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查看财富值:陆汝安:连编制都可卖,还有什么不能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12:39:30

陆汝安:连编制都可卖,还有什么不能卖

2012-02-10 13:32:48 来源: 红网(长沙) 有693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4)

虽然和古代的捐官比起来,柏乡县的变卖编制事件,在道义上看起来好像要更站得住脚。但民众可能会认为,连严肃的国家事业单位编制都可论价买卖,那还有什么不能出卖?还有什么不能买到?

作者:陆汝安

邢台市柏乡县去年12月进行了一场招聘,拟招收60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这场考试过后,有通过者称,根据学历不同,他们被要求缴纳5万元至8万元不等的“公益赞助”。柏乡县政府被认为在变相卖编制。(2月9日《新京报》)

太阳底下无新事。柏乡县的变相卖编制,让我们想起了古代的捐官制度。

我们知道,封建社会长期存在捐官现象。只要捐纳一定数额的银两,就可以获得朝廷授予的官衔(虚衔或实职),每个官位,都对应一定的价码。据史料记载,乾隆三十九年,捐郎中为九千六百两银,员外郎八千两,道员一万六千四百两,知府一万三千三百两,知县四千六百二十两,最低级的从九品小吏一百八十两。从这些价钱看来,捐官代价真是不小,普通老百姓一般难以问津。

但捐官的盛行,往往带来吏治的腐败。只要出钱就可以做官,因此就产生了大批昏庸无才的官员,而且由于官位是买来的,捐官的人一旦上任,理所当然要想方设法贪污,获取可观的回报,到头来,受害的自然还是老百姓。作为统治者,也深知捐官的弊病。一般来说,如果不是逼不得已(比如因为打仗或者天灾导致财政严重困难),一般也不会推行这项制度。

和古代的捐官比起来,柏乡县的变卖编制事件,在道义上看起来好像要更站得住脚。首先是打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名头,拟招收60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然后还要进行招聘考试,虽然经过记者调查,笔试弄得其实不太规范,完全有作弊的可能,但不管怎样说,毕竟是考了;当然,还有面试、体检也是免不了的。

即使到最后的收钱关口,也要美其名曰为“公益赞助费”。不过,虽然是“公益赞助”,但却不是自愿的,“不交肯定不给办人事手续”;也不是想交多少就交多少,“本科一批二批5万,本科三批6万,专科8万”,可谓“明码标价”,童叟无欺。看到这个价钱,乾隆时期出了大价钱捐官的人如果复活过来,一定会感叹这个价钱其实并不贵,倒要羡慕柏乡县那些考生了。

我们无从得知柏乡县变卖编制的初衷,也无从推测,如果真正把钱收上来,这笔钱最终又用于何处。就算我们善意地假设,柏乡县收这笔所谓的“公益赞助费”,确实想补充财政实力,用于民生和公益事业,但是,我们还是要说,这笔钱不能收。

因为,一旦开了先例,可能会导致的腐败、不公现象姑且不说,最致命的后果,是会给民众带来极其不好的示范效应。民众可能会认为,如果连严肃的国家事业单位编制都可论价买卖,那还有什么不能出卖?还有什么不能买到?而这种认知如果弥漫社会,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最终可能会伤及每一个人:政府丧失公信,社会丧失诚信,民众丧失做人底线。这些损失,是收再多的“公益赞助费”,也弥补不了的。


(本文来源:红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