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狄仁杰第四部在线:农村集体经济状况亟待改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0:02:50

农村集体经济状况亟待改善

王绍德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我国广大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因素:一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的实行,极大地释放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热情,充分挖掘了农业潜力,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解决了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二是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广大农民增收带来更多机遇;三是个体经济的发展助推了广大农民由以农业收入为主,逐步过渡到经济来源多元化。据调查,临沂市区周边地区农民收入构成中,种粮收入由改革开放之初的85%左右,下降到2008年的不到10%,农民人均收入则由1982年的180元左右增加到2008年的6500多元。

在广大农民衣食居行普遍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的同时,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却长期徘徊不前,特别是到2004年前后,农村实行税费改革,进而取消农业税,集体经济状况呈走弱态势:一方面,收入来源不断紧缩,入不不敷出的矛盾日益严重,另一方面,支出需求不断增加,村级债务逐年攀升。

从某种意义上说,村级集体经济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农村的社会稳定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事关基层组织能否良性运转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因此,关注农村集体经济,改善农村集体经济状况是摆在广大乡村领导干部面前十分迫切的课题。

一、 农村集体经济现状令人担忧

有资料显示,全国约有7000多个农村 ,由于村集体实行统一经营,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但更多农村由于分田到户,分散经营,“统”的功能衰退,致使公益事业难干,村庄经营举步维艰。

以马厂湖镇为例,近三年来,村级集体经营处于收支勉强持平,负债逐年增加的状况。2006—2008年,三年村级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338万元、754万元和2160万元,虽然2008年收入较前一年有所增加,但该年度增加的收入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支出需求倒逼形成的,“杀鸡取卵”“寅吃卯粮”的问题十分严重。经管站代管资金资料显示,2005年—2008年四年间全镇代管资金余额分别为150万元、112万元、128万元和122万元,总体呈下降趋势,而这些资金主要分布在少数几个村帐面上,大部分村代管资金几乎为零。从债务情况看,截止到2009年3月底,全镇村级债务总额为3664万元,比2007年底增加320多万元,平均每村增加债务10万多元(相当于一个中等村全年的正常财务收入),其中,拖欠村干部工资1224万元,全镇只有前桃园一个村没有负债,而债务超过100万元的村有10个,拖欠村干部工资2年以上的村有18个。

逐年减少的财务收入、居高不下的村级债务和不断增加的支出需求,使农村集体财务严重透支,积重难返。

大致说来,影响村级集体资产良性运行的因素有以下若干方面:

1、集体收入不确定性因素在增加

取消农业税以后,村级收入的来源主要是土地专业承包收入、土地流转盈余收入、矿产荒山拍卖收入、少量的财政补助或扶持资金收入、集体土地有偿使用费收入等。随着矿产资源管理权限的逐步上收和可出让荒山面积的减少,以该项收入为主的西部山村收入明显下降,由于村庄治理环境的恶化,少数村对村民专业承包土地的费用收取越来越难,形成不良债权。

2、有关部门在农村政策落实上的极端做法使大部分以土地承包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村陷入财源枯竭困境。如土地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中,以维护村民利益为由,将村集体支配的少量“机动地”收回重新分配给村民,收取的承包费平均分给村民等等。

3、集体资产被蚕食的现象日益严重。主要表现为:个别地方土地承包价格明显偏低,村集体受损,少数人受益,临近村庄的集体用地逐渐被圈占,资产性“四荒地”被低价转卖。为了获得急需资金,有的村干部“竭泽而渔”,把属于几年、十几年之后才能收取的承包费降低标准提前收取。

4、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使用不规范,有的甚至几年没有兑现。

5、居高不下的非生产性支出,成为村级支出的主要组成部分。如冠冕堂皇的业务招待费,屡禁不止的高额出租车费,莫名其妙的“办公费”等等。

6、名目繁多的升级达标评比活动,引发部分收入来源无固定的村举债经营。

7、行政乱作为。有的村为了一时工作好做,不惜牺牲村集体利益,超标准超法定年限赔付土地费用;有的为获取一定政绩,不顾村情,债台高筑,盲目增加固定资产投入,有的村现有可支配收入三五年的总和都难以还清一次随意决策形成的债务。

8、干部职数过多,没有严格执行党委限员规定,挣钱不干活,干活挣不到钱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治。

以上种种都是目前村级经营中普通存在的现象,应当引起高度关注。

二、积极探索壮大集体经济的有效形式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央就明确指出“集体经济是我国农业向现代化前进的不可动摇的基础,它具有个体经济不能比拟的优越性,这是农业发展历史证明的”(1980年9月《各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座谈会纪要》)。1991年,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加集体可以统一支配的财力和物力,是完善双层经营,强化服务功能的物质基础,是增强集体凝聚力,促进共同富裕,巩固农村社会主义阵地的根本途径。”“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主要靠利用当地资源进行开发性生产,兴办集体企业,增加统一经营收入,同时要搞好土地和其他集体资产的经营管理,按照合同规定收取集体提留或承包金;还可以发展服务事业,合理收取服务费。”这个决定是在农村改革进行到攻坚阶段对农村集体经济的地位和如何发展集体经济提出的最完善、最切合实际的意见,对当前如何发展集体经济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目前农村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1、在现行农村政策指导下,规范土地承包管理,严格管好用好专业承包土地,属集体资产性收费,应收尽收。真正发挥“双层经营”的优越性。

2、积极化解债权债务,在理顺债权债务关系,积极偿还债务的同时,努力回收债权,通过法律手段强化承包费及其他陈欠的清理。

3、探索农村宅基地超标准有偿使用的新路子,以旧村改造等工作为契机,盘活旧村闲置土地,创新集体土地有偿使用机制。

4、建立和完善税收分成制度,进行属地税收向村集体按比例返成尝试,鼓励村级组织积极培植税源。

5、在各级财政状况明显好转的前提下,落实财政转移支付政策。

6、积极引导土地流转和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完善程序使村集体获得“土地流转盈余”收益。

7、提倡条件好的村大胆尝试,走集体合作化道路。历史和现实的实践都证明,合作化是我国改变农村面貌、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途径,农村集体化合作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趋势。在目前条件下,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使其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也是弥补村级组织资金不足、服务不到位的有效办法。

三、认真执行财务预算制度,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集体资产管理机制

去年,党委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实行预算审计制度的意见》,对规范村级收支行为,控制不合理支出起到了重要作用,这里提出《意见》以外的几点建议:

一是要加强对村领导班子特别是村支部书记的教育培训。管理好不好,关键在领导。要让村级“一把手”在对待村集体经济方面宏观上着眼长远、科学谋划,不断子孙路,微观上精打细算,以收定支,不花无效钱。今年,由于道路建设占地等因素,部分村可能要获得较大数额占地补偿,建议党政主要领导亲自过问这些款项的支出安排,坚决杜绝侵害群众利益、不顾将来发展的倾向。

二是有关部门在工作安排和涉农收费等方面要本着重视三农、呵护基层的情怀,为基层着想,不增负担,不添麻烦。可有可无的升级达标活动尽量不搞。

三是对村级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对于铺张浪费、以权谋私或人为造成集体资产流失的干部,轻者批评,重则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四是积极探索村干部管理考核新机制。打造廉洁高效的新型农村领导班子,努力降低管理成本,压缩村干部补助支出。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逐步建立资金稳定、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这一工作目标,无疑为农村广大基层干部带来希望,但要实现这一目标,还需付出巨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