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洋演过那些现代剧:清丽高贵的元青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3:46:02

元青花的出现在中国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清丽高贵的元青花如今已价值连城,在国际拍卖市场上拍出了天价,可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人们还不识元青花的真面貌。 
  

    青花瓷是指一种在瓷胎上用钴料着色,然后施透明釉,在1300℃左右高温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釉下钴料高温烧成后,呈现出蓝色,习惯上称为青花,早在明洪武25年刊印的《格古要论》就云:“近世有青花及五色花者,且俗甚!”可见当时的青花并不为士大夫文人所赞赏。1929年英国学者霍布森公布了一件纪年铭文的元代青花云龙纹象耳瓶,现藏英国伦敦大学的戴维基金会。瓶高63.6厘米,青花发色浓艳,白釉泛青。直口长颈,颈部两侧附有象鼻形双耳,溜肩深腹,胫部内敛。通身上下共有八个层次的图案纹饰,分别为缠枝扁菊、蕉叶、飞凤、缠枝莲、云龙等,气势雄伟,花纹精美,其颈部有题记:“信州路玉山县顺城乡德教里荆圹社,奉圣弟子张文进喜舍香炉、花瓶一付,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星源祖殿,胡净一元帅打供。”题记披露了这一故事:公元1351年4月,今江西玉山县的张文烧了花瓶和香炉施舍给道教神殿,祈求家人平安吉祥。那时正值元末农民大起义的时候,玉山县正是两军交战的中心区域。可惜的是霍布森报告并未引起世人的重视。直到1952年美国学者波普发表了新的研究报告,加上元青花的不断出土,才引起了世人的重视。
  

    元青花在景德镇兴起绝非偶然。“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司马迁讲得很有道理。元青花制法比青瓷、白瓷或影青更简单,烧成的利润好,用过去所没有的新描绘方式,自由画出各种花纹,以表现其趣味性,受到人们的欢迎。同时元朝强大的外征政策,以武力来扩大销路取得很大的成功,制品输往当时的波斯和南方的苏门答腊。
  

    中国的瓷器全世界收藏很多,完整的元青花却很少。国外有200件,国内约有100多件。物以稀为贵,人们对元青花的认识才几十年历史,民国时虽然是文物造假的高峰期,但还不知造元青花的假,近二十年祖国大陆和台湾开始做起了仿品,以图在市场上谋取暴利。
  

    元青花的特征概括如下:钴料有进口与国产两种,进口料绘画的青花色泽浓艳,釉面有黑色斑点,国产料的青花色调与进口料的浓艳不同,没有黑色斑疵,纹饰比较简单草率,多用于小器上;罩于青花之上的面釉,多为白中闪青;青花构图严谨,重视主次谐调,色彩艳丽;惯用多层连续的花边纹饰,主题纹饰有游鱼、水草、云龙等,人物稀少;大件器如梅瓶、大罐的胎体有明显的粘接痕迹。
  

    人们会问,元代短短的90多年历史,长期以来具有正统思想的汉人不屑一顾,怎么会产生如此精美成熟的青花瓷器。元青花盛产归结到一点,市场的需求和本身所具有的生命力,成本降低,销售扩大,青花瓷最终成为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而闻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