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晚餐属于壁画吗:转帖:中国近代银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9:13:39
中国近代银器 -1

中国银器概况

唐代以前

中国银器在世界银器历史上始终扮演重要的角色。中国最早的银器是**于甘肃玉门火烧沟墓葬的银鼻饮,距今近3890余年。**于山东淄博窝托村西汉齐王刘襄陪葬器物中的鎏金刻花银盘,是秦始皇时期的器物,之后流传到西汉。
现存唐代以前的银器已是凤毛麟角,所见器物均存于有关博物馆,民间罕见。

唐代
中国的银器在唐代达到了空前的鼎盛的时期,西安南郊何家村窖藏、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宝藏、江苏镇江丁卯桥窖藏都**了大量精美的唐代银器(包括大量的金器)。鉴于唐代金银器在中国金银器史上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和深入的研究,国内主要的专著有《唐代金银器》(镇江市博物馆、陕西省博物馆主编,陆九皋、韩伟编,文物出版社, 1985.12海内外唐代金银器萃编》(韩伟著,三秦出版社, 1989.3以及《唐代金银器研究》(齐东方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等。
唐代银器均为**器,尚未见到传世品。器物绝大多数存于陕西省博物馆和镇江市博物馆,民间偶尔可以见到,但数量稀少,价格昂贵。
鉴于唐代银器的重要历史地位和不菲的价格,造伪者趋之若鹜。目前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仿品。各地古玩市场均能见到,拍卖会上也时常可以见到仿唐银器。

图001s.jpg (94.85 KB)

图001 古玩市场上的仿唐代金银器

TOP

似水流年

雍正

帖子
1163 
精华
积分
2904 
注册时间
2009-1-11 
最后登录
2012-2-12 
3 发表于 2009-7-20 12:40 | 只看该作者 中国近代银器 -2
宋代
宋代的银器是在唐代基础上的延续和创新,型式大量增加,风格趋于典雅秀美。主要包括成都市彭州窖藏(迄今为止最大的宋代金银器窖藏)、江苏溧阳平桥窖藏、福建邵武故县老鸦窠山庵窠窖藏等。宋代银器研究已出版的专著为《四川彭州宋代金银器窖藏》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彭州市博物馆编著
科学出版社, 2003
宋代银器均为**器,尚未见到传世品。器物绝大多数存博物馆,民间偶尔可以见到,但数量稀少。目前市场上有一些仿品,数量远少于唐代。

图005s.jpg (90.94 KB)

宋代银器 小陈藏

TOP

似水流年

雍正

帖子
1163 
精华
积分
2904 
注册时间
2009-1-11 
最后登录
2012-2-12 
4 发表于 2009-7-20 12:4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近代银器 -3 元、明、清中早期(元~1757年)
元、明、清的银器应该有一定数量的**和传世品,但显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缺乏系统的研究,国内至今还没有系统的分朝专著问世。所见文献多是各有关博物馆的藏品图录,器物很少。

图006.jpg (77.44 KB)

图006 元代鎏金银杯 小陈藏

TOP

似水流年

雍正

帖子
1163 
精华
积分
2904 
注册时间
2009-1-11 
最后登录
2012-2-12 
5 发表于 2009-7-20 12:43 | 只看该作者 中国近代银器 -4
近代
       近代银器是指从乾隆22年(1757)实行单口通商(广州)至1949年间的银器。这里的近代有别于中国历史的近代概念的定义,这是根据中国银器的发展阶段而定。由于对外贸易的集中,广州十三行兴盛,中西贸易与日俱增,文化交流趋于频繁,西方发达的银器市场和银器制造业,对中国近代银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此,中国银器迎来了新的高潮。从抗日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十多年的战乱使中国银器业濒临停顿。因此,中国近代银器的主流时间段定位在17571936180年的时间段内。
       中国近代银器有一定规模的存世量,不乏精美之品且价格不高,是较理想的收藏品种。
       近代银器仿品繁多,但由于仿者对中国近代银器了解不多,大都不伦不类,容易甄别。

图007s.jpg (61.02 KB)

图007 晚清 杨庆和 花瓶 高184mm, 225g 小陈藏

TOP

似水流年

雍正

帖子
1163 
精华
积分
2904 
注册时间
2009-1-11 
最后登录
2012-2-12 
6 发表于 2009-7-20 12: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似水流年 于 2009-7-20 12:51 编辑

中国近代银器 -5

图011s.jpg (80.73 KB)

图011 裘天宝 提梁寿盒 311×287mm,2293g ,小陈藏

图013s.jpg (82.1 KB)

图013 上海协和 碗 135×70mm,216g(不含托),小陈藏

TOP

似水流年

雍正

帖子
1163 
精华
积分
2904 
注册时间
2009-1-11 
最后登录
2012-2-12 
7 发表于 2009-7-20 12:56 | 只看该作者 中国近代银器 -6

中国银器的工艺特征和地域分布
中国银器的工艺几乎包括了所有银器能运用的全部工艺,主要包括:
造型工艺:铸造、捶揲(冷、热锻造)、焊接、铆接、拉丝、缧丝、炸珠等;
表面(装饰)工艺:抛光、乌银、鎏金、镀金、錾、刻、掐丝、珐琅、镂空、镶嵌、浮雕(刻、锻、焊、贴)、平脱(错金、螺钿)等。
每种器物往往采用多种工艺。
中国近代银器的装饰工艺具有一定的地域和时间特征,如十三行时期的广东银器,主要采用满工捶揲浮雕(广东工),上海银楼擅长錾工,北京以珐琅(烧蓝)、掐丝、镶嵌等复合工艺见长,四川成都以缧丝多见。
中国近代银器的兴盛起于广州,上海是中国银楼业蓬勃发展的中坚力量,比较发达的银器产地还有天津、北京、香港、成都等。南京、苏州、青岛、沈阳、武汉、九江等口岸和大中城市也较发达。近代银器发展带有显著的贸易推动特征。

外销银器
随着瓷器、丝绸、茶叶等中国主流外贸产品的不断输出,其它产品也伴随出口,其中银器有相当数量,这在目前国际市场上出现的中国近代银器上可以得到印证。与中国外销瓷类似,外销银器在造型上是西方的型式,而纹饰往往是中国特征。
鸦片战争前,中国对外贸易呈现较大的顺差,而顺差往往以白银的型式积淀在中国,这些白银主要是墨西哥银元、西班牙银元、英国银元等硬币银。这就为中国的外销银器制作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目前见到的中国外销银器,大部分成色为90%,从而可以推测外贸顺差银币是外销银器的主要原料。因为在清朝,官方的成色标准是纹银(93.5374%)虚银标准,流通白银货币是银锭(大部分成色高于93%,各地标准很多,不统一),而西方当时的成色标准为Sterling92.5%),
因此可以推测采用非中非洋的成色标准生产银器,原料(银元)是主要原因。
根据有关广州十三行的资料,在十三行有大量的银器作坊,主要在广州的同文街、靖远街、河南会所街(花地)一带,主要的作坊有吉星(Cutshing(cs))、其昌(Khecheong(KHC))、利升(Lee Ching(LC))、宝盈(Pao Ying)、黄盛(Wongshing(WS))等。
鸦片战争后,多口通商和租界的出现,上海的银楼业迅速发展,一批港口城市也陆续出口银器。
同时,国外的银器制造商也进入中国,形成合资或独资企业,并将生产的银器销往西方。
中国银器的外销,一开始是纯中国型式,外商在中国发现本土银器造型奇特、工艺精湛,纹饰华丽,价格低廉,于是采购一些银器自用或作为礼品赠送给亲友。之后出现按西方的型式定制的外销器。
西方国家银器的使用和收藏历史悠久,市场发达,银器是富裕家庭必不可少的东西。到上世纪70年代,西方银器收藏市场的一批银器,做工精美,纹饰独特,但藏家却不能识别到底是哪里的银器,其款识从已有的资料中无法查到。这就是中国外销银器,谜底被美国的收藏家H.A. Crosby Forbes 解开。
国外的专家学者对中国近代外销银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主要的论著有:Chinese Export Silver 1785-1885》(H.A. Crosby Forbes, Museum of the American China Trade, 1975)、《The Chait Collection of Chinese Export Silver(Jhon Devereux Kernan, The Ralph M.Chait Galleries, Inc, 1985)、《Chinese Export SilverThe Zhan Collection》(David P L Chan2005)。 Crosby Forbes 的专著出版后,引起了世界银器界的关注,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外销银器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尊敬。
中国外销银器在世界银器中是稀少品种,数量少,品种特殊,很受西方银器收藏者青睐。

图015s.jpg (76.55 KB)

图015 碟 150mm, 178g, 小陈藏

图016.jpg (86.37 KB)

图017.JPG (68.97 KB)

图018s.jpg (73.38 KB)

小陈藏

图024s.jpg (93.7 KB)

小陈藏

图021s.jpg (58.73 KB)

小陈藏

TOP

似水流年

雍正

帖子
1163 
精华
积分
2904 
注册时间
2009-1-11 
最后登录
2012-2-12 
8 发表于 2009-7-20 13:01 | 只看该作者 中国近代银器 -结束篇 中国近代银楼和款识
中国的银楼业发源于上海,有资料表明,中国的第一家银楼是创建于1644年(明崇祯末年)的日丰金铺,位于华亭(今松江)。与广州的银器作坊不同,银楼是工贸一体,前店后厂。而广州的银器作坊是以制造为主,销售由洋行承担。
       中国近代银楼业最发达的是上海,从清末到民国,上海银楼业蓬勃发展,最多时达数百家。到新中国成立,白银国家专控后银楼趋于消亡,到19515月, 上海有160家银楼转业或歇业。
       上海的主流银楼,在1896年首先成立了我国的第一个银楼业同业公会――“同义组”,在南市大东门花团街建造了银楼公所,规范当时的银楼业运作,规定每家银楼在上海最多可开三家分号。例如现在著名的老凤翔,其前身为“凤翔”银楼,有“德记”、“裕记”等分号。1926年“同义组”改组,并更名为“大同行”。大同行内的银楼,其制品成色互相承认,款识格式统一。
       天津是中国近代银楼业的另一个发达城市,仅次于上海。
       银楼业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城市经济的发展,在民国初期,银楼业的经济规模占城市工商业总收入的5%以上。
       上海著名的银楼有:杨庆和(17731935年)、裘天宝、凤翔(1852年)、方九霞、方天宝、费文元、庆福星、景福、恒孚、宝成、庆云等。
       天津最著名的三大银楼是:恒利、物华、天宝。
       各地银楼举要:
              北京:宝恒祥、天宝、志成、物华、泰山、三阳
              南京:宝庆
              苏州:恒孚(1828年)
宁波:方聚元、方紫金
              沈阳:萃华(东北最著名银楼)
              大连:万宝
              成都:丽生
              汉口:邹协和、老丹凤、新凤翔
              九江:涂茂兴、涂庆云、邹顺兴
              唐山:福兴
桂林:同华
烟台:文华、裕泰
威海:泰华

中国近代银器款识
       中国近代银器的款识样式繁多,笔者目前收集到近千个不同的款。但就具体格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广东式(外销款)和银楼式两个基本式。
广东式: 23个英文字母+中文行名+两位阿拉伯数字(成色)。
       银楼式:上部为横书地名+中间立书银楼名+横书分号名+成色(中文)+批次字(或密字)。
       对于特定的近代银器,其款识不一定是和上述两个基本式完全相同。部分银器可能缺少一个或数个基本元素,也有部分银器有附加的标识。
       中国近代银器还有部分人名款,竖书为主。
中国外销银器还有一种特殊的款,叫仿款。这种款是为了满足外销需要,模仿外销目的国的银器款识,以满足在目的国进行销售的需要。如仿英国款。这种款识是中国外销银器的早期款识。

wh.jpg (9.88 KB)

广东式

杨庆和-08.jpg (24.7 KB)

银楼式

恒利.jpg (10.91 KB)

银楼式

khc.jpg (12.49 KB)

仿英国款

cu.jpg (14.92 KB)

仿英国款

TOP

似水流年

雍正

帖子
1163 
精华
积分
2904 
注册时间
2009-1-11 
最后登录
2012-2-12 
9 发表于 2009-7-20 13:05 | 只看该作者 中国近代银器的成色标识
       成色即含银量或纯度。
       中国近代银器的成色标识主要分两类:中文成色,和阿拉伯数字百分比。中文标识主要有:足纹、纹银、票银、足银、公足银、保足银,最常见的是足纹。阿拉伯数字百分比主要是:908885935,最常见的是90
除上述标识外,还有英文标识:Sterling(标准银,英美标准,92.5%)、silver, 另外就是伪款的各有关国家的银器成色图案(如英国的侧面狮像)。

mk88.jpg (27.71 KB)

yc.jpg (3.67 KB)

(天津裕昌银楼,外销成色标识)

三阳.jpg (15.26 KB)

长生.jpg (21.12 KB)

TOP

似水流年

雍正

帖子
1163 
精华
积分
2904 
注册时间
2009-1-11 
最后登录
2012-2-12 
10 发表于 2009-7-20 13:06 | 只看该作者 中国银器的辨伪
       中国银器由于其市场价格不是很高,人们对其研究较少,伪造和仿造的水平不高,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鉴别:
       对清中期以前,特别是唐宋时期的银器,如果有和**器造型相同的器物(何家村、丁卯桥、法门寺、彭州**器图录所著器物,以及《海内外唐代金银器萃编》所录器物),以及各部件能从图录中找到的拼凑臆造器,基本可以认定为伪品。
       凡是整体铸造、单体特别厚重的器物,是真品的概率很低。因为银是贵金属,成型时是一定会尽量减少原料的耗用,器物的壁一般会较薄。另外,由于银在熔化状态下会吸收大量的氧气,用传统方法铸造,冷却后将留下大量的气孔,如果是光滑表面的大型铸造器,一定是现代工艺制品。


       有采用现代加工工艺制成的,如铣、激光雕刻、强酸腐蚀等,均为现代器(激光雕刻和强酸腐蚀的器物,其纹饰的线条不边缘光滑,缺乏流畅的感觉。
       从材质上,紫铜镀银的器物,用鼻子能闻到铜臭味道。黄铜镀银器的硬度高于银器,声音比银器脆(频率高)。对于镀银器可以仔细观察表面,有镀层凸起、鼓包、类似小气泡等现象应怀疑为镀银器。表面有较重磨损的地方,如果深层金属颜色和表层有差异即为镀银器。镀银器往往没有银器款和成色标识。亚银等现代仿银合金材料,颜色惨白。白铜(德银)颜色微黄,硬度远大于白银。
       从历史文化角度,不同时期和地缘的器物,从造型和纹饰必定有其特定的风格特征,凡是和这些风格特征背离的器物,应按赝品对待。
       银器鉴别,看款是第一位的。对目前市场上的赝品,通过款识识别可以排除90%以上。凡是以明清瓷器官窑款识出现的银器款,如“大清乾隆年制”等,均为仿品,因为银器的款识是不同于瓷器的。
       凡是和前节所述的银器款识格式有较大差异的银器或无款器,在没有深入分析前,按赝品对待。“树德堂”、“宝用”、“李春”、“山海关金店”款为现代器。
       中国近代银器的款识主要采用戳记打制(类似钢印效果),刀刻、铸造款应怀疑为仿品。
对近代银器,包浆鉴别的意义不大,因为银器的表面化合物是以硫化物(或六价非金属,如硫、砷)为主,呈黑色或褐黑色。银的硫、砷化合速度在一定条件下非常迅速(从砒霜验毒,可以佐证),作伪者可以在数秒内生成包浆,因此,包浆厚的银器,不一定是老器,没有包浆的也不一定是新品,因为出于美观,人们有经常擦拭银器的习惯。在密封、干燥环境下的银器,历经百年,仍然能银光闪耀。封闭容器类银器,其内部往往没有包奖,岁月不留痕。

中国近代银器的收藏价值
银器,有着温润、洁白、细腻的外表,比之黄金,不是那么的豪华、荣耀和张扬,比之钻石,少却了冷冽、清高与孤寂。它的品质高雅而不显张扬,内敛却不失尊贵,世世代代深受人们的喜爱。
银器,和其它文物收藏品一样,凝结了各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不同时期和地域的银器,反映了特定的历史文化气息。
银器由贵金属制成,具有良好的保值增值作用。白银矿产资源已被深度开发,而工业发展又带来白银的更多需求。资源越来越少,需求越来越旺,白银的升值是显而易见的。
银器制作工艺复杂,材料昂贵,每一件银器,都是精工制作,无论是实用器还是装饰器,堪称艺术品。在历史上,银器工匠的学徒时间是最长的,出徒一般需要四年时间。和同样大小、同时期的瓷器相比,银器凝聚的劳动要远远大于瓷器,所需的制作时间要长很多,而且是全过程逐件手工制作,所需的材料价格更是天壤之别。银器生产具有产量低、周期长、人工费高、材料费高等特点。因此银器蕴含有很高的价值,随着人们对银器的深入了解和银器知识的普及,必然带来银器的价值发现和价值重估。
银器由于是贵金属,与其它文物有显著区别,传世品很难保留下来,岁月造就的老旧银器,因为破旧或款式过时,会被熔化并重新打制。因此,银器具有稀缺性。尤其是中国近代银器,经历外国列强的抢掠、军阀混战、八年抗战、三年内战、大炼钢铁、文革破四旧等种种磨难,能幸免留存下来的银器都是弥足珍贵的。
中国近代银器收藏,目前已渐入佳境。笔者收藏银器十余年,在2005年以前,藏友寥寥无几,近年银器收藏爱好者显著增多,银器知识的普及正在加快。2006年以前银器价格变化很小,甚至能收藏到低于白银价格的银器。从06年起,国内近代银器价格开始回暖,随着白银的价格增长,银器价格也逐步升高,但银器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尚未得到很好的发现和挖掘,目前市场上还能买到相当便宜的银器。
国际市场上的中国银器,近年来价格稳步增长,07、08年增长更加显著。中国近代银器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全球市场上成交的中国银器不足1万件(套),还不足西方银器一天的成交量,剔除重复交易(多次换手),流通数量更少,足见中国银器的稀缺性。
中国近代银器,产于重要的历史时期,同时具备“珍”和“稀”两大收藏要素,目前价格不高,是极具收藏和升值潜力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