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i酱单方面离婚:《除盖障菩萨》——除盖拔障、为众请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6:08:02

一、除盖拔障

一■除盖障菩萨,常常左手持莲花,花上安置着一颗摩尼宝珠,右手结施无畏印,其意为用菩提心中的如意珠普施一切众生,令众生皆得如愿。

二■除盖障菩萨,又叫作除一切盖障菩萨、除伏一切障碍菩萨、弃诸阴盖菩萨,取意消除一切烦恼,就如同铲除杂草,留下晶莹纯净的菩提心。

三■障是众生内心中的尘垢,会像云翳那样遮住清净法眼,使众生不能开启智慧,发明菩提。

四■若用无分别法,灭诸戏论,就像拨开云雾见青天,如风吹却乌云,使阳光普照,了无挂碍,这就是除盖障之妙用。

五■除盖障菩萨与普贤菩萨、慈氏菩萨、妙吉祥菩萨一起,显示佛身四德。他们相辅相成,无所偏颇,方成无上菩提。

六■普贤是指菩提心所起愿行及身口意三业,遍一切处都平等无差别,纯一圆满,具备所有的德行,这是佛身自证之德。

七■佛既自证,又能生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尤以慈为首,使众生不断向佛向善之正心正行,慈氏是佛之化生之德。

八■佛要化生众生,需要以大慈悲力,演妙法音,使众生醍醐灌顶,得无上智慧,妙吉祥为佛之慧德。

九■修行者虽然具般若智慧,如果不修禅定,就像盲人虽遇到日光,却看不见太阳的形状,不能真正了知般若,更勿庸说得无上菩提,因而除盖障是佛之定德。

十■修行人若修真言行,于初地证见除盖障三昧,可以消除烦恼障、业障、生障、法障和所知障等五障,使一切烦恼业苦都得以消灭,得清净菩提,如莲花般纯洁无染。

十一■如果得到除盖障三昧,就能和佛、菩萨同住,所以又可称之为诸佛境界三昧。

十二■除盖障菩萨是密教胎藏界曼荼罗除盖障院的主尊,它与文殊院一起表示大悲万行。

十三■胎藏界曼荼罗有十三大院,除盖障院位于南方第二重。

十四■胎藏界是以佛的菩提心为因,以佛的大悲愿力为根,为教化众生而显现种种身,为应机教化而说种种法,采用种种方便来达到化益众生的目的。

十五■又如同胎儿在母胎中慢慢生长,像净心由于修行人学真言法门而慢慢显现。

十六■等到婴童时,在成长中学种种技艺,像在净心中发起方便,随缘利物,如此修行者仿佛胎藏慢慢展开,成长,体现出佛的功德智慧。

十七■除盖障菩萨是除盖障院之主尊,他用净菩提心照明诸法,就像用阳光去除黑暗,使世界沐浴于清净光亮中,使众生心间不留一丝烦恼。

十八■除盖障院中,还安置了八位菩萨,分立于除盖障菩萨之两侧。

十九■左边为:施一切无畏、救意慧、慈起、不可思议慧四位菩萨。

二十■右边为:除疑怪、除一切恶趣、悲念、除一切烦恼四位菩萨。

二十一■这九位菩萨都是表明大慈大悲、拨苦除障,修行者若是尊敬供养,体会菩萨本心,都能消除一切业障烦恼。

二十二■除盖障菩萨之真言为:阿萨埵系多毗竭多缆缆缆缆娑诃。诵此真言,即表明除盖障菩萨体于真如之道,以自在之力,除却一切尘垢之障盖,证得空的真谛。

二十三■如果有众生口诵此真言,不久就会有除盖障菩萨之德,能得大利益。

二十四■在金刚界曼荼罗中,除盖障菩萨是安立于轮坛外四方的十六菩萨之一。

二十五■除盖障菩萨通过真言告诉众生:通过除障的种子开发有情的善性,可以除垢入证,获得实相。



二、为众请法


一■在伽耶国有个伽耶顶山,其山宽广平旷,没有种种尖石秽沙,只有绿树婆娑,花香鸟语,一片清凉景象。

二■一天,释迦佛在山上召开法会,众比丘、大菩萨、天龙八部(守护佛教的八种天神和龙神等的合称)等汇
集在如来周围,准备聆听如来的教诲。

三■山顶中间涌起了一座极高的宝座,在其四周的宝座也高耸入云,令众人生敬仰之心。

四■每个宝座都悬着七宝铃,上面覆盖着各种锦绣绸缎,宝座上空还支着极尽华丽的盖幡,旗幡在风中招展。

五■当如来在宝座上入座,四周的大地都变成了七宝所成,平坦如掌,焚香燃烛,大地上涌出了无数美丽新鲜的天花,把大地装点得如诗如画。

六■无数硕大赛车轮的莲花宝台鹤立于天花丛中,宝台皆由金色琉璃构成,还镶嵌着晶莹剔透的陀居罗珠。

七■释迦如来端坐在正中的高台上,平静安祥,面如满月,形若须弥山安稳不动,慈眉善目,光明照耀一切大众。

八■释迦如来从头顶上放大光明,此光明名普照,意谓照遍十方无量无边一切世界。

九■此光明穿越时空,照到了东方芙蓉花世界除盖障菩萨住所。

十■除盖障菩萨,据说有人如果能听到他的名字,一弹指间就能发善心,除一切障碍。

十一■这除盖障菩萨感受到释迦如来的光明,受大震动,即来到芙蓉华花世界的佛芙蓉眼如来面前。

十二■除盖障菩萨恭敬地用头面礼佛足,尔后却坐一边,向芙蓉眼如来询问光明的由来。

十三■芙蓉眼如来告知与除盖障菩萨一样心怀敬意和好奇的菩萨大众:这是西方婆娑世界释迦如来所放的大光明,清净无垢,能使大众身心欢悦。

十四■除盖障菩萨即告芙蓉眼如来:“我欲与众大菩萨一起去婆娑世界,恭敬礼拜供养释迦如来。”

除盖障菩萨言。如佛所说一切不退转亦非一切不退转。其义云何。佛言。善男子。若有有情得闻如来名字。生起不退转种子者。我说斯等有情得不退转。非是得闻如来名字。俱时皆得不退转地。善男子。我今复说譬喻以成斯义。譬如有树初植种子。而其种子离诸过失。后以诸缘得生牙茎。乃至滋长果实成结。善男子。彼树何故但说种子。除盖障菩萨言。世尊。由其种子离诸过失。乃至果实成办故说种子。佛言。善男子。得不退转有情亦复如是。由彼才闻如来名字之时。不
退转种子生起具足。而其有情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掉举后悔与害心,昏睡贪欲及怀疑,

当知此等五种障,乃夺善财之盗匪。

修禅定的过程中有五种障碍,由于它能覆蔽自性,使善法不生,经论中又称之为“五盖”。
具体而言:
一、掉悔:掉举与后悔合为一种。掉举指心散乱到色声香味等外境上,一直不能收回来,看见美色就起耽著,听到妙音又去贪执等;后悔是对以前所做之事追悔莫及,对那段经历放不下、想不开。从执著外境的散乱方面而言,这两者的本体完全相同,故而安立为一个障碍。
有些人正在坐禅时,听到旁边有声音,心马上专注那里;或者隔壁炒菜时,闻到味道就想“好香哦”;或者该安住的时候不安住,一直记恨年轻时某某人对自己不好,一边坐禅一边产生各种恶念……所以,这种障碍对禅定的影响非常大。
二、害心:指嗔恚,即对不悦的对境产生愤恨之心。比如你在坐禅时,想起自己的钱被人偷走了,别人对自己不公平,说过什么什么话,于是耿耿于怀,心中充满不满和不快。
三、昏睡:昏沉与睡眠合为一种。昏沉指心内收,昏昏欲睡,身体渐渐沉重,但没有真正入睡;睡眠是心极度内收,六根关闭,进入梦乡。这两者都是心内收,神志不清,不能清醒地入于禅定。我们有时候刚吃完饭就坐禅,结果一直打瞌睡,头不停地一点一点,这就是一种障碍。
四、贪欲:我们作为欲界众生,对人或财物的贪心比较严重。正当入座时,某某悦意的对境在心里浮现,对有漏的欲妙就开始起慕求之心。
五、怀疑:对道果等满腹怀疑:“我这样修到底会不会成就?”“我修的是不是错了?”“上师和佛陀讲的道理,究竟有没有解脱的利益?”……
这五盖或者五障,能将我们辛辛苦苦积累的圣者七财,或是明目张胆地掠夺,或是趁人不备地偷走,跟强盗和小偷没什么差别。其实我们平常也感觉得到,如果产生嗔恨心,会马上意识到善根被夺走了;如果生起其他一些烦恼,自己虽然没有察觉,但修行已悄然退失,原来拥有的信心、惭愧等财富,慢慢变得荡然无存,所以这是特别可怕的一种道障。
        很多修行人害怕家里来一些贼,每天把门窗关得紧紧的,睡觉时也东听西听,一有狗叫就以为小偷来了。其实,贼进你家偷盗并不可怕,最多是把值钱的东西拿走,根本不可能偷走你生生世世的财富。而且作为修行人,应该对财物没有执著。米拉日巴尊者在白崖山洞修行时,冬天的一个晚上,有个小偷摸进洞里,在洞中摸索。米拉日巴哈哈大笑,说:“我白天都找不到任何东西,你半夜三更、漆黑一片还能找得着吗?”真正的修行人对财物的态度应当如此。以前噶当派很多修行人,家里从来不锁,门一直开着,我看汉地的很多茅棚也是这样,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小偷来了也无所谓。
可有些修行人根本不是这样,安了一层又一层的铁门和防护栏,还成天提心吊胆。其实,对我们修行人来讲,最可怕的小偷莫过于掉悔、贪欲等五盖,它对我们的圣者七财明抢暗偷,所以应修好正知正念的铁门和防护栏。否则,你刚开始时修行很不错,确实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但后来盗贼不知不觉入于你的宝库,把所有宝藏扫荡一空,最终你一无所有,这是极其可悲的下场。        摒弃五盖障
    修学禅定除了外部修学条件要合适,内心不向外尘攀缘外,还有更深入的要求,也就是要摒弃五种盖障,简称弃五盖。五盖,就是贪欲、嗔恚、睡眠、掉悔和怀疑。这五种盖不是因根尘相对产生的,而是由根植在凡夫意根里的根本迷惑——小乘佛教称作的根本无明产生的,是凡夫内心深处本具的烦恼,这五种烦恼就如同镜子上的污垢一样,覆盖住了我们身心本来具足的光明、清净、稳定、智慧的状态,所以称为“盖”。五盖是凡夫内心本具的,不象以六尘为对境的五欲是外来的,所以无法呵斥掉它,那怎么能摆脱五盖的干扰呢?智者大师告诉我们,对这五种烦恼要去摒弃,就如同清洗污垢一样,以定慧力把五盖清洗掉,就能回复我们身心本具的健康和自由。
    所言弃盖者,谓五盖也。一弃贪欲盖。前说外五尘中生欲,今约内意根中生欲。谓行者端坐修禅,心生欲觉念念相续,覆盖善心,令不生长觉已应弃。所以者何?如术婆伽欲心内发,尚能烧身,况复心生欲火而不烧诸善法?贪欲之人去道甚远。所以者何?欲为种种恼乱住处,若心着欲无由近道。
    五盖中第一个要舍弃的是贪欲盖,贪欲是健康人生最大的障碍。在呵五欲中呵斥的是因外尘而引起的贪欲,这里的贪欲是指潜伏在意根中的无明烦恼,也就是意根不用借助外境出现,只依靠记忆和幻想就可以产生的贪婪意识。比如好色的人,即使美色不在眼前,一样可以浮想联翩,留恋不舍,这就叫意根中生欲。这种意根中的贪欲是我们的根本迷惑,如果念念相续,就会覆盖善心,使禅修的人不得清净的禅定受用,善心不能生长。善心包含了禅定的法喜和感受,所以我们只要察觉到欲望生起来了,就必须在心中毫不犹豫地把它舍弃掉。
    智者大师告诉我们,世间的人如果欲望过重,就如同印度的淫女术婆伽一样会把身体烧坏,所以淫欲过度的人,脸色一定会发黑、发焦,就是内心欲火太重造成的,而人体比较敏感、欲望重的部位,皮肤的颜色也会比较深,这也是欲火灼烧的表现,甚至凡夫的心如果时常处在欲望中,也会变成黑色,以至失去正常的伦理道德。总之,因为很多烦恼都起自贪欲的缘故,心生欲火就会烧毁一切善法,并导致恶念频生,则道业无由可成。
    佛经里曾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个比丘尼欲望很重,受不了淫欲戒的要求,又没有智慧,不但不惭愧,反而大放厥词,认为佛陀制定的淫欲戒没道理,说淫欲是两情相悦的,双方都能快乐,为什么还要戒?结果因为她毫无摒弃淫欲的念头,导致淫欲炽盛,自女根部位出火自燃,烧坏了身体,这就是放纵淫欲的现世报应。同时,地上裂开一个洞,她自燃后掉入洞中,当场身陷地狱,这是她诽谤佛陀的惨报。玄奘大师去印度就看过这个洞口,无论用什么方法都测量不到洞的深度,这在《大唐西域记》里有记载。这个故事是让我们明白,戒律确实是修行人的保护伞,绝对不能儿戏。
    另外一个故事讲的是欲望对普通人的伤害,一个捕鱼人偶然看见了外出游玩的公主,不由心生恋慕,于是他就不再工作,天天到公主住的地方希望见到她,直到生病了还恋着她。渔夫的母亲因心疼儿子,就借到皇宫卖鱼的机会常常送鱼给公主,希望借此机会能让儿子和公主见一面。公主很慈悲,得知真情后,就与老人约好,借她去神庙烧香的机会,让渔夫躲在神像的背后见她。结果这个庙里的天神很灵,知道公主要来上香,不想让捕鱼人对她有非份之想,于是天神就用神通让渔夫在神像背后睡着了,公主怎么叫他也不醒,于是就把自己身上的珠宝、璎珞都留下来后就回去了。渔夫醒来看到这么多珍宝,就知道公主来过了,非常悔恨自己错过了机会,越想就越难受,以至欲火从心中烧起,烧焦心肺,最终导致死亡。死的时候像被雷电击中一样,可见欲火焚烧的厉害。当我们贪欲心严重的时候,心会灼热得火烧火燎,就像蚂蚁爬在热锅里,越爬越会掉到热锅中心,最后只有死路一条。所以贪欲心生起来时,我们一定要摒弃,不能随之上下纠缠,念念相续,否则首先损害的就是我们自己。
    欲界众生主要有三种贪欲:食欲、色欲和睡欲,其中色欲是最主要的。古人说“食色性也”,认为饮食男女是人的天性。而佛法告诉我们,欲界众生,要想进入四禅八定,必须把欲界的一切都放下,可我们总牵着世间的男女情事放不下。自古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如果你放不下追求世间之乐,禅定之乐就难以成就,如果能放弃世间的欲望,从四禅八定的角度来说,法喜之乐完全可以实现。所以我们要有这样一种认识:如果想让生命处在一种健康的状态,就必须把负面的、覆盖身心健康的贪欲彻底舍弃,主要是指在禅法修行中生起的贪欲,如果打坐时生起的念头是为了更好的入定,这还是属于善法欲;假如杂念纷飞的,一会儿想去多赚些钱改善家庭生活、一会儿想到哪个明星多好看,哪个地方的饭好吃……,这就变成了一种贪欲,使善法欲走向了反面,促成了念念不停的“贪盖”。
    所以贪欲有两种:一种是贪欲,一种是善法欲。贪欲是我们坚决要摒弃的,因为贪欲是恶欲,必然会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一种伤害,这种伤害开始可能很微小,或者不为人注意,但时间久了,严重的贪欲生起来时,个人主义得以无限膨胀,就会表现得极其自私自利,以致于无法和人正常相处,会被所有人厌弃、舍离。
    善法欲也是一种贪欲,但善法欲会激发人积极向上,能给我们的身心带来好的影响。比如我们希望身心健康有智慧,就会积极努力地学习永嘉禅,去听、去背、去实践,念念不忘,这就是善法欲,它会促成我们身心的稳定,并对环境造成一种正面的良性循环,善法欲是一种必需的身心欲望,是健康生命的保障,假如没有善法欲,生命会无所事事,甚至会枯萎。所以善法欲和贪欲我们要分清楚,比如同样是贪财,用正当的途径去积极获取钱财,养活自身和家庭,过一种健康的生活,这是善法欲。
    而贪欲呢,就总是希望得到、拥有更多额外的东西,为了钱财不择手段,那么这个贪财就是恶欲,一经生起,心中就埋下了负面的不良因素,一旦这个因素产生影响,整个身心就开始毁灭。所以善法欲不会覆盖我们心灵的智慧,只有贪欲才会覆盖。
    贪欲之人去道甚远,我们应该尝试着学会把贪欲之念转化成善法欲,善法欲是良性的、正常的,它与贪欲的连接点我们要学会把握,也就是要生起这样的认识“禅定之乐较世间的贪欲之乐肯定更加高级、全面和深刻”,有了这样一种认识上的转变,就能够把强烈的贪欲转为求善法的动力,也就是善法欲。事实也确实如此,如果在家人能够进入初禅、二禅、三禅的觉受,对世间的淫欲之乐自然就不会再去贪求。贪欲是种种恼乱的住处,执着这个欲望,就不可能安住于清净的禅定之道,不过也不用害怕舍弃这个欲盖就不能过正常的家庭生活了,在家人学习大乘禅法,不坐禅的时候,还可以过正常的夫妻生活,只要能不过分贪着这种“天伦之乐”,就有解脱的可能,永嘉禅法就有这种精神,可以使我们的生命在内在层次上得到超越。
    二弃嗔恚盖。嗔是失佛法之根本,坠恶道之因缘,法乐之冤家,善心之大贼,种种恶口之府藏。是故行者于坐禅时思惟:此人现在恼我,及恼我亲,赞叹我冤。思惟过去未来亦如是,是为九恼。故生嗔恨,嗔恨故生怨,以怨心生故,便起心恼。彼如是嗔觉覆心,故名为盖。当急弃之无令增长。
    嗔恨是第二个覆盖我们心性的恶法,佛经里讲:“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一念嗔心生起,就失去了佛法的根本,种下了堕恶道的因缘。嗔心重的果报在地狱道,贪心重在饿鬼道,所以嗔心比贪心的恶报要严重,所谓“只见心火炎炎烧尽菩提之种,境风浩浩凋残功德之林”,有多少功德都会被嗔心烧掉,因此嗔心是法乐之冤家,善心之大贼。法乐就是禅定的法喜,嗔恨心重的人就无法得到这种法喜。比如我们在打坐时,突然想到一件不如意的事,就心生怨恨。或者大家共修很安静,不知谁的手机响了,马上心里就厌烦“怎么手机还不关!”其实这时候嗔恨心就扰乱了清净心了,随即就会失去禅定的快乐。
    有嗔恨的心绝对不是善心,善心是什么?“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是有大善的,因此不区分善与不善,不偏袒任何人,很公平的让每一个人都拥有大自然。所以我们需要有一颗纯净的善心来承受生命真正的健康,一切善法都是在毫不夹杂嗔恨的纯净的善心里才会得到展现和落实。比如在家庭生活中,你为家庭付出很多,但这个善心里却带着嗔心,边做事边心里充满怨气,数落对方这样不行那样不行,因此嗔心重的人很容易恶口,说话很容易得罪人,结果对方既不领情,也不感恩,善心最终还是被嗔心所障碍,善法也就不是真正的善法了。
    所以我们在修学禅定之前,要时时照顾自己的心,面对九恼也不能生起嗔心,九恼就是九种恼乱,第一是恼乱我个人的人;第二是恼乱我亲人的人,比如杀父、杀母,杀亲戚、朋友等等的仇人;第三是赞叹我冤家的人,凡夫总是冤亲分明,如果有人赞叹你的冤家,你就会起恼乱之心。这三类人都包含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方面,都是我的冤家对头,三三得九,称为九恼。
    由于这九恼的缘故,凡夫会产生嗔恨。嗔恨作为一种心理状态,是凡夫意识当中的一种毒素,面对九恼,嗔恨心就慢慢把怨气培养起来,一而再,再而三地积攒、深埋,所以叫“埋怨”,等到怨气包不住了,就四处蔓延,最后冲天怨气与嗔恨心共同爆发,烦恼就把真心给覆盖住了。因此对于修禅定的人来说,嗔恨是极大的障碍,我们一旦发现自己被九恼所转,生起嗔恨,就要赶紧把它消除掉,否则就会心生怨恨,难以入定。为了达到面对九恼不起嗔恨的心态,我们在禅修之外还要修慈悲观来对治嗔恨。这里有一个修慈心的偈颂:
    弟子问:

何物杀安乐,何物杀无忧,

何物毒之根,吞灭一切善?

    佛陀答:

杀嗔则安乐,杀嗔则无忧,

嗔为毒之根,嗔灭一切善。

    这个偈颂就是告诉我们嗔恨是百毒之根源,对我们的生命和心灵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我们要修慈悲、忍让来消灭心中的嗔恨,令心地清净,善法才会得以生长。慈悲观就是平等地观一切众生皆如我过去、现在、未来之父母,而不是九恼,因此都希望他们能离苦得乐,当慈悲心成为我们心行主导力量的时候,嗔恨心就失去了滋生繁殖的土壤。
    嗔恨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顺理嗔、非理嗔、诤论嗔。顺理嗔就是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比如很多正直的人看到坏人坏事会义愤填膺,就是顺理嗔。这种人的果报是阿修罗,因为善心会有天福,但因为嗔心重,一直和天人作战,屡败屡战,很难享受到天福的果报。非理嗔是因为心里知道没理,却面子上下不来,结果嗔心大起。诤论嗔是因为争执不休,引发的怒气。不管哪一种嗔恨,都会直接对环境和健康产生恶的影响,严重的甚至可以影响到一个城市,所以佛陀告诉我们:嗔心是失去佛法的根本,只有摒弃了嗔恨心,善法才会成为真正的善法。
    我们都知道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善心,但如果一个母亲嗔心很重,在怀孕期间、哺乳期间经常起嗔恨心,她的儿子绝对健康不了,甚至会死掉。比如过去曾有一位母亲,用乳汁喂养自己的孩子,结果孩子死掉了,母亲很痛苦,就去问印光法师,为什么孩子会死掉?印光法师就问她是不是生气时给孩子喂过奶,母亲承认确实如此,他们夫妻经常吵架,因此总免不了生着气给孩子喂奶。印光法师就告诉这位母亲说,生气的奶水有毒啊,孩子就是因此死掉的。
    这个结论现在已经得到了美国科学家的证实,他们把两组同样健康的白鼠放在一起,一组喂给生气时的奶水,另一组喝正常心态时的奶水,三个月后,喝生气奶水的白鼠都死掉了,另一组则健康如常。这就证明了嗔心确实会产生毒素,当一个人充满嗔心的时候,整个血液都是有毒的,甚至会变色,所以人一生气脸色会发生变化,而贮存血液最多的心脏和肝脏最受伤害,因此脾气不好的人肝火和心火都很旺,健康都更容易出问题。
    因为嗔恨是凡夫心本具的迷惑,所以我们往往是很可怜的,没有办法把握自己。比如九恼的目的就是希望我们难过,结果我们就上当了,真的难过了,嗔恨心一起,反过来又报复对方,对方也是凡夫,也嗔恨了,又吵又打,互相伤害。事实上双方都是受嗔恚盖的支配,起了颠倒妄行,每一次伤害都是先伤害自己,先把我们纯净的善心给伤害了。所以我们学习了佛法,就要有智慧,摒弃嗔恚盖,修学慈悲观,不被九恼所乱,才能得到禅定的利益。
    三弃睡眠盖。内心昏闇名为睡;五情闇蔽放恣,支节委卧睡熟为眠。以是因缘名为睡眠。盖能破今世后世实乐法心,及后世生天及涅槃乐。如是恶法最为不善,何以故?诸余盖情觉故可除,睡眠如死无所觉识,以不觉故难可除灭。如佛诸菩萨诃睡眠弟子,偈曰:

汝起勿抱臭尸卧,种种不净假名人。

如得重病箭入体,诸苦痛集安可眠。

如人被缚将去杀,灾_HAI垂至安可眠。

结贼不灭害未除,如共毒蛇同室居。

亦如临阵两刃间,尔时云何安可眠。

眠为大闇无所见,日日欺诳夺人明。

以眠覆心无所见,如是大失安可眠!

    第三要摒弃睡眠盖,内心昏闇名为睡,睡着的人都心很昏暗,糊里糊涂,什么都不知道。我们的心昏暗久了,睡熟了就叫眠,这时人的各种感觉很麻木,也没有姿势仪态了,非常放恣,这都是因为睡眠的时候没有觉知导致的,所以也称睡眠为“小死”。之所以把睡眠称为盖,是指久睡昏沉会障碍用功,如果在用功坐禅的时候却睡着了,或者糊里糊涂不清醒,怎么能止观呢?这时睡眠就成为一种盖,障碍我们无法进入禅定法喜的状态,断除今生后世的法乐之心,以及生天及涅槃之乐。睡眠盖是一种很独特的障碍,但比贪心和嗔心还可怕,因为贪嗔这种盖可以在发现之后摒弃掉,而睡眠时因为智慧昏暗,和死了差不多,无法觉知,很难除灭,最终导致一生空过,与禅定法喜失之交臂。
    很多人修四禅八定,坐禅的时候精神很好,但一静下来就睡觉了,睡着了也不做梦,什么也不知道,这种状态没有痛苦也没有快乐,禅定功夫也不会增长。假如禅定有一定功夫了,散乱心、贪心、嗔心少一点,睡眠质量也会好一点。如果睡不好,做梦太多,那是因为贪心、嗔心太重,比如梦境中出现讨厌的事情、想要得到却得不到的东西,就是贪心太重造成的;如果梦境中出现恐惧、害怕、杀追等情景,则是嗔心太重的原因。
    弃睡眠盖不是让我们放弃正常的睡眠,一般我们睡六至八个小时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如果过于贪睡,醒了也不起,或是在坐禅中睡着了,生不起明了觉知的状态,障碍了禅定,这就成了一种必须要舍弃的盖障。佛陀在呵责嗜睡弟子的偈颂里,提到了种种呵斥睡眠盖的原因,要我们警觉生命的无常,不要把宝贵的人生全都昏睡过去。
    如果昏睡心很重,要用禅镇、禅杖使之觉醒。禅镇和禅杖是坐禅里面的两种法器,用来对治昏沉严重的人,使之警觉。坐禅时,禅镇安置于头上,作为警觉睡眠之道具。《释氏要览》卷下说:“禅镇,木版为之,形量似笏,中作孔,施细串于耳下,头戴去额四指。坐禅人若昏睡头倾,则堕以自警” 。佛言“一堕舒一足,二堕舒二足,三堕应起经行”。现在禅堂里面改用竹片切开一半,做的很光滑,放在膝盖上,坐禅时昏沉想睡就拿起来搓一下,让自己警觉起来。
    还有就是禅杖,坐禅时,用以警策昏睡者之杖。以竹、苇作成,一端用布等物包裹。《释氏要览》卷下记载:“禅杖,以竹、苇为之,用物包一头,令下座执行,坐禅昏睡,以软头点之” 。今则泛称僧所用之杖,现在禅堂里面改用香板了,昏沉睡觉时就会被打香板,让禅修人清醒过来,时刻处于觉知的状态。所以坐禅时,是要警觉睡眠的,因为睡眠很昏沉,会覆盖我们的智慧。
    四弃掉悔盖。掉有三种:一者身掉,身好游走诸杂戏谑,坐不暂安;二者口掉,好喜吟咏竞诤是非,无益戏论世间语言等;三者心掉,心情放逸,纵意攀缘,思惟文艺、世间才技、诸恶觉观等,名为心掉。掉之为法破出家人心,如人摄心犹不能定,何况掉散?掉散之人,如无钩醉象,穴鼻骆驼,不可禁制。如偈说:

汝已剃头着染衣,执持瓦钵行乞食。

云何乐着戏掉法,放逸纵情失法利?

    既失法利又失世乐,觉其过已当急弃之。悔者,悔能成盖,若掉无悔则不成盖。何以故?掉时未在缘中故,后欲入定时,方悔前所作,忧恼覆心故名为盖。但悔有二种:一者因掉后生悔如前所说,二者如作大重罪人常怀怖畏,悔箭入心坚不可拔。如偈说:

不应作而作,应作而不作。

悔恼火所烧,后世堕恶道。

若人罪能悔,悔已莫复忧。

如是心安乐,不应常念着。

若有二种悔,若应作不作。

不应作而作,是则愚人相。

不以心悔故,不作而能作。

诸恶事已作,不能令不作。

    第四是弃掉悔盖,掉是掉举、散乱。散乱的心就如同走路时随随便便甩来甩去的手臂一样,好象随时都会掉。比如有些人逛街,没有一个主心骨,心神散乱,到处游走,这是心掉;如果东拉西扯,随便聊天,或者在网络聊天室上聊些乱七八糟的世间俗事,就是口掉。悔是后悔,如果只是掉而没有悔,还不称为盖。逛街也好,聊天也好,东想西想也没关系,想坐禅就马上能收摄回来,说放下就放下,以前的事情如同没有发生过一样,也不后悔,只是把握当下,好好坐禅就行了。但是很多人往往不能这样,身心掉举,混乱了一天,晚上坐禅也不能好好坐,一个劲儿后悔,心里不安:“唉,疯疯颠颠,又过一天”,然后又开始计划,明天如何如何工作、如何如何修学等等,根本定不下来,这就成掉悔盖了。
    悔有二种:第一就是刚才说的掉后生悔,也就是做了不如法的事情后生起了后悔之心,叫掉悔;第二就是犯有大罪过的人,会经常怀有恐怖畏惧之心,如悔箭入心坚不可拔,就成了“悔盖”,能让我们一生没有机会入禅定,所以犯了戒、或做了错事以后,我们要通过一定的法来忏悔。如法忏悔清净之后,心理上就要把它放下,如果放不下,这个悔恨一直留在心中,就成为一种毒、一种盖,就能盖住我们的智慧和善心,所以必须放弃掉悔盖。
    五弃疑盖者。以疑覆心故,于诸法中不得信心。信心无故,于佛法中空无所获。譬如有人,入于宝山,若无有手,无所能取。然则疑过甚多未必障定。
    第五是疑盖。怀疑也是凡夫意根里的根本迷惑,“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如果怀疑就肯定不能入了,不能深入佛法就不可能有禅定的快乐,如无手人,虽入宝山,终无所获。这里的疑是狐疑不定的意思,对佛法生不起真正的信心,犹豫不决,所以得不到清净的禅定感受。禅宗里有话叫“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禅宗的疑是指对世间法的疑,是建立在坚信佛法的基础上的,这样的疑能产生一种出离世间的力量,反而能增加我们的禅定力,而对佛法狐疑不定,就是疑盖,就会障碍禅定,所以这里说然则疑过甚多未必障定。
    障碍正信的疑盖有三种,我们想得禅定,必须要摒弃这三种疑盖。
    一者疑自。而作是念:我诸根闇钝,罪垢深重非其人乎?自作此疑,定法终不得发。若欲修定勿当自轻,以宿世善根难测故。
    第一是怀疑自己,很多人无法了解自己的善根因缘,只是认为今生业障很多,也不聪明智慧,平常又那么散乱,凭什么就能坐禅得定呢?这么一怀疑,就有了疑盖,那就注定你不可能进入真正的禅定。所以怀疑自己的人,不自信的人,修学佛法永远得不到利益。佛经里讲,人生难得,中土难生,佛法难闻,所以只要此生你有机会听闻到佛法,哪怕只听到一句,也足以说明你善根非常深厚了,只要能如法修行,肯定会成就,如果不能如此充分肯定自己,稍有怀疑,就把自己障碍在门外了。
    二者疑师,彼人威仪相貌如是,自尚无道,何能教我?作是疑慢即为障定。欲除之法,如摩诃衍论中说:如臭皮囊中金,以贪金故,不可弃其臭囊。行者亦尔,师虽不清净,亦应生佛想。
    第二是怀疑传法的师父,“好象也没有什么仙风道骨,威仪异相,普普通通的,他自己恐怕都没有入过禅定,哪能教我入禅定?”疑师是属于傲慢的习气,明明是教你的人,还觉得他不如你,有了这种怀疑和傲慢,就必定会障碍你入道。所以《摩诃衍论》就提到了对待师父的正确态度,“师虽不清净,亦应生佛想”,即使师父真的不清净,是一个臭皮囊,但臭皮囊里有真金,我们为了得到真金,就不要嫌弃皮囊的臭了,就要把师父当作活佛一样对待。所以千万不要看到老师有一点德行上不圆满的地方,就对他失去信心,因为对师长的信心能圆满我们的心行,是自己心中诚信俱足的表现,对传法师具备了这样的信心,绝对会得到法的受用。
    三疑法。世人多执本心,于所受法,不能即信,敬心受行。若心生犹豫,即法不染心,何以故?疑障之义如偈中说:

如人在岐路,疑惑无所趣。

诸法实相中,疑亦复如是。

疑故不勤求,诸法之实相。

见疑从痴生,恶中之恶者。

善不善法中,生死及涅槃。

定实真有法,于中莫生疑。

汝若怀疑惑,死王狱吏缚。

如师子抟鹿,不能得解脱。

在世虽有疑,当随喜善法。

譬如观岐道,利好者应逐。【五盖】
  (梵pan~ca a^varan!a^ni,巴pan~ca a^varan!a^ni,藏sgrib-pa-ln%a)
  五种覆盖众生心识,使不能明了正道的烦恼。盖(a^varan!a)乃烦恼之异名,有障、覆、破、坏、堕、卧之义,如《大毗婆沙论》卷四十八云(大正27·249c)︰‘何故名盖?盖是何义?答︰障义、覆义、破义、坏义、堕义、卧义是盖义。此中,障义是盖义者,谓障圣道及障圣道加行善根,故名为盖。覆义乃至卧义是盖义者,如契经说,有五大树种子虽小,而枝体大覆余小树,令枝体等破坏堕卧,不生花果。云何为五?(中略)如是有情欲界心树,为此五盖之所覆故,破坏堕卧,不能生长七觉支花、四沙门果,故覆等义是盖义。’
  (1)贪欲盖(ra^ga-a^varan!a)︰谓众生贪爱世间男女、色声香味触法及财宝等物,无有厌足,以此贪欲覆盖心识,禅定善法不能发生,故名贪欲盖。
  (2)嗔恚盖(pratigha-a^varan!a)︰谓众生或于违情境上,或追忆他人恼我及恼我亲而生忿怒,以此嗔恚能覆心识,令禅定善法不能发生,故名嗔恚盖。
  (3)惛沉睡眠盖(stya^na-middha-a^varan!a)︰又作睡眠盖。睡眠者,意识惛熟,五情闇冥,众生以此睡眠覆盖心识,令禅定善法不能发生,故名睡眠盖。
  (4)掉举恶作盖(auddhatya-kaukr!tya-a^va-ran!a)︰又作掉戏盖、调戏盖、掉悔盖。掉悔者,身无故游行为掉,心中忧恼为悔,谓众生以此掉悔覆盖心识,令禅定善法不能发生,故名掉悔盖。
  (5)疑盖(vicikitsa^-a^varan!a)︰疑者痴惑也,谓众生无明暗钝,不别真伪,犹豫之心,常无决断,以此疑惑覆盖心识,禅定善法不能发生,故名疑盖。
  以上五者中,惛沉睡眠盖系合惛沉、睡眠二者为一,掉举恶作盖乃由掉举、恶作合并为一,余三盖皆单一成立。盖惛沉、睡眠之所食、对治、事用皆相同,故立为同一盖;掉举与恶作亦然。余三者一食一对治,故自成盖。如《大毗婆沙论》卷四十八云(大正27·250b)︰‘复次以三事故,各共立盖,谓一食故,一对治故,等荷担故。此中,一食一对治者,谓贪欲盖以净妙相为食,不净观为对治,由此一食一对治故,别立盖。嗔恚盖以可憎相为食,慈观为对治,由此一食一对治故,别立一盖。疑盖以三世相为食,缘起观为对治,由此一食一对治故,别立一盖。
  惛沉睡眠盖以五法为食︰
  (一)萺愦,
  (二) 不乐,
  (三)频欠,
  (四)食不平性,
  (五)心羸劣性,以毗钵舍那为对治,由此同食同对治故共立一盖。
  掉举恶作盖以四法为食︰
  (一)亲里寻,
  (二)国土寻,
  (三)不死寻,
  (四)念昔乐事,以奢摩他为对治,由此同食同对治故,共立一盖。
  等荷担者,贪欲、嗔恚、疑一一能荷一盖重担,故别立一盖。惛沉睡眠二二能荷一盖重担,故共立盖。所断障碍总说
        通过上面对于杂染和清净体相的辨别,我们就知道杂染和清净的差别是在现相上安立,并不是实相上安立的。那么我们做为一个凡夫,处在有垢位,并没有失去自性清净的法性,但是因为虚妄分别而导致法性不能真实现前。现在要寻求涅槃的果位,证入法界,它的障碍唯一就是虚妄分别,这就是所断。实际上第二品所要辨别的障碍种类,也就是虚妄分别的种类。弥勒菩萨在第二品当中专门就是辨这个障碍,那么我们想辨障的必要性是什么呢?辨障的必要性就是:只有认定、认识了自己相续当中存在的障碍,才知道在什么地方需要纠正对治。假如连什么是障碍、能障有哪些、所障是什么、为什么会障碍这些道理都搞不清楚,那么怎么可能断障而证入真实性呢?所以,这一品当中,我们关键是要分析清楚能障和所障以及以能障如何障碍所障,这就是辨障的意思。
总说

具分及一分,增盛与平等,
于生死取舍,说障二种性。

总的来说,对于大乘种性和小乘种性作障碍的就是具分障、一分障、增盛障、平等障以及取生死障和舍生死障。

下面解释六种障碍的含义:

①具分障和一分障是一对,分别属于大乘种性者和小乘种性者心相续当中的障碍。按照唐译《辨中边论》,

具分障是指烦恼障和所知障,因为这些障碍全都是对于大乘解脱构成障碍的缘故,所以叫做具分障。一分障是单指烦恼障,只是这一分对小乘解脱构成障碍的缘故,所以叫做一分障。也就是彻底断尽了一切烦恼障后,所知障对于小乘解脱并不构成障碍。

在藏文当中,具分障译为广大障或者周遍障。按照全知麦彭仁波切的注释,这样两种障碍是以所障的差别对于能障安立广大障和少分障的名称,也就是,对于大乘广大的自他二利作障碍的,就叫做广大障;对于小乘少分自利解脱作障碍的,就叫做少分障。

两种解释的方式上确实有所不同,但是从障的自体上讲,没有不同,所以,按照意义来讲,完全都是一致的。针对利根的大乘种性者所求的果是二利究竟的圆成实彻底显露的佛果。所以,就要消尽一切客尘,也就是大乘种性者所断的障碍是以烦恼障和所知障所摄的一切虚妄分别。钝根的小乘种性者所求的只是解脱分段生死,所以所断的障碍只是一分以烦恼障所摄的虚妄分别。

②增盛障和平等障是一对,都是从烦恼的方面来说的。那么有两种解释方法:第一种是,如果所缘境只是少分,那么就能促发粗大的贪心等烦恼,这就叫增盛障。如果烦恼的产生,和所缘境的程度相应,那就叫平等障。比如:嫉妒心非常强,只要别人稍微超过自己,就会生起难以忍受的嫉妒心,这就是增盛障。或者像毒蛇,稍微有一点违逆,就会发起很大的瞋恨心;或者象酒鬼,只要闻到酒味,贪心就无法控制,这些就是属于增盛障。再讲平等障的例子,比如在违逆境比较弱的情况下,心里会稍有厌恶感;如果违逆境变成中等,那么瞋心也变成中等;如果违逆境很强大,瞋心也变得很粗猛。这叫做平等障。再比如,我们在静处修行,因为远离了红尘,很少接触不清净的声色,这样内心的烦恼就比较微弱。但是如果进入大城市,因为环境很恶劣,所以染缘很强大,这样我们相续的烦恼也会引发得很强大。知道这个心随境转的道理,就应当尽量不接触不清净的境界。

第二种解释:比如,相续当中虽然有各种烦恼,但是,以瞋心最厉害,其他烦恼小一些,这个瞋恚就是增盛障。假如相续当中贪、瞋、痴三毒的势力都比较平等,没有强大和微弱的差别,这就叫平等障。

③取生死障和舍生死障是一对。

以执取生死,会障碍空性的智慧;以舍离生死,会障碍大悲心的方便。这两种都对大乘道的精华——大悲空性藏或者说空性智慧和善巧方便双运构成严重的障碍。

所以,我们就需要了知,做为一个大乘的修行人,以执著心取生死也是障碍,或者以厌离心,或者以一种不合理的,或者没有大悲心的前提下,以一种心的来舍离生死轮回,也是一种障碍。所以,需要了知大乘的法越来越殊胜,而且他的智慧、他的方便是很殊胜的,比较深奥的一种境界来面对万法。或者说他自己不会去执著生死轮回,或者不会被执著心起烦恼而造业,转生在生死当中,但是,他以大悲心推动会普度生死众生,所以,他不可能彻底舍弃生死。所以,针对大乘的修行人来讲,以执著心取生死也是障碍,以一种厌烦心或者为了自利舍弃生死也属于一种障碍,这是针对大乘的根机来讲的,对大乘来讲,的确以执著心取生死是障碍,不但这个成了障碍,甚至以没有大悲心,没有菩提心,没有大乘的善巧方便去舍弃生死,也是严重的一种障碍,起一般的贪瞋等烦恼,大乘的修行人不会认为是特别严重的障碍,但是舍弃众生,舍弃生死轮回,自利的发心求自利的解脱是很严重的一种障碍。所以,弥勒菩萨这里也讲,以执著心取生死会障碍空性的智慧,以厌离心或者是自私自利的发心来舍离生死也是障碍大悲的善巧方便。

在六种障碍当中,具分障、取生死障和舍生死障是大乘菩萨道的障碍,一分障是声缘道的障碍,增盛障和平等障是二者共同的道障。

虽然烦恼障也障碍大乘究竟的菩提,但是这里说一分障就是声缘道的障碍我们需要了知,大乘的道完全是人无我、法无我的空性圆满证悟,那么这个时候还是会断烦恼障和所知障,这里没有说一分障障碍大乘菩萨道的境界,这个我们需要了知,不必要这样单独讲,因为说具分障已经说到烦恼障和所知障都会障碍大乘菩萨道。所以,全知麦彭仁波切的注释当中也讲到,一分障就是障碍声闻、缘觉道的障碍。


                                                ——《辨中边论颂讲记》


波罗蜜多障

障富贵善趣,不舍诸有情,
于失德减增,令趣入解脱。
障施等诸善,无尽亦无间,
所作善决定,受用法成熟。

第一颂和第二颂的“障”字要一直贯穿到最后。

论中说到:“对于布施波罗蜜多,宣说富贵自在障;对于持戒波罗蜜多宣说善趣障;对于安忍波罗蜜多,宣说不舍有情障;对于精进波罗蜜多,宣说减过失增功德障;对于静虑波罗蜜多,宣说令所化趣入正法障;对于般若波罗蜜多,宣说令所化解脱障;对于方便波罗蜜多,宣说布施等诸善无穷尽障;对于愿波罗蜜多,宣说一切生中善无间转障;对于力波罗蜜多,宣说所作善得决定障;对于智波罗蜜多,宣说受用法成熟障。”

下面我们以能障、所障、障名来作解释,其中所障分因和果两个方面。

①能障:悭吝。所障:布施,富贵。障名:富贵自在障。

以布施就可以得到富贵,将来资财很丰裕,不缺受用。但是以悭吝就会障碍布施,没有布施的善行,将来不会得到富贵。所以悭吝是富贵自在的障碍。

我们做人要慷慨大方,不能小气。小气就会障碍大富大贵。比如,有乞丐来要钱的时候,你打开钱包,从里面挑出一张最小的票子,然后抓在手心里面,想了半天才松手,这其实就是悭吝的烦恼在作怪。手心抓得紧紧的,说明里面的心执著得很紧,不肯施舍。以这样悭吝的烦恼,在阿赖耶识当中种下的就是饿鬼的习气,将来成熟果报的时候,就会现前饿鬼那样的根身器界,比如嘴巴封闭得只有针眼那么小的口子。因为做人的时候一毛不拔,内心抓得紧紧的,不能放开,所以以这种恶因,做饿鬼的时候,口就非常小。相反,如果心量能放开,慷慨大方,这样做布施的话,将来就会很富贵很自在,张口可以吞尽四大海的水。这也是因果的规律,因果一点都不会错乱,量大福报就大,量小福报就小,大家都需要明白这个道理。

②能障:破戒。所障:持戒,善趣。障名:善趣障。

以守持清净的戒律,身口意三门禁止恶行、恶语、恶念,能获得人天的善趣,但是以破戒就会障碍持戒,失去戒足,就不能转生善趣。所以破戒是善趣的障碍。

佛在《大般若经》当中说:“我若不护净戒波罗蜜多,当生诸恶趣,尚不能得下贱人身,何由成熟有情、严净佛土,能得一切智智乎?”所以,没有受持清净的戒律的话,肯定转生三恶趣,连一般的一个人身都不会得到,何况成熟有情,严净佛土,获得一切智智的果位,根本没有希望。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当中说:“若有不受如来藏,尚不能得野干身。”

《戒经序》当中说:“譬如人毁足,不堪有所涉,毁戒亦如是,不得人天生,亦不到菩提。”一个人如果两只脚断了,那什么地方也到不了,同样,戒就像脚一样,有了戒体才可以往上走,破了戒就不会得到善趣生,更不可能获得菩提。

所以做人,一定要守持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作人如果没有仁、义、礼、智,信,那就失去了人的法相,将来决定无法做人,只能做旁生、做饿鬼众生、做地狱众生。

③能障:瞋恚。所障:安忍,不舍有情。障名:不舍有情障。

安忍有三种,通过耐怨害忍、安受苦忍以及思择法忍,就能摄受有情,有了三种安忍的差别,并且依靠这三种安忍,的确直接摄受有情的,但是以瞋恚就会障碍安忍,瞋恚是一种厌背的心态。瞋恚起来的时候,就会舍离有情,所以是不舍有情障。

我们打个比方来讲,在1998年5月12号的时候,美国有个中学生冲进高中学校的餐厅,举起半自动步枪,对着人们开枪,当时一位学校的摔跤队员,在他停下来装子弹的时候把他制服。后来,警察搜查他的住所的时候,发现他的日记。他在日记当中这样写到:“仇恨驱使着我……我满腔怒火……所有人都跟我过不去……一旦我的希望没有了,人们也就该死了。”
所以,人在没有克制力的时候,以瞋恚就会毁灭自己和他人,瞋恚是地狱的因,最具有破坏力。对于大乘菩萨来说,一百个贪心不如一个瞋心的障碍重,因为以瞋心会舍弃有情,从根本上摧坏菩提心。

④能障:懈怠。所障:精进,减过失增功德。障名:减过失增功德障。

以精进策发就能一天比一天进步,过失日益减少,功德日益增上。但是以懈怠就会障碍以精进减少过失增上功德,所以懈怠是减过失增功德障。

⑤能障:散乱。所障:静虑,令所化众生趣入正法。障名:令所化趣入正法障。

成就静虑,就可以以定境发起神通,以神通力可以观知所化众生的根机、意乐、心行、宿世因缘等等,这样就能相应他的根机,遣除他的邪见而让他趣入正法当中。不具足神通引导众生,就像盲人打靶一样,非常困难。

以散乱会障碍成就静虑,以及它的结果——依靠静虑发起神通而引导众生让它趣入正法。所以,散乱是令所化趣入正法障。

⑥能障:邪慧。所障:般若,令所化众生解脱。障名:令所化解脱障。

什么是邪慧呢?就是不如理的通达造恶业的一切邪分别,也就是世智辨聪。比如现在的小孩,小小年纪,就知道怎么包装自己、怎么表现自我、怎么交际、怎么愚弄人、怎么谈情说爱、怎么受用五欲,口才也好,什么都说得来。这些都是末法时代众生邪慧增上的恶相。以邪慧会障碍般若,本来般若和邪慧是不可能并存的,只有把原来各种不如理的邪分别完全消光,才有“绝后逢生”的机会。邪慧很坏,它是造恶业的利器,是加强我执和法执的元凶,所以邪慧坚固的人,实际上和精神病同样可怜,没有办法趣入解脱,没有办法发起真正出世间的大般若。所以,人心越纯朴,越容易和般若真实相应。

这样就知道,邪慧会障碍般若,以及般若的果——就是以般若宣说圣法,让所化众生的心相续解脱。

⑦能障:离方便。所障:方便,令布施等善根无有穷尽。障名:令善无尽障。

按照《成唯识论》来讲,方便有两种,就是回向方便善巧和拔济方便善巧。方便的作用,就是能使善根无有穷尽。以回向方便善巧来说,如果把六度所摄的布施等善根回向菩提和众生,就可以让善根无有穷尽。相反,远离回向的方便,那所修的善根就有执著、有限量,不能无穷无尽。所以离方便是善根无尽障。

⑧能障:不入愿。所障:愿,一切生中善无间而转。障名:一切生中善无间转障。

按照《成唯识论》来讲,愿有两种,就是求菩提愿和利乐他愿。

愿的作用,就是能使修持一切善根相续不间断。由大愿力的摄持,能顺于善法的生长。我们佛教当中有“乘本愿轮”、“乘大愿轮”这样的成语,为什么把“愿”比喻成轮子呢?因为轮子是不断转动的,有愿力的摄持,大乘菩萨身口意三门的善行就会始终随着愿力而转动,所以就叫“愿轮”。如果我们没有大愿的摄持,那善法就会被间断。清朝的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当中说:“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如果不发广大心,建立坚固的誓愿,那你纵然经历佛刹极微尘数的大劫,依然还是在轮回当中,即使有一点修行,也是徒劳辛苦。)所以需要了知,没有大愿,没有大愿的摄持的话,的确善法就会被间断的。所以,发大愿,以大愿摄持,善根自然会增长,也就是说相续不会间断的,不会有相续间断、停止的机会。平常,大家对于发愿尤其要重视,因为一切诸佛菩萨都是在因地发了大愿,由于愿力摄持趣入菩萨道才最终成佛的。没有大愿的摄持,决定无法成就。所以,大家对于《普贤行愿品》等殊胜愿文的应当研读、念诵、观修,特别特别重要,这是大乘的根本 。尤其《普贤行愿品》是《华严经》的精华品,也是显宗和密宗共同特别重视的殊胜愿文,《普贤行愿品》方面特别特别需要重视。咱们的上师为主的高僧大德们平常发愿,不念其它的,就唯一念这个《普贤行愿品》,有如是的必要性,有如是的重要性。需要了知,特别需要重视这样的殊胜愿文,这就是大乘的根本 的缘故。

确实很多大德都是这样讲的,比如窥基大师他老人家在《述记》当中说:“由十大愿,愿在所生之处善无间能转故,由大愿摄受,能顺善法之生。现今世人无大愿摄,故于所在生不顺善法,善法不起,非无间转。”(由于十种大愿,发愿所生之处善法都无间而转的缘故,这样由于大愿力的摄受,在一切生时都能够顺应善法的生长。但是现代人没有大愿的摄受,所以在所在生当中,不能随顺于善法而行持。善法生不起来,不是无间相续而转。)所以,由于不入愿,就障碍以大愿在一切生当中修善无间而转。
⑨能障:力弱。所障:力,所作善决定。障名:所作善得决定障。

首先解释力的含义,再解释力的作用,最后讲能障和所障的对应。

(1)力的含义。

按照《成唯识论》来讲,力有两种,就是思择力和修习力。在《华严经疏》当中讲:“思择力,思择正理而对治诸障之力也;修习力,修习一切善行而使坚固决定之力也。”(所以,思择力就是思察抉择正理而对治障碍的能力;修习力就是以修习一切善行而成就的坚固决定之力。)太虚大师对于这两种力做过很精辟的解释,他说:“思择力是智慧上思察抉择的能力,比如此是此不是,此是恶此是善等,能够辨别决断都是力;修习力是熟练上的修习所成力,有充分任持的能力,比如一件事做得很快很好,就是巧妙自在神速力。”

(2)力的作用。

有了思择力和修习力,就能使所作的善获得决定。为什么能得决定呢?因为以思择力和修习力能够胜伏障品,这样所修的善法就不会被障品损坏,所以说以这两种力能够使善行获得决定。全知麦彭仁波切的注释,是从果的角度解释作用,他说作用是“全然决定善根的一切果不空耗。”

(3)这里障体“力弱”,是指胜伏波罗蜜多违品的力量不够,也就是思择力和修习力不够。

下面举例说明,比如世间的体操运动员,如果对于每一种动作的要领都领会得很清楚,每一步都知道怎么做,这就是具有思择力。如果每个动作都能运用自如,每一步都能表现出来,体操的节奏感完全能够把握,像这样就是具有修习力。以这两种力,就可以让所作的动作决定,可以得到满分。相反,假如思择力和修习力不够,那在动作上就会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这叫做所作不决定。这个例子说明:以具力就会导致所作决定、以力弱就会障碍所作决定。

我们行善的时候,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有时候犹豫不定,有时候心里没有底,不知道如何做才好,这就是思择力不够。有时候是“想得到,做不起来”,这就是修习力不够,也就是缺乏锻炼。以这样的思择力弱和修习力弱,就会使自己的行善不能决定,不能全分相应。相反,如果思择力和修习力具足,那你的修行决定是针针见血,功夫一定是得力的。比如,我们修一个净土法门,如果能把净土的事理因果抉择得很清楚、很透彻,那就会在智慧上完全决定,这样你求生净土的心,一万只牛也拉不回来,这就是思择力的作用。进一步,在净业的修行上,不论是持名观想,或者是发愿回向,或者是祈祷供养,经过长期的熏修,到达纯熟的地步,这就是具足修习力。以这样两种力的作用,每念一声都决定是九品莲花的种子,每礼一拜都决定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资粮,虽然身体在娑婆世界,实际上已经是极乐国土的人了。所以,培养思择力和修习力非常重要。

⑩能障:依文解义等。所障:智,受用法成熟。障名:受用法成熟障。

按照《成唯识论》来讲,智有受用法乐智和成熟有情智两种。

从智的作用上看,有了智慧,自己就能受用法;而且能够让他人的相续成熟。所以,自己受用法和令他成熟就是智慧的真实作用。
如果智慧不圆满,不能通达圣教的甚深究竟密意,只是按文字表面的理解,或者人云亦云,这样自己不能简择,就会障碍自己受用法。既然自己都不懂怎么受用法,也就不可能引导他人、让他人得到真实的成熟。

以上十波罗蜜多当中,后面四种——方便、愿、力、智都是从智慧当中开出来的,智慧的障碍就是愚痴。所以,后四度的障体实际就是愚痴的自性。换句话说,离开善巧方便是愚痴;不知道发愿也是愚痴;思择力和修习力不够也是智慧迟钝;不了知圣教究竟密意、只知道依文解义等,还是没有智慧所导致的。所以后四度的障体,总的来说,都是从一个愚痴的不同表现上来讲的。

   ——以上出自《辨中边论颂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