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复极综合征知乎: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8:21:58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① 能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了解酸碱电离理论

② 了解电离平衡常数及其意义

③ 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

2.过程方法: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掌握推理、归纳、演绎和类比等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意识到整个自然界实际就是各类物种相互依存、各种变化相互制约的复杂的平衡体系

教学重点  1、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弱电解质的概念;2、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教学难点: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复习提问】

什么是电解质?什么是非电解质?

【投影】

请大家根据电解质的概念,讨论以下几种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1.石墨能导电,所以是电解质。

2.由于BaSO4不溶于水,所以不是电解质。

3.盐酸能导电,所以盐酸是电解质。

4.SO2、NH3、Na2O溶于水可导电,所以均为电解质。

 

【讲解】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区别和判断的关键

 

【学与问】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中都能电离出离子,不同的电解质电离程度是否有区别?

【板书】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一、强弱电解质

1、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2、强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能完全电离为离子的化合物(如强酸、强碱和大多数盐)

3、弱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只有部分分子电离成为离子化合物(如弱酸、弱碱和水)

探究实验:【实验3-1】分别试验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醋酸溶液与等量镁条的反应;并测定这两种酸的PH

 

【提出问题】常见的强、弱电解质有哪些?(提示:从酸、碱、盐等物质类别分析)

【归纳总结】

 

【板书】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

 

【讲解】电离平衡的形成、概念以及特征、影响因素等

【板书】

1、CH3COOH  CH3COO+H

2、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生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电离平衡。

3、电离平衡的特征:

(1) 逆--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可逆的

(2) 等--V电离=V结合≠ 0

(3) 动--电离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4) 定--条件不变,溶液中各分子、离子 的浓度不变,溶液里既有离子又有分子

(5) 变--条件改变时,电离平衡发生移动。

4、影响因素:

(1)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通常电解质越弱,电离程度越小。

(2) 外因:

① 温度:温度升高,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② 浓度:溶液稀释有利于电离

③ 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中加入同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使电离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课堂达标】

  题目:略

【小结】指出本节课学习的重点、难点和考查形式

思考、回答

讨论、回答,找出判断电解质的要点

利用表格的形式总结“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异同

阅读教材,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记笔记,理清概念含义和区别

【思考】

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以及表示方法

学生分组探究,得出“不同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不同”的结论

思考、回答

整理笔记,加强记忆

分析教材弱电解质电离的“反应速率-时间”图:

得出有关概念、规律等

回顾化学平衡的特征

理解、识记

回顾温度和浓度改变对于平衡的影

完成“达标训练题

师生一起完成课堂总结

完成“作业”,总结方法、技巧

 温故知新,为学习本节内容打下基础

 

辨析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

 

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

培养自学能力并揭示课题和学习目标

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化电解质与物质类别关系的记忆,将抽象问题具体化

 

明确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引出“电离平衡”概念及相关的问题

 

将教材知识条理化,尤其让学生用类比法学习效果更好

 

 

利用学生归纳、整理,掌握学习重点

检查“教与学”的效果

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教学反思:本课时从必修知识综合运用化学平衡的知识探究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这样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有效扩展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使学生发生认识上的飞跃。本节课教学设计的成功之处在于:⑴体现新课程改革精神和素质教育的理念;⑵,从旧知走入新知,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3)采用类比的方法可以很轻松的掌握的知识,只要点到辅以必要的训练点评即可,重点放在学生可能出问题的难点上讲解,课堂节奏才能恰到好处,学生才不会感觉课堂上大部分时间学无所获。不足之处主要是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教师教学语言不够诙谐幽默。

总之,这节课体现出了新课程理念,促进了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尤其是理论课的教学。通过这节课,我自身也将会更加努力地更新教学方式,积极思考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