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eg视频观看:“上海是一个海” ——解读上海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2:54:47
 

“上海是一个海”,40年代文人胡风曾以此作为自己一篇文章的题目,虽然时过境迁,文章本身已经显得不合时宜,但这个标题却极为生动地道出了上海的个性——广袤的文化空间呈现出多元杂糅的特点,都市的波澜起伏中蕴藏着时代的巨大变力。 对城市文化的研究实质上是对文化现象与文化景观的解读和阐释,由此深入特定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核,发掘支配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的深层结构。城市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商品经济的勃兴以及市民社会的形成密切相关,尤其是在进入工业时代之后,逐渐成型的现代城市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张力——人群的迁徙、公共空间的扩容和生活方式的变易无不昭示着现代文明对人类聚居生活的冲击力,于是“都市”的概念正在逐渐取代我们对于“城市”的认知。 对于现代中国来说,没有哪一座城市能够比上海更有资格被称为都市。从历史的角度看,1843年的开埠是上海都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开端,也是上海文化形成其独特个性的开始,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西方现代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在这片地域上发生了无数次的碰撞、融合,滋养出这样一座古老中国的摩登都会。 溯源:上海文化的生成 上海文化的生成实际上是特定地理环境、经济背景、历史机遇、文化传统等诸多要素形成合力的结果,它们共同构成了上海文化的鲜明个性。 上海的地理环境是其在近代以来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形态。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的东端,面对东海,背靠富庶的长江三角洲,自古以来就由于水运交通的便利,是太湖地区的重要商埠。清嘉庆年间的《上海县志》描述了上海贸易流通的繁盛景象:“闽、广、辽、沈之货,鳞萃羽集,远及西洋暹罗之舟,岁亦间至。地大物博,号称繁剧,诚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也”。鸦片战争之后,这一“襟江带海”的地域优势同样为上海的城市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机遇和条件,使之逐渐成为长江三角洲的商品集散中心和全国的对外贸易中心。因此,商业的繁荣造就了上海重商的传统和相对发达的商业文化,表现为务实、开放、进取的文化心态和易于创新趋时的文化机制。

古代吴越文化和明清江南文化是上海文化的源头之一,在地理位置上,上海处于吴越故地之间,是整个江南文化圈的边缘,受到了吴越文化和江南文化的辐射。从整体上2

看,所谓吴越文化与江南文化都是以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为基础而产生的农业文明,在这片地域内,商品经济的发达以及文化教育的兴盛不仅塑造了江南地区相对开放的社会风气,也形成了其在文化上重视实利、讲求精细的总体特征,而这必然地成为了上海文化的历史积淀。 上海文化的另一个源头是西方现代文化。《南京条约》将上海列为通商口岸后,租界的出现和外国资本的涌入客观上为上海文化的形成创造了巨大的空间,异质的西方文明被注入到传统中国社会的肌体中,从而催生了上海多元杂糅的文化生态和中西合壁的城市面貌。在这一过程中,租界成为中西文化交汇的特殊平台,西方的思想、制度、习俗、生活方式都通过这个平台溶入上海市民社会的各个角落,悄然地影响着上海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直至今日,外滩的西式建筑、方言中夹杂的英文单词、餐桌上常见的罗宋汤??从上海城市生活的诸多侧面中我们依然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华洋杂处下的文化交融。 从现代城市的产生看,人口的迁移是其突出的特点。近代上海的城市化进程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城市移民潮的出现。仅从《公共租界户口调查表》中所反映的上海公共租界华人户口递增看,1900年为345276人,1915年为620401人,1930年达到了971397人,由此可以看出上海的城市人口在30年间以相当快的速度增长。这样一个不断膨胀的移民社会将文化的多元性凸现出来,不同地域文化的共存和对话极大地丰富了上海文化的内涵。以戏曲为例,近代以来沪剧、京剧、越剧等不同剧种在上海的舞台上相互争艳,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派京剧和上海越剧,扩充了上海戏曲文化的资源,使上海文化显现出海纳百川的态势。 上海文化的产生,是在自身地理条件的影响下对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进行多元选择的结果,审视上海文化的诸多表征——建筑、语言、饮食、娱乐、习俗,无不体现出多重文化形态对于上海市民社会与日常生活的浸润和塑造。 上海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有这样一则故事:清末,上海士绅李平书前去拜见李鸿章,李鸿章很欣赏他,临走前拍拍他的肩膀对他说:“你不像一个上海人”。在李鸿章看来,这句评语大约是对李平书的最高评价,然而,这句话同样也成为了对上海人及其文化的否定。

在商业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氛围下滋长的上海文化与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文化有着显著的区别,尤其是在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中上海文化呈现出时尚、前卫、开放的姿态,很大程度上成为整个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标尺,但商业文化的发达和异域文化的强势3

同时也催发了上海文化的负性因素,于是对上海社会与上海文化的两种极端评价时常成为舆论的焦点。倘若从整体上审视上海文化,那么它的内涵和特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商业性 从城市的发展历史看,古代上海的行政建制来自商贸、海运的需要,近现代上海的发展更与商业文明的勃兴息息相关,因此上海文化的首要特征是它的商业性。商业化的上海文化重视经济利益,具有极为浓厚的商业意识和市场意识。以20世纪上半叶上海的文化市场为例,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化倾向是当时上海出版业的主流,即使在国民政府的文化围剿下,以赢利为目的的出版机构仍然要冒着巨大的风险出版最为畅销的革命文学作品;而对于作家来说,稿酬和版税的物质刺激使“卖文为生”成为这一时期包括鲁迅在内的上海文人的共同选择。正是在这种商业化的氛围里,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文化迎来了它的黄金时期。 客观地看,上海文化的商业化满足了大众的文化需求,它的生产、流通和消费都以市场为导向,摆脱了传统文化相对狭窄的接受范围,体现出现代社会中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的特质,也成为上海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但是,商业化不可否认地带来了过于追求实利、精于算计的城市性格和文化心理,对经济利益的过分看重也使得整个上海文化呈现出浮躁、功利的特点。 二、中西合壁,多元并蓄 “海纳百川”是人们对海派文化的经典描述,现代都市本身就具有多元性的特征,而这一点在上海文化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从建筑形态来看,石库门是典型的上海民居,它产生在太平天国时期,逃到上海租界的地主们,要为自己建住所,却又因为地皮有限无法横向扩展,只好向上扩展,建起了楼房。然后仿造西方的连排屋,把房子一座座排列开来,形成一个个弄堂。显然,石库门本身就带有西式的风格,东西方文化的交汇集中地体现在这一建筑物上,使它成为上海文化的一个缩影。 因此,爱迪密勒在《上海——冒险家的乐园》中写到:“上海真是一个万花筒。 ??这里有的,不单是各种各式的人,同时还有这各种各式人所构成的各式各样的区域、商店、总会、客栈、咖啡馆和他们的特殊的风俗习惯、日用百物”。上海文化的开放性和兼容性为不同的文化形态提供了相对自由的生存空间,多元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都能够得到接纳,并在这座城市里并行不悖。

但是,正如在上海寻找一个纯正的上海人并不容易,上海本土文化的弱势是不争的4

事实。简言之,处于江南文化圈边缘位置的上海在其文化的萌芽阶段就面临着先天不足的尴尬,而西方文化的进入又在相当程度上挤占了本土文化的空间,多元的上海文化背后隐藏着核心价值的缺失,其结果是上海文化常常显露出轻浮、虚泛的风气。 三、求新求变 二十年代初,上海曾发生过一件轰动全国的大事。1920年,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校长刘海粟将人体模特首次带进了美专的画室,从而激起中国社会的轩然大波,引发了现代观念与传统文化的一次大冲撞。这件事发生在上海绝非偶然,上海文化的多元开放使其自身呈现出趋时而不守旧的特点,勇于接受新事物、新潮流,不断创新是上海文化的重要品质,也是上海文化的生命力所在。 现代作家曹聚仁对上海有过这样的评价:“京派笃旧,海派骛新,各有所长”。诚然,趋时骛新的上海文化总是能够开风气之先。自近代以来,话剧、电影等文化形式诞生于此;新式学堂、现代传媒兴盛于此;马戏城、跑马场、舞厅、咖啡馆、酒吧等现代娱乐场所也汇聚于此;即使是在当下,对于中国人而言,“上海”仍然是“时尚”的代名词。但毋庸讳言,上海文化的求新求变带来文化繁荣的同时,也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片面地追求新奇时髦,卖弄噱头。于是,有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上海文化的表象往往“罕求内容的精进,多显形式的翻新;以至于卖弄噱头,游戏文字,逞智斗巧,哗众取宠,处处表露出海派文化的‘小家子气’”。(陈伯海:《思考上海文化的历史与未来》) 四、个性化 上海文化的特征还在于它对个体的尊重和保护。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群体性不同,上海文化直接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强调个人存在的独立性和个体生活的多样性。显然,在具有强烈群体观念的中国人看来,这凸显了上海文化的冷漠和自我,但“在突出个体强调自我的上海文化氛围中,上海人一般不迷信权威,而看重自己对于事物的感受,不为他人的见解所左右,而注重其自我的看法,各抒己见众说纷纭就成为上海文化中的一种现象”。(杨剑龙:《简论上海文化与上海人》) 毫无疑问,个性化的文化特征具有积极的意义,从某种角度上说,个体的独立正是现代社会保持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也是现代都市建构其多元风格的重要条件。然而,我们也应当承认,对个性的强调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城市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削弱,使上海的文化群体与市民社会都难以出现相对统一的声音。

对上海文化内涵与特征的梳理,目的在于为我们深入理解这座都市提供一个清晰的5

观察视角。在都市化势不可遏的趋势面前,今日的上海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同样将要应对新的挑战,在机遇和挑战面前,上海文化有其自身的优势,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缺失和弊病,正因为如此,对上海文化的研究才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