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命的算婚姻准吗:“刚需”已经成为一种游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2:49:29

经济观察报2月10日发表文章称,印度孟买普通房子十几万人民币一平,专家称存在刚需。文章说,“看上去普普通通的房子,十几万人民币一平方米,贵得有些不可理解、不能接受。但在印度专家眼中,价格如此之高的房地产市场却并不存在泡沫”云云。

笔者无意关心印度的房价,并且还怀疑作者如此地关心世界人民,说不定有什么“类比”的用意。另据《华夏时报》报导,中央“坚持楼市调控政策”的声音犹在耳畔,安徽芜湖便率先拉开了地方政府救市序幕。2月7日,芜湖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免税补钱送户口”的楼市调控新政策。此“新政”一出立即引起轩然大波。有业内人士指出,其他地方政府已在筹划,学习芜湖,以鼓励“刚需”为名义来打政策擦边球的经验,目的在于“激活”楼市。网民对此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质疑。芜湖市副市长洪建平10日斩钉截铁地回应说:“严控房价,打击投机,满足中低收入者和引进人才的刚性住房需求,优先发展保障性住房计划,是芜湖市房产新政的核心思想,而不是外界所猜测的房市救市之举。”无疑,这又是一块“刚需”的挡箭牌。

“刚需”,也就是刚性需求的简称。说白了,刚需就是没有弹性的需求,就如不吃饭要饿死,不呼吸会憋死,不喝水会渴死。否则,就不能以“刚”冠名。

我们从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很容易了解到,真正的“刚需”还是人的基本的生理需求。需求欲望的进层,都是在满足了生存需求之后才会出现的。这个理论,绝不应被现代经济学家所颠覆。

只要将手放在胸口上,到农村去看一看,或者,闭上眼睛想一想,中国的耕地面积与人口的矛盾,谁都会明白,中国真正的“刚需”是什么。耕地不足,农业劳动力不足,水和空气的污染,食品的不安全;群众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住不起房;实体经济乏力,金融虚高,这些都严重滞碍了的中国发展后势。并且,我们面对的是极不稳定的世界局势,万一有个闪失,让我们的粮食进口渠道不畅,饥荒就会接踵而至的。以石油为例,西方同伊朗稍微一较劲,中国的油价马上出现上涨。这些问题,除了国家的高层表示了忧心以外,根本听不到专家们的“刚需”说法。

住房也是生存需求,有没有“刚需”?当然有。但是,当住房卖出黄金价以后,真正的刚需者只好“穴居”,因为房价与刚需者完全脱离。刚刚有报导,海南商品房的空置率已经达到80%以上,局部达到九成,海南的两会代表正在商讨对策。何止海南,全国有多少空房?假如将所有的住房面积“物尽其用”的话,住房还有没有“刚需”?

人在保证了基本生存需要以外,需求会随着层次的进阶而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需要。但“需求”是一个社会综合性指标体系,必须放在公平公正、法律道德、社会发展方向等方方面面去衡量。如果只从“卖相”去分辨“刚需”,必然失之偏颇。如,毒品、娼妓、枪支都有“卖相”,特别是吸毒者,对毒瘾的需求比什么都刚,是不是都可以称为市场的“刚需”呢?肯定不是!

同理,一些特权者对豪宅、豪车、奢侈品等能够象征身份的商品的需求,一些以暴富为目的的投机者对房子、高利贷的需求,一些官员对公款消费的需求,确实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是不是都可以称为市场的“刚需”呢?肯定不是!

悲哀的是,一些有话语权的专家、地方政府官员们,经常挂在嘴上的所谓“刚需”,都集中在房产、茅台酒、公务员专用手机这类话题上。正如任志强先生曾经说过的,房子是富人的财富,穷人为什么非要买房呢?不能不说,“刚需”已经偏离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在他们那里,“刚需”不过是一种经济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