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anez RG421:揭秘《山海经》:为山海经中的怪物们确认真身1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9:50:59
揭秘《山海经》【28】云台山中说女娲(一)


    《山海经·大荒西经》载:“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
    《山海经·北次三经》载:“北次三经之首,曰太行之山。”
    《风俗通义》载:“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为人,剧务,力不暇给,乃引绳绠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绠人也。”

    一、太行山  女娲山

    女娲造人、炼石补天、兄妹成婚等神话传说美丽动人、脍炙人口。这些传说故事的产生地,与太行山有关。

  太行山又名“太形山”、“五行山”,古代还有过“女娲山”和“皇母山”的叫法。“女娲山”和“皇母山”,都是因女娲而得名。南宋罗泌《路史》载:“女娲又曰皇母。注曰‘太行一曰皇母山,亦曰女娲山’。”

  太行山又名“女娲山”的重要原因,是因为远古时期,人类遭受了传说中的洪荒之后,从平地退到山上去生存,在太行山地区进行了长时间、大面积的抗灾救灾、重建家园活动。《礼记》“法施于民则祀之,能抗大甾则祀之,能御大患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覃怀志》载:古代焦作“土瘠民淳,俭而好礼。不经之祀,绝而弗尚”。太行儿女不仅在当年女娲活动和所经行的地方修建庙堂、行宫以供祭祀,而且把她居住、活动过的“太形山”易名为“女娲山”、“皇母山”。千里太行,无处不祀女娲。自北而南,河北省涉县索堡村唐王山、涉城镇北岗村、城关镇河南店、张家庄云头山,是一处非常重要的女娲活动区域;河南省林县林虑山、河南淇县灵山等地,都有女娲遗迹分布。位于焦作云台山东部,河南辉县、山西壶关县、陵川县之间太行大峡谷以南的娲皇岭,是又一处非常重要的女娲活动遗迹。其中涉县娲皇宫依唐王山山势而建,雕梁画栋,楼阁雄伟,云雾缭绕,形势巍峨,是国内现存女娲遗迹中最为美丽、辉煌的纪念性建筑。据记载,其创建时间是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齐以前,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而河南省淇县灵山娲皇庙,乃是与《封神演义》所写“商纣王淫诗戏女娲”故事联系在一起的古老建筑,其历史渊源甚至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遍布太行山的一座座女娲庙,都于上古时期女娲本人和女娲部落有着直接联系。要么是女娲本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要么是女娲本人之后后世女娲部落巡行太行山时的经行之处。

    《山海经·大荒西经》载:“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晋代郭璞的注释是:“或作女娲之腹。”又云:“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其腹化为此神。”“女娲之肠”,应该指太行山即女娲山上一条条羊肠小路。“羊肠”,因其在山间崎岖缠绕、曲曲弯弯、形似羊肠,故名。春秋时孔子游说赵国,回辕野王,曾过羊肠坂。公元前650年,齐伐晋,入孟门、登太行。齐桓公曾悬车束马窬太行。公元前263年,秦伐韩,在太行山“决羊肠之险”,一举南下夺韩荥阳。汉建安十一年冬,曹操北征叛将高干,写下了描述军旅生活的著名诗篇《苦寒行》,诗中“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反映了太行山上羊肠坂的艰难曲折。“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正是我们在《云台山中绘鸿图(一)》中所写的民俗文化中“担经”的情景:山道、回环、人们在山道上歇息时的“横道而处”。“有神十人”,是女娲部落担经的女孩子们,在太行山山道上时隐时现的身影。这既是民俗文化中纪年女娲“担经舞”的原始出处,也是女娲与太行山关系的明证。

    《列子·汤问》记载的“天倾西北,地陷东南”情况,在太行山中的云台山地区可以亲眼看到,不少山脉断层纹理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倾斜降低状态。这种地质结构,是远古时期地球大陆板块互相冲撞,造成边缘断裂、抬升所形成。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渗杂、混和着后人对远古神话的可信性寻找到的地理依据。《淮南子·天文篇》载:“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史记》司马贞补《三皇本纪》载:“当其(指女娲)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云台山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无论是共工与颛顼争为帝,还是共工氏乃与祝融战,在地理位置上看,共工居于河南辉县,古称共城,又称洪州。都是在云台山前。

    有太行山因女娲而命名为女娲山,有云台山因女娲而命名为覆釜山。传统解释“天柱折、地维绝”的所谓“天柱”折断后,天空就会坍塌下来,女娲于是“斩鳌足撑天倾”,用“柱子”将苍天撑住,采五色石冶炼“修天补洞”,并用金钉加固,今天才有了天空的五彩流云和夜空繁星闪烁的天象。传说中女娲炼石补天的所在地就是云台山。云台山最高山峰叫覆釜山,云台山下百家岩对面的一座孤立山包叫作覆釜堆。云台山一带民间传说,当时女娲在炼石补天成功后,把炼石的釜倒扣在这里,因此称作覆釜。覆釜中残余的五色石溢出来,才有了温盘峪、百家岩一带的赤红色岩壁。相传女娲炼石补天,救民于水火,从此百姓康泰,风调雨顺。女娲在太行山教山民种桑养蚕,取丝纺绸,福祉于民,正如《说文解字》所载:“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时期的历史人物、中华民族的圣母女娲,在太行山区众多活动遗迹的存在,和有关女娲造人、炼石补天、兄妹成婚等故事在民间的广泛流传,充分证明女娲这位中华民族圣母与太行山的渊源,并且说明女娲时代,人类已经具备了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带领民众抵御自然灾害和克服自然灾难的高度智慧,说明女娲时代,人类在对大自然规律的认识、了解、应变上,做出过近似今日科学实践的艰苦努力;意味着中石器时代后期,华夏民族已经进入到中国古代文明社会的黎明时期。随着对女娲神话传说的真相揭示和合理诠释,女娲身为中华民族圣母的崇高地位将会进一步被确立。上古时期的太行山境内,兼有高山、丘陵、盆地、平原、河流、湖泊和气候温和、林木茂盛,可渔可猎、食物多源、栖身方便等优越的自然条件,自然而然地成为中华民族先民们生存栖息的首选之地,从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
  
    二、女娲造人真相

    对于女娲,《淮南子·览冥篇》有这样的评价:“考其功烈,上际九天,下契黄垆;名声被后世,光辉熏万物”。女娲的尊崇地位,取决于她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女娲功业,首先是抟土造人,创造人类。相传女娲在造人之前,于正月初一创造出鸡,初二造出狗,初三造出羊,初四造出猪,初五造出牛,初六造出马,初七这一天,女娲用黄土和水,仿照自己的样子造出一个个小泥人,她造了一批又一批,觉得太慢,于是用一根藤条沾满泥浆挥舞起来,一点一点的泥浆洒在地上,都变成了人。为了让人类永远传续下去,女娲又创造了嫁娶之礼,自己充当媒人,让人们懂得造人的方法,凭自己的力量传宗接代。

    相信女娲就那么以水和泥,捏成泥人,吹一口仙气,小泥人一个个都能变成真人吗?相信吗?要相信,也不要相信!要相信女娲确实曾经造人,又不要相信小泥人能够变化成有血有肉有生命的人。假如有人问,什么是女娲文化?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女娲文化?我们的回答就应该是:女娲文化是造人文化。

  考察女娲文化,必须把女娲放到伏羲文化系列中统一考察。《路史》曰:“女皇氏娲,云姓。一曰女希,太昊氏之女弟,出于承筐。”一说女娲风姓。《春秋世谱》载:“华胥氏生男伏羲、生女女娲。”《淮南子·览冥篇》载:“女娲阴帝,佑宓戏治者也。”伏羲是创造易经八卦的人,伏羲文化是易经文化,女娲文化也就应该属于易经文化系列。《山海经·大荒西经》说:“有灵山:巫咸、巫即、巫册、巫彭、巫姑、巫真、巫礼、巫抵、巫谢、巫罗十巫,从此升降,百药爰在。”有灵山十巫,还有开明六巫。《山海经·海内西经》载:“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古代典籍中,往往“巫觋”并称。《荀子·正论》载:“出户而巫觋有事。”“女曰巫,男曰觋”,灵山十巫,开明六巫,就应该全部是女性。最初的女巫,就是女娲。女巫男觋,男觋则指向伏羲本人。伏羲、女娲兄妹二人,之间有分工,伏羲是研究创造易经的人,即所谓觋;女娲是实践运用易经的人,即所谓巫。原理在伏羲手里,方法在女娲手中。学习易经,敢不研究女娲?在易经文化体系中,存在有“造人术”,即易经文化体系中的地理风水。女娲造人是不是地理风水上的应用呢?

    《周易·系辞》中讲:“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魏晋时期,焦作温县人司马懿,就还曾经定下死后“不封不树不谒陵”的家规。土葬与《易经》有关,也正是开始于《易经》诞生之后。焦作温县人司马懿的“不封不树”,是一个例外,是严酷的政治斗争下不得不如此作为的方略,不是焦作一带的固有风俗。焦作的传统葬俗,与中国内地各地的葬俗一样,要用棺木装殓,要堆土为丘,还要有整套的葬俗葬仪。

    《幼学琼林·疾病死丧》载:“父之节在外,故杖取乎竹;母之节在内,故杖取乎桐。”葬仪上孝子手握哀杖,俗称“哭丧棒”,即出殡时孝子们拿在手中的仪仗。传统解释,是为了表示悲痛难支,所谓“孝子之枚曰哀杖,为扶哀痛之躯”。哀杖一般为植物秆茎,材料为竹杆、桐杆、有些地方用带根高粱秆。焦作一带,不用竹杆、桐杆、高粱秆,用柳杆。就是在先辈亡故出殡时,孝子要执一根俗称哭丧棒的柳木哀杖。其长约30厘米左右,不能剥去树皮,其上用白纸剪成细穗状粘于柳木棍上,哭丧路上即可用其撑地。而当下葬仪式结束时,还不能将哀杖随便丢弃,而应将其插在坟头,看其能否生根发芽,用此来预示子孙是否兴旺发达。

    这种用柳木来做丧杖的做法与传统规定的父丧以竹为苴杖,母丧以桐为孝杖的规定有别。为什么焦作人用柳木来作哀杖?通常会理解为,柳与“留”谐音,有挽留之意,人去难舍,故留之。同时,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不仅是人故去,古代送友远行亦有路边亭外、河沿船头插柳为记。折柳相赠所表达的,是对友人的留恋之意,也是祝福友人无处不生根之意。王之涣《送别》诗中,就有“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诗句。

    抟土、柳枝……我们能不能把云台山一带流传的葬俗,与女娲造人故事发生联系?《风俗通义》讲:“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为人,剧务,力不暇给,乃引绳绠于泥中,举以为人。”“引绳绠于泥中”,讲的是用绳绠,在民间口头版本中,有用藤条的说法,同时,焦作云台山一带与中国其他一些地方还有用柳枝的说法。抟黄土造人的实质,是抟黄土为坟丘;引柳枝于泥中的实质,是坟前插柳。这是《易经》中龙文化、龙脉文化的内容,是利用自然地理能量选择风水接续人丁、使得人丁兴旺的内容。女娲使用黄土捏人,因为速度太慢,便使用柳条甩泥土的方式造出大量的人。先前用黄土捏出的人是达官贵族,后来甩泥土方式造出的人则是平民百姓。造人的方式存在贵贱区别,不正是地理风水选择中所讲的龙脉有贵贱吗?女娲曾经捏泥人。女娲捏泥人,是巫文化的反映,也是属于易经文化中的内容。易经文化讲究天人感应,内外相应,抟土为坟丘,目的在于造人,属于外应;捏泥人,取回家中,安置于居室,属于内应。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屋脊上,往往有龙形兽脊,屋脊上的龙,是用来呼应野外墓穴的龙脉,龙形兽脊,称作内应,野外龙脉,称作外应。龙的外应与内应,与造人的内应于外应一样,都是属于上古时代巫觋文化天人相感的产物。传说很美丽,让人神情飞扬,给人无限遐想,然而它只提供精神层面的作用;史实很沉重,但它是方法、是技艺,是根脉、是民族魂。

    抟土、柳枝、泥人,美丽动人的传说背后,是伏羲、女娲所开创的中华民族龙文化背景。
揭秘《山海经》【29】云台山中说女娲(二)

    《山海经·北山经》载:“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山海经·大荒西经》载:“大荒之偶,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淮南子·览冥篇》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烂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和春阳夏,杂秋约冬。枕方寝绳,阴阳之所雍沉不通者,窃理之;逆气戾物、伤民厚积者,绝止之。”
     《淮南子·天文篇》载:“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史记》司马贞补《三皇本纪》载:“当其(指女娲)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

    一、女娲补天真相

    在中国,女娲补天的故事与女娲造人的故事一样也是家喻户晓。儿童时代,对什么都好奇,属于提问题年龄阶段,父母给孩子们讲的故事,往往就有女娲的故事。共工用头顶垮了天的支柱不周山,天破了;系地的绳子也被扯断了,地陷了。在天塌地陷,百姓无法生存的关键时刻,女娲挺身而出,收集五色石子,用火烧炼后拿着烧好的石糊糊把天补好,直到今天天空上还会出现彩霞、彩虹,就是女娲五色石留下的痕迹。补天济世显示了女娲的勇敢、机智和才能,显示了女性的伟大,因此女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原始母亲神。

    女娲补天神话存在有一个广泛的少儿版本,另一个版本是学者版本,传说中的洪荒时代,人类生存条件艰苦,自然环境恶劣,人们穴居野处,《礼记·礼运》载“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槽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洪水滔天,荒火遍地,毒蛇猛兽横行,人们的生存受到极大威胁。人们在认识、适应并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做出过长期的艰苦努力,女娲成为那个时代神奇的英雄。女娲补天的故事,发生在当人类繁衍起来之后,共工部落与黄帝部落之间发生了战争,结果是黄帝部落战胜,战败的共工不服输,一怒之下,把头撞向不周山。不周山崩裂了,支撑天地之间的大柱子断折了,天倒下了,出现一个大漏洞,大地也出现陷裂,山林烧起了大火,洪水从地底下喷涌出来,龙蛇猛兽也出来吞噬人民。人类又一次面临着空前劫难。女娲目睹人类遭到如此奇祸,于是决心补天,以终止这场灾难。她选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将石子熔化成浆,用这种石浆将残缺的天空补好,随后又斩下一只大龟的四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天空支撑起来。女娲还擒杀了带来水厄的黑龙,最后为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娲收集了大量芦草烧成灰,用于止住漫流的洪水。但是这场特大的灾祸毕竟留下了痕迹。从此天空向西北倾斜,天空的太阳、月亮和众星晨都很自然地归向西方;大地向东南倾斜,一切江河都往那里汇流。《淮南子·览冥训》对女娲补天创世的功绩作了详细生动的记载:“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女娲是神话传说中被列入三皇五帝尊位的人物。郭璞注《山海经》讲“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首蛇身,一日七十变”。这里需要指明的是,“一日七十化”的女娲,不是讲女娲像《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二郎神一样有七十多种变化,是讲女娲曾经在一天之内颁布过七十多条民俗民约。是讲女娲为人类做过许多事情,比如说她曾教给人们婚姻,还制作笙簧乐器用于勾通天地神灵等。《太平御览》引《帝王世纪》说,“女娲氏亦风姓,承庖牺制度,亦蛇身人首,一曰女希,是为女帝”。《潜夫论·五德志》载:“世传三皇五帝,多以为伏羲、神农为二皇,其一者或曰燧人,或曰祝融,或曰女娲。”《春秋纬》则直接认为:“三皇者,伏羲、神农、女娲。”然而,屈原在《天问》中就曾经提问:“登立为帝,孰道尚之?”后世有谁继承了女娲的事业?女娲的事业是什么样的事业?女娲文化是什么样的文化?还有诸多问题,如“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到底讲什么?“天柱折,地维绝”到底讲什么?“背方州,抱圆天”到底讲什么?

    “背方州,抱圆天,和春阳夏,杂秋约冬。枕方寝绳,阴阳之所雍沉不通者,窃理之;逆气戾物、伤民厚积者,绝止之”,以便“从天地之固然”。仔细阅读这段文字,是不是对女娲“承庖牺制度”的一种注释?我们将女娲造人故事放到伏羲文化系统中去阐释,是不是也应该把女娲补天故事也放到伏羲文化系统中其阐释。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对那个创造易经八卦的伟大时代作出重新认识,作出完整认识。

    我们首先明确一下,《淮南子·览冥篇》所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猛兽食颛民”以及“……颛民生”中的“颛民”,指的是颛顼时代的人民。《淮南子·天文篇》所载“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以及《史记》司马贞补《三皇本纪》所载“当其(指女娲)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三部典籍中所讲的,完全是同一件事情,并且极其一致地标明了是同一个历史时期发生的事件。这就是说,最初的女娲是伏羲时期的人物。补天的这个女娲不是伏羲时期的女娲,是“当其末年”的另一位女娲。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号高阳氏,是被少昊玄嚣培养成长的黄帝的孙子。皇帝部落,少昊、颛顼、帝喾、唐尧,从颛顼到唐尧,中间相隔帝喾一代,就到了儒家经典《尚书》记载的尧舜时期,就到了司马迁写《史记》开篇所记载的时代。这样,我们就把女娲补天的发生时间一下子向我们拉近了许多,从而纠正传统上人们阅读或讲述女娲补天故事时心理时间上认为的遥远渺茫、神话虚构诸因素。

    接近尧舜时代的颛顼时代,史话已经远远多于神话。这个时代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没有生出双翼飞到天上去补天空漏洞的可能。这次历史事件,并不都纯粹是自然事件,更主要的是文化事件。“背方州,抱圆天”透露得很明白,“背方抱圆”,指明了就是《易经》图画中的《伏羲64卦方圆图》中的方圆。“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烂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中的“四极”、“九州”、“天地”、“水火”,都是《易经》中的基本概念,是《易经》中推演八卦时八卦的卦位错置争议问题。

    二、共工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中的“女娃”,或许也是女娲部落中的一代女娲;或许不是女娲部落中人,而是神农部落中一位了解女娲文化的女性。是早于补天的女娲的一位女性。神农时期《连山易》,崇山卑海。神农末期,当山的能量、山林文化、神农文化受到削弱的同时,海的能量便会相应地恣肆猖獗起来,这个女娃便是固执地维护神农文化的一个女子,她当然不会真的一个人去填现实中无边无际的海洋,而是为阻挡山林文化的敌对力量海洋文化的兴起而献身的女性英雄,这是《山海经》中精卫填海的故事真相。

    有精卫试图维护神农文化在先,有共工试图复兴神农文化在后。共工是一个部落,这个部落是神农的后裔。这个部落西周时期还存在。西周共和时期,是指周厉王逃离镐京后至周宣王登位前的一个时期,即约前841年至前828年期间。前841年(一说前842年)国人暴动,周厉王逃到彘(今山西霍州市)之后,由共伯和摄行王事,称为共和。共和元年(前841年)是中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直到周厉王死后,还政于其子周宣王,前后14年时间。(一说是由周定公、召穆公共同主政,所以又称周召共和。)《山海经·海内经》记载“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袄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宋代罗泌《路史·后纪二》注引《归藏·启筮》载:“共工人面蛇身朱发。”《左传·昭公十七年》载:“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管子·揆度》载:“共工之王,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天下。”《淮南子·本经训》载:“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淮南子·原道》中又记载共工与高幸氏发生战争。《史记·补三皇本记》载:“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路史·太吴纪》记载共工与女娲氏之争。其他如禹逐共工,禹杀共工之臣相柳等,当亦系神农时期的共工部落直至夏初存在的共工部落。共工为水神中的水,与精卫填海中的海,都指汪洋沼泽之水,不是指今天大陆之外的海洋。共工原是神农部落中的治水一族,由治水到“振滔洪水”、利用洪水,反映出神农后裔有着曲折的命运历程。

    女娲飞不到天上去,共工也不会有用头颅就能够撞到一座山峰的力量。“天柱折,地维绝”中的“天柱”、“地维”,都是指《连山易》中的一个艮卦,指《易经》文化中山的概念、指人们心中山的观念。“天柱折,地维绝”是《连山易》的被推翻,是神农文化的倒塌,是黄帝部落《归藏易》的推演与被确认。“大荒之偶,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我们当代的教科书上这样为我们解释:“不周山,传说在昆仑西北部。”是当真认为有那么一座名字叫不周山的大山存在了。我们的解释是:“周”,指周全,完整,指的是“圆”;“不周”,指的是不完整、有缺陷,指的是“不圆”,指的是“方”。周与不周,圆与方,是《易经》中的概念。不完整、有缺陷的,是黄帝部落的《归藏易》。黄帝部落玄嚣、帝鸿等人推演出《归藏易》,推翻了山在人们观念上的崇高地位,推翻了神与人之间悬殊的社会等级关系,把大地的位置放到了第一位,确立了人人平等观念。这是上古时期发生的一次文化巨变。在这一巨变过程中,共工认为黄帝部落推演出的《归藏易》是错误的。先变易者杀无赦,不及时变易者杀无赦。易道推演,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主干。道自身是在不停地运动着的,周期性推进着的,对于道自身的变易,人类要及时地去发现、去适应,要及时应变。道自身已变,人类社会没有及时应变,或者道自身还未变,人类社会提前变,都会遭到道的惩罚,都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混乱与灾难。神农氏末期,黄帝氏初期,易经是不是应该由《连山易》推演到《归藏易》,是不是符合已经变易的道?黄帝部落的易道推演有没有错误与漏洞?共工说“不周”,是说存在有漏洞。我们说商代之前中国历史上,都是以易道的变与不变的名誉发动战争,以尊道不尊道为发动战争的唯一理由。于是,共工与颛顼发生战争。共工失败,共工以头颅所撞向的,是黄帝部落有缺陷的《归藏易》演易道场、演易祭坛。

    女娲补天是文化事件,是《易经》问题。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是天地排序问题,是以乾卦表示天空,以坤卦表示大地的天地排序问题,是天的位置应该搁置到哪里的问题?也正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未解决的易经之谜、易经“天书”问题。皇甫谧曰:“炎帝……重八卦之数,究八八之体,为六十四卦。又曰:夏人因炎帝曰《连山》,《连山易》其卦以纯艮为首。”蔡元定曰:“《连山》首艮,《归藏》首坤。”这些传统观点,根本都是错误的。《吕氏春秋·本味篇》载:“黄帝立四面。”我们曾经在《云台山是华夏祖源地(三)》一文中解释“黄帝四面”,讲“黄帝四面”是易经体系中的《河图》,是黄帝部落以《河图》为原理开创了中华民族阳宅四合院的宅居方法与格局。同时,“黄帝立四面”也透露了黄帝部落的《归藏易》有用四不用八的漏洞。在《山海经·大荒经》中不断出现的“使四兽”,说明的也是这个问题。

    共工发动战争,有一定的理由,应该属于正义的战争。然而,即便在局部上有漏洞,甚至是关键性的漏洞,黄帝部落的演易大方向没有错,整体上符合易道之变,这是公共失败的原因。黄帝部落为推演易道,为推进华夏文化进步,几代人付出过巨大努力,少昊玄嚣、帝鸿等都是著名的演易人物,他们的后代甚至有为此加入伏羲部落的行为。然而,演易祭坛被毁坏,又不知道怎么安放天的位置,怎么样弥补易道漏洞,残局无法收拾。此时,出现了女娲,在黄帝部落《归藏易》祭坛中,用五色石子标明天的位置、补足了应有的乾卦等卦位。

    神秘的女娲部落,是掌握有伏羲易经八卦的一个部落。上古时期,每一次易道毁坏、发生混乱的时候,都是由女娲部落出来给以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