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二手车需要购置税吗:知人·晓事之学生习作:吉炳轩—红色牧师.blog的博客—强国博客—人民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23:15:34
知人·晓事之学生习作:吉炳轩——2010年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领导学考试试卷之四 吉炳轩:文人眼中的官员,官员眼中的文人 老师:执笔:     成员:陈婷 王元元 唐鑫班级:公共事业管理0701    有一种人,他在学者眼中是一名官员,在官员眼中却是一位文人。这样的人在中国虽然不算少,但真正将为政和从文都做好的人却并不多见。有些人,在政坛呆长了,就难免不受到官场中各种习惯的约束;有些人,在文坛泡久了,亦不免受到文人特有的酸腐气息的影响。而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则超脱于这两类人,兼有为官的严明作风与学者的广博多才。1951年11月生于河南孟津的吉炳轩,1980年4月入党,1978年10月参加工作,郑州大学中文系毕业,毕业后在河南省孟津县平乐高中任教。1982年4月吉炳轩任河南省孟津县朝阳乡党委书记,标志着他正式进入政坛。在1987年到1990年期间,吉炳轩担任共青团河南省委书记,在有了短暂的主政地方的经历后于1993年5月与刘鹏、袁纯清等同志共同担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而时任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是李克强。从1995年7月到2008年4月,吉炳轩开始了在宣传系统长达13年的工作,他先后担任过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等职务。2008年4月,吉炳轩转赴黑龙江,出任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并于同年5月当选为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归纳炳轩同志的人生轨迹,可以粗略的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2年以前的求学任教时期,第二阶段则是从1982年到1995年的共青团系统任职时期(期间也曾间断的担任过地方基层干部),第三阶段是1995年到2008年的宣传系统任职时期,第四阶段就是2008年以来的主政黑龙江时期。在吉炳轩的这段人生历程中,我们可以从他为人、为政、为文的方方面面看出他亦文亦官的特质,正是这种特质,使得他在我们面前显现出了迷人的风采。 修身在德   无论为政还是从文,都要从做人开始,领导者的人格魅力体现了领导魅力的基础。早期的教师生涯、十多年的青年工作经验以及十三年的文化宣传工作经历使炳轩同志对为人处世之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概括他的人生感悟,也许“修身在德”最合适不过了。  在听话和说话中看休养和学识。这是炳轩同志阅读完《人物志·材理》后的体会。在他看来,“无论是听别人讲话还是向别人讲话,都是讲艺术、讲效果的,实际上也是在进行能力、休养的锻炼。特别是对领导者来说,更不能自以为是,官大真理就多,只有自己思虑的是周全的,讲的是最对的,不能老是居高临下,发号施令。”[[1]]  伟人常人,圣人常心。这是炳轩同志在阅读《清圣祖实录》的感受,他通过康熙帝自评“朕之生也,并无灵异;及其长也,义务非常”一事写下了一篇小文,以此说明,“人都是一样,无论贫富贵贱、职务高低,由于出身不同、环境不同,所走的道路不同,就现千差万别、种种不平等。这种社会不平等,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各级领导者。不论职务多高,权力多大,职务地位和能力水平是不能对等的,更要常人常心,认认真真处理好常识常理。”[[2]]这个道理其实每个人都明白,但当面对权力和地位的不平等时,众多的明日之星因此折戟。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语出自《道德经》第八章,意思是水滋润养育万物,而与世无争。做人如此,为官更需要保持“不争”的心态。查阅炳轩同志的简历,不难发现看似在政坛顺风顺水的他,其实也是经历坎坷。郑州大学毕业后被分回家乡孟津任教,随后担任基层干部,这一呆就是9年,作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第一批大学毕业生,他毫无怨言,服从国家分配,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本职工作做好。功夫不负有心人,凭借出色的工作业绩,吉炳轩于1987年调人共青团河南省委共工作,结束了9年多基层锻炼。为政之道道就是规律。所谓规律,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规律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人们不能创造、改变和消灭规律,但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对规律的认识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心态。道的要则在于悟,规律靠悟性。这些东西,一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二是作用面极大,三是违背了要遭报应。韩非在《韩非子·显学》中写道:“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道是要在一点一滴的实践中悟出来的,十几年年在河南基层工作的经历使吉炳轩对为政之道有了更深的理解,作为一名共产党人,应该如何做到执政为民、立党为公、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他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的问题。在担任黑龙江省委书记的这些年里,他逐渐总结出了以下几条经验,即办好教育、反腐倡廉、富民强省。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作为一位曾经走在教学岗位第一位和有着十多年基层工作经历的省委书记,炳轩同志不但重视教育,更意识到农村要发展就得从教育做起。他刚上任不久,就在黑龙江省教育工作座谈会中提出大力发展教育的主张,指出:“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对我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决定性作用,高端经营管理人才对我省发展现代服务业具有决定性作用。要大力抓好义务教育,大力抓好高等教育,大力抓好职业教育,大力抓好素质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3]]在这之后,炳轩同志分别从职业教育建设、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维护教育公平等方面采取了具体措施,取得了优异的成果。天下大害莫过于贪。炳轩同志在出任黑龙江省省委书记后,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这不仅体现在他在黑龙江省委、纪委的工作部署中,同时也将这些为政之道编写成书、整理成集。在《学思录》这本文集中,炳轩同志分别收录了《罪莫大于可欲》《莫取一金而失百金》《贪名与贪财一样可恨》等近十篇随笔或读书笔记。炳轩同志通过阅读《潜书》《水浒传》等古籍名著,得到了很多启发。例如在阅读了《潜书·富民》后,他感慨道“赏赐不能戒贪,也可以引申为高薪不能养廉。要从上而下形成俭朴的风气,不要追求奢侈豪华,一级带一级,就会好起来的。从俭朴做起,从上做起,也不失为一条路子。” [[4]] 2008年5月,他在黑龙江哈尔滨组织工作会议中强调,“人生短暂,不过百年,一日吃不过三餐,睡不过一席,坐不过一椅,行不过一车,穿衣也不过数件……领导干部都要想明白这一点……坚守为人民服务宗旨,正确对待权力、地位和自身利益……牢牢建起一道抗拒腐化的防线,真正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公道正派、清正廉明。” [[5]]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吉炳轩不但把人生的宠辱富贵看得透彻,亦把胡锦涛总书记的“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理解得深刻,并积极鼓励党政干部做到廉洁奉公。而不能养民,其去贪吏几何?此语出自《潜书·考功》,意思是清廉却不能使百姓富裕,那他和酷吏有什么区别呢?在炳轩同志看来,为政不廉,贪污腐败,犹如养虎,是要祸害人民的;当官不干事,或不干正事,也是要误大事的;干净干事,干实事,干好事,这是应该做到的,也是最起码的官德。这也就是为什么吉炳轩始终把反腐倡廉工作同经济发展、为百姓做实事结合到一起。在中共黑龙江省第十届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炳轩同志就指出“(纪检监察工作)要着眼于推动经济发展,促进事业繁荣,激励改革开放,维护社会稳定;着眼于支持干事创业,保护广大干部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6]]2008年4月,他在齐齐哈尔市调研时就强调,“在一个地方工作,就要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尽心尽力地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带领人民群众通过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走上富裕之路。”[[7]]与炳轩同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如今很多官员都没有把经济发展和百姓富裕这两个使命放在心头,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明哲保身,虽然个人清正廉洁,但却没能富裕一方水土。 文人风采《论语》中有句话,“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用它来形容最适合炳轩同志不过了,他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学的是中文,当过高中教师,随后转入政坛,在漫长的从政岁月中,在宣传系统工作了13年,长期负责国家的文化、宣传事业,炳轩同志的工作性质使铸就了他终身学习的优良品质,同时也为他的文人特质奠定了基础。著书立说。炳轩同志是少有的一边工作一边创作的官员,迄今为止,他已出版了《学思录》和《鉴知录》两部文集,记载了他在工作、读书、读史时的感想,如果没有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云淡风轻的心态,是很难再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读书写作的。笔者阅读他的这两本书后,也对这位党政大员有全新的认识,在书里,我们看不到一点官架子,看不出他已年届60,相反,更多观察到的是他对古籍的偏爱、对历史的深思以及对影视剧的独到见解。笃学好古。炳轩同志喜欢读书,尤其偏爱古籍。《鉴知录》的第一章《修身在德》就是记载他阅读《道德经》《人物志》等古籍的读后感,与职业文人不同,他不醉心于语言文字的花哨、文章样式的新颖,而只是单纯的品好书、悟生活、书情意,可谓是闻人间百态,享书斋清闲,览浩瀚烟云,挥一世豪情!中国有句古语叫文如其人,从他的读书随笔中看的出来,炳轩同志是一位淡泊名利、谦虚好学、心胸宽广、淡看得失的智者。  博古通今。如果说读书随笔体现的是炳轩同志在文学上的造诣,那么历史随笔则体现出他深厚的学术功底。在《看长城闲话中华文明》一文中,炳轩同志从长城的起源说起,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你争我斗,秦朝一统中华后长城在地狱游牧民族进攻的新作用,五代十国时期各国修筑长城的奇闻秩事,明清时期因长城而将中国北方分为关内关外的故事,并得出结论,虽然长城是“在中国的北部、大家庭内兄弟之间筑起的一道篱笆,这道篱笆曾发挥过一些作用,但最终也没能阻隔住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农耕和游牧两大文明的融合。长城是中华文明最好的见证。”[[8]]在《听听<垓下>唱<大风>》一文中,吉炳轩回顾了刘邦与项羽在楚汉战争中的被情结局,童年时劣迹斑斑的刘邦最终登上皇帝的宝座,而英雄项羽只落得了乌江自刎的下场,《垓下歌》和《大风歌》道出了其中的原因,一个把失败归于天命,一个把胜利归于用人,这引起了作者的深思,并对临死都不知道败因的项羽发出了无限的叹息。文人眼中的官员,官员眼中的文人   管理学大师彼德·圣吉曾说过:“在学习型组织中,领导者是设计者、管家和教师。他们要负责把组织营造成一个良好的环境,让组织的成员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理解复杂性、澄清愿景、改善共享心智模式的能力——也就是说,他们要负责组织的学习。”[[9]]也许在文人和学者眼中,吉炳轩还算不上是文学作家,但作为一名地方重要领导人,他“仕而优则学”的态度、为人的高尚、为官的智慧和为文的造诣却足以令人钦佩。   吉炳轩究竟算不算文人,其实并不重要,可贵之处在于作为一名党政高级领导干部,他能从繁忙的政务中抽出时间坚持读书写作,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这本身就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做一名好官很容易,做一名学者也不难,但既有学问又能在政坛中有所作为造福百姓,却是极其困难的。面对“文人眼中的官员,官员眼中的文人”这个称号,炳轩同志当之无愧。  参考文献[[1]]吉炳轩. 学思录[M]. 北京:中华书局. 2009 [2]  吉炳轩:大力发展教育,促进黑龙江更好更快发展http://heilongjiang.dbw.cn/system/2009/01/11/051701409_02.shtml[3]  吉炳轩: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黑龙江日报》2008-06-14, 第1版[4] 吉炳轩:以反腐倡廉新成就促进好发展快发展http://www.drcnet.com.cn/DRCNet.Common.Web/DocView.aspx?docId=2126339&leafId=154&chnId=&version=Integrated&viewMode=content[5]  吉炳轩:抓发展要抓具体,《人民日报》2008-05-08 , 第10版[6]詹姆斯·克劳森著, 姜文波译. 克劳森领导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后记  当我得知这次领导学的作业后,先是一番激动,既而又沮丧起来了。激动是因为自己从十六大以来就在一直关注着中国政坛的变化和走势,沮丧则是因为感觉黑龙江省委书记不好写。由于是第一次写在职的领导人,写作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在于资料的难以搜集。在职的领导干部不想已经退休的大员,官方或学术界或多或少会有些须盖棺定论的评价,相关领导人的传记也很多。   在这次论文的准备期间,通过三次往返于校图书馆终于借到了吉炳轩的文集《求思录》,这部书对我们了解吉炳轩有很大的帮助。事实上,本文的结构就是以这部书为参考的。在这次论文写作中,感到困难最大的并不是资料的难以搜集,而是笔者的语言驾驭能力的薄弱。陈老师说过,一篇好的文章的四要素包括“正确、清晰、独到、流畅”,正确和独到很容易做到,但要是文章“清晰、流畅”却实属不易,这需要很杂实的文字功底做基础,书到用时方恨少,真正用心去写一篇文章才深知读书的重要,书读少了文章自然写不好。正因为此,本文三易其稿,即便如此,如觉得问题多多。
 在写作这篇论文的另一个收获在于通过搜集炳轩同志资料和倾听其他领导事迹,真正理解了“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的内涵,无论是胡锦涛总书记还是其他封疆大吏,无一不是有着多年的基层工作经历,当他们大学毕业扎根于基层多年时,又何曾想过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因此,作为我们学生,如果希望在政坛上有一番作为,就应该有远见卓识的目光,深入到基层工作,把物质条件看的淡些,心态放的平和些,正如温家宝总理多言,“要做事,不要做官。”但真正做到这一点又如何容易,毕竟诱惑太多,选择的机会太多,这也从反面验证了在政坛走到高处的人的不平凡的眼光。   本次论文虽然由我执笔,但全文的成果却属于我们整个小组,是大家共同讨论的结果。尤其是二稿和三稿的修改、语言的润色,陈婷、王元元和唐鑫同学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小组中缺少了任何一个人,都很难最终完成这篇论文。   最后,感谢陈老师对我们的悉心教诲,在您的领导学课上受益匪浅,不仅仅是在如何从政方面,也包括为人处世、人生选择上。  

[[1]] 吉炳轩. 学思录[M]. 北京:中华书局. 2009 : 5 [[2]] 吉炳轩. 学思录[M]. 北京:中华书局. 2009 : 8[[3]] 吉炳轩:大力发展教育促进黑龙江更好更快发展http://heilongjiang.dbw.cn/system/2009/01/11/051701409_02.shtml[[4]] 吉炳轩. 学思录[M]. 北京:中华书局. 2009 : 59 [[5]] 吉炳轩: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黑龙江日报》2008-06-14, 第1版[[6]] 吉炳轩:以反腐倡廉新成就促进好发展快发展http://www.drcnet.com.cn/DRCNet.Common.Web/DocView.aspx?docId=2126339&leafId=154&chnId=&version=Integrated&viewMode=content[[7]] 吉炳轩:抓发展要抓具体,《人民日报》2008-05-08 , 第10版[[8]吉炳轩. 学思录[M]. 北京:中华书局. 2009 : 187[[9]] 詹姆斯·克劳森著, 姜文波译. 克劳森领导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