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大兵瑞恩谁死了: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19:38:58

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读董进宇:《培养优秀子女的规律》有感之一

董进宇博士在《培养优秀子女的规律》一书中指出:在我国大约有90%以上的父母,正在使用不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因为自古以来我们都习惯于根据自己的经验,在一家一户的封闭式环境中完成孩子“人化”的过程。而且这些经验许多都是依据自己的父母是如何对待自己,再加上自己的个人选择,构成了对自己子女的教育思想和相应的教育方法。因此,可以断言,我们绝大多数的家长都缺乏针对不同孩子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可见,只有纠正了家庭教育中种种错误观念,才能正确地对孩子实施家庭教育。

董进宇博士在《培养优秀子女的规律》一书中列举了家庭教育中的种种误区:

l        把道理讲清,孩子就应理所当然地按道理去做。孩子是通过行为和感觉来体会道理的,他们很难懂得抽象的“道理”。追求快乐,逃避痛苦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并不懂成人做事的规则,他们听不懂更多抽象的道理。

l        一切物质条件都准备好了,孩子就应该好好学习。孩子们学习一是有兴趣,二是能获得快乐,三才是感恩。好的物质条件与好好学习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如果他对学习无兴趣,又不能从中获得快乐,即使物质条件再好,他也无心学习。

l        什么事也不用孩子做,只要学习就行了。孩子的天性是“玩耍”,他通过兴趣了解世界,通过感受探索未知。如一味强迫孩子学习,只能适得其反。

l        专注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孩子的品格培养。培养孩子成“人”,至少需要一、二十年的“人化”过程。学习知识并不等于“人化”的全过程。

l        打骂完孩子后,只要哄好就没事了。父母对孩子的打骂,从表面上看,哄好就没事了。其实被打骂的感觉,会永远的保留在孩子的潜意识里,形成恶性的“心锚”,成年后会出现紧张、焦虑、自卑等心理障碍。

l        孩子理所当然地应该听家长的话。因为我是你爸妈,所以你必须要服从于我。这种传统文化根深蒂固,极不易让孩子形成独立、平等的人格。

l        我为孩子做了牺牲,孩子一定会感恩,一定会学好。家长的付出与孩子的成就,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只有让孩子真正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他才能学会感恩。如果该由孩子自己做的事,被家长代替了,这就等于剥夺了孩子的生存权和探索世界的权利。

l        做人的道理等孩子“懂事”后再教育。错误认为学习是第一位,做人是第二位的。不懂得做人是成功的关键,是人生的根本,从小就要教育培养。

l        批评是让孩子改掉缺点的惟一方法。孩子成长的过程是优点逐渐取代其缺点的过程。对孩子的批评更要注意方法,讲究艺术,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l        表扬孩子必然会使孩子骄傲自满。“讨父母喜欢”,是孩子的天性。对孩子的真实行为,父母的肯定、表扬是孩子自尊、自信心建立的关键。只有虚伪、夸大的表扬,才会造成孩子的自满和骄傲。

l        学习过度会累坏人,用脑过度会伤身。人脑的潜能是无限的,如能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主动地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反之,填鸭式,被动、强迫学习,对身体是有害的。

l        有条件地爱孩子。“只要你好好学习,我就会给你什么……。”这是典型的“有条件地爱”。其后果是孩子不会感恩,不会自律,自我价值也不会确立。应当“无条件地爱”。即使孩子错了,仍要无条件的爱。无条件的爱才是真爱;有条件地爱,本质上是一种“交换”。

l         放任不管,让孩子自然成长。人的潜意识受周边环境的影响,形成了最初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若观念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因此,家长应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灌输到孩子的脑海中。

l        用别人孩子的成绩,教育自己的孩子。用别的孩子的优点或成绩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样做只能是挫伤孩子的自尊、自信和进取心。

各位家长:当你读了董进宇博士在书中列举的家庭教育的种种误区后,你能对照自己在对子女的教育中,是否犯有过一种或数种类似的错误呢?当我第一次读到这里,我给自己下的评语是“无知”。卢棱有句名言:“父母费了太多力气,辛辛苦苦把孩子教坏之后,然后又抱怨‘他怎么变成了这样的人?’”。

我衷心希望家长们,认真检讨自己在子女教育中的失误,走出误区,认真学点亲子教育知识,将子女教育成有用之才。这是我写这篇短文的初衷。

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成功的秘诀

----读董进宇:《培养优秀子女的规律》有感之二

董进宇博士的研究得出:家庭教育成功的秘诀是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何谓“亲子关系”?“亲子关系”---即父母亲与子女的关系。“亲子关系”有多重含义。在法律上是指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在遗传学上是指父母与子女的血缘关系。在教育心理学及社会学上研究的是父母亲与子女之间的社会关系。本文讨论的是后者。

人来到世间面对的第一个人际关系就是“亲子关系”。人是“社会生物”,有别于其他生物。人的行为会受到周边人的关系的制约和影响,马克思有句名言:“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亲子关系”对人的心身健康都有重要的作用。是家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关系,它对青少年的社会认知、情感和社会行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世上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最为亲密。可以说,一切人际关系无不打上亲子关系的烙印,这就是科研人员为什么特别重视亲子关系研究的缘故。

家庭教育有“显性”与“隐性”之分。讲道理、教知识,这些都属于“显性”教育,一般人都较重视。“隐性”家教,主要是指:家庭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家庭氛围、家长素质、家长教育观念,以及亲子关系。其中,亲子关系对孩子的影响是多方位的,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状态。而“心态”是形成孩子特质的核心因素,这是决定孩子今后成败的关键。一般人很容易忽视“隐性”家教的潜移默化作用。

家长与孩子之间形成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行为和今后的成长起着核心的制约作用。它象一条无形的绳索规范和制约着孩子的行为。在严厉的父亲面前,孩子表现得胆小、老实和听话;在温柔的母亲面前,孩子会变得任性和随便,甚至还要撒骄,就是这个道理。对于一个人来说,与父母亲关系如何,对于将来走出家庭后,能否与其他人发展健康的人际关系,有决定性的影响。

家长与孩子之间相互信任、理解、关爱、支持,孩子的行为表现会正常。反之,如关系不正常,而是相互猜忌、不信任、敌视、冷漠、误解,孩子的行为就会扭曲,不听话、叛逆、不爱学习、上网成瘾、甚至吵架、打架……。董进宇博士甚至断言:如果孩子的教育出了问题,百分之百是家长有问题。虽然,没有一个家长存心要把自己的孩子教坏。但至少是由于我们的无知。

“沟通”,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最佳途径。孩子来到人间就象一张无瑕的白纸。孩子在生理、心理上都处于成长期,在成长过程中总会不断做错事和犯错误,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关键是家长如何正确处理、对待所犯的缺点和错误,如何帮助他认识、克服、纠正错误。对于家长来说,最常见的是对做错事、犯错误的孩子进行批评教育,甚至责骂、殴打甚至于采用种种惩罚措施。此时,家长们却很少站在犯错误的孩子角度,以他们的认识水平、理解能力、处事方式和生理、心理需求,来解释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在孩子们心理认为是合理的事,对家长来说也许是错的,甚至是不可原谅的。学会沟通就是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人。亲子之间相互作用不是说服,而是沟通。“说服”,意味着一方“征服”了对方。“征服者”与“被征服者”两者是不平等的。而“沟通”则不同,双方是平等的,“沟通”的结果是双方相互理解。也可以说,“沟通”是联接父母与孩子心灵间的“管道”,如“亲子关系”间一旦出现问题,相互不能沟通,父母无论采取何种教育手段都很难奏效,甚至会进一步增加相互的隔阂。研究表明,那些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宽松的成长空间。而那些有问题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糟糕的家庭关系。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是孩子行为的土壤,什么土长什么苗。要改变孩子身上的毛病必须首先改变他与父母的关系,要疏通阻隔在他们心灵之间的阻塞“管道”。

还必须指出,对独生子女的过度关怀、照顾,会适得其反。父母给孩子过多的关注和过度的保护就是“溺爱”。“溺爱”剥夺了儿童的独立性,会引起更强烈的自卑感,导致成年后的人格问题。父母应鼓励孩子独立,允许他们自己做出决定,允许他们犯一些错误。父母的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也十分重要。如果父母不和,意见分歧,孩子很难、甚至不能形成评价事情好坏的统一标准,也就不能发展无冲突的价值观。

我和许多家长一样,读了董博士的书后,反省当年自己对子女教育的种种垢病,意识到要当好一个好“家长”并不容易。要当好一个好“家长”,光有爱心还不行。第一是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第二是要放下“家长”的架子,平等与子女交流;第三是要学会“沟通”艺术;第四是要“无条件的爱”。年轻的家长们:希望你们能胜过老一辈人,当一个“合格”的“家长”,将孩子培养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塑造精神

--读董进宇:《培养优秀子女的规律》有感之三

董进宇博士认为,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不是开发智力,而是塑造孩子的精神。他生动形象地把孩子比喻为一棵小树。树冠是“智力”,很容易看到生长是否健壮,一般人都是以它来评判树的生长情况。树干是“身体”,生长是否健壮也容易看出来。树根是孩子的“心灵”,由于它深埋土中就容易被人忽略。树根为树干、树冠提供营养。没有它树就长不成材。塑造精神,就是培植孩子生命的“根”。

董进宇博士把孩子的精神归纳为:自尊、自信、责任心、进取精神、学习兴趣、良好习惯六个方面。

自尊人的精神脊梁。自尊心是自我价值的核心。自尊表现为羞耻心和上进心。人因为有羞耻心才有别于动物,因为有羞耻心,做错事才会感到羞愧,才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的非分行为。人因为有上进心才会努力向上,而不自甘落后。一个人能得到别人的认同和赞扬,会让人心理得到满足。人有了“自尊”,才能堂堂正正扬眉吐气的生活在世上。传统观念的“人前教子”,“黄荆条下出好人”,动辄就打骂、体罚、不信任、不尊重孩子人格错误的教育方法,不仅会极大的伤害其自尊心。久而久之就连羞耻心都没了,再打骂也毫无用处。

自信大脑高效工作的前提。自信心来源于超越自己,表现为超越他人。据研究,人的大脑受控于人的信念。当人遇上困难时,如你有很强的自信心,认定自己能够解决问题,此时大脑会排除干扰专注的工作,竭力搜寻解决问题的答案,直至找到解决方案。自信心还能产生“拼劲”和“狠劲”。反之,如缺乏自信,就不会专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反而会列出一个个困难和不能克服的理由来为自己辩解。无数成功者的例证都证明,在经过无数次失败之后,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取得胜利。 

 责任心---迫使自己去兑现承诺。责任心是指对事情能敢于负责主动负责的态度。没有责任心就无法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很多家长为了让子女好好学习,什么事都不让孩子做,大小事都由家长包办,久而久之孩子养尊处优,什么事都不会做,既失去了自信心,更无了责任心,反而增加了自卑心,学习自然好不了。

进取精神---人生的动力。许多成功的范例证明,成功者并非是智商多高,知识多丰富、技能多强,而是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永不言败。培养孩子的进取精神,要适当帮助孩子制定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让他经过努力达到目标。让孩子从成功中体会到快乐,从而产生追求成功的欲望。过高的目标只能挫伤孩子的积极性,毁了自信心。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都希望自己孩子考试成绩好,上重点学校,结果适得其反。

兴趣学习的动力。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也在需要的基础上发展的。当我们对某件事情或某项活动感兴趣时,就会很投入,而且印象深刻。作为家长应懂得:孩子学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他获得学习的能力;比获得学习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他的学习兴趣。传统文化“头悬梁,锥刺骨”、“十年寒窗”、“学海无涯苦作舟”……,都把“学习”与“痛苦”联系起来。这与今天所提倡的“乐学”,完全是背道而驰,很不可取。而今天很多的家长全然不顾孩子的兴趣爱好,凭主观意志,用“各种兴趣班”,把孩子的课余时间和假期全都搭上了,使孩子对学习索然无味苦不堪言,完全是被动地“奉家长之命学习”,这就背离了“需要”是“兴趣”的基础这一基本原理。

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是人在一定情景下的自动反应。一个好习惯的培养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它需要经过长期、反复地坚持,最后才能成为一个不易抛弃的真正的习惯。家长应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不要贪多,一次只培养一个好习惯,至少坚持一月以上,今后孩子会终身受益。

刚写完这篇短文想放松一下,打开电视央视十台正播放《讲述》栏目“危机家庭”,一下吸引住我。

节目讲述的是汕头市林妙香女士(小学校长,从教20余年)与其子阿凯(初中生)的尖锐矛盾。故事从林妙香女士在办公室里批评其子阿凯开始。林女士批评儿子,并当众撕毁了他的作业本,遭此侮辱一向温顺的阿凯怒不可遏,一下冲上前去,用双手死死掐住其母的喉咙,高喊“我要掐死你!”所幸被在场的人拉开,才避免了一场骇人听闻的悲剧发生。事后林女士怎么也想不通,这就是自己心目中温顺可爱的儿子?是关爱倍加的儿子对自己“爱”的回报?竟管如此,作为母亲她还是强忍悲痛竭力主动改善母子关系,但仍无效果。儿子仍不理采她,出走,把她给的包子扔在地上用脚踩……,此时,林女士几乎是痛不欲生,她责怪丈夫不管教孩子,想到与丈夫离婚……原来美好的家庭陷入一场危机。经过几个月不懈的努力,耐心的沟通,儿子终于说出内心深藏的话:“从小都是你给我安排一切,我一点权利都没有!”原来因为他耍的朋友学习不好,母亲让他断了,害得他没有了朋友;为了今后能考上好学校,母亲决定将他转学到离家远的私立学校;他喜欢美术没让他学……。林女士万万没想到,她的“爱”,竟然变成了儿子的“恨”。找到根源,林女士改变了教育方法,尊重孩子的选择,亲自将他送到广州一所美术学校读书,母子关系又重归于好,一场家庭危机过去了。

多年前也发生过类似的惨剧。一个儿子就因为作教师的母亲强迫自己学习,一怒之下,在晚上用铁锤活活砸死自己亲生的母亲。所不同的是,前者被人治止了,后者最终酿成了悲剧。这不全是家长之过,这是应试教育下的悲剧,是错误家庭教育之过。

林女士和那位错误家教的牺牲者留下几点发人深省的教训:不尊重孩子人格,不尊重孩子的选择,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造成极端的逆反心理。特别值得深思的是两位当事人都是教师(而且是小学教师)又都是母亲。这很难与她们所从事的崇高事业联系起来,由此也可看出我国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之严重滞后,我国家长“望子成龙”之心是如此之强烈,而后果却又这样事与愿违。

中国的家长们普遍重视给孩子吃好、穿好、重视开发智力,大都忽视培养塑造孩子的精神,这是家庭教育中的一个致命的软肋。我们应充分认识,培养孩子的良好的精神远比学习知识,关心他的生活更为重要,“精神”才是孩子生命健康成长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