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戴牙套需要多少钱:翰墨情醉书院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14:07:11
翰墨情醉书院门作者  董念学       在素有“华夏故都,山水之城”美誉的西安,从钟楼南行至南门之前左拐,便是久负盛名的书院门文化一条街。      与书院门的翰墨情结,还得从十年前与战友的一次逛街讲起。      那时,行伍二十三载的我从部队回到古城西安自谋职业,闲逛中不经意间被战友领到这个古韵十足的街道上。在街口,上书金色颜体“书院门”大字的高大牌楼赫然屹立,牌楼两侧“碑林藏国宝,书院育人杰”的对联尤其醒目,街道两旁清一色的仿古建筑和青石铺砌的路面,古香古色的韵味令其景色十分独特。一下子,我便喜欢上了她。      说到书院门,有两处著名的建筑不能不提。一处是街内的关中书院。书院门的地名即起源于关中书院。她是明、清两代陕西的最高学府,也是全国四大著名书院之一,属西北书院之冠。令人稍许遗憾的是,现在的关中书院作为西安师范学院及其附小的所在地,谢绝非校内人员入内参观,人们只能站立于其大门外领略一下里面的古韵书香。      另一处便是驰名中外的西安碑林。她因碑石耸立如林而得名。期间几经易名,于1992年正式定名为西安碑林博物馆。她位于书院门最东端南城墙魁星楼下,在三学街西安碑林博物馆内。始建于北宋哲宗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据介绍,碑林馆区占地面积31900平方米,由孔庙、碑林、石刻艺术室三部分组成,现有七个大型陈列室、八座游廊和八座碑亭,收藏了从汉代到清代的碑石2300多方,现展出的碑石达1000余方,其中多数是唐代所刻。人们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随着拜访碑林次数的增多,我不但欣赏到各个时期各位名家的篆、隶、草、行等各种书体、墨宝和亲笔刻石,似乎还与历朝历代诸如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以及王羲之、苏轼等书法家能够自由神交。这不,为此我还不知深浅斗胆撰诗一首以表心意。诗曰:三上字海觅书魂,数千贤达吐华根。最是得意抒怀处,学富品端自通神。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伴随着古老乐器“埙”悠扬动听的韵律,我便无数次由西向东,再由东向西,专程拜访心中的“圣地”——这条长570米的街道,每每获益匪浅。到书院门,懂行的是专门来看“书”的。这“书”包含书法、绘画和印章等等内容。在这条儒雅祥瑞、墨香四溢的古文化街上,上百家店铺有序排列,质朴简洁且清一色黑底金字的牌匾,悬挂在二三层雕栏楼阁一层的上方,敦厚古朴,煞有神韵。店铺内陈列着种类繁多的文房四宝、国画卷轴、碑帖拓片,以及书法字画,更是吸引眼球。不独如此,临街摆设的许多摊位,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便组成一个方便实用的露天“书房”,主人在十分简易的书桌上摆好文房四宝,或写字,或作画,或刻章,求字求画求印章者可选现成的作品,或可指定主人按自己的喜好现场或写或画或篆刻,立等可取。你可别小看这些摊位的主人,其中不乏功力深厚、作品绝佳的高手方家。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你现场拿到的作品不但不用担心赝品,更重要的是能享受到与作者零距离相互切磋技艺的乐趣。一不留神,你或许还可以偷学一招半式的。当然,豪爽大气的西安人一般不会介意你“别有用心”。      汉刘向《说苑·杂言》有句曰“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或许正应了刘向先贤这句话,2006年春天,受书院门长时间墨香熏染的我,终于耐不住心痒手痒,抵挡不住翰墨书香的强烈“诱惑”,于是在几位身居书院门书画朋友的撺掇下,买纸买墨买毛笔,买砚买帖买镇纸,置办齐了练习写字的家什。随后,又拜书法朋友为师,走进了临帖写字的天地,实现了自己的夙愿。抑或是天随人愿,抑或是我钟情的书院门赐给我灵感,经过一番努力,几年来,我在写字方面取得了些许成绩,拙作参加过几次书展,也成为西安市书法家协会等书协的会员。      未来的日子里,我会依然倾情书院门,流连于这条古香古色的文化街,继续徜徉在这个知识的汪洋大海里,汲取不竭的营养,不断充实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