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尼三节 阻尼:四月,一种刻骨铭心的召唤萦绕在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7:55:39

四月,一种刻骨铭心的召唤萦绕在心!

人间四月天,到处都弥漫着童话般的浪漫,到处都飘逸着风情万种的芳菲。记忆中的四月,清新而温暖,田野一望无际的油菜花,河岸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小溪中嘎嘎欢叫的鸭子,草地上嬉戏奔跑的孩子,天空中飞舞的风筝,还有空气中弥漫的花香以及青草的味道……对这个季节,我似乎有着超乎寻常的情感和期待,每到春天来临的时候,就会早早地臆想着四月那草长莺飞、花红柳绿、姹紫嫣红的大千世界,人间美景。

     燕子传言莺送信,伴随着四月的春风,情牵意惹的清明姗姗而来,这是我们追思先人悼念逝者的节气,它承载了太多的感伤与幽思,如一种刻骨铭心的召唤,总在心头萦绕。“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按理说清明应该是有雨的,这雨,不仅是为了渲染氛围,也是感情的一种宣泄吧!站在雨中,不需要任何的雨具,只一点微微的风,将雨丝拉成斜线,置身其中,面前是一坟,坟前伫一人,默默无语,任雨滴和着泪水在脸颊放肆。无论路有多远,无论身在何方,就是这种召唤,化作相思,化作牵挂,化作异乡苦涩的滋味。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古人是非常重视清明时节扫墓的。清明假日,丈夫和我带着儿子,一家三口前往丈夫的故乡扫墓,这是我第一次随丈夫回乡祭祖。现如今,由于严防森林火灾隐患,人们扫墓时一般都不烧化纸钱了,有关部门也建议大家移风易俗,用撒花瓣、插鲜花、栽小树、献花篮等温馨文明的方式代替以往的焚香烛、燃冥币、烧纸钱等传统方式。但见,乡村渠畔、山野林间,处处是扶老携幼踏青祭祖的情景,高高低低的坟头上隐隐现现飘动着五颜六色的彩挂。今年的清明节虽没有象征哀思的霏霏细雨,却并不影响我们对已故亲人的怀念与追悼。挂坟祭奠,捧菊怀人,我们对已故的亡灵充满了怀念,也充满了敬畏,我们的行为是庄重的,我们的心是虔诚的

清明节,对孩子来说是一件乐事。虽然有凭吊祖先的沉重,但人土相隔,逝者已逝,能在这个特定的日子来看看那个坟堆,默想一下,悼念一下,记了恩情,露一个笑脸,高高兴兴,我想,这才是土下或天堂里的人所乐见的。大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玩的活动。由于清明上坟都是要到郊外去,因而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吧。春花、春景、春韵,清新的空气和花枝招展的原野,美得令人心悸!

中国的节日,大凡都易诱发人们对道的感悟,诱发人们对山水精神的感悟,对天地精神的感悟。依山悟崇高,傍水悟清廉;以日月悟光明,由天地悟正大。清明看上去是节日,其实是人格。没有山水精神的人格是残缺的人格,没有日月精神的人格同样是残缺的人格,而山水日月精神,说到底则是天地精神。天同覆,地同载,洞悉生死便由此而来。清明就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人生无常,生命脆弱,我们纪念那些逝去的人们,也为了让活着的人更加安心。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与除夕、中秋一样,也可以说是每一个家族大团圆的日子,在清明这一天,大家因为共同的记忆而聚集在一起,因为有共同的亲人而使得相互之间的亲情变得更加牢固。

出游是惬意的,惬意得让人有些流连忘返。也许,有人只是简单地把郊游视为扫墓之后,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锻炼锻炼难得运动的身体,这显然表面化了。庄子认为,人不必执着于生,因为生若是一次远游,那么死就等同于归。当天黑下来时,白天路上所有的惬意都成了归意,清明镌刻成一种记忆,让人铭记。四月的夜晚,清风随行,空气中仍然可以嗅到被阳光亲吻后溢出的淡淡花香,擦拭季节的斑驳,多日以来沉寂的心境被释放了,穿过春的梦境,拈一缕情丝,寻找生命中的那份感动。品读清明,读那杏花村中的清酒,读那游子绵长的怨怅,在古老的典籍里寻找漂泊的灵魂,把追思和欢悦为四月的芳菲洒下一丝委婉的心绪,让岁月芬芳,让大地馥郁,让灵魂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