界不易,了解自己更难。有些时候,人往往觉得对自己是很了解的,但实际上往往了解得很不够。有时,明明可以干得了的事,信心却不足,前怕狼后怕虎的;有时,则又表现得过于自我感觉良好,明明不行的事,却偏认为没问题,结果导致失败的结局。这都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表现。

人要认识自己需要勇气,也需要知识和技巧。人要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不要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老拿自己的短处跟别人的长处比,觉得自己处处不如人,总是抬不起头了,也不要光盯着自己那点闪光点,把缺点有意无意地掩盖,觉得自己最了不起,老子天下第一,这也是不行的。

7、音乐接受能力

人的音乐是有天赋的,人的音乐接受能力是因人而异的,家长可能会注意到,有的小孩,可能刚会走路吧,听到音乐声,就不自觉地踏着节拍,而我们许多成人也未必能做得到。同样,音乐接受能力通过后天的培养也是可以大幅度提高的。

 

七种能力的关系

一个人很难在各个方面都具有强的能力,往往是在这方面强,在其它的方面弱。有的人可能在多个方面都比较强,比较弱的只是个别的方面,这样的人应该说就是非常全才的了,一般是比较少的。更多的所谓有能力,往往只是在某个方面比较强,而在相关方面也说得过去,不是很差。但也有一些人,在各个方面都不怎么的,几乎没有一样能像样些,此就是平庸之辈,碌碌无为者。

有资料表明,中国的孩子在计算能力上世界第一,而创造能力上倒数第五。初上学的孩子,充满了创造力,而等到高中、大学毕业时,只会许多知识,创造力丧失殆尽,这种牺牲创造力来换取一堆干巴巴的知识的教育,是多么让人痛心啊。

这些年来,有这样一种现象常常困扰着人们,就是为什么许多高学历的人其真正的能力反而不如学历较低的人,学历低的人开公司当老板,而学历高的人要为之打工。当然,前几年社会上流行的“做原子弹的不如卖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是社会对知识的认可问题,并不是由于他们之间的能力造成的,与能力没有直接关系。而在学历高的比学历低的打工这一问题上,恐怕多数人倾向于能力问题吧,也就是说高学历的人的能力反而不如低学历的人的能力,尽管这并不是完全这样,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种现象并不只极个别的,而是有相当的比例,其现象背后必然有着根本的原因的。

原因是什么呢?以前,人们提到能力时往往比较笼统,不容易发现问题。现在当我们把能力细分为七种时,我们比较高学历的人和低学历的人所具有的能力,可以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他们都具有一定的能力,又都不是全能的,(全能的人是几乎不存在的),他们所具有的能力往往是不相同的,高学历的人一般在逻辑思维方面由于得到了良好的锻炼,而表现得好得多,但由于平时的时间多数是用于了进行逻辑思维方面的训练,人际交际方面的投入要少些,甚至非常少,所在人际交往方面,学历低的人由于自觉不自觉地更多地接受了这方面的训练,从而形成了较高的能力。本来,从理论上讲,七种能力之间是没有高低优劣之分的,但由于现在的社会不是共产主义社会,社会的各分工地位并不平等,尽管人们总是说社会只有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但这也仅是一种说法而已,事实上是存在高低贵贱的。因此,更多地用于完成高贵分工的能力也就成了高贵的能力,更多地用于低贱分工的能力也就成了低贱的能力。如果高学历的人所具有的能力是一种低贱的能力,而低学历的人具有的是一种高贵的能力,于是就形成了与学历倒置的现象。

另外,不可否认,学历高的人当中,有些人只是有许多的知识,其实并没有多少能力,他们所拥有的知识是些死知识,是纸上谈兵,当处理实际问题是就不知所措了。《三国演义》上有个失街亭的故事,在我国乃至世界都相当知名,熟读兵书的马谡守不住一个小小的街亭,什么“势如破竹”,什么“置之死地而后生”,满肚子的兵法一到实战便全变了味,不能根据实际的情况灵活运用,不仅自己落了个身败名裂的悲惨下场,也葬送了诸葛亮苦心经营的大好局面。

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固然是多方面的。有着社会的原因,历史的原因,但不可排除的是,也有我们自身的原因。人在社会中生存,固然要影响社会,但最根本的还是社会制约的人。人首先要适应社会,适者生存嘛。我们应当多从自身上找原因,这样才有利于我们解决问题,否则一味地埋怨社会,埋怨半天又一用不管,其不是害了自己吗。现在的许多学校所设置的专业比较窄,学生只能在有限的方面得到训练,将来走到社会上所能从事的职业很有限,对学生是不利的,我们家长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在孩子的培养教育上做好方向的规划和指导作用,当然不是把我们家长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而是为孩子指明,说明利害,并帮助孩子分析他(她)的特长,决定发展方面。

 

第四节    学习是学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

 

从没有知识,到有知识,再到三者合一

上学,过去俗称念书,总是与学知识联系在一起。英国的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现在我们都知道了知识的重要性,中央电视台有则不错的广告,叫做“知识改变命运”。以前形容一个人富有,通常用地主、资本家,现在又加了一条“知本家”,知本家者,知识富有者也。

不错的,知识无疑是重要的,但为什么会有“书呆子”一说呢?鲁迅在咱们中国、乃至世界可谓大名鼎鼎,他写过的名篇《孔乙己》,想必大家都会很熟悉,孔乙己也算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一肚子的“之乎者也”,张口就是“多乎哉,不多也。”或者什么“君子固穷”,光“回”字就知道四种写法,但在鲁迅的笔下却是愚腐、穷酸的典型。

对于人的学习,认识是在不断发展的。以往人们认为学习就是学知识,不错的,学习往往通过学习课本,课本总是由一篇篇文章(知识)组成的,学习的结果也表现在学习者增长了知识,于是就把学习者当成了知识的容器,什么“填鸭式”、“满堂灌式”教学法便诞生了。

后来,许多反面的例子教育了人们,人们认识到学习虽离不开知识,但并不是仅知识的问题。人们逐渐明白了学习过程的真蒂:学习的过程,知识是载体,能力是根本。知识只是些死知识,成不了能力,就没有什么用处。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有篇文章,叫做《智能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讲的是智能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其中讲到了智能的含义,知识及能力等等,其中有关的段落如下:

首先要说明什么叫智能。我们常常说这个孩子聪明,那个青年机灵。但聪明和机灵是对客观世界的事物反应比较快,比较敏捷,那是指对一般日常事物而言,比如学生学习中的课堂提问等。这种智能是有方法培养锻炼的,但这类方法出不了智能。智能是人脑更高层次的活动。聪明、机灵以及所谓智力、智能都是在低层次,比智能低一个或几个层次。所以这些开发智力、智能的工作是有益的,但还远远不能用以敲开智能的大门。

为什么这么讲?中国有句古话—“大智若愚”嘛,真正有智能的人,看上去好像还有点迟钝!这是因为他用智能去考虑深邃的问题,对一般问题反而不感兴趣,不愿去花心思。另外,现在“高技术”工作中一项重要课题是人工智能和智能机,但谁也不会把2000年能搞出来的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同人的智能等量齐观,因为二者有很大区别。

还有一点要说明:智能并不仅仅是有知识,不是有了知识就自然而然地有智能了。这里还有一个运用知识的问题,中国从前就笑话那些“老学究”,因为他们有知识不会用,也不能达到智能的高度。在今天,电子计算机检索的信息数据库时代,更可以说清这个区别,信息数据库所储存的知识比任何人所能知识的都多千倍、万倍、亿倍,但信息数据库本身并没有智能,甚至连比智能在档次上低得多的知识都没有。当然,这也决不是说电子计算机检索的信息资料系统没有用,一个有一定知识和智能的人用了这种网络系统,就如虎添翼,能获得大量“激活”了的情报,也就是有针对性的活知识;而这有针对性的活知识又是人的智能的原始素材。

因此,可以看出,光有知识并不能解决问题。那么为什么有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呢?其实,这只是一种简称,是对以知识为基础并进而发展为能力的体系的一种方便的称呼,人平时说话总是乐意简单些,但简单了有时可能出现误解。现在,我们把学习的过程理解为“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三者合一,通过学习知识,达到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目的。学习知识有两个作用,一个是直接的作用,就是把所学的知识直接用于社会的实践中去,二是间接的作用,知识只是一个媒介,通过学习知识达到培养锻炼能力的更高层次的目的,学习知识是一个途径。有关能力的分析详见有关部分。

 

全面实现学习的三项任务,是孩子成才的关键

学习还与觉悟有关,有的家长也许还感到陌生。但我们只要对学生上学的过程和结果稍做观察和分析,就不难理解其中的道理。关于人的觉悟,我们也可以理解为道德修养水平。一般地说,人的觉悟是与上学的多少成正比的,上学少的觉悟普遍要低些,上学多的普遍要高些。我们家长都有这样的感觉,接受了比较良好教育的人,其道德修养通常就比较高,谈吐高雅,举止大方,反之,上学少的则往往比较粗鲁。当然,规律皆有例外,什么事情都不能绝对化,人的觉悟更是如此,虽与上学有明显关系,但决不能说上学多的就一定高,上学低的就一定低,这只是作为一个统计学意义上的规律,事实上,没上过学的也照样有觉悟高的,上过学的也照样有觉悟低的。并且,粗鲁直率也并非完全是缺点,也有它好的一面。

现在,提到艺术家,我们常说要“德艺双馨”,就是说,要成为一名人民的艺术家,首先要有好的品德,做戏先做人。现在有些演员,演了几块电影或电视剧,出了点名,往往就不知自己姓什么了,全不把观众放在眼里,虽说戏演得还可以,但观众并一定很买账,特别是成年的观众。这样的演员,通常很难发展到较高层次上,也很难长久地受到观众的喜爱。体育界也是一样,有些运动员具有不错的身体条件,但最后并没有成为优秀的运动员,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知识不够,心理素质较差,或者体育道德不好,而影响了其运动生涯的发展。由于艺术、体育行业的特点,具有比其它行业高的公众性,这方面的要求是比较高和比较明显的,但并不是说其它行业,德就不重要了,一个人的做人准则,公民道德,职业道德,在什么时候,什么行业,什么地方,都是做人的根本,是最重要的。

现在的情形往往是,学习有三项任务,但三项任务完成的情况是不平衡的。知识的接受实现的最好,能力的培养次之,而觉悟的提高则更次之。这固然有学校的原因,但作为家长也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的。

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多数是很关心,但我们仔细地分析一下,是否是全面地关心了,还是偏重于某一方面,是考虑到别的方面了呢,还完全给忽略掉了呢?据我的观察,有相当一部分的家长,对学习知识是足够重视的,许多家长是不遗余力的;但对能力的培养也很希望,但方法不多,也不见得得当;而对于觉悟现在的孩子,则并没有纳入学习的范畴,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家中受都了比父辈高得多的优待,家长也总是怕自己的孩子吃亏,不少家长总是想让孩子出人头地,谈到学习就只想到学知识,长本事,所谓本事,也就是长能力,长大如何如何发达,如何如何会挣钱,这固然没什么不对,但如果不注意觉悟的提高,还仍然是不全面的,也是不会长久的。所以,长久之计,家长必须注意学习的三个方面,要协调地、全面地发展。

 

第五节     孩子成才需要“三商并进”

 

什么是“智商”

谈到学生的成才,还需要对另一问题作一分析,这就是前面所说的智能的问题。人的智能是多个方面的,前面从能力的角度进行的阐述,现在我们再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

说到一个人的智能,大家很容易就想到这个人的聪明程度,而聪明往往是与智力相联系的。人的智力是有高有低的,怎样比较两个的智力,标准是什么呢。现在使用比较多的是智商。

智商是智力量与年龄的商值,是一个人的智力水平的反映。其公式为:

      智商 = ×100

人的智力是随年龄增加而提高的,故智商的测定和比较,通常在同龄人间进行。在人出生后的最初几年里,智商是呈逐步上升的趋势的,但因为智商是按年龄分段,一般上升的幅度是很小的。当人的年龄达到一定程度时,智商就较少变化了,并且成年以后,年龄继续增加,而智力基本不再增加,甚至出现下降,如果再用测智商的办法测量,智商的值是下降的,甚至出现成人的智商比孩子低的局面。所以,智商的测定通常在儿童时期使用。

智商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正常值为100,但通常把90-110之间的都看作是正常值,据资料介绍,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儿童在这一范围内,这与我们常说的人的智力不相上下是吻合的。超过110,为智力超常儿童,通常比例比较少,大概不超过5%吧。低于90,则智商偏低,如果低于70,则认为智力存在问题,通常称为智力障碍儿童,简称智障儿,人数也很少,据说不超过5%。

由于智商是一个比值,且与年龄有关,因此,一个人的智商随年龄而有一些变化,但大致是一个定数。所以,如果希望提高智商,效果是不大的。

什么是“情商”

另一个反映人的素质的指标是情商。

智商的出现和流行是上个世纪初,一度曾相当风行,但到了上个世纪中叶,人们开始对智商的内涵和所验证的结论产生了怀疑。为什么呢?因为按智商测试而测定的高智商的人,按说应该有比较高的学历、收入,应该成为较高层次的人,但实际情况并不十分吻合。许多按智商测试而测定的高智商的人,常常还不如比他智商低的人。许多高智商的人在为一般智商、甚至是低智商的人打工干活。这就引起了人们的思考,一定还有智商以外的因素在起作用。一个叫丹尼尔·戈尔曼的美国心理学家最先开始引入了情商的概念,成为了人们评价人类智能的新标准。

人的生活是社会化的生活,人们之间要进行感情的交流,每个个体会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品质来,这就是所说的情商。情商通常包括兴趣、爱好、毅力、意志等,它可以分为五个方面:

1、了解自我。即某一情绪出现时能力及时地自我察觉,并能自我理解和自我领悟。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人的自身有内部分工,似乎是有两个自我同时存在,协同工作,当一个自我在体验一种情绪时,如欢乐、幸福或者忧伤,而另一个自我则在观察,追踪这种情绪产生的原因,以及发展的过程。只有了解自我,才能更好地控制自我,所以,了解自我是情商的核心。

2、管理自我。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对自身的情绪进行调整和控制。发现自己发火了,情绪过于激动了,自己给自己消消火,使自己能够冷静下来;自己灰心丧气了,就给自己鼓鼓轻,提提神,以坚强的意志和饱满的斗志投入下一步的工作。这样,使自己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迅速从挫折、失败和沮丧中摆脱去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3、激励自我。自己给自己打气,给自己提神,用更多的热情投入工作,在工作中更自信、更自尊。为了自己预定的目标,不计小利,以大局为重,克服冲动。

4、识别他人情绪。人是社会的人,要与别人共处,不仅要关心自己,更要关心别人,要了解自我,也要了解他人,只有充分地了解他人的情绪,才能更有效地合作。人之间是有相似之处的,要以自心比人心,以自己推测别人,体察别人的喜怒哀乐,了解别人的愿望和需求。

5、协调人际关系。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采取理解、宽容、同情、信任的态度,让他人感到安慰、满意、舒心和高兴。在融洽和亲和的人际环境中,人们才会心情愉快,相互尊重。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任何人都是十分重要的。

以前,比较注重智商,对情商谈论的不多,近几十年来,对情商的重视逐渐提高,人们认识到:一个人的智商基本是一个定值,但情商与后天的教育关系却非常密切,教育的好坏导致情商变化较大,在开发情商上更有所作为。

 

什么是“财商”

一个的成功如否,是与他所创造产生的社会财富和价值是相联系的,现在比较流行的是身价。而财富的创造和积累,是由个体在这方面的特性来决定的,比较流行的叫法为“财商”。

一个人理财的能力,本来也属于智商的范畴的。但由于现代社会是市场经济社会,经济在各个领域中的作用重大,并且智商更容易让人想起计算、理解、推理等逻辑推理方面的能力,而它的重要性又越来越突出,于是就把其单列了。

智商是财商的基础。智商很低的人是很难有很高的财商的。但智商的高低与财商的高低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特别是当把智商与科学研究能力相联系时更是如此。有的人在上学时,数理化各科表现平平,在文科方面也没有什么突出表现,但在理财方面却十分突出,特别是走入社会后更是表现出高超的理财领悟能力。我就认识一个人,上学时功课是比较差的,但走入社会后,其挣钱的能力却相当好,不仅成绩一般者不能与之匹敌,就是成绩上等者也甘拜下风。

由此可以看出,财商也具有一定的天赋性,与上学多少关系不密切。如现在世界上大名鼎鼎的美国软件大王比尔·盖茨,大学没有毕业,就辍学开软件公司,现在是世界首富。可能有些人说,比尔·盖茨的软件设计水平高,这不错,但为什么dos在别人手中“火”不了,到了他手里就“火”起来;为什么苹果公司在微软之前就开发出了mac系统,与微软的windows功能相似,mac “火”不起来,而windows风行世界,从“瘟酒屋”、“瘟酒巴”,一路“瘟”过去。我们不可否认比尔·盖茨的智商,但他在财商方面是更有独到的洞察能力的。还有英国的世界品牌大师里查德·布兰森,中学没毕业,十六岁就辍学办维珍公司,现在早已是世界著名品牌,手下汇集了一大批世界级的精英高手,但初中都未毕业的里查德·布兰森能凭直觉理解世界,掌管公司方向。如果仅就知识而言,里查德·布兰森初中尚未毕业,不可能与博士比,大概连大学生也比不上,但为什么能领导世界级的大公司呢?我们在承认他的智商和情商高的同时,我们更应佩服的是他惊人的财商,对理财的灵感和领悟能力。

当然,这里也有现在的教育对理财能力关注的不太多有关。无论在教学的内容和教育的手段上,都还需要做很多的工作。如果在教育重视这方面的培养,是能够有所作为的。最近的十几年来,mba大行其道,mba是经营管理硕士的意思,一提起美国的大学,就使人想想哈佛商学院,想起mba。这一方面说明,经营管理在经济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也说明,人的理财能力是可以培养和提高的。

人的财商生来就有,但最终的程度与所接受的这方面的教育关系更密切。这就提醒我们做家长的,要从小就注意财商方面的培养,不能把精力只放在智商方面。

 

现代社会的成才是“三商并进”

智商、情商、财商,这就是通常所说的3q。也有书中所列为,智商、情商、创造力商,这是强调了创造力,把它单列出来的结果,实际上,创造力更应该属于智力的范畴。智商、情商、财商,三者构成了一个人的水平体系。但往往三者在一个人的身上表现并不统一,也不平衡,即是说,有的人智商高,情商、财商一般,有的人情商高,智商、财商一般,或者三者都较高,或者三者都较低。三个均高为最好,均低为最差,我们一般人往往是介于中间,有的可能智商高点,有的可能情商高点,也有的可能财商高些。

智商更多的由遗传决定,人们常说某人天分高,某人天分低,就是表明了这个意思。但后天的开发也起一定的作用。情商和财商则以后天培养为主,但这个培养目前还不。先天遗传的作用,我们不能否认,这也是世界各发达国家大力推行优生学的意义。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对于先天的遗传,一方面控制的难度更大,另一方面时间性也非常强,当孩子出生以后,无论是好也罢,不好也罢,先天的遗传已经成为定局,我们需要的是正确地面对事实。也就是说,是如何把后天的培养尽可能地做好,就不仅是可能的,更是大有可为的,关键是我们想不想做,如何做。

三商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但又相互促进。智商高的人,情商也往往较高;而情商高的人,反过来又会保证智商的正常发挥;而智商和情商,对于财商也是有显而易见的好处的。至于说,特殊的情况,毕竟是少数。作家长清楚了这一点,有利于正确地把握孩子的方向,既要发挥孩子的长处,又要做到不拔高,三商之间比较协调地发展,充分地发挥出孩子的潜能来。

人的学习总是在进步。这个进步,首先是指不断地走出误区。像我国,古代只重人文教育,全没有什么数理化,而“五、四”运动以来,强调的是德先生和赛先生,即民主和科学并举,由于我国封建社会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国门一开,人们首先看到的科学的落后,知识的贫乏和落伍,“知识就是力量”为人们所接受,于是便直扑科学知识而去。走过一段才发现,知识的涵义远比以往理解的要广泛的多。知识的体系如此,那么我们的大脑接受知识,从而形成能力的体系也应是如此,只有智商、情商、财商三商并举,相互促进,我们的孩子才是健全而完美的。

 

本章小结:

家长的愿望是孩子成才。家长要帮助孩子成才,就要先弄清楚成才的含义是什么,孩子达到什么目标就算成才了。

本章首先从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从发,讨论了人的需求有五个层次:心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五个层次的需求是从低至高发展的,但有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跳跃。人的需求满足的过程就是幸福的实现过程。家长要孩子成才的目的,说到家无非是想让孩子的一生幸福。因而,孩子的成才也就是需求的实现过程。家长了解的人的需求层次,会对指导帮助孩子成长有好处的。

其次,我们讨论了教育,也就是学习的目标,即“四会”:学习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成才是人成长的结果,也就是学习的结果。学会学习,才能终生为断自我进步,这是成才的基本条件;学会做事,这是立世之本,它有三个层次,一是就业,要有一定的文凭和水平,二是转业,要有较广的适应能力,三是创业,不仅能打工,而且能当老板;人的成才是社会中的成才,离开了共处,根本就无成才可言;生存是人的基本权利,但并没有人会拱手让给你的孩子,上帝帮助自助之人,人要自立于世;最根本的,人与动物不同,做一个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才是成才的高境界。

第三,我们讨论了能力。人的能力可分为七大类: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身体运动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人际关系能力,自我认知能力,音乐接受能力。说是人的能力,更应该理解为人类的能力,因为,具体到每个人,往往只能拥有这七种能力的一部分。家长要想让孩子成才,无非就是希望孩子拥有较强的能力,因此,家长应根据孩子的情况,指导帮助孩子掌握一定的能力,形成自己的能力群,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

第四,我们讨论了学习。学习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近几年来却赋予了新的含义。学习包括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知识就是力量,这无疑是对的,但这还不够,还要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能力可以看作是对知识的运用。而人的层次不仅在于拥有知识,掌握能力,还在于具有较高的觉悟,觉悟也可以理解为修养,只有如此,才是一个高尚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才是一个高级的人才。

第五,我们讨论了人的“三商”,即:智商、情商和财商。“三商”即是成才的条件,也是成才的目标。这是能力的又一种划分。家长要让孩子成才,需要把握“三商”的含义,正确地运用它们,“三商并进”。这在后续的章节中还要讲到。


 

第三章      孩子成才的因素

 

上一章我们了解了孩子达到什么程度算成才了。你在心中可能开始、或者已经为孩子的将来规划目标了。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我们需要知道孩子成才都需要哪些条件。本章就围绕孩子成才的条件来展开。

孩子成才的因素,总起来说就是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也就是孩子自身的问题,通常分为先天的因素和后天的努力,先天的因素主要指遗传,后天的努力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外部因素,也就是孩子成长的环境,通常分为家庭、学校和社会。本章先对这些因素概略介绍,各部分详细的情况在后续章节中给出。

 

第一节      孩子成才四要件

 

孩子成才的因素: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

成才需要一定的条件,也就是因素。这些因素,无疑最重要的是孩子自身的条件,但不可否认,外部的环境也是很重要的。正如毛泽东所说的,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作为家长,如果能够了解孩子成才的诸因素,并了解相互之间的关系,正确地利用这些因素,充分地发挥其正面的影响,而尽可能地减少负面影响,无疑会使孩子成才的把握更大些。

把孩子成才的所有因素进行归纳,可以分成孩子自身的问题和外部的问题两大类。

内部因素,也就是孩子自身的条件,又可分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先天的因素,就是说孩子的天赋如何,这是您给孩子的第一笔财产,但无论它是丰厚还是轻薄,现在都已是事实,不可改变了。是好,您不要喜;是歪,您不要燥,因为后天的因素更重要。后天的因素,主要指个人自身的努力程度,而这与孩子在成长的环境中养成的品质是密切相关的,这就是我们在后面将要看到的“非智力因素”或曰“情商”的问题。

外部因素,就是孩子成长的环境。通常分为三大部分:一是您给孩子提供的家长环境,包括您提供给他的物质条件、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二是孩子上学的学校,包括学校的设备设施、所开设的课程以及教师和学生;三是社会大环境。这些因素中,您方便操作的当然首先是家庭,这也是我们在本书中讨论的重点,其次我们也要讨论如何充分发挥学校的作用的问题,而对于社会,我们的力量相对要弱些,可能能做的更多的是如何选择和适应的问题。

综合情况如下图:

                                                  先天遗传(天赋)

                   内部因素

        后天努力

   孩子成才因素          

家庭因素

                   外部因素      学校、老师及同学

                                 社会

 

孩子成才的家庭因素

首先看一下家庭的作用。

孩子出生以后,首先遇到的是家庭。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教育是从父母开始的,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重大的影响。当然家庭的一切都会对孩子造成影响,包括室内的陈设等,但最主要的还是家庭成员的影响。

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作用是重大的,特别是幼年时期更是主要的方面。因此,作为家长,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通常,在孩子的幼儿时期,由于母亲承担了主要的喂养责任,母亲的作用是主要的,人们比较容易感受到母亲的情感方面,有首歌不是唱到“世上只有妈妈好”吗,其实母亲的作用不仅是身体的和情感的,在智力的作用方面也是巨大的。因为0-3岁是一个人的智能发展的最关键时期,美国的有位心理专家说“孩子不好,找他妈。”尽管这句话有点绝对,但目的是要人们意识到母亲在儿童早期教育的作用,用心是良苦的。随着孩子逐渐长大,父亲的作用日益显现,特别是在孩子进入了少年时期后,尤其是男孩子,父亲的一言一行就成为孩子的标准和楷模。

 

学校是人成才的关键场所

其次,我们来分析学校的作用。

孩子到了3岁左右便逐步扩大了接触的范围,先是上幼儿园,接触到了幼儿园的老师(阿姨)和小朋友,开始了比较正式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但这时家庭的作用仍然是主要的,原因是孩子在幼儿园的时间并不太多,孩子的内心世界尚未完全放开,对父母的依赖还相当大。

孩子上学了,心理已经成熟起来,对外界采取了积极的接纳态度,感到外边的世界很精彩,开始不再恋在父母身边了,学校成为孩子的主要成长环境,家庭的作用,随着孩子年级的增高而逐渐降低,但并不是消失。教师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为人师表,老师的人格影响到孩子,特别是在孩子的小学阶段,启蒙老师的作用是巨大的,老师是孩子的表率,估计许多家长会有这样的体会,如果有人让你回顾一下在自己走过的足迹中,谁的影响最大,除了父母外,大概多数人要选择小学的启蒙老师,而班主任又首当其冲。学校的一切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影响,包括校园、教室、操场等,学校学生的构成也是影响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在,家长普遍关心学校的生源问题,除了考虑到教学的质量外,也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对孩子其它方面的影响。

 

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

最后,我们了解一个社会的影响。

我们家长都知道,人是社会化的动物,这是人与其它动物的根本区别,也就是说,人的生存和成长离不开社会。同样,对于学生来说,学生的成长也是离不开他(她)所处的“社会”的。但由于学生尚处于儿童或少年时期,他(她)的“社会”,并不是成人的社会。

社会的作用,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但在人的婴幼儿时期,孩子主要依赖于父母,社会的影响相对较小。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个影响不断增长。在从出生到中学阶段,社会的影响在缓慢地增加,在少年的末期变化加剧,表明人的成熟和为进入社会做最后的准备了。

这个时期,孩子不再过分依赖父母了,开始独立地思考社会和主动地了解社会,表现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好奇,是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但看问题的能力往往还比较简单,容易感情用事,家长既要放开孩子的手脚,让孩子尽可能多地了解社会,增加社会阅历,这是提高孩子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其它方法不可替代的,但家长还要做好孩子的保护工作,防止孩子误入歧途。重要地是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不干涉,但也不撒手不管。

 

孩子融入社会有时会背叛家庭(家长)

有时,在这个阶段,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容易出现尴尬,家长不放心孩子,总表现出过分的关心,孩子还不卖账,认为家长是多管闲事,希望多一些自由。家长认为孩子尚小不懂事,不谙世情,孩子则认为家长愚腐,跟不上时代。

有一篇文章比较集中地反映了这种情况,这篇文章就选在初中的语文课本上,大意是说:儿子3岁的时候,问爸爸什么问题(其实只是些很简单的问题),爸爸都能回答,认为爸爸什么都懂;7岁的时候,问爸爸的问题,爸爸有时答不上来,认为爸爸并非什么都懂;十一、二的时候,问爸爸的问题,爸爸常常答不上来,认为爸爸懂得一般;十五、六的时候,问爸爸的问题,爸爸很多答不上来,认为爸爸懂得很少。

因此,这个时期的孩子不愿家长管,认为家长又不懂,只是摆家长架子,容易出现逆反心理,这是我们做家长一定要注意的。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的阶段,家长不必上火着急,一是家长要多武装自己,让孩子心服口服;二是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事,少加干涉,要信任孩子;三是出现问题要冷静处理,防止矛盾激化,孩子将来会明白自己是很幼稚的。

其实,上面刚才讲的文章还没讲完,孩子的自负心理在20岁左右才达到高峰,认为爸爸什么也不懂,狗屁也不是;当达到25岁左右时,孩子走入社会,碰了几次钉子,是爸爸帮他处理解决了问题,他开始觉得爸爸并非什么都不懂,虽说不多,但有时还有点用;当他30岁左右时,他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吃了不少苦头,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再看爸爸时,觉得爸爸还是懂得不少的;等他40左右时,爸爸行将老矣,以老者的身份告诉他人生如何,社会如何,世界如何,孩子在自己的不惑之年,有了许多亲身的体会了,听了这些话是倍感亲切,百感交集,觉得爸爸其实懂得很多,一点也不比自己差,甚至可以说比自己强多了。

为什么人到中年才懂得这些,许多东西光听别人说,总觉得与己无关,《红色娘子军》中有这么一句歌词:“娘子军连歌天天唱,如今唱来格外亲”,为什么如今唱来格外亲,就因为吴琼花不听指导员教育给娘子军造成了重大损失,指导员为此牺牲,自己也受伤,在巨大的代价面前,自然非比平时了。

 

学校、家庭、社会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上面,分述了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的作用。为了便于家长了解,这三个方面的作用,可以用如下的图标来说明:

0         3       6       9     12       15       18        年龄

 

社会

 

学校

 

家庭

 

 

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从图中可以看出,家庭对孩子成长的作用,是随孩子的年龄增加而减小的,这一方面说明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早期成长具有决定作用;二是说明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在早期一定要抓紧,机不可失,三是说明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是永远有影响的,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可替代。注意到图中在孩子的幼儿时期,只有家庭作用这一项,注意到这一点是重要的,原因是,家庭是孩子早期的唯一影响因素,它是其它因素的基础,没有早期的家庭教育,学校和社会的作用就不可能起作用,当然,恐怕没有人会使自己的孩子完全脱离早期的家庭教育,但任何的削弱早期家庭教育的做法,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后面提到的狼孩就是这方面的极端的例子,只是那并非家长的意愿而已。

学校教育的作用在孩子入学初期特别大,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对学校充满了神圣感,做家长的都会这样一种体验,初上学的孩子特别听老师的话,把老师的话当作圣旨。

社会对孩子的影响是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一方面家长要注意3-12岁儿童,社会对其的影响,不可忽视,二是要特别注意15岁后社会影响的急剧增加,社会影响逐渐成为首要影响。

从图中还可以看到,在孩子学龄阶段,学校的作用在这三个方面中表现得最大,这又是孩子一生中的关键时期,家长必须高度重视学校的作用,但学校的作用毕竟是学校的事,做家长的有何作为呢?许多家长认为,家长只要在家里把孩子管好了就行了,孩子在学校的教育是老师的事,家长是无能为力的,也是不可以干涉的,并且相信老师的教育也一定是成功的。

 

第一节       孩子自己是成才的根本

 

智力因素

孩子成才的内部因素,是孩子自身所具有的因素。可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类。

所谓智力因素,就是指孩子的智力水平的高低。人的智力主要是先天遗传得来的。人类已经经过了上百万年的进化,特别是有文字记载以来也有近三千年的历史,我们可以静下心来想一想,人类的智力变化大吗?不必否认,变化是有的,也是不大的。这样说也是有依据的,君不见春秋战国,“百子”争荣,人类的智慧大放异彩,难道比现在人又差哪里去了。这就是说,人类的发展,遗传与变异同在,遗传为主,变异为辅。虽说我们有时也埋怨变异得太慢,但我们还真得感谢它,说句玩笑的话,如果变异的速度超过遗传,哪人类变化万端,会是一种怎样可怕的结果啊!

不同人的智力是有差异的。这个差异,在儿童时期可以用智商来衡量。通常80—110为正常,超过110为智力超常儿童,低于80为智障儿童。在100左右的占多数,高于100和低于80的只是少数,按百分比来说,通常超过110的只占2%左右,低于80的也只有2%左右。

我们平时在学习方面形容聪明,常常这样说,聪明的孩子举一翻三,多数的孩子举一翻一,笨的孩子举三翻一。这只是一种形象的比喻,但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智力的作用。如果这种观点正确,则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三倍的关系,聪明孩子与笨孩子的差距高达9倍,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差距啊。所以,发展孩子的智力是重要的。

 

情感智商是孩子成才的关键

如果你的孩子智商很高,恭喜你啦,你有了一棵好苗子。如果你的孩子智商不高,也不要灰心,不要烦恼,因为智力的作用是有限的,通常是1/5~1/4。而非智力因素起到80%的作用。非智力因素,就是通常据说的情商。有一个著名的公式:

    成功 = 20%的智商 + 80%的情商

这个公式可以这样来理解:20%的智商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占整体成功的份额,二是它为成功提供基础,这个公式表明的是智商正常情况下的构成,人的智商和情商是有一定联系的,如果一个人的智商高,通常情商也不会太低,反之,如果一个人的智商低下,情商也很难高到哪里去。但又不是直接相关的,不是智商高就一定情商高,智商低就一定情商低,极端的例子总是有的,像美国电影《阿甘正传》中的主人翁阿甘智商就较低,但情商却比较高,当然其情商也只是认“死理”,有股蛮劲,结果每每都能成功,受到美国总统的接见。尽管阿甘是一个文学人物,但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不乏其例子的。80%的情商表明,在智力正常的前提下,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情商,而不是智商。

首先提出情商概念的丹尼尔·戈尔曼说:“许多研究显示,虽然学习成绩很重要,但学业优异并不一定能带来惊天伟业。”“任何领域的领导者和改革者都是有其与众不同之处,其中之一就是他们都有较高的情商。”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博士在北京某大学新生典礼上针对高考状元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你们是全国高考的佼佼者,是当的高考状元,但我先给你们泼点冷水,据我所知,学习上的第一名,还鲜有取得突出成绩者,希望你们引以为戒。当然,这绝非说高考状元不好,更不是说他们就一定是智商高情商低,我们应该正确理解杨振宁博士的意思,他是在告诫这些学生发展情商更重要,要全面发展。

上面所说的阿甘,就是情商胜利的典型例子。人们常说,不是别人打败了自己,而是自己打败了自己,通常也是说,人自我控制的能力非常重要,人要能够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现在常说的心理素质,其实就是这个方面。我们可能都知道许多运动员的例子,他们的技术水平应该说还是不错的,但在大赛中却很容易出问题,问题就是心理素质不过硬。

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爱好、习惯、毅力、意志等。

 

智力因素通过非智力因素而起作用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不是相互孤立而存在的,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个人和智力水平比较高,就有能力进行更广泛、更繁杂的活动,成功的可能就较高,因此也就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周围环境的反应也会强烈些,这会促进其爱好、志向的发展。反之,人的智力水平低下,则只能从事简单的活动,乐趣相对会少些,周围的反应会比较冷淡,甚至会出现不良的反应,导致成就感较低,对培养兴趣不利,反过来又不利于智力的发展。

但是智力因素的作用主要是提供了一个基础,有了基础并不等于一定就好。智力因素的作用要通过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来实现,非智力因素的高低对一个人的成功与否起到关键的作用。试想如果一个人光有一付聪明的大脑,但很懒,什么都懒的做,大脑才好用又有什么用,到头来还是白纸一张;但如果一个人的大脑尽管不十分聪明,但很勤快,乐于动脑子,虽然一遍想不通,但会想第二遍第三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最终的结果不一定比脑子聪明的差,甚至可能超过脑子聪明的。

我注意过一些名人的传记,当然许多人是从小又聪明又努力,但也有不少,从小并未表现出多少出众的聪明(当然不能说是笨),中学时代并不出类拔萃,考大学也只是一般的大学,并没有考上什么名牌,至少是没考上太大的名牌,但就是有毅力,有恒心,别人上大学是60分万岁(前些年,大学毕业统一分配,学好学坏一个样),但他却刻苦学习不放松,不仅顺利地考上了研究生,还上了博士,学历和能力早就超过了比他聪明的人。

我的孩子上小学的时候,班级里的男孩应该说有几个是比较聪明的,但由于家庭条件不是太好,或者是单亲家庭,或者家长忙于做买卖,家长顾不上,小孩子光靠自觉是显然不够的,刚开始上学的时候,成绩还说得过去,虽说不是很高,但往往有些灵气,成绩也不算低,但由于学习抓不紧,作业写得龙飞凤舞的,教师要教上百个学生,虽说不时单独叮嘱一下,但哪有时间光顾他,天长日久,虽说是仍然很聪明,但毕竟是功课一天天加深,欠账太多,学习成绩慢慢就下来了,到了后来,想听已经听不懂了,就破罐子破摔,成了差生了。

这样的例子不用我举很多,想必家长都会知道许多。这说明什么道理,就是学习好坏,聪明不聪明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努力不努力学,也就是非智力因素是否充分起作用的问题。

 

习惯的培养是最重要的

在非智力因素中,习惯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说非智力因素重要,不仅是指它们在人的成才因素中所占的比例高,更有另一层意思,就是:非智力因素后天可控制的程度较智力因素来说大,控制起来更容易。

在诸多的非智力因素中,首要的是习惯。有句话说,习惯成自然,自然成性格,性格成命运。这充分表明了习惯对一个的重要性。还有什么比一个人的命运更重要的吗?按照迷信的观点,人的一生是命运决定的。迷信的东西是不好,我们必须加以破除。现在我们当然不再这么认为了,但我们有时仍然会自然不自然地把一些结果归结为命运,但我们不妨赋予它积极的意义,把命运看成是一个人一生活动的轨迹,即各种重要事件的总体。而且我们也常说,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这些话的意思,其实就是指一个的习惯问题。俗话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可见命运对一个的重要程度,而命运是由于习惯决定的,当然习惯就非常重要了。

习惯是一个人的经常的行为,久而久之,被固定下来,不需要意识的控制,就不自学地这样去做。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样,当一个习惯养成后,要改变也是比较困难的,至少是很费事的。有句骂人的话,叫狗改不了吃屎。话是不好听,但却表明一个道理,就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尽管不能全对,但不可否认有对的那么一面。为什么呢?原因就是习惯一旦养成,就对人具有很大的作用力,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但是,习惯并不是不可改变的,只是改变起来非常困难而已。但由于习惯是一种长久的行为,它的养成需要时间,好的习惯自然希望保持和发扬,而不好的习惯则希望能马上改掉,正像养成习惯需要时间一样,改习惯也需要时间,并且一般比养成花得时间要多,家长要有思想准备,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有彻底的转变,但只要家长与孩子配合,下上功夫,是能够一点点地改变过来的。但家长必须要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就是小树的弯一样,不能一下子直过来,需要时间,先直得弯小一点,比较直,逐渐到完全直。如果我们认识到是不好的习惯,就必须下决定改正它。因此,作为家长必须在孩子的良好习惯上下大功夫,使之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果孩子已经有了不良的习惯,必须下大力气改正它。

 

第三节      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

本书主要论述家长在孩子教育方面的作为。但正如上面所分析的,不可否认,学校是孩子成才的主要阵地。一个孩子从6岁起开始上学,至少是上完九年义务教育,恐怕多数的不止如此,往往要上高中,上大学,甚至一部分要继续深造,读硕士,读博士。上学的时间多数在十年以上,读完博士的话大约需要近二十年时间。这段时间,是人生中精力最旺盛的,也是人生最重要的一段时间。但如前面序言中所说的,本书是与家长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重点是放在孩子的小学和中学阶段,其中,中学又主要指初中阶段。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学生除去平日的星期天和一年寒暑假两个假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里渡过的。学生一天的时间,大部分是在学校里,在家的时间,除去睡觉后所剩无几,所以,从时间的角度讲,学校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是育人专家

另外,从更本质的意义上说,学校是实施教育的场所,学校里的教师是受过职业训练的,是教育方面的专家,他们系统地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教育方面的理论,加上平时就专门进行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无论从教育的广度,还是从教育的深度,还是从教育的时机和方法,都是我们一般家长所不能比拟的(当然,家长也有家长的优势),因而其教育的效果一般是最重要的。这在上节的图中已经清楚地表现出来。

教育的目标,简而言之,就是教书育人。教书,就是指学知识,“传道、授业、解惑”;育人,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也就是要把一个自然人培养成为一个社会人,具有“四会”—会学习、会做事、会共同生活、会生存的完整人格的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社会的发展,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古至今,从中国到外国,社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教育。什么时候教育得到了重视,教育自身发展了,社会也就发展,社会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反之,什么时候冷落了教育,教育本身萎缩了,社会发展就缓慢,甚至倒退,这在我国是有深刻的教训的。

应该说,我国的教育总体上是好的,为国家培养了无数的人才,家长是比较满意的。但是,当前的学校教育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社会和教育主管部门也意识到了学校存在着问题。如,以往过分地注重知识的传授问题,说是全面发展,但主要成为智育的发展,其它的方面被忽视了;在智育的发展方面,对能力培养注意的不够,过分地注重考试分数,考试的内容过死,使学生较多地依赖于死记硬背等。这些问题是历史原因造成的。

应该看到,我国的教育事业,这些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我们封建的科举制度取消只是百年的事,又历经了上个世纪近半个世纪的国际、国内战乱;解放后,百废俱兴,教育方面的欠账太多,又经过了“文化大革命”,对教育的冲击非常大,使得刚起步的教育遭受重创。“文化大革命”后,教育重新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恢复了停止多年考试选拔制度,对多出人才、快出人才,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事总是一分为二的,高考这一指挥棒在它的好的作用的同样,对教育也产生了不良的导向,使得人们过分地注重分数,一切是考试为中心,教学成为了应试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保障。

近几年来,教育上已经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峻性,正在进行大力的改革。对于我们家长所能看到的,主要可以有课本的改革,考试制度的改革,高考的改革等。可以相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的状况会更加美好。

 

第四节       家庭是孩子成才的重要环境

 

为孩子的成才创设有利的环境的意义

上面从人的自身因素进行了讨论,说明了自身条件和努力程度的重要性。但一个能否成功不仅取决于自己,还与他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就是说,想不想干是自身的事,但能否成功却不完全在自己,天者,老天也,那是迷信的说法,用现在的观点看,就是环境。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说,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通过外因而起作用。干什么都需要一定的环境,学习自然不能例外。

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人的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的大脑中的反映,是人的大脑的功能,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但离开了客观世界是不行的,客观世界是基础,是反映的对象。通俗地说,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理解为孩子主观的东西,因天生的遗传而差异,是基础。而客观的东西就是我们常说的环境。人是社会的人,是环境的人。人在环境中生活,就必然要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的因素有许多,但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自己的同类,即人。古语云: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庄子也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蓬就是蓬草,通常是匍匐在地面上生长的,而麻就是用来搓绳的植物,杆径是笔直的,本来匍匐在地的蓬草,如果与麻一起生长,则与麻一样,不用扶就直着向上生长;而涅是黑泥的意思,雪白的沙粒掉在黑泥中,就同黑泥一样黑了。人的习性总是要受到周围的人的影响。当然,你在受到环境的影响的同时,也在影响个环境,而从个体与群体的影响大小来看,个体对群体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人对于环境,主要是认识和利用的问题。当然也可以改造,但一个人的力量有限,改造起来是很困难的,也是很缓慢的。更多的情况是选择。我国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孟子是一代伟人,位逼孔子,史称“孔孟之道”。孟子幼年,其母为了孟子的健康成长,不怕麻烦,三次迁居,直到认为满意为止。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窥见古人对环境也是非常重视的。当然,我们不可能为了孩子就搬家,但我们应从中得到一些启示,要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对于我们家长来说,谈选择环境固然不能说没用,但意义不大。选择也好,搬家也好,都比较被动,总是有逃避的意思。古人云,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像晋代的陶渊明隐居桃花源,历代的和尚隐居山林,这就是隐于山;但如果我们自己心中不乱,则身在闹市不知人。看来,首先是自己的心中要静,心静自然凉。毛泽东年轻时读书,不是特意到集市上人多处读,不是为了读给别人看,而是为了锻炼自己处乱心静的能力。后来,毛泽东在长征途中,天上有敌人的飞机轰炸,地上有敌人的大炮,骑在马上也照能读书思考,不是“胜似闲庭信步”吗。但我们的孩子毕竟不是毛泽东,毛泽东思想和精神要学,但学习环境却不一定要模仿,现在毕竟不是战争年代。

 

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创设学习环境,也包括我们作家长的要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孩子没有不想玩的,孩子想玩没有错,玩本身对孩子的成长也是有利处的,调节身心愉快健康不说,对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交往能力等,都是相当有好处的,所以,有人甚至说,不会玩的孩子不是好孩子,但玩要有节制,要有选择,孩子需要玩,但不能光玩,就像好吃的东西一样,美食不可尽用,学习对孩子毕竟是更重要的任务。要想让孩子不贪玩,家长要说服教育孩子。

如有的家长白天工作一天十分辛苦,晚上回家希望看看电视,消闲一下自己,而希望孩子去学习会儿。孩子不能接受,认为家长做事不公平,大人可以看电视,而孩子不能看,还要学习,产生大人有家庭权所以可以爱干啥就干啥,孩子没有家庭权所以只能大人叫干啥就干啥,等等。如果孩子有了这种思想,必然产生不良的后果,有的孩子内向一些,嘴上不说,心里不服,学习干劲下降,学习效率大打折扣;有的孩子外向,会向家长抗议,为什么你可以看我不能看。是啊,为什么你可以看,而孩子不能看呢?你想过这个问题了吗?你是如何回答孩子的呢?你可能要说了,我是大人,当然能看,他是孩子当然不能看,这不正是家长有特权了吗?这样做是不好的,我们家长怎么能自己树立这种特权呢?社会需要公平合理,家庭同样需要公平合理,只要有不公平存在,就必须存在着心理调整,孩子的反抗正是这种调整。

为此,我想,我们应该从孩子能够心服的角度说,从家长与孩子分工的不同说。我记得我在处理这些问题时,是这样说的,你看是否有参考价值:家长的任务是工作,挣钱养家,供孩子上学,白天工作一天很辛苦,晚上需要适当的休息调整,以便第二天能有充沛的精力再工作;孩子的任务是上学,是为将来工作打基础,白天上课听老师讲,有课间休息,晚上需要做完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这是份内的活。这样解释,消除了孩子的怨言,孩子感到这种分工是天经地义的,很公平。

但孩子毕竟年龄小,光靠说服教育是不够的,家长需要为孩子做出表率来。上述关于分工的说法,说到家仍然是一种说辞,一定程度上是大人糊弄小孩子的把戏。家长有必要为孩子做出表率,自己少看无聊的节目。像有的家长,自己整天沉迷于喝酒、打麻将、玩游戏,可想而知,孩子能好到哪里去。有这样的家长,孩子不出息是正常的,出息是不正常的。自己尚切如此,你怎么好意思去要求孩子必须这样那样呢?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欠孩子的啦怎么的,供他吃,供他喝,供他上学,我连玩玩的自由都没有,我该死了。先别恼,谁让你有孩子来。有孩子就意味着责任。要么不管孩子,由孩子自由发展,孩子也并不一定就不出息,话说回来,不出息的可能性可是比较大;要么自己牺牲点,为自己的孩子也不是为别人,牺牲点有到哪里了。

有一种现象,我一说相信大家都知道,很多人都注意过这样的事,就是父母一方或双方为老师的家庭中,孩子学习的情况普遍比家庭中没人干老师的要好些。当然只是普遍如此,并非全部,是规律皆有例外吗。但普遍如此就说明有其一定的原因了,为什么?许多人把原因归咎于老师会管孩子,这确实有这方面的原因,老师吗,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比一般家长会管孩子。有这方面的道理,但也不全对,心理学家对此的解释是,父母在家中读书的时间长短,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父母在家中读书的时间多,则孩子通常乐意学习,学习成绩会较好;父母在家读书少,则孩子通常不乐意学习,学习成绩会差些。这里的家长,包括父亲和母亲,但以母亲的作用更大。老师因为职业的缘故,在家或者备备课,或者写点什么,总之,读书的需要比一般人多些,因而就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大些。

通过这个现象我们可以看出,所谓有利的学习气氛,不仅包括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更包括家长以身作则地学习,家庭教育的真蒂就是家长与孩子共同进步。如果家长真心为孩子,如果没有别的好办法,家长自己先多读读书,倒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事。所以,我认为,家长、特别是母亲,还是应该在家中多读些书,既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孩子。你是这样的爱你的孩子,你一定希望他(她)爱好学习,因为学习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营造学习化家庭,是孩子成才的更高保证

前面说过,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环境,家庭是孩子成长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是把家庭中孩子学习的场所、用具准备齐全,更重要的是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让孩子感到学习是件很自然的事,很快乐的事。

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家长自身的积极努力。在我所认识的家长中,谈起孩子的学习来很着急,但自己并不学习,认为学习是孩子的事,自己的任务已经不是学习了。这个观点有一定的正确性,但也并非全对。为什么说基本正确,又不全对呢?这是因为孩子的学习确实是孩子的事,但学习并不只是孩子的事,学习也同样是成人的事。诚然,儿童少年时期是学习的主要时期,儿童的首要任务是学习,但按照现代学习的观念,学习是终生的事,人的一生都要学习,要进行终生教育,只是学习不是成人的首要任务就是了。现在,社会上开设了许多成年人的学习班,就是为了满足成人学习的需求的。

现在的社会是知识的社会:一是表现在知识使用的广泛,可以说是无处不在;二是表现在使用的持续永久,几乎是无时不在;三是知识更新快,新知识曾出不穷,旧知识不断被淘汰。家长要在社会上生存,需要不断地学习,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永不落伍,永不下岗。

另外,从教育孩子的角度上讲,家长要做孩子成才的人梯。这把梯子要牢固、健壮,要高大。牢固、健壮,就是本身要健康,有能力成为孩子成才的经济保障。高大,就是思想好、业务棒。伟大的科学家牛顿说过,他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说的巨人当然是指他之前的伟大的科学家,但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来引伸以下,每个孩子都是站在父母的肩膀上。这就是说,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线,是孩子的助跑器,是孩子的拉拉队,是孩子的教练,一方面是孩子学习的好榜样,另一方面辅助孩子成长。如果家长不加强自身的学习,如何能承担起这些责任呢。事实上,现在许多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倍感力不从心,除了原来学习的条件比较差,没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也与工作以后对继续学习注意的不够分不开的。

家长学习的意义,不仅表现在学习可以使家长有能力直接辅导孩子上,还表现在家长学习本身就是对孩子学习的极大促进。家长在家庭中的学习,促进了家庭的学习气氛,形成了家庭学习的竞赛和促帮机制。

学习化的家庭必须是终生教育的。尽管终生化教育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并为大多数人所身体力行,但我们还不得不看到,社会上还有一部分人,包括现在做学生家长的人,受老观念的影响比较深,许多旧观念还根深蒂固,仍然错误地认为学习是孩子的事,总在思想上把人生划分为:婴幼儿时期,被抚养;儿童、青少年时期,学习;青、壮年时期,工作;老年,养老。当然,这种划分有其合理性,但现在社会,由于知识经济的到来,把学习的重要性提高了,学习的意义更广了。现在的学习,已经不能仅仅理解为读书,而应该解释为人的知识、能力和觉悟的提高途径了。因此,除了重要性的提高外,已经由儿童、少年时期向前的婴幼儿时期和向后的壮年、老年时期而延伸,以至于覆盖整个人生了。

说起终生学习,似乎是现在才有的事。其实,在我国的古代早就有之,孔子说:“学而忘思,乐而忘忧,不知老将至矣。”学习起来,忘记了其它的想法,忘记了忧愁,不知不觉地到了老年,行将去了,可见孔圣人是活到老、学到老的。荀子在《劝学篇》中不也是开宗明义,“学不可以已”吗?“已”是文言字,相当于现在的“停止”。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永远不可以停止”的意思,也就是“活到老,学到老”。

当我们的家庭达到如此的境界时,我们就可以自豪地说,我们进入了学习化的家庭了。

在学习化的家庭里,学习是一种进步,是一种幸福,是一种需求。同时,由于学习已经成为一种需求,是家庭成员的一种主动的行为,不再是为别人学,是自身的需要,这是一种兴趣,一种乐趣,你不会再为孩子讨厌学习而发愁。另外,由于是主动地学习,孩子的学习会非常地投入,不再是浮在表面上,他(她)会千方百计地提高学习效率,通常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当然,这说起来有点像天方夜谭。的确,这在目前还只是一种理想的目标,是我们追求的境界。但是,我想,只要我们按照这样的原则去做,虽然不太可能完全地达到这样的目标,但我们至少可以逼近这一目标,大幅度地提高我们的学习效果。

 

本章小结

本章讨论了孩子成才的条件。对于任何人来说,成才的条件都不外乎内因与外因。内因是根本,就是说,孩子成才与否首先是他自己的事。但家长也不是没有可作为的,外因是变化的根据,内因要通过外因而起作用,在孩子成才的外因中,家长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孩子自身的因素可分为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聪明程度,这是孩子成才的基础,这也是现在提倡优生优育的基本原因。但智力在成才的自身因素中只占到20%的作用,80%,的作用是非智力因素。智商高,只说明天赋高,成才的可能性大,但这些有利条件能否变成现实,是靠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的。如一个人虽然很聪明,但做什么事都没有恒心,怕吃苦,是很难有所作为的。非智力因素包括人的兴趣、爱好、自信、自尊、意志、毅力等,而从小就培养良好的成长习惯最重要。这些首先是孩子自己的事,但同时也是家长的事,家长有责任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和习惯,充分地发挥潜能,最大程度地把智力因素发挥出来。

孩子成才的外部因素分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成长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也是家长最方便控制的,自己就说了算的。家长能为孩子成才所做的,一是努力为孩子创造成才的条件和环境,再就是家长自己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成才的榜样。如何实现家庭教育的目标,是本书的重点。

孩子成才的社会环境,家长多少有点无能为力,所要做的主要是选择和避免。而学校对于孩子的成才至关重要,学校是育人的场所,育人就是要学知识、长能力、提高觉悟(修养)。家长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育人功能,这在后面还要专门讲。


 

第四章      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子观

 

要想孩子得到健康的成长,家长需要有正确的教子观。因为,家长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家长的教子观左右着家长本身对教育的认识和具体的行动,另外也影响着孩子的观念和方法。

我国素来是重视家庭教育的国度,家庭教育的观念很多,古代的许多教子观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近代也涌现出了不少新思想。但我们不可能一一讨论,本章仅就最具代表性的有关的问题,作一简要的说明。

 

第一节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富不能富孩子

 

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希望自己的孩子现在生活的好,就来幸福。但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

有位伟人说过,爱孩子是母鸡都会做的事。爱是人人都爱,但爱的结果是不同的,关键是如何爱,如何才是真正的爱。我们注意一下我们周围的家长与孩子,我们可以看到,绝大多数的家长都视自己的孩子为宝贝,有好吃的先让孩子吃,有好穿的先让孩子穿,

教育的观念很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现在有一个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这就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富不能富孩子。

 

再穷不能穷教育

所谓再穷不能穷教育,就是要千方百计让孩子上学读书,要保证孩子接受基本的教育,并且如果有能力的话,要努力创造机会,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接受尽可能多的教育。

许多人是很爱孩子的,在孩子的吃渴上是很舍得花钱的,但在教育投资上却比较吝啬,花一点钱就心疼得不得了。现在书的价格确实比较贵,买本书几元钱是便宜的,十几元、二十几元一本的占多数,如果是画册方面的,上百也可能。加上现在的电子读物,花钱也真不少。有时家长会对孩子花钱买课外书比较吝啬。

如果要找原因的话,我想大概是由于以前我国的教育几乎是免费的,从小学到大学,大头是国家出,个人花不了几个钱,形成了一种上学不花钱的观念,这些年,国家对教育的政策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不用说是上大学要花许多钱,就是上中学、小学的花费,也是前些年所不可比的。九年义务教育以外的高中阶段自不必说,就是九年义务之内,也是今天这个钱,明天那个钱,不用学校乱收费,光规定的费用就不少。如果想上私立学校,花费就更大。于是有的人一时接受不了这个改变,总想上个便宜学,在孩子的智力投资上舍不得投。此就违背了爱孩子的真正含义了。

我认为,爱孩子应该首先让他(她)长本事,将来长大走入社会,要有个立足之本,要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左传》上的《触龙说赵太后》是古文中的名篇,选入了现在的高中课本,讲的是赵太后刚执政就遇郑国进犯,赵国的兵力抵挡不了郑国,形势非常危急,赵太后向结盟的晋国求救,晋国按当时的惯例让赵太后的幼子为人质方可发兵,赵太后舍不得。群臣力谏让其幼子出使赵为人质以解燃眉之急,但赵太后爱子心切,言再有提为让幼子为人质者,“必唾其面,斩其首”,群臣无计可使。在赵国的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老臣触龙上朝,委婉地向赵太后说明爱太子必须让太子有功于国家,将来他才能在群臣面前站直腰杆,否则对国家寸功没有,就很难服众。赵太后出于爱太子而让太子赴晋国为人质,解救了国家。

该文的核心是,爱之长远为之真爱,也就是说,家长要关心孩子的现在,但更关心孩子的未来。这在今天仍很有教育意义,我们爱孩子也要从长远着想,不能只看到眼前,要想到孩子的将来。

以前的小学语文课本上有一篇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寓言故事,说老山羊种了许多白菜,到了收获的季节,老山羊忙不过来,热心助人的小白兔和小灰兔就去帮老山羊收白菜,老山羊为了答谢它们,就各送给它们一筐白菜,小灰兔收下了老山羊的白菜,而小白兔不要白菜,要了一包白菜种籽。小灰兔回家天天吃白菜,很快就吃光了;而小白兔第二年开春种上了白菜种籽,精心地施肥、浇水、拿虫,到了秋天收获了许多白菜,有了吃不完的白菜。

这篇寓言故事,我想许多家长都会知道,所包含的道理,对于孩子也能懂得,很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却未必一定能做好。家长都知道,我国的扶贫政策是从给钱、给粮,逐步转变为帮助开发项目和“助学工程”等方面上来,是从“输血”方式转变为建立“造血”机能的,只能这样,才能永远的脱贫,也才是真正的脱贫。

国家关心老百姓,是同家长关心孩子的道理一样的。家长帮助孩子长本事,是真正的爱孩子,是最大的爱孩子。孩子的长远,不在家长而在孩子自身,家长不能抱孩子到永远,只有他自身强,才是立世的根本。而自身强,就是要有本事,有能力,主要途径就是接受良好的教育。知识决定人的命运,教育是根本,所以,再穷也不能穷教育。

当然,这并不是说在教育上必须花大钱。花钱的多少,与教育成果的高低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主要是看效果。决不能认为花钱越多,教育就越好,花钱少就一定差。现在孩子教育的投资本来就很大,是需要算计着花。社会上各种培训班非常多,应该承认多数的办学质量还是不错的。孩子报名去学学音乐,学学美术,学学体育、足球什么的,对培养孩子的爱好,提高孩子的素养,都是有好处的。但也不排除,个别的学校有赚钱之嫌,收费不低,质量较差。所以,家长的投资不能太盲目,要把钱花在有用的地方。前些年贵族学校风行了一时,许多家庭走入了教育投资的误区,认为只要舍得花钱,用大钱把孩子送进贵族学校,孩子的将来就有了保障。实际结果表明,这种认识是天真的。近几年,这种风气已经大为好转。我们作家长的一定不能盲目跟风,要遵循教育的规律走。

另外,教育投资也必须量力而行,过度地投资不仅造成家庭生活出现危机,对孩子的教育也是不利的,容易给孩子造成畸形的心理。

 

再富不能富孩子

所谓再富不能富孩子,简单地说,就是不能溺爱孩子。娇子如杀子,这是多数人都知道的道理,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许多人说起来都知道娇惯孩子不好,但做起来就变了味,走了样,该严的时候严不起来,不该给的东西也给了,无形之中纵容了孩子的坏毛病,却全然不知。

常常有一些老人,孩子被他们惯得一份也没有,你要说他(们)惯孩子,他(们)还一肚子的委屈,我怎么惯孩子了,什么时候惯孩子了。是啊,老人的本心决没有惯孩子的意思,是想教育好孩子的,但在具体行动时,由于爱,他(们)太爱自己的孙辈了,从意识到行动都不自然地脱离了正道。隔代亲,亲过了头,倒成了害了。自己无私的爱成了孙辈成长的阻力,这恐怕是爷爷奶奶没有想到的。当然,老人爱孩子没错,也决不是说所有的老人都溺爱孩子,而只是比起年轻的父母比例明显的大些。所以,爱要有量、有方式,要做到“爱而不娇,严而不旧”。

老人容易溺爱孩子,除了隔代亲这一原因外,年龄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据心理学研究,人的一生,从总体上讲是从开放走向封闭的。这样讲可能有些抽象,我们不妨回想以下自己的父母和周围的人,如果你的年龄比较大的话,也可以想一下你自己。人刚出生时并分清自己,他(她)把整个世界都看成是自己的组成部分,而自己是这个系统的控制中心。当然这中是他个人的一厢情愿了。随着长大,发现事情并非如此,有些东西他可以很随意地控制,如自己的手、眼睛等,有些东西可以在一定程度要进行控制,如父母等家人,而有些东西他是无能为力的,如是他把自己从世界中划分了出来。当人的年龄增加时,人就从最初地关注外部世界转向更多地关注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内部世界了,如上了岁数的老人,他会十分在意自己的身体,他会不断地回忆自己的过去,如果一个人经常地回忆过去,就表明他进入了老年行列了,而无论他的真正年龄是多少。人走向封闭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并进而放松对家人的要求,而对于孩子,则往往更多地从身体的角度来考虑,把身体看得过于娇嫩。这个年龄作用的理论现在已经得到了证实,突出的就是,以往父母生孩子比较多时,一般是对越后来生的孩子就越容易溺爱,在我国以前就有过老小现象(父母对最后一个孩子格外的疼爱),现在,大龄妇女生孩子后,溺爱孩子的比例比起年轻的妇女要高。

其实,并不只是隔代的爷爷奶奶才有这种问题,父母仍然会存在,只是程度的不同和表现形式的不同而已。有些时候,人难免是有虚荣的,虚荣有时与自尊很难区分得开,被当作自尊对待了。看到人家的孩子有什么,就不管自己的家庭是否承受的起,也不管孩子是否需要,就一定要买上,其实孩子未要过,就是要过也只是出于眼馋,并无真正的用处,或者孩子并没有要,只是大人不想让孩子太寒酸,总觉得凭什么别人家的孩子有咱没有,不能让人家笑话,认为这是有自尊。如这些年出现的高档文具,一个铅笔盒就上百元,一个书包就二、三百元,还有小小孩子,家长就为其就配上电子词典、传呼等,正面的作用是什么,用来计算,对提高计算能力不利,用来记单词,似乎还没听说靠电子词典学会英语的,如果一定要说用处,大概就是孩子在别的孩子面前有了可供炫耀的资本了,但这又无论如何算不上正面的作用,看来对孩子的成长负面影响倒是有的。

家长这样做也并都非出自本意,有时看到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如果不给自己的孩子买上,怕自己的孩子没面子,在别的孩子面前掉价。譬如,我认识的一个家长,她的孩子上小学时,有年刚开春,她到学校去接孩子放学回家,正巧学校门来了一位卖冰糕的,刚开春的天气还有点冷,并不是吃冰糕的时候,但有卖的就有买的,孩子们可不管冷不冷,有身上带钱的早就凑上前去买上一支吃起来,一边吃,还一边不停地喊,“真好吃,真好吃!”,那动作、那神气,哪里是冰糕好吃,分明是一种炫耀,“我有钱,我吃得起冰糕!你是穷光蛋,连支冰糕也舍不得!”。这位家长的孩子那里受得了,马上就忍不住了,家长一看这哪行,凭什么咱就比别人矮一头,不要说咱也不比他家穷,就是穷也要争这口气,立马也为自己的孩子买上一支。这种做法,到底对不对,真是很难说,人总是会有虚荣心的,真是要争口气的,“不蒸馒头蒸(争)口气”嘛。大人尚切如此,何况孩子,但总让人觉得似乎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似乎劲较没较对地方。

现在,多数的中小学的学生是穿校服的。但据我所知,除了升国旗等特殊日子,多数时间并不要求必须穿,但也有的学校是要求一律要穿的。无论校服怎么设计、怎么做,总不是时装,整齐是整齐了,但个性是没有了。于是,有喜欢突出个性的学生总是乐意不穿校服。记得有一段时间,有个规定必须穿校服的中学,有几个爱美的女生,就是不穿校服上学,学校有要求必须回家换,否则不能上学,结果双方僵持不下,几个学生两三天没能上学,闹得社会上为此也议论纷纷:有的说学校统一服装好,有的说应该允许学生个性发挥,莫衷一是。

当然,学校因为学生不穿校服就不让学生上学是有违《教育法》的,但家有家规,国有国法,学校也应该有学校的规矩,如果允许学生随意不遵守学校的规定总不是好事,因为学校已经为此做出规定了,如果不同意,也应在知道规定后马上同学校商量修改规定才是。

我个人倒觉得还是统一校服的好,张扬个性的方面很多,作为学生,把精力集中于突出身体的美似乎早了点,突出学习的进步才更是个性。因为一个人的精力在一定时期是一个定数,如果在穿戴上较多地花费精力,则投入到学习上的精力就要相应地减少,不影响学习似乎很难。我想这方面的例子,家长会听说过不少。

有这样一个故事很有教育意义。说美国的一个富翁在有生之年乐善好施,广散财富,大有“千金散尽”之势,而不肯把财富作遗产留给自己的儿子。有位华人很不理解,按照中国的传统,普遍是传给后代,让后代多享享福的,于是就问这位富翁为何要把钱捐给人家,反而不肯留给自己的孩子。富翁说,如果我的孩子本身很有能力,他自己就能挣钱,我留给他又有什么意义;如果我的孩子自身没有能力,我留给他钱,也只能是坐吃山空,到头来还是没有钱,跟不留给他又有什么两样;并且,我留给他钱,徒增他的惰性,反而不利于他增长能力,对他是害大于利。所以,我不给他钱,正是真正地爱他。美国富翁的思维逻辑真是与我们大不相同,但却是很耐人寻味的。

 

第二节     家长要为孩子树立榜样

 

孩子从小与家长相伴,家长是孩子的榜样

家长是孩子的镜子。通常人们会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所谓的一家人,首先是指一家人往往在长相、脾气、性格、爱好等方面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子女与其父母之间,由于存在遗传的因素,这容易解释。不光是子女与父母之间存在明显的这种特点,有许多人甚至认为一起生活了多年的夫妻之间,也存在这种共性,这是为什么呢?目前,普遍的认为是多年的共同生活习性和相互学习和模仿的原故。

人们常说,有其父必有其子,龙生龙来凤生凤,老子英雄儿好汉。这些说法,固然说的太绝对了点,是规律皆有例外,要说绝对都如此,自然是不可能的,但从统计学的意义上看,还是可以接受的。究其原因,我想不外乎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学习的使然。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永久的老师。在儿童的早期阶段,母亲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甚至是从怀孕的母亲就为孩子扮演着多重的角色,首先是母亲,孩子的养育者,其次是孩子的老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模仿对象,再次是孩子的伙伴和朋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成长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孩子的早期成长起到决定性作用。家长做得好,孩子好的可能性就大;家长做得不好,孩子不成才的可能性就大。所以,家长要想让孩子成才,自身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一个家庭里,只有父亲自己能教育自己时,在那时才能产生孩子的自我教育。”当然,不仅是父亲,也应该包括母亲。

 

家长为孩子在多个方面作榜样

家长自身的发展,同样也包括多个方面。包括家长对待工作和事业的态度,家长的道德修养水平,家长的品味的气质等。

从事业方面来说,本身素质高的家长,其子女通常也是比较高的。这里面既有家长教育的作用,也存在家长工作态度的影响。反过来,家长自己的文化水平较低,工作能力较差,则既不会教育孩子,而自己不思进取,不求上进的作风,也必然要影响到孩子,孩子从小就受到这样的熏陶,容易缺少进取心,得过且过。有的家长,自己文化水平不高,但对孩子的希望很高,其想法是,自己文化水平低,在工作中吃了不少的苦头,心里总想,自己倒霉就倒霉吧,可不能再让孩子也像自己一样了。就拼了命的抓孩子学习,但孩子偏偏不争气,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成绩不好。于是,家长就认为是自己为能给孩子遗传好。固然,不能完全排除遗传的因素,因为家长的遗传基因毕竟是对孩子有作用的。但我想,家长文化水平不高的原因,决不只是因为笨,而可能有其它的原因。脑子笨,固然学不好,但脑子聪明,照样可能学不好。我们知道,现在年龄大的人,许多人的文化水平不高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智力问题,更多的是因为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经过“十年动乱”的人大概都有很深的印象的。根本不是你不想学,学不会,而是不能学。在那种条件下,怎么可能学好了,有些后来学好了,是后来及时抓住了“十年动乱”以后的机会了。

那么是什么对孩子造成影响的呢?是自己不思进取的思想造成的,是自己承认自己不行,又不想改变现状的思想造成的。许多家长,不把自己文化水平低作丑事,反而觉得有得特别的荣耀,这是一种扭曲了的社会认知,就像“十年动乱”时所说的,越穷越光荣。有空不是想着怎样学习学习,提高提高,而是沉溺于喝酒、打扑克,甚至赌博之中。在报纸上常有这种题材的漫画,如家长在参加房间的正中摆上一张诺大的麻将桌进行麻将大战,孩子则挤在一角做作业,孩子不会做了过来问家长,家长根本就心不在焉,“你没看我正在学习吗?快好好学习去!”,结果,孩子也听话,找了几个小朋友,就在角落也摆了一桌,同室内一大一小两桌,真正的同学了吧?!这种情况,还要求孩子学习、要求孩子发展,能谈得上吗?

从道德修养方面来说,也是一样。有的人,本人具有较高的修养,在单位上兢兢业业,工作卓有成绩;在社会上讲究公德,文明礼貌;在家庭中尊老爱幼,家庭和睦。教育的孩子也是高雅向上,见了人很有礼貌,叔叔、阿姨地叫人,让人见了十分喜欢。而有些人,本人就比较狭隘、自私,在单位上总想赚点小便宜,赚不便宜就觉得吃了多大的亏,有点好处都应该有他的份,吃着了就说葡萄甜,吃不着就说葡萄酸,教育孩子上,也总是别吃了别人家孩子的亏,虽说不知道他怎么亲口告诉孩子的,但孩子天真露真相,总也会让别人知道的。我就认识一位家长,孩子小时候天真可爱的,越大越不招人喜欢,其实,现在人之间也较少来往,谁也不碍谁,如何谈喜欢不喜欢,不为别的,就只一些很小的事,也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来,如楼旁有块草地,一开始并没有保护花木的牌子,有些不自觉的人,图近道就在草地上踩出一条路来,于是有人就立了一块牌子“爱护花草”,但这个孩子却偏要走,其实她在立牌子前是很少从这里走的,因为她从这里走,不仅不近反而更远,那么,为什么立了牌子后,却几乎总要走这里了呢?是好走吗?肯定不是,因为一块大牌子几乎把路挡得严严的,每次过牌子必须使劲弯了腰才能通过,那么是为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就为了气立牌子的,而立牌子的人原来与她无怨无仇,她就是觉得社会提倡的就要反,就不能让你痛快了,已经具有了明显的反社会心理了。

所以,正人先正已,家长要为孩子做出榜样来。家长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包括专业技能、道德水平和思想觉悟。要不断地加强学习,对新生事物要充满新鲜感,要学习新知识、新本领,不能甘心落后。像现在,这几年出现的英语热、微机热、网络热、wto热等,作家长的要敢于赶时髦,使家庭充满进取的气氛。家长也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做一个社会上认可的好人,自己不损人利人,自己是高尚的人,这样教育孩子的方向就不会歪,也就有了说服力。

 

第三节     要敢于对孩子说“不”

 

娇子如杀子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是独生子女,家庭的状况大都比较优越。孩子是家庭中的小太阳、小皇帝,许多家庭更是视孩子为中心、为宝贝,孩子的意志就是家庭的意志,孩子想怎么地就怎么地,只要是孩子要求办的,无论要求是非合理,家长一概照准,对于那些无理的要求,也往往多是采取迁就的态度,无条件的满足,许多孩子是娇惯无比。

也有的家长认为,对于孩子的要求如果不满足,容易导致孩子失去自我,而自我为中心是能力的表现和象征。家长认为,这样做可以培养孩子的领导意识,树立从小就不听别人的,而是别必须听我的习惯,长大了就具有了领导才能。其实,就是对领导能力的曲解,是没有吃透领导能力的真正含义的表现。

一味地迁就、纵容养成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心中根本就没有他人的性格。试想,这样的孩子长大了,怎么与别人相处,怎么能够有能力。俗话说,娇子如杀子。从小娇生惯养的孩子往往没有多少有出息的。他们的心理比较脆弱,一点挫折就把他们压跨了。反之,从小受过许多磨难的孩子,长大大多表现得比较有能力,能够胜任各种复杂的情况。

人的一生是不可能完全一帆风顺的。要有迎接成功的准备,也要有接受挫折的能力。这并不是只有在成大后才做准备,而是应该从小就做准备。实际上,孩子从小是可能接触多种挫折的,只是由于家长在提供蔽护,再减少了他们自我接受挫折的机会。孩子应该得到一些挫折和失望的体验,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而决不是伤感。孩子要在挫折中培养出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来,培养出良好的忍耐力、毅力和意志力来,而这些正是将来成功的关键。

据有关资料介绍,在教育孩子的观念上,中国与日本有相当的差异。主要的差异不在是否重视儿童的教育,这在两国都是十分重视的,而在于让孩子的吃苦和经受挫折上。如果论富裕程度,日本比我国要富是公认的事实,但日本的家长并没有因为富裕而让孩子养尊处优。前些年,在报纸上曾经登过这样的消息,中日两国在我国内蒙古联合举办少儿夏令营,在越野训练中,中国孩子的吃苦能力、战胜困难的意志力明显低于日本孩子,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孙云晓专门对此事进行了跟踪报道,由此引发了中日儿童的较量的讨论,引起社会较大的震动。

我国这些年也举行各种各样的夏令营、冬令营,有时也提倡或标榜是吃苦营,开营的初衷多数是好的,是希望让孩子得到一些锻炼。但由于两方面的原因,导致最终多数是以变味而终。这两个原因,一是家长怕孩子吃苦,有的千方百计给孩子带许多营养品,有的干脆家长陪着去,据说就有的家长拱到孩子的铺底下,被值勤老师发现的;另一个原因是,这种挫折、或者吃苦营的挫折程度不好控制,弄不好有可能让孩子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身体上受到一些伤害,甚至有可能出现意外事故,学校害怕承担责任,多一事不与少一事,宁肯不锻炼孩子的能力,也不要因孩子受意外伤害而惹什么麻烦,所以学校兴办这类活动的积极性总是不高。

这也不能完全怪学校,因为确实出现过类似的事情,学校被告上法庭,吃了官司,弄得赔理道歉,还得赔钱,上级教育部门批评,社会舆论谴责,里外不是人。因为在我国关于孩子的意外保险做得还不够,出了意外的责任主要是由于学校负,学校自然宁肯不活动也别出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教育部门也无奈,前些年不是出台了小学不得组织什么什么活动,如果外出活动必须由多少名教师陪同等措施吗?而据说在与我国一衣带水的日本,家长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多参加一些校外的活动的,并且也主要是孩子自己组织,学校和老师只起辅助作用,目的就是让孩子多锻炼,而对于意外伤害问题,也看得比较淡,日本的家长普遍认为伤害毕竟是意外,不可能太多,干什么都要有代价,它与孩子所取得的锻炼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一般不过分追究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当然,学校的失责或教师的有意伤害,自然另当别论。而咱们的家长为了怕伤害而牺牲锻炼的机会,其代价是否高了呢?

孩子的挫折应该首先从家长中得到。原因是,一是家长是孩子最早接触,也最为亲密的人。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出现的情况,有意地设置一些障碍,时机容易掌握;二是家长比较容易控制难度和频度,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量力而行,既让其接受以教育,但还不至于挫伤自信心和自尊心。

 

敢于说“不”,善于说“不”

家长要敢于对孩子说“不”。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说“不”是有一定难度的,有时会觉得不忍心,又不是没条件,却偏要昧着爱心阻止孩子,真是缺少人情味,让孩子感到像后娘,人家的父母怎么不这样啊,让孩子好伤心。

对孩子说“不”,正是真正的爱孩子。孩子出生时是一个自然的人,内心中没有是非的标准,没有做人的准则,这些标准和准则是在后天一系列的肯定与否定中建立起来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在出生时是高度的自我为中心的,是高度任性的。他害饿了,他就哭,而不管父母当时的情况如何;他想睡了,他就睡,而不管当时是白天还是黑夜。他可以任性通过他特有的方式地提出他的要求来,而是否得到满足是父母的事。父母根据孩子的情况和自己的情况决定对孩子的态度,而孩子从父母的响应中学习下一次的策略。有些行为,由于得到了父母及时的响应而增强,有些行为由于父母不予理睬而不再发生。孩子与父母(及其他家长)的这种关系是逐渐减弱的,但在孩子处于中小学阶段仍然是比较强的。当孩子成为成人时,这种关系就很微弱了,成为具有自己思想的独立的人了。这种关系,从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孩子的成熟。

所以,家长对于孩子正确的方面要及时地肯定,即正强化;对于孩子不正确的言行同样需要及时的否定,即负强化。如果我们家长没有能够适时地进行肯定和否定,则孩子就不知道如何处理,久而久之可能养成一些不良的行为和习惯。

当我们作家长的明白了对孩子说“不”正是爱自己的孩子时,我们就会很勇敢地、很坦然地这样做了。爱,有时是很狠心,有时是很慈祥,但无论它的表现形式如何,用真正的爱代替表面的爱,是我们作家长的追求。为了孩子,真正地为了孩子,家长会敢于对自己的孩子的不良行为说“不”的。

在对孩子敢于说“不”的同时,家长还要善于对孩子说“不”。善于,就是比较合理。一是说“不”的时机和场合比较合理;二是说“不”的内容和程度比较合理。

所谓时机和场合合理,通常是指当孩子刚刚犯了错误,并且是比较明显的错误,这种错误对于孩子来说,也是比较容易认识到对错的,这个时候,趁热打铁,就事论事地给孩子指出错在哪里,应该如何。由于有“现场”,孩子的印象就深,效果就会好。否则,当场不处理,过了一两个小时,甚至过去几天,才又翻出旧帐来,数落孩子,孩子会认为家长没有原则,错的时候不说,现在是没事找事,耍家长的威风,就可能跟家长顶嘴,就是表面不说,心里也不会服气。

所谓内容和程度合适,就是一定要就事论事,就当前的事论当前的事,不要东扯葫芦西扯瓢的,一会说这事,一会又说那事,孩子不知道家长想告诉他什么,不得要领。再就是要注意分寸,既不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也不要无风三尺浪的,小题大做。要把道理讲清楚,让孩子明白事非,下次怎样做才好。

对孩子说“不”,决不是否定孩子,也不是为了挫折而挫折,为了失望而失望。因为,人非圣贤,谁能无过,缺点和错误总是难免的,而孩子年龄尚小,自我约束的能力较差,就更容易犯错误,他们又缺少自省的能力,如果家长不加以纠正,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认为是正常的,至少也是默许的,错误的行为就得到了肯定,久而久之,对此就失去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就成为了坏习惯。当养成坏习惯再改就困难了。

虽然我们提倡对孩子说“不”,但说“不”只能针对孩子的问题,更多地还是以下面鼓励为主。家长还要学会看到孩子的优点,不要走到极端上去。看到孩子的优点,就是要欣赏孩子,这在另外的章节中进行说明。

 

本章小结:

家长要帮助孩子成才,自身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在众多有观念中,现在公认的是要舍得在教育上投资,但在生活上不能溺爱孩子,就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富不能富孩子。爱孩子,是每个作家长的都具有的共同特点,但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对孩子有好处,却不一定都清楚。其实,爱孩子,最好就是让他长本事,要他有能力自立于社会上,而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接受良好的教育,这就需要家长在教育上舍得投资。并且,孩子在小时候受到的苦难或挫折,可能在他长大后成为一笔宝贵的财富,奶胖不是真胖,老来有福才是福。所以,家长不要娇惯孩子,不要剥夺孩子锻炼的机会。

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无时不在影响着自己的孩子。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家长对孩子的遗传,二是家长为孩子提供的成长环境,三是家长自身对孩子的榜样作用。遗传的作用,尽管有优生优育的策略,但对于本书所谈的学生是马后炮了。家长提供的成才环境,上章中已有介绍。本章主要对家长的榜样作用进行了说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为孩子树立榜样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习的榜样,家长要不断学习,不断进取,二是做人的榜样,让孩子有一个风气良好的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影响。

另外,本章还建议家长要敢于和善于对孩子说“不”。说“不”,就是不能一味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对于合理的要求,即使孩子不提出来,也要想法满足;反之,对于不合理的要求,即使孩子要求很强烈,也不能迁就孩子。家长要使孩子懂得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当孩子出现一些不良行为或要求时,要采取正确的措施,有时可以采用“冷处理”,使他的行为得以冷却,有时则直接正面说“不”,否定孩子的念头,把不良的言行处理在萌芽中。这样,长久坚持,孩子自然就明白了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错误的东西得以及时地纠正,正确的言行就会得以正常地发展了。


 

第五章     家庭教育有几条原则

 

孩子教育的重要性,大家已经清楚了,但如何才能教育好孩子呢?家长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可能会有的家长这样想,我既不想成为教育专家,也没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这么多的学问。我要说,你既然这么想把孩子培养成才,你花点时间不是应该的吗?何况,也不要把教育孩子看成太高深,需要太多的学问的事。的确,教育孩子有研究不完的学问,但我们的目标只是提高一下,只把最浅显、最基本的掌握即可了,也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其实,本人不也只是这样的吗?

家庭的教育就像工程的建设一样,尽管千变万化,但都不是随意而为的,它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这些规律,就是我们进行家庭教育应该遵循的原则。在我国古代,出过许多家庭教育的范例,像荀子的归子戒,近代朱熹的家规,当代有名的傅雷及其《傅雷家书》,都涉及到一些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问题。

 

第一节     对孩子要欣赏教育

 

人的自信来源于成功的体验

古语云,失败是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这是说,错误和挫折使人变得聪明起来,不再犯相同的错误。有对犯错误,现在有种说法,叫做“交学费”,就是通过错误来学习,犯错误是人的一种学习手段,把失败看作是一种有益的事。但最近的几十年,大约是上个世纪的下半叶吧,这种观点被怀疑。

把失败当作好的事,前提是人的承受能力能够承受得了这个挫折,并且比较适当。如果这个挫折对于人的承受能力来讲很小,则不会被感觉到,换句话说,算不上挫折;如果这个挫折过大,则人被挫折压跨了,也不算什么挫折;只有当挫折大小比较适当时,既不会把人压跨,也不会觉不着,则会起到“愈挫愈奋”的效果。

挫折的大小是否适当,是与承受者的承受能力相关的。一般地说,成年人具有较为丰富的阅历,由于具有了较强的承受能力,承受的范围比较宽,面对失败,是能正确对待地,所以,经常性地总结经验教训无疑是好的。但这个法则用之于儿童,则存在一些问题。对于儿童来说,阅历浅,他们能够承受的挫折范围是很小的,他们最需要的是建立自信心。自信心来源于成功的体验,不断的成功的体验,让人建立起自信心来。因此,现在对于儿童又提出了“成功是成功之母”的说法。

我在书刊上见过这种理论的介绍,外国的心理学家对儿童作过一些跟踪试验,证明了这一理论是正确的。有一个比较著名的试验的大致情形是这样的:美国的某心理学专家到一所小学做试验,他在某低年级班散发了许多有关智力测试的表格让学生根据个人情况填写,在经过几天的调查统计后,他向班主任老师通告了20名智力优胜名单,并说他是严格按时得分高低来选择的,智力优胜者在学习上会表现得出色一些,将来成功的可能会大些;那些未被选上智力优胜者的学生,由于智力稍差,学习上会吃力些,将来成功的可能性也小些。然后,他对这个班进行了继续的跟踪观察半年,发现被宣布为智力优胜者的20名学生普遍学习成绩上升,多数成为学习上的真正优胜者,实验的差距是明显的。

半年的实验结束时,他公布了他的实验过程和结果,被选为智力优胜者的20名学生,完全是随意地安排的,他所做的智力调查表也完全不是真正的智力测试表,而只是一个误导。因此,20名智力优胜者并非真正是智力优胜者;那么,为什么他们真的表现得比别的学生确实好呢?原因就在于班主任老师由于知道他们为智力“优胜者”,对他们格外的欣赏,而这些学生从班主任的欣赏中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心,因为他们自信比别人强,所以结果真比别人强。当然,这个实验对宣布为智力优胜者的学生可能算是个福音,而对没选上的学生不免有些残酷。我们故且不论这个实验的道德性,只就其结果,却充分表明了自信心对儿童的重要性。

 

周弘的“欣赏教育”

我们很欣喜地看到了我国非常道德的实验,这就是周弘的“欣赏教育”。

南京的周弘先生,现在已经是著名的聋哑儿童教育专家了,他创造的欣赏教育也广为传播。起初,周弘也并不什么教育专家,只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工人,是他改变了他女儿的命运,同时也是他女儿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女儿的出世为周弘夫妻带来了欢乐,他们为她起了个美丽的名字**周婷婷。但随着女儿一天天长大,欢乐却很快就变成了痛苦,因为他们发现女儿是一个先天聋哑儿,天下哪对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聪明呢?!周弘夫妻便开始了漫长的求医之路,他们发誓穷家荡产也要治好孩子的病,让女儿走上健全人的生活道路。但事实是无情的,他们花费了巨大的经济和精力的代价,辗转了我国的多所大医院,得到的却是医生的爱莫能助。

难道就只有让女儿聋哑下去吗?不,不能,出于对女儿的无限的爱,周弘发誓要自己治好女儿的病。他自学医学,只有初中文化基础的他,硬是啃下了大部头的中西医著作,自制中草药,但历尽了千辛万苦,却没有什么收效。后来,周弘意识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出了问题,总是把注意力盯在改变生理现状上是很难有突破的,为何不把注意力放在训练培养上呢!

但普通的幼儿园不收女儿这样的孩子,指导聋哑儿康复的地方少至又少,且效果多也一般,于是,他发奋自己把女儿培养成一个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