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铁饼者的作者:坚定支农方向 改善金融服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1:51:54
坚定支农方向 改善金融服务 作者:王晨曦(江…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1090    更新时间:2007-12-25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是党中央、国务院启动农信社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江苏省联社抓住机遇,围绕服务“三农”工作重心,着力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全面支持农村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与农村经济互促共进、互动共赢的“富民强社”之路。
   “六增一降”成效显著
  存、贷款规模快速增加。截至2007年9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3871亿元和2862亿元,存、贷款增量分别是改革试点前半个世纪历史总量的3.3倍和3.8倍,存、贷款规模位居全国农村信用社和全省金融机构前列。
  农户贷款覆盖面持续增加。截至9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达897亿元,农业贷款占全省金融机构的比重由72%上升到97%,农户贷款覆盖面由18%增加到50%,持贷农户户均贷款由3000元增加到18000元。
  支农服务项目不断增加。从传统的单纯种养业贷款拓展到了现代农业和企业贷款,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信社的支农服务项目从国内业务拓展到了国际业务领域。
  整体营利能力明显增强。农信社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得到了地方经济的反哺,江苏省农信社盈利能力不断增强,经营效益逐年提高,2002年扭转了连续10年亏损的被动局面,当年实现盈利2.2亿元,2003-2006年累计实现盈利100亿元,年均创利25亿元。
  资本金总量显著增加。江苏省农信社的股本金由“十五”期末的6亿元增加到今年9月末的122亿元,增加了21倍,资本充足率达11.2%。
  社会关注度明显增加。各级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广大农民对农信社十分关注和支持,农信社在业务发展、市场开拓、人才聚集和舆论宣传等方面的外部环境日益改善。
  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大幅下降。截至9月末,全省农信社不良贷款比例为3.7%,比“十五”期末下降31个百分点。
   “四大”矛盾困扰支农
  目前,农信社在支农服务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内外部问题,主要表现在:
  “三农”弱质性与信贷资金趋利性的矛盾。农村是弱势区域、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是由多层次的客户需求构成的,分散的小规模的农户恰恰是融资难度最大的群体,尽管他们对资金的需求最迫切,对金融服务的要求最强烈,但在金融资源市场配置趋利导向下,对周期长、风险高、回报低的农业生产项目,金融机构却从规避市场风险和追求自身效益出发不愿涉足,把组织的大量农村资金投向回报高、见效快的城市优质项目,从而使面广量大的农业生产项目资金短缺加剧,使原本“贫血”的“三农”大量“失血”。
  “三农”服务需求多样性与金融服务功能单一性的矛盾。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推进,“三农”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呈现多样性和多层次性,但相对于城市金融,农村合作金融服务仍然相对落后,中间业务发展缓慢、结算工具单一、产品创新不足,金融服务明显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不能有效满足农村经济发展中多种类型经济主体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需要。面对农村市场大、资金矛盾大、贷款需求大的实际,农信社“一社”支持“三农”显得力不从心。
   “三农”资金需求量大与信贷资金供给不足的矛盾。在农村,一方面是资金需求的快速扩张。即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中,伴随着产业链的延伸,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重新组合,在广大农户强烈的发展冲动和投资需求驱动下,农村资金需求日益增长。而另一方面,资金供给严重短缺。国有商业银行因自身战略目标的调整,进军大城市、拓展大项目,致使农村信贷资金供给严重不足,农业生产无法获得有效支持和满足。据统计,金融机构对农村投入的资金比例呈逐年下降之势,越是经济落后地区这种情况越严重,信贷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第一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农信社县级法人分散化与农业发展规模化的矛盾。其一,受分散法人体制限制,在共性资源综合利用、城乡联合发展上难以形成整体优势和联动效应,不仅加大了发展成本,而且不利于支农服务水平和效率的提高。其二,受资本金规模限制,农信社难以满足农业规模化发展需求,因而只能更多地停留在对企业的培养上,留不住一些规模大、经营好、效益高的农业龙头企业。很多农信社多年来一手培养扶持起来的优质客户,在规模做大做强后,因得不到资金的满足而转向他行。
   “四型”构建服务载体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提供品种更加丰富、手段更加多样、方式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为此,农信社必须充分发挥社区性银行的作用,履行好面向“三农”的历史使命,大力开发覆盖范围广、功能层次多的金融服务产品,努力在改革和创新中积极探索面向“三农”与商业运作有机结合的可持续支农途径,在不断改善支农服务中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竞争优势,有效增强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开展普惠型支农服务。农信社作为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应充分发挥其管理半径小、办事环节少、工作效率高、应变能力强、适应市场快和经营机制活的优势。坚持以发展农业生产为中心,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有效增强农业的综合效益,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开展金融服务,切实把支农贷款优先增长的要求落到实处。继续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扶贫小额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以及各项涉农财政补贴代理发放等普惠型支农服务工作,实现支农贷款投放总量、覆盖面、受惠面的新突破,让广大农民充分享受金融服务的权利,努力提高农民持续增收的能力,促进农民生活富裕安康,使农信社真正成为农民自己的银行、农民首选的银行。
  开展好结构型支农服务。农信社要适应宏观环境的新变化,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必须辩证地判断经济形势,既要发现新机遇、抓住新机遇、用好新机遇;也要分析新矛盾、规避新风险、解决新难题,增强工作的预见性,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应当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产业政策导向,结合地方经济发展规划,充分发挥信贷资金的导向作用和杠杆调节作用,主动采取“有保有压、有进有退”的信贷政策。有效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主动加大对优质、高效农业的支持力度。培植扶持农业生产基地,增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牵引机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积极引导农户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由兼业经营向专业经营转轨,不断提高农业产出效益。积极支持工业结构调整,有效控制热点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优化增量贷款投向结构,不断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在坚持贷款“三性”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实施高效灵活的信贷政策,实现贷款期限由短期向中长期发展,贷款品种由单一向多元发展,贷款利率由高浮动向低浮动发展。
  开展好创新型支农服务。创新是活力之源、经营发展之灵魂,是推动银行业提高经营效率、保持永久活力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是银行核心竞争力之所在。省级联社在发挥政策传导、业务指导、产品研发、资金调剂、风险控制、队伍建设等作用的同时,应结合省情、社情、农情实际,与时俱进地开展好金融创新工作,积极引导县级法人单位在金融服务方式、手段、产品创新上下功夫,适时推出符合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的特色业务,通过差异化的产品、优质化的服务、多元化的渠道以及现代化的手段为“三农”提供更全面、更快捷、更有价值的服务。针对当前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中土地使用权流转加快的趋势,为有效利用好农村最具价值的土地资源,通过走“政府搭台、银企唱戏、三方联动”之路,利用政府的政策支撑平台,积极探索开办农户土地使用权、经营权承包质押贷款。针对中小企业贷款有效抵押、担保难问题,积极稳妥地开办仓单、原材料、应收款等抵质押贷款业务,积极开办微小企业信用贷款和小企业联保贷款。拓展农村住房贷款、生活消费贷款、教育消费贷款等农村消费信贷业务。因地制宜地开展“汽车银行”、“电话银行”、“农贷集市”等服务项目,为“三农”提供个性化服务。
  开展好配套型支农服务。农信社应发挥好配置资源、调节经济、服务发展的功能,根据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服务需求,切实增强金融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找准面向“三农”与商业运作的最佳切入点和着力点。利用江苏省计算机数据集中平台,努力为进城务工经商农民提供开户、结算、汇兑等配套型金融服务,使“农民走到哪里,农信社服务到哪里”的工作目标成为现实。利用省联社资金调剂中心平台,及时为基层法人单位调节资金余缺,解决临时性、季节性资金困难,保障支农服务资金的及时到位,不误农时地支持“三农”发展。通过省联社与金融同业的战略合作,利用社会资源补充服务功能,为将城市金融资源引入县域经济、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搭建一个快捷的平台。通过增设柜面窗口和增加银行自助设备等举措,切实做好各项财政涉农补贴的代理发放工作。在外向型经济发达地区,通过开办外汇业务,为企业出口创汇提供信贷、结算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农民增收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