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源老猎人腿骨:“大于诗人”:莱纳·里尔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16:07:22
“大于诗人”:莱纳·里尔克

2012年02月10日 10:31 来源:凤凰网文化综合 

http://culture.ifeng.com/poet/detail_2012_02/10/12425535_0.shtml

 

里尔克是奥地利诗人。原名勒内·卡尔·威廉·约瑟夫·马里亚·里尔克。1875年12月4日生于布拉格,父亲是铁路职员。曾入军官学校学习,后在林茨商学院、布拉格大学等校学习哲学、艺术史和文学史。1893至1898年间,著有诗集《生活与诗歌》(1894)、《祭神》(1896)、《梦幻》(1897)、《耶稣降临节》(1898)等,情调缠绵,富有波希米亚民歌风味。1897年结识女作家鲁·安德烈亚斯·萨洛美,和她两次去俄国旅行,会见了列夫·托尔斯泰。这时期的作品有《图象集》(1902)、《祈祷书》(1905)等,情感炽烈,语言精练,富有音乐性,形成了独特风格。《祈祷书》分为3部分:《修士的生活》、《朝圣》、《贫穷与死亡》,赞美单纯,赞美上帝,表现了作者的泛神论思想,同时也反映出资产阶级没落时期的精神矛盾。它是里尔克的成名之作。

 

他是一个孤寂的巨匠。俄国著名女诗人茨维塔耶娃说他“大于诗人”,甚至认为他超越歌德。他赢得了包括诗人和普通读者在内的人们的普遍的尊敬。

 

他通过一生的努力,“带着'完成者’所怀的感激”(奥登语),给诗歌开辟了新的远景,表达了许多难以表达的内容。“只有谁在阴影内/也曾奏起琴声/他才能以感应/传达无穷的赞美”。

 

1901年里尔克和女雕塑家克拉拉·韦斯特霍夫结婚。1902年旅居巴黎。1905年结识罗丹,一度任罗丹的秘书。这时深受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魏尔兰、马拉梅等人的影响,他的诗作改变了早期偏重抒发主观情感的浪漫主义风格,写了许多以直觉形象象征人生和表现自己思想感情的“咏物诗”,收入《新诗集》(1907)和《新诗续集》(1908)。其中以题为《豹》的短诗最为脍炙人口,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在探索人生意义时的迷惘、彷徨和苦闷的心情。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在慕尼黑,1915年12月应征入伍,在维也纳军中服役,1916年6月退伍过平民生活。这些年的社会状况对他的生活方式和他的诗歌创作极为不利。等到战争结束,他觉得自己像是完全瘫痪了。1921年夏他住在隆河谷里古老的穆佐(Muzot)堡。1922年2月在短短几天里诗兴勃发,完成了他在1912年开始创作的杜伊诺组诗和《献给奥菲斯的十四行诗》(Sonette an Orpheus)55首。《杜伊诺哀歌》(Duineser Elegien)是里尔克诗歌发展的顶峰。从1923年起他的健康状况一直不佳,直到1926年死前几周,才诊断出所患的是一种罕见的白血病。里尔克的作品大多充满孤独、感伤、焦虑、惶恐的世纪末情绪和虚无主义思想,在艺术方面作了不少的探索和创新,对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文艺界和知识界有重大的影响。

 

 

里尔克的诗精选:

 

沉重的时刻

 

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哭,

无缘无故地在世上哭,

哭我。

 

此刻有谁在夜里的某处笑,

无缘无故地在夜里笑,

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走,

无缘无故地在世上走,

走向我。

 

此刻有谁在世上的某处死

无缘无故地在世上死,

望着我。

 

冯至译

 

清洗尸体

 

有一阵子,他们已经习惯了他。然而,

当他们点燃厨房的灯,火苗在黑暗里

不安地闪烁跳动,这位陌生的死者

却又变得完全陌生。他们清洗他的脖子,

因为他们对他一无所知,清洗的时候

便用零碎的谎言编出了另一段经历。

这时,他们中的一个忍不住要咳嗽,

她咳的时候,蘸了醋的海绵只好暂时

留在死者脸上,湿漉漉的。另外一个

站在原地歇了一分钟。几滴水珠

从僵硬的刷子上掉下来,那只可怕的

扭曲的手仿佛要将整个房间抓住

让它明白,他已不再知道什么是渴。

他们的确明白了。仿佛突然感到窘迫,

短促地咳了一声,他们便继续清洗。

现在,他们的动作更忙乱,在沉默的

印着图案的墙纸上,他们宽大的影子

旋转,交错,摇摇晃晃,如同困在

一张网里,直到他们干完手里的活。

嵌在没有布帘遮挡的窗棂里的夜

不知道怜悯。无名的人静静地躺着,

干净,赤裸,将身边的一切安排。

 

灵石译

 

 

——在巴黎动物园

 

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

缠得这般疲倦,什么也不能收留。

它好象只有千条的铁栏杆,

干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

 

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

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

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中心,

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

 

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

于是有一幅图像浸入,

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

在心中化为乌有。

 

冯至译

 

 

这是里尔克1903年的早期作品表现出与他后期作品不同的风格,基本上采取现实主义的态度,来“客观的忠实描写”现实生活。《豹》这首诗通过对关在巴黎动物园的豹子的拟人化的描绘,表现诗人苦闷、彷徨和寻求自由而无出路的真实心情。

 

豹在动物世界中是以凶残、剽悍、敏捷著称的。它们生活在自然界里自由自在。但生活在巴黎动物园里的这只豹却失去了自由。“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缠得这般疲倦”。豹每时每刻都试图冲破这牢笼,奔向自然的怀抱之中,然而它被“那走不完的铁栏”缠得紧紧的不得脱身,因而它的目光失去了往日的锋芒而显得“这般疲倦”,以致于“什么也不能收留”。它成为一个被观赏的对象,得到的是不平和屈辱,当然不可能去欣赏什么别的景致,更主要的是它仇恨的对象是困住它的那“干条的铁栏杆”,因此这铁栏杆便成为它眼中唯一的对象性的存在,在这后面“便没有宇宙”。虽然诗人在表现豹子眼中只有铁栏杆,后面没有宇宙的现实,同时他也在说明无论人或动物一旦被限定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失去自由,那么偌大的宇宙对他们说来也只等于无,道出了失去自由的悲哀。

 

豹子就在这“千条的铁栏杆”的围困中生活,因而它“强韧的脚步”变得“柔软”了。但是它并没有失去信心,仍然心存着对自由的渴望,尽管它“柔软的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但它的“力之舞”仍然跳动,而且“围绕着一个中心”在艰韧不拔地跳动着。它试图在向人们表达:不获得自由决不停止“强韧的脚步”,直至到死,这便是它“伟大的意志”!整个宇宙是自由的,自然界是自由的,一切的一切都按它们自己的意志在自由地运作,生生不息。只是人类的诞生使自由,失去它往日的光彩,人类试图与自然界抗衡,那么自然界中的自由被人类掠夺而去;人类内部又相互残杀,使人类往日的和谐化为乌有。人人都想获得自由而又生活在极其不自由之中。裴多菲曾云:“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然而,遗憾的是在人类之中这样自由斗士是微乎其微的,更多的人心甘情愿地生活在不自由的状况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有的人还不如动物,因为他缺乏那种对自由追求的“伟大的意志”。

 

诗的前两节对豹的描写是在动态中进行的,诗的最后一节忽然由动入静,在静态的描写之中我们感受到强大的张力,它大有撑破铁栅之势。豹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于是有一幅图像浸入”。诗人用“无声”一词带有慑人魂魄的力量,豹的目光当中虽然“什么也不能收留”,但是一旦它撩起眼帘将你收入它目光之中时,那么你的灵魂将永远不安。因为你用一种嘲讽的表情在欣赏一个不自由的动物;达到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接下来写“紧张的静寂”,在这静寂之中仿佛立刻会爆发,把一切都化为乌有。

 

这首诗尽管是里尔克早期忠实客观的作品,但在写法上也与古典诗大相径庭,带具象和抽象相统一的特点。比如他把抽象的“力”和具体的“舞”结合起来,通过对“力之舞”的描写,表现出豹的强劲有力和不屈的精神。再如把抽象的“意志”和具体的“昏眩”结合起来,而形成“抽象的肉感”的效果。(张伟)

 

http://blog.ce.cn/html/56/491856-1026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