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入户已预审待受理:现代文读写:“自我尊严”主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5 00:10:42

现代文读写:“自我尊严”主题

(2012-02-12 11:42:07) 转载标签:

杂谈

分类: 作文辅导

主题说明


  生命的尊严无非在于它的整个过程,或许只是一个微笑,一次谦让,一份真诚……无需在乎它是多么的伟大与震撼,只要感到点滴的胜利就可以体会到生命的幸福。喜欢隔离于喧嚣的尘世,更喜欢歆享于圣洁的灵魂与思想。让我们的生命更有尊严一些吧,因了生命本身便是一种高贵与典雅。生命的色彩让我们每个人都存有生活的欲望。


  【名家选文】


   幸福一小时
  奚同发


  远远地站在那所大学门前,一直给工友神侃这是“我的大学”的杨小一心里怵怵的。舍不得花钱坐公交车的他,足足走了两个多小时才到。虽然前些日子落了场雪,路面打滑,嘴里哈着白腾腾的雾气,但他的全身都热呼呼的。
  其实小一来这座城市主要是想看看自己当年最想上的大学是啥样子。那所大学是他几年来天南海北打工的精神支柱。
  扛了三个月的水泥沙包,在工友们一再请求下,包工头给每人发了50元零用钱。小一用30元在街头三轮车上买到一件棉衣。那天下午,他休了半天工,要穿着新衣服去看“我的大学”。
  那所大学太气派了!那高楼、那道路、那残存些许落雪的绿草坪、那些仍然苍翠的大树,都让小一充满自豪。我的娘啊,这就是“我的大学”!“干什么的?说你呢!”
  呵斥声把美滋滋盘算着回去如何向工友们炫耀的小一吓了一跳,离大门十来米远保安就冲他喊。还真负责,瞧,“我的大学”连门口保安都比别的地方负责。毕竟心里有点怵,他磨磨蹭蹭过去,掏出平时自己都不舍得吸的烟递过去,怯怯地说,想进校园看看。保安乜斜了一眼他手里的烟,并没有接,“哼”了一声,说:“不行,学校是能乱看的?”
  说了许多好话,最后杨小一不得不郑重地表示:到这座城市打工就是为了能来看看“我的大学”。保安突然笑出一句:“你的大学?”
  话说到这儿,小一的脸由红变成青紫。失望至极的他决然转身,仅仅走了两三步,寻思着,就这样走了?不行。再次面对学校,他发现学校西墙外是农田,突然喜上眉梢。
   他要沿校园外墙走一圈。墙外的农田里有积雪,一踩两脚泥。他顾不得许多,仰着脖颈,脚尖点地行走,目光贪婪地尽可能伸向一人多高的围墙里面:高耸的教学楼、幽静的小树林……
  树丛阻挡了视线,小一急匆匆往前小跑,突然发现了围墙上的一个缺口,想都没想,他就从那儿跳了进去。“咚”的一声,躺在地上的小一全身泥水,原来缺口里侧是一片低洼,一滑一摔,疼得他叫出了声。望一眼西斜的太阳,他咬着牙急急地爬起来,一瘸一拐地走向不远处的水泥大道。没想到,刚接近路边,正好有个保安迎上来问:你怎么回事?小一忙说,我跳墙进来,只想看看学校,没别的意思……
  听他这么说,回过神儿的保安上去就扭住了他,一句也不听他解释。在保安室里,他那狼狈样显然被当成了贼,两手抱头蹲在墙角,裤带也被抽去。几人轮番审讯,说他如果再不老实就交给派出所。半个多小时也没审出什么,保安们对他放行了,并警告他不许再来,若再抓住,就怎么怎么样。
  一名保安带他走向大门。此时的杨小一觉得很美气,心里暗暗地宣布:“我的大学”旅游正式开始。虽然受了罪,却能亲自走在校园里,幸福啊!望着学生们谈笑着从身边经过,他想,如果当年不是爹有病,家里没有钱,或许他就跟这些学生们一样。但此念头转瞬即逝,他如饥似渴地东张西望,教学楼、餐厅、实验楼、足球场、湖水……恨不得把这些都装进自己眼里。他很满足,“我的大学”比想象得还漂亮。
  出门时,刚走过的笔直的大道上已不见了那个带他的保安的影子,门口还是原来的那个保安。他一眼就认出了小一,责问:你没登记怎么进去的?瞧你身上,咋回事?一看你就不是好人。门卫大声召唤同伴,杨小一又一次双手抱头蹲在保安室的墙角。
                     (选自《小小说选刊》)
  【赏析】这篇小说情节可谓一波三折,打工者杨小一怀着要亲眼看一看自己“当年最想上的大学是啥样子的”的美好愿望却遭遇歧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要求不高,实现却难。长期贫苦的生活已使杨小一对自己、对他人、对生活没有了太多太高的要求,他很容易满足。他想进入“我的大学”看一看的愿望是那么卑微而可怜,而实现的过程又是那么辛酸而艰难,可他却感到了无限的幸福。
  生存窘迫,无怨无悔。杨小一心态平和,不怨天尤人,不埋怨抱屈。对因贫困而失去考入“我的大学”的机会,他不抱怨;面对保安的蔑视、讥笑所造成的窘迫、羞辱和伤害也没有愤恨。委曲求全,不思抗争。在无力改变的现实面前,他只是选择默默的忍让和承受,无论是对命运的不公还是保安的歧视。
  巨大反差,震撼人心。杨小一为了圆这一微不足道甚至可怜的梦付出了过多的热情和沉重得不成比例的代价,经历了太多的波折和屈辱,可以说是“屈辱一小时”“痛苦一小时”,与杨小一的感受形成巨大的反差和鲜明的对比。这种巨大的反差和鲜明的对比,可以给读者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引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产生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学生例文】


 永不消失的身影
  冯巧云


  深秋的黎明,比以往迟得很多。
  市集中睡眼惺忪的人们早早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暗光下,只能依稀看到人们穿梭的背影。嘈杂声、抱怨声打破了深秋的宁静。
  天色渐渐亮了起来。卖菜的小贩与买菜的人们也愈来愈多。
  离集市口的不远处是一幢破旧不堪的危房,前几天,城管的人刚用红漆在上面写了个大大的“拆”字。危房的前面是一座臭气熏天的垃圾站。每天集市上的人们总会把些剩菜甚至鸡狗的尸体往里扔。这里的苍蝇漫天飞舞,传来阵阵恶臭。
  远处,一个模糊的身影蹒跚走来。
  重重的扁担压弯了他的双肩,连背脊也蜷成了一坨。这是一位卖菜的大爷。
  他担着菜从我身旁迟缓移过,苍白的发鬓间竟夹着少许黄黄的土粒,散发出淡淡的泥土味,蜡黄的脸颊拥有一对极不协调的深凹的双眼,高高的颧骨似乎仅为一层皮所包裹,黑而深的斑点散落眉间。
  转过身时,大爷已放下担子,在那臭气熏天的垃圾站前安了身。卖菜的小贩太多了,估计是大爷找不到地方,迫不得已在这里摆下菜摊。
  市场中,攒动的人群更加拥挤,人们的脚步愈加迟缓。终于,有人在大爷摊前停下了脚步。大爷的眉头逐渐舒展开来,格外兴奋,手在口袋中搅了半天才掏出一个皱巴巴的塑料袋。谁知那人仅是一眼扫过,然后捏住鼻子匆匆走开。于是,大爷将这只袋子缓缓铺开,一手撑地一手缩在袖下迟缓坐下。深秋的风带着初冬的寒意,一切都是凉飕飕的。
  凛冽的寒风肆意地吞掉一切温暖。大爷是如此孱弱,连身体也瑟瑟发抖。
  有时,实在是冻得不行,大爷会拿出自己冻得发紫的手相互揉搓,用嘴在裹成一团的手中不断哈气。看着此情此景,我再也逃不开内心的煎熬,大步地走上前去,来到了大爷摊前。
  刚刚低垂下的头在我的暗影中缓缓抬起,我看得更加清晰了。那是一双布满了血丝的双眼,却充满慈祥。“小兄弟,你需要什么吗?”大爷颤微微地问道。
  两个菜筐中都是载得满满的,一大块一大块棕褐色的姜依旧粘有湿湿的泥土,有着特别的香味。
  看到这些我有些迟疑,因为我向来对于姜的气味就十分过敏,况且买了回去也只能当做废物丢掉。
  大爷依旧热情地说道:“这是自家种的,一大早刚从地里摘的,新鲜得很。”也许大爷误会了,我并不是嫌这姜不好,只是……
  淳朴的乡音,企盼的目光一次次掠过脸颊。
  我买了些许姜,然后,将沉重的两元硬币放入大爷手中。大爷战栗地接过,那是种满足的流露。大爷笑了。
  对我而言,这不只是对弱者的一份同情,而是对自己心灵的一种强烈慰藉。
  后来,我再也没见过大爷。
                                   (安徽全椒县马厂中学)
  【简评】作者以“背景”为线索,动作、神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能充分展现人物心理,揭示人物性格。写真人,叙真事,抒真情,流畅而自然。如“市场中攒动的人群更加拥挤,人们的脚步愈加迟缓”。作者描写时,用了一系列的动词“舒展”“搅了”“掏出”“捏住”“铺开”等,刻画大爷生活的艰难以及所处环境的恶劣。细节描写非常成功,诸如“重重的扁担压弯了他的双肩,连背脊也蜷成了一坨”等等,完全符合当时的情境,又使主人公的形象丰满生动。

  拓展训练

触摸打工者的心灵史
吕绍刚


  贾平凹说过,只要城市化不停止,有农民工存在,打工文学就会持续下去。
  的确如此。当人们习惯于品谈都市繁华、中国摩登之时,还不应忘怀,是这个2.25亿的庞大群体的青春,成就了一座又一座日益伟岸的城市。他们的奋斗与渴望,直接关系中国现代化的转型,也为这个时代提供了另一种心灵范本。
  尽管国家和社会给予农民工极大的关注与关怀,但在文学叙述中,农民工很多时候依然是沉默的大多数。所以,周述恒“讲述农民工自己的故事”,才成为新闻。
  农民工写诗歌、小说,出书、获奖,并不鲜见。每次去深圳,我都会买一份当地的报纸和文学期刊,一般都会有打工文学的专版。他们有汪国真式的纯情,舒婷式的想念,青春日记体的表达,虽然身在都市,却流溢着许多乡土纯净的芬芳;虽然日子艰苦,但能映照出年轻与梦想。
  他们“从枝丫交错的森林中,从小镇歪斜的石板街中走出来。或提一个包袱,或夹一卷行李,饮泪告别家园,回首辞却父母,踏上了人生旅途的第一程”。他们是“寄居的”,是“客旅的”,祈祷在这里获得命运的偏爱:“我们一如既往地热爱生活,随遇而安,多年后我们在这里留下的可能只是出租房屋墙壁上,用圆珠笔写的一个过期的手机号码。”
  我们无法企望一首诗、一本小说,一定能承载多少文学史的意义,但却能真切地触摸到众多心灵的呐喊。正如周述恒所说,最期望官员和决策者来看这本书,“因为当他们更真切地看到我们的生活,听见了我们的呼唤,才能改变我们的生活”。
  好的文学,往往是现实的折射。十几年前,一部电视剧《外来妹》,万人空巷,被认为是纪念改革开放14周年的最好作品之一。人们记住了赵小云的名字,她最后选择了归乡之路,办起玩具厂,成为那个时代自强自立的代表。
  十几年后,当城乡信息鸿沟日益弥合,新一代农民工以及他们的子女,更善于思考与表达。他们的感情更加细腻,他们的城市体验也更为深刻。
  他们中许多人依然会归乡,不过平添了几分伤感:只有临走时匆匆拍的几张彩照最能证实,那巍然矗立的高楼大厦立交大桥高速公路,就是你们十八岁的青春;他们中许多人也依然坚强:如同一只受伤的小鸟,找不到栖身的树叶,我们就再也禁不住地流泪了,可抹干泪水依然满面晴朗……
  无法一一列举,但都在诉说着进城留驻的渴望,并书写着和丰富着中国人的心灵史。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化的进程,就是农民进城的过程。这其中,有兴奋,有欣喜,也有焦虑,有茫然。如何去释放与缓解他们内心的纠结,与如何维护他们的权益一样重要。对于先进城的人们,或许更不应忘记他们,而是学会聆听他们的心声,因为都曾从乡土中国走来,身处着同一个世界,拥有着同一个梦想。
                            (选自《人民日报》)
  【阅读思考】
  1.为什么说农民工为这个时代提供了另一种心灵范本?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1)那巍然矗立的高楼大厦立交大桥高速公路,就是你们十八岁的青春(2)对于先进城的人们,或许更不应忘记他们,而是学会聆听他们的心声
  3.文章对电视剧《外来妹》的描述,用意何在?

  写作训练


  【文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小镇来了一群饥肠辘辘的落难者,好心的人们拿出饭食给他们吃。大部分落难者狼吞虎咽,连一句感谢的话都没来得及说。镇长把食物送到一个年轻人面前,年轻人说:“先给我找个活干。给您干了活,再吃您的饭。”镇长说:“这里没有活。”年轻人:“那我不能接受您的施舍。”镇长:“等一等,年轻人。你愿意到我的庄园干活吗?”20年后,他成为石油大王——哈默。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
  哈默取得成功原因是,具有自强的精神,有骨气,积极进取,不懈追求等自强品质,他成功的内在动力: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自尊自爱,不卑不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志存高远,执著追求等等。综合所有因素,我们提取关键词“尊严”,可以这样立意:对待富贵之人,不是难在以礼相待,而是难在能够不卑不亢,保全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对待贫苦之人不是难在施以恩惠,而是难在以诚相待,彼此尊重;有尊严地活着,所以得到命运的厚爱。因为有尊严而得到了名誉,财富,也实现了人生的梦想。


  作文升格示例

  【一类文】


  生命的尊严
   刘陟帅

  
  时间剥去了他们的色彩,但剥不去的是他们的威严与气势。
                              ——题记
  一日,去“百度”搜点东西。一不小心将“髌”敲成了“兵”,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与“兵”有关的信息。刚要重新输入关键字,却瞥见了“第八奇迹——兵马俑”的字样。心想:既然已搜到,不妨点开看看,权当是增加一点课外知识。我点开了“第八奇迹”。
  在灰褐色的土坑道中,陶制的军队威严地立于其中,或怒目圆睁,兵器在握;或威武不屈,甲胄铮亮。鸣叫的战马,辘辘的战车,在暗色的光影中,给人一种神秘却又威严的感觉。我不知缔造者有如何的鬼斧神工,能将这些兵俑刻画得如此栩栩如生,亦不了解这沉眠于地下的陶制兵俑曾是多么的辉煌。沉眠于地下两千多年,再出世仍不改自己的庄肃,这是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吸引力。
  我边浏览兵马俑的图片,边阅读旁边的文字。忽然,一行字使我为之一震:“其实秦始皇兵马俑在完成后本是有色彩的,只因长年被土深埋,挖掘出来后色彩便脱落了。”原来,他们是有色彩的。我在千百尊兵俑中想寻到一尊具有些许色彩的陶俑,没有,放大再放大,还是没有。我不禁为之感叹,如果色彩还存在的话,那将是多么的华美啊!
  古人所有的风采定会在这一尊尊陶俑身上得到更完美的展示,但风化的巨手竟毫不留情地剥去了陶俑的外衣,剥去了他们的华丽。
  遗憾之余,更多的是震撼:长眠于地下的陶俑,在整肃的阵容中汲取着天地的灵气,汲取着生命的活力,他们不容许任何一个人去破坏与轻蔑。如果有人要刻意去破坏他们,他们宁愿以摧残自身去回击。
  看着拥有坚毅表情的陶俑,看着戴着甲胄的军人,看着汲取了天地灵气的“出土人”,看着尽管色彩单调却依然威武的塑像,内心的激动却恰如海浪,起伏不定。
  原来,尊严是可以用生命去捍卫的。
  后记:每当我忆起秦皇陵中的陶俑,心潮就犹如奔腾的骏马,不能平静,也深深体会到了尊严所具有的价值。尊严是真正坚不可摧的,无论生与死!
                          (选自《最新中学生获奖作文1000篇》)
  【点评】情节设置巧妙。文章开头并没有直接切入主题,而是从自己在百度上一次偶尔输错字从而搜到兵马俑,之后才开始对兵马俑进行了描述,并发出感叹。这样设置,贴近生活,也能吸引读者继续往下看。除此还有一气呵成之感,作者的感情表现得酣畅淋漓。
    以小见大。文章是在说兵马俑,在歌颂兵马俑带给人们的遗憾和震撼,但实际兵马俑又只是小作者的一个切入点,以兵马俑引出对尊严和生命的思考。

  【二类文】

他的自尊
王婧一


  我,真的很同情一个人。这是实话,我从来没对任何人说过。
  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差生:考试很少及格过,上课总是吹口哨或者睡觉,晚自习的作业他基本不做。
  每个人生下来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他会变成这样呢?我一直寻觅着答案。
  在我们班里,没有人看得起他,包括老师。当他又一次考试不及格时,班主任是这样说的:“光你自己我就不管了,可你这一不及格,给班里平均分拉下了多少。你不觉得你在班里是个累赘吗?”他有不会做的题的时候,老师一边给他讲一边说:“你怎么会到我们班里呢?我可真不愿意教你这种学生。”他晚自习和别人说话的时候,班主任当头又来一句:“你自己放弃自己,不想有出息,也就算了,可是你不要打扰别人啊。”
  当然我是明白的,老师这样只是着急,怕他跟不上,而且他做得也不对,老师是在生气的情况下才这样说的。可是老师有没有想过,无论是谁,听了这样的话自尊心都会受伤害呢?
  班里的同学也一样。有一天上政治课时,老师讲“自信”一课。为了让每个人都有自信,老师挨个儿叫一个同学站起来,让大家说说这个同学有什么优点。轮到他的时候,全班先笑了一阵,随后有男生说:“他哪有优点啊。”他哭丧着脸坐下了。
  我们生物课学了:如果染色体多了一条,就会导致弱智。下课以后,就有人说:“哈哈!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我终于知道了他为什么那么弱智,因为他多了五条染色体。哈哈哈!”他低声说道:“我不是弱智。”然后趴在课桌上不动了。
  在同学们讨论问题时,他也想来发表点意见。但是他一开口,就有个女生大声叫道:“这没你说话的份儿!”他垂头丧气地走开了。
  那时我对那个女生说:“我们这班里都是人,他也是啊。如果别人这样对你说,你会是什么感觉啊!”那个女生笑得前仰后合:“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啊。他跟我们能一样吗?他哪有自尊。”当时我心里充满了对那个女生的反感:就你有自尊。就你有说话的份儿。他学习不如你,你就歧视他。那你学习还不如我呢,我是不是也应该歧视你呀。
  我想,我找到问题的答案了。自尊,一部分是自己原有的,一部分却是别人给的。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一种被歧视的状态,他原有的自尊也就所剩不多了。也许,他小学时就处于这样一种被歧视的环境,所以他就越来越灰心丧气,越来越破罐破摔了。
  但我明白,他有自尊。那声低低的“我不是弱智”,总是回响在我耳边。
                          (安徽全椒县马厂中学)
  【点评】本文开门见山地亮出自己的态度,“我,真的很同情一个人”,继而展开叙述,从老师对他的不管不顾,到同学们对他的轻视,侮辱,对其自信心的一次次打击,挖掘出了他之所以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对“他”的同情。过多的语言描写显得单调,对老师、同学们冷嘲热讽,缺少必要的心理、神态、动作描写。如果能多角度地刻画人物,人物形象可以更丰满。


  【三类文】

尊严无商量
 朱亦周

  这日子没法过了!同志们,你们给评评理,姓“朱”也是我的错吗?这姓可是我祖上十八代给传下来的。何况这古有朱元璋,今有朱德,他们可都是一代伟人啊!可是到了同学们嘴里,这千古名姓竟成了……唉!
  与其说是把“朱”与“猪”给混淆了,还不如说是存心给人家取外号,什么“猪头三”“猪头”,什么“肥猪”“病猪”,真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常常听到熟人在我背后偷偷地喊一声:“猪头三!”等我转头一看,人已无影无踪。唉,我是招谁惹谁了,咋老跟我过不去呢?
  随着我在学校地位的提升,知道我名字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同样把我和“猪”混为一谈的人也越来越多。唉,好不容易从一声接着一声的“猪”“猪头”中逃脱出来的我,终于来到了心中的避风港——书画教室。在我看来,这里永远充满了宁静。一气之下,我也只能以埋头练字来发泄我的不愉快。偶尔,我听到各位师兄聊起了“猪”这个话题,于是故意装作若无其事,生怕惹是生非。谁知有人出言不逊:“哼,猪再肥,也肥不过坐在第三排的那头吧。”咦,这不是明摆着说我吗?想我堂堂朱亦周为人做事光明磊落,有人竟敢当众嘲讽我。究竟是何许人也?定睛一瞧,原来是人称“青菜萝卜”的蔡君,曾经还以“聪明机灵”之类上台面的词来形容过他呢。早已火冒三丈的我还是故作镇定,一言不发,免得人家说我心虚。可是他们越来越过分了,我忍无可忍,终于在沉默中爆发了。我运足气力,大喝一声:“你们才是!”顿时鸦雀无声。啊,痛快!
  只见他们呆呆地看着我“魁梧”的身影,一个也不敢说话。我可总算治了他们了。可是好景不长,一会儿,他们又“朱亦周”长、“猪头三”短地谈论起来。面对这帮无可救药的小无赖,我也只有智取了。
  只听那个季君说:“猪最懒,最无赖。”随即一片哄堂大笑。好,既然你们说我是猪,我也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也不甘示弱:“你看,季君,十足的一个大公鸡,既不能下蛋,还整天乱叫;你,蔡君,说你是一片枯菜叶子一点也不过分;还有你徐侯君,老猴子!还有你,你,你!”我一气之下竟把书画班里的每个人都取了外号,形形色色。蔡君回击道:“听说猪是吃鸡粪长大的,季君你说是吗?”接着又朝季君使了个眼色。季君连忙附和:“是是是。”没想到他们会反咬一口,不过幸好我反应比较快,说:“青菜还是吃我的猪粪长大的呢!”我竟在不知不觉中真把自己当成一头猪了。蔡君听罢,脸色顿时青了一片。
  见中心人物底气不足,憨厚老实的顾君竟也说起我来了。就这样他们你一言、我一语把我说得无地自容。最后蔡君还发表了总结性发言:“最重要的是,有些猪还有猪瘟。”哈哈哈,同学们笑得前俯后仰。
  颜面何存,此时我真的想挖个地洞钻下去。唉,可千万别丢掉我的面子呀。我沉默片刻,又抬起头,对着季君说:“哼,还说我猪有病呢,你看你,把禽流感带过来了,弄得全世界人心惶惶。”然后又指着侯君的鼻尖说:“你这只死猴子,要不是你,艾滋病能传染给人类吗?”接着我又狠狠地对李君说:“都怪你,前几个月的非典给我们带来了多大的伤害。”李君见我说得这么理直气壮,一点也摸不着头脑。于是我补充道:“你爱吃果子,又姓李(狸)。”事到如今,不强词夺理不行了。于是,我又“马不停蹄”地对人称“狗天”的顾君说:“别以为你有狂犬病我就怕你!”只听蔡君得意洋洋地说:“你说我呀,说我呀,怎么没话说了?”我大声喊道:“你别你你你的,就是因为你们这些庄稼,才引起了上世纪的蝗虫灾害!想我们猪虽然生性懒惰,一生却清清白白,从未做过对不起别人的事,我们的理念就是:为人民服务。”哈!说到最后,都是我自己说自己嘛。
  其实猪挺好。小时候我觉得猪肉好吃,长大后我知道猪皮衣耐穿。看来我为这个“外号”生这么大气大可不必。
                         (安徽全椒县马厂中学)
  【点评】文章语言俏皮、幽默,主旨明确。语言描写衬托“尊严”主题,纯粹的语言描写很单调,需要场面描写来烘托,在具体的情境中彰显“尊严”主题,解除读者阅读的疲劳。作者的定位很不准确,“尊严”不能理解为“挖苦”,有气度,适时反击,张弛有度。结尾的情节可以重点刻画自己如何应对自如,在潜移默化中让同学们接受尊严的重要性的鲜明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