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食品罐头厂:礼之本(论语风云系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1:54:25

【原文】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传统解释】

  林放问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说:“这是一个大问题啊!在礼上,与其太过奢侈,毋宁俭省一些;在丧事上,与其过于节文熟习,毋宁过于悲哀。”

【简论】

  这一章节的焦点在一个“易”字。易,较难理解,多有争论。主流意见训易为治,修治,治办,指丧礼中一切仪式治办周全,无一遗漏。朱熹解释道:“易,治也。言丧礼节文习熟,而无哀痛惨怛之实也。戚则一於哀,而文不足耳。礼贵得中,奢、易则过于文,俭、戚则不及而质。二者皆未合礼。然凡物之理,必先有质,而后有文。则质乃礼之本也。”《礼记·檀弓上》所载“子路曰:'吾闻诸夫子: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萧民元先生《老子重编》认为,这里的“易”极有可能是“仪”的音误字。如此想法儿绕的圈子太大了,更不可取。

  我认为,既然孔子感叹林放所问“礼之本”是“大哉问!”,则孔子一定应该给他的弟子林放讲清楚“礼之本”为何。因此说此处的“子曰”一定包含有“礼之本”的答案。孔子在此连用了两个“与其……,宁……”,而这样的句式是说:正常的情况下,两者皆不可取。但相对来说,“与其……”更不可取,“宁……”较为可取。“与其”之项与“宁”之项,两者之间应该具有显然的同类性、可比性、相对性。前一句的“奢”与“俭”正是如此,那后一句的“易”与“戚”亦当如此。易,一般有三种意思:变易,简易,容易。将“易”解释为“治”,表示把丧礼治办得“详细周全,无所遗漏”,并不与“戚”形成显然的“同类性、可比性、相对性”。认真地治办丧礼,更能说明祭者对逝者的敬重和怀念,更能表达内心的悲戚和伤痛。因此类似于此的诸种解释都是不可取的。我认为,“易”在此应取其“变易”之意。“戚”理所当然就是“心之戚”了,那“易”就应该是“容之易”,是指人们故意做作地夸张性地扭曲着容颜地“干嚎”。这样的丧礼是变了味道的丧礼,仅仅是为了避免他人的嗤笑而做给人们看的。

【重新解释】

  林放问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说:“这是一个大问题啊!在礼上,与其太过奢侈,毋宁俭省一些;在丧事上,与其过于做作干嚎,毋宁仅存悲哀。”

【赏析】

  在礼的各个仪式上,物质上的、形式上的“奢”和“俭”都不应该成为首要的直接的追求目标。人们追求的应该是内心里的纯真情感的自然流露和宣泄。各种“礼仪”必然要有一定的物质上的消耗的,但一旦人们堕入形式上、物质上变味变调的虚荣攀比的怪圈,便失去了“礼”的本义了。“礼”从表面上来看,是各种场合、情景之下的形式上的约束规范,但它的实质却是人们心理方面的内心喜怒哀乐的体现。

  分析至此,“礼之本”自然也就浮现出来了。“礼之本”就是人本身,就是人性、人道、人情!

您可能也喜欢:
  • 【原创】攻乎异端(论语风云系列)
  • 【原创】慎终追远(论语风云系列)
  • 【原创】学而时习之(论语风云系列)
  • 【原创】周而不比(论语风云系列)
  • 【原创】不重不威(论语风云系列)
  • 【原创】先行其言(论语风云系列)
  • 【原创】君子不器(论语风云系列)
  • 【原创】非鬼而祭(论语风云系列)
  • 【原创】巧言令色(论语风云系列)
  • 【原创】思无邪(论语风云系列)
  • 【原创】贤贤易色(论语风云系列)
  • 【原创】举善而教(论语风云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