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险岛夜行者群攻技能:从M5潜射导弹透视法国核战略变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3 22:17:55


从M5潜射弹道导弹发展透视法国核战略变化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从M5潜射弹道导弹的发展历程、性能特点和法国之所以发展该型导弹的动因着手,展示了法国核战略变化的完整脉络,进而对法国核战略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主题词:M5潜射弹道导弹 法国核战略中图分类号:E565/55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2--4506(2007)04—058—05作者单位:二炮装备研究院技术基础与保障中心2006年11月9日,法国成功试射了首枚M51型潜射弹道导弹,此举标志着M5的设计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同时也引起世界对这个第三核大国的广泛关注。从M5导弹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法国对核武器和世界安全形势的深刻理解及其核战略的变化,一、M5潜射弹道导弹发展概述自1960年首次原子弹试验成功至今,法国潜射弹道导弹已经发展了5代:第一代M1解决的是潜射导弹的有无问题,第二代M2将潜射导弹的射程扩大到3000千米,第三代M20使法国潜射导弹迈人大威力的热核时代,第四代M4使法国拥有了多弹头技术,新一代M51导弹由M45演变而来。(一)针对反导系统的M45的设计已经不适应现代反导技术苏联在20世纪70年代建立了规模庞大的战略反导系统。这是一种以高空核爆这一两败俱伤的拦截方式来实现反导的庞大系统,旨在应对美国数千枚导弹的攻击。面对这样的反导系统,当时法国正在发展的M20导弹虽然引入了抗核加固思想,并安装了简单的突防装置,但基本没有什么威慑力。因此法国很快就在70年代中期开始M4系列导弹的研制。M4系列导弹除了射程有所增加外,还采用分导式多弹头设计,每枚导弹携带6个分导式多弹头,使法国在潜艇数和导弹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海基核弹头数扩大了6倍,从64枚一下达到384枚。此后为提高突防能力,又陆续推出了M4A、4B、M45三种型号,分别携带TN70、TN71和TN75弹头,这些弹头的尺寸越来越小,突防能力越来越强。其中TN75弹头是法国国防部向原子能委员会提出为M45设计的一种小型化核弹头,1992年开始生产,其再人体具有一定的隐身能力,安装了较为成熟的突防装置。无论是饱和打击实力,还是突防能力,这时的M45都堪称是反导系统的“克星”。当时的法国原子能委员会向国防部保证 I’N75是一种雷达发现不了的弹头。由于反导技术不断进步,加之太空侦察和反潜技术的提高,法国潜艇既要躲开苏联的空中监视、又要躲避美国的反潜探测变得越来越难,潜艇巡逻区域越来越小。为此,法国开始筹划发展既能抗击太空打击、突破敌方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又能在远离美苏反潜警戒巡逻区实施打击的新一代弹道导弹。在此需求下,法国开始筹划研制新一代潜射弹道导弹。(二)海陆通用的MS5由于冷战结束而夭折冷战结束前,法国拥有自己的陆基弹道导弹S一3。这是一种射程只有3500千米的中程弹道导弹,只具有对苏联欧洲部分的有限威慑能力。而且该导弹从1980年服役,服役期15年,也就是说到1995年将逐步退出现役。为此,1991年7月在M5研制工作全面开始后不久,法国国防部长皮埃·若斯宣布,法国将继续研究潜艇和地下井通用的弹道导弹,并命名为“混合型Ms5”。法国的每一种潜射弹道导弹几乎都对应着一种核潜艇,特别是新型导弹要求射程比前几种要远的多,因此燃料段体积也特别大,加上这种导弹采用了抗核打击等多种技术,使导弹整个弹体不得不“加肥”“加大”,因此不可能采用“老瓶新装”的办法在旧式潜艇上换装新型导弹,为此法国开始“新一代”的导弹核潜艇(SNLE-NG)建造计划,打算用6艘“凯旋”级导弹核潜艇取代“不屈”级导弹核潜艇和5艘逐渐老化的“无畏”级导弹核潜艇。由于冷战结束后华约的威胁不再存在,法国对核战略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最终在l992年5月确定仅建造4艘“凯旋”级核潜艇,并在1996年将阿尔比恩平原上的l8枚S一3D 中程导弹全部拆除,法国三位一体核力量至此转变为了海空力量构成的两位一体结构,使海陆通用的“混合型MS5”计划也随之夭折。(三)适应核计划调整产生了过渡中的M5l由于冷战后法国核计划预算大幅缩水,特别是1992年4月法国宣布暂停核武器试验,为M5配属的新型核弹头TN76的研制不得不冻结,因此,法国修改了原来的M5计划,简化了设计,仍使用原来装备M45的TN75弹头,这就是现在的M5l计划。法国现役中有3个级别的4艘潜艇,分别是两艘“凯旋”级,l艘“不屈”级和l艘“威严”级潜艇。未来,“凯旋”级潜艇将达到4艘。第l艘“凯旋”号1996年9月服役,第2艘“凯旋”级“鲁莽”号1999年l2月服役,第3艘“警惕”号尚在建造中,以上3艘“凯旋”级潜艇都部署M45。法国2004年lJ月开始正式采购M51导弹,并计划2008年率先部署到第4艘“凯旋”级潜艇上,2010年正式服役,然后用M5l导弹逐步换装前几艘“凯旋”。为此,法国近年加快了M5l的试验。2006年l1月9日,法国成功进行了M5l导弹的首次试射,试射中导弹从位于法国西南部的比斯卡洛斯实验中心发射升空,飞越比斯开湾,并在l0多分钟后准确击中位于大西洋北部的靶点。按照计划,M51导弹在服役前还将进行近l0次试射。由于M5l导弹使用了M45的TN75弹头,而这些弹头在M5l正式服役后不久,服役期也将接近年限,法国仍在秘密发展新型核弹头TNO(海射核弹头)。该弹头很可能是已经冻结的TN76的改进型,换装TNO的新型M5按惯例将被称为M51.2,估计该导弹将在2015年正式服役。届时,法国核力量将得到全面更新。二、M5潜射弹道导弹的性能特点M5l导弹是由欧洲EADS公司制造的一种三级固体远程弹道导弹,长l2米,弹径2-3米,发射重量为铝吨,采用惯性制导方式。该导弹研制计划制定较早,但由于计划不断调整,融人了许多新技术,仍具备了诸多潜射导弹发展的新特点。(一)导弹射程远,扩大了潜艇巡逻区域法国一直采取有限核力量发展战略,其为数不多的核武器主要以敌方大城市为战略打击目标。冷战时期,法国潜射导弹射程只有2000多千米。为了将莫斯科覆盖在潜射导弹打击范围内,同时躲开苏联在巴伦支海的重点反潜设防区,法国潜艇只能在北海和挪威海巡逻;装备300O多千米的M2导弹后,法国潜艇得以在地中海、东北大西洋巡逻;射程近6000千米的M4导弹服役后,法国潜射导弹具备了更大的灵活性,能从格陵兰一冰岛一英国的通道外打击莫斯科。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环境要求法国核力量具备对包括东亚在内的更大范围的威慑能力。例如远航到印度洋,覆盖到俄罗斯东南部的工业区和远东目标。因此射程6000~llOo0千米的M5l不仅将使法国可以在更大的区域内巡逻,而且将继续保持对传统目标的覆盖,并打击到更远的新目标区,增大了应对突发威胁的威慑能力。(二)突防手段多,增强了反导能力从M4导弹开始,法国就将突破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能力作为导弹设计的重要指标。做法之一是,采用了技术先进的诱饵技术。从1980年部署的二代中程弹道导弹S一3开始,法国为该导弹设计了一个以诱饵为主的突防系统。潜射M一20和M一4导弹也带有诱饵,M一5系列潜射弹道导弹的诱饵突防系统更加成熟。在1987~1991年的五年国防计划中,法国为M5导弹设计了l2个子弹头。虽然在能力上完全可以实现这一指标,但该导弹实际只有6枚弹头。虽然后来采用的TN75弹头比原计划使用的TN76弹头要重,但仍有较大富余载荷。因此,外界估计这些载荷很可能用于安装更复杂的突防诱饵和干扰装置。做法之二是研究新型再人载具。早在1976年法国就开始研究新型再人载具,在国家航空航天研究院的10马赫风洞和维尔农空气动力研究所的“高超声弹道”风洞中对新的弹头外形进行了检验,以后在美国完成了弹头的雷达跟踪试验,新型弹头不但采用了降低雷达反射的外形设计,而且外表涂了新型吸波涂料,使其雷达反射面积大幅度减小。法国原子能委员会甚至在上个世纪9o年代就夸口其新型弹头雷达发现不了。(三)采用多弹头设计,导弹威力大从M4导弹开始,法国潜射导弹都采用了多弹头设计。这在增强法国核力量规模的同时,也增强了法国导弹对反导系统的饱和攻击能力。M51导弹上的6个当量为150千吨的子弹头安装在被称为CPE的母舱中,在第三级火箭分离后,6个子弹头沿着母舱弹道在不同的点释放弹头。为确保弹头的打击精度,母舱的机动受制导计算机的监控,在到达预定点和恰当姿态后,计算机发出指令引爆爆炸螺栓将其开锁,并弹出子弹头,6个弹头间隔一定时间释放,这样既能使弹头打击更大范围内的目标,还能使各子弹头的弹道更加分散,这对躲避以区域杀伤为特点的核爆拦截尤为有效。6个子弹头的最大分布范围为长350千米、宽150千米的长方形区域,也就是说,~ 枚导弹可以完成对该区域内的多个城市和军事基地的打击。此外,M5上的6个子弹头还可以在分离后的飞行走廊上引爆其中的1枚或多枚经过专门设计的电磁核爆弹头,从而破坏敌方在攻击通道上的地面电子系统,使反导预警、指挥等系统瘫痪,而己方弹头由于经过抗核加固,可以利用该通道突破反导防线。(四)采用深水发射技术,系统生存能力更强法国拒绝对“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做出承诺,但仍然奉行“逐步反应”的核作战原则,将潜射导弹等战略核武器作为战争的最后手段。因此,法国想定的导弹使用条件是恶劣的核战争环境,这使其在导弹系统设计中充分考虑到了系统的抗核打击能力。这体现在从M4导弹开始,法国就采用了深水发射技术,发射深度达40米,发射系统使用快速双数据处理系统,能以极高的速度完成导弹点火测试、监视和点火控制。这种发射方式一方面尽可能地减少了潜艇浅水暴露时间,另一方面缩短了导弹发射过程,使整个系统的生存能力得以提高。(五)应用多种加固技术,抗打击能力明显提高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激光拦截技术,M5导弹针对空间激光武器进行了加固。研究表明,激光武器在两种情况下可击落导弹:一是由于燃料箱被击穿或燃料被加热,而发生爆炸;二是激光熔穿部分对导弹造成结构性破坏,由于玻璃纤维类材料外壳的固体燃料导弹的外壳承担了部分结构应力,在结构部分损坏的情况下,导弹的纵向加速力可使火箭一折两段。为了对抗激光打击,M5导弹在飞行中采用了自旋稳定方式:一方面,旋转的弹体使打击的激光能量可以分散到弹体表面更大的面积上;另一方面,外表的涂层具有较强的反射激光特性。这使其具有一定的抗激光打击能力,不但可以抵御来自空间激光器的打击,而且可以抗击美国弹道导弹防御计划中发展的机载激光武器(ABL)。此外,导弹内部系统还采用了先进的抗核加固技术,一是对重要系统进行了封闭和屏蔽,二是对重要电子元器件进行了筛选,这使其可以在核爆炸产生的射线和电磁脉冲环境下正常工作,抗打击能力明显提高。(六)弹头小型化,维护性能提高法国在美国帮助下攻克热核武器难关后,很快实现了核武器的小型化,为M5的多弹头设计和远程化奠定了基础。例如,M4导弹中TN70弹头重量200千克降低到TN71弹头的175千克后,使对应的M4A导弹射程由4000千米提高到了M4B导弹的5000千米。估计TN75的弹头重量约150千克,其对应的M45导弹的射程达到6OOO千米。新的TNO(TN76)弹头重量目前无从得知。法国在1992年停止核试验前集中进行了大量试验,积累了研制新型弹头所必需的大量数据,加上近几年发展迅速的模拟核试验技术,因此,法国很可能已经研制成功更加小型的TNO弹头。从法国曾宣布在每枚导弹上部署12颗TNO子弹头的情况来看,其重量应该已经削减到100千克左右,与重量为96千克的美国W76弹头接近。该弹头应该是法国核武器小型化的典型,而且由于经过长期试验数据的积累,使核装置的性能十分稳定,不容易老化,维护周期达到了10年以上,适合于长期储存。因此,新弹头的服役将使法国核武器的维护性能进一步提高。三、法国发展M5潜射弹道导弹的动因法国在全球核形势不断变化的情况下,积极发展以M5为代表的新型战略核力量,有其自身的战略考虑。(一)顺应国际安全新形势,增强抗衡军事列强的实力冷战后,法国虽然一度大幅度削减军事力量,但始终没有停止对核力量的调整和改进。法国政府1994年颁布的《国防问题白皮书》、1996年7月颁布的41997~2000年军事建设规划》等一系列法规文件,已决定将法国的核威慑力量结构由原来的陆、海、空“三位一体”调整为海、空“二位一体”。法国海军由此担当了战略核打击的重任。预计到2030年左右,4艘“凯旋”级潜艇携带的弹道导弹将占到法国核力量的90%以上,成为法国核力量的中坚。与此同时,国际安全形势变化迅速。一方面,美国一意孤行的“单边主义”对法国的国际地位构成了巨大压力,使法国在伊拉克等问题上频遭打压。2006年1月,法国总统希拉克在发表新的核武器使用政策后,法国国际关系研究院专家称,希拉克的警告意味着“不能让美国垄断威慑力量,该讲话旨在重申法国核威慑力量在欧洲范围内的合理性”;另一方面美俄的反导防御系统建设使法国核力量的有效威慑能力大打折扣。此外,进入新世纪后法国感到了所谓“无赖国家”和“大规模毁伤性武器”扩散的威胁。这些问题都促使法国需要一种在射程、突防能力和生存性都能满足新形势要求的战略武器。这成为M5导弹开发计划得以发展的政治因素。(二)适应国家固有夺件,保证自身安全法国在二战中曾沦为德国占领区,成为当今世界核大国中唯一曾经被别国吞并的国家。这使法国在战后的军事战略中有十分深厚的国土情结,很多人不主张在本土部署核武器。因为敌人在使用核武器打击法国核力量的同时,会使本土成为核攻击目标。这种思想最终导致法国在1996年9月16日拆除了阿尔比恩平原上的18枚S一3D中程导弹,放弃了陆基核力量。而海基核力量既可以打击对方,又不至于惹祸上身,因此保证300余枚非本土部署弹头的力量规模一直沿袭到现在。但是, 目前服役的M4导弹的射程近6000千米,这一距离已经完全可以覆盖原华约国家和俄罗斯境内的重要目标。可以说,法国M5导弹的战术、技术指标是针对法国固有条件而提出的,是法国实现其战略要求的军事基础。(三)应对反导技术的迅猛发展,确保威慑有效性上世纪80年代,法国针对苏联反导系统发展对本国核武器进行了重点改进。进人21世纪以后,世界兴起的反导热潮再次成为法国改进其导弹系统的重要动因。2001年6月8日,希拉克总统在巴黎高等国防学院发表主题为“战略变化、危机永存”的讲话中提到,“研究让法国军队具备抵制导弹的防御能力,提出与此相关的计划,目的在于消除已出现的新危险”。从前面的M5技术特点可以看出,法国对M5的改进主要集中在针对反导系统的突防和抗打击能力,M5导弹的这些技术进步将确保法国核力量在美俄导弹防御系统部署后仍能保持较高的威慑效能。(四)替代老化系统,保持战略威慑的稳定性法国现役M4系列导弹中最新的M45导弹1995年前后进人现役,至今已经12年,到M5正式服役的2010年时,服役期正好满15年,是一般战略弹道导弹(不进行延寿)的服役极限。因此,逐步老化的M4需要一种能替代的新型导弹。法国为维持其核武库,每年需花费高达30亿欧元的军费,受到一些军界要员和左派政治集团的抨击和质疑。因此,法国国情要求其核力量发展做到减少数量,提高质量,建设精干有效的核力量,更加灵活地使用这些核力量,以保证未来数十年法国战略威慑的稳定性。为与此要求相适应,法国提出了M5导弹的发展计划。四、M5潜射弹道导弹发展折射出法国核战略变化从以上分析可见,未来将占到法国核力量90%以上的M5导弹的发展不仅将对法国自身产生重大影响,还会对世界核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一)保证法国在欧洲防务独立中的领导地位核武器一直是法国国防政策独立自主的象征。冷战时期,美国对北约曾承诺一旦华约对欧洲开战,美国将提供核保护。但是,法国认为美国人是不会冒自身生存危险来保卫法国的,因为美国在历史上从来就没有为了履行对别国的承诺而把自己的生存置之度外。因此,在新的战略环境里,核威慑力量仍然是维护法国主权、独立行使防务的有力保证,核威慑对维护法国的“至关重要利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法国还认为,其核威慑应在欧洲防务安全中扮演一个潜在的角色。早在1992年1月欧共体国家讨论法国拥有的核力量是否有必要存在时,密特朗总统就指出:“欧共体12个国家中只有法国和英国拥有核力量? ? 这应是近期欧共体建设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在2001年6月8日的演讲中,希拉克申明法国使用核武器的任何决定“都会很自然地考虑到增强欧盟国家间周结”。种种迹象表明,核武器是法国保持在欧洲防务独立中领导地位的重要手段,而M5的发展将使这一手段得到进一步保证。(二)核武器威慑范围将更加广泛法国在2003年底开始酝酿调整新的核战略,将正在研制本国核武器及其它违反国际条约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也列为法国的核目标。这似乎与美英如出一辙。但是,从法国在伊拉克问题和欧盟发展方向上的做法可以看出,法国一直在国际事务上游离于美英之外,特别是法国积极推进M5导弹的发展,显然不是针对没有导弹防御能力的所谓“无赖”国家,而是针对类似冷战时期苏联建立的先进的导弹防御系统。因此,法国积极部署射程远、突防能力强的新型导弹,实际是想告诉外界,法国仍将战略核力量作为抗衡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超级军事势力的主要手段。(三)加快了法国核战略的调整法国总统希拉克上台后,国际安全形势的发展以及世界上“地区势力”的威胁促使法国将核战略调整提上议事日程。实际上,冷战结束之初法国就开始重新认识其冷战期间所奉行的“以弱制强”的核战略。“9.11”事件使法国不仅将恐怖主义作为威胁本土安全的主要对象,还加大了对核生化武器和高爆武器的关注。法国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获得核武器、导弹等大规模毁伤性武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商务活动、旅行的增加,都可能对法国安全带来不利影响。一些军事专家认为,在现代条件下,法国核力量不仅应成为遏制那些核潜力超过法国的敌人的手段,而且应成为对拥有并“可能对法国使用”大规模毁伤武器的国家进行威慑的手段。而M5导弹的发展正是在这一威胁判断下进行的,其服役后将使法国拥有一种能覆盖全球的,在核生化战争条件下具备反击能力,甚至“先发制人”核打击能力的先进战略武器。(四)使法国核打击变得更加灵活一 法国只有潜射弹道导弹和空射巡航导弹两种核武器,而空射巡航导弹弹头的当量在3O万吨以上,比潜射弹道导弹的当量大得多,这使其缺乏战术使用的核武器类型,在核武器应用上显得呆,无法应对未来复杂多样的威胁形势。而M5导弹的发展充分考虑到了这一因素,使法国的“逐步反应”核打击方式更加现实。法国《解放报》透露,在新武器服役后的“最终警告”可能有两种新形式:一种是向远离权力和居民中心的荒芜地带发射威力相对较弱的弹头;另一种较为激进,是在高空引爆核弹,目的是制造一个威力强大的电磁场,虽然时间短暂,但足以破坏乃至摧毁该地区所有没有受到保护的电子系统。这改变了法国在冷战期间只有向苏联军队和大城市发射核弹的单一打击形式。收稿E1期:2007-O3-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