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世演禽详解:中共三代最高领导集体核心成员巡礼:江泽民—红色牧师.blog的博客—强国博客—人民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1:55:44

中共三代最高领导集体核心成员巡礼:江泽民

——献给为中国共产党事业发展殚精竭虑的人们

 

华中科技大学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

 

  他改变了中国

  ——江泽民

 

摘要:古语有云: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人民领袖来自人民,其伟绩、风采与魅力是民族智慧与精神的高度体现。江泽民,来自于人民群众又回归于人民群众之中。他站在时代的前列,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他坚持自己的理想毫不动摇,即便有些大家长作风;他拥有进行整治活动的高超技巧;他充满毅力,甚至从不懈怠,是改革的代表。是他,是饱受创伤的中国过渡到一个稳定、自信而繁荣的社会,并在国际中迅速崛起!

关键词:江泽民 根基 领导地位 为中华之崛起 展望领导艺术

 

江泽民,中国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是继中国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之后的最高领袖人物。江泽民以其处变不惊、沉着应对的政治家风范和一个泱泱大国的领袖风采,引领中国及其人民走上了一条富国强民之路,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加强各国友好关系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生平简介

江泽民领导中国人民结合当前实际以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提出并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创造性地提出并贯彻了“三个代表”、依法治国、科教兴国、科技兴军、走中国特色强国富民之路的重要思想;实现了香港、澳门的回归;创造了物质与精神的共同繁荣;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纵横捭阖、广交朋友,为中国塑造了负责的大国形象,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本文将从以下四时期来阐述:

——1926—1989:根基;

——1989—1996:领导;

——1997—1999:崛起;

——2000—2004:展望

本文在借鉴相关著作后认为贯穿江泽民这四个时期的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他从小至今一直不断接受中西文化熏陶而培养起来的工程师特性,即严谨务实中兼备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富有创新敏锐性的现实主义性格特征。

二、四时期分析

(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根基

《礼记》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者之间是存在逻辑性的,后者都是要以修身做前提,只有好开头,才会有好的结尾。缺少前两者,后两者会不完美。个人修身,关系着一个家庭,乃至关系着一个国家以及全世界之和谐。

——“我的背景就是我的家庭”

江泽民出生在中国古城江苏扬州的一个世家中,其价值观深受祖父影响,一贯致力于学习求知,并酷爱文学艺术,世代传承良好的读书人家风。“长存济世心,向无凌人志”是这个家族的处世之道,也是江泽民倾尽其全部心力一直在贯彻的目标,“永远力争上游但同时保持谦虚谨慎”。中国的古典文学是江泽民的启蒙教育之核心,他一直谨记其中的睿智隽言与实用忠告。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孔孟之道是江泽民所受到的第一种教育,他从孩提时代起便明晓“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在江泽民的一生中,不得不提及的便是他的养父也是他的叔父江上青同志。江泽民所受到的第三种教育即马克思主义教育,其先导便是江上青同志。江上青早年便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以笔为枪批评当时腐败的政府,传播革命思想,直至壮烈牺牲也未停止追求信仰。以致江泽民从青年时代起便决心参与到共产主义革命洪流中以拯救国家和人民,并继承其养父遗志成为了一名革命者。

——“我是一个爱国者,也是工程师”

江泽民在升入上海交通大学之前是南京中央大学机械电子系的学生,尽管大学生活是他可以暂时远离战争与混乱。但是他并未放弃他的信仰,他在南京期间便已参加甚至组织了多次学生游行,特别是他在游行中熟用策略以应对当时国民党的迫害。在1946年的上海,他(此时他已由南京中央大学转入上海交通大学)明智地认为与其组织不明真相的群众反苏抗议活动,不如加入其中后采取堵在苏联领事馆街道两头的方式来阻止群众。这种每次行动均包含表面含义与深层含义的方略是江泽民终身依赖并执行的,就像是中国的功夫用巧劲化解巨大的力量而非硬碰硬。江泽民凭借多次出色地领导学生运动于1946年4月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更加深入的政治活动使他认识到西方知识特别是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这一时期的江泽民,包容兼并地接受了两种极为不同的但却同等重要的教育:一种是西方科学与工程教育;另一种是马克思主义与革命理论的继续教育。当他完成了正规学校课程后,他已是又“红”又“专”,这也为他在共产党的权利机构中稳定晋升助力良多。

——“在工作中学习”与“少说多干”

历经史无前例的文革破坏时期后的中国迫切需要重整、恢复元气,特别是上海的破坏尤甚。经过文革的痛苦洗礼,江泽民在工作中秉持更加严谨的态度严密审查每一个环节,由于工程师的敏锐与审慎务实的性格使然,他对每一项工作都坚持“组织性以及条理性”的方式开展,全面考量每一步行动的后果概率以赋予不同的权重以及应对策略。

江泽民在负责经济开发区工作时“开眼看世界”——走访了东南亚、北美以及欧洲多国,特别是新加坡等国的实地访问使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提案着实大胆:允许地方政府授权减免税收、转让土地和保留外汇等,这在当时的中国实属激进与前沿,但这对中国对江泽民都是历史性的突破。

江泽民曾说:“我的经历涉及工程、电子和电力行业,还有进出口行业。”尽管他在学习中并不追求面面俱到,但是他要求自己掌握的知识足以使他了解要做什么和应该让谁去做,“在工作中学习”是他一生的习惯。他的朋友兼同事叶公琦回忆:“他很透明,怎么想就怎么做。他总是脚踏实地,也是一个既能干有热情的人。”

江泽民在这一阶段中,通过学习、不断进取以完善自己力争上游;也是在这一阶段的工作学习中,江泽民逐步将其植根于工程师中的有条不紊的思考方式和管理风格诠释得淋漓尽致;更是在这一阶段,江泽民散发着独特的领导魅力——“攻心”与“审势”。办事得体、判断准确以及凝聚人心、团结一致,是江泽民领导方式的精髓所在,他在出任国家主席的八年内也一直贯彻着。

(二)天降大任,锐意进取之领导
  
 邓小平认为中国的新领导班子要有高尚的品德,同时还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以及卓越的外交才能,而江泽民正好具备上述所有的素质:他的党员履历堪称模范,并一直追随邓小平关于中国的改革构想;他熟练掌握着外语技能并不断接受科学训练;同时他还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可以透彻了解改革中的问题。最为重要的是他善于联系群众,他对于穷苦百姓的困境充满同情,对于知识分子的渴求与之心心相印,他受到了人们的爱戴,向世界展示出了一个具有魅力的领袖形象。他正是那个时代所需要的人。
    在天安门事件发生期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经过商讨确定了新一届的领导核心,这个人就是江泽民。随后在十三届四中全会上,赵紫阳被正式罢免职务,而从未想过这一结果的江泽民,经过选举当选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当时国内外很多人都不看好他,因为他并不是真正的“高高在上”,在北京没有个人班底,在高层也没有雄厚的关系网,大家都认为他只是一个临时看管职位的人,江泽民自己当时也感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但他后来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中国经济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带领着中国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也逐步巩固了他的领导地位,建立起了他的领导人威信。

“稳定压倒一切”
    江泽民一直强调中国要保持住它的共产主义根基,他认为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是最重要的,因此他很小心谨慎地对待政治改革。他一直在发展和意识形态之间寻求一种协调,在开发上海浦东新区的过程中,一些思想保守的人就提出反对,因为他们认为浦东开发要吸引外资,这种改革包含了资本主义的特点,但是江泽民认为这并没有背离社会主义的本质,他说:“发展经济和搞思想政治工作绝不应该是相互对立的,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同时也必须坚决抵制腐朽的资本主义思想的侵蚀。”
    江泽民一面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一面大力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他谈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是为了维护稳定从而确保改革开放的成功,在说到“百花齐放”的政策时,他又告诫说创作和学术自由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江泽民在遵循着邓小平的改革理念的同时,也一直在为维护社会稳定而不懈努力。

“大胆探索”和“加速改革”

1992年是江泽民巩固其领导地位的转折点,在这一年他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探索和改革,他是邓小平改革的先行者之一,毫无疑问地担当起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责任。江泽民渴望中国能够稳步走上发展壮大之路,他一直告诉官员们要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开放步伐,要大力发展尖端技术,一心一意抓经济建设。在1992年10月召开的十四大上,江泽民明确指出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党必须把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会议把中国定义的社会主义和充满资本主义味道的市场经济联系在了一起,此举具有巨大的象征意义。    
    对于邓小平的“南巡”,江泽民表示了强烈的支持和赞同,这使得一股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全国,各个省份都在寻找改革的新路子,1992年起,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12.8%,远高于原先估计的6%,尽管这种白热化的增长可能带来严重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会使中国成为一个迈向现代化和繁荣富足的经济强国。
    另外,江泽民还大力支持高新技术的发展,他批准了“火炬计划”的项目,鼓励发展由企业家兴办的高技术公司,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建立起来了,其结果是培育了大量的高技术公司和新的产业,这大大的促进了中国科技的发展。

“精神文明”

 在中国致力于经济建设时,江泽民也看到了“精神文明”的重要性。他认为精神文明在日益商业化和物质化的社会中,有助于提高道德水准和重塑传统价值观念。特别是在中国动荡的转型时期,精神文明还要担负起重树党的威信的重任,这也使得江泽民成为中国的头号政治理论家。
    精神文明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反腐败,他开展了大规模的打击腐败的运动,铲除了以陈希同为代表的一类明目张胆的腐败官员,这些人的倒台,也进一步加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廉洁性。

在1989到1996年这一段时期,江泽民用他的改革智慧对中国的各方各面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积极进行外交活动,与日本、俄罗斯、法国都发展了友好的关系,在稳定台湾局势问题上也获得了初步胜利,政治分析家都称江泽民为”大赢家”,他渐渐进入了自主角色,领导地位得到极大的巩固,他向全世界证明了我们是值得信赖的。

(三)立足国情,振兴中华之崛起

人一生风风雨雨、恩恩怨怨、合合分分、真真假假、苦苦乐乐交织着,开门便是锅碗瓢盆油盐酱油醋的平凡而又精彩的尘世画卷。在这表象深处,仔细琢磨朝细微处看看,那些“吃过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成功人士,莫不是一个巧合接着一个巧合,慢慢的迅速的直低成功的每一节阶梯。是巧合又恰似巧合,才是一个伟大人物的必然。一个想当大学教授的高级知识分子的中国高级干部——江泽民,命运不断在选择着他,他也在不断寻找着自我完善和升华。江泽民作为国家元首所面临所要解决的问题,都是中国历届政府乃至中国历史上都无法借鉴,可说根本没有机会碰撞解决的新问题新任务,中国历史来到他这里好像嘎然而止,新旧势力的纠缠,社会问题汇成了矛盾的海洋,这都需要他和他的政府重新定位、重新审视、重新寻求发展的新突破口。记忆犹新的是,在1999年5月7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向我们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投了5枚炸弹,引起全国人们的愤怒和对美国的霸权主义的强烈谴责。面对公众日益高涨的愤怒情绪,江泽民决定要加以引导,而不是与之唱反调。他采取行动导人们心中的怒火,努力使政府的政策与抗议群众的呼声相协调。他希望确保两件事,一是他的国家保持稳定,二是他的政府安然无恙。处于这样政治风波的情况下,江泽民处变不惊,沉着应对,表现了“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的政治家风范。

在江泽民集国家主席、党的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这十几年期间,应该称之为——江泽民时代。说起时代,就得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届主要领导人的时期称之为时代,毛泽东时代、邓小平时代甚至华国锋时代,今后的胡锦涛时代。细细地琢磨后,会发现一个时代与另一个时代的色彩是绝对的不同,各自呈现着各自的独特的特性,冷峻与高昂、苦涩与激昂、激情与激愤、热烈与超越、复兴与和谐等等时代特征,每一次历史的抉择都共存着机遇与挑战。那么,江泽民时代与之对比的话,毛时代是打江山坐江山的复杂多变,而江时代呢,也是面对一次次社会变革和革命,时代进步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来到电子时代甚至信息时代了,更为复杂诡辩的国内国际环境,地球被压缩在地球村里寻求发展了。这是毛时代不可想象也没法想象到的信息革命时代,国内外各种关系各种矛盾来到江时代,都呈现着犬牙交错的僵持局面,每一次打破这错综复杂的严峻时局,都是一次勇气、一次策略、一次看不见战线的革命。可以这样说:江的时代有毛的时代、邓的时代遗留下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而毛的时代邓的时代却无法包容下江时代的世界新特性新特征。

江泽民在受到邓小平的委任的时候,也曾担心、疑虑过能否当好国家最高领导人这个职位。但是,汪道涵用林则徐的一句诗来勉励他,使他恢复了自信,决心接受邓小平的召唤。那句诗就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就是要告诉他,他不应因为个人原因而放弃这个机会。不管前面是什么,他都应当接受这个重大挑战。这一次,他又把国家的利益和集体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然而,他的事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他正式就任之后,他仍然感到担子很大。江泽民是独自一人,而且并不是真的高高在上。他在高层没有支持他的关系网,在北京也没有个人班底。他和军队没有任何关系。他知道,实际上每一个人,从北京的内部圈子国外研究中国的学者,都认为他是个过渡领导人,一个临时看管职位的人。江后来评论说:“我感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在某种意义上,那些最初对江泽民持怀疑态度的人也对。他是一个过渡人物,但并不是他们所指的那一点。他坚持自己的理想毫不动摇,即便有些家长作风;他拥有进行政治活动的高超技巧,没人预料到他有这一手;他充满毅力,甚至可以说是从不懈怠,出人意料地成了变革的代表,使饱受创伤的中国过渡到一个稳定、自信而繁荣的社会,并在新的世界秩序中迅速崛起。那些怀疑论者完全误解和低估了这个人,这个改变了中国的人。

(四)缔造未来,伟大复兴之展望

在世纪之交的这几年里,江泽民领导中国完成了惊人的转变——从一个因“天安门事件”而动荡不安的国家转变成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发动机和商业文化中心,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开放的国家。江泽民主席强调三个主旋律: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江泽民努力实现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一系列与校园有关的暴力事件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关注,江泽民阐释了一套更为广泛的教育理念,这套教育理念并非仅仅关注学习成绩而把其他技能排斥在外,要培养“有较高德、智、体水平”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作为中国宏图大业的关键部分,江泽民努力想把经济落后但资源丰富的西部疆域改造成经济繁荣的地区。江泽民说,“西部大开发”的成败决定着中国改革的途径,事实上也决定着中国自身的前途,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绝大多数都居住在西部。

江泽民相信,经济建设实践与理论的指导是不能分家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要发挥政策与理论的作用。这三个短语——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江泽民第一次对它的表述,它没有名字,也没有成为报纸头条,似乎只是在不经意间说出。他很清楚,要领导中国全球化的知识型经济,他必须对党的思想进行现代化改革,而“三个代表”正是这样一种机制。

热爱知识、钟情艺术

对江泽民来说,科学技术是他毕生的兴趣所在。而科学是加速中国全面发展,包括军事发展的内在推动力。当时的发改委主任曾培炎说:“江主席有两项核心发展战略:第一是‘科教兴国’;第二是‘可持续发展’。为达成这两项目标,江主席酝酿着科学创新。”在为《科学》杂志撰写的评论中,江写道,我们“尊重科学家不同寻常的敏感和创新精神,鼓励他们进行‘好奇心驱动的研究’”。

对一切充满好奇,求知欲极强的江泽民曾说:“一方面,中国人民完全有理由为他们的古老文明传统而自豪,另一方面,我们不能停止学习,一天也不行,学习世界上所有好的传统。‘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虽然江泽民身为13亿人民无可争议的领导人,但在内心里他还是一个率真的人。在接待俄罗斯前总统普京的国宴上,江泽民要请他同唱俄语歌曲。普京回答说:“体育方面我什么都行,但是就是不会唱歌。”江泽民毫不介意,转而要请普京夫人跳舞,让一些外交官惊得合不拢嘴。

在职业生涯里,江泽民经常使用诗词来表达观点,抒发感情,弘扬文化。《人民日报》蹭刊登江泽民为199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创作的两首四行诗,表达了他对美好未来的展望。他以严冬之后春的复苏来比喻中国摆脱积弊丛生的困境:

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的确,江泽民热爱音乐,喜欢表演,在公开场合放声高歌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性化的一面。一个略显可笑的领导人要比一个骄傲自大、不近人情、自以为是的领导人好得多。无论是对物理学的着迷,还是对诗歌的热爱,江泽民都堪称为真正的知识分子。他醉心于中西文化,为古典文学而感动,为数学的美妙而惊叹。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会享受思考哲学问题的乐趣。

以工程师的眼光考虑解决问题

江泽民能够把不同类型的思维模式融会贯通,并且总是以工程师的眼光来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江泽民看来,他在工程学方面多受的教育和20多年来在工业部门的从业经验使他的思维构架得以成行。在政府部门工作的30年中,尽管他学会了像政治家那样运筹帷幄,但它从来没有忘记像工程师那样去分析和计算。能设法找出切实可行的办法,也会做具体的指导和干涉。

各种各样的知识积累使得他得以用自己的方式来看待这个世界,再加上他的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和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江泽民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思维方式。这种兴趣和经验的独特组合,集中在一个国家领导人身上实属罕见。

江泽民通常从历史角度出发来思考问题。江泽民最深切的愿望是使自己深爱的祖国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耻辱之后,重新走上复兴之路,那么这个出生在扬州的和蔼可亲的工程师已经获得了成功,他的功绩超出了所有人最大胆的预想,无疑也包括他自己的预想。

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正在进行历史上最深刻的变革。江泽民的一生,堪称当代中国的编年史。至于江泽民的卓越功绩,那就是缔造了中国的未来。

三、对我辈之启示

美国前驻华大使李洁明曾说:“毛主席统一中国,邓小平变革中国,江泽民使中国成为世界舞台上一个主要大国。”在写本文时,我等感受到了江泽民在成功地带领中国度过了内政和外交上的那段艰困时期,并使国家稳定而高速地向前发展所创立的历史功绩过程中,所展示出的政治智慧、领导艺术和人格魅力。他用他的方式、他的语言改变了中国,使得中国不论国内还是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带给了作为80后、90后的我们的一些珍贵的启迪:

(一)在有限的生命中不断学习

江泽民教会我们如何使行走中的生命不断地前行,不论是作为一名学生还是一位工作者,他都不忘学习以充实自己。对于他来说,学习就像是盐一日都不能离,特别是在文革的那段时日,即使外部环境如何的不利他依旧坚持读书学习来抗争。我们新一代在享受这更先进的物质文明时,更应该坚持他的这种精神。

(二)尊重知识,勇于创新

三个代表、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等等利国利民的思想与实践是他勇于开拓的壮举,他吸纳百家之言、他国之经验,但是并不照搬他人,而是结合中国的实际适当引用。见多了、用多了山寨产品的我们,应该深刻反思我们当前的这种不尊重知识与创新的行为。

(三)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江泽民一直在不断地探索中前进,年轻的我们更应秉持这种探索精神而前行。

 

小组成员:李中益、薛芳、夏璐、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