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缘怪物猎人弯刀:吴门书派概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05:46:56

吴门书派是明代最为重要的书法流派。作为一个地域性的书法流派,其艺术成就之高,历时之久,人员之众,规模之大,影响之广均属罕见。它有先导,有领袖,有鲜明的艺术主张,有强烈的地方特色,又有大批的追随者。它的发生、发展以至衰落都有迹可寻,在书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吴门是苏州的别称。从吴王阖闾迁都建姑苏城至明代,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里经济发达,人文荟萃,文化积淀深厚。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书法家出自苏州。如唐代大书家陆柬之、孙过庭、张旭等均名震书坛,至明朝吴门书派领袖人物祝枝山、文徵明更是各领风骚。

苏州不仅是历代的藏书中心,而且书画、古董的收藏也极丰富。丰富的图书和书画收藏是孕育杰出书画家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许多大书画家往往同时又是藏书家、鉴赏家。这里文风极盛,学识修养深广是吴门书画家的一大特点。在这批吴门文人中,文学家、诗人、书法家、画家、琴士、收藏家、鉴赏家、史学家、名医等经常雅集交流,亦师亦友,互相尊重、互相陶冶、互相提携,留下了许多佳话。

苏州还是明代刻帖的中心。发达的工艺美术与丰富的收藏使苏州出现了一批第一流的刻帖名手,其中以章文(简父)、吴鼒最为著名。而书家文徵明、文彭、文嘉父子三人又是第一流的钩帖高手。刻帖之盛推动了当地及周边地区的书艺发展。无锡大收藏家华夏的《真赏斋帖》就是请文徵明、文彭钩摹、章文刻石的。

吴门书派的产生可追溯到元末明初。苏州宋克被推为明初书坛之最杰出者,在当时成为全国文艺中心的苏州、松江一带颇有影响,对吴门书派的形成具有开启作用,因此被视为吴门书派的始祖。然而,因明太祖对苏州文人的大肆杀戮和钳制,吴门书坛方启即衰。要等到英宗复辟之后,统治者逐步放松对吴门文人的钳制,文人雅集又逐渐恢复,此间吴门书家追求自由,不趋时尚的创作心态重新获得了施展的时空条件。当时吴门文人雅集的核心人物徐有贞率先突破了鄙弃宋人书法的藩篱,同时又有沈周、李应祯、吴宽、王鏊等紧接其后师法宋人,强化了对宋人尚意书法的再认识,成为吴门书派日后真正兴起的先导者。

由于先导者们撤去了书学藩篱,至祝允明、文徵明辈不仅以晋唐为宗,而且还上溯汉魏,下及宋元,大大拓展了师法范围,在广采博习中使书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吴门书派因此崛起。祝、文两位先后作为吴门书派的领袖人物功不可没。

祝允明既不鄙弃宋人,但也反对局限于偏师宋人,他主张“沿晋游唐,守而勿失”。因此,他上溯汉魏、晋唐,下及宋元。他涉及的书体集中在今体(楷、行、草、章),并信奉功力与情性的完美结合,故其小楷的积功与狂草的风神均令时人难望项背,深得推崇。

祝允明去世后,吴人拥戴文徵明为吴门书坛盟主。他在书体涉猎方面又比祝允明有所拓展:在楷、行、草之外还涉猎篆隶古体。由于文氏的性格严谨,故其小楷成就更胜祝氏一筹,被推为“有明一代第一”。

由于文徵明的长寿与德高艺博,实际上主持吴门书画文坛三十余年,是“吴门派”的关键人物。加上他晚年在故乡苏州设帐授徒,还集刻私家所藏法书成《停云馆帖》以传播书艺,故其影响绵远深广,史称他的弟子多如“过江之鲫”。其子孙后裔中亦至少有五十余人(传至清代)兼善书画。在明代中后期甚至有“天下皆文氏一笔书”之说。此说虽不免有夸大而不符史实之嫌,但据此既可看到文氏书风影响之广,又可窥见吴门书画衰落之原因——文氏书画受到过分的崇拜和追捧,在形貌上造成了束缚,令急于求成的书匠画匠放弃了向古代经典的兼师博习,从而导致了衰退。

当然,在吴门书派的全盛时期,祝允明、文徵明、王宠、陈淳、蔡羽、唐寅等杰出代表之间均能注意拉开各自形貌上的距离,遵循了“和而不同”的审美原则,汲取古法而求诸“士气”与“书卷气”,抒发性灵而各具个人面目。这样的成功经验于当今吴门书坛仍然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