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塞斯人的行为喜玛拉:《四十五计》:慧创造奇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07:38:26
  《三十六计》与《四十五计》对比说明 
  一、《三十六计》多强调谋略的具体方法,《四十五计》多取决于谋略的心理运用。 
  二、两者对同一战例应用计谋的切入点不同。 
  如:《诸葛亮七擒孟获》。《三十六计》从“欲擒故纵”的角度去考虑;《四十五计》则从“以德服人”攻心为上的角度去思考。两者对同一事例的切入点不同,但运用谋略并不矛盾,这是两者互补。同一战例并非单计应用,而是多计并用。 
  三、《四十五计》应用角度多元化。 
  《三十六计》原书每计只有计名、解语、按语,前后各有一文,没有相关的故事来源、注释、战例、按语阐释,现在看到的是后来编者加入的,而且只举了军事,政治两方面的事例。《四十五计》每一计都尽量从军事、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全面写出,以历史资料为依据,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 
  四、后人在《三十六计》中把“指桑骂槐”牵强于军事战例,应用“声东击西”此计应多用于生活。 
  五、敌强我弱可智取,我强敌弱可用“威慑”,《三十六计》与《四十五计》在计谋上相互补充。   二000年秋,我偶然翻阅《三十六计》,觉得在其之外仍有被广泛应用的智谋没有被归纳总结,于是我开始查阅古今中外各种书籍,经过五年多的时间专心研究,总结出《四十五计》。其共分四篇:一、战略篇;二、战术篇;三、经济篇;四、生活篇。现精缩每篇各计献给读者,希望它能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解决我们遇到的各种难题,把平凡的事情做得不平凡,用智慧创造奇迹。
  一、威慑战略 
  1、计名释义 
  威慑战略是指一个国家、团体或个人对外采取用以威胁对方的策略。 
  2、按语评析 
  二十世纪80——90年代,美、苏两国的核竞赛是典型的代表,通过军事、政治手段用以威胁、控制、左右发展中国家及贫弱国家。权利和财富在生活和工作中也能形成威慑。 
  3、用计例说 
  例一:李斯游说秦王 威慑战略统一天下 
  李斯(?——前208年)是楚国上蔡人,他跟随荀况学习五帝三皇治理天下的学问,学业完成后,他估计楚王不能成大事,他就到了秦国,被丞相吕不韦推荐为秦王的侍从,因此李斯得到游说秦王的机会。 
李斯说:“如今秦国仗着强大的国力威慑诸侯,至今已经六代了,你不能让诸侯从新强大起来,相聚联盟合众,那时虽有黄帝的贤明,也不能兼并其他诸侯。”秦王采用了李斯的威慑战略,灭亡了六国,统一了天下。 
  例二:韩世忠单人独马 气度迫敌万人降 
韩世忠是南宋时代著名的抗金英雄,一次,奉命率所部人马去征讨叛将李复,其人马不足一千,而叛军确有数万,面对敌众我寡的形式,韩世忠依然从容不迫,在第一次战役中,李复被杀,韩世忠乘胜追击,此时叛军仍有万余人,他感到以千敌万难取胜。要从心里上震撼敌人,于是他单人独马,夜里来到叛军营中,大喊道:“大军到了,你们赶快收起兵器,卷起铠甲,我可以保全你们的性命!”叛军恐惧,跪着向他进奉酒肉。韩沉着地下马解鞍,把酒和肉都吃光了,叛军看到韩世忠从容的气度,于是全部投降。 
  例三:狄仁杰威名退敌 
  公元696年,万岁通元年,北方契丹孙万荣率军功陷翼州,杀死刺史陆宝积,屠杀官兵数千人。契丹兵进而又攻打瀛州 ,整个河北为之震动,人心恐慌。武则天下诏擢升彭泽县令狄仁杰为魏州刺史,前去平息战乱。狄仁杰上任后知道,前任刺史孤思原因害怕契丹突然来袭,把百姓全部迁入城里,修补城墙,巩固城防。与此做法相反,狄仁杰上任后打开城门,让百姓出城耕作。他宣称,敌人离这里还很远,不必这样惊慌。如果敌军到来,我自有退敌之策,无须烦扰百姓。契丹听说狄人杰到了魏州,慑于其威名,未敢冒犯,不战自退。 
  例四:威慑权威----原子弹 
  美国经过六年的努力,耗资20余亿美元,1945年7月中旬至8月初,首批用于实战的两颗原子弹的零部件全部制造完毕。因两颗原子弹的外行一个瘦长,一个短粗,故取名为“瘦子”和“胖子”。  1945年8月6日9时15分,美空军把“瘦子”投向了日本广岛。45秒钟后,原子弹在距地面550米的空中爆炸。十亿度的高温 把一切变成灰烬,仅过两分钟,一个拥有34.4万人口的城市就损失了6万多人。相当于1004万吨常规高爆炸药威力的“瘦子”把4平方英里的城市化为乌有。8月8日晚上,美国空军又把“胖子”投向了日本长崎,把该城的44%的地区炸毁。事后,美国战略轰炸统计局估计,约有3.5万人死亡,6万人受伤。原子弹的威力从此成为美国威慑战略的一颗棋子。  二、预防打击 
  1、计名释义 
  预防打击是认为对方存在威胁或对自己的不利因素而对其采取主动攻击的战略,以消除不利因素。 
  2、按语评析 
  预防打击是发动战争挑起事端的借口,是先发制人的谋略,是主动进攻,率先表明立场,率先采取行动,有备而战的策略,是优势的体现。 
  3、用计例说 
  例一:预防打击 西汉削藩 平定吴楚七国之乱 
  西汉时期,中央集权的封建政府与地方割据的诸侯王封国之间的较量持续了很长时间。这些同姓王占据了全国大部分土地,当时全国有54个郡,各诸侯国就占了39个,仅齐一国就占有7郡,而归西汉中央政府管辖的则只有15个郡。诸侯国掌握着封国内的征收赋税,任免官吏,铸造钱币等政治经济大权,他们各据一方,目无天子,威胁着中央政府的安全。大臣晁错主张消藩,汉景帝采纳这一建议,引起吴楚七国之乱,经三个月的战争,七国之乱被平定,西汉中央政府收回了叛国的土地。 
  例二:预防打击 俄军攻陷喀山 
  16世纪初,与俄国毗邻的喀山汗国具有较强的实力,对俄国是一个威助。因此,沙皇政府一直希望颠覆喀山汗国政权,以剪除威胁自己的一个重要力量,但一直未能获得机会。伊凡四世当权之后,俄国军事力量迅速膨胀,而此时喀山汗国国内却争权夺利,政局混乱。于是沙皇政权决定乘机远征喀山。 
伊凡四杨亲率俄军于1552年6月向喀山推进,40天后,俄国集结于喀山城下。该城居山而建,易守难功,守军四、五万人,人人勇敢无畏,准备以身殉国。俄军正面进攻了40天未能功下。10月2日,沙皇军队发动总攻,由于众寡悬殊和预先没有料到俄军的行动,喀山城守军全部牺牲,喀山汗王也被俘虏,喀山城被攻陷。 
  例三:预防打击 苏联入侵阿富汗 
  阿富汗紧邻苏联,是其推行南下战略的重要一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苏联便加紧了对这个国家的控制,先后扶植了三个傀儡政权。1979年上台的阿明也是苏联扶植上去的,但他总想独立,刻意与苏联疏远,与此同时,却努力改善和发展与其它国家的关系,苏联对这个年富力强,难以摆布的领导人越来越不放心。苏联人最后决定,出兵阿富汗,干掉阿明,控制住局势。1979年12月27日晚,苏联部队突袭达拉蒙宫,仅用了3个小时便打垮了阿明的部队,并击毙了他本人。苏军侵略阿富汗的战役行动,以在一周内实现了对阿富汗主要城镇和交通干线的占领而结束,苏联完成了对阿富汗实施预防打击的战略。 
  例四:美国预防打击 寻找美丽借口 
  巴格达时间:2003年3月20日5时35分,美国对伊拉克采取了军事打击。 
当天美国总统布什发表电视讲话说:“我的美国同胞们,威胁美国和世界的危险将被瓦解,我们会安然地度过这危险时刻,我们会把和平带给世界,我们将捍卫我们的自由,我们将把自由带给伊拉克人民,我们必将胜利,愿上帝保佑美国,保佑所有为她而战的人。”于是美国对伊拉克采取“斩首”军事行动
  三、以硬对硬 
  1、计名释义 
  以硬对硬是指用强硬的方法对会强硬。 
  2、按语评析 
  以硬对硬在战略上适用于双方实力相当,认为互相间谁也不敢轻易出手攻击对方。以硬对硬在战术上的应用,常会令双方考虑到,如果双方互相攻击,实力相当,彼此都会有相等的损失,因此打的可能性小。势均力敌之战,多采取不战之策,通过谈判解决或默认其军事行动。在军事实力上,一强一弱是战争的根源,非对称作战才易取胜。 
  3、 用计例说 
  例一:以硬对硬 武则天制服烈马策略 
  武则天侍奉唐太宗的时候,唐太宗的一匹烈马,名叫狮子聪,没有人能制服它。武则天对唐太宗说:“我能制服它,但要有三件东西:一是铁鞭;二是铁锤;三是匕首。我先用铁鞭打它,不服,用铁锤打它的头,还不服,就用匕首割它的喉咙。”后来,她就是用制服烈马的这种办法控制她的群臣。所以,她能在唐高宗去世以后局势十分动荡的岁月,稳定自己的统治,客观上起到了巩固国家统一、保持社会安定的作用。 
  例二:包拯以硬对硬 刀铡陈世美 
  包公,真名叫包拯,是北宋庐州合肥人(安徽合肥),生于公元999年。他做官执法如山,铁面无私。一个叫陈世美的人,出身贫寒,但是他学习很勤奋,后来考上了状元。他在考上以前已经取了一个妻子,叫秦香莲,而且有了两个孩子。可是他又跟一位公主结了婚,摇身一变成了驸马爷。秦香莲带者两个孩子辛辛苦苦地赶到京城找到陈世美,他竟说不认识她们,而且还派一个武官要杀她们。武官不忍,在告诉真情后拔刀自杀。于是秦香莲就到开封府衙门告状,而当时的开封府尹正是包公。包公看完秦香莲的状子后,很是气愤。他在详细调查和审问之后,决定处死陈世美。这时,公主、皇后还有许多大官都来为陈世美求情,她们被包公拒绝以后,又吓唬包公要撤他的职。包公不怕丢掉乌纱帽,坚持自己的判决,用铡刀处死了陈世美。 
  例三:美苏以硬对硬 制造古巴导弹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亦称加勒比海危机,它是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相互进行核讹诈强加给加勒比海地区以紧张局势的一次外交上的大较量。古巴革命胜利后,美国一直想推翻古巴政权。1962年7月,苏联以保卫古巴为名,偷偷地把中程导弹运进古巴,行控制古巴之实,从“后院”挖美国的墙角,美国对此提出强烈抗议。美国总统肯尼迪权衡了利弊,如果美军空袭古巴导弹基地,必然会引起核大战的爆发,可能导致美、苏两败俱伤,甚至同归于尽的恶果。10月22日,美军派大批军舰和2万名海军对此地进行封锁。美国如此强硬的态度让赫鲁晓夫吃了一惊,他下令加快向古巴运送导弹及苏式轰炸机的速度。美军对此毫不退让,增加了封锁区的船只,双方进入到紧急戒备状态。面对这种情况,赫鲁晓夫软下来了。他提出不再向古巴运送武器,但要求美国立即解除对古巴的封锁,保证不再入侵古巴。美军此时也做好了对苏联在古巴的导弹基地进行轰炸的各种准备。吓破了胆的赫鲁晓夫同意撤走导弹,苏联用撤除导弹的方式换取了美国不入侵古巴的保证,并在禁止核试验上跟美国人达成了某种默契。 
  例四:以硬对硬 老帅们坚持正义 
  1976年1月10日,江青、关锋、王力合谋提出,经林彪批准,要在军队内全面搞“大民主”,彻底揭穿军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妄图毁我长城。这一切使老一辈革命家看清了“文化大革命”根本不是什么文化领域的革命,而是一场争夺党、政、军领导权的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党和国家面临着极大的危难。他们要为捍卫党的领导和马列主义原则挺身而出。1967年1月19日下午,中央军委在京西宾馆召开碰头会,讨论军队搞不搞“大民主”的问题。会上康生说:“军队不能搞特殊。”随后江青、陈伯达争先恐后地说:军队应该和地方一样,都要开展“大民主”。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等表示坚决不同意军队开展“大民主”。他们说:军队负有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保卫社会主义国家的重大责任,军队稳不住,敌人入侵、无法应付。双方针锋相对、争论激烈。会议不欢而散,他们的想法没有得逞。
  四、先发制人 
  1、计名释义 
  先发制人就是先发动进攻,争取主动,控制敌方。泛指先下手以制服对方。 
  2、按语评析 
  先发制人,它即可以适用于战略,也可适用于战术。战争中最讲先发制人。汉·班固《汉书·项籍传》: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意思为:先发动可以制服对方,后发动只能被对方制服。俗话讲: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先发制人强调的是首次打击的作用,要速战速决。一旦不能速战速决,则会变成旷日持久战,会兵钝锐挫,最终必丧失先发制人的主动权。先发制人成败的关键在于把握战机,掌握时机,忌:举棋不定、优柔寡断。 
  3、用计例说 
  例一:张柬之先发制人杀二张 
  女皇武则天晚年,宠幸面首张易之、张宗昌兄弟俩,他们伺候在武则天左右,讨她欢心,并以武则天为靠山,贪赃枉法,欺凌群臣,武则天非常袒护他们。公元705年(神龙元年),武则天病重,她让二张处理国事,大臣们担心他们擅权篡位。宰相张柬之,年以80岁,决心铲除二张。于是他决定逼太子出面,以太子的名义号召宫廷上下。预定的时间到了,张柬之和武将们率领500多名羽林军来到了宫廷外的玄武们,径直闯入武则天的寝宫。二张正欲发问,士兵冲上去把二张砍死。张柬之禀报武则天是奉太子之命,希望武皇传位给太子。武则天日益病重,只得让太子继位。张柬之先发制人迅速消灭了二张党羽,稳定了局势。 
  例二:忽必烈先发制人登汗位 
  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即位当了大汗。窝阔台死后,由乃马真皇后监国,后来由她的儿子贵由做了两年多大汗。贵由死了,汗位就传到了拖雷的儿子蒙哥手里了。蒙哥做了大汗后,就让他弟弟忽必烈掌管黄河以北的地方军队和行政事务。 
  公元1258年,蒙哥发动三路大军攻打南京,他自己率领主力攻四川,让忽必烈攻鄂州(现在的湖北省武汉市),正当忽必烈攻打鄂州的时候,忽然传来蒙哥去世的消息。按照蒙古人的习惯,拖雷的儿子阿里不哥有继承汗位的权力,忽必烈知道消息后,立即召集跟着他的诸王,大将和谋士们,商量对策。 
公元1260年3月,忽必烈到达开平。他的大将廉希宪和商挺私下对他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机会丢失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于是,忽必烈在开平召开忽邻勒塔,在塔察儿、也先哥、合丹、米哥等王的拥护下,忽必烈率先登上了大汗的宝座。 
  例三:伊拉克先发制人 挑起两伊战争 
  两伊战争是指1980年9月---1988年8月结束的伊朗和伊拉克之间长达8年的战争。两伊矛盾有来已久,双方在边界、民族、宗教以及海湾地区权益等诸多问题上存在着争端。1980年,两国矛盾表面化,边境冲突不断升级。9月22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先发制人出兵10万,发起进攻,两伊战争开始。双方你进我退,我攻你退,不断地发生战斗,从陆地打到海上,又从海上打到陆地,但谁也没有得着便宜。1988年8月20日,双方在联合国调解下正式停火。在这场战争中,双方死亡100万人,伤150万人,经济损失高达9000亿美元。 
  例四:先发制人 抓捕“四人帮” 
  毛泽东逝世后,“四人帮”加快了篡夺党和国家权利的阴谋活动,解决“四人帮”问题已不能再拖延了。但当时担任党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的华国锋由于历史的原因,难以有力地制止“四人帮”的猖狂活动。而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又正遭受到不断的打击、迫害和严密监视。解决“四人帮”问题的历史重任,落到了叶剑英的肩上。经叶剑英、华国锋、汪东兴紧急磋商,果断决定,先发制人,以快打慢,提前采取行动。1976年10月6日下午1时,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当晚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通知。通知说10月6日晚8时开会,当晚,叶剑英、华国锋正襟危坐在怀仁堂,汪东兴站在屏风后面,注视着门口。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来开会先后被抓,同一时间,另外的行动小组对住在中南海的江青、毛远新采取了同样的措施。晚10时,华国锋在玉泉山9号楼,召开紧急政治局会议,宣布党中央采取断然措施,对“四人帮”实行隔离审查的决定。  五、兼弱攻昧 
  1、计名释义 
  兼弱攻昧是指兼并弱小、攻击愚昧的国家。 
  2、按语评析 
  在人类历史上,弱小、愚昧的国历来都是被强大国家吞并的目标和侵略的对象。这是附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发展规律。弱小、愚昧就要被攻打,必然迫使弱小之国要采取富民强国的政策,否则将会被强大的国家所兼并。人类历史上,朝代更迭,均始于腐败、愚昧、弱小。新生力量则会取而代之。 
  3、用计例说 
  例一:宋太祖兼弱攻昧 统一大宋 
  宋朝初建时,所继承后周疆域只不过拥有黄河中下游地区,在它周围还盘踞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割据政权。宋太祖有统一天下的雄心大志,但究竟应当从何处入手,他日夜筹思,耗尽心血,于是他雪夜出访赵普(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赵普提出“先南后北、兼弱攻昧”的战略,经过一番军事上周准备,宋太祖于公元962年开始“先南后北”的统一战争。首先进攻南方中实力最弱的荆南和湖南,取得了胜利,接着又灭亡了后蜀、南汉、南唐等国,至此,宋朝完全统一了南方。宋太祖死后,宋太宗即位,实现了宋太祖未能实现的北伐计划,统一全国。 
  例二:沙俄兼弱攻昧 土耳其兵强败北 
  18世纪中叶,叶卡德林娜即沙皇位后,继承了历代沙皇对外扩张的政策。她极力想进入黑海,由于当时实力强大的土耳其横梗其间,她的野心受到阻碍。于是,叶卡德林娜决定对土耳其开战。1770年5月,俄国远征舰队克服了千难万险,到达了爱琴海,与土耳其海军对持。土军的军事力量,远远超过了远来的俄国舰队。具有优势的土耳其海军此时犹豫不决,举棋不定,毫无决一胜负的勇气和热情。而力量相对弱小的俄国舰队却果断非常,立刻进攻,土军甘居守势。俄军迅速而从容地布置兵力,调整阵容,做好所有战斗准备。而土耳其舰队阵容的布置却极为死板。俄军再次进攻,速战速决,一举摧毁土耳其舰队。7月8日上午8时,俄军以11人死亡的代价赢得全胜,土军舰队被彻底消灭。 
  例三:日本兼弱攻昧 提出“大东亚共荣圈”的构想 
  日本帝国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提出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的梦想,这是妄图奴役亚洲各国,建立殖民帝国的侵略扩张计划。其目的是要在包括整个中国、东南亚、印度乃至大洋洲在内的广大地域范围内建立日本军国主义的殖民统治。首次被列入“共荣圈”的国家和地区有:中国、朝鲜、印度支那、缅甸、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荷兰属印度(今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属印度(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阿富汉等贫弱国家及太平洋的许多岛屿。这就是日本帝国主义的“兼弱攻昧”战略,但中国和亚洲各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的这一野心。 
  例四:兼弱攻昧 苏芬战争 
  苏联与芬兰的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法西斯德国入侵波兰以后,苏联为了夺占苏芬边境的卡景利阿地峡,以改善其北方大城市列宁格勒的安全条件,而对芬兰发动的一场明显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边界战争。1939年11月28日,苏联借口芬兰进行武装挑衅,宣布废除互不侵犯条约。11月30日,苏军发动了对芬兰的进攻,苏芬战争随即爆发。战争从1939年11月30日----1940年3月13日结束,历时3个半月,苏军凭借着优势兵力,始终处于进攻态势。1940年3月12日,苏芬双方签定了《苏芬和平条约》,芬兰把1/10的土地割让给苏联,并把汉科半岛租借给苏联,为期30年。 
  六、敲山震虎 
  1、计名释义 
  敲山震虎是通过敲山来震慑老虎,使老虎不敢发威。 
  2、按语评析 
  敲山震虎是威慑战略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展示军事实力,迫使对方屈服的手段,达到不战而屈人之这兵的目的。 
  3、用计例说 
  例一:焚书坑儒 敲山震虎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统一中原以后的第九年,丞相李斯说:“如今,天下已经安定,法令已经统一,老百姓当努力种田做工,读书人应当努力学习现行的法令制度。可是如今还有那么一些读书人、总是死抱住老一套的东西不肯放弃,老是根据过去古书上的记载来攻击当前的政治制度,这对陛下的统治是很不利的,必须予以严厉禁止。我建议:史官所收藏的图书,凡属不是秦国的历史,全部拿来烧了;不是政府任命的博士官所藏的《诗经》、《尚书》,而是私家收藏的这一类书籍,一律焚烧掉,杜绝混乱思想的根源。”于是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下令焚书。  秦始皇听说读书人在背后说他的坏话,一下查出了460多个方士和儒生,叫人在咸阳城外挖个大坑,把他们都活埋了,秦始皇焚书坑儒,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他封住了正直官吏和读书人的嘴,使那些会阿谀奉承、欺上瞒下的奸人如赵高之流,逐渐成了秦始皇身边的重要人物。 
  例二:武则天敲山震虎杀叛臣 
  公元683年12月,唐高宗病死了,太子李显即位,就是唐中宗。武则天以皇太后的身份临朝执政。她不能容忍唐中宗重用皇后韦氏家族的人,她又把唐中宗废了,立她的四儿子李旦为帝,就是唐睿宗。她不许睿宗干预朝政,一直由她自己做主。 
  唐朝的一些元老重臣对这种状况非常不满,徐敬业等人打着拥护唐中宗的旗号,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武则天派出30万大军讨平了徐敬业,杀了倾向徐敬业的宰相裴炎和大将程务挺。 
  叛乱平定以后,武则天以胜利者的姿态召见群臣,她说:“你们这些人中间,有比裴炎更倔强难制的先朝老臣吗?有比徐敬业更善于纠集亡命之徒的将门贵族吗?有比程务挺更能攻善战、手握重兵的大将吗?这三个不利于朕,胗能杀他们,你们有比这三个人更厉害的吗?”这时候,再没有人敢吭声了。 
  例三:林则徐虎门硝烟----敲山震虎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率领广州的文武大臣来到了虎门海滩,他让人将2.2万多箱鸦片全部销毁。广州城的百姓都来看这壮观的场面,虎门海滩一时人山人海,人们沸腾起来。义律那帮英国商人们,此时只能在远处眼巴巴地看者,虽然他们恨透了林则徐,但现在也无可奈何。虎门上空的黑烟一直冒了二十几天,这些鸦片终于全部被销毁。林则徐的硝烟运动取得了胜利,对义律那些英国人起到了敲山震虎的作用。但不久,这帮侵略成性的家伙便把这当成借口,发动了罪恶的鸦片战争。 
  例四:日本人敲山震虎 蒋介石下令不抵抗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轨道,反诬中国军队破坏,炮轰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制造了“九一八”事变。蒋介石密电张学良:“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可也。”20万东北军执行蒋介石不抵抗的命令,不战自退,不到一个星期,日本就占领了除辽西以外的辽宁、吉林两省。10月,疯狂的日军又开始向黑龙江进犯,11月占领齐齐哈尔市。1932年1月,占领锦州。2月占领哈尔滨。就这样,仅仅4个月,日本侵略者就吞下了倍于它本土的中国土地。从此。东北3000万名同胞惨遭日本铁蹄的蹂躏  七、以战养战 
  1、计名释义 
  以战养战即通过战争掠夺的物资,供给战争使用。 
  2、按语评析 
  古今中外,每一场战争,其获胜方均会从战争中缴获战利品、占有土地,得到财、物等。以此扩大自己的实力,图更大的收益。以战养战、战不白战,才有战争不断。 
  3、用计例说 
  例一:以战养战---阿保机越战越强 
  公元916年,阿保机建国时,国号是“契丹”。到了公元947年,国号改为“辽”,这就是辽王朝。公元907年,是唐朝灭亡那年,经过部落选举,阿保机当了契丹部落的首领。契丹建国后,阿保机不断向周围各族进行大规模的扩张。那时侯,中原地区正处于五代十国统治时期,群雄割据,混战不断。阿保机利用这个机会,入侵河北东北部,攻占了许多周县。他通过以战养战的战略,用掠夺来的物资装备军队,增加收入。通过侵占土地,扩大自己的统治地区。阿保机领导的契丹,成为当时我国北方的一个强大的地方政权。 
  例二:以战养战 美国“一战”发横财 
  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7月28日起,到1918年,共有31个国家参加了战争。战争范围从欧洲扩展到亚洲、非洲和美洲,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自大战以来,美国打着中立的旗号,坐山观虎斗,从中取利。美国与交战双方大做军火买卖。大发战争横财,交战双方都希望美国帮助自己打败对方,尤其英国更希望于美国参加协约国一方,想借这支生力军早日打败同盟国,结束大战,但美国迟迟不愿参战。实际上,美国同协约国经济关系日益加深,1914年--1916年,美国对协约国的出口增加了三倍,对德奥的出口则减少了99%。美国有势力的财团强烈要求政府支持最大的美国买主和债务人-----协约国。1917年4月6日,美对德宣战,先后派遣200万军队开赴欧洲战场,美国对协约国的军火和物资供应迅速增加,这对协约国战胜德奥集团起了重要作用,也使美国在这场战争中发了横财。 
  例三:以战养战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在长达14年的侵华战争中,侵占了中国930余座城市,占领了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大片土地。 
日本帝国主义在所谓的“以战养战”策略指导下,对我国沦陷区实行了血腥残暴的经济掠夺。在农业、工矿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劳动力等方面,采取了不同形式的掠夺,还大肆榨取中国的资财和掠夺劳动力,其总方针是把沦陷区的经济变为它的附庸经济。农业方面,低价收购农产品,甚至采取无代价征收的方式,“就地取粮”,对农民肆意掠夺;在工矿交通运输方面,华北沦陷区每年向日本输送原煤达到800万吨。到1943年掠夺铁砂1060万吨、生铁180万吨、煤炭5000万吨。1939年至1942年6月,日军从华北劫走青壮年600万人到东北从事苦役,“以战养战”战略缓解了日本侵略战争中人员不足,物资缺乏的局面。 
  例四:积智成勇---以战养战 
  市场犹如战场,商战也是这样,古人云:将在谋而不在勇,有谋着谋天下。美籍华人蔡志勇就是收购和兼并,使其成为美籍华人中的经济强人。1965年,他卖掉了忠诚管理及研究公司的股票,得了220万美元,成立了蔡氏管理与研究公司。1973年又成立自己的证券公司,逐渐成为生意中的新巨头。1978年,他又收购了联合麦迪逊公司的空股权,并成为总裁。1982年4月,他又把该公司卖掉,收购了美国容器公司的股票,并成为最大的持股人,同时担任副总裁。在他指挥下,该公司业务迅速发展,并日趋多样化,营业额和利润大大增加。  八、恐怖袭击 
  1、计名释义 
  恐怖袭击是通过突然袭击的方式,让人从心理上感到害怕。 
  2、按语评析 
  恐怖袭击在2001年,美国“九一一”事件后,世界上所用的频繁率较多的词汇之一。它通过各种方式的打击、袭击,使对方造成伤亡,或建筑物遭受巨大破坏,令人产生心理恐惧。恐怖袭击多用于报复性打击,以弱对强,在正面战场处于弱势的情况下,只有采取侧面和背面的偷袭形式进行报复袭击。另一种情况是强对弱实施的残杀。总之。恐怖袭击会使许多无辜生命受到伤害。 
  3、用计例说 
  例一:恐怖自杀---震惊吴军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听说越王勾践刚刚即位,就想趁乱攻打。吴王亲自带兵以排山倒海般攻过来,越军节节败退,很多人当了俘虏,勾践见硬拼不得,就想出了一个办法。第二天,吴军又气势汹汹地前来挑战,忽然,从越军队伍里走出好多没有穿军装的人。他们各个披头散发,衣衫单薄,手里拿着一把刀,走到吴军阵前,这些人站成三行,把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高喊道:“我们犯了军纪,不能逃脱刑罚,今天就死在两军阵前拉!”说罢一齐自刎了,这可怕的怪事把吴军的将士震惊了,看呆了,斗志也懈了。越军喊声震天向吴军杀来,吴军全线崩溃。 
  例二:恐怖掠夺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859年,两万多名英法联军再次攻占大沽口,接着又占领了天津,最后直扑北京。面对着侵略者饿狼般的凶残进攻,清政府就象一只受惊了的绵羊,毫无抵抗能力。当侵略者到达通州后,咸丰皇帝便领着贵妃和大批官员逃到承德去了。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后,直接向圆明园进兵,他们像恶浪见到肥肉那样,疯狂地掠夺起来。能搬走的都搬走了,对于那些弄不动的珍贵物品,就疯狂地连砸带砍,过足了瘾。为了摸掉自己罪恶的痕迹,侵略者决定烧毁圆明园,于是,团团烈火吞没了华丽的宫殿和楼阁。世界上最辉煌的建筑群从此消失了。 
  例三:索罗斯恐怖袭击 东亚金融风暴 
  1997年3月6日,泰国中央银行宣布国内10家财务公司和11家住房贷款公司被投资者提走近6亿美元,3月7日股市大跌,6月,泰铢继续下跌,贬值幅度超过38%,泰国中央银行行长与财政部长宣布辞职。7月初,印尼盾下降了21%,马来西亚林吉特、菲律宾比索贬值约15%。这是索罗斯(美国经济学家)玩的一场数额较大的经济游戏,就像一场不见销烟的战争,失利者检点损失,获益者指点江山,在经济领域的战争中,没有飞机、导弹和坦克,交战的是货币。台湾经济学家温世仁点评东亚金融风暴时说:虽然生命、文化、物质的损失不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造成的损失相比,但这次东亚金融风暴给亚洲带来的金融、经济损失却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金钱损失还要大。 
  例四:恐怖袭击 美国的“九一一”事件 
  美国当地时间2001年9月11日10时30(北京时间22:30),随着一声巨响,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北楼在爆炸中轰然倒塌。这标志着闻名世界的纽约世界贸易中心两座摩天大楼不复存在了。在两架飞机撞击纽约世贸大楼数分钟后,美国五角大楼也发生了一次巨大的爆炸,并引发了大火,据目击者称,这次爆炸也是由于飞机撞击而引起的,美国遇袭了!这是美国建国以来本土首次遭到大规模恐怖袭击。恐怖袭击造成了来自62个国家和地区的3225人死亡和2000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九一一”事件打破了200多年来美国人处于两大洋之间,对战争具有免疫能力的神话。“九一一”事件后,美国的安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迫使美国重视本土的安全。未来一段时间,反恐怖和防恐怖成为美国人民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九、诱敌深入 
  1、计名释义 
  诱敌深入是诱惑敌人前进,制造战机,消灭敌人。 
  2、按语评析 
  敌强我弱,后退一步,诱敌深入,使敌拉长战线,增加消耗,疲劳沮丧,兵力分散,暴露弱点,寻机歼敌。让之以利,主动放弃,诱敌急进,使兵力分散,各个歼灭。诈露军情,诱敌上钩,有意为敌制造假部署、计划、行动,使敌错误判断,诱敌入计,将其歼灭。 
  3、用计例说 
  例一:诱敌深入 老马识途 
  公元前679年,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虽然中原各国逐渐承认了齐国的盟主地位,但边远的少数民族部落却不理这一套。一个叫山戎的部落经常侵犯中原小国,齐桓公决定征服它。齐桓公亲率大军讨伐,山戎首领叫密卢知道打不过,就去孤竹国借兵。孤竹国派大将黄花率兵迎战被打败。黄花听信一位大臣的话,杀了密卢,假降,并把齐桓公引入北方有个叫“旱海”,又称“迷谷”的地方。这里是茫茫黄沙,辨不出方向,黄花此时已经不知去向。大队人马转来转去,走不出这个迷谷。管仲想出了一个办法,让人挑选几匹老马在前边走,或许可以走出去。几匹老马不慌不忙地走着,果然走出了迷谷。 
  例二:拿破仑诱敌深入 重创埃及军队 
  为了打击英国在东方的势力,1798年7月,拿破仑率领法国远征军抵达埃及,埃及的马木留克骑兵英勇抗法,采用游击战术,对法军造成很大威胁。法军经过十几天的强行军,抵达金字塔附近,拿破仑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引马木留克骑兵前来决战。他在金字塔下布置伏兵,把几百门火炮预先埋伏在东西两侧,故意让士兵散队游逛,显得漫无纪律的样子。他自己骑着骏马,带着几个随从,踏着月色来到司芬克斯狮身人面像前,朝它开了一枪。埃及近卫骑兵听到枪声,从南面冲杀过来。拿破仑看诱敌深入的目的已达到,下令吹号,集合步兵,一场血染黄沙的激战发生金字塔下,埃及几千人马被打死,几千人被俘。拿破仑进入开罗城,成为埃及的霸主。 
  例三:诱敌深入 红军四次反“围剿”胜利 
  从1930年,蒋介石调集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了四次“围剿”。毛泽东根据敌强我弱的情况,采取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和打运动战的方针,先后粉碎了敌人的前三次“围剿”。周恩来、朱德创造大兵团伏击歼灭敌人的战术,又于1933年粉碎了敌人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围剿”。1930年10月,第一次反“围剿”,红军东渡赣江,向龙冈一带退走。第十八师师长张辉瓒率部孤军深入,直逼龙冈,被歼1.5万多人。第二次“围剿”,蒋介石调集20万人的大军,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方针,分四路向赣南革命根据地推进。此时红军只有3万多人,从1931年5月16日至31日,红军用诱敌深入的战略,歼敌3万多人。1931年7月,蒋介石率30万大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三次“围剿”。红军牵着敌人的鼻子,在崇山峻岭中穿行,共歼敌3万余人。1933年2月——3月,第四次反“围剿”,红军采取同样战略,歼敌3个师。 
  例四:诱敌深入 智推胶鞋 
  20世纪初,两家现代制鞋企业的推销员,先后到了斐济岛推销布胶鞋。当初岛上居民都是“赤脚大仙”不知鞋为何物。甲推销员认为此岛鞋无销路,知难而退;乙推销员则认为前景可观。于是,他留在岛上后,察觉到岛上人喜猎尚武,然后,他就在一些很醒目的地方画了几幅大广告画。画面是岛上的人腰围豹皮,足登武鞋,脚踏死虎,威风凛凛。岛民一看此画,觉得穿鞋很是英武,就打听此物在哪出售。乙推销员立即电告公司,将首批胶鞋运道该岛,布胶鞋终于在岛民足下盛行起来。
  十、以攻为守 
  1、计名释义 
  以攻为守是用进攻的方法,作为防御的手段。 
  2、按语评析 
  以攻为守是变被动作战,为主动出击。把自己的弱势转化为超强的动力。此计多用于敌强我弱,敌优我劣的形势下,弱势者集中兵力,采取主动出击或突然袭击的方式打击敌人,以摆脱困境。
  3、用计例说 
  例一:阿骨打以攻为守 建金灭辽 
  宋政和三年,辽天庆三年(公元1113年),乌古乃的孙子完颜阿骨打做了酋长。他领导女贞人民,为了摆脱辽国的奴役,积极修建城堡,训练兵马,联合生女贞及其他部落,准备发动抗辽斗争。第二年,他出兵攻打辽国,其军队只有2500人,并首战告捷,攻下了宁江州(今吉林省扶余县东南)。辽天祚帝听说宁江州失陷,勃然大怒,派十万大军进攻生女贞。阿骨打带领3700人奋勇抵抗,双方在出河店相遇。这时候,突然刮起大风,吹得尘沙弥漫。阿骨打利用这个机会,带领士兵猛冲过去,辽军不知女贞军究竟来了多少,还没等交战,就纷纷逃跑,取得这次战役胜利。 
  例二:杨业以攻为守败辽兵 
  杨业是北宋时期人们都十分熟悉的金刀老令公-杨继业,有人送他一个美号,号称“无敌”,宋太宗派杨业守卫边关。公元980年3月,辽景宗发兵10万,直向雁门关扑来。雁门关在代州的北面,杨业知道如果雁门关一丢,代州肯定保不住。他说:“敌人10万大军,而我们才几千人马,硬拼是不行的,我们应用计谋取胜。”天黑了,杨业带几百名士兵骑着马绕到敌人后面,突然向辽兵杀了过来。宋兵边冲边喊,辽兵一个个睡得正香,听到喊杀声,只顾自己逃命。杨业没费多少人马,就取得了重大胜利。 
  例三:以攻为守 狭路相逢勇者胜 
  在刘邓大军渡过了沙河、颖河、洪河之后,汝河南岸出现了国民党的大部队。刘伯成说:“自古狭路相逢 勇者胜,我们要以进攻的手段对付敌人,从敌人的阵地打开一条血路冲过去!只要我们坚决勇敢,不怕牺牲,就一定能大过去。”攻击命令下达后,指战员高喊“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口号,前仆后继,一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向汝河。对岸的国民党军队也是刚刚赶到,还没有站稳脚步,就在刘邓大军的猛烈冲击下,阵地上顿时撕开了一条三、四公里宽的口子,使得刘邓大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例四 :以攻为守 抗美援朝 
  1950年6月25日,朝鲜爆发了内战。6月27日,美国出兵朝鲜,同时派海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公然阻止中国解放台湾。美国政府无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声明、谴责和警告,认为中国软弱可欺,不予理睬,命令其部队悍然越过“三八线”,分三路大军向北进犯,直指中国边境的鸭绿江和图门江。奋起反抗,以硬对硬,以战止战,以攻为守是中国政府的唯一选择。1950年10月19日至1951年6月1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连续打了五个战役,采取以“运动战为主与部分阵地战和敌后游击战”相结合的作战方针,先后歼敌23万余人。1951年6月至1953年7月,两年中又歼敌72万人。1953年7月27日,美国终于在板门店同朝中双方正式签订了军事停战协定。  十一、各个击破 
  1、计名释义 
  各个击破是指利用优势兵力,将被分割开的敌军一部分一部分地消灭。比喻将问题逐个解决。 
  2、按语评析 
  各个击破要求指挥者具有全局战略,其前提了解和掌握每个对手的实力,根据具体情况,对症下药,药到痛除。指挥者应具有一个知己知彼的战略素养,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3、用计例说 
  例一:诸葛亮各个击破 五路退敌兵 
刘备新亡,称帝不久的曹丕乘机联络五路大军伐蜀,想成就统一大业,50万兵马分五路来犯: 
  一、辽西羌兵十万,从旱路取西平关; 
  二、孟获起兵十万,攻益州永昌等郡; 
  三、孙权起兵十万,攻两川峡口,取涪城; 
  四、孟达起兵十万,西攻汉中; 
  五、曹真率兵十万,攻打阳平关。 
  蜀国闻此消息,上下惶惶不安,倾国危机,迫在眉睫。刘禅亲自到丞相府问计,诸葛亮说:“陛下不必忧心,四路大兵我已退了,唯东吴一路,我正在考虑派谁前去,退之容易。”刘禅一听大喜,这才放下心来。诸葛亮令蜀国大将马超镇守西平关,西番兵出兵西平关,见到马超不战自退,吓了回去。诸葛亮派大将魏延,令他率一军左出右入,右入左出,以疑兵之计阻击孟获。孟获见蜀兵四出调动,以为主力兵马在此,撤退回洞了。诸葛亮派人送了一封李严(与孟达结为生死之交)亲笔劝信给叛将孟达,孟达接到信后,兵马走到半路,突然“染病不行”,又退了一路人马。诸葛亮派赵云把守平阳关,守而不战,曹真率大军无法攻破,只好折道而回。诸葛亮派邓芝到吴国向孙权陈述联蜀对魏的得益,孙权为之所动,没有发兵。一场气势汹汹的五路兵马来犯,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诸葛亮兵不血刃地化解于无形之中了。 
  例二 :朱元璋各个击破 灭元建明 
  公元1367年10月,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统率25万大军,向元朝发动进攻。他采取了各个击破的战略计划,就是:“先攻取山东,再占据河南,然后夺战潼关,控制这个门槛。最后攻进大都,扫荡山西和陕西。”徐达按照朱元璋的计划,没费多大劲就攻下了山东、河南,元朝的军队不是投降就是逃跑,根本挡不住北伐军的进攻,一路势如破竹,最后攻占了大都,元朝灭亡。 
  例三:努尔哈赤各个击破灭明军 
万历44年(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贞族,建立了后金,自称汗。公元1618年,他率2万军队攻占了抚顺。万历皇帝立即命兵部侍郎扬镐为辽东经略,指挥辽东所有军队讨伐努尔哈赤。扬镐是个文官,从未领过兵大过仗。他集合10万军队,4个部兵,分别由山海关总兵杜松,辽东总兵李如柏,开原总兵马林和辽阳总兵刘挺率领,四路进兵。努尔哈赤胸有成竹地说:“明军分路进攻,我军正可以一路一路地消灭。后金军总共只有6万多人,在努尔哈赤率领下,先消灭了杜松这一主力,又轻而易举地击败了马林,刘挺兵败自杀,李如柏被扬镐急令返回。这样,前后不过5天,明军大败而归,10万大军被消灭4.5万。 
  例四:康熙各个击破 平定三藩之乱 
  “三藩”是指顺治年间派驻云南、广东和福建三地的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后由其子耿精忠袭爵)。三藩独霸一方的地方割据势力,危害着国家的统??的旨意,发动了叛乱,接着耿精忠、尚可喜也树起了反清旗帜,史称“三藩之乱”。当时康熙仅20岁,但机智过人,他制定了重点打击吴三桂,争取其他叛乱者中立,投降的作战方针,并利用耿精忠与台湾郑径的矛盾,招降了耿精忠。1677年,尚可喜忧愤而死,其子尚子信也因吴三桂矛盾尖锐,在清军的进逼下,向朝廷投降。1678年,吴三桂在内外交困中死去。一场席卷10省,长达8年的“三藩之乱”终于被平息。  十二、出奇制胜 
  1、计名释义 
  出奇制胜原指战争中运用奇兵、诈术以制敌取胜,后泛指运用出人意料的办法来取胜。 
  2、按语评析 
  《孙子兵法》兵势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在战争中,能把兵用活、用神,如何出奇制胜,关键看军事指挥员的综合素质。没有奇迹,可以创造奇迹,奇迹在智慧中产生。在战术上迷惑敌人,用敌人意想不到的方法打击敌人。 
  3、用计例说 
  例一:李光弼出奇制胜得好马 
  唐玄宗时期出现了“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起兵叛乱,朝廷派大将李光弼去平息史思明的叛军。李光弼率人马到黄河北岸保卫洛阳,史思明驻扎在河阳南岸。有一天,李光弼叫士兵把军中500匹母马和马驹集中起来,等史思明放马洗澡的时候,就把马驹拴在城内,把母马都赶出城外。母马一离开马驹,就嘶鸣起来。史思明那1000多匹良马一听到对岸马群的叫声,就都浮水泅过河来,马夫们拉也拉不住,唐军就把它们赶进城里,白赚了1000匹好马。 
  例二:四渡赤水 出奇制胜 
  1935年1月,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地区后,敌情极为严重。蒋介石调集40万大军,从四面八方对红军进行合围,妄图消灭红军。而此时红军只有3万多人。 
在这紧急关头,毛泽东灵活地指挥部队,忽南忽北,宛若游龙,四渡赤水,出其不意地纵横驰骋于敌人重兵之间,最后终于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使红军由被动变为主动。这是毛泽东“灵活机动,出奇制胜,摆脱危势”的得意之笔。 
  例三:苏军出奇制胜 轻取布拉格 
  1968年8月,苏联最高领导人经反复研究,认定捷克斯洛伐克以杜布切克为首的现任党中央企图反对苏联,脱离社会主义阵营,苏联决定立即出兵捷克斯洛伐克,对其实行武装占领。8月20日夜11时,捷克斯洛伐克的首都布拉格党中央大楼里正在召开中央主席团会议,为党的十四大做准备。这时一架苏联民用客机,突然飞临布拉格上空。飞机不断向地面呼救,说机械发生故障,要求机场准许紧急着陆,机场允许降落。当机舱门打开时,飞机上蜂拥冲下的不是游客,而是一群全副武装的士兵。没等机场工作人员醒过神来,苏军突击队员已迅速奔向机场各个角落。刹时捷克军人被缴械,机场全部落入苏军突击队手中。苏军不费一枪一弹,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布拉格的各个重要据点。 
  例四:动之以情 出奇制胜 
  “战争狂人”希特勒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遭到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憎恨。二次大战期间,美国有一家专门生产经营火柴的企业,因战争使商品滞销,工厂面临倒闭的危险。该企业老板于是广招良士出谋划策,把磷涂在“希特勒”的漫画像的受臂上。消费者购买这种装潢的火柴后,每划一次火柴,就烧了一次“希特勒”。这对于爱好和平的人来说,十分痛快解恨。不出所料,封面改进后的火柴,立即成了市场上的热门商品。  十三、巧取豪夺 
  1、计名释义 
  巧取豪夺是用软硬兼施的办法,把想得到的东西拿到手。 
  2、按语评析 
  巧取豪夺是强者对弱者掠夺的一种方式,它是利用别人处于困境之时,乘火打劫,乘人之危,提出条件,采取软硬兼施的办法,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3、用计例说 
  例一:巧取豪夺的由来 
  宋朝有位著名的书画家名叫米芾(fú),他有个嗜好,那便是专爱收藏名人字画,为此,他不惜采用欺骗的手段达到自己目的。平日,只要听说谁家有名人字画,他就千方百计把它借来,说是观赏,其实是临摹。他可以临摹得和原来作品一模一样,以假乱真,然后把临摹品还给人家,自己留下真迹。有时他甚至把原作和临摹品同时给原主挑选,原主还往往上当,误选了他的临摹品。有一次,米芾在船上遇见了蔡攸,蔡攸拿出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真迹为请他欣赏。他一看就不肯放手,一定要用一幅同蔡攸交换。蔡攸不同意,他就苦苦哀求,纠缠不休,最后竟以投河自杀相要挟。蔡攸无奈,只得同意交换。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当时的人便把米芾这种伎俩叫做“巧取豪夺”。 
  例二:洛克菲勒巧取豪夺收矿产 
  德国人梅里特兄弟移居美国后,定居在密沙比。他们早起晚归,积攒了一些钱,大量收购地产,成立了铁矿公司。洛克菲勒早已对铁矿区垂涎三尺,等待时机。1873年,美国发生了一次经济危机,市场银根告紧,梅里特兄弟陷入了窘镜,洛克菲勒就派了一位牧师看望他们,并比银行利率低二厘的条件,借其42万元考尔贷款。不到半年,牧师突然来要。两兄弟早已把42万元花在矿产上,无法还钱,他们被逼上了法庭。原告律师说:“考尔贷款是贷款人随时可以索回的贷款,故其利率低。”梅特兄弟只好宣布破产,将矿产卖给洛克菲勒,作价52万元。 
  例三:罗斯福巧取豪夺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最早不是由美国开凿。19世纪末,有一家法国公司跟哥伦比亚签定了一个合同,打算在哥伦比亚的巴拿马省境内开一条连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运河。由于法国公司资金短缺,便向美国兜售巴拿马公司,要价一亿美元。美国欣喜若狂,但却故作姿态。罗斯福指使美国海峡运河委员会提出一个报告,证明在尼加拉瓜开运河省钱,开巴拿马运河将支出2.5美元。法国公司只好销价到4000万美元,省了6000万美元。罗斯福又用同一计策来压哥伦比亚政府。他指示国会通过一个法案,规定美国如果能在适当时机内同哥伦比亚政府达成协议,将选择巴拿马开运河,否则,美国将选择尼加拉瓜。尼加拉瓜也作不住了,与美国签定了一项卖国协议,同意以1000万美元的代价长期租给美国一条两岸各宽3英里的运河区,美国每年另付金10万元。 
  例四:苏联巧取豪夺占波兰 
  1939年9月17日凌晨5时40分,波兰东部边境突然出现了大批苏军,直接闯入波兰境内,波兰守军命令他们止步。苏军中有人喊:“别开枪,我们是帮助波兰人打德国人的。”守军由于与最高统帅部联系不上,只好自作主张,将苏军放进来。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自己是引狼入室。60万苏军迅速蜂拥而入,越过了几乎毫无防备的波兰东部边境,以排山倒海之势向西猛进,攻占城市,解除波军武装。波兰清醒过来后,在维尔纽斯,比亚威斯托克和奥兰纳等地与苏军展开了浴血拼杀,但毕竟势单力孤,很快就败下阵来。苏联趁火打劫、巧取豪夺,给了波兰人背后一刀。  十五、攻击打援 
  1、计名释义 
  攻击打援是指在攻击敌人的同时,也要打击援助之敌。 
  2、按语评析 
  攻击打援是以足够兵力用于攻击,以大部分兵力用于打击援军。攻击打援需合理地分配兵力,两部分兵力密切配合,方能取得胜利,它是“围城打援”计策的延伸。 
  3、用计例说 
  例一:左宗棠攻击打援 收复新疆 
  清朝时期,俄国鼓动新疆西边叫浩罕的小国首领阿古柏占领中国的新疆南部及乌鲁木齐,成立哲德沙尔国,他当国王。俄国也趁机出兵,占领了新疆西部的伊犁地区。左宗棠请命并被任命为钦差大臣,领兵去收复新疆。1876年的春天,60多岁的左宗棠率领军队进军新疆。刘锦堂率兵很快 占领了乌鲁木齐。阿古柏派来援兵,刘锦堂就在城外设下一个包围圈,消灭了援军。这样,除了伊梨以外,清军收复了全部的疆土。 
  例二:慈禧攻击打援 除顾命八大臣 
  清朝咸丰皇帝死了,顾命八大臣拥立载淳为皇帝,封皇后慈安为太后,封懿贵妃为慈禧太后。慈禧对他们很不满决定除掉。慈禧于是让肃顺把咸丰的遗体送回北京,其他七位大臣陪同慈禧由小路先回北京。慈禧到达北京后,第二天,她就先这七个顾命大臣抓起来。等肃顺护送咸丰的遗体到了密云县又被抓了起来。慈禧采取的就是攻击打援策略,她实际上是肃顺这个核心人物与其他七个人拆开,起到了攻击打援的作用。 
  例三:王守仁攻击打援 缓解安庆之围 
  1519年6月,宁王宸濠起兵反对明朝政权,由南昌沿鄱阳湖、长江顺流而下,攻占九江等地,并围攻安庆。江西提督王守仁奉命率兵进攻宁王,王守仁决定先攻占南昌,南昌被攻下。宁王听说南昌被攻下,立即回兵救援。王守仁用分并迎击和分兵合击的战术,一举消灭敌军,生擒宁王。 
  例四 :攻济打援是济南战役的首创 
  在辽沈战役期间,毛泽东指挥华东野战军进行了济南战役。蒋介石派王耀武所部10万人固守,在徐州地区派23个旅17万人随时北援解围。1948年7月16日,华东野战军指挥员粟裕等向中央军委建议:集中华东,西两兵团全部,协力攻打济南,并同时打援。军委批准。华东野战军用14万人组成攻城兵团,用18万人担任打援任务。1948年9月16日夜,济南战役正式发起,9月24日全歼济南守军,生俘王耀武。北援之敌虽经蒋介石再督促,但因查知打援兵团严阵以待,顾虑重重,迟迟不进,解围计划未能实现。战役历时8天,歼敌10万余人。济南战役的胜利,证明了“攻济打援”战法是成功的经验。  十六、闪电战术 
  1、计名释义 
  闪电战术是快速突然地战胜敌人,让敌人失去抵抗能力。 
  2、按语评析 
  闪电战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希特勒率先实施的一种战术。闪电战术具有快速、突然的特征,战前用一些假象迷惑敌人,让对方做出错误的判断,要条件成熟时,突然对敌采取军事打击。 
  3、用计例说 
  例一:希特勒的阿登闪电反击战 
  1944年秋,第二次世界大战已接近尾声。盟军对德国展开全面反攻,但由于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尚需重新调整部署。希特勒抓住这个机会,集中优势兵力,孤注一掷地向盟军最薄弱的阵线--阿登地区展开了最后反击。1944年12月15日晚,28个师的德军悄悄进入了阵地。美军约8万人此时正在睡觉,没有任何人想到,穷途末路的德军会突然发起凶狠的反击。12月16日晨6:30分,德军突然进攻,美军被打得措手不及,几乎全线崩溃。12月17日晚,美军9000人被迫全体投降,这是美军在欧洲战场上一次最惨痛的失败。 
  例二:假痴不颠 闪电谈判 
  日本的N公司与美国S公司进行一场贸易谈判。谈判一开始,美方代表??头记录。美方代表讲后,征求日方意见。日方说:“全没听明白,我们回去研究一下。”于是谈判结束。六个星期后,日方故伎重演,仍以“完全不明白,回去再研究一下”为借口,结束第二轮谈判。半年过去了,日方毫无消息。正当美国人焦躁不安的时候,日方代表团突然飞抵美国,抛出最后方案,并以闪电般的速度同美国讨论了全部细节,使美方措手不及,最后不得不同日本人达成一个明显对日方有利的协议。 
  例三:大智若愚 闪电出售 
  英国有一家兄弟二人开的杂货店,门面虽然不大,但获利极丰。俩人通常一人在里面不露面,另一人在外面照看门面。每当有顾客来买东西时,在外面的人故意装着不知道商品的价格。外面的大声问里面的兄弟,里面的人报出了价格。如:一双鞋15英镑。外面的顾客也听清楚了,但看门面的兄弟故意装作听错了似的向顾客说:“一双鞋12英镑。”顾客听了自然十分高兴,顾不上还价和仔细查看商品,买了就走。其实一双鞋的价格就是12英镑或不到12英镑。 
  例四:波音公司的闪电战术 以快制胜 
  商场如战场,美国波音公司是全球著名的飞机制造大企业。1978年,意大利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在地中海坠毁,该公司急需一架飞机代替,于是他们给波音公司打电话,看能否迅速送来一架波音727客机。当时,订购这种型号的飞机至少要等两年时间,可是两年时间将会使客户的收益大受损失。于是,波音公司立即进行动员,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制造出来。两个月后,意大利航空公司受到了一架崭新的波音727飞机,他们对波音公司的最佳服务精神感动不已。为了回报波音公司,半年后,他们取消了购买道格拉斯公司飞机的计划,转向波音公司订购了9架波因747超大型客机,价值高达5.75亿美元。  十七、立体打击 
  1、计名释义 
  立体打击是在陆地、海上、空中、航天、电子五维领域联合作战,精确打击敌军目标。 
  2、按语评析 
  当代战争是多兵种、高科技协同配合,非接触战术的精确打击。海上、空中打击成为立体打击的主导力量。陆军地位下降,海军、空军地位上升,航天力量成为军队的重点。电子进攻亦发挥其具大作用。立体打击也称一体化战术,主要是指在侦察监视、指挥控制、精确打击等方面,实现高度系统集成,使指挥机构与各作战单元之间,以及陆、海、空三军之间互联互通,提高整体作战效能。立体打击使陆军各武器平台与指挥所之间,各作战单元之间,陆军与其他军兵种之间基本实现“无缝链接”,提高三军联合作战能力,提高地面部队进攻效率。 
  3、用计例说 
  例一:海湾战争  立体打击 
  1990年8月,伊拉克军队侵占了它的临国科威特,由此引发了一场国际性危机。美国总统布什下令调遣50万兵力开赴中东。1991年1月17日空隙战争正式开始,在42天的战争中。有38天是空中打击,地面战只进行了100小时。美军用侦察、预警、轰炸、格斗、通信、电子攻击,指挥控制等所有作战行动为一体的空中战役,其中还包括了对外层空间和电子空间的占领和争夺。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歼灭了伊拉克42个师,伊军伤亡10余万人,被俘17万人,有3847辆坦克、1450辆装甲车、2917门火炮被摧毁、美军仅阵亡184人,而耗资却达610亿美元。当代战争,越来越多呈现出依靠高科技和经济实力,多兵种协调作战,以空军为主的立体打击的特点。 
  例二:海信集团的立体战略 
  海信集团总裁周厚健1994年对海信集团提出“立足电视、超越电视、发展电子、超越电子”的立体发展战略。据调查,在新成立的海信计算机公司的一百多员工中,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比例在90%以上。1996年海信又推出海信变频空调,在当时海信空调一直保持零库存。周厚健的海信集团在其立体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总资产已高达25亿。而他的直接投入却不到2亿元,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内,能用2亿元的较小的投入支配或控制25亿元的庞大资产,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例三:欧盟立体打击战略---欧洲走向一体化 
  1958年1月1日,欧洲经济共同体开始运作,最初的成员国有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意大利和西德六国。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使欧洲各国越来越用一个声音说话,从而在世界上占有一极。它本身具有立体打击和立体防御的能力,使其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具有独立性。从政治、经济实力来看,欧洲各国的实力还在美国之上,结束了美国独霸天下的局面,使世界走向多极化,对世界历史的走向产生一定的影响。  十八、游击战术 
  1、计名释义 
  游击战术是一种分散、流动的非正规作战形式,通常以袭击为主要手段,以消灭敌人为主要目的。 
  2、按语评析 
  游击战术具有超常性、灵活性、多变性和非规范性的特征,其目的是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战果。游击战术能充分调动指挥员和参战人员的积极性,在统一 目标的原则下,达到以弱胜强,以小击大,消灭、袭击敌人的目的。 
  3 用计例说 
  例一:井冈山的游击战术 
1928年毛泽东和朱德会师后,湘赣两省之敌又连续3次“会剿”井冈山。毛泽东、朱德创造性地提出游击战16字决: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指挥红军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特别是1928年6月下旬,龙源口一战,红军歼灭赣军一个团,击溃两个团,缴枪千余支,取得了井冈山根据地创建以来最辉煌的胜利。 
  例二、赵尚志千里奔袭游击战 
  1931年,赵尚志领导的珠河反日游击队刚成立的时候,他的队员只有13人,所有装备只不过是一挺机枪和13支步枪。在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里,这支游击队就威震哈东地区。到1934年,已发展拥有450人的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他们破坏敌人的交通线,一个月的时间里,演绥线上袭击车站91次 ,翻车16次,毙敌46人,伤敌102人,使敌人的 直接损失达130万人。1935年,根据满洲省委的指示,成立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据统计,从“九一八”事变到抗战结束,东北抗日联军先后击毙日、伪军18.37万人,大量日军被牵制在东北,有利地支援了关内的抗战。 
  例三:陈毅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1934年10月,陈毅在油山打游击,在难以想象的艰苦条件下,坚持了3年游击战争,并发展成为后来著名的新四军。当时,中央红军准备大转移时,中共中央决定项英、陈毅留下来统一指挥苏区军民坚持斗争,掩护红军主力转移。留下几乎就意味着死亡,但他俩还是勇敢地挑起了这一重担。留下的主力红24师连同地方武装共有1.6万余人加上政府工作人员、伤病员共约3万人,用这些力量去抵御10万敌人是可想而之。红军游击队靠人民群众的帮助和掩护,建立了南方8省15个游击区。南方三年的游击战争,不仅在长征初期钳制了国民党的军事力量,配合了主力红军的战略大转移,而且保存了革命火种,坚持了南方游击根据地,使之成为后来抗日战争的重要战略支点。 
  例四:变形金刚的游击战术 打入中国大城市 
  变形金刚是由美国玩具巨头“孩儿宝”跨国公司生产的儿童玩具。20世纪80年代初,变形金刚畅销美国,到1986年开始滞销。几经研究,公司选中了拥有3亿儿童的中国市场作为主攻目标。他们先采取游击战术,将美国自拍的《变形金刚》动画片无偿赠送给上海、北京、广州、武汉等城市电视台播放,变形金刚成为孩子们模仿的对象。“孩儿宝”公司看到时机已经成熟,就将大量的多姿多彩、活灵活现的变形金刚投放在中国市场,成为畅销产品。
 第三章:经济篇 
十九、利以诱之 
1、计名释义 
利以诱之是用眼前的利益诱惑人,使之达到想要的结果。 
2、按语评析 
利以诱之可以使人在利益面前改变方向,也可以使人迷失方向,让其为我服务,听我指挥,或使事物按照自己设计的方向发展,使受利者有“鱼儿见饵,不见钩”之祸。 
3、用计例说 
例一:姚崇因人施贿制张说 
传说唐玄宗时,姚崇和张说同朝为相。张说素以“大手笔”闻于朝野,顾为姚崇所嫉妒,两人经常名争暗斗,有时连皇上也觉得难以调解。 
这年,姚崇病重,觉得自己快不行了,就把儿子召来,嘱咐儿子在他死后,张丞相照惯例来祭奠时,把供桌上的玉器宝玩全都送给他,然后让他写碑文。 
等张说把碑文写好,姚崇的儿子立即让皇上御批。等张说拿着宝玩回味过来后,觉得“上当”,碑文上说了不少赞誉的话。他马上派人去要,但此时碑文以奏过皇上刻在碑上了。这样,姚崇死后让自己的政敌说自己的好话,避免了他对自己进行进攻,也为儿孙们免除了一场大劫难。 
例二:老人与假金果,利以诱之 
缅甸有一对老夫妇,生了5个儿女。孩子们长大了,陆续成家,后来老伴病逝,留下老人过着孤单寂寞而又穷困潦倒的生活,可是儿女们都不愿意赡养他。 
老人觉得应想一些办法,他偷偷地用河泥捏成罗望子果的形状,晒干以后,在上面涂了一层金粉,再把罗望子果藏在衣服里。在儿孙面前拿出来,又藏起来,儿孙们以为是真金做的,结果5个儿女纷纷要求在他有生之年能和自己住在一起,各家为老人的去留问题争吵不休。最后老人决定,每家住一个月,这样他安逸地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 
后来,老人去世了,他们发现金果竟是一些涂了一层金粉的泥团子,此时他们才知道父亲的意图,同时开始对自己的贪婪和冷酷无情感到内疚。 
例三:利以诱之,只因一条围裙 
在日本横滨市,有家叫“有马食堂”的餐馆,其外表非常平凡,内部装修也十分简单。但每当顾客带来小孩前来就餐时,服务员就会热情地给顾客带来的小孩送上一条绘有动物图案的纸制围裙。 
这条围裙价值30日元,图案是当场绘画上的,孩子们非常喜欢,大人也十分开心,只要一有机会,就带小孩前来就餐,只因为一点小小馈赠,该店便每天门庭若市,生意极为兴隆。 
例四:空头支票 三亿美元的诱惑 
20世纪70年代,前苏联政府向美国有关方面提出了一个意向,准备出资3亿美元引进先进技术,在国内制造100架巨型客机,如果美国不赶兴趣,苏联将同别国合作。美各大飞机厂商都想把这笔生意抢到手,但苏联要比较、鉴别、参观。 
美国波音飞机公司为此专门召开了会议,研究在关键的技术问题上留一手,就是将机身加宽的特殊材料加以保密。苏方代表团依约来到波音公司参观考察,考察圆满结束,波音公司一直等待消息,但无音讯。 
不久,苏联在报刊上刊登,他们将自己制造巨型客机了。原来苏联代表团成员鞋底装有磁铁,将加宽机身的特殊金属材料的粉末西入鞋底,找到了生产这种特殊材料的奥秘。 
二十、一石数鸟 
1、计名释义 
一石数鸟是一块小石头击中好几只鸟,比喻使用一种措施,得到许多好处。 
2、按语评析 
一石数鸟就是一举多得,它是做一件事会收到很多效果。比一箭双雕、一举两得、一石两鸟的功效更胜一筹。但一石数鸟包含一石两鸟。 
一石数鸟用计时,不能暴露自己,更不能操之过急,只有稳中求胜。 
3、用计例说 
例一:吕不韦一石数鸟巧投资 
春秋战国时期,吕不韦是阳翟的大商人。他到各地购进便宜货,然后异地而卖,积累了千斤之巨,他还想做一笔万利的“生意”。 
他到邯郸经商时,遇到了被秦王送到赵国当人质的公子异人,吕不韦认为“奇货可居”立即设法与异人亲近。他先将自己的已身怀有孕的姬妾送给异人做妻子,然后重贿华阳夫人,使异人成为华阳夫人的儿子。  后异人继承了大统,成了秦王,而后是吕氏的骨肉赢政继承王位。赢政兼并六国,统一天下,是为秦始皇。吕不韦真的作成了一本万利“生意”,巧投资接近异人,使自己的儿子当了皇帝,自己则成了历史上著名的相父,达到了自己间接拥有天下的目的。 
例二:丁谓一举三得建皇宫 
公无1015年,北宋皇宫发生一场罕见的大火,宋真宗皇帝叫来宰相丁谓(962——1033年)负责修建皇宫,丁谓接受任务后,在废墟上走来走去,他为遇到的三件难办的事而感到苦恼。一是盖皇宫需要的泥土;二是需要运来大批建筑材料;三是清理废墟后,垃圾如何运出京城。 
一天,丁谓路过一个小木棚,见一个小姑娘正在煮饭,趁饭没熟时,她又在缝补起被火烧坏的衣服,丁谓受到启发,做事情要统筹兼顾,巧妙安排财力、物力、人力和时间。 
经过周密思考,他叫人在皇宫前的大街上挖深沟,挖出的泥土做施工用土,再从汴河把水引入深沟,用竹筏装运建筑材料,运到皇宫前,这样就解决了两道难题。 
一年后,宏伟的宫殿建成,他便命人把沟里的水排回汴河,待沟干涸时,再把建筑垃圾填回到深沟中,一条平整、宽大的马路又静静地展现在皇宫面前。 
例三:蒋介石一石数鸟登宝座 
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失去了核心人物,领导层中的斗争越来越激烈,国民党明显分化为左、中、右三派。左派没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右派处于劣势;共产党人在国民党内只是客人。 
在反西上会议派的国民党二大上,蒋介石当选中央执行委员,随后又被选为常务委员。从党、政、军几方面来说,汪精卫都是蒋的上司,但蒋不把他放在眼里,汪也无可奈何。1926年5月中旬,汪精卫悲愤地离开广州,取道香港前往法国。 
1926年4月16日,蒋介石取代汪精卫坐上了军委主席的宝座。通过中山舰事件,蒋介石削弱了苏俄顾问的控制,又打击了共产党,同时挤走了政敌汪精卫,登上了权利颠峰,可谓一石数鸟。 
例四:一石数鸟 变废为宝 
美国的一座有百年以上历史的女神铜像翻新后,现场留下了2000吨废料。这些废料既不能就地焚化,也不能挖坑深埋,清理装运到相距甚远的垃圾场,运费又十分昂贵,许多人眼睁睁地看着一大堆废料,毫无办法。 
这时,一个名叫斯塔克的人自告奋勇地承包了这件苦差事,他对废料进行了分类利有,制成女神铜像纪念品。 
如:把废铜皮改铸成纪念币;把废铅做成纪念尺;把水泥碎块做成小石碑;甚至把朽木泥土也装在玲珑透明的盒子里。 
这样一来,本来一文不值,难以处理的垃圾,顿时身价百倍,观光旅游者竞相购买,2000吨废料被销售一空,斯塔克本人也大发其财。(待续)
  二十一、渔人之利 
  1、计名释义 
  渔人之利是指打鱼的人得到了好处。比喻双方相争,结果两败俱伤,使第三者从中获利。 
  2、按语评析 
  渔人之利出自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是矛盾双方互相打得两败俱伤之时,第三者参与其中,从中轻而易举地获得利用。渔人之利者可以等待时机,也可以制造矛盾,从中渔利。等待时机,从中渔利,要因时而动;制造矛盾,从中渔利是采取主动的方式挑起另外双方的矛盾,自己再参与其中取得利益。 
  3、用计例说 
  例一:鹬蚌相争 鱼翁得力 
  一天,蚌趁着天晴,张开两片硬壳,在海滩上晒太阳。有只鹬鸟见了,快速地把嘴伸进蚌壳里去啄肉,蚌急忙把硬壳合上,夹住鹬的嘴不放。鹬鸟说:“你不松开,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把你干死!”蚌说:“你的嘴被我夹住,今天拔不出,明天拔不出,把你饿死!”它们在河滩上互相争持,谁也不让谁。时间一长,它们都精疲力竭。正好有个农夫经过,轻易地把它们捉住了。 
  例二:秦桧制造矛盾 作收渔人之利 
  绍兴七年(1137年),宋高宗有意立秦桧为宰相,却又怕群臣反对,就试探地问右相张浚的意见。张俊直言不讳地说他阴暗,高宗只好改任赵鼎为相,秦桧对此非常憎恨。为离间张浚和赵鼎的亲密关系,秦桧对赵鼎说:“皇帝立你为相,张浚从中阻挠”。从此,赵对张不满。秦桧极力奉承赵鼎,在他的支持下,绍兴八年(1138年)三月,秦桧被任命为右相。几个月后,秦桧就把赵鼎排挤出朝,朝政大权也就全部落入了秦桧的手中。晚年,赵鼎和张浚在福建相遇,谈及此事,二人才知当时秦桧给他俩制造矛盾,并被他出卖,使秦桧坐收渔人之利。 
  例三:危机投资,获取渔人之利 
  1929年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希腊船王欧拉西斯却保持清醒的头脑,经过认真分析,他认为生产过剩、物价暴跌,这是暂时现象。一天,他获得一条信息:濒临破产的加拿大国营铁路公司,拍卖产业中的6艘货船。10年价值200万的船价,如今暴跌,每艘船仅卖2万元,听到这个消息,他心喜若狂,于是他匆匆赶到加拿大把那6艘船全部买下,大家都说这几艘船5000美元都不值,说他在办蠢事,欧拉西斯毫不动摇自己的信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水上运输工具给人带来发财的机会,他的6艘大船一夜之间变成浮动的金矿,他也挤身于希腊拥有“制海权”的巨头行列之中了。 
  例四:英迪拉坐收渔人之利 
  1966年1月,印度总理夏斯特里突然逝世。消息刚一传出,印度政坛各派便纷纷出马,试图角逐新总理的职位。当时,争夺总理位置的有资历最深的德赛和当时的代总理南达,在各派中英迪拉虽有独特优势,但政治实力不强大,她决心要参加这一角逐。经冷静地分析形势后,她决定等政敌们两败俱伤后,各自力量削弱时,再予以出击。德赛骄横固执,自觉总理位置非他莫属,辛迪加派要阻止德赛上台,便推选南达为候选人击败德赛。英迪拉所盼的机会终于来到了,各派之争到白热化程度,而且裂痕很深,很难弥合,这对她非常有利。她几乎没有受到攻击,在公众心中仍保留着完美的形象。看准了时机,英迪拉决心马上出击,她得了国大党执政的十个帮的支持,南达看到十个帮都支持她,退出竞选,德赛大骂英迪拉,但她态度始终谦逊有理,其风度让公众更加满意,在大举中,她当选了印度总理。  二十二、借鸡生蛋 
  1、计名释义 
  借鸡生蛋原指用借来的鸡生蛋归自己食用。比喻利用别人的资金、技术或实力,达到自己挣钱的目的。 
  2、按语评析 
  借鸡生蛋是在自己没有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借亲朋好友的人力、物力、财力,使自己获得利润,取得成功。兵法上有“借战之计”,明代揭喧《兵经百篇》提出:“艰于力则借敌之力,难于诛则供敌之刃,乏于财则借敌之财,缺于物则借敌之物……”借战之计,战争中多借敌之力。而生活中借的是亲友之力,借船出海、借梯登高均有借助之力。 
  3、用计例说 
  例一:李园借鸡生蛋 借腹还胎当宰相 
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考烈王没有儿子,宰相春申君害怕楚王驾崩后,因无继承人而引起大乱,危及自己的地位,便到处替楚王搜求宜男相的美女,虽然送去的多,但楚王却仍没有儿子。赵国有个叫李园的人,他的妹妹李嫣长得异常漂亮,于是李园经心设计了一个计谋,李园来到楚国,投在春申君名下,他谎说齐王要纳他的妹妹为妃,春申君想,他妹妹必定是位绝色佳人,于是立即据为己有,不久,李嫣便有身孕。李园又指使李嫣向春申君陈述楚王无后的利害,自愿入宫为春申君保住相位,并且让他们的儿子继承王位,春申君一听大喜,依计将李嫣献给楚王。李嫣入宫后很得楚王宠幸,不久就生下双胞胎儿子。楚王欣喜异常,立即立李嫣为王后。第二年,楚王重病驾崩,李园抢先入宫,设下埋伏,将随后赶到的春申君杀死,新主登位,李园便当了宰相。李园先搭上是权势的春申君,待李嫣有了身孕后,再设法进献给楚王,万一李嫣的肚皮不争气,自己依然可以和春申君保持郎舅关系。 
  例二:顾恺之借鸡生蛋 借画捐款 
  顾恺之,东晋时人,是著名的画家,名画“洛神”就出自他的手笔。兴宁年间,太湖附近的一些和尚要修建一所庙宇。几个和尚去向顾恺之募捐,顾恺之很豪爽地在捐款簿上写上1万块钱。过了几天,和尚按照顾恺之自己说的数去收款,顾恺之说:“不用向我收钱,钱就在你们的寺庙里,你们在寺里粉刷一面白墙壁,钱就能从白墙里长出来”。和尚们照他的说法做了,顾恺之把寺门关起来,在那面白墙上画了一尊大佛像。画到只剩下点眼珠的时候,他对和尚说:“明天你们可以打开寺门,让人进来瞻仰,第一天来的每人捐10块钱,第二天捐5元,第三天随便捐,”说完,他精心地点上眼珠就走了。这事被大家传开,那些大官、豪绅早就憋不住了,盼早一天能看到画像。这天早晨,寺门打开了,人们纷纷前来参观,一饱眼福,从早到晚,人流络绎不绝。果然不出三天,就收到了1万多块钱。 
  例三:借鸡生蛋 鸡生蛋 蛋生鸡 
  古时候,当梵授王在波罗奈治理国家的时候,有个小商主,聪明睿智,具有天生的经营本领。一天,他在大街上捡到一只老鼠,把它送给药店铺,得到一枚钱。他用这一枚钱买了一点糖浆,制成糖浆水,送给花匠,花匠每人给他一束花,他买了8个铜钱。有一天,他向御花园的园丁要了地上的枯枝败叶并把它收起,当成烧材得了16个铜币,他此时共有24个铜币。他又买了一个水缸,供应500个割草工饮水,他要求每人给他一捆草。他又把草以1000个铜币买给了一个马贩子。几天后,他听说有条大船要进港,他就包了全船的货。然后他又把货物分成100份,每份买1000元的货物分享权卖给了商人们。这样,他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了20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商。 
  例四:借鸡生蛋 牟其中的“飞天计划” 
  原南德集团总裁牟其中,通过易货贸易,充分利用时间差、地域差和市场空隙,将进口和出口直接联系起来组成一笔交易,从中赚取厚利。1991年11月20 日,中国和俄罗斯第一笔最大的易货贸易,购进的俄制图154型客机共有4架,交易总额达9亿多元人民币。这4架飞机用于投入成都至北京的新航班。俄方由此将得到500个车皮,数以千吨计的罐头食品,服装鞋帽和机电产品。当时,中国市场出现疲软,许多轻工机电产品销路不畅,大量积压。而前苏联也生产滑坡,商品匮乏,市场上货架空空,中国的轻工产品却成为抢手货。中国的飞机制造也无法满足航空运输需要,而苏方则具有较先进的生产干线客机的能力,其价格只及波音飞机的1/4左右,且苏方急于寻求销售市场。经过三年的艰苦的运作和谈判终于成功,南德集团获得了数千万元的丰厚利润,创造了经济史上的奇迹。  二十三、独辟蹊径 
  1、计名释义 
  独辟蹊径是自己开辟一条道路。比喻独创一种风格或新的方法。 
  2、按语评析 
  独辟蹊径除了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之外,关键是要充分认识自己独有的能力和价值,摒弃处心积虑地效仿别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发展、展示自己的特色。独辟蹊径需要首创精神和敢于冒险精神。如果把那种绝妙的创想付诸行动,就是独辟蹊径,它需要有不断思考的能力和勇往直前的勇气和动力。 
  3、用计例说 
  例一:张居正独辟蹊径树权威 
  明朝穆宗皇帝死后,年仅10岁的儿子朱翊钧即位,张居正当了内阁首辅掌握了大权。他想要想实现改革,一定要先巩固自己的权利和地位,而最主要的办法就是将小皇帝掌握在手中。于是,张居正自愿当小皇帝的教师,教他四书五经。张居正对小皇帝十分严格,一有错他就立即责备,这个10岁的小皇帝很惧怕他。张居正敢当众大臣的面严厉批评小皇帝,他教皇帝10年期间,十分顺利地推行了他的新法---“一条鞭法”。 
  例二:兰儿独辟蹊径 施娇得宠 
  兰儿是懿贵妃的小名,也就是清朝的慈禧太后。16岁时,兰儿被选入宫。皇宫里皇帝的妻妾很多,兰儿刚进宫时,地位很低,没有什么机会和皇帝亲近。 有一天,她看到咸丰帝在圆明园散步,就躲进树林里,故意娇滴滴地唱起歌,咸丰皇帝被这歌声吸引住了。他把兰儿叫了出来,发现兰儿长得比她的歌声还美。兰儿从此也就不再离开咸丰的身边。过了几年,她生了皇子载淳。 
咸丰虽然妻妾很多,但还没有一个给他生过儿子。于是,兰儿更加得到咸丰的喜欢,并被封为懿贵妃,地位仅比皇后低。懿贵妃为人机灵,聪明能干。咸丰经常生病不能料理国事,她就代笔批奏折。长期以来,懿贵妃渐渐有了一定权利,谁也不敢得罪她。皇后是个老实忠厚的人,什么事都让着她,她也就越来越有些骄横了。 
  例三:独辟蹊径 茅屋里诞生的壮举 
  1978年11月24日晚上,在安徽省风阳县梨园公社小岗村西头严立华家低矮残破的茅屋里挤满了18个农民。关系全村命运的一次秘密会议召开了,会议主要研究分田单干。他们写下了保证书,连夜抓阄分牲畜、农具,又迅速丈量土地,艰难地迈出了分田到户的第一步。这一年,18户农民获得了大丰收,他们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还了贷款。此经验不胫而走,许多地方纷纷效仿。1982年1月1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农村工作1号文件正式出台。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小岗村 18户农民独辟蹊径的思路,产生了震惊全国的影响。 
  例四:独辟蹊径 “庆祝失败的炮声” 
  美国亨氏公司的子公司奥尔——艾达公司,是一个经营颇有成效的冷冻食品企业。这个公司为了鼓励职工在研究活动中有点冒险精神,开展了一次实验性活动,称之为“理想的失败”。职工在研制新产品,开创新的管理方式等创新工作中一旦发生这种“理想的失败”就放炮表示庆祝。所谓“理想的失败”,是指研究、开发活动本身就带有冒险性,职工从这些活动中学到了东西,即使失败了,也是完美的。 二十四、故意炒作 
  1、计名释义 
  故意炒作是有意地、存心地为了扩大影响而反复宣传,现在叫做“整事”。 
  2、按语评析 
  故意炒作是为了扩大影响,有意地夸大事实或虚张声势,给人以假象,达到自己想达到的目的。它多用夸张的手段,迫使听者相信其事实。制造舆论是故意炒作的手段。 
  3、用计例说 
  例一:姜太公钓鱼 故意炒作 
  商朝末年,殷纣王看到周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就找理由把周文王姬昌囚禁起来。周文王的臣子收罗了美女、好马和珍宝献给纣王,并买通商朝的大臣,请他在纣王面前求情,纣王很贪财又喜欢美女,他听了大臣的话,把文王释放了。周文王获得自由以后,决心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以便寻找机会推翻商朝,报仇雪耻,可手下缺少一位文武全才能统筹全局的人。姜尚,又名子牙,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他也想寻访名主,建立功业,于是他故意在渭水河边用直钩钓鱼,然后让邻居童子当作奇事传出去,一次,周文王外出打猎,在渭水的支流遇见一位七八十岁的老人,听老人一边钓鱼,一边不断地叨念:“快上钩呀快上钩!愿意上钩的快来上钩呀!”再看老人的鱼钩离水面有三尺高,并且是直钩,上面没有鱼饵。周文王感到很奇怪,过去和老人攀谈起来,文王才知老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政治、军事各方面都很有研究,句句话都说到文王的心理,于是文王立姜子牙为国师,后升为国相,在其辅助下灭商建周。 
  例二:赵匡胤掌军权 故意炒作 
  公元959年6月,五代时周世宗——柴荣,在领兵途中病死,年方39岁。他儿子柴宗训继位当了皇帝,他仅七岁,养母符太后不过20岁,真可称得上“孤儿寡母”。由于她们不懂怎样治理国家,这样后周大权就落在殿前都点检。用现在的话说,赵匡胤是保卫皇帝军队的总司令。他看到这个皇帝年幼无能,就想取而代之,于是他和弟弟赵匡义找赵普商议,谋划篡夺皇位。公元960年正月初一,文武百官向皇帝朝贺新年,酒兴之际,有人报,辽兵联合北汉十万余人大举南下,情况危急。小皇帝听了急得要哭了,然后不顾大臣,直奔后宫,找母后去了。符太后也不知如何是好,就让小皇帝召老宰相范质派兵去抵挡,小皇帝一听太后的想法,又回到殿中,宰相推荐赵匡胤出京迎敌。原来根本没有此事,那是赵匡胤秘密派人谎报的军情,他就这样名正言顺地掌握了军权,正月初三,他就象征性地向东北进发了。 
  例三:故意炒作 “放卫星”和“共产风” 
  伴随着“大跃进”的脚步诞生的人民公社,就沾染上了浮夸风。1958年8月4日,毛泽东视察河北省徐水县,对县委书记张国忠说:“你们夏天拿到9000多万斤粮食,秋季要拿11亿斤,全县31万人口,能吃得完吗?”张国忠说:“农业社员自己多吃嘛,一天吃5顿也行!”1958年11月,毛泽东说:“苏联在准备向共产主义过渡问题上很严谨,我看,我们中国人大概包括我在内,是个冒失鬼。他又指出“图虚名而受实祸”。同时,他尖锐批评了徐水县是“急急忙忙往前闯”。徐水县共产主义的幻影终于破灭了。 
  例四:故意炒作 探险背后的阴谋 
  1892年的一天,日本驻柏林武官福岛和一群德国军官相聚对饮,福岛乘着醉意说:“我能骑马从柏林走到海参崴。”大家不信。此事被各国报纸报道,而德国政府和俄国政府也把他当成壮举,都表示尽可能地为他提供便利和支持。这样,福岛走走停停,东访西问,受尽了各式盛情的礼遇,只养得人肥马壮,他用了一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到达海参崴。谁能料到,此时福岛已把俄国的许多重要军事情报送到了日军的参谋总部。 
  二十五、投其所好 
  1、计名释义 
  投其所好是指迎合别人的爱好。 
  2、按语评说 
  投其所好是大家喜欢什么,就说什么和做什么。有讨好之意,投其所好者受人欢迎,能赢得人心。另外,它也有“溜须拍马”,“谄媚奉承”之意,使自己从中得到好处。 
  3、用计例说 
  例一:梁士诒投其所好 袁世凯给加官晋爵 
  1912年10月10日,袁世凯当上了中华民国的正式大总统,但他更想当皇帝。为了名正言顺,他收罗了一批反动文人,为他歌功颂德,最著名的就是梁士诒。梁士诒对袁世凯信口说:“为了宣传您的功绩,我专门办了一张报纸,那上面……”袁世凯一听大喜,马上就要,梁士诒慌了说:“明天给您拿来”。晚上,他连夜请来一帮乌合之众,胡编滥造了一些吹捧袁世凯的文章编印了以下,第二天就送给了袁世凯。袁世凯看完大喜,立即给梁士诒加官晋爵。他还以为全国的人都拥戴他做皇帝呢。 
  例二:希特勒的演说——投其所好 
  1920年4月1日,德国纳粹党建立,全称是“德国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希特勒是第55名党员,他扮演的角色是宣传鼓动,正是这个角色,使他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他在社会主义招牌下投其所好进行欺骗宣传。他对工人说,将给他们提高工资,改善劳动条件;对小农说,将取消地租,废除债务,提供补助;对小商人说,将降低捐税,发放低息贷款,这些笼络人心的口号一时蒙蔽了群众。在1930年9月的选举中,该党从国会中位居第九位的小党一跃而成为第二大党。资本家对这位昔日的流浪汉也另眼相看,并不断出资帮助纳粹党,希望希特勒上台。1931年1月31日,兴登宝总统按照完全合乎宪法的方式把总理一职的重任委给阿道夫•希持勒。 
  例三:琼斯投其所好巧发言 
  琼斯是美国芝加哥的一位富有的慈善家,他把大量的时间和金钱都奉献于心脏病的研究,国会参议院的一个委员会正在就建立全国心脏病基金会的可能性进行调查,要求琼斯到会作证。琼斯看出,缺乏医学专业知识的议员们对前5位专家们的内容高深的演讲仍然半信半疑。轮到琼斯发言了,他说:“你们是美国的优秀分子,肩负重大责任,决定美国的沉浮,现在你们正处于生命最旺盛时期,处于一生事业的顶峰,你们日夜为国家呕心沥血,工作容易成为心脏病的首先牺牲者。为了你们自己的健康,为了你们家庭中时常祈祷你们安康的妻子和儿女,为了千千万万个把你们送进这个大厅的选民,我呼吁和恳请你们对这个议案投赞成票!”,议员们被他的慷慨陈词彻底地征服了。不久,全国心脏病基金会就由政府创办了,琼斯成为首任会长。 
  例四:杜康酒投其所好 设计酒瓶 
  杜康是中国名酒之一,他们采取了“入乡随俗”的一系列经销方式,使中国的酒文化为外国顾客所接受。日本人喜欢龟,他们就把酒瓶做成龟的模样,突出长寿吉祥的象征。东南亚喜欢龙,他们就把酒的标签设计成龙凤呈祥图案。他们还设计出不同的礼品包装,使产品的风味、颜色、形状、包装符合各国消费者心理,受到了极大欢迎。一时,日本出现了“杜康热”,人们纷纷争购此酒,许多日本顾客爱屋及乌,饭后竟把空酒瓶作为纪念品。 
2006-7-17 21:20 回复 
 
庞涓
2位粉丝
 50楼  二十六、空头支票 
  1、计名释义 
  空头支票是指票面金额超过存款金额或透支限额而不能兑现,即取不到钱的支票。比喻不能实现或不准备实现的诺言。 
  2、按语评析 
  空头支票是一种欺骗性言行,承诺后而不兑现,就是生活中所说的“撒谎”。空头支票只能临时应付眼前的承诺,不能达到长期合作的目的。 
空头支票的计谋只要涉及兑现,就很容易被识破,它也是一种“害人”言行。 
  3、用计例说 
  例一:空头支票——完璧归赵 
  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得到了一块玉壁,叫“和氏壁”。秦昭王听说后,就想把它弄到手。他派使者代信给赵惠文王,说秦国愿意拿15座城来换那块“和氏壁”,赵王决定派蔺相如去秦国办理此事。蔺相如到了秦国,把玉壁献给秦王,秦王看到这无价之宝,传给大臣,他们赞口不绝,并向秦王表示祝贺。蔺相如见秦王没有换城的意思,知道秦王要诓骗玉壁,他说:“玉壁有瑕”,骗回玉壁,并对秦王说:“大王没有换城之意,我把玉壁收回,你需戒斋5日,方还玉壁”。秦王答应了,他派人把玉壁偷偷送回赵国。5日约期到,蔺相如对秦王说:“秦不守约,我把玉壁已送回赵国,我请求下汤锅”。秦王无耐,只好放蔺相如回赵国。秦给赵15城,纯属空头支票。 
  例二:管仲设空头支票 迫使鲁梁归齐 
  春秋时,齐桓公想吞并邻国鲁梁 ,向宰相管仲问策。管仲献计说:“鲁梁是厚绢的产地,可在着一点上大做文章,首先大王和群臣都要穿用厚绢,全国百姓就会效仿,但厚绢一定要从鲁梁输入。”于是,管仲把鲁梁的商人叫来,让他们马上准备厚绢布料1000匹。商人们听过管仲是个很讲信用的人,于是,全国上下停止了其他的生产,专门生产厚绢。10个月后,管仲让齐桓公下令,全国的百姓停穿厚绢,改穿本国生产的薄绢,同时封闭关卡,截断与鲁梁的交通。又过了10个月,由于热衷于生产厚绢而放弃生产粮食的鲁梁百姓正处于饥荒之中,社会陷于极度的混乱之中。结果,两年后,鲁梁的六座城池归属齐国,第三年,鲁梁的国君自愿向齐国投降。 
  例三:画美女献单于 空头支票解高祖之围 
  汉初,代地韩王信反叛,此时已封为户牖侯的陈平,随汉高祖出征讨伐,到了平城,殊不料却被匈奴冒顿单于围困在平城东的白登,七日七夜,没有食物可吃,军心恐慌。陈平献计,居然解了白登之围。桓谭《新论》记载,说是陈平让画工画了一个极美的女子,派人送给冒顿单于的妻子阏氏(yan zhi),说:“汉朝有一女子,长得如图画。如今我们皇上被围,原献此女,以求解围。”并且,用厚礼贿赂阏氏。阏氏既贪汉之厚礼,又怕自己失宠,便极力怂恿冒顿单于网开一面。单于宠爱阏氏,依言解围,汉高祖君臣得以脱险。  
  例四:空头支票 自创畅销气氛 
  绘画臣匠毕加索,成名之前穷困潦倒,门庭冷落。他请一位画商到巴黎市所有的画店去说:“现在有几位顾客急着要买毕加索的画,你能不能先借给我几副画?”画商到处一讲,毕加索的名字迅速地传遍了巴黎。画商纷纷上门订购,市民也纷纷打听在哪儿能买到毕加索的画,转瞬之间,毕加索由一个贫困交加的无名小卒,成了天下闻名的画家。 
2006-7-17 21:23 回复 
222.242.16.* 51楼hao 
2006-7-23 19:56 回复 
60.25.233.* 52楼继续啊 
2006-7-27 20:44 回复 
221.224.77.* 53楼怎么没有了啊 继续啊 
好东西 大家分享~~~~ 
2006-7-29 23:12 回复 
221.209.93.* 54楼二十七、狡兔三窟 
1、计名释义 
狡兔三窟是指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比喻藏身之处多,便于逃避灾祸。 
2、按语评说 
狡兔三窟源出《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一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使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再凿二窟”。 
狡兔三窟指生活中给自己设计几条后退之路,留几招后手,以便不测时使自身平安。具有居安思危,以防后患之意。 
3、用计例说 
例一:蔡京狡兔三窟  官职履贬履升 
蔡京(1047-1126),字元长,是北宋末年的奸相。他任相20多年,有四次被升贬,坏事做尽。他既是宋徽宗的亲家,又是宋徽宗的宠臣。 
他在位期间,精心培植私党,安插亲信,使朝中 各个要害部执政的都是他的同党。每当他贬官或致仕(退休),总是有人为他讲话说情,不久就得以复职,而且每次复职都还扩大了权利。即使是一时离开相位,朝廷还是按照他的意思办事。在其一伙的胡作非为之下,整个北宋政权濒临崩溃的边缘。 
例二:伯颜狡兔三窟  自留退路 
元代时有人告乃颜想要谋反,皇帝下诏令伯颜去侦察他的情况。他知此凶多吉少,就做了精心准备。 
伯颜发现如果要平安回家,逃回来的交通是一个关键。于是,伯颜就带上许多皮袍进入乃颜所管辖的地区。 
到了乃颜控制的地区以后,每到一个驿站,伯颜就把这些皮袍送给管驿站的官员,一路上交了不少朋友。 
乃颜决心除掉伯颜,伯颜发现事态不妙,同他的随从快步逃跑了出来,分三条道逃走,管理驿站的官员因为得了他的皮袍,便争着把健壮的快马献给他,于是他便逃脱了。 
例三:万二狡兔三窟 听诗知势 
明太祖洪武初年,嘉定县有个人叫万二,是元朝的逸民,他在郡内是数一数二的富豪。有人从京城回来,他就问有什么见闻。那人答:“皇帝最近作了首诗:白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披被。” 
万二分析出皇帝对江南富豪拥有的财富有了担心,可能要采取行动,剥夺他们的家财。于是,他马上安排出去避祸。果然,明太祖对江南富豪采取了严厉的敛财政策,不到两年,江南财主陆续破产,独有万二避祸在外,躲过一劫,后来家业兴旺。 
例四:狡兔三窟留绝招 
再说一个古老的故事:猫当初是老虎的老师,它教老虎如何发威、怒吼、卷尾、剪扑,但它多了一个心眼儿。老虎身躯比自己大得多,万一日后要反扑,自己该如何办呢? 
于是,猫保留了爬树的技巧,而不传给老虎。老虎向猫学到诸多本事后,不久便翻脸,怒欲扑食猫老师,而猫嗖的一下窜上了树顶。老虎抬头张望,却无计可施,无可奈何地走掉了。 
第四篇:生活篇 
二十八、投石问路 
1、计名释义 
投石问路是扔出一块石头观察一下前面的路况,比喻在不了解情况的前提下,试探性地前进,根据情况决定下一步下走不走。 
2、按语评析 
投石问路是试探性的行动,如果没有危险能首战告捷,就可马不停蹄,继续进击。如果受挫失败,则不易前进。投石问路是明智的前进方式,是理智的行为,没有盲目的冒进。 
3、用计例说 
例一:包公投石问路  巧断“牛舌案” 
包公,真名叫包拯,是北宋时期执法如山、铁面无私的清官。他在天长县做过县官,处理过一个“牛舌案”。 
一天一个农民急急忙忙地赶着一头牛到县衙门前来告状,说那头牛的舌头被人割掉了。包公听完他的话,想了一会说:“牛的舌头已经被割掉了,你就把它杀了做成熟牛肉买了吧。” 
农民听了很生气,心想,包公是不是糊涂了,他不久前不是贴出告示不准百姓私自宰杀耕牛吗?怎么现在春耕农忙的时候又要我杀牛呢?农民抹着眼泪走了,回家以后果真把牛杀了。 
第二天,有一个人向包公报告,说那个农民杀了牛,应该受到处罚。包公瞪着那个人大喝一声:“你为什么要割掉他家的牛舌头,又来陷害他?”那人一听包公这么一问,吓得瘫倒在地上,乖乖地认罪了。 
例二:海瑞投石问路 巧拒刺史巡查 
明朝的海瑞也是一位青天,他在浙江淳安当县令期间,有一个鄢懋卿的刺史要到浙江巡查,他是严嵩的干儿子,是个大坏蛋。消息一传开,浙江各县郡忙碌起来,准备金银尽献,惟独淳安县没有动静。 
海瑞写了一封信给刺史,信里说:“我知道大人是个节俭的人,常说不要铺张浪费,但这次您所到各县都是大鱼大肉盛情款待,这使卑职我十分为难。不热情款待怕怠慢了您,热情款待又怕违反您的命令,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办?” 
刺史看了这封信,知道海瑞不好对付,也就不去淳安县了。 
例三:苏联投石问路遭拒绝 
1958年4月,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提出在中国建立用于军事指挥的长波电台,所需经费苏联出大部分,中国出小部分,建成后由中苏共管,名为共管,实际上所有权归苏联所有。 
7月21日,赫鲁晓夫提出要在中国建立一个共同的潜艇舰队,意在控制中国的领海权。这种损害中国主权的要求当即遭到毛泽东和中国其他领导人的严词拒绝。 
毛泽东召见苏联驻中国大使尤金说:“搞共同舰队,就是要控制,要租界权。提出所有权各半,是政治问题。要讲政治 条件,半个指头也不行。”并要尤金如实向赫鲁晓夫汇报。 
赫鲁晓夫接到报告后,急忙赶到北京,和中国谈判。毛泽东在主权问题上寸步不让。赫鲁晓夫不得不放弃了这两项要求。两党从此产生了很深的裂痕。 
例四:投石问路 向学生推销录音机 
1950年,处于初创阶段的索尼公司,研制出一种手提式磁带录音机。这种新产品体积小,携带方便,价格便宜,但上市后销路不佳。索尼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盛田昭夫,亲自到日本的中小学校作示范表演。 
经过一年的努力,日本有1/3的小学购置了这种录音机,4万所学校的大部分也都先后成了索尼公司的主顾。进而银行、办公室、大学和广播电台都争相购买录音机。索尼公司的录音机成了人们工作和生活的热门货。(待续 ) 
2006-8-2 15:19 回复 
 
薛定諤さまの貓
1位粉丝
 55楼长见识了 
2006-8-6 23:59 回复 
222.170.5.* 57楼二十九、险中求胜 
1、计名释义 
险中求胜是在冒险中赢得胜利。 
2、按语评析 
险中求胜指做任何事情,总需要有些冒险精神,如果把事情考虑的太周全了,就会失去成功的机会。险中求胜需要有一定的智慧,决策正确、行动果断,否则就会失败。 
3、用计例说 
例一:神农氏勇尝百草——险中求胜 
神农氏是中国古代“三皇五帝”中“三皇”之一,(传说中,三皇指女娲氏、伏羲氏、和神农氏)。神农氏,他勇尝百草,教民耕种,在传说中是远古时代贡献最大的一个领袖。 
传说在神农氏那个时代,人口繁衍得已经很多了。仅仅靠打猎已经填不饱肚子了,氏族中常常有人因分不上食物而生病甚至饿死。神农氏决心解决这个问题,他想,人们为什么总是要吃肉呢?树木的果实、茎叶不能吃吗? 
于是他克服了种种困难,战胜了种种危险为人类找到了大量食物,并指导人们对植物进行人工培植,人类的生活有了保障。神农氏如果不冒险勇尝百草,人类对粮食的认识不知道要晚多少年?这是人类战胜自然的伟大胜利。 
例二:刘坦险中求胜 开城惑敌平叛乱 
南北朝时,萧齐的始兴内史王僧粲起兵造反,自称湘州刺史,领兵进袭长沙。长沙太守刘坦,素以多智著称,他一边调兵迎敌,一边注意内部动向。长沙城外大族族长钟玄绍准备响应,在第二天晚上动手。 
此时,大军在远离长沙的边防阻击王僧粲大军,城内守军尽是老弱病残。刘坦一边火速往前线送信调兵,一边让手下老弱残兵各处调兵,折腾一天,傍晚时,吩咐手下人一反常规,大开城门。钟玄绍等人夜深人静见城门大开,怕有埋伏,没敢进入。 
第二天,钟玄绍装做没事的样子来到刘坦衙中探听虚实,刘坦看透了他的诡计。他一边周旋,一边暗中派人去查抄了钟玄绍的家。拿到他们谋反的信件后,又抓捕钟玄绍及其同伙,并杀了主要人物,当众烧毁其党羽名单,安定了民心。命回救部队半路返回前线。 
例三:朱元璋险中求胜 毁船取太平城 
公元1355年6月,朱元璋决定攻取太平城,站稳脚跟。他和徐达等商议决定,下令把所有船缆砍断,把船推入长江急流,断了自己的后路,使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险中求胜。 
朱元璋召集诸将说:“我们已经没有了退路,前面就是太平府,那里女子玉帛,无所不有,现在我带领你们去攻打太平。”这样朱元璋一举攻下太平城。 
例四:险中求胜 滚下山去的将领 
俄军著名将领米洛拉多维奇的军队远征瑞士,经过长途跋涉,他们终于咬住了瑞士军队的尾巴,士兵们求战心切,想一口吃掉这只敌军。俄军费劲力气爬上山顶,而山的彼侧是悬崖绝壁。 
米洛拉多维奇心里很清楚,在山顶多逗留一分钟,部队的士气就会降低一分,即使部队下了山坡,也会吃败仗。想到这,他大喊一声:“看吧!看敌人怎样来俘虏你们的将军吧!” 
话音未落,他一个翻身,从山峰的悬崖上滚了下去,士兵们也学者统帅的样一起滚下山去。瑞士军队没想到俄军不顾死活滚下山来,俄军如饿虎扑入了羊群,很快打败了敌人。 
三十、随机应变 
1、计名释义 
随机应变是顺随情况的变化,灵活应付。 
2、按语评析 
随机应变关系到事情的成功,只有把握住最有利的条件和机会,选择最恰当的方式,才能成功。 
随机应变这一谋略的实质在于,事物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主客观条件也是不断变换着的,只有能够随着时间、地点和机会的变化而灵活地做出不同选择,才能把握住成功的主线。 
3、用计例说 
例一:曹操随机应变——应急佯献刀 
公元189年,董卓收服猛将吕布后,威势更胜。司徒王允派曹操以献七宝刀为名刺杀董卓。曹操次日来到董卓相府,董卓问他为何来得晚,曹操回答:我的马老弱,行动迟缓。 
于是,董卓让吕布去给曹操选一匹好马,吕布领命而出。董卓久坐而倒卧,曹操见状,抽出宝刀就要行刺,不料董卓从衣镜中看到,急回身问:“曹操干什么?”此时吕布已牵马来到阁外。 
曹操灵机一动,双手举刀说:“今有宝刀一口,献给恩相。”董卓接刀一看是把好刀,便交给吕布收起。然后,董卓带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趁机要求试骑一下,曹操骑马飞奔而去。董卓知情后,下令通缉曹操。 
例二:赵匡胤随机应变 收贿上缴破离间 
五代末年,赵匡胤在后周周世宗柴荣手下任殿前都点检,掌握禁军,兵权在握,势力很大。南唐国主李从珂想出一条离间计,要除掉赵匡胤。 
李从珂修书一封,派使者带上3000两白银前去后周汴梁活动。使者见到周世宗,说些祝贺的话,装做有意无意地问赵将军,这就引起了柴荣的疑心,他就派人跟踪使者。 
夜深人静,使者来到赵匡胤的家,呈上书信献上白银。赵匡胤明白这是想嫁祸于他,于是,他有了主意,留下了白银。柴荣对此全都了解。第二天,赵匡胤就把书信和白银全都呈给了柴荣,消除了君臣之间的猜疑,南唐赔上了3000两白银。 
例三:粟裕随机应变 冒充敌人脱险 
粟裕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常常带着小分队打击敌人的“尾巴”,就是敌人大部队通过,剩下“尾巴”,将其引入红军设伏地段消灭。 
1936年冬的一天,粟裕又截掉了敌人的一个排,敌人掉头向枪响的地方追来,粟裕便带着小分队迅速转移,敌人拼命去追。小分队进入一条山沟,处于绝境。 
粟裕急中生智,他看着战士们穿的灰色军装同敌人是一样的,只是红军帽子上有个“红五星”。他命令大家把帽子攥在手里(藏住“红五星”)当扇子扇风,径直面向敌人走去。敌人不辨真假,便放他们过去了。 
例四:亚尔默随机应变——弃金卖水 
1948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发现黄金的消息传了全世界,一些习惯冒险生涯的人来到这里。一位17岁的农夫亚尔默也来到了这里一看,并非像人们传说的那样遍地是黄金,他的黄金梦几乎要破灭了。由于这里气候异常炎热干燥,水源奇缺,人们口干舌燥。 
在人们的一片诅咒声中,亚尔默离开了掘金的人群,寻找到了水源,把水挑到矿区卖给那些疯狂寻金的人们。在嘲笑声中,以一美元一碗的价格出卖。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他已有了6000美元现钞。当大多数人离开这里时,亚尔默已经是个小财主了。(待续) 
2006-8-10 18:01 回复 
222.170.22.* 58楼作者:刘凯丰 手机:13946287185 信箱:liukaifeng2006@163.com  三十一、借题发挥 
1、计名释义 
借题发挥是假借某事为题目,以发表自己的真正见解。或借做某事为由而做其他的事情。 
2、按语评析 
借题发挥,借题是引子,是借口,发挥才是真正的目的,通过超常发挥,达到自己目的,看到想要的结果。 
借题发挥的关键是一个“借”字。因为所借之物是别人提供的,能否“借为已用”反映出一个人运用这一谋略的能力。 
例一:伊尹借题发挥展才能 
商汤灭亡夏朝,右相伊尹是他的得力助手。伊尹愿是商汤岳父家的奴隶,作为陪嫁奴隶到了商汤家里在厨房里干活,为了让商汤知道是个有本领的人,就找机会接近商汤。于是,他故意把菜做得过咸或过淡,招惹商汤来找他问话。 
有一天,商汤果然找伊尹来说话,伊尹就用菜打比方说:“治理国家也和做菜一样,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 ”。这一比喻果然说动了商汤的心。商汤发现自己厨房里的这个奴隶是个人才,就解除了他奴隶的身份,任命他为右相。伊尹帮商汤谋划灭亡了夏朝。 
例二:耶律楚材借题发挥 劝大汉班师 
甲申年(1223年)夏,成吉思汗到东印度,驻军铁门关。据传当地人送来一只怪兽,独角,身状很像鹿,马尾,绿色,嘶鸣似人言。成吉思汗感到奇怪,询问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借题发挥说:“这种怪兽名叫角瑞,他能讲四方话,它好生而憎恶杀戮,这是上天降下的祥瑞征兆,刚才的叫声意思是大汗你应该早点回国了。 
皇帝是上天的长子,天下的老百姓都是皇帝的子孙,愿大汗秉承上天的旨意,保全天下老百姓。”成吉思汗听罢,立即决定结束此次西征,班师回国。 
例三:借题发挥 “宇宙牌”香烟问世 
列入国家级会议特借香烟-“宇宙牌”香烟是借题发挥,假戏真作问世的。 
1983年春节,中央电视台联欢会上,著名笑星马季说了一段名为,《吹牛》的相声,讽刺做假广告推销“宇宙牌”香烟。这只不过是艺术虚构而已。 
但黑龙江穆棱雪茄烟厂厂长王正珍却借题发挥,假戏真作,研制成一种优质烟,定名“宇宙牌”。此烟一上市,立即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争相购买。 
例四:航空大师借题发挥 说幽默哲理 
著名的现代航空大师西莫多冯卡门在八旬高龄时获得了美国第一枚“国家科学勋章”,授勋仪式结束后,走下台阶时,他因患有严重关节炎,显得步履艰难。在一旁的美国总统急忙上前搀扶他,老人推开总统的手说: 
“总统先生,下坡而行者,不需要搀扶,惟独举足攀登者,才求助他人一臂之力。”一句幽默的话,引得众人大笑不已,使人在笑声中领悟到了其中的哲理。 
三十二、引风吹火 
1、计名释义 
引风吹火原意是把风招引来吹火,使火燃烧得更旺。后来比喻暗中唆使煽动,搬弄是非,使事态扩大化。它也指通过一定言行,使之形成影响和风气。 
2、按语评析 
引风吹火主要是使事情扩大化,引来信息,通过传播产生影响。引风吹火有贬义、褒义之分,分人使用,会起到不同的效果。 
引风吹火从褒义上讲,指一种思维方式、思想、理论的传播,逐步在社会上产生影响,形成社会氛围,能在社会上形成一种风气。 
3、用计例说 
例一:晏子引风吹火 二桃杀三士 
在齐景公的时候,齐国有三个勇士,一个比一个力大无比,他们分别叫古冶子、田开疆、公孙接。他们横行乡里,危害百姓,被称为“三害”。晏子当时是齐国的相国,他决心除掉三害。有一次,鲁昭公访问齐国,齐景公设宴招待,由叔孙和晏子俩人作陪,底下站着卫士“三害”。 
宴子建议齐景公把桃树上结的六个桃子摘下来,招待客人,齐景公请鲁昭公、叔孙和晏子及自己每个人吃一个桃子,剩下二个桃子。 
宴子说:“三位勇士,看谁的功劳大请谁吃。”公孙接站起来说:“我打死一只虎,救了大王的命,这桃子我吃,说着手抓起桃子就吃了下去。 
古冶子冲着公孙接喊道:“打死一只虎算什么,我杀了大鳖,救了大王,我功劳比你大,我更应吃这个桃子。”齐景公说:“该吃,该吃。”古冶子一口将桃子吞了下去。 
田开疆一看一个桃子也没有了,脸涨得通红说:“我杀了徐国大将,俘虏了500多士兵,逼得徐国投降,另外两个小国家看我们所向无敌,也投降了我们,我的功劳谁也比不上。”宴子说:“你功劳是很大,但桃子没了,明年再吃吧。” 
田开疆是个粗人,看此情景,对此非常来气,就拔剑自杀了。公孙接看到此情景,说:“老田死了,我也没脸活了。”也拔剑自杀了。古冶子看到他俩都倒在血泊之中,提着剑说:“他俩都为桃子死了,我活着有什么意思,人家不说我贪生怕死吗?”也自杀了。 
宴子引风吹火,利用两个桃子杀死了三个猛士,为齐国人除了三害。 
例二:林则徐引风吹火 包老板讨债成功 
清朝道光年间,包老板从福州去广东贩卖药材,钱要不回来,回家的路费都没有,有人让他找林则除帮忙,林则除听了,深为同情,但这事不属他的管辖范围,林则除沉吟片刻,决定帮忙。 
第二天上午,包老板到赖债的药店讨债,店主百般推脱。这时,忽听鸣锣喝道,原来是两广总督林则除出巡。包老板走出店门,待轿子挨近时,脱帽向林则除施礼,林则除探身向包老板微笑点头,轿子便过去了。店主见了暗暗吃惊,一反常态,把所欠药款全部还清了。 
林则除向包老板欠身点头的事迅速被传开,那些欠包老板帐的人不但主动送款上门,还附有不少礼品,包老板满载而归。 
例三:马克思主义引风吹火 中国共产党诞生 
十月革命一声跑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成为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要阵地。李大钊则成为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先驱者。“五四运动”有利地处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使马克思主义更广泛地传播开来。 
从1920年秋—1921年春,上海、北京、长沙、武汉、济南、广州等地,都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从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产生了引风吹火的影响,中国历史将由此写出新的壮丽篇章。 
例四:引风吹火“呼啦圈”风靡全国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儿童的手里一直缺少一件既便宜又安全,既健身又能玩的玩具。针对这种情况,北京某塑料厂推出了一批各种型号的“呼啦圈”,一下子风靡全国。 
从城市到农村,从学校到街道,从男女到老幼,都玩起了“呼啦圈”,全国掀起了一个“呼啦圈热”。它即产生了经济效益,又产生了社会效益,起到了引风吹火的作用。(待续) 
三十三、真真假假 
1、计名释义 
真真假假是以假乱真,虚虚实实,使对方做出错误的判断,然后击败敌人。 
2、按语评析 
真真假假也可称为虚虚实实。《草庐经略•卷六•虚实》:“虚实在我、贵我能误敌。或虚而示之以实;或实而示之以虚”。 
用兵的虚实,要根据敌情显示虚假,有时则用虚假向敌人显示真实。诈败诱敌,佯动欺敌,虚张声势,以假乱真,欺骗敌人,是虚实造势的高超艺术。 
3、用计例说 
例一:寇准真真假假催白发 
寇准30多岁时,宋太宗想重用他,还嫌他年轻。寇准知道后,马上用地黄和罗十使须发由黑变白,不久胡须头发全白了。由此,他获得了老臣们和皇帝的信任并得到了重用。 
例二:岳飞真真假假 迫使曹成投降 
岳飞曾奉宋高宗之命,招抚岭表一带的曹成。岳飞摔兵进入岭表地区,恰巧抓到曹成派来的间谍,于是把他捆在岳飞帐前。岳飞假装制造缺粮的假象,然后暗暗下令,设法让间谍逃走。 
岳飞估计间谍回去报告,曹成一定来追,他下令立即开饭,然后迅速行军饶过山岭。不到天亮,已逼近曹成的堡垒,大破曹军,迫使曹成投降。 
例三:真真假假  混入美军的德国士兵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希特勒已经濒临失败边缘。为了挽回颓势,他悍然发动了“亚当努之役”。1944年12月,希特勒在法国边境附近亚当努丘陵地带,集结了数10万大军与2000辆战车,展开总反攻。 
德军选出2000名擅长英语的官兵,让他们穿上美军军服,搭乘掳来的战车或吉普车,潜入美军后方。他们混入美军,进行阻断交通,切断通讯线路的扰乱作业。有些人甚至取代已死美国军官的职务,指挥交通,调度车辆,使美军的运输工作一团混乱。这一群人的一部分,还潜入马士河畔,完成迎接主力军的准备工作。由于这一支特遣部队的大肆活动,使美军的指挥,一时为之大乱。 
例四:美军真真假假 仁川登陆 
朝鲜战争爆发以后,朝鲜人民军进展十分顺利。1950年9月 ,美军为了扭转被动局面,企图在朝鲜人民军后侧的仁川登陆,切断主要补给线,迫使朝鲜人民军两面受敌。 
在登陆之前,美军通过记者,故意暴露将从仁川登陆的计划,并加紧对仁川的火力侦察。这些明显的举动反而使人民军参谋部认为,要在仁川登陆实际上是烟幕弹,美军不会在仁川登陆,因而没有加强仁川的防务,致使美军在仁川登陆成功。 
三十四、稳中求胜 
1、计名释义 
稳中求胜是步步为营,有把握地攻敌取胜。也比喻有步骤、有把握地进行工作。 
2、按语评析 
稳中求胜要具有洞察全局风云变幻的智慧和驾驭事态风浪的能力。面对攻势不动摇,胸有成竹,把握机遇,有步骤、有把握地攻敌取胜。稳扎稳打,稳中求胜。 
3、用计例说 
例一:蒋琬稳中求胜 安定蜀国 
公元234年8月,诸葛亮在五丈军营中与世长辞,死时只有54岁。诸葛亮死前推荐蒋琬接替自己的职位。蒋琬深深知道,自己作为诸葛丞相的继承人,蜀国人民的眼睛都盯着他,他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慌乱表现,他要扛起这重担,才不辜负诸葛丞相对自己的信任和期待。 
于是人民看到了身居要职的蒋琬镇定自若,完全跟平常一样地在审阅文件,处理政事,他的神情端肃凝重,既没有忧伤的神色,也看不出故作欣喜的表情——平平常常,一如既往。人们的心放下了,蜀国慌乱的局面趋于稳定。蒋琬以他出众的才干,赢得了朝野一致的好评和信任。 
例二:谢安弈棋定军心 稳中求胜 
谢安(320---385),字安石,四十余岁始出仕,东晋孝武帝时,官至宰相。在历史上著名的“淝水战役”中,他运筹帷幄,打破前秦苻坚,成为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范例。 
太元八年(383)冬,前秦皇帝苻坚率百万大军进攻东晋。东晋抗敌主帅谢安率八万守军抗敌,京城里的人都十分惊慌,而谢安却异常平静,丝毫没有紧张的表情。在抗敌期间,谢安经常与朋友去山中别墅游玩,并与外甥下棋。 
机会终于来了,谢安连夜调兵谴将,东晋以八万精兵,打败了苻坚的百万大军。谢安这种临敌不变,处变不惊,指挥若定,表现了一个军事家的应有风度。 
例三:裴度稳中求胜 大印失而复得 
裴度在中书省任职时,左右忽然来告诉他大印丢失了,听见的人无不大惊失色。裴度命人摆宴奏乐,大家都莫明其妙,暗地里惊异。欢饮到半夜,左右又报告,大印找到了,裴度不回答,继续欢宴。 
有人问裴度为什么这么做,裴度说:“这是位小吏盗去了伪造文书,不声张还可以找到,若追急了,他就会投到水中或用火化了,那时就再也找不到了。”当时人们都为他的气量所折服,这种稳中求胜的做法,才使大印失而复得。 
例四:社会主义阵营解体 中国稳中求胜 
1989年6月---1992年初,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无一例外地在政治上搞三权分立和议会民主,在经济上搞私有化,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搞指导思想多元化。 
中国在这种情况下实行“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有所作为”的稳中求胜策略,顺利地渡过了困难的局面,既打破了西方的制裁,又保持和发展了对外关系,特别是与东欧国家和独联体国家的关系,开创了外交工作的新局面,中国从此走上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待续) 
三十五、激流勇退 
1、计名释义 
激流勇退(急流勇退)是在急流中果断地及时退却,顺流而下。原比喻做官的人在顺利或得意时及早抽身退出官场。现多比喻在顺利得意的高峰期或情况复杂时果断地退上来。 
2、按语评析 
如果说“逆水行舟”是一种进的艺术,那么“激流勇退”就是一种退的艺术。高明的人往往深谙激流勇退的道理。因其退得及时,故常能立于不败之地。 
激流勇退虽然是一种放弃,但它是一种智慧的表现,是一种清醒的选择,是一种明智之举。 
3、用计例说 
例一:范蠡激流勇退 成为富裕的陶朱公 
春秋时期,越国名相范蠡是一个审时度势而激流勇退的典型人物。越王勾践在范蠡和文种等人的辅佐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经过几年的发展,越国国力日益强盛。并于公元前473年灭掉了吴国。 
范蠡见勾践猜疑嫉妒之心渐起,便申请隐退未批,于是范蠡偷偷地离开了越国,而文种留下却被勾践赐死。范蠡来到了一个叫陶的地方住了下来,很快就成为一个富人,人们都称他为“陶朱公”。 
例二:张良识大局 知大体 激流勇退 
张良,字子房,战国末期韩国人,他辅佐汉高祖刘邦灭掉了秦国,统一了天下。然而,他独具慧眼,成功隐退,避免了像发生在韩信身上一样的血光之灾。刘邦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子房功也”。 
张良目睹了韩信、英布、彭越的被杀,又目睹了宴会上,宫廷中争功的场面,身感现实的严酷无情,这也激发了他激流勇退的决心。从此,张良忘掉了以前的丰功伟业,过着隐逸恬淡的生活,消除了对皇权机制的潜在威胁。避免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王”的定数。 
例三: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众将激流勇退 
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驿黄袍加身当上了皇帝,他担心自己的皇位也会被别人取代。公元961年秋,宋太祖在宫内大摆宴席,和武将们一起喝酒,武将行列中有石守信、王审琦等人。 
当时这些武将兵权在握,酒酣之际,宋太祖说到:“皇帝轮流坐,明天到我家。谁不想当皇帝呀,今天我赵匡胤坐在龙座上,不知明天龙座上坐的又是谁?有一天你们的部下将黄袍加在你们身上,你们能做主吗?”众人一听,一个个都流了汗,都品出了这句话的含义,这不是害怕我们当皇帝吗? 
宋太祖接着说:“人无非追求荣华富贵,子子孙孙都不贫穷罢了。如果大家交出兵权,我和你们之间没有猜疑那多好呀!你们回到老家多多添置田地房屋,再买些美女歌妓,天天喝酒,这才叫朕放心,你们也快活,这么办怎么样?”第二天众人借口有病,请求辞掉官位,宋太祖高兴地答应了,从此赵匡胤就把军权收归己有了。 
例四:韩世忠激流勇退  买田保身 
韩世忠是宋朝的著名将领,他曾经议论要买新淦县的官田。宋高宗听说后,亲自写信将新淦县的官田赐给他。 
宋高宗的信中说:“卿遇敌必克,打了胜仗不扰百姓,听卿买新淦田为子孙打算,现在拿这官田赏赐给你,以表彰你的忠心,所以这个田称作‘旌忠’”。 
当时每个将领各以自己的姓作旗号,如张家军,岳家军之类。朝廷怀疑惧怕他们专横欺上,听说韩世忠买田,很高兴,特赐之。韩世忠买田,是自污其身的方法,免得功高震主,也有汉萧何买民宅的意思。 
三十六、嫁祸于人 
1、计名释义 
嫁祸于人是把祸害转嫁到别人身上,或故意陷害他人。 
2、按语评析 
嫁祸于人来源于《史记•赵世家》对曰:“夫秦蚕食韩氏地,中绝不会相通,固自以为坐而受上党之地也。韩氏所以不入于秦者,欲嫁其祸于赵也。” 
嫁祸于人有两种,一种是自己有祸,转嫁他人,使自己逃脱罪责,转嫁给自己的仇人则是一箭双雕。另一种是自己无祸,而欲加罪于自己仇人,故意制造一种罪名转嫁到仇人的头上,这类似于“借刀杀人”。 
3、用计例说 
例一:楚王嫁祸于人  晏子反唇相讥 
战国时,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举行招待酒会。酒兴正浓时,只见两个差役捆着一个人走到楚王面前,楚王故意问:“这人是做什么的?”差役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很显然,这是预先安排好的,楚王企图嫁祸于人,以此来羞辱晏子。 
 
2006-9-15 18:05 回复 
222.170.22.* 87楼晏子说“我听说,橘子生长在淮南,就是橘树,生长在淮北,便成了枳树。橘树和枳树叶子相似,果子却完全不同,这是水土不同的缘故。现在,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做贼,一到楚国就偷窃,莫非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惯于做贼!”一席话,说得楚王面红耳赤。 
例二:孙权嫁祸于人 曹操厚葬关羽头 
孙权擒杀关羽之后,正志得意满。谋士张昭说:“这是闯了大祸,刘备一定要来报仇。”孙权不知如何是好。张昭说:“可将关羽头献与曹操,证明我们是受曹操的指使,刘备必攻打曹操,我们可作收渔人之利”。 
曹操见着关羽头后,十分高兴。主薄司马懿说:“此是孙权嫁祸于人,现在东吴杀了关羽,怕刘备报仇,所以把关羽首级献给您,以使刘备迁怒于我们,孙权作收渔人之利。目前只有厚葬关羽,才使刘备不会恨我们“。 
曹操依计而行,厚葬了关羽。刘备闻之,果然只恨东吴,发誓要倾国出动报与东吴不共戴天之仇。 
例三:希特勒制造国会纵火案  嫁祸于人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当选总理以后,马上实施下一步夺权计划,在希特勒盟友、国会议长——戈林的办公室地下,有一条暖气管道通往国会大厦。1933年2月27日晚,戈林命令冲锋队长卡尔恩斯特顺着地下通道偷偷潜入国会大厦。 
在大厦里洒上大量汽油并将汽油点燃,与此同时,纳粹为了嫁祸于人,又安排了一个头脑迟钝,据说是荷兰共产党员的青年卢勃也放了几把火,以此嫁祸共产党。起火后两小时,法西斯分子便对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实行大逮捕和大屠杀。 
仅仅在当日夜里就逮捕了1万人,在以后的三四个月里,被捕的人数就达到六七万,在这之后,德国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和其他资产阶级政党先后自行解散。7月14日,希特勒宣布: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是德国唯一的政党,这为希特勒取得大权称霸世界扫清了国内障碍。 
四:例联邦政府嫁祸于人 自由女神险遭拍卖 
1985年以前,因纽约的自由女神脚下的一条输水管道年久失修而漏水,联邦政府因此对泽西城欠下了近百万美元的水费债务。联邦政府既不修水管也不还债,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泽西城政府声称要拍卖自由女神像,因为这是联邦政府在泽西城的唯一财产。 
联邦政府理屈词穷,绞尽脑汁想出了一条办法。他们告戒泽西城政府:美国人拍卖自由女神就是拍卖自己的祖母!是让全美国在世界出丑的蠢事!由于这一巧妙的比喻,使泽西城政府无法再提拍卖之事,这才没有让自由女神登上充满铜臭的拍卖场。(待续) 2、按语评析 
请君入瓮这则成语来源于,《资治通鉴•唐记》: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 
请君入瓮是惩罚那些陷害别人的人的一种好方法。你用什么办法对付别人,等有一天你被整治时,别人也会同样用你曾用过的方法对付你,让你自食其恶果,害人如害己,在另一个角度看,是设计个圈套让人钻。 
3、用计例说 
例一:请君入瓮 巧言规劝 
优孟知孙叔敖的贫苦,想对楚王陈说。他却先模仿孙叔敖的行为神情,一颦一笑,莫不酷肖。楚王要他做楚相,他说:“先要与妻子商量一下,明天再回复大王。” 
第二天,优孟对楚王说:“我妻子劝我不要做楚相,贤如孙叔敖,死后,其子孙尚无以为活,何以自存呢?”楚王觉悟,便周恤孙叔敖的子孙。 
例二:请君入瓮的计谋来源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采取高压的恐怖政策,并且奖励告密。如举发为真,则升官晋级,如是污告,也不受到处分。因此,告密的人越来越多。她手下的一些酷吏就想尽办法诬陷政敌,并不断改进刑具来逼迫人犯罪。 
周兴和来俊臣是当时最有名的酷吏,一次周兴被密告伙同别人谋反,武则天派来俊臣审理此案,因其关系不错,感到很棘手。一天,来俊臣故意请周兴来他衙中聊天,说:“最近审问犯人老是没有结果,不知老兄可有什么新的绝招?” 
周兴说:“你只要准备一个大瓮,四周放满炭火烧红,再把犯人放进去,无论他们多么狡猾,也受不了这个滋味,一定会招认的。”来俊臣按照他的办法做了,等大瓮被炭火烧得通红以后,他便站起身,把脸一板说:“有人告你谋反,太后命我审你 ,如果你不老实招认,我只好请你进这个大瓮了!”周兴听后,大惊失色,知道自己无法抵赖,只俯首认罪。 
例三:张思光请君入瓮  巧言求官 
有一天,宋太祖说要任命张思光为司徒通史,张思光很高兴,可是等了很长时间 ,也不见任命下达,张思光急了,就想找机会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思。 
一天,张思光骑了 一匹很瘦的马去见宋太祖,宋太祖果然问:“你的马很瘦,你一天喂它多少饲料?”张思光回答:“一天一石。”太祖又问:“不少啊,可它为什么这么瘦呢?” 
张思光回答道:“我答应每天喂它一石,但实际上并没有给它吃那么多,它当然瘦了。”宋太祖明白了他的意思,马上任命张思光这司徒通史。 
例四:窃取科技情报 美国人请君入瓮 
20世纪70年代,法国一家化工厂研究出一种新洗涤剂。一个美国人来到巴黎,他在巴黎的几家报纸看出一则招聘广告:ХХХ公司在欧洲建立分公司,欲招聘8名高级化工专家,报酬优厚,应聘从速。 
那个美国人一查报名单,发现报名者竟有8人是参加过那家法国化工厂新洗涤剂研究工作的化学家。因应聘者众多,首先面试。那8位化学家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博得那位美国人的赏识,在单独面试时,都把自己所掌握的技术情报全盘脱出。 
面试过后,应聘者天天盼望聘书的到来,可是他们以中了美国人的请君入瓮之计,他早已溜之大吉了。他将这8位化学家提供的内容集中分析,得出新洗涤剂的配方和整个生产流程。这种新产品在走出实验室时,便被人轻而易举地窃走了。(代续) 三十九、以柔克刚 
1、计名释义 
以柔克刚是用柔和的方法制服强硬。 
2、按语评析 
以柔克刚见于老子《道德经》:“柔之胜刚也,弱之胜强也,天下莫不知。” 
以柔克刚是事物相生,相克之法,能一物降一物,它是一种高超的斗争谋略。其优越性在于:第一,能争得舆论的同情、支持;第二,能赢得时间,变被动为主动;第三,能逐渐挫伤对手的士气和锐气,达到后发制人的目的。 
3、用计例说 
例一:郭淮以柔克刚 免罪升官 
三国时,魏文帝登基,群臣前来祝贺,独郭淮迟到了。文帝板着面孔问他:“大禹招集诸候于涂山,防风氏晚去被处死刑。今天大喜大庆,你到现在才来,是何居心!” 
大殿里气氛顿时紧张起来。明摆着的,文帝要杀人了。郭淮知道自己的每一句话都生死攸关,便字斟句酌地说:“大家也都知道,五帝将教化放在首位,以道德教导人民,夏朝以后政治衰败,所以才用以刑罚,我和各位大臣都处盛世,所以我知道我不会像防风氏那样遭到不测。” 
郭淮哪里是在为自己寻找逃生之路?倒像是在为文帝歌功颂德!文帝转怒为喜,提升其为雍州刺史,迁征西将军。 
例二:李泌以柔克刚 无礼胜有礼 
唐代宗为了表示皇恩浩荡,有一年端午节,在宫中大宴群臣。大臣们为了讨得皇上欢心,都带了礼品,只有李泌什么也没带。代宗一看献礼的人名,没有李泌,便沉着脸问:“爱卿给胗的礼品呢?” 
李泌不慌不忙地回答:“禀皇上,微臣从头到脚,从吃的到用的,无一不是您所赐。臣觉得除了把自身献给皇上,此外任何东西都不足以表达对皇上的热爱。所以,臣决定把自身献给皇上。”代宗听了大笑道:“朕要得就是这个。” 
例三:康熙以柔克刚囚鳌拜 
康熙帝名叫玄烨,顺治皇帝死时,把皇位传给了8岁的玄烨。玄烨登上皇位,宣布建元康熙(康熙元年为公元1662年),此时朝廷大权都掌握在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位辅政大臣手里。随着时间的推移,鳌拜的野心日渐显露出来。 
康熙14岁时,为了对付鳌拜,他挑选了上百名十几岁的皇族少年,在宫中练习摔跤,同时,派人探听鳌拜的动静,准备采取行动。 
一天,康熙帝得知鳌拜要进宫奏事,就把每天跟他摔跤的少年侍卫叫到身边,准备抓捕鳌拜。鳌拜仍象往常一样态度骄横,康熙下令抓捕鳌拜,话音刚落,立即从四面八方冲来百名年轻小将,鳌拜反抗,不一会就将鳌拜捆得结结实实,并关押起来,最后鳌拜死在狱中。 
例四:刘风浩以柔克刚 乾隆朱笔圈探花 
刘风浩才华横溢,进士考试荣列第三----探花(第一状元,第二榜眼)。但是,进士须皇帝认可方能生效。乾隆发现他一只眼失明,心中甚为不快,但转念一想,如果有真才实学到也无妨。不如出联拭他一拭: 
“独眼不登龙虎榜。”刘风浩答:“半月仍悬乾坤间。”皇帝又出一个上联:“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手。”刘风浩不加思索就对出:“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乾隆听罢,二话不说,拿起朱笔便在刘风浩名下圈上探花记号。 
四十、化拙为巧 
1、计名释义 
化拙为巧是利用才智变坏为好,把死板的变成灵巧的,变无用为有用。比喻变被动为主动,化腐朽为神奇,转败为胜的方法和谋略。 
2、按语评析 
化拙为巧要根据当时所处的环境,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巧妙地解决处理问题。它能变不利为有利,在逆境中寻找新的亮点,因祸得福。 
3、用计例说 
例一:刘邦化拙为巧封雍齿 
刘邦成功以后,先后封了大功臣20多人,其余的人日夜争功,都没有被封赏,张良对刘邦说:“没有被封赏的人想要谋反,你所封赏的人都是萧、曹这些故人,你所要除掉的人都是平是日与你有愁恨的人,他们怕你,怕因以前有过失而被你除掉,因此相聚谋反。” 
刘邦说:“那怎么办呢?”张良说:“陛下平日最恨谁?”刘邦答:“雍齿。”张良说:“现在事情危急,先封雍齿,让群臣看雍齿受封,则人心就安定了。”于是刘邦摆酒宴,封雍齿为什方侯,让丞相御史及时定功行封。 
刘邦通过封仇人的方法,化解当时君臣之间的矛盾,避免了谋反的后果,起到了化拙为巧的效果。 
例二:赵匡胤化拙为巧 以愚斗智 
赵匡胤统一了中国北方,吓得盘踞在东南方的南唐俯首称臣,岁岁纳贡。这年南唐遣吏部尚书徐铉作为进贡使,宋朝要派一位押伴使。两人一路上同宿同住,海阔天空地闲谈,实际上是在比才学,为各自的国家争光。 
徐铉是天下闻名的才子,宋朝谁也不敢去充任押伴使。赵匡胤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在自己的殿前侍卫中挑出十个目不识丁的士兵,并挑中了其中一个特别粗俗士兵作为押伴使。那侍卫打扮起来,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了南唐。 
徐铉见来人相貌粗俗,轻蔑一笑,但又一转念,人不可貌相,还是小心为好。于是开动脑筋,调动口舌,古今南北地讲了起来。那侍卫全然不懂,只见徐铉讲得口沫乱飞,觉得可笑,不觉笑出声来。徐铉以为自己讲话中有了漏洞,连忙刹住。 
如此再三,直让徐铉摸不着头脑。日子一长,徐铉觉得淡然无味,也就不再开口了。来到宋都,大家见徐铉闭口不谈,以为是侍卫杀了他的锐气,于是都佩服赵匡胤会用人。 
例三:化拙为巧 因错发明 
1886年,美国著名的药剂师约翰•斯蒂奇•彭伯顿博士,在乔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城经营一家医药商店,他研究配制了一种治疗头痛的药水,疗效很显著,销路相当好。 
这年的5月1日,彭伯顿在实验室里进行一种新药的研究和配制。他的助手错把糖水当成蒸馏水拿给他,以为是制成治头痛的药水,这一瞬间,意外的事发生了,世界上从这一天起有了一种最畅销的饮料——可口可乐。 
例四:毕加索化拙为巧改画名 
画家毕加索18岁这年,全力以赴创作了第一幅铜版画《斗牛士》。可是,等画样印出来时,他便灰心丧气了。 
原来,构图时他忘了版与画的左右易位问题。版上的斗牛士是右手握剑,可印到纸上就是左手握剑了。 
不过,他没有毁掉铜板,而是很快想出了妙法----将这幅画的名字改了一下,不叫“斗牛士”,而叫“左撇子斗牛士”。(待续) 
四十一、恩威并用 
1、计名释义  
恩威并用是以恩德笼络人心,以刑罚使人慑服,两者同时并用。 
2、按语评析 
恩威并用源出《三国志•吴志•周鲂传》:鲂在郡十三年卒,赏善罚恶,威恩并行。 
威恩并用在政治、军事、经济、生活中都会用到,它是制服对手,使之臣服的谋略。是说服教育与威慑打击相结合的战术。 
3、用计例说 
例一:诸葛亮恩威并用 七擒孟获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是一个办事周到、谨慎的政治家、军事家。南中一个少数民族首领孟获叛乱。公元225年,诸葛亮率领大军征讨。 
在双方作战中,诸葛亮把孟获捉了放,放了捉,一连捉了七次。孟获说:“丞相如此待我,恩德我们永世不忘!南人永远不再造反了。” 
例二:宋太宗恩威并用  巧赦罪臣 
一天,大臣孔守正和王荣在皇宫北园侍奉宋太宗饮酒。两个人喝过了量,借着酒劲争起守卫边疆的战功,后来有动起手脚来,这是对皇帝的大不敬,侍臣建议将二人交付吏部治罪。宋太宗没有同意,他命人将他们架回了家。 
第二天,孔、王二人酒醒,想起前一天失态之事便直冒冷汗,到金銮殿跪下请罪,宋太宗左右为难,如果治罪,天心不忍,因为这两个臣子的功劳确实很大。要是赦免,便失皇帝的体面和威严,怎么办呢?他向二人摆摆手,说道:“起来,起来,昨晚我也醉了,已记不清发生什么事了,你们下去吧!” 
例三:苏格拉底恩威并用 讲获得知识的决窍 
哲学家苏格拉底与一个青年人在海里游泳,青年人问苏格拉底:“我很想获得丰富的知识,有什么决窍吗?” 
原来他是想投机取巧,学习上哪能允许这样?苏格拉底对青年人什么话也不说,抓着他的头发一下将他按到海水里。青年人以为苏格拉底要要他的命,所以拼命挣扎,又是摇头,又是蹬腿,终于将头露出水面。 
苏格拉底对青年人笑吟吟的,算是对刚才的莽撞道歉,他问:“你在海水里的最大愿望是什么?”青年人回答:“求生。”“对!”苏格拉底语重心长地说:“学习要使上‘求生’的劲头,这就是获得丰富知识的决窍。” 
例四:华盛顿对秘书恩威并用的谈话 
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一天,年轻的秘书上班又迟到了,来后见总统在等他,他红着脸说:“真倒霉,手表慢了十几分钟”。华盛顿知道这是托词,手表怎么能慢呢?于是幽默地对他说:“看来,你得换表了,否则,我就得换秘书了。”总统的话使秘书羞愧不已,此后再也不敢迟到了。 
四十二、左右逢源  
1、计名释义 
左右逢源是处处遇到水源。左右:指到处;逢:遇到;源:水源。原指学识广博,应付自如。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现多用于讽刺为人圆滑,善于投机取巧。 
2、按语评析 
左右逢源出自《孟子•离娄下》:“自得之,则安居之;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原(源)。 
现在左右逢源指说话、办事非常圆满,左右不得罪人。它要具备良好的口才,聪明的头脑和一定的社会经验,方能对所遇的事应付自如。 
3、用计例说 
例一:司马绍左右逢源  同题两答案 
公元323年,太子司马绍继位为帝,这就是东晋的明帝。明帝比他父亲更有胆略,很勇敢,据说他从小就很聪明。 
有一次,他父亲问他:“你说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个更远些?”司马绍回答说:“长安近些。”父亲问:“为什么?”司马绍答:“只听人说从长安来,没听人说从太阳里边来!” 
司马睿认为儿子很聪明,想让儿子表现一下,便在许多大臣面前再次问他同样的问题,认为他肯定还像昨天一样回答,哪知道司马绍却说:“太阳近!”司马睿很惊讶,问:“为什么?”司马绍回答说:“抬头就能看到太阳,却看不到长安,所以知道太阳近。”司马睿非常满意,大臣们也都非常赞赏。 
例二:王僧虔左右逢源 巧对齐太祖 
南朝齐国王僧虔是书圣王羲之的四世族孙,行书和楷书继承祖法,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一天,齐太祖萧道成提出同王僧虔比书法,两人都认认真真地写了相同内容的楷书挂在大堂。 
太祖问王僧虔:“谁第一?谁第二?”王僧虔说:“我们都是第一。”齐太祖火了:“此话怎讲?”王僧虔笑着说:“我在人臣中是第一,陛下在皇帝中是第一”。太祖一笑了之。 
例三:冯诚修左右逢源  白鹤变黑鹤 
乾隆巡游江南,一天见一白鹤,便令陪游的文人学士以此赋诗一首。冯诚修脱口而出:“眺望天空一鹤飞,朱砂为额雪为衣。”乾隆要考考冯诚修的真才,故意打岔道:“寡人要吟的是黑鹤。” 
冯诚修笑了笑说:“黑鹤就黑鹤吧。”他接着吟道:“只因觅食归来晚,误落羲之洗砚池。” 
例四:赫鲁晓夫左右逢源 巧答质疑 
1956年,在苏联共产党第20次代表大会上,赫鲁晓夫做了“秘密报告”,揭露、批评斯大林反扩大化等一系列错误,引起苏联及全世界各国的强烈反响。大家议论纷纷。 
有一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上,赫鲁晓夫再次批评斯大林的错误。从听众席上递上一张条子,上写:那时候你在哪?赫鲁晓夫对此很难回答。他站起来大声喊:“谁写的?走上来!”连问几次,没人回答,全场死一般沉寂。 
几分钟后,赫鲁晓夫平静地说:“好吧,我告诉你,我当时就坐在你现在的那个地方。”这种回答既不失去自己的威望,也不让听众觉得他在文过饰非。(待续)四十三、韬光养晦 QQ:475014002
1、计名释义 
韬光养晦,韬:本为剑套,比喻隐藏;养晦:暂时隐退之意。比喻暂且隐藏自己的锋芒或才能。 
2、按语评析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锋芒毕露的人很容易遭到别人的非议和敌视,在政治斗争中尤其如此。善于保存自己、大智若愚、激流勇退,不是消极地避凶就吉,而是为了养精蓄锐,待机不动。韬光养晦是明哲保身,以退为进的策略。 
3、用计例说 
例一:陈平韬光养晦 除诸吕复汉室 
汉孝惠帝6年(公元前189年),因相国曹参已去世,朝廷分置左右丞相,安国侯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孝惠帝死,吕后专权,欲封诸吕为王。 
王陵坚决反对,而陈平却表示同意。后王陵死,陈平任右丞相,审食其为左丞相,审有宠于吕后,倚势弄权。陈平便整天沉迷于酒色之中。 
陈平表面上应付吕后,言听计从,实际上却时时想着灭吕安刘之计,吕后死后,诸吕蠢蠢欲动,陈平便与太尉周勃合谋,终于诛杀诸吕,迎立代王刘恒即位,他就是汉文帝。 
例二:曹操煮酒论英雄 刘备韬光养晦掩饰 
刘备投靠曹操之后,仍有一番雄心壮志。但刘备也防备曹操谋害,就在住处后院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光养晦之计。一天,曹操请他赴宴,酒到半酣,大雨将至。 
曹操问天下谁是英雄,刘备历数了刘表、孙坚袁绍等人,曹操予以否认。曹操说:“当今天下英雄,只有您和我曹操了。”刘备闻听,筷子掉在地上。他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曹操大笑,也就不在怀疑他有大志了。 
例三:蔡锷韬光养晦 逃出魔掌 
蔡锷(1882---1916年)湖南邵阳人,1911年他任云南清军协统(旅长)。武昌起义后,他率部在云南起义响应,建立军政府,任云南都督。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对蔡锷怀有戒心。1913年,袁世凯将他调到北京。 
在袁世凯面前,蔡锷有时故意语无伦次,一问三不知。他还在赞成帝制的“提名录”上,挥笔大书“赞成”二字。他还经常与一班帝制派人物厮混,打成一片。 
他还装作意志消沉,涉足风月场所,结识了名妓小风仙。在小风仙的帮助下,最后,蔡锷出逃,回到云南,组织了讨袁护国军,打响了向袁世凯政府进攻的第一枪。 
例四:斯大林韬光养晦 沉默反抗 
1945年7月英、美、苏、三国首脑在波茨坦举行会谈。会间,美国总统杜鲁门对斯大林说:“美国研制出一种威力非常大的炸弹。”暗示美国已拥有原子弹,对斯大林进行心理战。 
在杜鲁门讲话时,英国首相丘吉尔两眼死盯着斯大林的面孔,观察他的反映。斯大林像聋子一样没有听见,来显露出丝毫的表情,以至于许多人回忆说:“斯大林好像有点耳聋,没有听清楚。 
其实,斯大林不仅听清了这句话,而且听出了这句话的弦外之音。会后,他对莫络托夫说:“我们应该加快工作进度”。斯大林为什么装聋?因为任何方式的语言表达,都不如沉默应付的效果。果然,两年之后,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这才是对杜鲁门的有力回答。 
四十四、以德服人 
1、计名释义 
以德服人是用品行来征服别人,让人们崇拜、尊敬你、相信你、听从你。 
2、按语评析 
选人之道要德才兼备,德为先,才次之。如才为先选人,用人,必出奸臣,腐败之臣。老百姓就会责备当政者。 
“德”就是“仁义”,是为人作风正派,品行端直,忠诚正直,胸襟坦白,无奸诈之心,去私立公,敢进谏言,言有法度。对人诚信,宽怀大度,才能“以德服人”。政治上提倡“以德治国”,工作、生活中要“以德服人”。 
3、用计例说 
例一:韩安国宽宏大量 以德服人 
汉朝时,韩安国犯了法,被关入狱中。蒙县狱吏田甲侮辱他。韩安国说:“死灰不会复燃吗?”田甲说:“复燃就用尿浇灭它!”不久,梁王内使一职空缺,汉景帝派使者任命韩安国为梁王内使。 
田甲知此逃走了,韩安国捎话给田甲 :“田甲不回来,我就杀他全族。”田甲只得回来,光着身子向韩安国谢罪。韩安国笑道:“死灰复燃了,你用尿浇灭它吧!你们这些人,值得与你们计较吗?”以后,他对田甲也很友善,人们很佩服他的度量。 
 
2006-10-29 12:11 回复 
 
刘凯丰001
0位粉丝
 112楼例二:吕蒙以德服人 气量不凡 
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初次进入朝堂的时候,有个朝士指着他说:“这个人也是参政知事吗?”吕蒙假装没听见就过去了。 他的同事十分气愤,要问那人的姓名,吕蒙制止他说:“如果知道他姓名,就会一辈子难以忘记,还是不知道的好。 
当时,人们都很敬佩吕蒙的品德和气量。 
例三:王伽以德服人 对罪犯宽松感化 
公元600年,隋文帝时期,齐州有个叫王伽的小官押送70多个罪犯去京城长安。走到荥阳的时候,王伽见这些罪犯头顶太阳,颈套枷锁,实在痛苦。便对他们说:“你们犯了国法,受了处分,这是罪有应得,可是,你们还给押送你们的民夫添了痛苦,让他们陪着你们风吹雨淋太阳晒,你们忍心吗?你们自己戴着枷锁,走这么长的路,也很不容易,我想把你们的枷锁去掉。咱们约定时间,到长安城门集合,你们能做到吗?” 
罪犯们都很受感动,一齐跪在王伽面前说:“大人的慈悲,我们终生难报。”王伽便放了罪犯,自己带着随从向长安进发,约定的日期到了,罪犯们都按时来到城门口,一个也不缺。 
隋文帝听说这件事以后,马上召见王伽,对他大加赞赏,还把罪犯们召进宫里,设宴招待他们,并赦免了他们的罪行,随后下了一道诏书,要求各级官吏学习王伽,用感化的办法管理百姓。 
例四:狄人杰以德服人 品德超群 
狄人杰做内使的时候,有一次,武则天对他说:“你在汝南做地方官,政绩很好,你想知道谁说你坏话了吗?” 
狄人杰答谢道:“陛下若认为臣有错,臣尽力改正。陛下当面指出,这是臣的福气。臣下若是不知道那些诋毁我的人是谁,就会和他仍然友好相处,所以,我不想知道。” 
武则天很敬佩他的品行。 
例五:石延年以德服人 宽容马夫 
宋代大理寺丞石延年幽默风趣。有一次,他出巡报宁寺,马夫一时大意,没能管好马,让马受惊了,把石延年颠落在地。侍从慌忙上前扶起。 
只件石延年拍拍身上的尘土,微笑着对马夫说:“幸亏我是石学士,如果我是瓦学士,岂不是要摔得我粉碎了吗?一句话,说得大家哈哈大笑。 
例六:瑞士人以德服人 攻心取胜 
14世纪初,奥国的利奥波德率军攻打瑞士索洛图恩城。他在阿尔河畔包围了这座城。瑞士人民十分勇敢,无论敌人怎样威逼,利诱绝不投降。后来,利奥波德在阿尔河上搭了一座大桥,想从桥上跨过去进攻索洛图恩城。 
但是,这座桥搭得并不牢固。一天,一队奥军正在过河时,桥突然断了,士兵纷纷落水。这时,瑞士人争先恐后奋勇跳下河去,把落水的奥兵一个个拖上岸来。 
奥兵开始十分害怕,担心自己落在敌人手里不会有好下场。认知,瑞士人不仅没有惩罚他们,反而让他们进城去休息,吃饭,最后把他们全部放了回去。 
瑞士人的做法让奥兵十分感激。这事在奥军中传开了,奥国士兵没有谁希望去和瑞士人作战。利奥波德由此事也知道了瑞士人的历害,只得引兵回去,然后同瑞士人订了和约。 
例七:美军以德服人 向日军兑现劝降承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军付出了很大代价攻占了太平洋上的一座岛屿。最后的几十名日本兵退到一个山洞里,拒不投降,美军无可奈何。 
有位美军灵机一动,半开玩笑式地向洞里喊:“如果投降,就让你们去好莱坞一游,看一看影星们的风采。”出乎意料的是,日本兵居然缴枪投降了。 
为了维护信誉,美军司令部为这些俘虏安排了一架军用飞机,让他们飞抵好莱坞,大饱了一次眼福.(待续) 
四十五、幽默致胜
  1、计名释义   幽默致胜是通过风趣的言谈,使气氛变得轻松,达到化解尴尬、难堪的场面,取得令人叹为观止的效果。   2、按语评析   幽默是通过友善、机智、风趣去传播你的信息,沟通人们心灵的桥梁,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让人感到你的坦白、诚恳和善良。   幽默是现代社会的“减压阀”,它不仅能使你的心情变得轻松愉悦,谈笑风生,笑口常开,而且有助于你交际中左右逢源,事业成功。通过自我解嘲,创造欢乐气氛,取得人们的信任,使人们乐于接受他的看法。   幽默是一种谋略,能把被动变为主动,产生幽默致胜的效果。3、用计例说   例一:优孟哭马幽默致胜   据说,楚庄王特别喜欢马,给马披绸缎,喂枣肉,搭花床。有一匹马因喂得过肥而死了,楚庄王叫人给这匹马按“大夫”的葬礼办丧事。大臣们劝他不要这样挥霍,楚庄王动怒说:“谁敢再劝,杀他的头!”   这样一来,谁还敢再劝呢?优孟听说这事后,闯入王宫,仰天大哭。楚庄王惊异地问道:“优孟,你为何哭得如此悲伤?”   优孟说:“大王心爱的马死了,用‘大夫’的葬礼不够排场,应该用国君的葬礼:用玉石做棺,最好的木头做椁,出葬时,叫各国的使节都来送葬,给它最高的封号。”   优孟见楚庄王迷惑不解,接着说:“这样,人们都知道大王您特别喜爱马,而且把马看得比任何人都高贵万倍。”   楚庄王听了话里有骨头,问道:“难道我的过错有这么严重?我该怎么办好呢?”   优孟笑道:“依我看,用铜锅做棺椁,使炉灶做棺套,用葱姜上供,给它穿上火做的袍子,埋入肚里,这是最好的葬礼!”   楚庄王点头应允了。   例二:梁武帝巧设立题目,李膺回答幽默致胜   梁朝李膺口才很好。一次,梁武帝当众问他:“东汉也有个李膺,今李膺和古李膺哪个好?”   李膺不假思索:“今李膺好。”众大臣议论纷纷:这家伙真是妄自尊大!梁武帝问:“为什么?”   李膺满脸堆笑道:“东汉的李膺在昏庸的桓、灵二帝手下当官,当今的李膺却侍奉唐、虞那样的明君。”梁武帝听了洋洋得意,众臣子也佩服其回答得滴水不漏。   例三:邓小平乐观自嘲 幽默致胜   邓小平退休后,虽然年事已高,却老当益壮。联邦德国总理科尔在访问中国时,对邓小平说:“你看来完全没有变,你的长寿秘诀是什么?”邓小平回答:“没有秘诀,我一向乐观,天塌下来我也不怕,因为有高个子首先顶着。”   例四:基辛格面对提问 幽默致胜   在记者招待会上,记者问基辛格:“参议员杰克逊批评基辛格在中东搞”穿梭外交“十分幼稚,应该结束,基辛格对此有何评论?”   基辛格回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人建议,对付核潜艇的办法就是把海洋烧热,把他们烧到海水滚起来。于是人们就问他,怎样做到这一点。他回答说:”我给你出了主意,技术上怎么办,就看你的了。“基辛格幽默的答话中,实际上是给杰克逊以有力的回击。   例五:经理智对蛮缠人幽默致胜   据说,美国有一家大百货商店,门口有一块大牌子上写着这样的广告:无货不备,如有缺货,愿罚10万。   有一个法国人很想得到这10万元,便去见经理,他开口就问:“潜水艇!在什么地方?”经理领他到第22层楼,当真有一艘潜水艇。   他又说:“我还要看看飞船。”经理再领他到第9层楼,一看,果然有一飞行船。   法国人还是不罢休,问道:“可有肚脐眼生在脚下面的人?”   他以为这一问,经理一定要被难住了,谁知经理声色不动,对旁边的店员说:“你来个倒立给这位客人看看!”   这位经理明知这个法国人是胡搅蛮缠,他急中生智,将错就错,以其特有的幽默接待这位“顾客”,倒给了这个法国人一个难堪。   例六:选美小姐不落俗套,幽默致胜   《花城》1985年第一周刊载了香港作家陈浩显的长篇小说《选美前后》,描写了这么一段故事:“香港小姐”要决赛时,为了测试参赛小姐谈吐应对的技巧,司仪问参赛的杨小姐:“假如要你在下面的两个人中选择一个作为你终生伴侣,你会选谁呢?这两个人一个是肖邦,另一个是希特勒!”   回答肖邦,便落入俗套;选择希特勒,被人骂就难免了,怎么可以选择一个杀人魔王为终生伴侣,同流合污呢?可是这两个人中非得选择一个,这就把杨小姐逼入困境。   只见杨小姐说:“我会选择希特勒的。”台下观众顿时骚动起来,盘问她:“你为什么选择希特勒?”她回答的很巧妙:“我希望自己能感化希特勒。如果我嫁给希特勒,肯定第二次世界大战不会发生,一定不会死那么多的人了。”   这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杨小姐幽默致胜的回答,不但使自己摆脱了困境,而且表明自己不同凡响,是个女强人。这种机智巧妙的应变口才,可以说是一种“艺术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