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的干什么工作最赚钱:高中化学教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4:13:24

《物质的量浓度》教案(一课时)

化学必修1第1章第3节

一、课程标准

1.认识化学计量的基本单位——摩尔,能运用于相关的简单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二、学习内容分析

《物质的量浓度》这部分知识位于鲁科版教材的第一章第三节的最后一个部分,也是教材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的最后一部分知识。在溶质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概念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这种表示方法,从而对于溶液的浓度表示方法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学会一种使用更为方便、广泛的表示方法,对化学的认识更加进一步。同时,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实验过程中,初步学会使用容量瓶来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体会其在科研和生产中的重要性。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溶液的组成是高中化学中的一个核心知识,贯穿于整个高中的化学学习中。

三、学习目标

1.掌握一种新的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物质的量浓度,掌握物质的 量浓度概念,符号和单位,以及引入物质的量浓度的意义。

2.掌握物质的量、溶液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三者的关系

3.能够熟练应用物质的量浓度处理具体问题

4.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方法,并且可以初步进行实验误差分析

5.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自己设计实验步骤,选择实验方案和实验仪器的

6.化学计算的能力

四、教学设想

在学生认识了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的基础上,了解物质的量是联系微观和宏观物理量的桥梁,设计问题情境引入物质的量浓度。问题情境的设计很重要,它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物质的量浓度这一物理量,这个物理量在社会生活生产及科研中到底有什么用处,也就是学习物质的量浓度这一物理量的意义。要让学生不仅仅知道“学什么”、“怎么学”,还要知道“为什么学”,这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五、学习过程

【复习导入】

回忆上节课内容,考虑为什么引入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它在研究微观物理量(微粒个数)和宏观物理量(质量和气体体积)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设置问题】

将65克金属锌投入到盐酸中,要使锌完全溶解,1.至少需要加入多少盐酸呢?2.我们需要用什么仪器去取盐酸?3.要计算这些盐酸的量,我们还需要知道哪些物理量?

【学生讨论】

1.溶液一般用仪器量取体积而不是称量质量2.要求盐酸的体积,必须知道盐酸溶液的质量分数和密度

【问题】

这样计算盐酸的体积很麻烦,我们是不是可以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来解决这个问题?借鉴上节课质量和物质的量之间引入摩尔质量、气体体积和物质的量之间引入

气体摩尔体积,大家思考溶液的体积与物质的量之间应该引入一个怎么的物理量呢?

【学生讨论】

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如果知道一定体积溶液中含有多少摩尔HCl,那我们就可以快速算出所需要的盐酸的体积。因为65g锌完全溶解需要的HCl的物质的量就是2mol,假设知道1L盐酸含HCl2mol,那我们就取0.5L,这时盐酸的浓度可以表示为2mol/L

【教师讲解】

接着对物质的量浓度进行详细的讲解,使学生对于新的化学概念的认识深刻。最后对课程进行总结,物质的量浓度和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式:nB=CB×V,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物质的量浓度在以后的化学学习研究中的方便性和重要性。

【阅读】课本25页图片

实验室中所存放的溶液试剂瓶上多数都标注着物质的量浓度,而不是质量分数,因为对溶液而言,物质的量浓度应用起来更方便。

【知识巩固】

用习题进行了知识的巩固,达到了教学的目的。从而顺利使同学掌握了一个新的化学概念—物质的量浓度。

1.将40g氢氧化钠溶解在1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否是1mol·L-1

2.从2L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1的溶液中,取200mL溶液,那么取出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创设情景】

探究性实验的问题:如何配制100ml0.1mol/LNaCl溶液,同学们利用实验桌上的仪器自己设计实验步骤,配制溶液。在实验过程中可参照课本中工具栏和方法导引所提供的内容。把实验重点放在如何取0.1mol的氯化钠和如何实现所配溶液正好为100ml这样两个问题上。

【组织讨论】

方案一:称量4gNaCl放烧杯中,加入100ml水(溶液体积不是100ml)

方案二:称量4gNaCl放烧杯中,加水到100ml (烧杯口径太大,溶液体积不准确)

方案三:  称量4gNaCl放量筒中,加水到100ml (量筒不能溶解固体)

【引入容量瓶】

【学生实验】

学生知道正确的配制方法后,进一步细化实验过程,比如如何减少实验误差,有的同学提出,在烧杯中配制溶液时有部分的氯化钠会残留在杯壁上,使得溶液浓度降低,应用少量蒸馏水多清洗几次,并将洗液倒入容量瓶中。

【学生自学】

在经过实验设计的讨论之后,让学生带着以下几个问题自己快速阅读教材“工具栏”和“方法导引”,学习使用容量瓶。

1、选用什么仪器来溶解物质?2、如何尽可能的把溶质全部转移到容量瓶?

3、如何确保向容量瓶中加水不超过刻度线?

【实验小结】

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小结】

【课下作业】

探究溶液组成的两种表示方法: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六、反思与评价

1.采用的方式尽量符合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对于新的化学概念讲授,不是以自己的讲授为主,而是采取层层引入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不断的思考中,在学生的思考讨论中,引出本堂课的核心知识,通过学生的讨论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意义,以及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方法。

2.设计的问题情境应当更巧妙,从问题一:将65克金属锌投入到盐酸中,要使锌完全溶解,至少需要加入多少盐酸呢?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物质的量浓度这一物理量,并且知道引入这一物理量的意义,到后来探究性实验的问题:如何配制100ml0.1mol/LNaCl溶液,让学生讨论各种方案,引入新仪器容量瓶,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讨论发现该实验涉及的误差分析。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以问题为情境引导学生自发的去学习新内容,使学习变成主动而不是被动,使学习变得有意义而不是一味地学知识那样枯燥。

3.在学生讨论实验方案和在实验过程中,应当能够敏锐的抓住学生暴露的问题,从学生暴露的问题入手,以讨论的形式和同学一起分析,解决了实验的总体设计思路问题,并且也解决了实验中的误差分析和配制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注意事项。比以往这些问题教师进行集中讲授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更容易感受到注意实验细节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