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 harper是谁:善于施舍 善于募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2:27:25
《塔木德》上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在某个地方有一家很大的农户,其户主被称为当地最慈善的农夫。每年拉比都会到他家访问

    ,而每次他都毫不吝啬地捐财献物。

    这个农户有一块很大的农田。可是有一年,这个农夫遭到了风暴和瘟疫的袭击,所有的农田

    和果园都遭破坏,全部牲畜都死光了。债主蜂拥而至,把他所有的财产扣押了起来,最后只

    剩下一小块土地。可是,他却说:“既然神赋予的东西,神又夺回去了,还有什么说的呢?”他泰然处之,丝毫没有怨天尤人之意。

    那一年,拉比像往年一样,又到农夫的家,见他家道中落,拉比们都对他表示了同情,也无

    意再请他捐献。这位农夫的太太说:“我们时常为教师建造学校、维持会堂,为穷人和老人

    捐款,今年拿不出钱来,实在遗憾。”

    后来,夫妇俩觉得让拉比们空跑一趟,于心不安。便决定把最后剩下的那块地卖掉一半,捐

    献给拉比。拉比非常惊讶,并且感激不尽。

    有一天,农夫在剩下的半块土地上犁地,耕牛突然滑倒了。他手忙脚乱地扶起耕牛时,却在

    牛蹄下发现了宝物。他把宝物卖掉后,又过上先前的富裕生活了。

    次年,拉比们又来到这里,去了农夫原来的家,以为农夫还和原来一样贫穷。可附近的人告

    诉他们:“农夫已搬入新居了,前面那所高大房子,才是他的家。”

    拉比们走进大房子,农夫高兴地向他们说明了近一年发生的事,并总结道:“只要乐于行善

    ,它必定会倒过来,这就是捐献的利润。”

    据一位拉比说,他常在募捐时向别人讲述这个故事,“每一次都获得成功”。

    犹太民族确实是一个善于施舍的民族,他们并不把施舍当作一种“行善积德”,而认为是在

    履行一种“公共义务”。

    犹太人不但乐于施舍,同时也善于募捐。

    1967年的“65战争”爆发的那天,美国犹太组织在著名宾馆华尔道夫·奥斯特里尔旅馆举

    行的一次聚餐会开始的15分钟里,每分钟得到100万美元的捐款保证。

    在这一天,芝加哥募集到250万美元,亚特兰大募集到100万美元以上。

    在这为期6天的战争爆发后的一个星期内,美国犹太人的以色列紧急基金募集到9000万美元。

    1973年的10月中东战争期间,美国犹太组织募集到1亿美元。这一年中,美国人捐献了477

    47亿美元,购买以色列债券超过5亿美元。

    以色列建国头10年中,光从美国犹太人那里得到的捐款就达14亿美元之多。近年来数额更大

    ,正常年份约为每年5亿美元。

    犹太组织之所以能募集到那么多的捐款,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根本的一点是,犹太人把

    慈善捐献看作一种纽带,一个连接中心,一个散居共同体的会聚点。随着近年来纯粹宗教性

    质的热诚之下降,募捐越来越成为犹太人与犹太共同体归属关系的唯一媒介,对于以色列之

    外的犹太人来说,更是如此。募捐作为一种犹太传统教育,可以有效地加强犹太人的民族认

    同感,靠着这种认同感,散居的犹太人自己就可以使犹太民族延存下去。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犹太机构在募捐时采取的方式,就很有自己的特色。

    美国犹太人联合募捐会的前任主席、以色列的犹太代办处的筹款机构负责人保罗·朱克曼曾

    作过一番经验之谈,很能体现犹太人募捐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一个人永远不应该单枪匹马地去募集一大笔捐款,这是一条公认的原则。要拒绝一个人,

    特别是一个朋友或邻居,那再容易不过了。如果两个或更多的人一起去,这就不是一个犹太

    人向另一个犹太人索取礼物——这是整个共同体,是犹太民族在这样做。”

    “如果一个全美犹太人的领导人,一个以色列的领导人和一个受人尊敬的当地犹太人的领导

    人都去拜访他的活,完全可以理解为是全世界的犹太共同体去拜访他。”

    因此,即使募捐时不能不谈到钱,但决不会光是谈钱。犹太组织的代表常常谈及如何改变人

    的本性,并将捐款者看作共同体的宝贵财富。

    这里,我们又一次看到犹太人特有的那种将事物赋予超越意义的智慧。借助于

    这种方法,犹太民族获得的不上是捐款,还有真正意义上的“共同体的宝贵财富”:即使他

    原先不是“财富”,在捐出财富的同时,也成了“财富”,成了一个有民族认同感的犹太人。

    犹太组织还常常采取一种更具共同体活动性质的募捐方法,按卡唱名法。这是一种规模较大

    的集中募捐方法。

    按卡唱名法的一般形式是这样的:募捐机构专门组织一次表彰宴会或社区重要活动。在活动

    之前,有关组织已根据对可能捐款人的调查、以前的捐款情况和本次捐款的期望等等,预先

    准备好一系列捐款保证。应邀出席的来宾对此都是有所准备的。

    当宴会气氛正浓时或贵宾演讲结束之后,活动主持人便按照已准备好的名卡,依次点名,当

    场要求捐款。

    这种活动一般有100到500人出席,相互之间往往又彼此熟识,很容易给人造成一种“伙伴压

    力”。为了不显得自己小家子气,捐款人一般都会心甘情愿地竭其所能,慷慨捐赠,相互之

    间还会产生攀比效应。其结果,每次都能让募捐人“喜出望外”。

    这种方法可以说是犹太募捐组织所用方法中最招人非议的,甚至被人称之为“一种愚钝而极

    不得体的展示”。此话不无道理。

    对一个本来不愿意捐献或者不愿意捐献那么多,但碍于朋友同行的在场,为了不失面子而忍

    痛掏钱的人来说,确有强人所难的味道。而且,那种相互攀比,固然有助于提高捐款额,但

    无形中已成为一种比谁财大气粗的炫耀之举。

    然而,考虑到炫耀本身也是人之常情,这儿不炫耀,那里也要炫耀,那么,一样在炫耀中花

    钱,与其花得不明不白让别人发财,还不如花得清清楚楚让犹太人自己的事业获益。

    有意思的是,人们公认这种“愚钝”的方法只有犹太人才用得好,其他人即使用了,也难以

    取得如此成功。其中的根本原因当然不会是犹太人的生性“愚钝”,而恐怕仍在于:只有犹

    太人,包括募捐的犹太人和捐献的犹太人,才真正懂得、体会到了人类最“愚钝”的本性可

    以获得最为升华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