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头虎尾:广东人与广东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7:53:38

文:网络     编辑:荷花小女子
一部广东人及其文化的演化史,其实就是一部中国中原文化与广东土著的百粤文化碰撞、交融与对话的历史。
第一类广东人是广府人。秦始皇灭六国、完成大一统之后派大臣任嚣、赵佗带50万人南下,进入广东,开始了中土汉人与广东土著百粤人的融合。史禄修建灵渠,沟通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加大了这种民族交融的进程。至大唐盛世,名臣张九龄开辟梅岭,北人南移达到高潮。从中原迁移到珠玑巷,再散布到西江、北江及珠江三角洲等地的移民,可以说是现在广东的先民,我们称之为广府人,他们说“白话”,也就是广东普通话。广府文化的中心城市就是广州,其自古以来也是广东乃至岭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第二类广东人是潮州人,也称潮汕人。潮州人也是中土汉人不断南迁与当地先民融合产生而成,他们基本活动在韩江流域,说潮州话,属于闽南语系。说到潮汕人不得不提及唐朝时的大文学家、政治家——韩愈。他被贬到广东潮汕,曾经作诗一首,流露出中土人士对广东这个“化外之地”的恐惧。“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本为圣明除弊政,敢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这里的“潮阳”就是今天的潮汕一带。当时,该地与中土间的文化落差太大,大文豪韩愈也就成为了潮州的文化之父、“吾潮导师”。当地人也把江改为韩江了。这可能是这位得罪皇帝被贬至此的韩大师所万难预料的。
第三类广东人是客家人,他们是比广府人、潮汕人较迟南迁的汉人,经由江西、福建来。平原地带和沿江流域都被别人捷足先登,“先到为君,后到为臣”,客家人只好居住在山区,与当地的瑶、畲、壮等少数民族杂居一处,正所谓“逢山必有客”。由于居地偏狭,既无江河之便,又无通衢之利,客家人的生存环境相对封闭,从而保持了许多当时中土文化的特点。潮州人和客家人生存的环境不同,文化也就不同。一般而言,客家人重文,潮汕人重商。
广东人和广东文化除此三大部分之外,其余都是围绕此延伸而来的,于是形成了一些亚文化体系。从潮州过来,是海陆丰,“天上有雷公,地下海陆丰”,脾气暴躁,反抗意识强烈,革命烈士彭湃就是这个地方的人。他们基本属于潮汕文化的余脉。而惠州则是客家人的延伸,但更多的还是受广府人的影响。东莞原先属于惠阳,一部分说客家话,一部分说广府话。深圳也是以说客家话为主。粤西包括雷州半岛、湛江等地方都说广府话。粤北的韶关基本上为客家人,以五岭为界,岭北、岭南都是客家人的地方。
这个背景形成了广东文化的几个特点。其一是对中土文化有极强的向心力和内聚力。他们貌似少数民族,其实是最单纯的汉族人。广东人有非常浓烈的爱国情怀,不会对中土文化产生离心力。中山先生的革命事业,最大的支持者和赞助人就是在海外的广东华侨。所以,在广东得风气之先、地利之便,经济一花独放之时,有人担心广东会因为经济的飞速发展而产生脱离中央的倾向,我就断言,根本不可能,原因就是基于对广东人及其文化的深刻体会和认识。
其二是背靠中土、张扬外向的文化。外向是因为生存的压力巨大,不得不朝外拓展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因此广东人披荆斩棘、外向拓展的能力特别强。这其中潮州人表现得尤为突出。潮汕地区人口压力历来很大,你去到韩江平原,那里村在城里,城在村里,连绵一片,根本区分不出哪是城市哪是乡里。历史上潮汕地区,女人作绣(潮绣很有名),男人耕田,因此他们被称为能在土地上绣花的人。
人多地少,历代的统治者解决问题的途径,一方面是逼着他们种田(只能发挥聪明才智,努力提高种田效率),另一方面就是迁徙潮汕人开发荒田。人多地少造成的另外一个景观就是风起云涌的出洋潮,早在宋朝,潮州人就已迁居东南亚。目前潮汕人已遍布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人数达1000万左右。客家人的足迹也是非常广泛,据称仅仅在海外的至少有500万。
其三,广东人外柔内刚,很爱国,离故土越远,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就越强。整个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都与广东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康梁的公车上书,掀开了戊戌变法的帷幕;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吹响了古老中国走向共和的号角;北伐革命、广州起义、农民运动讲习所、国共第一次合作、省港工人大罢工,宣告了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
潜心研究广东的历史,不难发现一个独特的现象:广东往往是报晓的雄鸡,是盛开在隆冬季节的梅花,一旦阳光普照,春天到来,百花绽放之后,就自行凋谢了。1927年到1949年,1949年到1978年的广东就是这样,20世纪90年代后的广东随着大上海的崛起也是这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