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嫣的日记全文1—25:泰山无字碑:阅尽千年事,回思汉武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9:34:56

       在泰山玉皇顶玉皇庙门前,再次见到“无字碑”。这座高6米,宽1.2米,厚O.9米的石碑。碑顶上有石覆盖,石色黄白,形制古朴浑厚。碑上没有一个字,因而被人称为“泰山无字碑”。这尊碑是我第一次登泰山时印象最深刻的事物之一。

       尽管对于“无字碑”的来历有多种猜测,但现代的观点一般认为是汉武帝所留下的。

       据《史记·封禅书》记载,元封元年(前110),汉武帝前往泰山封禅,“东上泰山,泰山之草木叶未生,乃令人上石立之泰山巅”。可见,汉武帝确实曾在泰山顶上立过石碑,而且史书上没有说他曾“刻石”,因此说“无字碑”为汉武帝所立,不是没有理由的。但好大喜功的汉武帝,怎么会只立一座无字碑,而不利用这一机会在碑上刻以文辞为自己歌功颂德呢?

       据说,汉武帝登基以后,采取了许多富国强兵的措施,慑服了匈奴,平定了内乱,出现了国泰民安、经济繁荣的局面。汉武帝好大喜功,对自己开创的天下统一的西汉王朝十分得意,便大规模地到泰山进行封禅活动,仅前后二十一年的时间,封禅之礼便行了七次之多。

       公元110年3月,汉武帝来泰山封禅,见到以前的商王来泰山都有树碑立传,为自己歌功颂德,他对此嗤之以鼻,不屑一顾。他认为自己功德盖世,万民俯首,非一小小石碑所能言表,再说立碑名功,简直俗而又俗,便别出心裁,取来他山之石,立于绝顶,以示他因高告高,高上加高,无以言表的功德。

       汉武帝穷尽一生的精力击败匈奴,在晚年不由得心生落寞之感,感叹宇内从此竟再无敌手,于是毅然把自己的一腔余热投入到追求长生不老的事业当中。一般来说,人步入老年之后,容易疑神疑鬼,武帝这时候又主动去和鬼神打交道,更是变得神思恍惚。

       征和元年,即公元前92年十一月,方士及众神巫聚集京城,用妖术迷惑众人。女巫在官中来来往往,教官中的妃嫔们念咒,汉武帝刘彻大怒,从诛杀后官妃嫔到诛杀大臣,所杀有数百人。后又发动三辅骑士在皇家园林里大搜查,并在长安城中到处寻找,过了十一天才收兵。自此巫蛊之祸就兴起了。因巫蛊的原因牵连受死的,前后达数万人。
       征和二年七月,与太子刘据结怨的武帝宠臣江充指使胡巫说官中有蛊气。武帝命江充与按道侯韩说等入官追查,江充诬告太子官中埋的木人最多,又有帛书,所言不守道法。太子得知后非常恐惧,就听从少傅石德的计策,派人诈称武帝使者,捕杀江充等人。汉武帝命丞相刘屈耗派兵击太子,太子举兵对抗。激战五日,太子兵败逃亡,被迫自杀。因巫蛊而起的祸事,数这一次最严重。       

       在不到两年时间内,接连逼死了自己的老婆、儿子、女儿、侄子、孙子的汉武帝,终于向世人露出了他含情脉脉的一面。汉武帝对太子的思念也开始大张旗鼓地表露出来。他建造了思子宫和望思台,以寄托自己对儿子的哀思。

       这时候离武帝去世已经不到四年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老年丧子的他幡然醒悟,面对国内民不聊生的状况,决定提前施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武帝召见大臣,说道:“我自从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人怨声载道,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从今往后,伤害百姓,浪费天下钱财的政策和措施,全部取消。”过了几个月,武帝又颁布了著名的轮台罪己诏,对自己好大喜功,繁刑重敛,征伐无度等错误作了深刻而恳切的自我批评。从此以后,武帝恢复了文景两帝时期轻徭薄赋、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太子的死亡换来了西汉王朝国策的全面转向,这对整个悲剧事件的结尾,也勉强地增添了几分淡淡的色彩。

       人们都说疏不间亲,又云虎毒不食子,但是遽然兴起的巫蛊之祸,导致汉武帝听信谗言,自灭三族,痛失爱子,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人间悲剧。而武帝晚年刚愎自用、时昏时明,则是悲剧的根源所在。他努力保持着太子是帝国需要的合格接班人这一丝灵台的清明,却最终淹没在了自己的猜忌和奸臣的挑拨之下。一个帝王统治时间过于长久,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国家,都很难说是值得幸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