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光明中文讲道集下载:邓小平在江西的日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9 10:31:04
邓小平在江西的日子PDF版本下载


  历时一周的井冈山之行,终于了却了邓小平积存胸中数十年的心愿。回 到“将军楼”,一路风尘未洗,他的心又飞到战争年代曾经战斗和生活过的 地方——赣南中央苏区。
  从 1934 年随中央红军长征离开中央苏区,到 1972 年羁旅南昌郊外,38 年过去了。光阴在荐,岁月蹉跎,赣南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令他魂牵梦 绕。回京工作已成定局,邓小平意识到自己在江西逗留的日子屈指可数,必 须抓紧时间重游故地,探望乡亲父老。
  1972 年 12 月 5 日,一辆浅灰色“伏尔加”轿车载着邓小平及其夫人卓 琳穿过南昌市区后,驶入 105 国道,朝着邓小平经常思念的那块红土地飞驰 而去。
当天晚上,邓小平一行停宿赣州。 次日,阴沉的天空仍未显现笑脸。伏尔加驶离赣州,沿东北方向行进,
上午 10 时许,停在兴国县委第二招待所院内。 邓小平没到过兴国,但对兴国是熟悉的。兴国是中央苏区时代主要县份
之一,当年在毛泽东、朱德等关怀下,“兴国的同志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
成了远近闻名的“模范县”。邓小平在瑞金、会昌任县委书记时曾多次号召 本县人民学兴国、赶兴国。后来他主编《红星报》,也曾亲笔撰文介绍兴国 人民的先进事迹。
如今,他一踏上兴国的土地,就兴奋地对兴国的同志说:“来兴国是我
多年的愿望,可惜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今天终于来了。” 吃中饭时,邓小平望着地道的兴国饭菜,深有感触地说:“吃到兴国饭
菜,就让我回想起当年兴国人民对红军的深情厚意,他们总是拿最好吃的东
西来招待红军指战员,凡是到兴国来的同志都有这个印象。” 下午,邓小平参观了“苏区兴国模范县纪念馆”、“毛泽东作兴国调查
纪念馆”以及“鸡心岭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时,他是那么专注,那么情
深,每一件文物、每一张历史照片都激起他无限的遐想。他来到“鸡心岭革 命烈士纪念馆”时,停住脚步,久久地凝视着纪念馆的大门,然后缓缓地摘 下帽子,向烈士致哀。每位烈士的照片及其简介他都看得异常仔细,有时在 一位烈士的遗像前驻足 5 分钟之久。参观“毛主席作兴国调查纪念馆”时, 他指着解说词中“江西省苏维埃主席曾珊”说:“是大山的‘山’,不是珊 瑚的‘珊’。曾山同志很有名气,不要把他的名字搞错了。”
  参观结束后,邓小平对兴国的同志说:“苏区时你们兴国人口是 23 万, 我记得你们县参军、参战的人很多,出了很多将军。当年苏区,你们兴国人 在各县都有干部,是不是这样?”兴国的同志十分钦佩邓小平的记忆力,又 一次感受到了他对兴国人民的深情厚意。
  返回途中,他还登上了长冈水库大坝,参观了长冈水电站,详细询问了 水库容量、发电量以及灌溉、防洪、养鱼等情况。
7 日早饭后离开兴国时,他对送行的兴国同志说:“总算了了心愿。” 上午 10 时左右,邓小平来到了毗邻兴国的于都。 于都,邓小平自有一番别情索绕心头。
1931 年 8 月,他与夫人金维映从上海来中央苏区不久,就各奔东西,邓

小平在瑞金、会昌开展工作,金维映则在于都任县委书记,尽管后来的一场 残酷的党内斗争导致了他们夫妻离异,但丝毫未影响他们为事业奋斗的坚定 信念。故地重游,故人难忘。在逗留于都的几小时中,邓小平就几次提起金 维映。他对于都县委负责人说:“苏区时你们的县委书记是女的,你们知道 不知道?”时光流逝,但抹不去他对战友的怀念。
  当年,他曾三次到于都,最后一次离开干部让他好不伤感,就是在这里, 他告别了中央苏区,踏上了漫漫的长征路。 38 年后来到这里,邓小平自然 想到当年红军那次悲壮的大撤退。
  他伫立在于都河畔,眼望缓缓东流的河水,仿佛又看到了当年人叫马嘶, 万人渡江的壮烈场面。
  抚今追昔,邓小平感慨万千。他说:“我长征离开于都时,专门在于都 弹了一床 4 斤重的棉被,这床棉被一直伴我走过长征,今天我辽在用。”这 是邓小平珍视革命历史的真实感情的流露啊!
  邓小平的革命生涯,多姿多彩,在党的历史上留下了蔚为壮观的画幅, 而他在会昌的一段经历则是其中浓重的一笔。
  8 日一大早,他就来到任过县委书记的会昌县委旧址。岁月流逝,斗转 星移,县委旧址及其周围景观早已面目全非,唯有当年院内那棵千年大榕树 还傲然挺立。“这棵大榕树还在呀!”邓小平一见这历史的见证,禁不住发 出惊叹。他不会忘记当年在会昌工作的一幕幕情景??
1932 年 5 月,中共江西省委将在瑞金任县委书记的邓小平调到会昌。不
久,省委又根据形势的需要将会昌、寻乌、安远三县联为一体,成立中心县 委,任命邓小平为中心县委书记。
会昌,地处闽粤赣三省中心,又是中央苏区南大门。年仅 28 岁的邓小平
不畏艰难,大刀阔斧,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迅速 打开了局面,使他所领导的地区成为中央苏区南面的坚固堡垒,有力地支援 了红军反对国民党军“围剿”苏区的战争。
正当邓小平意气风发,创造辉煌业绩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厄运降临
到他头上。
  1933 年 2 月,苏区中央机关报《斗争》点名批判邓小平,指责会昌中心 县委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3 月 12 日,江西省委根据王明“左”倾路 线的意图,向全党公布了指责邓小平的文件。3 月底,在会昌中心县委所在 地筠门岭召开三县党的积极分子会议,对邓小平进行围攻、批判,会后邓小 平被撤销了中心县委书记职务。
这时,邓小平没向当地同志吐露这段辛酸往事,而是把它埋在自己心底。 在会昌,邓小平还作了两次计划外的参观。他先驱车 50 公里, 来到会
昌南面的周田盐矿。
1970 年 3 月 30 日,江西 909 地质大队在周田探明了一个大型地下盐矿。
9 月 2 日,正在庐山主持九届二中全会的毛泽东听说后兴奋不已,欣然写道: “在江西找到盐矿是件大好事!”
  凡是经历过苏区时代的人,对苏区缺盐的苦处都有切身的体验。所以这 次来会昌,邓小平执意要到周田看一看,他说:“苏区时我们吃没有盐的亏 太大了,找到盐矿,是件很好的事。”一到盐矿,他双眼放出兴奋的光芒, 从这个盐场走到另一个盐场,不时询问盐矿生产情况。临走时,他对盐矿负 责人说:“要把盐矿办好,不仅要满足江西人民的需要,也要满足其它兄弟
  
省市的需要,眼光还可以放远点。” 从周田乘车返回县城,路经县体育场时,邓小平透过车窗,看见体育场
周围张灯结彩,红旗招展,万头攒动,就好奇地问:“这是在干什么?”当 他得知是开物资交易会时,立即提出要下车看看。警卫人员怕那里人多杂乱, 事先又没准备,很不安全,不敢贸然同意,无奈邓小平态度坚决,只好依从。 邓小平下车走进交易场所,兴致勃勃地一个摊点一个货架看过去,还不 时地停下来与卖主交谈几句。邓小平和蔼、亲切的容貌再一次留在老区人民
的心间。
  8 日下午,天空仍然布满乌云。迎着寒冷的北风,邓小平抵达瑞金,来 到他苏区时代战斗、生活时间最长的故地。
  1931 年 7 月,邓小平离开上海,辗转广东、福建,于 8 月抵达瑞金。一 到瑞金,就被推为县委书记,直至次年 5 月。邓小平凭着他干练、果断、务 实的工作作风,很快赢得了瑞金人民的信任,成为闪烁在中央苏区的一颗新 星。1933 年 3 月他在会昌被贬后,又回到瑞金,主编《红星报》,直至长征。 在瑞金工作期间,他踏遍了全县的山山水水,足迹遍及全县。那时,搞土地 革命,制定分地政策。有人说:小孩子不应分地。邓小平就对他们讲:我们 四川俗话说,三岁小子,吃死老子!小孩子吃得也不少呀,因此也应该分地。 后来,大家都接受了他的意见。
40 年后重游故地,邓小平心情格外激动。
  沙洲坝毛泽东旧居,叶坪红军广场,云石山中央政府驻地,中华苏维埃 第二次代表大会旧址,《红星》报社旧址??这里的一个个历史遗迹,这里 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对邓小平来说都是那么熟悉、亲切,使他流连忘返。 当时,他还戴着全国第二号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帽子,但江 西老区的干部和群众给予了他热情的接待。瑞金县的同志对他说:“你是我 们瑞金的老县委书记!”这句话使他感动不已。在瑞金的三天,他无时不沉 浸在艰苦又难忘的苏区斗争岁月的追思之中。
当他听说瑞金还没有一个革命博物馆时,他说:“瑞金对中国革命作过
重大贡献,应该有一个革命博物馆。” 邓小平留恋过去的斗争岁月,更关心瑞金的现在和将来。在他往来穿梭
于各个革命旧居、旧址时,还见缝插针地参观了几家工厂。
  他来到瑞金电线厂。当他了解到电线从原料到成品,中间要经过几道搬 运环节,劳动强度大,又影响生产效率时,就问厂长:为什么不可以搞条流 水线,从这个车间进原料,那个车间出产品?
  在瑞金红都制糖厂,邓小平发现厂陪同人员领他走的不是近路,就问: “为什么不走近路?”一陪同人员说:“近路坑坑洼洼的,不好走。”他满 脸认真地说:“为什么有近路不走走远路?中国革命的道路就是不少坎坷, 从来不平坦。”到了澄清车间,邓小平非要上澄清设备顶部平台看看,上楼 梯时,一陪同人员上前搀扶,他摆摆手说:“不用,我今年 68 岁,还可以干
20 年。”一旁的卓琳笑着说:“又吹牛。”邓小平认真地说:“不是吹牛,
干 20 年没什么问题。” 他来到包装车间,发现包糖果有手工包装和机械包装,就问:“手工和
机械每天各包装多少斤?”人们告诉他手工包装大约 80 斤,机械包装 400 多斤。
“那为什么不全部用机械包装呢?”邓小平又问。

  陪同人员一下子被问住了,只得吱吱唔唔地说:“那样的话,很多工人 就没活干了。”
  邓小平认真地说:“多出来的工人可以先送去培训,部分工人先上班, 然后轮换,这样工人的素质就会提高。”
11 日下午,邓小平离开了瑞金。
  12 日,位于宁都北面 50 公里处的黄陂被一片乌云笼罩着。 40 年前, 这里曾是硝烟弥漫的战场。
  在此弹丸之地,毛泽东、朱德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统率 红军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军事进攻,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40 年后,邓小平风尘仆仆来到这里,凭吊昔日战场。这时他徜徉在黄陂大地, 置身于昔日战场中,体会毛泽东、朱德的大智大勇,领略“天兵怒气冲霄汉”, “横扫千军如卷席”的壮观景象。


  从“战场”归来,邓小平来到黄陂公社会议室,与当地负责人座谈。他 一边喝着清茶,品尝着金桔子,一边问县委副书记:“你们宁都共管辖多少 公社?”
  “25 个。”县委副书记一一列举每个公社的名字。当说到赖村时,邓小 平插话说:“赖村过去是于都的,苏区时我在赖村石街蹲过点,于都的柿子 干不错。”紧接着,他又详细询问了黄陂公社的人口、耕地面积、农民收入、 机械化程度等等,态度十分认真,他对苏区人民生活的关心溢于言表。
在回具城的路上,邓小平顺道参观了中共江西省委旧址,在参观中他说:
“当时我在会昌任中心县委书记时,曾被任命为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长,还 没到职就被免掉了。”对于 1933 年遭王明“左”倾路线的残酷斗争,他仅仅 是淡淡地一语带过。
12 日午饭后,邓小平离开宁都,乘车北上。一路上,他透过车窗,扫视
着身旁一掠而过的大地,望着远处缓缓移动的群山。他知道,宁都以北数百 公里范围内,都是当年红军与国民党军队激烈拼杀、拉锯的战场。最使他难 忘的,是第五次反“围剿”中英勇的广昌保卫战。
广昌,是中央苏区的北大门。1934 年 4 月第五次反“围剿”中红军与国
民党军队首先在此遭遇。由于“左”倾领导者推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与强 敌正面交锋,结果,尽管红军将士英勇作战,广昌最终还是失守,红军伤亡 惨重,国民党军队长驱直入。当时邓小平任《红星报》主编,对北大门的战 况了如指掌。几十年后,他对此还记忆犹新。
  第二天,邓小平来到广昌保卫战主战场之一沙子岭,这里也是中央苏区 与白区的分界线。他站在岭上,北望绵延起伏的群山,又转过身来望着身后 的中央苏区,感慨地对广昌同志说:“苏区时几次想进广昌都没来成,今天 总算进来了。”


  13 日上午,连日阴沉沉的天空突然放晴,浅灰色的伏尔加在阳光照射 下,驶离广昌,邓小平出了中央苏区北大门。
15 日,邓小平回到了“将军楼”。
  邓小平这次赣南之行,历时 10 天,行程两干多华里,把他几十年来对赣 南老区人民的思念洒播在当年自己战斗、工作的红土地上,了却了一桩心愿。 尽管他当时的身分不明朗,但赣南老区人民还是通过各种方式向这位老战士
  
表示敬重之意。今天,赣南老区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时候, 怎能不情不自禁地想起邓小平,想起他老人家 22 年前的赣南之行。

邓小平樟树之行 皮端森


悬着颗心,翻箱倒柜,找了半天,哦,终于,眼睛一亮,发现它了!?? 霎时,屋里沸腾起来。 在场的人们,边争相观看着这张弥足珍贵的发票存根,欢呼着,慨叹着,
感情之潮,奔涌不息??
  1972 年 11 月 12 日,樟树人民将永远铭记这一天。“下放”在江西省新 建县拖拉机修配厂的邓小平,被获准到樟树等地搞点调查研究。
  12 日上午 10 时左右,两辆半旧的上海轿车驶进原清江具(现樟树市) 革委会招待所小院。
车门打开,第二辆车上下来穿淡色中山装的小平同志和夫人卓琳。 走进二楼接待室,邓小平选了个朝东的位置落坐。 负责接待邓小平的原清江县委副书记陈祉川,“文革”一开始, 即被以
“刘邓路线的忠实执行者”的罪名而打倒,前不久,才结合进县革委当名管 生产的副主任。
  陈祉川介绍具里情况时,有意三言两语地略述了“文革”以来思想政治 领域内的“大好”形势,只具体说了些工农业生产上的事。
陈祉川的心意,很快为睿智的邓小平所理解,他莞尔一笑,静静地注视
着陈祉川。
  听到偌大的清江县当年工业产值仅有 2600 多万元,小平同志眉头微微一 蹙,轻叹一声,意味深长地对陈祉川说,看来,你们县的潜力,还大得很啰! 简单谈完县里的情况,陈祉川随即陪邓小平去参观县城南郊的江西盐
矿。
在江盐,邓小平受到了出乎他意料的欢迎。 这天,恰逢星期日,矿里五、六百名轮休的职工,从清晨起,自动汇聚
于通往矿办公楼的十分洁净的道路两边,等候着小平同志的到来。
  原来,头天傍晚,矿党委书记齐志亭、矿长王海清接到省里关于邓小平 次日要来盐矿看看的电话通知后,这两位建国前参加革命的老共产党员,一 时兴奋之下,居然忘了上面有关保密指示,马上将邓小平来矿的喜讯,告诉 了矿里职工,并亲自拿起扫帚,带领大家,奋战半夜,把整个矿区打扫得干 干净净。
上午 11 时许,小平同志来了。
  看见矿里这么多人来迎接他,邓小平深为感动。他赶紧下车, 向簇拥在 他周围的神情激动的男女老少不断点头,微笑,打招呼,表示真诚的感谢。 邓小平先后观看了江盐的卤水库、平锅熬盐、盐仓和真空制盐车间。
  江盐建矿于 1970 年,条件很简陋,邓小平看到矿上工人在简易工棚中, 挥汗如雨,艰苦劳作,努力生产的感人场面,禁不住上前紧握着一双双工人 的手,动情地说,你们的精神太值得学习!大家现在的工作很辛苦,以后实 现了机械化,就好了!又说,江西过去缺盐,红军在井冈山时,就没有盐吃, 如今有盐了,老表有盐吃了,这非常好!


邓小平离开江盐时,齐志亭代表全矿职工送给他数小包精制食盐。 礼轻情意重。邓小平心头一热,郑重收下了这份凝聚着全体江盐工人特

殊情意的珍贵礼物。 从江盐回到县招待所后、邓小平的心情比刚来时好了许多。 午饭前,在招待所接待室,陈祉川问邓小平喝点什么酒。 望着眼前这名质朴的基层干部,当时情境下很少喝酒的邓小平,立即朗
声笑道,到了樟树,当然是喝你们自己的四特! 两瓶冰清玉洁的四特摆上了桌面。 席上的话题,主要是谈四特酒。
  邓小平一边细细品尝杯中的四特,一边饶有兴趣地向陈祉川等询问着四 特酒的历史渊源、酿造工艺及其四个特点等等,在座者因无一酿酒内行,均 答不完整,便你一言我一语地凑着答案,有时都觉得自己的答案正确无误, 竟还争执不休。每逢这时,小平同志就显示一种他所独具的宽厚长者的慈祥 笑容。
  陈祉川望着邓小平喝四特时那有滋有味的神色,忍不住问:“小平同志, 您觉得我们这四特的味道怎样?”
  邓小平端起酒杯,深喝了一口,打着手势,满意地回答,很好,很合我 的口味,名副其实,是酒中佳品!
  边喝边谈,边谈边笑。不知不觉间,邓小平已喝下三杯四特,卓琳也喝 了大半杯。
邓小平喝酒时,只吃一点用面粉裹的抽炸小鱼和两三样蔬菜下酒。 邓小
平不但自己喝,还多次向陈祉川劝酒,他慈眉笑眼,高兴地说,这酒好,这 四特好,你们年轻人要多喝几杯,多喝几杯!
吃饭过程中,邓小平还提到了樟树的药。他说,樟树的药材很有名。30
年代,我在苏区时,便听说过“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这句话, 老祖宗传下来的宝物,可不能失传啊!
饭后,邓小平不顾陈祉川等人的再三劝阻,执意按规定交了伙食费和粮
票,表现了一位老革命家的廉洁风貌和高尚情怀。
  邓小平 22 年前的樟树之行,已成为樟树人民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但 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当时既不能给邓小平拍照,也不能让他留下任何 可作纪念的物品。对此,樟树人民抱憾不已。
今年春末,笔者偶尔听说在樟树市政府招待所,还可能存有当年小平同
志交缴伙食费的发票存根,不觉一喜,按照约定的时间,笔者再次前往该所。 于是,有了本文开头那欢畅的一幕。 这张虽已年深月久,字迹却依然清晰如新的发票存根上写着: 邓小平等
2 人,交来伙食费 0.64 元,粮 6 两。
发票存根编号, 0005776 发票存根上的时间:1972 年 11 月 12 日

邓小平对陶瓷工人的关怀 凌至葆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一九七三年年初,邓小平在回北京复职之前,偕 夫人卓琳和女儿邓榕来瓷都景德镇参观。
  二月七日下午,邓小平一行到达景德镇,在景德镇宾馆(现一部)下榻。 邓小平对接待他们的市委领导说,毛主席要他回北京前在江西看看。景德镇 很有名气,小学念书时就知道景德镇。卓琳说,邓小平是第一次来景德镇, 想看看大一点的、生产恢复快一点的工厂。可见小平同志对陶瓷工业生产给 予了极大关注。
  自二月七日至十日,邓小平在景德镇期间,参观了景德镇陶瓷馆和艺术、 雕塑、为民、宇宙、光明、红旗、人民、建国等瓷厂。
  八日上午,在市委领导陪同下,邓小平和夫人、女儿一起参观了景德镇 陶瓷馆,认真、详细地看了各展厅的陈列瓷。当讲解员讲到“三阳开泰”颜 色釉花瓶是“吉利”的意思时,邓小平很欣赏,对卓琳说:“这窑变是国宝。” 同日下午二时许,一辆蓝色的“吉姆”轿车缓缓驶入雕塑瓷厂, 厂负责 生产的领导旱就在门口等候。邓小平在听取厂领导汇报工厂概貌和生产情况 以后,首先参观了陶瓷成型车间。当邓小平看到“游水鸭”坯时,就问:“这 东西有人要吗?”陪同参观的厂领导回答:“是外国人订货。”邓小平满意 地“啊”了一句。又问:“它能浮起来吗?”答:“烧成了瓷器可以浮起来。” 接着到彩绘车间参观,在下台阶时,陪同参观的同志准备用手扶邓小平,卓 琳说:“不要扶,他能走。”后来,工人们议论说,小平同志年近七十,又 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折磨,还有这么健康的身体这是党和国家的荣幸。邓 小平看到“帝王将相”的产品问:“这个又可以搞了?”厂领导随即汇报了 周总理指示:不能把我们的观点强加给外国人,只要外国人需要,我们可以 适当生产一些。并向邓小平说明恢复一部分传统产品是经文化部审查批准 的。邓小平听后用肯定语气说:“是可以嘛。”在该厂美研室参观时,卓琳 对新产品“玉兰花”台灯给予很好的评价。厂领导为表示对小平同志夫妇的 敬意,特意选了两个色彩鲜艳的“玉兰花”台灯赠送给他们,在拿上车时被
小平同志发现了,坚持不要。后来卓琳同志出面付了钱。
  九日,邓小平在光明瓷厂参观时,不仅问了生产情况,还直接问生产工 人每月工资多少?十分关心陶瓷生产和工人生活。在小平同志离厂时,厂内 的工人从四面八方拥来,几百人挤满通道,车子不能开了,邓小平走下车来, 向工人们招手,工人群众热烈鼓掌,并主动让开道路。
  邓小平夏职后,一九七五年出访泰国,指名要景德镇雕塑瓷厂生产的“六 鹤同春”瓷雕,作为礼品送给泰国国王,再次体现了邓小平对景德镇陶瓷艺 术精品的赏识和对瓷都工人的关怀!
  
复出前夕过鹰潭 万诗平


  1973 年 2 月 19 日清晨,曙光初照,大地生辉。在新建县望城岗的“将 军楼”旁,两辆小轿车正缓缓地驶离送行的人群、向南昌市区飞驰而去。在 穿过一片闹市之后,直奔鹰潭方向。
  车上坐着的是被贬谪江西已达三年多的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 理邓小平及其家人,内有夫人卓琳、继母夏伯根、女儿邓林、邓楠,女婿张 勤和一个出世不久的小外孙。还有秘书王瑞林。
  在这之前,江西省委接到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的电话通知: 中央已作 出邓小平回京的决定并再三说明邓小平这次回北京,是根据毛泽东的指示, 由周恩来亲自安排的。汪东兴指示省委用汽车直接把邓小平一家送到鹰潭, 再换乘福州至北京的特快列车。他要求务必做好保密和安全保卫工作,确保 邓小平及其家人等在江西最后一站的绝对安全。
“九·一三”林彪自我爆炸之后,渴望重新为党、为人民工作的邓小平,
于 1972 年 8 月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由汪东兴转达。毛泽东对来信迅速作出 批示。其中写道:邓小平同志在中央苏区是挨整的,他没有历史问题,即没 有投降过敌人。他协助刘伯承同志打仗是得力的,有战功??这些事我过去 讲过多次,现在再说一遍。
毛泽东的评价,为邓小平的政治生活带来了新的转机,从而有了这次鹰
潭之行。 鹰潭,地处赣东、信江中游。相传鹰潭是因境内龙头山上几株千年石樟
常有雄鹰栖息,山下信江中又有一泓碧潭而得名。人云:“急流漩其中,雄
鹰舞其上”。此时的鹰潭已为县级镇建制,隶属上饶地区。 江西省委接到汪东兴的电话后,非常重视,决定由省委书记黄知真直接
通知上饶地委,让地委派人负责做好接待工作。
  18 日上午 10 时许,上饶地委办公室里响起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电话 是黄知真打来的,指名道姓要找王瑞清。
王瑞清,上饶地委书记、军分区政委,一身戎装。此时正在会议室里主
持地委委员会议。听说省里来电话找他,便悄声离开会场,快步走进办公室, 拿起了话筒。
黄知真将邓小平由鹰潭返京的消息和有关接待事项一五一十地作了交
待。并再三叮嘱王瑞清:要绝对保密,百分之百地保证邓小平在江西最后一 站的安全。
  王瑞清放下电话,考虑到地委委员会议尚未结束,一时难以脱身。遂决 定由正在参加会议的地委委员、鹰潭镇委书记霍凤翠赶回鹰潭,和正在鹰潭 的地区革委会秘书长林振福一起,全权负责这次接待工作。
  霍凤翠爽快地接受任务,并问还有什么要求?王瑞清郑重告诉他:“有 三点要求:一要安全,绝对安全;二要保密,严格保密;三要热情周到。” 霍表示一定照办。
重任在身的霍凤翠一路兼程,天黑时分赶到鹰潭。 回到家里,霍凤翠顾不上休息整容,草草扒了几口饭,便匆匆来到镇委
副书记、镇武装部政委汪光标家,共商接待事宜,一直忙到深夜,初步理出 了个头绪。

  第二天一大早,霍凤翠、汪光标双双来到镇委办公室,召集镇委常委开 了一个简短的碰头会,决定安排邓小平住镇委招待所。这样既便于保密,又 利于安全保卫。
  招待所位于镇区东面的信江边,一堵用青砖砌成的围墙与市井相隔。院 内绿树成荫,环境幽静。主楼为一座两层楼的宫殿式建筑,建于 50 年代中期, 各种设备比较齐全,安全舒适,曾接待过许多党政军领导。
  与招待所相对的人民公园,原为国民党海军司令桂永清家的花园和屯兵 藏宝的库房,园内有几株千年古樟,依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下午 4 点 50 分钟,两辆轿车驶入鹰潭街道,在镇委招待所内停下,身着 雪花呢大衣的邓小平稳健地下了车。这位年近 70 高龄、经受数小时旅途颠簸 之苦的老人,看上去依旧精神饱满,目光炯炯,全身焕发出旺盛的活力。
  见邓小平下车,等候多时的霍风翠、林振福连忙上前,亲切地握住他的 手,诚挚地问候:“首长,一路上辛苦啦!”
  当听到“首长”的称呼时,邓小平平静地说:“还是喊我老邓吧! 习惯 了,这样亲切些。”老人的和蔼可亲,令霍凤翠、林振福由衷地敬佩。
  在服务人员的引导下,邓小平与家人向二楼卧室走去。邓小平下榻的 219 号客房,是主楼最东头的一个大套间。这里凭窗眺望,能清楚地看到对面公 园里那几株千年古樟,只不过再也见不到昔日雄鹰翱翔、栖息的景象了。
晚饭后,霍凤翠简要介绍了鹰潭地名的由来和地方工业、驻军等情况,
省慰问团上饶分团负责人朱开铨、莫循等人参加了交谈。交谈中,邓小平听 说朱开铨是瑞金人,感到很亲切,话也多了些。他讲起了在瑞金当县委书记 时,遇到的一些人和事。
当问知莫循曾在中原局工作,参加过创办《中原日报》,任过副总编时,
邓小平话锋一转,谈起淮海战役。他说:淮海战役是史无前例的,中国不曾 有,世界上也未有过。大家称赞道:“这是首长指挥有方。”
邓小平谦虚他说:“不,这是毛主席的战略部署,是我军指战员英勇奋
战的结果。”短短两句话,让人感受到这位前委书记不居功自傲的高贵品德。
10 点多了,大家起身告辞,请邓小平早点休息。 室外,一轮皓月拨开乌云,光照大地。 倚窗沉思良久的邓小平,吸着烟在屋内来回踱步。这已是他多年来形成
的一个习惯。在望城岗居住的日子里,每当黄昏日落之时,他总是绕着“将
军楼”,在院内一圈又一圈地走着,直到身体微微发汗为止。 作为曾在中央工作多年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明白,此次重返北京,
意味着为党和人民重新工作的机会即将来临,从毛泽东对他原信的批示,“胡 子叔叔”(王震)托邓楠捎回的口信,新任江西省委书记白栋材、黄知真探 望时的言谈中,都能揣测出毛泽东、党中央以及不少老同志都希望他能出来 工作,协助周恩来励精图治、大兴百业,重振国民经济。
  夜已经根深了,楼上楼下一片寂静。邓小平思绪万千,忘却了一天的疲 劳,轻轻推开房门.迈步朝楼下走去。
  正在楼上值班的服务员郑非凤,听到门响,连忙从值班室出来,迎着邓 小平问道:“首长,您需要点什么?”
邓小平摆了摆手:“什么都不要,只想随便走走。” 郑非凤一时感到很为难,因为上级已作交待:为保密、安全起见,不要
让首长随便外出。于是,郑非凤委婉地劝道:“首长,天气很冷,外边又有

霜露,出去容易着凉。” 邓小平微笑着说:“不怕,已经是春天了。冷不到哪里去。” 郑非凤不好再坚持了,只是远远地跟在邓小平身后,护卫着他朝楼下走
去。
  邓小平刚走下阶梯,负责内保的上饶地区公安处警卫科长刘树兴快步上 前,准备搀扶。邓小平摇摇头说:“我看得清路,不用扶。”
刘树兴陪伴邓小平一齐出了主楼大门,在院内散起步来。 冷风扑面,寒意甚浓。皎月下倒映着邓小平稳健的身影,沉寂的四周不
时回响起邓小平轻微的脚步声。 忽然间,一片乌云笼罩着明月,院内骤然暗淡下来,刘树兴赶紧劝道:
“首长,月亮已经被云遮住了,还是早点回房休息吧!” 邓小平扬起头,望了望变幻莫测的天宇,十分自信地说道:“不要紧,
月亮马上就会出来的。”乌云终究遮没不了月亮,这是大自然的真谛。 半个小时之后,邓小平上楼休息,院内又回到先前的寂静中。
  2 月 20 日上午 11 点多钟,邓小平一家在林振福、霍凤翠的护送下,在 鹰潭站登上了福州至北京的 46 次特快列车。在车厢内,霍凤翠十分歉意地对 邓小平说:“首长,真对不起,我们的接待工作没有做好,请您多批评。”
邓小平笑着连声回答:“不错,待如上宾,谢谢你们。”
随着一声汽笛的长鸣,列车缓缓地驶出鹰潭站,朝着北方飞驰而去。 一个多月后的 4 月 12 日晚,在北京举行的欢迎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和夫
人的盛大宴会上,出现了一个令世人瞩目的身影。翌日,在《人民日报》和
首都其他报纸上,赫然醒目地印有邓小平的名原来,邓小平回北京后,周恩 来于 3 月 10 日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着重讨论了邓小平给毛泽东的信和 毛泽东的重要批示。随后,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恢复邓小平党的组织生活和 国务院副总理职务的决定。这便有了邓小平出席欢迎晚宴的一幕。
1975 年,在毛泽东、周恩来的支持下,邓小平开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对各项工作展开了全面整顿。邓小平的政治生涯又走了新的一程。

播下春风万里——邓小平 1992 年 1 月 30 日在鹰潭谈话纪实 危仁晸


  1992 年 1 月 18 日至 2 月 21 日,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在关键 时期的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日子,是在中华民族振兴和腾飞的历史上具有重 大意义的日子。
  在这 35 个日日夜夜里,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各族人 民敬爱的邓小平,一路风尘仆仆,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作 了重要谈话。他携春同至,播下春风万里,使神州大地又一次春潮涌动,我 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 流的壮观景象。
  1992 年 1 月 30 日,江西吹来了春风。邓小平视察了深圳、珠海之后乘 火车去上海,这一天沿浙赣线从湖南进入江西境内。
  火车一路风驰电掣。先是经过萍乡。 1922 年震撼全国的安源路矿工人 大罢工,就发生在这里。邓小平 1984 年 8 月曾为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亲 笔题写馆名。当年工人运动的策源地,如今沐浴着改革开放的阳光,已是江 西边境一个欣欣向荣的工业重镇。火车经过之处,只见工厂遍布,新房幢幢, 集市贸易一片繁荣。
火车从西向东穿过富饶的赣中盆地,穿过宽阔的袁河流域,经宜春到达
新余,邓小平在新余车站下车,亲切地会见了在此迎候的江西省委副书记刘 方仁。新余是一个有 1700 多年历史的新兴钢铁城市。今天,它以崭新的面貌 迎接邓小平。邓小平在月台上稍事休息后,列车又继续向前方奔驰。
“春风得意马蹄疾”。车轮以欢快、轻松的节奏,穿过南昌市区附近的
向塘西站,穿过广袤的鄱阳湖平原,于当天下午 3 时 40 分,徐徐进入鹰潭车 站,停靠在月台旁边。
江西省委书记毛致用、省长吴官正正在这里迎候邓小平。
  一节车门打开,邓小平神采奕奕地走下车来,满面笑容地和毛致用、吴 官正等一一握手。
88 岁高龄的邓小平,身体健康,精神饱满,步履稳健、轻松。他一边沿
着月台缓步,一边亲切地和毛致用、吴官正谈话。 毛致用在湖南工作期间,曾先后两次接待过赴湘视察的邓小平,并陪同
至韶山等地参观,所以很熟悉。邓小平一见面就关心地问毛致用,你来江西
几年了? 毛致用说:“快四年了。”
  邓小平与吴官正也熟悉,他对吴官正说,你是从武汉来的。又问,来几 年了?
吴官正答:“五年多了。” 江西是农业大省,邓小平十分关注着江西的农业发展。他关切地问,江
西去年的年景怎么样?
  毛致用说,“年景还好。 1991 年农业全面丰收,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 长了 5.5%,工业总产值增长 14%,财政收入增长 10.3%,实现收支平衡。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702 元。改革的步子是这些年来迈得最大的一年。”
  邓小平听了很满意,连声赞许说,那好。他对农民增收感到欣慰,说, 农民收入 702 元,那不简单。
  
接着邓小平又问,去年遭灾了没有? 毛致用回答:“遭受到比较严重的旱灾,但农民积极性高,所以仍是一
个丰收年。”
  吴官正说:“现在的问题是粮食压库严重,库存有 140 亿斤,其中在库 外露天堆放的有 40 亿斤。”
  邓小平说,在粮食问题上,江西是作了贡献的。你们有困难可以向中央 反映,你们有这个权利。对江西,中央要照顾一点。
  邓小平的记忆力很强,念念不忘江西人民以粮食对国家作出的贡献。在 三年困难时期,江西人民节衣缩食,艰苦奋斗,无私地调出大批粮食支援全 国。 1958—1959 年度外调了 9.5 亿斤大米,1959—1960 年度又调出 14 亿 多斤大米,同时还补上库存 1. 18 亿斤,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两个增加库存的 省份之一。全国人民对此有口皆碑,多次受到毛主席、周总理和许多老一辈 革命家的表扬。这次邓小平又旧事重提,说明党对作出了贡献的地区和人民 是不会忘记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把农民引上了富裕之路, 江西广大农民从邓小平倡导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得到了实惠,看到 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和巨大威力,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农业生产快速发 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市场经济大潮迅猛涌进封闭沉寂的土地。江西农业 连年丰收,每年仍是全国调出粮食最多的省份之一,但是粮食库存也相应增 加了。邓小平对江西解决粮食库存压力的关心和支持,使在场的省委、省政 府领导深受教育和鼓舞。
邓小平对江西的情况很了解,他指出,水旱灾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水
土保持不好。要坚持把植树造林搞好,否则没希望。他问,你们植树造林怎 么样?
吴官正说:“这几年我们每年造林 600 万亩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 40.3
%。” 邓小平听了连连点头,说,那好。
虽经长途乘车的劳顿,邓小平却毫无倦意。他兴致勃勃地听取了毛致用
关于江西在治理整顿期间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情况汇报,高兴地说, 治理整顿这几年,改革开放做了不少事。他指出,没有改革开放,治理整顿 就不会有这么顺利。
邓小平思路清晰,谈兴甚浓。他说,改革从农村起步,刚开始时有些同
志想不通,存有疑虑,有的人还害怕是搞贤本主义。但我们等待,既不给他 们戴帽子,也不搞批判,做出成绩让他们看。后来认识逐步统一了,几年就 都执行了。那时安徽有一个搞“傻子瓜子”的,收入上百万元;许多人反应 强烈,主张动他。我说动不得。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涉及到一个面,牵一 发而动全身。所以,改革开放政策要稳定,不能变。84 年以来的几年经济上 得快,是一个跳跃。农民收入多了,电器也进了农户,农村盖了许多新房。 要看到这个作用,没有这个跳跃,治理整顿不会这么顺利。
  邓小平语重心长地强调指出,稳定发展我赞成。但是,只要能快一点还 是要争取快一点。胆子要更大一点,放得更开一点。不能胆子没有了,雄心 壮志也没有了。有机遇能跳还是要跳。
这时邓楠插话说:“这个观点,老人家鼓吹了一路。” 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快一点将经济建设搞上去,这是邓小平对江西和
对全国的期望,也是时刻萦绕在邓小平心头的一件大事。邓小平接过邓楠的

话,问毛致用、吴官正,我讲得对不对? 毛致用说:“您讲的非常重要,我们一定要搞快一点。”邓楠又插话说:
“老人家对江西很有感情,在车上不停他讲到江西。” 邓楠的话引起邓小平对峥嵘岁月的回忆。他深情地说,我对江西是有感
情。邓小平指着毛致用、吴官正说,我在江西呆的时间比你们长。当初,我 在瑞金当过县委书记,那是几个人推举的,后来中央认可了。那时苏区的工 作,兴国是第一,瑞金是第二。
  可不是么?在艰苦卓绝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邓小平在中央苏区工作、 生活了四个年头。关于这段经历,毛毛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已经作 了详细的叙述。邓小平也曾在一个文件中讲到这段历史,他写道:一九三一 年八月间,我们到了瑞金,这时正值红军主力反对敌人三次“围剿”的时期。 瑞金是中央苏区的后方,但当时被反革命分子篡夺了县的党政领导,杀了不 少革命干部和革命群众,弄得全县群众不满,干部情绪低落,全县面貌是死 气沉沉的。这时在红军工作的谢唯俊同志在瑞金,由上海来的余泽洪等同志 也到了瑞金,大家商议推我担任瑞金县委书记(其时与上级没有联系),谢、 余等都帮助我作了一段工作。我们迅速地惩办了反革命分子,为被冤屈的干 部平了反,开了县苏维埃代表大会,干部(几乎全是本地农民干部)群众积 极起来了,全县局面大力改观(关键在于有了大批与群众有联系的本地干 部)。三次“围剿”粉碎后,开了几万人祝捷大会,热情是很高的。
关于在瑞金工作以后的情况,毛毛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说,1932
年 5 月,父亲奉江西省委之命,调往会昌担任县委书记。会昌,和它南面的 寻乌、安远两县,是我中央苏区的边沿地带,三县毗邻,地势险要,是江西 的重要南边门户,也是我中央苏区的重要边区。为了适应战争形势的需要, 加强中央苏区的边区工作,更有效地粉碎敌人的南面进攻,中央和江西省委 决定,将会昌、寻乌、安远三县联成一个整体,在会昌的筠门岭建立了会昌 中心县委,领导会昌、寻乌、安远三县的革命斗争。1932 年 7 月,在会、寻、 安三县党的活动分子大会上,正式成立了中共会昌中心县委,邓小平任中心 县委书记。毛毛说:“父亲是一个实干的人,也是一个有魄力的人。凡是在 他主持工作的地方,他都能迅速地打开局面,创造局面。在广西左、右江, 在江西的瑞金和会昌,他都是这样,果断、坚定、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工 作。”“从 1932 年到 1933 年,父亲在会昌这一区域的工作,不但彻底改变 了会昌这一红区边沿地带的面貌,而且在他的战友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
  由于“以邓小平为书记的会昌中心县委,认真贯彻了毛泽东所主张的, 也完全适应当时边缘地区特点的正确路线,在理论上和实际工作中坚决抵制 了王明的教条主义错误,力图减轻这一错误给党造成的损失,这就成为王明
‘左’倾冒险主义者在中央苏区全面推行‘左’倾政策的严重障碍。”毛毛 正确叙说了党的这段历史,叙说了“左”倾冒险主义排斥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以及对抵制“左”的错误政策的福建省委代理书记罗明等同志的种种打击。 在前面提到的那个文件中,邓小平接着写道:“在博古临时中央进入中 央苏区不久,大约在一九三三年三四月间,我被调离了这个工作(指会昌中 心县委书记),到江西省委当了一两个月的宣传部长,随即由临时中央开展 了反对以邓(小平)毛(泽覃)谢(唯俊)古(柏)为代表的‘江西罗明路 线’。斗争后,撤销了我的省委宣传部长职务,给了我以最后严重警告的处

分,派到乐安县属的南村区委当巡视员。我到乐安后不足十天,又令我回到 省委(据说乐安是边区,怕出问题),不久,即调到总政治部当秘书长。当 时总政治部主任是王稼祥,副主任是贺昌。我当了两三个月秘书长后,要求 另调工作,于是分配我为总政治部宣传部的干事,除一般宣传工作,还主编 总政机关报‘红星’(小报)。这个工作我一直担任到长征途中遵义会议的 前夕。”
  沧桑几十载,弹指一挥间。 1992 年,距邓小平离开中央苏区已经有了 半个多世纪,然而在邓小平的记忆中,当年苏区的斗争风云依然历历在目, 苏区的干部、群众和一草一木都牵动着他的心。
  是的,邓小平对江西是有感情的,他时刻关注着江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 建设的进程,关注着这片红土地上正在发生着的日新月异的变化。 1991 年
9 月,是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60 周 年,他应江西省委、省政府之请,欣然命笔,书写了“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 创建 60 周年”的题词,缅怀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对江西人民寄予厚望。 江西人民也深情地爱戴邓小平。1969 年 10 月至 1973 年 2 月,邓小平因 “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谪居江西。这一呆又是近五个年头。在他蒙冤遭受 打击的时候,江西人民时刻惦记着他,以各种方法保护着他,祝福他平安、 健康,盼他早日出来工作。毛毛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讲到,邓小平 谪居江西时,曾于 1972 年秋天获准在江西境内“调查研究”。他从南昌南下, 先到井冈山,后向东南,到瑞金、会昌、寻乌等地。虽然他当时还是全国第 二号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还未复出工作,但江西老革命根 据地的干部和群众给予了他热情的接待。瑞金县的同志对他说:“你是我们
瑞金县的老县委书记!”这句话曾使邓小平感动不已。
1973 年春,邓小平即将结束谪居的生活,奉命回京复出工作。2 月 7 日
至 10 日,他去到景德镇参观,受到工人们的热烈欢迎。光明瓷厂的工人们听 说邓小平来了,倾厂出动,聚集在厂区通道的两旁,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邓小 平。这时,邓小平走下汽车,面对他深深爱着的人民,兴奋地挥手向大家致 意。临行前,景德镇工人们向他赠送了几件精美的小瓷品,特别意味深长的 是,其中有一件珍贵的颜色釉瓷瓶,名叫“三阳开泰”。景德镇的工人后来 忆及这件事,谈了他们当时久藏心底的对邓小平的良好祝愿。原来,“三阳 开泰”象征旭日东升,吉祥如意,古诗有云:“三阳开泰运,五湖转新机”。 此时赠送“三阳开泰”这个吉祥物,充分表示了人民在党和国家危难时刻对 邓小平即将复出工作的无限信赖和欢欣鼓舞之情,真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 人民就是以这种炽烈的情怀、热切的企盼,把希望寄托予他们所敬爱的邓小 平。据说,邓小平十分珍爱这个礼物,把它称作“国宝”,一直摆在办公室
里。
  1973 年 2 月 19 日,邓小平赴京复出,从南昌乘车来到鹰潭, 次日转乘 福州至北京的特快列车,离开了江西。他是以老一辈革命家的高瞻远瞩,以 对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以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注,以对广大人民 利益和意愿的深刻了解,以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以对真理的无畏追 求,以及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完整、准确地运用,从江西出发,去复出 工作的。他以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以坦荡博大的胸怀,在江西度过了 1200 多天艰难的日日夜夜,又是以一个健康的身体、健旺的精神离开江西的。
1985 年 2 月 14 日,是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邓小平偕同王震乘火车去广

州视察,途中又一次在鹰潭车站停留。 连同这次结束南巡途经鹰潭,邓小平已是三次来到江西东部这个新兴的
城市了。如今的鹰潭市,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 路线指引下,已建成为全国重要的铜业生产基地和铁路交通枢纽,赣东大市 场开始形成。新建的火车站宽敞明亮,面貌大为改观。站外的街道拓宽了, 两旁盖起了一座座高楼大厦。以鹰潭特有的红石砌成的各式新楼房隐映在一 片绿树丛中,使城市充满美感。沿着城旁蜿蜒而过的信江,春水荡漾,粲如 玉带。鹰潭的山山水水,都饱含着赣东北丰厚的革命历史传统和浓郁的文化 意蕴,同时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它不愧为浙赣线和鹰厦线文汇点上一颗 璀璨的明珠。
  望着站内站外的巨大变化,邓楠对邓小平说:“您记得吧,我们以前也 到过鹰潭,是从南昌用小车送来的,从鹰潭乘火车回北京。”她指的这个日 子,就是 1973 年 2 月 19 日和 20 日。
  邓小平风趣地说,我有“三个专”:从北京到江西是用“专机”送来的; 从鹰潭到北京是挂了一节车厢,“专车”送去的;在 301 医院住院,一个人 住一层楼,也是一个“专”。邓小平谈笑风生,气氛轻松活跃,引得在场的 人发出会心的微笑。
时间过得真快,邓小平在鹰潭火车站,一晃半个多钟头就过去了。他老
人家没喝一口水,也没有坐下休息,在月台上时而信步,时而驻足,与毛致 用、吴官正侃侃而谈。
快分别时,毛致用、吴官正依依不舍,对邓小平说:“我们大家都希望
您老人家在江西住段时间。”是啊,他们表达了深受其惠的江西人民对倡导 改革开放政策的邓小平的爱戴和崇敬,表达了老表们的热切心愿和对邓小平 的想念之情。
邓小平非常高兴,挥手打着招呼,满面笑容地说,等你们更发展了,再
来麻烦你们。随后,他和毛致用、吴官正握手告别。列车一声长笛,驶出了 鹰潭站,向上海方向疾驰而去。
“等你们更发展了再来!”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邓小平对江西人民的嘱托,他期望并相信江西 这块红色的故土一定能够发展得更快些、更快些!
邓小平在鹰潭的重要谈话,是对江西人民最大的关怀、鼓舞和鞭策。送
走邓小平后,毛致用、吴官正从鹰潭迅速赶回南昌,于 2 月 2 日召开省委常 委会,传达、学习邓小平路过鹰潭时所作的重要指示。常委们认真地领会邓 小平谈话的精神,一致认为,邓小平的指示非常重要,非常及时,对我们继 续全面准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沿着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道路,加快兴赣富民的步代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表示一定深刻领会 邓小平的指示精神,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省人 民,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把江西的经济建设和各项 工作搞得更好更快一些,决不辜负邓小平的关怀和期望。
  省委这次常委会,把邓小平重要谈话的精神和江西的实际相结合,归结 为四句话:“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放得更开一点,发展更快一 点”,并以此作标题,在 2 月 3 日江西日报一版头条醒目地发表了会议消息, 极大地振奋了全省人民的精神。
不久,中央下发了根据邓小平 199Z 年 1 月 18 日至 2 月 21 日在南方视察

的重要谈话整理而成的《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全 党掀起了学习、贯彻的热潮。这篇谈话,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 了非常精辟、深刻、系统的阐述,把这一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邓小 平的重要谈话有如黄钟大吕,迅速传遍全国,响彻神州大地。蕴藏在我国社 会内部的巨大潜力,火山般地迸发出来了。我们的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 意气风发,我们的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们的国家从 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欣欣向荣,一日千里。在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和党的 十四大精神鼓舞下,这几年江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1992 年和 1993 年, 全省国民生产总值分别比上年增长 14.3%和 17.4%,1994 年上半年又比去 年同期增长 18%。
  江西,在邓小平漫长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革命生涯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历史将会永远铭记着发生在江西的这一系列令人感悟、促人坚定、催人奋起 的史实。当代中国江西的历史还将永远铭记着这一天:邓小平在视察深圳、 珠海以后北去上海的途中,于 1992 年 1 月 30 日特地在鹰潭火车站短暂停留, 对江西的工作作了重要指示。
“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放得更开一点,发展得更快一点”
——这铿锵有力的“四个一点”,凝聚了邓小平对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江西 人民的殷切期望,鼓舞着江西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 去争取更大光荣,开创一个崭新的时代!

周恩来与邓小平在 1973 铁骥


  1973 年 4 月 12 日晚 7 时 30 分,在人民大会堂一楼宴会厅,周恩来总理 正主持盛大宴会,热烈欢迎刚从柬埔寨解放区返回北京的柬埔寨国家元首诺 罗敦·西哈努克亲王和夫人一行。邓小平,这位在六年前被打倒的“党内第 二号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也引人注目地出席了今天的晚宴,其公开身 份是“国务院副总理”。
  邓小平戏剧性地突然露面,使在场的众多中外来宾都惊讶不已。一位有 幸参加这次不寻常宴会的东欧记者,事后曾这样描述他眼中的奇特人物:
  “在那次令人难忘的招待会上”,邓“只身孤影,缄默无声”。“然而, 他那对大而近似欧洲人的眼睛,正扫视着所有在场的人。似乎这孤独丝毫没 有使他感到难堪和不安,相反,他正在察看地势,端详同伴,准备迎接新的 任务和斗争。”“眼前的景象是:这边,站着‘文化大革命’的一些英雄, 他们不久前曾剥夺了邓的一切权力;而那边,则是政治的牺牲者,他现在又 站在象征权力的大厅内,并且是副总理之一。此时此刻,双方能互相揣度些 什么呢???”
同国内依然平静的宣传报道形成鲜明对照,第二天,港台及世界的许多
新闻媒介对邓小平重新出现在中国政治舞台都大加渲染。一时间,邓小平成 了海外评论中国问题的“热点”。

(一)
  作为亲自安排邓小平重新露面的人民大会堂宴会的主持人、国务院总理 周恩来来说,对宴会上及宴会后所发生的一切,都不过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一个月前,即这一年的 3 月 10 日,正是他亲自写报告给毛泽东,汇报中央政 治局几次讨论关于恢复邓小平党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职务的情况,同 时提出,由中共中央正式作出一个决定,发至全国各基层党组织,将邓小平 同志复出一事通报全党及党外群众。当日,毛泽东在周恩来的报告上批下“同 意”二字。由此便开始了邓小平坎坷生涯中“第二次复出”的历史性转折。 和“文化大革命”中再度起用其他党的高级领导干部一样,毛泽东无疑 是“解放”邓小平的最终决策者。对邓小平在这个时候复出一事,毛泽东似 乎已无必要再说些什么,他要讲的话早在半年多以前就说得再透彻不过了。
1972 年 8 月 3 日,在江西南昌郊区被“下放”达三年之久的邓小平,再
次亲笔致信毛泽东,一方面继续批判林彪罪行,同时也向党中央提出愿为党 和人民做一点工作的要求。8 月 14 日,毛泽东就该信批示周恩来,指出:
  邓小平“在中央苏区是挨整的,即邓(小平)、毛(泽覃)、谢(唯俊)、 古(柏)四个罪人之一,是所谓毛派的头子”;“他没有历史问题,即没有 投降过敌人”;“他协助刘伯承同志打仗是得力的,有战功”;“除此以外, 进城以后,也不是一件好事都没有做”。
  当然,在毛泽东这些决定性的批语之前,还冠有“邓小平同志所犯错误 是严重的”一句。这似乎便是毛作批示达七十月之久,邓才姗姗“始出”的 重要原因。此外,它还引出中共中央《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的党的组织生活 和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的决定》(1973 年 3 月 10 日中这样一大段话:
中央政治局认真讨论了毛主席的批示和邓小平同志的问题。毛主席的批

示,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待犯错误的同志总是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 盾,全面地、历史地评价他们的功过,认真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 方针。遵照毛主席批示的精神,中央决定:恢复邓小平的党的组织生活,恢 复他的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由国务院分配他担任适当工作。各级党组织要 认真学习毛主席有关正确对待犯错误干部的一系列指示,对犯错误的同志实 事求是地做出结论,进一步落实党的干部政策。??
  不难看出,在当时“左”的思想指导下,党中央的这个《决定》并没有 力邓小平的所谓“错误”进行平反;相反,《决定》还以落实对犯错误干部 的政策为其出发点,继续维护“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表明当时对解 决邓小平问题的一种历史的局限性。然而,根据中央这个《决定》,在“文 化大革命”中被打倒的“党内第二号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得以复出的事 实本身,就是对“文化大革命”错误论点和作法的一种否定。它对于进一步 “解放”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打击迫害的广大老干部,无疑是起了示范 和推动作用。应当说,这才是邓小平此番复出的“实质”所在。
  此时,真正能够洞悉并把握这个“实质”的,便是与邓小平关系甚笃的 周恩来。
(二)
  自“文化大革命”开始以来,周恩来在邓小平问题上一直谨言慎行,几 乎没有讲过什么话,即使是那种为应付场面的“违心”的话。这说明,周恩 来对邓小平是胸中有数的。1965 年,在“文化大革命”前召开的一次小型会 议上,周恩来同其他凡位中央领导人谈起毛主席的“接班人”时,曾毫不迟 疑地举出邓小平的名字,认为邓可以接替毛来“掌舵”。这倒不光是毛泽东 总在众人(包括外国人)面前夸耀邓小平的才干,而的的确确是因为周恩来 对邓太了解了。
如果说,毛泽东是由于 1931 年中央苏区发生的“邓、毛、谢、古”事件
才真正认识、了解的邓小平;那么,周恩来则要比毛泽东又提前了大约十年。
  1980 年 8 月,邓小平在同意大利女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的谈话中,曾 无限深情地追念起他与周恩来的不同寻常的交往。他说:
“我们认识很早,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就住在一起。对我来说他始终是一
个兄长。我们差不多同时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是同志们和人民很尊敬的 人”。
一生中经历过无数磨难的邓小平,是极少用这种感情色彩很浓重的语言
来表达对所尊敬的人的看法的。也许,周恩来是唯一的例外。 邓小平的女儿毛毛(邓榕)在她所著《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也提到: “我问过父亲,在留法的人中间,你与哪个人的关系最为密切?父亲深
思了一下答道:还是周总理,我一直把他看成兄长,我们在一起工作的时间 也最长。”
毛毛接下来写道: “是的,在法国的两年,在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初在上海作地下工作
的年月,在江西中央苏区,在长征路上,在革命战争中,在建国后的党和国 家最高机关中,直到周总理为党、为国、为人民鞠躬尽瘁,吐出最后一息, 父亲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一直是周恩来的得力助手和忠诚战 友。??”
正是这种战友之谊,兄弟之情,把这两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紧紧联系在一

起,患难相依,生死与共。
  1969 年秋,党的九大开过不久,党中央对在京的老同志作出统一“战备 疏散”的安排。其中,决定将仍戴着“党内第二号走资派”帽子的邓小平及 其家人安置在江西,让邓在有限的范围内半劳动、半休息。
  10 月 18 日、19 日,就在林彪“一号命令”下达的同时,周恩来接连从 北京打电话给江西省革命委员会,对邓小平一家的安排作出特别指示和交 待。他首先否定了江西省革委会负责人原拟将邓小平安置赣州的意见,指出: 赣州离南昌较远,交通下便,且又是山区,生活条件较差,故将邓一家安排 在这里不妥。随后,周恩来提出具体建议:应选择南昌市郊为宜,所住房子 也应是一栋两层的楼房,楼上是邓夫妇居住,楼下为工作人员住,并且最好 是独门独院,既能出来散步,又能保证安全。
  根据周恩来的意见,江西省革委会撤回了原来的安排,最后将邓小平一 家安置在位于南昌市郊新建县望城岗的一套某步兵学校校长(少将)的住宅
(通称“将军楼”),其条件基本符合周恩来提出的那些”建议”。而邓小 平“下放劳动”的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也离其住处不远。
  一直等到江西省革委会的“修改方案”完全落实,在北京的周恩来心中 的“石头”才算落了地。
同年 10 月 20 日,邓小平夫妇等乘飞机离京直飞南昌。从此开始了半劳
动、半读书的“谪居”生活。 打这以后,为国内外纷繁事务缠身的周恩来,便一直念念不忘“下放”
到千里之外的邓小平一家。
  一年后的 1970 年秋,党中央在江西庐山召开九届二中全会。就在这次会 议上,林彪一伙为抢班夺权而大闹庐山。为此,毛泽东写下《我的一点意见》, 批判了原“中央文革小组”组长陈伯达,揭露了林彪集团的篡权阴谋。
庐山会议期间,实际上起着“秘书长”作用的周恩来异常忙碌、紧张。
陈伯达等人事发后,他曾连续工作达三十多个小时未合眼,终因过度疲劳导 致心脏病发作,在场医务人员立即进行抢救。??
然而,在如此紧张的环境中,周恩来却想起了住在离庐山不远的邓小平
——这位二十三岁就担任中央秘书长的办事果决、举重若轻的老战友! 一天,他对身边的保健医生张佐良说:“这里(指江西)现有我两个熟
人呢!一个是你的同行,她叫郑淑云(即周总理保健护士,当时在卫生部江
西“五·七”干校);另一个是我的同行,叫邓小平,现在南昌附近住。一 个‘郑’,一个‘邓’,两个“耳刀,嘛!”
  在林彪、江青两个集团尚羽翼丰满、权力炙手可热的 1970 年秋天,周恩 来竟直呼还戴着“党内第二号走资派”帽子的邓小平是“我的同行”!可见 邓在周心目中所占有的位置。
(三)
  1971 年 9 月 13 日凌晨,随着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荒漠里的一声猛 烈爆炸,历史宣告了林彪反革命集团——这个“文化大革命”中孕育出的怪 胎的彻底覆亡。在处置惊心动魄的“九·一三”事件的前前后后,周恩来以 其毕生所铸就的信念、智慧和忠诚,全力辅助毛泽东,保护毛泽东。
  同年 11 月 5 日上午,邓小平夫妇在他们“下放劳动”的新建具拖拉机修 配厂内,“享受”了一次相当“革命群众”的政治待遇——和该厂全体工人 一起听中共中央《关于林彪叛国出逃的通知》(9 月 18 日)的文件传达。这
  
时,已是林彪自取灭亡之后五十余天了。对此震惊中外的重大事件,饱经风 雨的邓小平只对家人说了八个字:“林彪不亡,天理不容!”
  “九·一三”事件后,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周恩来抓住时机,毅然举起 批判极左思潮的旗帜,实际上是对经历了五年多劫难的党和国家的“创伤” 做某些“愈合”工作,是一次对“文化大革命”错误的初步纠正,就在领导 这场批判极左思潮的斗争中,周恩来对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打击、迫害 的广大老干部给予极大的关注,千方百计为他们的“解放”和重新工作创造 条件。
  1972 年 1 月 6 日,长期受林彪一伙迫害的原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长陈 毅元帅不幸病逝。1 月 10 日,陈毅追悼大会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隆重 举行。由于毛泽东亲临追悼大会,使得这次追悼会的意义和影响远远超出其 本身的含义。在同陈毅亲属的谈话中,毛泽东连声称陈毅“是一个好人”, “是一个好同志”。他还指着在座的周恩来、叶剑英等说道:要是林彪的阴 谋搞成了,是要把我们这些老人都搞掉的。
  就在这次谈话中,毛泽东也提到邓小平,并且是把邓和时任第九届中央 政治局委员的刘伯承并列在一起的。说邓是人民内部矛盾。显然,毛泽东是 将邓小平划出了自己的“对立面”。
对在场的周恩来来说,毛泽东对邓小平问题的“定性”,正是他期待已
久的一个信号。他深知,“党内第二号走资派”一旦被“摘帽”,乃至被“解 放”,势必会带动一大批“文革”中犯“错误”的老干部重新出来工作。此 时,他多么希望这些老同志早一些得到“解放”啊!
于是,周恩来便当场示意陈毅的子女,将毛泽东对邓小平的“评价”传
出去,为邓小平的早日“复出”广造舆论。 与此同时,周恩来自己也充分利用各种场合,将毛泽东的意思“捅”出
去。
  同年 1 月下旬,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外地一个会议的代表时,当着 江青、姚文元等人的面,明确提到邓小平的问题。指出:在揭批林彪的过程 中,一定不能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林彪这伙人就是要把邓小平搞成敌 我矛盾,这是不符合主席的意思的。
这里,周恩来又进了一步:他直接将邓小平划到了林彪一伙的对立面,
实际上等于说,邓也是属于毛泽东所说的“我们这些老人”之列。
  同年 4 月 24 日,《人民日报》发表经周恩来亲自修改、审定的题为《惩 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社论,其中写道:
  “要严格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除了极 少数混进革命队伍的阶级敌人和屡教不改、不可救药的分子外,对一切犯错 误的同志,不论老干部、新干部,党内的同志、党外的同志,都要按照‘团 结——批评——团结’的公式,采取教育为主的方针”。“正如得过伤寒病 可以产生免疫力一样,犯过错误的人,只要认真改正错误,善于从错误中吸 取教训,有了免疫力,就有可能工作得更好”。
可以看出,这些文字,在当时都是有根强的针对性的。 据邓小平女儿毛毛撰文回忆,正是在这个时候,“我们家的政治环境开
始有了一些转机,生活待遇也较以前逐步好转”。随后,中央又批准邓小平 提出的关于让其子邓朴方回京治病的请求。
这一年 8 月中旬,毛泽东作出了前面提到的关于邓小平问题的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