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面骑士剑国语:微软exchange系统遭到传统企业邮箱的排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2:11:23

随着微软Exchange2010消息与协作平台商用软件的成功上市,微软的“商用产品联合发布体验盛典”大幕也于三月份隆重拉开,由此微软新一代商用信息化的销售重心也正式转向中国市场,同时也标志着针对中国信息化商用市场的微软浪潮已经启动,一场在中国更大的信息化风暴也正在国际软件巨头之间酝酿着。

 但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行业的声音突然大了起来,那就是中国的传统的企业邮箱行业。人们开始注意到了中国年轻的本土企业信息化的成长状态。这时一些老牌的企业邮箱供应商甚至公开抵制微软针对中国的企业信息化洗礼。认为这是一种信息化侵略,认为这是微软垄断中国企业信息化市场的前兆。甚至带有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疾呼救救中国的企业信息化行业。国内企业邮箱企业为何如此恐惧?!微软的企业信息化洗礼到底为何物?

  我们把目光转向2006年,这时一个叫做阳光互联的互联网公司与微软达成了某项应用软件托管的落地协议,并且聚集了一支专业化的技术服务团队,经过了两年的发展终于建成了以微软Exchange2007为模板打造的信息化协作平台,这款产品为了接近信息化启蒙状态下的中国市场,便取名“微软Exchange企业邮局”也就是现在国内企业客户所普遍熟知的“微软邮局”。

  或许大家都会产生疑问,既然都是邮局,为何国内邮局企业要动用保护民族企业的旗帜来抵制微软的进入?其实抛开“企业邮局”的外衣,我们不难发现,国产品牌的企业邮局,已经是国际企业信息化发展中上一个时代的产物了,而真正属于企业信息化引领者的微软Exchange企业邮局,已经褪去了单一的邮局功能,而蜕变成真正可以实现了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一个协作和信息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企业可以方便的管理和掌控企业的信息流和工作流。应该说微软的“企业信息协作平台”已经不仅仅是企业邮局产品的更新换代那么简单,举个例子,虽然都是交通工具,你无法用飞机和骡马相比。由于中国企业信息化升级的缓慢,目前拥有企业邮局的企业也仅占有中国企业总数的30%,所以即便是这样的国产企业邮局也占据着中国70%的邮局市场份额。然而另一组数据可以很清楚的说明这种差距的鲜明。根据著名IT咨询公司埃森哲的报告中表明,作为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源动力,微软Exchange企业消息与协作平台“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超过了70%。虽然中国市场由于企业信息化起步较晚而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但这种变革已经迫在眉睫,同时这种与国际企业间的差距必将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和明天被无限放大,最终将导致中国企业丧失国际竞争力。

  当然作为一个国人,我们有理由也有责任来保护国有信息化企业的生存空间,但面对微软的企业信息和协作平台,已经不仅仅是一款软件或企业邮局那么简单,其已经演变成一整套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我们中国企业应该尽快掌握和利用,像微软Exchange中国产品总监说的那样:中国难以抗拒以此来完成企业信息化升级和产业结构转变所带来的低成本和高效率……..

  我们不用想象在不久的未来,因为应该说这样的应用时代已经来临,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上海2010世博会,世博会期间,世界顶级的企业信息化服务商为世博所有的工作人员配置了内置办公程序的智能手机,原有的工作审批和任务跟踪等功能都由消息与协作平台通过一部智能手机而全部实现,在占地面积5.4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区内,无论工作人员身处何地,只要手持智能手机,便可随时与同事保持密切沟通与协作,别且可以随时审批和处理各种请求,无需往返奔波,找地方开会。同时这项消息与协作平台还提供高效的移动商务功能,包括短信,电话,任务,会议的提醒,还有约会,日程的深度管理还有国际上最通用的邮件推送功能—Pushmail,这些都将大大提高协作单位的工作效率和反应速度。可以预见最终世博会的举办工作将高效顺利的完成。其实这种应用案例是微软协作平台最常见的使用场景,当然随着这种沟通和协作模式的推广和深入,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项目和企业习惯于并且依赖于这种高效的办公环境。

  回顾微软在中国这块信息化贫瘠的土地上试水已经超过了4年时间,转眼这一粒种子在中国生根发芽,配合中国本土公司微软进行了无数次的中国化的实验。当该产品以星星之火的形式蔓延到了50000家企业客户的时候,微软官方也重新认可了该产品的中国化发展,使得终于达到了微软规模化进军中国市场的标准。因此也就出现了文章开篇的那一幕幕。没有人会质疑这种勇气,更没有人会用谷歌G-mail的步步退出来威胁微软Exchange协作平台的全面进入。这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需求,也是中国在进行企业信息化改革中的助推器。那么中国的企业信息化行业,也必须像中国的制造业那样去经受更多的国际化合作的洗礼,才能使其在互联网应用行业的发展中时刻保持警觉和创新。

  就在此时微软官方已经在中国开始企业信息化的助推,同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对于微软和中国企业来说这种助推的背后除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回报外同时也是一种企业信息化协作模式的真正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