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你莫属所有女老板:伪满帝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0:33:00

2009年的春天,在儿时随家人到伪满皇宫博物院游玩的记忆已渐渐模糊后,我又一次走进了这座院落。

小时候第一次到伪皇宫,基本弄不清楚溥仪是谁,既然是皇宫又为何冠以“伪”字,印象中只有几具蜡像,让我既害怕又惊讶不已,不知道这是否就是传说中的“木乃伊”……

当童年的这次经历和幼稚的想法已近风干时,我在《发现长春》的首个选题被确定为《伪满帝宫》。接下来的7个月,我与这座院落有了最近距离的接触。7个月后,已是寒冬,8集《伪满帝宫》制作完成,其间太多问题值得总结和思考,特记录如下:

 

策划

在系列节目的策划安排上,我们制定了两条线索,一是在时间链上选取重要事件,以时间节点为依据制定分集主题;二是在空间上归类重要内容,以地点或建筑为依据制定分集主题。

最终,我们确定了后种方案。原因是:

伪满帝宫虽为伪满洲国的帝宫,但却只作临时之用,加之伪满洲国仅仅存在了14年,又处于一个特殊的时代,所以伪满帝宫的建设和积累无法和其他皇家宫殿相比。因此,内容丰富但并不复杂。帝宫内,有限的几栋主要建筑都有着固定的用途,也承载了一定的历史讯息,将这些建筑作为分集的线索是可行的。另外,节目主题是“伪满帝宫”,如果不以帝宫的主体作为主题,便会陷入跑题的误区。

伪皇宫是一段特殊历史的重要载体,因此,这座院落承载的内容远远大于建筑本身。面对这样的题材,在策划的过程中,必须做好取舍。毕竟,我们要做的是《伪满帝宫》,既不是伪满洲国史,亦不是伪满人物。但是,仅局限于伪满帝宫内的建筑和风景,节目又会空洞无物,如何才能准确地把握节目内容取舍的尺度,是我们考虑的重要问题。

在对历史信息的选取上,以主题为圆心,向外适当的延伸,力求做到既不远离主题,也不片面单一。例如地下防空洞,这处地下建筑无论是建筑本身还是其所承载的历史信息都无法与其他建筑相比,但我们却可以将其看作是伪满政权末期的一个象征符号,从而延伸出许多相关内容,例如伪满政府开始加强防御是源于诺门汗之战的失败,伪满帝宫内的防空洞正是这场战争所导致的关东军畏惧心理的产物。因此,我们在节目中,重点提到了诺门汗战争的相关情况,丰富节目信息含量。

 

合作

与伪满皇宫博物院的合作可以说是顺利的,虽然在开机之前并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充分沟通,但伪满皇宫博物院的领导和工作人员还是给予了我们最大的支持。根据我们的了解,伪皇宫对于拍摄的要求是很严格的。在一份《闯关东2》剧组在伪皇宫取景拍摄的记录单中,我们看到上面密密麻麻的记录着剧组在拍摄现场的情况,具体到挪动一个花瓶,或是拉动一下窗帘都要记录在案,可见管理之严格。

但在拍摄《伪满帝宫》时,伪皇宫给了我们最大限度的支持,不仅为拍摄提供了便利条件,还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其中一套日本人拍摄的纪录片记录了伪满时期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内容。上世纪80年代,伪皇宫的工作人员从日本购回这套纪录片,花费不菲。但在我们提出需要一些历史影像资料时,对方毫无保留地提供给了我们。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极大地丰富了节目信息量。

经过这次合作,感触颇多,特总结如下三点:

一、要和被摄单位的主管领导直接接触,找到了解该单位情况的资深人士。

二、在沟通过程中,要多从对方立场考虑,既要达到节目效果又不要为对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三、积极主动的提供帮助,减少对方的顾虑。

 

拍摄

对于《伪满帝宫》的拍摄来说,特点和难点同出一处。

具有时代特征的建筑,修旧如旧的房间陈设,拥有山水、花草、亭台的花园,甚至是一砖一瓦,一切都具有极强的画面感,如果拍摄得有想法,那么每个镜头都可以烘托主题,提高节目质量。面对这样的拍摄对象,可以激发我们的创作欲望。但是,要想将这些建筑、物体拍出生命力,就是我们要面对的难题。

2009年4月26日,我们带着诸多问题来到伪皇宫做拍摄前的实地考察。摄像师对好多地点都提出了他的想法,例如佛堂、日满议定书的签订地点、同德门等一些地方都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的灵感,一天下来,收获颇丰,心里也有了底。

2009年4月28日,《伪满帝宫》正式开机。摇臂、轨道、灯光,还有栏目组的几乎全体成员进驻伪皇宫,浩浩荡荡,蔚为壮观。此后的7天,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时间,伪皇宫在6点半就为栏目组打开了大门,大家抓紧时间拍摄外景,8点半,所有建筑开放,再开始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的拍。很多时候,拍一个茶壶,布光就要几十分钟,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光线,镜头的考究无疑是节目质量的基础。

《伪满帝宫》的拍摄被划分为明显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没有脚本情况下的集中拍摄。在这一阶段的拍摄中(7天),由于时间的原因,没有拍摄脚本,没有文稿,甚至连每集的框架构思都是零星的碎片。所以在拍摄时,经常需要现场构思。有时,我们费尽辛苦,在室内架起了摇臂,拍摄了一组不错的画面,可却担心没有办法和最终的文稿衔接,无法使用,这种担心在拍摄过程中一直存在。事后证明,确实有一些费很大力气拍摄的画面最终不得不放弃,甚是遗憾!

第二阶段是在文稿写作完成后的集中补拍。这两个阶段由不同的摄像师来完成,所以前后的衔接成了重点和难点。为了使节目画面看起来一气呵成,就必须在补拍前制定好详尽的拍摄计划,具体到每个镜头的景别、色调、运动方式等,都需要有具体的安排,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镜头的浪费,提高工作效率。

在《伪满帝宫》的拍摄中,运用了大量的情景再现。对于历史题材的纪录片来说,情景再现是一个很好的表现手段。试想,如果在拍摄伪皇宫时,我们只拍摄景观、建筑、物体,那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将是一个毫无生气的院落,一段死气沉沉的历史。所以,情景再现的运用是必要的。

但是,对于纪录片,尤其是历史题材的纪录片来说,真实永远都是第一要务。而今天,我们很难做到完全还原当时的情况,甚至会出现一些硬伤。在《伪满帝宫》的情景再现中,不少地方都不是十分的准确,例如人物造型不符合时代特征,人物活动不符合身份特点,人物神态不符合情境要求等。

另外,情景再现不应是单纯的“看图说话”,也就是说不应该是直接、浅显的来表现解说词的内容。在伪皇宫的拍摄中,我们忽略了这个问题,很多再现都是在机械的为解说词配动作,虽然准确,但却缺少一些意境。

我想,好的情景再现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说明”的层面上,更应该是“烘托”内容。例如可以设计一些写意、抽象的镜头,可以多用局部特写来表现主题。在电视剧《非常公民》中有一个镜头表现的是刚进宫时,李玉琴的好奇、天真。在暖廊,在落日的余晖中,李玉琴在练习穿着清朝宫廷传统的花盆底鞋走路,一个摇摇摆摆的背影,将一个少女的天真和好奇表现的一览无余,昏黄的色调又为她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哀愁。这样一个镜头,足可以表现李玉琴刚进宫时的状态。但在《同德离心》这一集,并没有这样的画面来反应李玉琴的这一状态,全部是直白的表现。所以,很多时候,与其将人物拍虚,不如换种思维,背影、局部动作等,都可以合理使用,效果可能会更好。

不过,在这里,我必须要说的是,我们的再现演员真的很棒。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是刚走出校园,或者是还没有走出校园的大学生,也有一些是我们的工作人员,制片、灯光、甚至是伪皇宫的工作人员,都加入到了情景再现的演出中。让人惊喜的是,大家的表演热情很高,演技也日益精湛。

我不得不说:“发现长春拥有一支全能型的队伍”。还有,我必须要说:“大家辛苦了!”

 

文稿

《伪满帝宫》8集文稿的写作是一个令人头疼,更令我不得不思考的过程。不得不说,相比于其他题材,伪皇宫的文稿写作并不艰难,因为相关资料十分充足,足够支撑25分钟的节目。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设置悬念,制造矛盾冲突,总之就是要讲故事。

在写作文稿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的误区,也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例如第三集《缉熙烟雨》,内容既涉及溥仪和婉容、谭玉玲种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也有傀儡皇帝的生活秘闻,还有缉熙楼的建筑情况,然而这些内容的关联性却不大。

将这些并不相关的事件联系起来,虽然力求转折自然,但却有些混乱。在读文字时,文稿内容虽然清晰,但当文字转化为声音时,听起来便不甚明了。如果对文稿中提到的事件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那么在看节目时便会觉得有些逻辑混乱。

这样的问题如何才能避免呢?

我想首先应该明确的是,电视是一门视听艺术,她不同于阅读文字,可以慢慢思考,声音可供观众思考的时间很短,所以,电视语言应首先保证逻辑清晰,意义明确。在此基础上,才可以谈及更进一步的创作。

另外,吸引观众是制作节目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如果一期节目内容十分充实,但却让人看起来索然无味,那么便是失败的。文稿故事化是我们吸引观众的有效办法。讲故事就需要主题鲜明,故事情节中设置的悬念、矛盾、纠葛和冲突要精彩。因此,需要花费心思来构思,甚至要揣摩观众的欣赏心理,调动起大家的收看兴趣。

《伪满帝宫》8集文稿大都建立在已公开的历史资料上,所以通过我们自己寻找的从未公开的历史信息很少,这可能也是历史题材经常会遇到的问题。许多伪满档案大都被存放在大连等地,选取比较困难。但在民间,或许存在一些被淹没的珍贵物品,但这种寻找的过程是缺少的。

由于伪满帝宫中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大都离世,在世的也都很难接受采访,所以对亲历者的采访基本是一个空白。这也是《伪满帝宫》节目制作的一大遗憾。

写稿子前,我们看了《故宫》、《问道武当》等纪录片的文稿,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故作深沉的评论,上下几千年的历史,相距数万里的地域都被紧密的连系在一起,转折自然,衔接流畅。一篇文稿读下来,可以观赏、可以倾听、可以玩味、可以思想。希望我们的文稿可以日渐向这些优秀的作品靠拢。

 

后期制作

拍摄制作《伪满帝宫》时,参照物是《故宫》,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压力。在进驻伪皇宫时,甚至连拍摄的基本概念和思路都没有,脑子里只有一些模糊的感觉。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心里没底也只能硬撑着坚持,却并不知道结果会怎样。

进入后期制作时,内心是极忐忑的,怕前期拍摄的画面用不上,或者效果不好。幸运的是,结果还算及格。但在这里我们要总结的是扣分的地方。

好的节目看起来应该有一种行云流水的感觉,节奏是制造这种感觉的主要因素。但《伪满帝宫》的节奏却有很多不舒服的地方,例如接点衔接过硬,段落衔接过紧,节奏单一没有变化等。

在伪皇宫的八集节目中,几乎所有的画面组接都采用了叠画的过渡技巧,在音乐和解说的整体感觉中还算和谐。但是这样的剪辑技巧过于单调,而且很多时候并不完全适合当时的情境。因为过于依赖叠画的应用,所以损失了很多具有表现力的镜头组合。另外,单一镜头上的特效处理基本没有,没有充分利用画面的自身变化来制造效果。例如当遇到紧张的内容时,我们只能依靠音乐来“找感觉”,看画面时却依旧是原有的节奏,所以,始终有一口气提不上来。

不少特效的处理虽然有想法,但是由于前期拍摄的缺陷所以无法实现,当然,也有一些是我们有想法,但却由于技术局限和自身的原因无法实现。

前期拍摄缺少设计,剪辑技巧过于单一,后期特效使用不到位……做过《伪满帝宫》8集节目后,我知道,自己在电视这个领域真的还只是一个初学者。

《伪满帝宫》的制作历时近7个月,从最初的彷徨到渐渐的清晰,期间,学习所得更多于工作所得。仅是8集的节目,但在制作过程中,却曾有数次濒临崩溃的感觉,所幸,我并不是一个人。栏目组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大家都通过各自的方式为节目费心尽力……走过后,回头看,我相信,我们可以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