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救援队视频:農耕國寶—姚黎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1 05:48:48

農耕國寶—姚黎昆

由 公義使者 發表於 [ 一般 ]

記者/公義使者 報導

雲林縣水林鄉溪漧村湖仔內一帶,除了機械化作業之外,仍是非常典型的農業聚落,倘大的平原只剩老農幾許,春耕的季節,大型農耕機忙碌的穿梭在農田之中,遠處,卻傳來聲聲親切的馭牛吆喝聲,原來,在水林鄉還有一位「農耕國寶」--現年63歲的姚黎昆,是這一帶碩果僅存的「牛犁大師」,13歲就拉牛下田農耕的姚黎昆,與牛結緣長達50年,當機械化農耕深入鄉村之後,姚黎昆卻堅持繼續保有牛隻與牛稠,偏偏在這裡就還有很多農戶不相信機器而選擇牛耕,現年73歲的黃金碳說:「耕地整平」作業,仍然是牛隻作業要比機械作業來得平整,雖然一天3.500元的工資不便宜,但是耕地平整與否,與水稻成長有重要的關係,所以這筆錢不得不花。

農耕國寶—姚黎昆

 

純熟的技巧,讓姚黎昆在這個季節忙到不行,黃金碳說:我排了十天才排到我,之所以甘願等,是因為他的牛隻駕馭技術純熟,整出來的地平整度百分百,稻苗插在田裡可以雨露均霑,受水和吃肥的程度也得以一視同仁,村子裡有不少農戶依然眷戀這種傳統的農耕技巧,多花點工資是值得的。姚黎昆最近甫從外地花了十餘萬元,購回一頭青壯黃牛加入整地行列,早期時常在牛墟牛賽中得獎的姚黎昆說:牛隻好壞、勤勞與否、智商高低我一看便知,如果沒有生產力或反應遲鈍的牛隻,我是不會浪費時間和金錢的,畢竟幫人整地也是一項良心工作,乍聽之下,姚黎昆似乎也懂得「客戶滿意度」的重要。

黃金碳堅持傳統能耕

 

 姚黎昆與黃金碳同是傳統農村的活字典,姚黎昆住在牛稠里,13歲就學會用牛犁田,他回憶說:50.60年代,大都使用水牛為耕作的主力,70年代之後,農耕機械技術一日千里,牛隻使用率逐漸減少,傳統聚落的養牛風潮也漸失光茫,80年代之後,牛隻在鄉間已經成為稀有動物,之所以選用黃牛農耕,是因為黃牛不用在泥沼地裡打滾洗澡,而水牛則必需仰賴泥淖池散發體內溫度,在可用農地與水源條件不足的情況下,鄉間幾乎已經看不到水牛的影子,時常在北港牛墟牛隻比賽中掄元的姚黎昆,迄今仍然非常懷念那喧鬧的氛圍,到今天,姚黎昆仍然堅持;家中必需圈養最少二隻牛,因為自己的田有需要,村子裡的農戶更有需要,更重要的是「感情」的無法割捨。

機械農耕

如果你的網誌不支援引用網址自動搜尋功能,那麼你可以使用下列的直接引用網址來引用本文章:

http://www.peopo.org/trackback.php?id=50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