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掉一竖打一字:【文字信息提取题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0:28:23

【文字信息提取题型】

这类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在阅读时,能否抓住一段话或几段话的主要内容,以明确这段文字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同时考查学生对语段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以及表述能力。

我们不妨从下面几个方面来研究一下文字信息提取题解题的一般性规律。

一  忠于原文,尽量不用自己的话来转述信息。

许多考生在解答这类题时随心所欲地用自己的语言来组织句子,结果考试下来自认为胜券在握却失分严重。为什么呢?因为这些考生没有掌握这类题解答的基本原则。这类题一般来说是要我们概括其信息的,从实用的目的来说,是要我们把自己得来的信息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别人。要保证信息传达的准确无误,是必须要忠实于原文的,即我们要用原文的词句把自己从文中得来的信息传达给别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原文作者在表达信息时所选用的词是经过认真选择的,是最能准确地表情达意的。而我们在传达这些信息时,不管我们用怎样贴切的近义词都无法替代原文词语的含义,近义词再近也是有区别的,汉语中几乎没有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词语。即使有,那数量也是极少的。所以,我们不要企图用自己的语言去传达你所得来的信息。

【例】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得超过12字)

11月22日至23日,25所中国重点高校在德国柏林举办推介会,这项名为“2002柏林中国校园”活动的举办目的是:树立中国现代教学和科研形象,吸引更多的德国学生到中国留学和从事科研。我国在德国举办这种形式的博览会还是首次,其对象是德国“非汉学专业的学生”。

解析: 叙述的事件主体是中国重点高校,事件是在德国柏林举办推介会,吸引更多的德国学生到中国留学和从事科研,据题目要求,字数不得超过12字,再次删除次主要的信息(文字),即可得出:中国高校到德国招生。叙述准确、清楚,不会产生歧义,不会丢分。

二、审清要求,明确答题方向,采取针对性措施。
  ㈠单个材料:

提取信息之类的题目要求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1、概括一段话的主要信息(主要内容、中心意思、主要意旨,要旨)。
  看到题干中有“主要……”类的字眼,我们就要注意答题时要从整个语段考虑。往往是有几个自然段(或几处层次)就有几个信息要点。如果我们的答案要点数量和语段(层次)数量不相符,那么一般情况下,我们肯定遗漏了内容要点,要回过头来认真检查,将遗漏的信息要点补上。相反,就会概括得完整准确,甚至和标准答案一模一样。如:
  【例】阅读下面的文字,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
  目前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的12个附件和45个专题研究报告已全部完成,并通过专家审查,总体报告即将上交国务院。但工程沿线的水污染情况让人关注:在输水干线规划区内,骆马湖以南氨氮超标,以北至东平湖水质多为四类、五类和劣五类;黄河以北全部为劣五类。因此有关专家提出,水污染防治效果将成为决定南水北调工程成败的关键。
  解析:这段文字以“但”为标志,明显地分为两个层次,而从陈述对象上看又有两个,即“南水北调工程总规划”和“水污染防治”,所以我们拟定的答案必须包含两个信息要点。否则,肯定要失误。答案是:南水北调规划通过专家审查,防治水污染成为工程关键。

2、“用一句话概括……”或“概括成一句话……”

这种形式是比较常见的,语段的类型也相对丰富一些,关键以找出语段的中心句为主,不同类型的语段概括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下面分类进行说明。
  ①对新闻的概括
  新闻以叙事性文体为主,一般由标题(副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四部分构成。由于要考查考生对整个新闻中蕴含信息的把握,所以,它一般不加标题和结语。剩下的只有导语和主体了。那么,如果题干要求概括其“主要信息”时我们既要注意导语,又要注意主体,而当它要求我们“用一句来概括……”或者“概括成一句话……”时,如果有导语的话,我们一般情况下只用关注导语就可以了。因为导语本身就是对整个新闻事件的概括。主体(一般是第二段)就不用去管它了,它写得再长也没有多大用处。只是干扰我们的注意力罢了。而导语的一般位置在时间交代和背景交代之后,而且一定是出现在第一文段内的。

【例】概括下面一则新闻的要旨,不超过16个字。

据新华社北京2003年10月7日电(记者王黎) 为了取缔农村中小学不合理收费项目,严格控制收费标准,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从2004年开始将全面推行“一费制”收费办法。这是记者日前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了解到的。

“一费制”收费办法是2001年开始,仅在贫困地区农村小学和初中试行,即对学杂费、书本费由中央有关部门规定一个最高收费限额,除此之外,不再向学生收取任何其他费用。2002年“一费制”收费标准为:每个学生每学年农村小学160元,农村初中260元;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浮动收费标准,上浮范围不得超过20%。目前,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农村中小学,已普遍推行了“一费制”收费办法。一些地方还对实行“一费制”的学校,给予专项补助,弥补经费缺口,保障了“一费制”学校的正常运转。

解析:导语出现在时间和背景之后,即“为了取缔农村中小学不合理收费项目,严格控制收费标准”的后面,为“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从2004年开始将全面推行‘一费制’收费办法”,而这超过了题目字数的要求,再删除次重要的字,即可得出:农村义务教育“一费制”明年全面推行,而第二段的内容为主体内容,即导语的展开,可以不去理会。

如果只有一段,我们一定要找到“谁(或者什么事)”然后回答“干了什么(或者怎么样)”(回答一定要具体,千万不可含糊其辞,但也不必太具体。否则后面新闻主体便无话可说了。)千万不要到后面的段落去找。如果有字数限制的话,只用抽取导语的主干和少量必要的修饰限制成分就可以了,筛选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等要素,采用“人物(事物)+何时何地做什么(怎么样)”的形式表述出来即可。
  【例】将下面一则消息改为“一句话新闻”。
  在刚刚结束的西方七国财长会议上,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公开表示,中国出口货物价格低廉是全球通货紧缩的一个原因,这对全球经济有负面影响。目前与美元挂钩的人民币汇率已经不能反映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现状。他要求其他国家与日本一道对中国施加压力,迫使中国政府重新评估人民币汇率。舆论认为,盐川正十郎此举实为罕见,因为在以往历次会议上,与会各国从未要求单独讨论非成员国的资本自由化问题,而且这也是西方最高级别的官员公开要求人民币升值。
  解析:这则新闻只有一个段落,所以我们首先要找到“谁”——“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然后找到“干了什么”——“要求人民币升值”。进一步归纳就可得出答案:日本财长要求人民币升值。
  一定要注意的是,在第一段中第一谓语一般不是新闻的主要事实,而是其后面的内容,并且这些谓语动词一般是“表示”、“公布”、“宣布”、“透露”、“通知”、“说”、“指出”、“提出”“表明”等这一类含义比较含糊的词语,所以我们在概括此类新闻的时候一般不要使用这些动词作为概括语句的谓语。如本例就不能概括为:日本财长公开表示……。因为“表示”所带的内容太多,根本无法用一个句子将其概括。

  ②对议论性文段的概括
  这种概括形式也比较常见的。由于是议论性的,根据典范议论文的一般特点,它要求我们概括的是文段的中心句。而中心句出现的位置相对是比较固定的,一般有三种情况:首现式(出现在开头,一般是开头三句中某一句)、中嵌式(位于段落中间,且一般有“但”、“因此”、“所以”、“另一方面”、“与此相反”等总结性、过渡性的标志)、尾现式(在段尾,一般也有“总之”、“总而言之”、“所以”、“因此”等总结性的标志。)
  【例】人类要想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当然不能脱离物质性和功利性的活动。中国古代学者对这一点是有认识的。汉代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就曾引用了一句谚语:“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司马迁看到,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必有物质的需求,为了满足这种物质需求,人类就要有生产活动和流通活动,并在生产和流通活动中追求自身的物质利益。所以,司马迁认为,人们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人类从事物质性和功利性的活动,是完全合乎规律的。但是另一方面,人作为人,又不能只满足于物质利益和物质享受。除了物质的、功利的需求之外,人还有精神的需求。儒学家所强调的就是这种精神的需求。因为在儒家看来,这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所在,也就是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所在。
  解析: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议论性文段。它的分层有很明显的标志。一个是“所以”,一个是“但另一方面”。 我们要确定该段的中心句,首先可以检查一下首句,发现首句是一个以否定形式出现的浓缩式的假设句,它不符合中心句肯定陈述句的基本要求。所以,它不可能是中心句。而后面举司马迁的例子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我们把目光转移到“所以”后面,而其后面的内容恰好是由上文分析得出的结论,我们以后面的语句为重点也就抓住了这一段的主要内容。但仅靠此还不行,因为后面一个层次是一个转折性的句群,按照舍偏取正的原则,我们再把这个层次的重点转移到“但另一方面”后,就抓住了本段的实质性内容:“除了物质的、功利的需求之外,人还有精神的需求。”而此正是本题的答案。
  ③对说明性语段的概括
  说明性语段和新闻及议论性语段大不相同,但它往往也有明确的领起全段或总结全段的语句。如果是有领起全段或总结全段的语句,我们就可心直接使用这个句子作为答案。

【例】速读下文,找出表达关键信息的语句。

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用信号覆盖全球各个角落的卫星系统。目前由美国国防部发射的24颗卫星组成。它们在距离地面大约12000英里高的轨道上绕地球运行。每颗卫星都不断地向地面发出表示时间和位置的信号。地球上任何地方的接收器随时都可以收到4个以上卫星的信号。任何有接收手段的人利用这些信号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和行进速度。

解析:第一句“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用信号覆盖全球各个角落的卫星系统”是中心句,后面的都是从不同的侧面来支撑、来解释这个中心句的,因此,第一句是全段的中心句。

如果没有中心语句,我们可以很快地抓住“说明的主要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来进行迅速而又准确的概括。这种“说明的主要对象”,一般说来是在全段所有句子中的主语部分出现最多的概念或词语。

【例】阅读下文,找出文段的关键句。
  皮肤对人体的健康有重要作用,而面部皮肤的状态又是衡量皮肤衰老的重要标志。珍珠对皮肤的保健及营养有显著的功效。它所含有的多种人体不可缺少的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可以被人体表皮细胞所吸收,从而增强表皮细胞的活力,促进新陈代谢的功能。选用纯珍珠精工研制成极细粉末,配合高级脂肪醇等各种原料精制而成的各种珍珠膏对皮肤有滋润、防裂、防干燥粗糙的作用,能消除职业演员由于化妆而产生的皮肤过敏,具体保持皮肤细腻的独特功能。
  解析:这段说明性文字,出现在主语位置的对象主要有两个,即“皮肤”和“珍珠”,就数量而言,“珍珠”显然占绝对优势,而且就二者关系而言,说明的是珍珠对皮肤的作用,所以此段说明的主要对象应是“珍珠”。而具体总说该性质的语句只有一个,那就是:珍珠对皮肤的营养有显著的功效。

对叙事性语段的概括
  这里所说的叙事性语段是区别于新闻的叙事性语的常规意义上的语段。这类语段概括要抓住叙事的两个要素:人物(对象)及其行为,事件及其发展变化过程。对此进行概括即可。
  【例】将下面的小故事的内容用准确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
  梧丘的一个农民,种稻为生,他每年都要储存些陈稻谷,一直吃到新稻谷下来;新的没到口, 不敢把陈的吃光。
  一天早上,他来到田间,看到他的稻子抽穗很高,而且颗粒饱满,就高兴地走回家,说道:“新稻谷快下来了!”于是打开囤子,拿出陈稻谷,跟家里人放开肚子吃了起来。陈的眼看要吃光,而新的还没有熟,心里老是埋怨稻子熟得慢。他跟儿子、妻子轮番前去观望,把稻田踩成了路,稻子却好像更青了。
  解析:人物:“梧丘一农民”;主要行为:因陈粮将尽而盼新稻快熟,可越急越觉得稻子转青。  

3、“为下面的文段拟一个标题
  这是一种比上述概括度更高的一种形式,我们只用把上面的那种概括进一步浓缩就可以了。如拟写新闻标题,要使读者一看到标题就能了解新闻所报道的内容,根据新闻标题简洁、新颖、醒目的要求,我们只要筛选出主要信息,采用“人物(或事物)+干什么(或怎么样)”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可。

  【例】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2字)

新华社北京3月23日电  文化部日前要求各地文化部门查处《臭作》等四款存在非法内容的电脑游戏。

记者了解到,文化部门在市场上发现的这几款违法游戏新产品,存在大量的不健康的内容,违反了我国的法律规定,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文化部办公厅日前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文化部门立即会同公安、工商、电信等部门,组织执法人员对传播这些违法游戏的网站、场所进行检查。一经发现上述电脑游戏,立即查禁、收缴,并根据线索,追根溯源,严查彻究,依法给予处罚。

解析:导语部分“文化部日前要求各地文化部门查处《臭作》等四款存在非法内容的电脑游戏”字数超过了题目的要求,根据简洁、新颖、醒目的要求,删除次要信息,采用“人物(或事物)+干什么(或怎么样)”的形式,可得出:文化部要求查处《臭作》等电脑游戏。

4、“给……下一个定义
  这是与上面所有概括都不尽相同的一种概括形式。它主要针对说明性文字。但由于一般情况下题干所指示的对象都很明确,所以我们不用再去下力气找“对象”,而只用把对象的所有属性都找出来,再按一定的合理的顺序排列出来就可以了。

一般的方法是:①确定主干句。②把归纳出来的对象的所有特性按一定的顺序合理地插入相应的位置(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定义的基本要求是要周延,即把对象的所有特性都概括进去,否则就会产生漏洞,违背逻辑规律)。
  【例】给“光化学烟雾”下定义。

汽车和某些工厂都会排出许多废气,里边含有大量的碳氢化合物,这些有害气体经太阳紫外线照射后会发生光化学反应,于是产生了浅蓝色的烟雾。科学家管这种烟雾叫“光化学烟雾”,是一种严重的大气污染。20世纪50年代的洛杉矶拥有250万辆汽车,每天大约有一千多吨有害气体排入大气。

解析:①找出主干句:浅蓝色的烟雾叫“光化学烟雾”;②找出所有特性:a.汽车和工厂排出废气中含大量的碳氢化合物(原始材料);b.经太阳紫外线照射后产生(形成条件)c.有害气体(性质)。将②排列后插入①即得到:汽车、工厂排出废气中的大量的碳氢化合物经太阳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的浅蓝色有害烟雾,叫光化学烟雾。

㈡多个材料:

题目表现形式:阅读多个材料,从中得出探究结果;明确要求从多个不同材料中找出共性的问题。

解题要领:认真思考多个材料之间的联系,加以比较分析,或者理出因果关系,或者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归纳出事物的共性和个性。

【例】阅读材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好些年前在西藏枪杀、乱逮野生动物是不受法律惩罚的,当年可可西里举目可见的藏羚羊、野马、野驴、雪鸡、黄羊等已成凤毛麟角了。

材料二:藏羚羊为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栖息在西藏等高原地带。喜群居生活,性怯懦机警,常出没在人迹罕见的地方。

材料三:近几年来,武警官兵保护可可西里生态环境打响了艰苦的保卫战……如今,在可可西里的青藏公路沿线,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成群结队,不时向过路车辆鸣叫相迎,挥蹄致意。

解析:材料一突出时间是“好些年前”,野生动物没有受到保护,至今已为数不多,材料二突出藏羚羊以前的习性,材料三则突出了现在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成果,从二、三两则材料还可看出藏羚羊的习性已发生变化

答案示例:①藏羚羊原来没有受保护,已被枪杀、乱逮所剩不多了。

②藏羚羊生活习性也可改变。

③武警官兵已开始加大力度保护藏羚羊等野生动物。

【例】阅读下面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几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在汶川地震发生的第二天,联想公司宣布向地震灾区捐款1000万人民币,600余名员工自发为灾区同胞献血。

央视18日举办的“爱的奉献”赈灾晚会以空前的阵容共筹集到善款15亿1400万元。演艺界代表,作家代表,部队文艺工作者,体育界代表和港澳台艺人代表百余人参加了此次义演并奉献了爱心。

在江门市慈善会办公地点,许多群众自发前来捐款、捐物。因前来捐款的市民十分踊跃,一度排起了30多米的长队。

5月27日,志愿者服务队在都江堰天府大道受灾群众安置点筹建了一所帐篷学校,让失学儿童能尽快回到校园,开始新的学习和生活。

解析:通读材料后发现,各段都围绕震后社会各界人士的行为表现来说,共性是捐款捐物,奉献爱心,支援灾区。而且,学生只关注物质上的捐款捐物,而容易忽视精神上的爱心表现,出现答题不全面的问题。

答案:社会各界踊跃捐款捐物,奉献爱心,支援灾区。

三、斟字酌句,准确表达

信息提取题往往都有一定的字数限制,我们筛选出来的信息组合成句后,字数常常超出限制,这时还必须结合字数要求对信息再次筛选,可以删去一些次要的信息,然后加以组合成句即可。

【例】根据文段内容,指出爬山虎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40字以内。

爬山虎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它的叶片较大,呈广卵型,宽10至20厘米。炎夏,从根部吸收的水分经叶片蒸腾,可带走空气中的热量,降低环境温度。它的茎叶密集,覆盖在房屋墙面上,可以遮挡强烈的阳光,又可以使空气在叶片与墙面之间流动,因而降低室内温度。它的卷须式吸盘能吸收墙上的水分,有助于潮湿房屋的干燥;而干燥季节,有它遮蔽墙面,又可以保持房屋的湿度。它的绿叶能制氧,是空气中氧气的一个重要来源。它的枝叶攀援在围墙、房屋的墙面上,可以吸收环境中的噪音,还能吸附飞扬的尘土。

解析:初步概括时容易答成“爬山虎可以降低温度,遮挡阳光,潮湿时,可保持房屋干燥,干燥时可保证房屋潮湿,能制造氧气,吸收噪音,吸附尘土。”可这超出了题目的限制要求,所以必须进行删减,抓住爬山虎在降低湿度、调节温度、制造氧气、吸收噪音、吸附尘土等这五方面的环境保护作用来归纳整理答案即可。有些学生答案中还带有一些修饰成分的词语,如“吸附飞扬的尘土”等,这些不应该出现在答案中。

 四、注意整体感知文段。

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理解文章的总体思路,弄清结构层次;理解文章各段之间的关系、顺序,进一步整体把握文章;概括各段、各层大意,文章的中心内容;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题型拓展:

【例】填入下文划线处恰当的一句是(  )

“木桶理论、短板效应”的意思是:一个由很多块木板箍成的木桶,尽管绝大多数木板都很长,而有一块木板很短的话,它的最大盛水量也只能达到最短的木板的上沿。著名教授陈鹏把制约游泳成绩的几个因素比做木板,             

A.只能几个因素都突出,才能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B.如果一个因素欠缺,那将影响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C.如果一个因素很突出,并不能迅速提高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D.如果几个因素都欠缺,必将影响运动员的整体成绩

解析:学生完成此题首先要明确,“木桶理论、短板效应”提示的主要信息是个体因素对整体的负面影响,能准确把握了信息内涵,进行答案选择就不会有问题了。答案:B

【例】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小演说家”明明准备在班里开展的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活动中作“我是如何读书的”主题演讲。他为撰写演讲稿搜集到以下三则材料,但有一则不符合他演讲的主题要求,请你帮他找出来,并说明不符合要求的理由。(安徽2006)

材料一:现在常听人说:“多读杰作,学取技巧。”这话是不错的,但倘使他读杰作的时候,心里总惦记着“快学技巧呀!”他在杰作的字里行间时时都发生“这是不是技巧”的问号,那他决学不到什么技巧。

材料二:那些有学问对我有用处的书,我用吃橄榄的办法阅读,反复咀嚼,徐徐品味;那些有学问然而对我用处不大的书,我用吃甘蔗的办法阅读,啜其甜汁,吐其渣滓。

材料三:最近,东方图书市场内各类包装精美的高价图书特别畅销,不少人买了是作为礼品送给亲戚朋友的。对此现象,有关学者认为,将包装精美的图书作为礼品送给别人,虽然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人们对文化的重视,但如果仅限于此,就会流于形式,导致读书浮华风气的蔓延。

解析:本题限定了条件,从不同材料中找出不符合活动主题的信息,这要求学生在提取三则信息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再根据题目要求进行筛选,难度加大。

答案示例:第三则不符合要求。因为第三则是对社会上读书浮华风气的批评,与演讲的主题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