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街口 电影:《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传灯真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4:23:40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传灯真解》

观音大士 自注

般。还也。若。顺也。般若者。返还顺行直泄之元精。元气。元神也。在儒为之克己复礼。在道曰七返九还。波。苦海之洪波。此海一名欲海。一名孽海。波涛凶险。最易溺人。然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能行般若法。过得此海。便是神仙。则波中包罗有秘密天机也。而般若波罗蜜。下加一多字者。何也。盖返还波中之秘密天机。其功行宜多非可一二次了事也。且人之气质不齐。而亏损各异。实难以数目计。吾因以多字括之。末增以心经二字者。何也。盖人欲行波罗蜜之功。全在克己之道心作主。经者。原系日用常经。乃其经藏于西天兑宫。世人欲向西天兑宫取此日用常经。非南溟之离火文明无以制伏兑金。而此经必难取。此吾所以寄居南海。以救世人之苦。实所以救修行者取经之苦也。

观。神光内照于黄庭也。天之神发于日。人之神发于目。故行般若之功。必从神光内照下手。而性命双修之功。亦不外是。此又彻始彻终之功也。邵子诗云。乾遇巽时观月窟。地逢震处见天根。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总是春。即此观字之功也。

自在。即俗所云快活是也。自。真我也。在。有定在也。自字何为真我。自字上从丿。像真阳之返还。下从目。即所谓常目在之也。常目在之。便是顾是天之明命。即本命元神之所在。故为真我。

菩萨普济也。

行深。行持最深也。

般若波罗蜜多时。言行持此功最久。而得活子时与正子时之真正天机也。

多字从二夕。即晦朔之交。亥子之际。虽属一夜之中。实在两夕之间。此多字之隐语也。且修性有性功之子时。修命有命功之子时。此亦两夕之意。

照见五蕴皆空者。明德既明。无一毫障蔽也。

度一切苦厄者。内则度己。外则可以度人也。苦厄即人心也。人心惟危。实有性命之忧。故谓之苦厄。何以有性命之忧。盖性属人之魂。其性易飞扬。而难使之沉。命属人之魄。其命易下坠,而难使之浮。人每动一分情欲。即亏一分先天。即丢一次性命。久之而性命丢完。便死矣。苦厄孰大焉。若能清心寡欲。以道心化其人心。又加以神光常常内照。便能拘魂执魄。使升者皆降。降者皆升。则五蕴便空。而成为自在菩萨。岂非度一切苦厄乎。

何谓五蕴。色与受想行识是也。人未有不空此五蕴。而能度其苦厄也。

时有弟子。名舍利子。事吾已久。功行亦深。正欲求其度苦厄者。吾因呼其名。以告之曰。

五蕴之最难空者。其先惟在于色。世之好色而不好德者。是以色身为实。而不知其终落空亡也。夫形色之中原有天性。圣人能践形。便能尽性。是色之中原有德。德与色之分。惟在看得空与不空耳。能看得空。则好色即好德。看得不空。只可为之好淫。并不可谓之好色。卒之性命丢而色亦不能好。良可悲也。试思孔圣云。关雎乐而不淫。又昔贤云。国风好色而不淫。岂非看得空乎。夫淫为万恶之首。非外面非礼非义之邪淫也。即夫妇居室之间。凡交不以时。无故而发一欲念。皆谓之淫。皆犯了首恶。何以谓之首恶。盖犯淫即不孝也。夫孝为百行之原。而不孝。岂非万恶之首乎。人身四大皆假。惟先天之元精元气元神为真。父母全而生之。子不能全而归之。尚得谓之孝子乎。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此之谓也。盖守身之道即修身之道也。能修身便能事亲。能事亲。便能事天。而希圣希天之道即在其中矣。故将色字看得空。则为圣为神。死而不死。看得不空。则为邪为鬼。生若罔生。然此色字最难看得空。吾示人以看空之法。凡人当欲念发动时。便自思曰。此色非真色。终落空亡者也。吾有一念之欲。即亏一分先天。而我之性命即堕一分空亡。是色不异夫空也。且犯万恶之首。有何看得不空。且思太空非空。真空不空。而清虚光明之色。历劫不坏。万古长存,如是则为真色。是空不异夫色也。何必好此空亡之色。而犯首恶之淫。况好色而丢性命。终失其色。可知色即是空也。看空而保性命长享其色。可知空即是色也。如是则得五蕴中色字之乐。而苦厄度。且从此而造端夫妇可以超凡入圣。是看得空。有无穷之受用。便得五蕴中受字之乐。而苦厄度。不然图暂时之欢娱。便是法界火坑。是好色而不能使色为我之受用也。且由受用而神完气足。以之生子则获聪明俊秀之男。以之修道则成希圣希天之功。入世则子之富贵福泽无穷。出世则身于洞天福地。常位夫妇之间。心心相印。长为此欢彼乐。是看得空。便得五蕴中想字之乐。而苦厄度。不然妄为相思。蓄一念嗜欲。即损一分精神。损一分精神。即损一分福泽。想字之苦厄可胜言哉。由是而夫得内助之贤。妇得家主之义。不类鳏寡之穷民。互相行持。可以度己。可以度人。可以度众生。是看得空。便得五蕴中识字之乐。而苦厄度。不然妄为行淫。两败俱伤。其苦厄不但灾其身。并殃其子孙。苦厄孰大焉。由是智慧大开。穷天地之元微。达阴阳之妙理。心中空空洞洞。六通四辟。不难造到至诚如神。是看得空。便得五蕴中。识字之乐。而苦厄度。不然专以后天识神用事。肆情纵欲。志气愈昏惰。心性愈黑暗。未死而本命元神。已早在地狱中矣。其苦厄真无量也。

故受想行识亦当与色字并看得空。有如是者。

吾因再呼舍利子。曰。此即佛祖之衣钵。吾神之甘露法门也。是诸法之空相。万法皆为我用而不为法所束缚。自无魔障以阻我之道心。何也。天下凡有形质者。皆有生灭。皆可垢净。皆可增减。惟此空心之法。万虑皆空。一尘不染。自然不生不灭。而万劫长存。自然不垢不净。而涅而不缁。自然不增不减。而至当恰好。是故修行者。但能空其中宫。无有一色相。所谓虚室生白。吉祥止止。自无色之苦厄。安有受想行识之苦厄。

五蕴既空。则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之六尘。自然一齐皆空。何也。六根之苦厄。以眼界为先。吾之眼界既空。只有内照之法身。而无外观之色身。则万缘一齐放下。而意识俱忘。将见由定静而生不夜之神光。自然无无明。且无无明皆浑化而净尽也。由不息而得悠久之不朽。自然无老死。且无老死皆潜消而净尽也。且无苦集灭道。苦集者。历劫之苦恼丛集也。灭道者。苦恼集而道炁消灭也。功夫至此。其智慧之放大光明。如珠之有光。而无珠。如镜之朗照。而无镜。故无智。亦无所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空此五蕴。依般若波罗蜜多以修持。则心无罣碍。何谓菩提萨埵。埵者。黄庭中之真土。极其坚固也。又菩提萨埵。原系摩伽陀国树之本名。因其树形方。而又月月开花。有合于天女之散花。可以得拈花微笑之意。故佛门借此树以喻大道。凡言菩提。菩萨。皆简省之语。证菩提果者。其心既无罣碍。自无恐怖。无恐怖者。任他疾雷破山。而我心如如不动也。恐怖既无。自然远离夫神魂颠倒梦寐之走失。其究竟终归于涅槃之不生不死。不但菩萨如此。即三世之诸佛祖。空此五蕴。依般若波罗蜜多以修持。皆由此而得三藐三菩提之果。故知般若波罗蜜多之功行。真是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神者。圣而不可知也。咒者。上从二口。下从几。人也。又仁人也。盖二人同心。克己复礼以为仁。其秘密天机定要口口相传也。明者。日月之横合。盖真阴真阳合而为一。自然能放大光明。照尽三千大千世界也。无上者。不为阴阳五行六炁之所拘束。自家主张造化也。无等等者。虽普度群生。无高下智愚之见。究竟非凡夫所可等量也。其能除一切苦厄。可谓真实不虚也。故吾因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谛者。妙谛也。左从言。右从帝。盖此中天机。言之者。有上帝之天律默为主宰。苟非其人不可得而闻也。揭者。显揭。以示修真之士也。波罗揭谛者。即采取水中之金。而显揭。以示知音也。波罗僧揭谛者。僧有空此五蕴而明心见性者。即显揭。以示口诀也。如薛道光禅师之类是也。菩提萨婆诃者。欲修此菩提之果。虽五蕴已空。尤赖黄婆之勾引。而婴儿姹女始能团圆也。诃者。惟此一点天机。有可言而不言之意。是望儒释道之真心向道者。早为穷理尽性。诚求真师口诀。始得圣门之传授心法。可以至于命。而希圣希天。成仙成佛也。吾本是慈航普渡。寻声以救苦者。汝等亦惟求其空五蕴。常常内观以成其为自在菩萨而已。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传灯真解》终

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传灯真解》-原书批注

○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

○问修士从何下手。奈世人不肯回头。莫向天上寻子时。人身自有一阳生。

○古佛评云。欲念一动。先天一炁即散。先天以散。而魂魄不能交媾于黄庭。即分散一次。久之而魂魄之散者不能复聚。便死矣。黄庭者。中宫是也。是以十六字之心传。必曰。允执厥中。中庸曰。君子而时中。践形践字有实功。有口诀必要穷理尽性者。方可得传而闻知。人能万缘放下。一念规中。便可以成仙成佛矣。

○大士原批。外面邪淫。此与禽兽无异。自有国法诛之。冥谴罚之。果报显之。何用吾之饶舌。吾之所言。特为修真之士。与稍知礼义者。度其苦厄耳。

○此关若打不破。看不空。任是英雄才子俱为虚生人世。尚望成仙成佛乎。

○空色二字。解得清真透露。所谓菩萨说法。能使天花乱坠。顽石点头者也。

○受想行识。谁解如此道乎。非菩萨一片婆心。何能字字传出也。

○言言口诀。字字真传。诚佛祖之衣钵。甘露之法门也。学者可不细心领悟。以求其超凡入圣哉。

○人能万缘放下。则六尘可净。六根能守。斯可以希圣希天。成仙成佛矣。

○此花不比凡花。得真正口诀者。方能采其花而服食之。否则不知花之开谢。欲采花而无自矣。学者可不多积功善。以求拈花微笑之实境哉。玄机妙道。合盘托出,非菩萨度人一片苦心。安能解得清澈如此也。玩斯解者。可不发勇猛之心哉。

○水中之金如何采取,不得口诀者。慎勿勉强而行。以自丧却性命。

○欲求真师口诀。总须多积功善。方能不期而遇也。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传灯真解》-原书批注终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原文[注一]

唐三藏法师玄奘[注二]译

观自在菩萨[注三],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注四],照见五蕴皆空[注五],度一切苦厄[注六]。舍利子[注七],色不异空[注八],空不异色[注九],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注十]。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注十一]。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注十二],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注十三],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注十四],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注十五]。无苦集灭道[注十六],无智亦无得[注十七],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注十八]。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注十九]。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注二十]。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注二十一]。

 [注一]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梵文Prajnaparamitahrdayasutra。 略称《般若心经》或《心经》。全经只有一卷,260字。属于《大品般若经》中600卷中的一节。被认为是般若经类的提要。该经曾有过七种汉译本。较为有名的是后秦鸠摩罗什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和唐朝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经》共有八部:《放光般若》、《光明般若》、《道行般若》、《胜天般若》、《胜天王般若》、《文殊问般若》、《金刚般若》、《大品般若》、《小品般若》。本处所用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则由浅入深地全部概括了《大品般若》的义理精要。可谓言简而义丰,词寡而旨深。古来认为读此经可以了解般若经类的基本精神。

此处的"般若",为梵语Prajna音译,本义为"智慧"。但这智慧是指佛教的"妙智妙慧"。它是一切众生本心所具有的。有色能见,无色也能见;有声能闻,无声也能闻。它能产生一切善法。至于凡夫的"智慧",则由外物所引生,必须先有色与声,才会有能见和能闻。若无色与声,即不能见不能闻, 它不能直接生出善法。因而我们说,凡夫的"智慧",在佛家看来,也就成了愚痴,成了妄想。"般若"如灯,能照亮一切,能达一切,度化佛所指斥的那种有漏的"分别慧"。

“波罗蜜多”,梵文为Paramita,意为"度","到彼岸"。亦即意在说明"度生死苦海,到涅槃彼岸"。所谓"彼岸"是对于"此岸"而言的。生死便喻"此岸"。它指三界内的众生由于妄念邪心而造业,因而不得不轮回于生生死死当中,永住于烦恼苦海中。只有修行才能摆脱轮回,永超生死地。

“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共有二十八重天。下面六重为欲界。 所谓"欲",指的是男女、饮食、睡眠三者。中间的十八重为色界,居于此界当中者已经离于三欲,但又保存了"质碍色身",仍然离不开物质元素。是中众生,虽然有色欲等,但已经不必非有"物质基础"了。至于那上面的四层属于无色界。居于此界的众生则没有形色,他们已经修成了"空"与"定"。较之此一境界更高的则是所谓"涅槃"。就佛教说,可以认为涅槃境界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它仅指超出生死轮回世间,摆脱人生有限性和相对性。以传统说法,指的是因修道而超出三界的圣人,他已经处于一种不生不灭的状态,获得了不受垢染,永远安乐的寂灭之体。

凡任何修习佛教的人,按照经往的讲法,只要依法受持,就可以度脱生死苦恼,到达涅槃彼岸。一般认为,修习般若波罗

蜜多法门属于六种"到彼岸"的法门之一,又称为"六度",具体说,这也就是大乘佛教修习的基本内容。它包括:一、布施(檀那);

二、持戒(尸罗);三、忍(羼提);四、精进(毗梨耶);五、定(禅那);六、智慧(般若)。《大品般若经》卷一说:"

菩萨摩诃萨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罗蜜中;以无所舍法应具足檀那波罗蜜,施者受者及财物不可得故;罪不罪不可得故,应具足尸波罗蜜;身心精进不懈怠故,应具足禅那波罗蜜;于一切法不著故,应具足般若波罗蜜。"法相宗将六波罗蜜的"智慧"扩展为"方便善巧"、"愿"、"力"、"智"等四波罗蜜,合称"十波罗蜜",作为菩萨"胜行",以配合菩萨十地,说明修行的次第。 这是题外的话了。总之,这六法门又可以喻之为船筏,它们运载修善众生过渡到彼岸去。六度之中,又特别以般若波罗蜜多为最上法门。

即是说,一旦深入般若甚深法门,便可以随机而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的诸度功德。

"心经"的"心",意为"核心"、"纲要"、"精华",言下之意是说, 此经集合了六百卷般若大经的"精要"而成。

 [注二]三藏法师玄奘,所谓"三藏",即指经藏、律藏、论藏三者。 经与律记录了释迦牟尼所说的大法,经为佛教真理的显示,律为佛教的禁则及规矩,而论藏是佛和弟子们讲论其教义的记录,三藏的内容包含了戒、定、慧三学。 "三藏法师",意谓其通晓三藏教法,自己修法而得利益,又令人修行而得实在受用,所以堪为人师。玄奘为唐代僧人,俗姓陈祎,河南洛阳偃师人,幼年家贫,十三岁出家,十五岁已因聪慧而闻名,二十一岁受具足戒,此前已经博通经论。唐太宗贞观三年(629)长安因发生饥荒,朝廷许百姓出城就食,他就趁机潜往西域,传说到罽宾国是道路更为险恶, 虎豹横行,他只得在一洞内打坐,天快亮时,见一老僧,头面疮痍,身被脓血,盘脚静坐。玄奘上前施礼求问,老僧即授之以此心经一卷,说一旦朗诵则山川平易,虎豹不能为害,鬼魅不能作祟,于是玄奘继续往西前行, 最终到达中印度的摩揭陀国王舍城,在当时东方最负胜名的那烂陀寺广学佛教经论,成为了中外称誉的"大乘天"。玄奘回国时,带回了大小乘经律论共500多帙,600余部。其中便有这部《心经》。他晚年主要住持长安宏福寺,主要从事译经。65岁时寂化,葬于白鹿原。若无玄奘法师,作为末世众生的我们,如何能够沫浴佛祖的法恩呢?!

回心经正文[注三]观自在菩萨, "观"作"观照"、"审视"、"审察"等解。此处并非指用眼作观察,而是以心去"审视",以心去调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取其妙用。"自",作"自己"讲;"在",即"存在"。"菩萨"是bodhisattva的音译。意为"觉有情"、"道众生",汉译又作"开士"、"大"、"觉士"等。有自觉觉他,导引众生开悟的意义。据大乘佛教,菩萨可以有在家与出家两种。

菩萨有两种身,一为生死肉身,一为法性生身。三贤位之菩萨,若未证法性,仍有惑业,受三界生死分段身者为前者;证得无生法忍性,舍离三界生死肉身,得不生不死位。菩萨又有的称为"菩萨摩诃萨",直译为"大觉有情"、"大众生"。"摩诃",意为"大";"萨"为"萨埵"的略音。"萨埵",意为"有情"或"众生"。摩诃萨指有大心,能救度极多众生,使之得度脱生死的菩萨。

《大智度论》说,此种人心能为大事,其智能得大理;因勤修六度大行及一切大善,能修难修,能舍难舍,能忍难忍;经三大阿僧祗劫而行愿不退; 唯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所求目标。

观自在菩萨,合起来说,就是能观照自心,不为世间或出世间的万物所动,心中常能住寂,又能慧天悯人,以大觉有情为己任,自己已经得到解脱无碍,并能使他人也得解脱无碍自在。观自在菩萨,又称作"观世音菩萨",梵文则为Avalokiteshvara。

 [注四]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行",此处作"功行"解;"深",则释为有极深的修行功夫,已达到甚深境界。说到这种功夫,是一步一步由浅而深地达到的;先是初发心,行观照审察,这就要求自心常在,要扫除妄念,专住佛境,眼只见佛色;耳只闻佛声;身只对佛境,这样才能发见真心。但这也只是浅近功夫,进一步则要求在心得自然之后,又能在无意中作意念守持,不为外界所牵动。知道所谓心想,无非是妄想攀缘影子。无论是能知所知,都在根本上是不存在的,从其本性来说,它们既是空是假,又非空非假,是有是无,又非有非无。若能到此,可以说已经达到空境了,但犹未达到"空心";再进一步扫除妄情,观照现前的身心世界,一眼看透, 一切意念也无非自心所现,浮光掠影,也如镜中像,如水中月,一切声响, 如风之过树,一切境界,如云在空中,都是幻化不实的。不仅外面的世界如此,内心的妄情何尝不是如此呢?一切爱恨种子、习气烦恼也都是幻化不实的。于是起先要用意念来克服的心,现在就是不用心意守护也达到了空。一旦境也空,心也空,心境两忘,便升入了一个新的阶次。更进一步, 连此境界也可以抛弃,便可以达到能空的心和所空的境都已经扬弃,这样的功夫达到纯熟而转深,再勇猛精进, 便可以最终使一切人为的妄念消除, 生出妙智妙慧,达于涅槃彼岸。"处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也即是得到妙观察智和无想慧的时候。

[注五]照见五蕴皆空,"照",光明所到,照耀;"五蕴",梵文Pancaskandha的意译,也称为"五众"、"五阴",实指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者。 "蕴"的意思是指"蕴集"、"积聚"。"色"指有形有相的事物。对于人的感觉来说,形质之色包括了地水火风等四大,一切有坚湿暖动性质的东西。人的身体称为"色身"。"受"作为"领纳"义解。即领纳感受种种境界;"想"是思想,由六根感触种种境界,心中思想种种相貌形状,这叫"想蕴";"行",即行为"识",指对所感觉的对象分别所起的认识作用。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因修习了般若法门,功夫深久,生出了妙智妙慧, 于黑暗中也有光明照耀,因则能够洞见一切诸法均为不实在,均为虚假。懂得了众生的五蕴对于菩萨的真心是有掩盖障蔽而使其昏昧的功能的。"

 [注六]苦厄,逼恼身心的苦恼灾厄。苦厄起于生死。生死因结聚五蕴而有,因之不能返观五蕴的虚假不真。由于认识有如是的错乱,难免受到痛苦烦恼。痛苦烦恼不得清醒的认识,不免要起惑造业,结果便陷入了更深的魔道,因而轮回生死,现世执有五蕴,未来招致生死苦厄。如果能够了达,连五蕴都是虚假幻化的妄想,扫除一切魔缘,自然心中清净,生出智慧,也就可以度脱一切苦厄。这便是修行般若法所能达到的境界。

注七]舍利子,即舍利弗,梵语Shariputra(舍利弗怛罗)的音译略称。 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因其持戒多闻, 敏捷智慧,善解佛法,被称为"智慧第一"。此处称呼他的名字,因般若法门是大乘的真空妙理,最深最上,非具足大智大慧者不能享用。而舍利弗是智慧的象征,故佛在此称呼他,意在告示:般若波罗蜜多法门,非有深心智慧者而不能得入之。

 [注八]色不异空,"色"即形色,色身等。也可以说就是前面说到的一切有形有相的有质碍的东西,简言之,一切物质形态。

"空"指虚空,真空。"空"的意思并不是说没有色就是空,或者说"色灭为空",不能说除掉了世间一切事物就可以达到空,因为"空"并不是空无所有, 不是虚无。"空"是实相,实然之相,实然本体。空是绝对的相待性。而相待性是世界的真相,是它的依止。世间一切事物无不具有相待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无不依止于相待性,离却相待,也就是离却了"空",事物就会堕入

虚无,堕入真正的无根无据无着落。正是从此意义上,才说"空即是色",意思是:空与色本来就是不可以分析为二的。色身借四大和合而成,自体就是空,本来就含有相对性。不仅如此,世间的什么事物又不是假借因缘而成的呢?就其相待性,依赖性而言,本来就是假,就是幻。而只是因为凡夫迷昧真性,以假为实,执色身为我所有,于是起惑造业,违背真心,贪恋物质利养,以为自己的一切可以安享百年而不坏,殊不知人生犹如风中的烛,犹如深秋枯树上的一片叶,不定何时就会熄灭, 何时就会飘落, 哪里能够自恃呢?我们由四大所成的身体,不过是假缘暂住,给人一种虚幻的实在性而已。究其实,物质之色先天性地包含着不稳定,包含着"短命", 所以说"色即是空"。此句既是佛祖广释般若法真谛的开端,更是佛教八万四千法门的要义。

 [注九]空不异色,真空与形色并没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这样说呢?以色执著为实有的,固然不应该;而将空执著为虚无的,同样也背离了释迦牟尼的教导。要知道,那怕凡夫的五蕴之身,也是业力所成,也是由于过去世的业力习气熏染才凝集而成。

从因缘的角度,它不是无端呈现的,人生的内在依据便是佛所教诲的缘生之法院, 世间 一切事物无不处于前后无际的因果系列当中。一切色质均是因缘凑合而成。这因缘凑合就是相待性,就是空性,因此才说空不异色。空不异色是要强调世间因果的实在性,是想说因缘果报的真实不虚, 是要说人类社会中的伦理道德所赖以成立的基础,是不可以用空的理论来取消的。

简而言之,身由业力所造,业力由妄心所造,人若造业便会感受人生的苦果,以致受身出世而偿还果报的苦恼,今生受过去世的业报,未来世感受现世的苦果。三世之中,轮回流转周而复始,除非修善根而超越,否则不会有了结之时。外道中人因为不了正因至理,远离妙智妙慧,错认为色若灭了便是空,落于顽空,认为人若死后,清气归天,浊气归地,一灵真性归于太虚空,于是追求清心寡欲,一味修持苦行。还有的人坚持断灭空的见解,认为人生既然终归是五蕴分离,便没有现世的道德可言, 也没有未来的解脱可言, 因而进一步便胡作非为, 结果种下恶因, 将来自己遭受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