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辰吉日2017年10月:《和孩子一起享受艺术》读后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2:17:20

《和孩子一起享受艺术》

(2008-07-20 18:42:15)转载   shuoer_新浪博客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书思考

     读了小其妈妈的《和孩子一起享受艺术》一书我深受感触。书中前几章都是用叙述性的文字写得小其妈妈在生活中引导大儿子小其画画的记录,很平实,没有过多华丽的语言。后面有几章谈了小其妈妈对少儿美术的看法,仔细看后觉得实在没有什么可以取舍的,写的都很好,于是将感觉好的东西统统都搬上来了。

 

    一、艺术并不神秘——就说画画吧,这个行为可以使一个普通的孩子,一下子拥有一个自由叙述的途径,可以无拘无束的进行心灵的秘密对话,甚至先于语言。
    二、限制颜色——在孩子学习画画初期,反复多次做这些练习是很有必要的。期间需要家长或老师根据孩子在画面上很多偶然的涂鸦,及时提出简单易行的,建设性的建议,鼓励孩子自己深入挖掘,积极开动脑筋,使孩子在不知不觉的游戏中,学习到有限的颜色里无限的可能性。
对于5岁以上的孩子,可以要求孩子明确的保持画面具备一个主要的色彩基调,到底是暖色调还是冷色调。确定了主色调,其余的色彩就将只能起着协调和点缀的作用,从面积及布局上都将是有主有次,不可喧宾夺主,使用画面表达意图不清,也不可平均分配,而使色彩和色彩之间在视觉上相互抵消。对于5岁以下的孩子,家长老师可以适当帮助,以选定配置起来比较协调的颜色,让孩子在使用中受影响。
    三、儿童绘画发展的几个阶段——1、乱涂乱画,没有目的:任意画线,动作笨拙,线条无序、杂乱不分化,单一反复同一动作。2、用笔不断试验:感受形象,感受自我,用简单的抽象地线,表现意愿,能画物体外部轮廓,任意夸大。3、心理感受通过绘画抒发:通过视觉、味觉、嗅觉同时感知世界,视觉感受能力高,开始有细节,对形象表达容易概念化。4、语言:通过形象交流,观察力、表现力提高,表达更主观。
    四、不喜欢画画的孩子——不喜欢画画的孩子,多半是因为家长或者美术老师没有发现孩子的兴趣点,或者对孩子的兴趣点和潜能不敏感,所以无从提供孩子需要的东西。家长如果对孩子的所言所行缺乏兴趣、缺乏理解,会使孩子在心灵上造成一道无法弥补的创伤。
好多家长,喜欢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去要求孩子,把孩子本来很有兴趣的事,弄得索然无味,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使得再有胎内夫的孩子,也在父母的误区里变得黯然无光。
对孩子来说,兴趣是如此重要,家长一定要千方百计的保护它,扶植它。孩子总是不容易专注,因为孩子是真正感性的,孩子敏锐的感知着周遭的一切动静,可是一旦对某种行为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一下子安静专注了。孩子精力越集中,创造力就越强。
如果你可以像爱护你的眼睛那样爱护孩子的兴趣,你就会发现,在对待学习的问题上,你会多么容易就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五岁半女孩的画——1、面对白纸的时候,凭着直觉下笔了:我并不反对在画面上表达一个故事或者一段情节,可我个人觉得让美术停留在故事或者情节上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引导者,要费尽心思的培养孩子对色彩,对形,对节奏和变化的直觉,只有这样才真正能从视觉语言中发展孩子的创造性。2、色块分布即兴又达到协调:我觉得让孩子能即兴的去挥动画笔,是开发创造力的先决条件,缺乏这一点,绘画过程就走向程式化概念化了,这也是我再三反对所谓“涂色”(涂在格子里,以不涂到线外为标准)练习的原因。3、画面达到了协调,孩子就停下画笔了:我看过无数不管构图,不个布局的孩子的画,其中有非常生动的局部,却淹没在密密麻麻的内容中。殊不知,美术除了造型,还有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画面的构成。如果家长简单的认为,画画就是让孩子随便的画,以为这样就使发挥创造力的最佳方式,我这里要破一盆冷水。
    六、脱节的当代文化和儿童教育——对于一些画起画来动笔太过熟练的孩子,我劝家长让孩子先停一停画笔。从教育的角度,最重要的不是孩子画出一张张完美的画,而使孩子能不断的有新鲜的创意。画一张画,最好要保持一点吃力的成分,其中的探索性和乐趣还有创造性,才会更充足。
    七、毕加索的贡献——毕加索的一个重要贡献,正是在于他在一个时候提出了把绘画还给二维的思想,只要明白了这个思想,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把侧面的轮廓和正面的脸都画在一张画上了——他是想在平面的基础上更充分更全面地描述出人的面部。
    八、抽象艺术——如果家长完全不懂艺术,又没有一个开放的宽容的心境,就难免以高昂的代价使孩子的艺术学习进入误区。也许和我们这一代所受的教育有关,我们中的很多人似乎只对具象视觉艺术有兴趣。当一些孩子画出抽象的画时,有的家长就发急,总是当着孩子的面说:你画得那叫什么呀?其中主要原因,使遇到抽象的画,家长就根本不知道要如何指导。也就是说:很多爸爸妈妈,自己对抽象画有巨大偏见,在这方面的误区很大,认识很空白。孩子呢,就会因为画不出三维立体的物象而完全失去了积极作画的兴趣。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去找出可辨析的形象,一旦找不到,就立刻陷入迷惘。
    九、美感教育的启蒙——我总是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动动笔、动动颜料,如果家长从来没有碰过笔,怎么知道孩子做了什么特别的创造呢?是家长自己先感受丰富,然后再帮助孩子去理解和感受,是家长自己享受到乐趣,然后再帮助孩子去寻找乐趣。这是有效引导孩子理解艺术、感受艺术的捷径,美感教育从家庭教育开始,才能真正掌握孩子视觉美学的启蒙契机。让艺术帮助你的宝贝,探索和表达他用语言所不能表达的部分,而你通过艺术,可以看到你的宝贝这个独一无二的个体生命,这才是艺术的神奇价值。
    十、观看的角度——我记得哈佛名教授加纳的报告,说是可以用倒U形显示人自发的造型能力的发展。每个人都有艺术才情,在5、6岁时候,达到原创能力的顶端,与艺术大师级人物站在等高的顶点,以后渐渐减弱,到8岁是一个分水岭,一个孩子的创造力强与否,从这个时候开始拉开差距。
将美感和技法,不着痕迹的转化成轻松有趣的一次次的实验,使孩子在快乐的绘画中,体会种种可能的表达方式,体会到用笔的丰富性,用色的协调和搭配,构图的节奏等等。
孩子轻松的学,却需要老师精心的设计,需要老师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及时发现和解决孩子在每个阶段出现的障碍,并不断引发兴趣,发扬个性和闪光点。这些,不是随便一个学过美术的人就可以胜任的。
而优秀的美术教育,不是将孩子送进绘画班就了事。家长应该密切配合,不断吸收新观念,同时注意孩子不同阶段的发展和需要,使美术教育在课里课外达成一致。
美术课的实质,除了培养孩子的视觉美感,更要帮助孩子寻找一种特殊的,开放的观察和解读世界的角度,最要避免的,是用成年人固有的感受方式,来取代孩子新鲜自由的天性。
不具备乐观的性格和常在才能的人,多半是童年时,被折断了想象的翅膀。美术非常需要探索的激情和开放的思维,如果没有奇思异想,没有独立思考,没有自我意识,没有失败,也就谈不上创造,离艺术只会越来越远。
    十一、自己的声音——之所以我们要从儿童早期开始实施美术教育,最重要的一点,是想让孩子通过对美感的学习和不断积累的造型经验,刺激想象力,刺激思考,引发潜在的能力,而成为一位富有创造力的人,以便将来自然、自如的应用于生活和职业。如果这个理解能被接受,那么美育中最重要的,是孩子在创作过程中的反映,以及孩子采用的表现方法是否与这个孩子,而不是任何别的孩子密切相关,是否有独特的创意和个性。
    十二、像孩子一样看世界——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童年,童年总会过去,有些孩提的感受没有了,但勇气和本能,还有积极表达的愿望却是完全可以保留下来的,正像马蒂斯提倡的那样,毕生能够像孩子一样看世界的勇气是很可贵的,因为丧失了这种视觉能力就意味着同时也丧失了每一次可能的独创性的表现。

     

      其实,不懂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却拒绝了解,不懂就放弃参与、放弃理解。作为美术老师,我觉得,如果有一天我能听到我的学生以欣慰的声音对我说:老师我看见了,我感受到了……那将是我能给他的最宝贵的礼物。

我想和我的孩子一起生活 丈夫是北京户口,妻子和孩子是外地户口,一家享受低保,丈夫亡故,请问妻子和孩子能否再享受低保? 写景和写物的读后感应该怎样写 哪里有Twins那首广告歌的下载?“和我一起享受冰力绽开”哪个 "和我们一起享受生活"这句话怎么翻译 和孩子在周末一起玩什么好? 和日本人结婚后能带孩子一起出去生活吗 孩子从鼻子和嘴一起往外喷奶是怎么回事? “一起享受自由的乐趣”和“寻找自己自由之路”这两句话英语怎么翻译? 马克思说:荷马史诗至今仍然能够给我们以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如何理解 我妹患有小三阳,我的孩子两个多月了,我和孩子经常和我妹妹一起睡,请问我的孩子会被传染吗? 我妹患有小三阳,我的孩子两个多月了,我和孩子经常和我妹妹一起睡,请问我的孩子会被传染吗? 两个孩子一起学习,猜一字 与孩子一起跨越高考 享受和健康哪个重要? 想买一个二手的小提琴,和孩子一起学。请出价。 给推荐几个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的电影,最好是喜剧 一个四岁的孩子和家人一起做火车用买票吗? The Red Fox 读后感~ 《秘密花园》读后感想 现代家庭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艺术教育投资,这样做有什么积极和负面影响? 为什么抱养的孩子不享受独生子女费。 一胎生了两个孩子能否享受独生子女优惠? 4号就要决定的关系一个孩子的命运长河高级中学借读生会不会和择校生一起读,如果不是那和哪些学生一起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