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脚怎么矫正:镇江市政协关于加大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22:24:27
关于加大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建议2010-04-08

(2010年3月25日市政协六届二十六次主席会议通过)

为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拓宽农民增收渠道,3月25日下午市政协把加大力度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为六届二十六次主席会议的议题,进行专题审议。为了开好这次主席会,赵腊根副主席带领市政协农经委和部分政协委员就此开展了专题调研。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各职能部门积极履行职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连续六年粮食生产丰收,去年农民人均收入增幅苏南第一,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新的成绩。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至2009年底,我市高效农业、设施农业、高效渔业面积分别达到90万亩、15万亩和10.8万亩,分别占耕地面积的34.92%、5.78%和32.99%。已认定市级以上龙头企业96家,带动本市基地146万亩,占本市耕地面积65.6%;带动本市农户34.5万户,占本地农户数的59.8%;基地农户从龙头企业获得的收入为26.9亿元,按全市169.1万乡村人口计算,人均收入550元。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高效农业规模偏小,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二是龙头企业发展地区间不平衡、企业规模上差距较大,龙头企业与高效农业的发展衔接不够,与农户利益联结不够紧密;三是市场信息服务、优惠政策落实等不够到位。

农业具有基础性地位的作用,事关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全局,新形势下农业的发展面临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就必须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高效农业规模化,规模农业产业化,城乡发展一体化。根据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有关精神,现就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提出如下建议:

一、科学合理布局,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

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实现高效农业规模化,是增加农民来自一产收入的现实选择。

1、立足资源优势,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基于我市农业资源条件,规划好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在高效规模农业的发展重点上,建议句容市周边区域侧重以发展应时鲜果为重点,丹阳市周边区域侧重以发展优质粮油为重点,丹徒区和新区一带侧重以发展蔬菜为重点,扬中侧重以发展特种水产为重点,形成一个合理的区域布局。

2、加快土地流转,促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土地流转工作是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的前提和关键,一家一户种口粮田不可能商品化,不可能实现规模种植,没有土地的大量流转就不可能有规模化经营。目前我市土地流转面积为46.33万亩,仅占耕地面积的27.7%。土地流转工作要加大探索、积极推进,可以通过实行资金奖励来推进土地规模流转,通过承包地换保障来促进土地流转,通过宅基地换住房和资金来引导土地流转,通过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来加快土地流转。

3、加强农技队伍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水平。高效规模农业的不断发展,给农业科技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常规的农技知识技术手段,已不能满足新品种、新项目的需要。要通过新技术培训、科技入户、专家结对等形式普及农业科技新知识,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技术水平。同时,还要加强农技服务体系的队伍建设,调整人员结构,更新知识,切实为高效规模农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有效服务。

4、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产业化前提是规模化,出路是农业机械化。目前正在开展万顷良田建设,随着经营规模扩大,加上农村劳力的大量转移,这就为农业机械大面积使用提供了需要和可能。要抓住国家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的有利时机,引导和鼓励农民、合作社通过购置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

二、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进规模农业产业化。

规模农业要产业化,就要抓住农业龙头企业这个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市场的重要载体。对那些依托我市农业优势发展的种植业、养殖业主导产品进行深加工转化,提高知名度;与本地农民利益联结紧密、带动农民致富作用明显的农业龙头企业,要继续加大信息、金融扶持服务力度,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帮助其做大做强。

1、培育壮大重点龙头企业。认真做好国家、省、市已出台政策的贯彻落实工作,对税收政策的执行、用地指标倾斜、电水价格优惠等问题,加强督查,确保政策兑现到位。在此基础上,建议在全市范围内确定6—8家与农民联结紧密、带动作用明显、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龙头企业,作为培育的重点,进行全方位的扶持。一是集中财力重点支持。整合财政、农业资源开发、农业、科技等部门掌握的财政性资金,对重点企业进行集中投放、连续投放,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二是对重点企业的项目建设进行扶持。对重点龙头企业的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供电设施的投入,建议相关部门给予特别的扶持和优惠,严控造价,规费从低收取。要保证列入计划的龙头企业建设用地指标的安排,对一些临时建筑的用地控制也能适当放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2、改善龙头企业融资难的状况。在现有农民创业担保基金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基金的规模,建立农业专业担保公司,为农业龙头企业申请贷款提供担保;积极探索、试行动产抵押、债权抵押、存货抵押、专利使用权抵押等抵押方式;涉农金融单位,特别是农发行,要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积极为农业龙头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并给予基准利率的优惠;市发改委、市农业龙头企业协会,要积极组织银企对接活动,帮助龙头企业与银行进行沟通、衔接,协调银行对龙头企业授信,满足龙头企业的融资需求。探索建立龙头企业风险补偿机制。由企业每年在税前提取一定的风险补偿基金。政府在风险发生后按比例给予补偿,来帮助企业化解风险,增强企业为农服务的能力和信心。

3、实行农业龙头企业动态考评。要按照企业类型、效益、信用、竞争能力和企业规模、带动能力、服务功能等方面的要求,把好准入关。实施两年一次的动态监测,对那些带动能力不强,不能很好维护农户利益的龙头企业要进行帮促。建议每2-3年评选一批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大、社会责任强的优秀农业龙头企业的负责人进行表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并激励他们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统筹城乡发展是三农工作的重点,通过“三集中”推进新市镇建设,是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有力抓手。

1、通过新市镇建设,推进高效规模农业向农业园区集中。农业产业园区和工业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给一个区域的农村经济发展带来集聚效应,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和资金流,更快地形成区域经济的中心。要引导高效农业项目向农业示范园区集中、农业龙头企业向农产品加工集中区集中、农产品收购经销企业向农产品物流园区集中,形成不同类型的特色农业园区,形成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在新市镇建设过程中,要十分注重抓好民营经济发展,解决集中居住后农民的就业问题;通过农民宅基地置换等办法,解决农民的住房问题;还要通过教育、卫生等配套设施的落实,让农民真正享受城乡一体化带来的实惠。

2、完善农村三大合作组织,为农业园区建设创造条件。农村经济合作社、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和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扩大了农业的生产经营规模,为农业园区建设创造了条件。我市在完成量的突破阶段性目标后,农村三大合作组织发展的重点要转移到质的提高上来。一是规范运作。要按照“四有”合作社的标准,提高内部经营管理水平,切实改善运行质量,不断扩大合作社的生产经营规模和市场影响力,加大对农户的带动作用。二是重点扶持。有重点地扶持一批运行规范的重点合作组织,在项目资金、新品种引进、宣传推介和对外交往等方面给予倾斜。引导和帮助具备一定条件的区域性优势产品的合作社组建合作社联社,做大规模。三是农企联结。鼓励引导合作社把农户组织起来按照五个统一的要求进行生产,建设龙头企业的原料生产基地,搭建农户与龙头企业联结的桥梁。四是利益共享。通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联结作用,加强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产品联结,通过二次分配、三次分配的利益联结模式,形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四、强化服务保障,推进农业产业市场化。

在注重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重视市场流通型、服务组织型农业企业的建设。

1、提供信息服务。市农委、发改委要综合政府、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农产品交易市场网站等不同信息渠道的优势,形成信息互通平台,为广大农户和企业,以及消费者提供供求信息和信息预警,为产、需双方的沟通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安排专门的宣传经费、活动经费,通过组织展销会、推介会和专题节庆等活动,帮助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开展市场营销,为农产品开拓市场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

2、建立交易平台。在提升我市现有农贸批发市场和农产品门店的同时,支持在应时鲜果、特种水产、高效畜禽和苗木等优势产品的产业集中区建设交易市场,并在有一定产量规模的村、镇建设集散点。在交易市场、农产品集散点分别配套建设万吨级的大型冷库和百吨级的小型冷库,组建配备冷藏车辆的运输队伍,形成具有冷链储运功能的农产品市场网络体系,为农产品的转化提供有效的市场服务。

3、支持品牌创建。通过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认证工作,鼓励合作社、龙头企业进行农产品商标的注册,来促进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名牌创建工作,对取得省级以上名牌产品称号的龙头企业进行奖励。通过各种途径,帮助企业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提供品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