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中药材铺需什么手续:隆美尔:献身错误事业的“沙漠之狐”—红色牧师.blog的博客—强国博客—人民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22:07:01

隆美尔:献身错误事业的“沙漠之狐”

——向军队学管理系列之四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陈海春

 

【引子】这几天,我写了三篇“向军队学管理系列”文章,一位网友对我写任正非提了些意见,说我把他讲的过于完美了。还说:“您用的参考书几乎全是任自己写或任让别人编的书,光靠这些书是很难从客观角度了解他的。人都有优缺点,只有那些真正在商业战场上和他撕咬过的人才能真正了解他。”我向他做了解释,主要观点有二:一是我没有把任正非说得太完美,我只是从一个较好的侧面看了看他。我在领导身边工作了多年,“神秘感”和“神圣感”早已消失,看人还是比较客观的。任正非创下了这么大个家业,总有他过人之处。二是教育是人发展的价值限定,也就是说,教育是有导向的。因此,教材和教案,是在真实生活中的一种“剪裁”,这个剪裁应该也需要客观,但是“纯客观”的东西就无所谓价值了。所以,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的笔还是要多写正面的东西,虽然我也知道许多反面的东西。该网友很快回了帖子,说他的怨气主要是因为目前的某些受挫,并说他想听听我对项羽和隆美尔的看法,后来还发来了隆美尔的几张照片,恰好这两个人都是我愿意写的对象,于是有了这篇文章。

 

有如战争分为正义和邪恶一样,军人也分为正义之师和邪恶之师。正义之师有赢有输,赢则流芳千古,输亦虽败犹荣;邪恶之师也有赢有输,赢能祸及天下,输则遗臭万年。不过,事情绝不是像小孩做打斗游戏那么简单,谁好谁坏一目了然,谁强谁弱大致可知。职业军人之间的打斗要复杂得多,首先该打不该打就由不得职业军人,那是政治家们的勾当;其次,该怎么打一般也由不得职业军人,“喜时易轻诺,怒时易拒人”是政治家们一般的人格特征;最后,就是那些由职业军人自己做主的事情,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且往往胜负就在一念之间。因此,对于职业军人,不要轻易下结论,尤其不要轻易说谁是好将军,谁是坏将军。在这点上当年作为胜利者的刘伯承元帅就是明白人,在他主持的军事院校就认真分析了败将国民党的诸多将军的战例,刘本人还因此受到不当批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希特勒的绝对主力,献身错误事业的“沙漠之狐”隆美尔将军,就是一个非常值得人们琢磨和评点的人物。

(一)受过良好训练的狐狸

隆美尔,1891年出生于中学校长之家,从小体弱却立志从戎并受严格军训,接受了“日耳曼民族优秀”并应主宰世界的教育,18岁进入皇家军官候补生学校。毕业时,校长一方面对其“体格相当糟糕,而且很虚弱”担忧;一方面说,这小伙子“性格倔强,有极大的意志力和满腔的热情……守纪律,时间观念强,自觉,友善,智力过人,有高度的责任感。”总结论为:“军官候补生隆美尔是一个能干的军人。”隆美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二级铁十字勋章、一级铁十字勋章和功勋奖章。1918年德国战败,他拒绝像多数军官那样退伍,继续留在军队里,并渡过漫长的战后20年。对隆美尔来说,做一名老百姓实在是无法想象的,军队就是他的生命。1933年10月,升为少校,被委任德国中部戈斯拉一个山地营的指挥官。1935年10月,被提升为中校并且担任波茨坦陆军学校的教官,在保持着古老的普鲁士黩武传统的德国军官团中显露头角。他的课讲的非常好,校长这样评价他:“他根据自己的战斗经验所讲述的战术课,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战术知识,而且也给他们的思想提供了精神粮食,学生们总是很乐意听他讲课。”

隆美尔还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也善于将自己的思考变成文字,而笔杆子恰恰帮了枪杆子。1937年,隆美尔出版了《步兵攻击》一书,获得希特勒赏识,书中贯穿了德国军事理论的进攻精神,提出“进攻,进攻,进攻!” 强调部队灵活机动、大胆推进。主要内容为:步兵进攻时需要火力的支援,兵力不足于对方,就用火力压制对方;尽量靠前配置武器,猛烈的集中射击是获得胜利的关键;欺骗敌人是最好的战术,攻击前采用心理战,使敌人丧失信心和斗志;用最简练明确的方式指挥军团协同作战,利用一切办法,制造佯动;时刻做好侦察和警戒工作;部队运动时做到无声无息,部队驻防时,需迅速建筑工事,密集的火力和坚固的工事是减少伤亡的关键;初级指挥官务必做到坚决果敢。隆美尔还有一绝,就是把自己的点滴想法记录下来,常年坚持不断写日记,以及给老婆露西写信。从这些材料中,人们可以洞察隆美尔的内心世界——他的烦恼和雄心壮志;他的喜怒哀乐和他内心深处的信仰。这些材料表明,他身上具有一切斯瓦比亚人的传统特征——节约、俭朴、忠诚、勤奋,也揭示了他渴望承担责任,迷恋勋章和希望得到别人的颂扬。

(二)有过良好业绩的狐狸

当然,真正让隆美尔留名的还是战争。隆美尔的业绩是骄人的,是靠打出来而不是吹出来的。隆美尔从战争中吸取的一个教训是:他所需要的指挥官,与那些把优秀的士兵毫无同情心地送上屠场的人截然不同。“应该流汗——而不应该流血”,这是他的一条格言。1939年9月,隆美尔被任命为少将。波兰战役期间,负责指挥希特勒的警卫部队。 1940年任第七“魔鬼”装甲师师长,同年6月20日,第七装甲师占领瑟堡,结束了进攻法国的战斗。战斗结束后荣获一枚骑士级铁十字勋章,被纳粹德国政府誉为“战神”。1941年1月被提升为中将,2月担任德国非洲军团的司令,指挥非洲战场的德意志联军。1942年,获带剑橡叶铁十字勋章,任非洲装甲军团司令,晋上将军衔,隆美尔竟两度把兵力多几倍的英联邦军打得一溃千里,逃到苏伊士运河附近,同年6月22日在攻占托布鲁克后被授予大元帅军衔。1943年3月31日,被希特勒授予镶钻带剑橡叶铁十字勋章。 近年来,有一种说法,说隆美尔的名声是英国人在北非打输了,为了逃避责任故意夸大的,我以为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经不起推敲,像英国人那么好面子的民族,怎么不以打赢来维护面子呢?

1944年,隆美尔已经成为一个活着的传奇式人物。他以一名战场上的卓越指挥官而闻名,以其罕见的才能蜚声世界。构成隆美尔神话的主要因素是:第一,狐狸般浪漫的个人形象:他是个身材矮小,但却具有狐狸般的狡诈和类似狐狸那种微笑的将军。第二,狐狸般的狡诈:隆美尔最大的乐趣是把他的对手引进一个不成熟而又往往是很不必要的包围圈里,他成天就是琢磨如何让敌人上当,吓唬、欺骗和愚弄他们。第三,狐狸般的行动敏捷:他迅速而敏捷的行动总使对手感到迷惑并陷入混乱,一次又一次地使拥有优势的敌军惊惶失措。第四,狐狸般的躲过劫难:猎手的枪弹(明杀和暗杀)打不中他,地雷密布伤害不了他,炸弹也不会落在他的身旁把他炸死,仿佛和死神无缘。第五,狐狸般的善于伪装,人们说他复兴了久已被人遗忘的骑士战斗风格,面对盟军撕心裂肺的战略轰炸,隆美尔竟明令他的士兵不得残杀无辜,抓获的俘虏受到了良好的待遇。

隆美尔赢得了自己人的尊重。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他就以身先士卒、无所畏惧、屡次负伤赢得了部下的尊敬,他的一位部下说:“任何人一旦被他性格的魅力吸引,就会变成为一个真正的战士,无论怎样劳累,他似乎永远不会疲劳。他仿佛看透了敌人,知道他们会做什么样的反应……他的部下把他当作偶像来崇拜,并无限地忠诚于他。”而到了1941年,隆美尔已经成为每个德国人挂在嘴边的名字了,没有一个电影明星曾象他那样被捧得如此之高。在将军们彼此来往的书信里,总是谈论到隆美尔这个非凡的人物,字里行间也往往流露出钦佩和忌恨。但隆美尔最大的本事还是赢得了对手的尊重。1942年3月,英国在北非的指挥官克劳德·奥钦莱克将军警告他手下的高级军官;“对我们的士兵来说,真正的危险是我们的朋友隆美尔变成一个怪物,因为我们对他谈论得太多了。他不是一个超人,尽管他精力旺盛,富有才干;即使是个超人,也丝毫没有必要让我们的土兵把他看成是个具有超越自然力量的人物。”后来此公成为隆美尔的手下败将,一场败仗后,这一劝告的抄本送到了隆美尔的手上。在这以后,隆美尔还获悉奥钦莱克的继任伯纳德·蒙哥马利在他的活动住房里挂着一个镜框,里边装着隆美尔的肖像。英国首相温斯顿·邱吉尔评价隆美尔说:“尽管我们在战争浩劫中相互廝杀,请准许我说,他是一位伟大的将军。”然而隆美尔却从未对他的任何敌人着迷过,在成千页的隆美尔日记里,没有一页记载过他对手的名字。 

(三)不幸掉入陷阱的狐狸

1944年7月17日,隆美尔乘车从诺曼底前线返回总部,途中遭两架盟军(英军)飞机袭击,汽车撞上路旁的一棵大树,隆美尔被抛出汽车。经急救发现他头部有四块碎骨,然而他却奇迹般地活了过来。两天后发生了震惊世界的行刺希特勒的“7·20事件”。一群不愿与希特勒一起走进坟墓的德国军官制造了炸弹爆炸事件,企图谋杀希特勒,但未成功。8月12日,密谋刺杀希特勒的重要成员戈台勒被捕,从他箱子里搜出来的有关文件上有隆美尔的名字。另外一名参与这个组织的成员霍法克也向希特勒的秘密警察证实:隆美尔曾让起义的人相信,如果阴谋得逞,他可以算一份。9月末,希特勒最信任的心腹马丁·鲍曼,几年前隆美尔曾经得罪过他,在从元首大本营发出的一份印有“帝国秘密事务”字样的呈文中报告:隆美尔曾说“暗杀成功后他将领导新政府”。这些文件足以让希特勒对这位曾经最喜欢的隆美尔将军作出了死刑判决。

1944年10月14日中午,希特勒国防军大本营两位将军驱车来到隆美尔的住处。他们对隆美尔说:“陆军元帅,你被指控为谋害元首的同案犯,这些材料就是证据。元首让你选择:如果你对霍法克(密谋刺杀希特勒的人员之一)的指挥一无所知,那就必须向元首交代;如果不是这样,逮捕和审讯将不可避免。元首允诺,如果你自己了结,对阁下的叛国罪将严加保密,还将为你举行国葬,而且不涉及你的家人。”就这样,隆美尔换上开领的非洲军制服、戴上奖章,沮丧地上楼对妻儿说,因不愿上法庭只好选择自杀,这样家属仍可享受哀荣。接着他乘车外出,途中吞下毒丸,纳粹当局则宣布是“伤重去世”。而他的家人发表了这样的讣告:“1944年7月17日身受重伤之后,我心爱的丈夫,他儿子最忠实的朋友,亲属们敬爱的兄弟、姐夫和叔叔不期暴卒,享年五十三岁。”元首希特勒送去了他在14日上午就预订好的花圈,并向隆美尔夫人公开发来“唁电”,他说:“你丈夫的死给你带来巨大的损失,请接受我最诚挚的吊唁。隆美尔元帅的英名将永远和北非英勇的战役联系一起。”一批批德军将帅赶来隆重地向遗体告别,10月18日,隆美尔的国葬举行。

让我们来看看隆美尔掉入陷阱的原因,主要在于两点:一是与政治家之间的关系没有处理好。政治家和军事家都要有谋略,都要与对手争斗,但政治家和军事家又是那么的不同:政治家比军事家的主动权更大,自由度更大,而军事家比政治家的气度更大,对死亡的蔑视更大。没有政治家,军事家很难有施展才华的舞台,没仗打,军事家凭什么脱颖而出?没有军事家,政治家很难有安身立命的本钱,打输了,政治家凭什么成就霸业?二是与自己同行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军队是最讲等级的地方,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地方。为了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二等兵希特勒的青睐,隆美尔可是花了不少心思,应该说他是忠一不二的,希特勒也给了隆美尔别人不可能得到的荣誉。而且隆美尔也非常会做秀,知道“战时宣传”的套路和好处,他的脖子上总是挂着戈贝尔送给他的一个相机,按照自己的意愿任意剪裁他所发现的一切。可恰恰是这点,使得以严谨求是著称的日尔曼民族的精华——与隆美尔地位相当的将军们忿忿不平。战后人们发现,他的同行将军们的妒忌在隆美尔本人的悲惨结局里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在自己的同行里,当他需要朋友的支持的时候,却一个朋友也没有。最后,让我们以隆美尔1944年4月16日的日记,此时距离他的死不足半年,作为结束语:

对于我,

历史将作出怎样的裁决?

如果我在这里胜利了,

谁都会说

一切全是光荣……

倘若我失败,

那么,任何人又都会

因此而责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