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职业药师学会:[转载]赋税有则——释《剥》兼释《中方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05:38:36

[转载]

赋税有则——释《剥》兼释《中方鼎》 20080715

张再兴

    内容提要:剥削有度,这是《剥》篇的主题,也是姬周兴起的根本。剥削过头,就等于将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床,剥得分崩离析,构成小民破家而散、王侯拥车而亡的破败局面。《中方鼎》的作者基于对《周易.剥》的深刻理解,引用《剥.六五》和《剥.上九》爻辞,作为采邑的施政纲领和对王室的政治誓言。若这一结论成立,无疑构成“文王写《易》”有力证据。

    主题词:剥  赋税  贯鱼  硕果不食  小人剥庐  君子得舆   惟臣尚中臣,《剥》之《比》  篇名指示、爻数指示  行政纲领  效忠誓言  文王写《易》 

一、《剥》篇今译

1.1鸿儒解《剥》

《剥》篇并没有十分艰难隐晦的语词阻挡我们对全文的理解。但是,我们中“《易》本筮书”的毒太深,总是将具有十分清晰逻辑的爻辞,分别成断断续续的筮辞来读。或者在“《易》本筮书”的前提下,找出其中的义理来。于是总是牵强附会、左右敷衍,得出许多荒诞不经的注释。

对《剥.六五》爻辞,李学勤先生搜罗历代易学家的主要注释,汇集于此,可见一斑(见《周易溯源》p218)。

六五爻辞,《象传》云:“'以宫人宠’,终无尤也。”《周易集解》引崔憬云:“鱼与宫人皆阴类,以比小人焉。鱼大小一贯,若后宫夫人嫔妇御女,小大虽殊,宠御则一,故终无尤也。”王弼、韩康伯注:“剥之为害,小人得宠,以消君子者也。若能施宠小人,于宫人而已,不害于正,则所宠虽众,终无尤也。”孔颖达疏:“宫人被宠,不害正事,则终无尤过,无所不利,故云'无不利’,故《象》云:'终无尤也’。”程颐传云:“五,群阴之主也。鱼,阴物,故以为象。五能使群阴顺序,如贯鱼然,反获宠于在上之阳,如宫人,则无所不利也。”朱子《本义》:“五为众阴之长,当率其类受制于阳,故有此象。”

对《剥.上九》爻,

上九爻辞,《象传》云:“'君子得舆’,民所载也。'小人剥庐’,终不可用也。”爻辞及传文“得”字或作“德”,“舆”字或作“车”。《集解》引侯果云:“艮为果、为庐,坤为舆,处剥之上,有刚直之德,群小人不能伤害也。故果至硕大,不被剥食矣。君子居此,万姓赖安,若得乘其车舆也。小人处之,则庶方无控,被剥其庐舍,故曰'剥庐’,终不可用矣。”王弼、韩康伯注:“处卦之终,独全不落,故果至硕而不见食也。君子居之,则为民复荫。小人用之,则剥下所庇也。”疏意同。程颐传:“诸阳剥削已尽,独有上九一爻尚存,如硕大之果不见食,将见复生之理。……阴道盛极之时,其乱可知。乱极则自然当思治,故众心愿载君子,君子得舆也。……”朱子所解与程传相似。

鸿儒汇聚,高山仰止。

这些注解也有一些义理。大约是以六五爻为皇后,统率三宫六院,象喻宰相治理朝官服从皇帝。而皇帝也应对朝官宠信如一,无论他官大官小,是皇后还是妃子。大约是论述朝政秩序;

上九爻的注解,主要是说君王得到民意支持,就像乘车一样安稳。皇帝就像那个硕大无比的果子,不有被吃掉的危险。如果小人处君位,则放任自流、无所控制,则人民被剥其庐舍矣。

将皇帝比成硕果,已近荒诞;将皇帝分为君子皇帝和小人皇帝,则颇富唐吉柯德般的勇敢。

1.2卦名是卦辞的一部分

《周易》之各卦,原本是没有名字的,只有卦辞爻辞,卦名原本就是卦辞或者爻辞的一部分。后世学者或筮占家为了方便记忆、索引,才从卦辞或者爻辞中,摘取部分词语作为卦名的。就像《诗经》各篇的篇名原本也是诗文中的词语一样。现将传统的读法和正确的读法立标比较如下。

       卦符      卦名           

传统读法       省略        不利有攸往。

正确读法       省略        剥,不利有攸往。

 

两相比较,传统读法的卦辞无“剥”字,这或许就是我们不能正确理解《剥》篇文意的重要障碍之一,所以不厌其烦地在这里反复申明之。

1.3卦辞翻译ǔ

【原文】《剥》:剥,不利有攸往。

【译文】《剥》:剥削有理,过则成灾。

剥,就是剥削。《诗.小雅.信南山》:“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是菹(zū),献之皇祖。”是说剥去瓜皮作腌菜,献与皇祖。从物象上说是剥去瓜皮,留下精华做菜。从供受关系讲,如削去瓜皮以献皇祖一样,是剥削现象。再将卦辞与爻辞的逻辑和意蕴联系起来,自然可以让人觉得“剥”就是剥削。

利有攸往,乘势而为,有所进取的意思。不利有攸往,结合整个卦辞,就是不可剥削过头的意思。

1.4爻辞翻译

【原文】初六,剥床以足,蔑,贞凶。

【译文】初六,剥坏床脚,蔑而不视,持之以往,至于祸殃。

蔑,《说文解字今释.参证》:“甲金文象用戈击人头。”按:甲金文里的“人头”突出目眉,指示戈击的部位。蔑,应该理解为“戈击人眼之象”。眼睛被刺,显然目眇。爻辞之“蔑”就是眼睛瞎了,有眼无珠,不省世事。

床,根据全文的逻辑和意义,当表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人民。

贞,鼎也,定也,不移也。这里表示因循固步、殆无变通的意思。

【原文】六二,剥床以辨,蔑,贞凶。

【译文】六二,剥坏床板,蔑而不视。持之以往,至于祸殃。

辨,诸家训为床板。

【原文】六三,剥之,无咎。

【译文】六三,虽则“剥有祸殃”,却是不可不剥。剥削有理,“剥之无咎”。

这一爻辞,是对初六、六二爻命题的否定。作者的意思是,虽然剥有祸殃,却不是叫你不剥,剥削乃天经地义之事,所以“剥之无咎”。

【原文】六四,剥床以肤,凶。

【译文】六四,剥床及肤,大凶之道。

剥床以肤,指剥去床板,及人皮肤的剥削程度。

【原文】六五,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

【译文】六五,征收赋税,当如宠幸嫔妃般鱼贯有序,无所不利。

这里的“贯鱼以宫人宠”应该是一种比喻,并不写实。是说向民众征收赋税当如宠幸嫔妃般鱼贯有序。历代鸿儒们的眼里却只有皇帝的三宫六院与他们自己成群的妻妾,以己之私欲论亘古之经文,故多不经之说。

古代的赋税并不是今天所执行的比例税收制,而是贡献制。春秋时代的赋税制就是小国向大国、大国向天子纳贡。而这一制度甚至起源于夏以前。《书.禹贡》的“三壤成赋”,是在仔细查勘天下九州土地成色的基础上,根据距离王都的远近,规定纳贡的品种和所走的路线等,但并没有规定数量。这一“纳贡”税制,从古代一直延续到春秋。

但贡献制并不是先进的赋税制度。它给天子诸侯以很大的税收权力,随意性也极大。有时会让小诸侯或百姓“贡献”到国破家亡的程度。所以《周易》的作者才规定赋税要像宠幸嫔妃一样鱼贯有序,苦乐相均。

【原文】上九,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

【译文】上九,剥削不可过头。剥削过头,小民破庐而散,君子拥车而亡,成国破家亡的态势。

果,象喻剥削之果实。硕果,很重的赋税。

小人破庐,剥削过头,小民破了家。

君子得舆,春秋时代规定了诸侯王公、大夫、士的车饰等级,贫民是不准坐车的。因此,有舆的君子就是王公诸侯。舆,成为剥削的权象力征。

得舆,可以理解为以剥削的财产做车。但车之存在是以有民之生存为前提的。没有了民,这个车就只能是逃亡之工具了。剥削过头,小民破家而散了,没有了百姓,君王诸侯不逃亡吗?

以上是我十多年前的见解。

二、解释《中方鼎》

2.1《中方鼎》的铭文

中方鼎是在北宋徽宗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在今湖北孝感出土的“安州六器”中的一件,在鼎上的铭文是:

惟十又三月庚寅,王在寒次。王令大史贶“△”土。王曰:“中,兹'△’人入事,锡于武王作臣。今贶畀汝'△’土,作乃采。”中对王休令,将(shāng)父乙尊。惟臣尚中臣,七八六六六六            八七六六六六。

“△”,鼎铭的第一个“△”为衣中包一倒写的“自”字,第二、三两个“△”字,将“倒自”的最上部圆笔画写成直线了,于是字形像金文之鬲。其实仔细对照,与鬲字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最主要的是那一横画不像鬲字那样两端出头。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隶楷为“衣中包鬲”,李学勤等隶楷为“衣旁鬲”。到底当认何字,似可商榷。《全盂鼎》铭文“惟殷边侯甸雩(与)殷正百辟率肄于酉(酒),故丧自”中的“自”,杨树达《金文说.全盂鼎四跋》(《金文说》p95)训为“师”,即军队。衣中包“倒自”,倒戈之衣(殷)师乎?总之“△”就是某地自我臣服之衣(殷)人。

对于臣,李学勤先生认为,第一个臣为名词,当是“自献于武王作臣”的衣(殷)人。第二个臣则为动词,“中臣”就是“臣中(臣于中)”。至于尚,李学勤先生训为“庶几”。全句“臣尚中臣”的意思是“'△’人会臣服于中的”(见李学勤《周易溯源》p212216)。

次,金文从师省、从朿,朿亦声,显然是军次之次。

经过解释,全文不难通读,这就是:“周王十三月庚寅,王在寒地军中,令太史作册,将自我臣服的'△’地赐予'中’为采邑。'中’作父乙宝鼎,对扬王休。七八六六六六  八七六六六六,'△’人会臣服于中的。

这里仅仅是将“臣尚中臣”与“七八六六六六  八七六六六六”调换了位置。这种语法,在钟鼎铭文中并非仅见。

2.2数字卦符号是卦辞、爻辞指示符

这里的数字,张政烺先生认为是数字卦符号。虽然在早也仅仅是推断和设想,但确实为学界承认,也为许多出土文物所佐证,为不易之说(见张政烺《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

按《左传》筮例,这是一组“贞之”卦符号。前一组数字是“贞”,后一组数字为“之”。 换成《周易》,就是“剥之比”。所以前一数字就是《剥》的指示符号,后一数字则是《剥.六五》和《剥.上九》两爻辞的指示符号。

这两爻的《周易》爻辞是:

六五,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

上九,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

将“《剥》之《比》”换成文字,并与《中方鼎》的“臣尚中臣”相接,就是:

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臣尚中臣。

难道这两组数字就一定是《周易.剥》和《剥.六五》、《剥.上九》爻的指示符号吗?根据文章逻辑,结论是肯定的。请看下一节。

2.3行政设计和政治宣言

历代著名易学家对于这两爻辞的解释,前面已有引录。多有不经之说,不予采信。

对于“《剥》之《比》,臣尚中臣”,如何解读,是问题的关键。

学者根据“《易》本筮书”的观点,认为是“中”得到“△”作为采邑以后,“中”对“△”人是否臣服于他所作的一次占筮,“《剥》之《比》”就是这次占筮的结果和记录。

是否为占筮记录呢?“中方鼎”制作于周初(见下3.1节)。当时的时代背景是,武王克商后,诸侯并没有真正地臣服。最典型的例子是殷遗族武庚借管叔蔡叔的叛乱;南方荆楚和东南诸夷也在反抗。“安州六器”之一的《中觯》铭文云“王大省公族于唐(今湖北随州西北),振旅……”是一次南征荆楚的誓师记录。《中方鼎二》又有“惟王令南宫伐反虎方之年……”。虎方,郭沫若认为“在江淮流域,疑即徐方”,是江淮亦反。对于诸侯“革面不革心(《革.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的政治形势,姬周的每一个高级政治家都是了然于心的,还需要占问“臣服不臣服”吗?武王摄政的七年就是平叛的七年,不知道这样的政治局势吗?还需要占问吗?反之,却是有“如何施政,让诸侯心面如一、真正臣服”的当务之急。

这样一来,“《剥》之《比》”就不能作占筮活动理解,只能理解为是被“中”所引用来的、作为“臣尚中臣”的说明文字,表达对“△”人的施政纲领。这就是:

“征收赋税,按宠幸嫔妃般鱼贯有序的原则,不剥削过头;牢记'剥削过头,小民破家而散,君子拥车而亡’的遗训(《剥》之《比》),'△’人定会臣服于我的(臣尚中臣)”。

具有逻辑上的因果关系,意思前后贯通,了无焊痕。也符合周初为稳定局势,在赋税政策上的必然选择。因此可以说,《中方鼎》中的数字卦符号就是《周易》的《剥》之《比》的指示符号。

2.4《中方鼎》是行政执照和效忠誓言

钟鼎铭文,大多记录王家赏赐原因、赏赐内容和被受赏者对于王的效忠誓词。是王家颁奖、自作奖杯的游戏。受赏者借以炫耀皇亲国戚和君恩眷顾的荣耀,君王则借以观察侯伯公卿的政治态度。

对于中这样的封疆侯伯,显然就更为重视一些。但是,《中方鼎》之颂扬王恩仅仅一句“中对王休”而已,哪有其他鼎铭那样絮絮叨叨,表之不尽呢。说明《中方鼎》主要不在“对扬王休”,而在于表述治国理念。我们全有理由将“《剥》之《比》,臣尚中臣”解读为“中”对“△”人的施政纲领,和对王室的政治誓言。所以“《剥》之《比》,臣尚中臣”才是《中方鼎》的中心。

薄赋爱民,是姬周戡商的重要政治措施之一,亦是执政后的重要政治原则。直到晚周的《毛公鼎》铭文,都非常重视“赋命赋政”,并严辞告诫,不得营私烂赋。

此鼎的得以制作,也表达了武王(周公)王对“中”统治“△”人的政治纲领的认可。因此,中方鼎也和多数封疆侯伯之钟鼎一样,成为对所封采邑的行政执照。

三、《周易》成书的年代

3.1中方鼎的制作年代

中方鼎的制作年代,郭沫若《两周金文大系考释》曰: “此成王时器,而称武王者,于时成王尚未改元,尤以君父为号召也”;

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曰:“按铭文明记武王,核其文义,亦似武王克商后事,盖武王时器也。其沿用殷人之制称十三月,又'作乃采’' 将(shāng)父乙尊’诸语……其时期至早,盖无可疑也。”

针对学者训“兹”为“昔”,从而将“兹'△’人入事,锡于武王作臣”读为“以前'△’人入事……”,杨树达先生多方面举证,证明“兹”当是“今”。“兹'△’人入事……”就是“今'△’人入事……”。并将“中方鼎”的制作年代定在武王时期。其曰:“知者,'△’人入事与贶畀'△’土二事相因,若二事不在一时,则贶畀之时不必追述前事,此事理之至明者”(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p 199p347)。

杨树达先生没有说明这个武王是不是真正的武王。

与《中方鼎》同时的还有《遣(走旁)尊》、《睘卣》等。

“遣(走旁)尊”与“中方鼎”前后相差一天作器。“中方鼎”在庚寅,“遣尊”在辛卯。《中方鼎》有“王在寒次”,《遣尊》有“王在厈”。寒厈han相假,看来寒就是厈。两器与《睘卣》一样,均记“赐采”之事。《睘卣》铭文“惟十又九年,王在厈……”,说明“赐采”时间在十九年。

 这个“十九年”,郭沫若《两周金文大系考释.睘卣》说:“'十又九年’,文王纪元之十九年、成王之六年也。周初用文王纪元,至成王七年,平定淮徐后,始以功作元祀。王国维有开国年表揭发之,其说不可易”。

或以为是昭王十九年。据《竹书纪年》,武王克商后两年去世,然后周公摄政七年,“成康之世四十年刑错不用”,再加昭王十八年,“中方鼎”若为昭王时器,其制作年代当在武王克商后六十到七十年左右。这时候是否还有“莫非王土”的衣(殷)地存在,很是问题;《竹书纪年》记载“十九年王南巡不返”。若“赐采”发生在年初,则四方未定,不存在广泛“赐采”的时代背景。若为年末,昭王败死汉江,更不存在昭王“赐采”之事。因此不能断定“赐采”是在昭王十八、十九年。

郭沫若说这几件彝是“成王时代的文王十九年”,杨树达认为是武王时器,其他学者又有昭王十九年之说,到底制于何时呢?

我们注意到,《竹书纪年》并没有周公摄政时的年号,《史记.周本纪》也没有更多记录。那么,周公就只能是在武王王号下摄政。武王在文王十一年克商,十三年去世,周公顶着七年,这样就有二十年之数。结合郭沫若、杨树达等学者的考释,《睘卣》铭文“佳(惟)十又九年,王在厈……”中的“十九年”,就是文王十九年,也即武王十九年、成王六年”;《中方鼎》的“'△’人入事,锡于武王作臣”中的“武王”就是周公,乃假武王之号受地、“赐采”。这时天下大定,有广泛“赐采”的时代背景。所以十八年末赐予“中”和“遣”采邑,十九年又赐予其他人采邑。

近于假说,尚可采证,敬请学长、同仁打假。

3.2文王作《易》当肯定

“中方鼎”的制作年代确定了,《中方鼎》铭文又引用《周易..六五》和《上九》爻辞作为“中”在“△”地的施政纲领和对王室的效忠誓词,显然《周易》之成书就应在在“中方鼎”制成以前与周公摄政以前。

或以为“周公、武王作《易》”,其实也不确实。武王在位的十三年忙于武装伐商;周公摄政的七年,主要精力在于稳定新生政权和平叛,似乎都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写《周易》。

最主要的分歧点还在戡商战略上。周文王并不主张与商纣硬拼,主张循序渐进、瓜熟蒂落的革命。“壮大自己就是消灭敌人,就像杞树长大了,原来与杞树一同生长的瓜就会自我死亡一样,商纣就如陨星一样自己从天上陨落(《遘.九五》)”,构成《周易》的中心思想。而武王根本违背了这一原则,以四万五千人对殷纣的七十万,也太冒险了,近于“既跛又瞎的残疾人打老虎而被老虎吃掉”(《履.六三》)的笑话。

文王在姬周十分艰难的形势下接手戡商事业,经营于艰难,宝贵于既成,不轻易冒险,集五十年没有发动对殷商的武装战争。文王的政治实践与《周易》思维十分合拍,有很深厚的政治积淀,又有囚羑里六年的空闲,有时间和精力写《周易》,对戡商政策作出总结性整理,并将它作为姬周的戡商纲领(至于武王等后人是否遵守,那时另一回事)。所以司马迁说“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不是虚言。

根据以上资料,《周易》当是周文王的作品。

3.3 卦符符号的作用

2.2节所示,《周易》中卦符符号,是《周易》的篇名指示符和爻数指示符。不是占筮符号。

在造《周易》之初,卦符符号就不是为筮占而设计的,仅仅是借了它的一袭外衣而已。尽管当时还是存在以数而筮的流风,这并不能说明《周易》的数字卦符号就是筮占符号。更不能因为《周易》利用了筮占符号为道具演《易》,就得出“《易》本筮书”的错误结论。

四、解读《剥.彖》《剥.象》

在前人的思维里面,《彖传》《象传》为孔子或者其门人所作,代表了孔子对《周易》的解读认识。孔子是圣人,要解《易》,不能撇开《彖传》《象传》的解读定位。甚至认为《易大传》是解《易》之津梁。

其实,《彖传》《象传》是春秋时期儒家借解释《周易》之名,谈春秋时事政治及其政治哲理而已。今翻译如下。

【原文】《彖》曰:剥,剥也,柔变刚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顺而止之,观象也。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

柔变刚,是以爻相喻事。《剥》的卦符符号是五个阴爻在下,一个阳爻在上,于是巧妙地用爻象象喻当时的政治态势。直接的意思就是阴柔改变阳刚,间接的意思就是家室侵蚀公权。五阴在下,代表日益壮大的地主阶级势力,如齐国之陈氏,鲁国的季氏然;一阳在上,代表日渐衰败孤立的王侯,如鲁国的鲁昭公、齐国的齐景公然。这是孔子在生时代的春秋诸侯政治实录。

顺而止之,是从卦象喻事。剥的下卦为坤,就是顺;上卦为山,就是止。下卦表民间,上卦表王权。上下相组,表示公权是家权之纲,公权必须统治家权。

观象,就是观察事态发展,待形式变得对王权有利时再予以动作之意。

消息盈虚,则是以天地自然规律论述政治谋略。月有盈亏,日有明晦,邪不久盛。以此为象意,谓“君子当效法天地自然之规律,待其衰败时见机行事”的潜台词。

经过对《彖传》所用术语的梳理解释,《彖传》就不难翻译了。

【译文】《彖传》说:“剥”就是剥落,就是阴柔压倒阳刚,家室剥蚀王权。“不利有所作为”,是因为小人正是气盛之时。在此形势下,君子当顺应形势,委曲求全,以观察事态发展。月有盈亏,日有明晦,邪不久盛。君子当效法日月之经天,以待来年。

我很是怀疑,这一段《彖》辞,就是“鲁昭公客死乾侯”事件中,孔子给鲁昭公的政治谋略之文字记录,或许是哄鲁昭公肚肚不痛的敷衍话。孔子是季氏的门客,其学生也多是季氏之宰,孔子对地主阶级的感情是深厚的,对他们的经济政治也是支持的。但他主张这种先进的政治制度,应该在天子王侯的主持下进行。《中庸》:“子曰:……生乎今之世,反(返)古之道,如此者,灾乎其身也……虽有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就是泥古有灾,但也不支持由下至上的改革。这篇《彖传》与这段《中庸》意蕴相同,不难看出孔子对春秋政治的矛盾心态。

下面再说《大象传》。

【原文】《象》曰:山附于地,剥。上以厚下安宅。

山附于地,是从卦象起议。上卦是山,下卦是地。以上卦代表王侯,以下卦代表民间。同时结合一阳爻在上,五阴爻在下的爻象,象山石剥落之象。山越陡峭,越容易崩落;反之,山石崩落越多,山体也就越浑厚稳定(这次汶川大地震有此影像)。比喻政治,就是希望王侯政治不要过于高峻,多予利益于百姓,这是王室永固的基础。翻译为:

【译文】《大象传》说:山石剥落,以厚地实。尤以地实,以承山稳。以山象君,以地象民;地厚山稳,民君安。这就是《剥》的含义。感此象意,君王当舍利益民,以固国本。

比较而言,《大象传》的解释,基本符合《剥》篇“剥削有度”之本义,但并不能说《大象传》就是《剥》篇的正解。其实也是春秋时代齐国陈氏厚下安民,最后得国的政治实录。当然,也不失其为对当权王侯的、顺应形势的政治建言。

结束语

《周易》是周文王所写的戡商政治谋略。具体到《剥》,则是姬周的赋税原则和赋税理论。主张剥削有度,不可过头。剥削过头,小民破家而散,君子拥车而亡,国将不国。

“中方鼎”制于周初,大约是在周公摄政时期。摄政之周公和“受采”之“中”对《周易》篇章谙熟能详。所以“中”要引用《剥.六五》和《剥.上九》爻辞,作为采邑的行政纲领和对王室的效忠誓言,并铭之于鼎。此铭文也是周公对“中”之于“△”人施政纲领的认可记录。

《彖传》《大象传》借解释《周易》之名,谈春秋时事政治和政治哲学,也颇有义理,但不是《周易》之正解,更不是解《易》之津梁,这是要注意的。

至于历代《易学》家,既失《周易》本义,也失《彖传》《象传》之大度远谋。附会敷衍,将《易学》引入歧途,就甚不可取了。

2008/07/15  于贵阳甲秀楼

主要参考书目

汤可敬          说文解字今释           岳麓书社

方述鑫等        甲金字典               巴蜀书社

徐中舒          甲骨文字典             巴蜀书社

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文字源流浅说

于省吾          甲骨文字释林

濮茅佐、徐谷甫  甲骨文选               上海书店

                   上海辞书出版社

汉语大字典       四川、湖北辞书出版社

            汉字密码               学林出版社

章克和         说文解字的文化说解      湖北人民出版社 

尚书、左传、诗经、礼记、周礼、竹书纪年、吕氏春秋选、

国语、四书、史记、庄子、孙子兵法、论衡

吕振羽     殷周时期的中国社会  生活.读书.新知识三联书店

郭沫若     十批判书

郭沫若            两周金文大系图录考释

杨树达            积微居金文说         上海古籍出版社

李学勤            周易溯源             巴蜀书社

张政烺    周易论文集第一辑.试释周初青铜铭文中的易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政烺    周易纵横谈.易辨——近几年根据考古材料探讨《周易》问题的综述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徐锡台    周易纵横谈.数与《周易》关系的探讨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亚初       周易论文集第一辑.从商周八卦数字符号谈筮法的几个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再兴            周谟稿     等等,择其要者。

作者简介:张再兴,1943年生,毕业于贵州工学院,土木工教授级工程师。挖深坑,种高楼,尚属有方。周易研究是其业余爱好,难说有所进步。

电子信箱:zaixingzhang43@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