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婷个人资料老公是谁:禅思禅画.佛语禅心(二)【经典禅语/倾情奉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22:28:34
2012-02-10 12:59:06|  分类: 【佛语禅心】 |  标签:


禅思禅画.佛语禅心

 

 

26··虚空眨眼··
  
  在一次法会上,唐肃宗向南阳慧宗国师请示了很多问题,但禅师却不看他一眼,肃宗很生气的说:“我是大唐天子,你居然不看我一眼?”
  
  慧忠国师不正面回答,反而问唐肃宗道:“君王可曾看到虚空?”
  “看到!”
  “那么请问虚空可曾对你眨过眼?”
  肃宗无话可对。

 吾人生活中,所最注意关心的皆人情上事,谁对我好,谁对我坏,每日患得患失,不是计较金钱,就是计较感情,钱关情关之外,还有恭敬关,终日要人赞美,要人行礼,要人看我一眼,比之虚空,虚空不要吾人眨眼,吾人又何必要虚空眨眼?法身真理,犹若虚空,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弥纶八极,包括两仪,随缘赴感,靡不周遍。肃宗不解,难怪南阳国师要问虚空可曾对你眨眼?
 


 27 ··生活的层面··
  
  天刚破晓,朱友峰居士兴冲冲的抱着一束鲜花及供果,赶到大佛寺想参加寺院的早课,谁知才一踏进大殿,左侧突然跑出一个人,正好与朱友峰撞个满怀,将捧着的水果,撞翻在地,朱友峰看到满地的水果忍不住叫道:“你看!你这么粗气,把我供佛的水果全部撞翻了,你怎么给我一个交待?”

 这个名叫李南山的人,非常不满的说道:“撞翻已经撞翻,顶多说一声对不起就够了,你干嘛那么凶?”
  朱友峰非常生气道:“你这是什么态度?自己错了还要怪人!”
  
  接着,彼此咒骂,互相指责的声音就此起彼落。
广圄禅师此时正好从此经过,就将两人带到一旁,问明原委,开示道:“莽撞的行走是不应该的,但是不肯接受别人的道歉也是不对的,这都是愚蠢不堪的行为。能坦诚的承认自己过失及接受别人的道歉,才是智者的举止。”广圄禅师说后接着又说道:“我们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必须协调的生活层面太多了,如:在社会上,如何与亲族、朋友取得协调;在教养上,如何与师长们取得沟通;在经济上,如何量入为出;在家庭上,如何培养夫妻、亲子的感情;在健康上如何使身体健全;在精神上,如何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能够如此才不会辜负我们可贵的生命。想想看,为了一点小事,一大早就破坏了一片虔诚的心境,值得吗?”
李南山先说道:“禅师!我错了,实在太冒失了!”说着便转身向朱友峰道:“请接受我至诚的道歉!我实在太愚痴了!”
  朱友峰也由衷的说道:“我也有不对的地方,不该为点小事就发脾气,实在太幼稚了!”

广圄禅师的一席话,终于感动了这两位争强好斗之人。禅,有高调,也有低调。

  

 

28··了无功德··
  
  梁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护持佛教的君王中的楷模,他在位的时候,曾经广建寺庙及佛像,修造桥梁道路,福利百姓,当时菩提达摩禅师,从天竺来中国弘法,梁武帝礼请禅师,并且问法说:'我这样不断地行善,会有什么功德?’
  “了无功德”达摩禅师泼了一盆冷水说。 
  武帝听了非常不高兴,再问他为什么?禅师不答,终于因为不相应,遂拂袖而去。


 事实上,梁武帝的善行,岂是毫无功德?禅师所说的了无功德,是说明在禅师的内心,并不存在一般事相上“有无”对立的观念,我们唯有通过了“有无”对待的妄执,才能透视到诸法“是无是有,非无非有,是可有是可无,是本有是本无”的实相,这种超越向上,是禅家必经的途径,这种境界才是禅家的本来面目。

 

 29··国师与皇帝··
  
 
 清朝顺治皇帝有一天特召迎玉琳国师入宫,请示佛法,顺治问道:'楞严经中,有所谓七处征心,问心在那里?现在请问心在七处?不在七处?’
  玉琳国师回答道:'觅心了不可得。’
  顺治皇帝:'悟道的人,还有喜怒哀乐否?’
  玉琳国师:'什么叫做喜怒哀乐?’

顺治皇帝:'山河大地从妄念生,妄念若息,山河大地还有也无?’
  玉琳国师'如人梦中醒,梦中之事,是有是无?’
  顺治皇帝:'如何用功?’
  玉琳国师:'端拱无为。’
  顺治皇帝:'如何是大?’
  玉琳国师:'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顺治皇帝:'本来面目如何参?’
 玉琳国师:'如六祖所言: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如何是本来面目?’
  后来顺治皇帝逢人便道:'与玉琳国师一席话,真是相见恨晚。’
  顺治皇帝是一个佛法素养很高的皇帝,从他的赞僧诗中说的'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蒙眬又是谁?不如不来又不去,来时欢喜去时悲。悲欢离合多劳虑,何日清闲谁得知?...’就可以知道他的思想非常契合佛法

顺治皇帝是一国君主,甚至他羡慕出家为僧的生活,他说:'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黄袍换得紫袈裟,只为当年一念差;我本西方一衲子,为何生在帝王家?’他对玉琳国师的恭敬,可想而知。
  玉琳国师是一位美风仪的高僧,平时喜静,不爱说话,即连皇帝问佛法,他也简明扼要,不愿多言,使人感到禅门一言,不易求也。

 

 

  30··本空非有··
  有一天,佛印禅师登坛说法,苏东坡闻说赶来参加,座中已经坐满人众,没有空位了。禅师看到苏东坡时说:'人都坐满了,此间已无学士坐处。’   
  苏东坡一向好禅,马上机锋相对回答禅师说:'既然此间无坐处,我就以禅师四大五蕴之身为座。’
禅师看到苏东坡与他论禅,于是说:'学士!我有一个问题问你,如果你回答得出来,那么我老和尚的身体就当你的座位,如果你回答不出来,那么你身上的玉带就要留下本寺,做为纪念。’苏东坡一向自命不凡,以为准胜无疑,便答应了。佛印禅师就说:'四大本空,五蕴非有,请问学士要坐那里呢?’
    苏东坡为之语塞。

因为我们的色身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假合,没有一样实在,不能安坐于此,苏东坡的玉带因此输给佛印禅师,至今仍留存于金山寺。

 

31-----虱子是什么做的
  
  有一天苏东坡和秦少游在一起吃饭,两个人因为才华都很高,往往为了谈学论道,互不相让。这天吃饭的时候,刚好看到一个人走过,由于许多天没有洗澡,身上爬满了虱子,苏东坡就说:'那个人真脏,身上的污垢都生出虱子来了!’秦少游坚持异议说:'才不是呢?虱子是从棉絮中长出来的!’两人各持己见,争执不下,便决定去请佛印禅师做个公道,评论虱子是怎么生成的,并且互相争议输的人要请一桌酒席。
 苏东坡求胜心切,私下便跑到佛印禅师那里,请他务必要帮自己的忙,过后,秦少游也去请禅师帮忙,佛印禅师都答应了他们。两人都以为稳操胜算,放心的等待评判的结果,禅师评断说:'虱子的头部是从污垢中生出来的,而虱子的脚部却是从棉絮中长出来的。’
禅师做了一次美妙的和事佬,有诗云:'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向暖北枝寒;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

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呢?就是'物我的合一’,物我是一体的,外相的山河大地就是内在的山河大地,大千世界就是心内的世界,物与我之间已没有分别,而将它完全调合起来,好比一棵树上,虽然接受同样的空气、阳光、水份,但树叶却有不同的生机,而能彼此无碍的共存于同一株树上。
 

 32-----抢不走

  一日临济禅师,跟随老师黄檗禅师一同下田工作,临济禅师走在黄檗禅师的后面,黄檗禅师回头一看,发现临济禅师空着手,因此就对他说道'你怎么把锄头忘记带来呢?’
  临济禅师回答道:'不知给谁拿走?’
 黄檗禅师停下脚步道:'你走过来,我有事跟你商量。’
    临济禅师向前,黄檗禅师就竖起锄头道:'单单是“这个”,世界之上就没有一个人能拿得动。’ 
  临济禅师一听这话,就毫不客气的立刻从黄檗禅师手中把锄头抢过来,紧紧的握在手中,说道:'刚才老师说谁也拿不动“这个”,现在为什么“这个”在我的手中呢?’
  黄檗禅师道:'手中有的未必有,手中无的未必无,你说,今天有谁给我们耕田呢?’ 
  临济禅师道:'耕田的由他耕田,收成的由他收成,关我们何事?’ 
  临济禅师这么说了以后,黄檗禅师一句话也没说,转身就回到僧院。 
  不久,沩山禅师就这件事问仰山禅师道:'锄头在黄檗禅师手中,为什么却被临济夺去?’
 仰山禅师答道:'强取豪夺虽然是小人,可是他的智慧却在君子以上。’
  沩山禅师再问仰山道:'耕种和收成,临济为什么要说不关己事呢?’
  仰山禅师不答:反问道:'难道就不能超脱对待关系之外吗?’ 
  沩山禅师一句不说,转身也回到僧院。

黄檗禅师的转身,沩山禅师的转身,转身的世界,就是肯定一切的世界。世人有理话多,无理更是话多,若能在真理之前并回头转身,那不是另有一番世界吗?
  

 33-----待客之道
  
  赵州城的赵王特地地拜访赵州从谂禅师,这时赵州从谂禅师正在床上休息,他躺着对来访者说道:'大王!我现在已老迈;虽然你专程来看我,但我实在无力下床接待你,请别见怪。’
   赵王非但不见怪,反而对赵州更加尊重。第二天赵王派遣一位将军送礼给他,赵州一听却马上下床到门外相迎。事后弟子们不解,就问赵州禅师道:'前天赵王来时,你不下床,这次赵王的部下来时,你为什么反而下床到门外相迎呢?’
 赵州禅师解释道:'你们有所不知,我的待客之道有上中下三等分别,第一的上等人来时,我在床上用本来面目接待他;第二等的中等人来时,我下床到客堂里用礼貌接待他;第三等人来时,我用世俗的应酬到前门去迎接他。’

有人用'茶、泡茶、泡好茶;坐、请坐、请上坐’的话嘲讽寺院知客的势利,其实并非势利,实则此乃正常人情之礼。世间法中,本来就是在平等法中示有差别。若赵州禅师的待客之道,从禅心中示观不同于世俗的知见,就是高人一等了。吾人做人处世,俗谛乎?真谛乎?真俗双融乎?望有心者一参!
 

  34-----公鸡与虫儿
  
  有个儿童,才七岁,但常常找无德禅师,和他东南西北乱说一通,但无德禅师却认为这个童子机智不凡,出言吐语,常有一些禅味。有一天,无德禅师对他道:'老僧每天很忙,没有时间经常跟你在这里辩论胡扯。现在和你再辩一次,假如你输,你就要买饼供养我;假如我输,我就买饼和你结缘。’
 童子听后说道:'那就请师父先拿出钱来!’ 
  无德禅师道:'最要紧是辩败才要钱,辩胜并不成问题。首先假定我老僧是一只公鸡。’ 
  童子道:'我是小虫儿。’  
  无德禅师抓住机会说:'是的,你是小虫儿,你应该买饼给我这只大公鸡吃了!’
 童子不认输,争论道:'不可以,师父!你要买饼给我才行,你是大公鸡,我是小虫儿,我见到你我可以飞走,因为师徒之间不可以争论的!那你不是输了吗?’
 无德禅师抓住童子的手,引来许多民众,无德禅师说:'这个问题跟战争和政治相同,假如一般衙门不能判断,就必须请村民来裁决,这里有三百村民,其中不能说谁都没有拥护者。大家呀!请你们为老僧和童子判断一下吧,我们宾主之间谁有理?’
大众不能判断,于是无德禅师认真而庄严的说道:'必须是睁眼睛的禅师才能判断。’  

 过了三天,全寺的人才注意到,无德禅师悄悄的买饼送给那七岁的童子。 
  公鸡与虫儿,这一对老少禅者,他们之间,一定有许多幽默的趣事。
 
      禅的里面,没有大小、长短、是非、好坏,当然禅的里面也没有输赢,无德禅师开始就想赢那位七岁童子,但七岁童子自愿做一个弱者小虫儿,大公鸡伸嘴一啄,虫儿就是最可口的食物,但小虫儿可以飞走,象征着师徒不可以争论,禅是不争论的世界,但禅也是一个规律有序的世界。
 

35-----不要拂拭
  
  有一位青年脾气非常暴躁、易怒,并且喜欢与人打架,所以很多人都不喜欢他。有一天无意中游荡到大德寺,碰巧听到一休禅师正在说法,听完后发愿痛改前非,就对禅师说:'师父,我以后再也不跟人家打架口角,免得人见人厌,就算是受人唾面,也只有忍耐的拭去,默默的承受!’
   一休禅师说:'嗳!何必呢,就让唾涎自干吧,不要拂拭!’
    '那怎么可能?为什么要这样忍受?’
  '这没有什么能不能忍受的,你就把它当作是蚊虫之类停在脸上,不值与它打架或者骂它,虽受吐沫,但并不是什么侮辱,微笑的接笑吧!’一休说。 
  '如果对方不是吐沫,而是用拳头打过来时,那怎么办?’ 
  '一样呀!不要太在意!这只不过一拳而已。’
  青年听了,认为一休说的,太岂有此理,终于忍耐不住,忽然举起拳头,向一休禅师的头上打去,并问:'和尚,现在怎么办?’禅师非常关切的说:'我的头硬得像石头,没什么感觉,倒是你的手大概打痛了吧!’
  青年哑然,无话可说。

 世间上无论什么事,说很容易,做很困难,说不发脾气,但境界一来,自我就不能把持。禅者曰:'说时似悟,对境生迷。’就是这种写照。

 

 36-----乞丐与禅
  
  挑水云水僧,是一位有名的禅师,曾在好几个丛林禅院住过,可以说饱参饱学,并在各地教过禅人。   
  他所主持的这一个禅院,因此吸引了太多的僧信学徒,但这些学生往往不能忍苦耐劳,半途而废,使他不得不对他们表示,他将辞去教席,并劝他们解散,各奔前程。此后,谁也没有发现挑水禅师的行踪。
 三年后,他的一位门人发现他在京都的一座桥下,与一些乞丐生活在一起,这位门人立即恳求挑水禅师给他开示。
  挑水禅师不客气的告诉他:'你没有资格接受我的指导。’
  门徒问道:'要怎样我才能有资格呢?’
  挑水禅师道:'如果你能像我一样在桥下过上三、五天的时间,我也许可以教你。’
 于是,这名门人弟子扮成乞丐模样,与挑水禅师共度了一天乞丐的生活。第二天,乞丐群中死了一人,挑水禅师于午夜时分伙同这位学生将尸体搬至山边埋了,事完之后,仍然回到桥下他们的寄身之处。
  挑水倒身便睡,一直睡到天亮,但他这位学生却始终未能入眠。天明之后,挑水禅师对门入说道:'今天不必出去乞食了,我们那位死了的同伙还剩一些食物在那儿。’然而这位门人看到那肮脏的碗盘,却是一口也吞咽不下去。
 挑水禅师不客气的说道:'我曾说你无法跟我学习,这里的天堂,你无法享受,你还是回到你的人间吧!请不要把我的住处告诉别人,因为天堂净土的人,不望有别人的打扰!’ 
  门人哭着跪下来,诉说道:'老师!你珍重吧!弟子确实没有资格跟你学习,因为你的天堂,弟子无法领会!’

 一个真正禅者的眼中,天堂净土在那里?卑贱工作里有天堂净土,爱人利物里有天堂净土,化他转境里有天堂净土,原来天堂净土是在禅者的心中,不在心外。
 

 37-----本来面目
  
  香严智闲禅师是百丈禅师的弟子,饱学经论,后来参学师兄灵祐禅师,一天灵祐对他说:'听说你一向博学多闻,现在我问你──父母未生我之前的本来面目是什么?’
  
  智闲禅师一时语塞,回到住处,翻遍了书本,也找不到答案,再回来对禅师说:'和尚慈悲,请您开示我,什么是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
 沩山灵祐禅师斩钉截铁的说:'我不能告诉你,因为我告诉你答案的话,那仍然是我的东西,和你不相干,我告诉了你,你将来会后悔,甚至会埋怨我的。’
 智闲禅师一看师兄不指示他,伤必地把所有经典烧毁,从此就到南阳自崖山去看守慧忠国师的坟墓,昼夜六时如哑吧吞含火珠地思考这个疑团,有一天在田园除草,忽然锄头碰到石头,咯答一声,顿然身心脱落,而大彻大悟,于是沐浴焚香,对着沩山遥拜着说:'和尚您实在大慈悲了,假如当初您告诉了我,我就没有今日的喜悦了!’


 禅的悟不是别人给我们的,是要我们去心领神会的。
 

 38-----茶饭禅
  
  唐朝龙潭崇信禅师,跟随天皇道悟禅师出家,数年之中,打柴炊爨,挑水作羹,不曾得到道悟禅师一句半语的法要。一天乃向师父说:'师父!弟子自从跟您出家以来,已经多年了。可是一次也不曾得到您的开示,请师父慈悲,传授弟子修道的法要吧!’
 道悟禅师听后立刻回答道:'你刚才讲的话,好冤枉师父啊!你想想看,自从你跟随我出家以来,我未尝一日不传授你修道的心要。’
  '弟子愚笨,不知您传授给我什么?’崇信讶异的问。
  '你端茶给我,我为你喝;你捧饭给我,我为你吃;你向我合掌,我就向你点头。我何尝一日懈怠,不都在指示心要给你吗!’崇信禅师听了,当下顿然开悟。


 从这一则师徒问答之中。可以了解禅就是生活。日常生活的搬柴运水,喝茶吃饭,无不蕴藏无限的禅机。
 

 39-----多捡一些
  
  鼎州禅师与沙弥在庭院里经行,突然刮起一阵风,从树上落下了好多树叶,禅师就弯着腰,将树叶一片片的捡起来,放在口袋里,在旁的沙弥就说道:'禅师!不要捡了,反正明天一天早,我们都会打扫的。’   
  鼎州禅师不以为然的道:'话不能这样讲,打扫,难道就一定会干净吗?我多捡一片,就会使地上多一分干净啊!’
  沙弥又再说道:'禅师,落叶那么多,您前面捡,它后面又落下来,您怎么捡得完呢?’
  鼎州禅师边捡边说道:'落叶不光是在地面上,落叶在我们心地上,我捡我心地上的落叶,终有捡完的时候。’
  沙弥听后,终于懂得禅者的生活是什么?

当佛陀住世的时候,有一位弟子叫'周利槃陀伽’,非常愚笨,教他一首偈颂,会念前句忘后句,念后句忘前句,不得已,佛陀问他会什么,他说会扫地,佛陀就叫他扫地的时候念'拂尘扫垢’,他念久后,心想,外面的尘垢脏时,要用扫把去扫,心内污秽时要怎样清扫呢?
  这样,周利槃陀伽就聪明开智慧了。

 

  40-----一坐四十年
  佛窟惟则禅师,宋朝长安人,少年出家后,在浙江天台山翠屏岩的佛窟庵修行。   
  他用落叶盖屋顶,结成草庵,以清水滋润咽喉,每天只在中午采摘山中野果以充饥腹。 
  一天,一个樵夫路过庵边,见到一个修道老僧,好奇的向前问道:'你在此住多久了?’ 
  佛窟禅师回答道:'大概已易四十寒暑。’
 樵者好奇的再问道:'你一个人在此修行吗?’ 
  佛窟禅师点头道:'丛林深山,一个人在此都已嫌多,还要多人何为?’  
  樵夫再问道:'你没有朋友吗?’  
  佛窟禅师以拍掌作声,好多虎豹由庵后而出,樵夫大惊,佛窟禅师速说莫怕,示意虎豹仍退庵后,禅师道:'朋友很多,大地山河,树木花草,虫蛇野兽,都是法侣。’
 樵夫非常感动,自愿皈依作为弟子。佛窟对樵者扼要的指示佛法的心要道:'汝今虽是凡夫,但非凡夫;虽非凡夫,但不坏凡夫法。’ 
  樵者于言下契入,从此慕道者纷纷而来,翠屏岩上白云飘空,草木迎人,虎往鹿行,鸟飞虫鸣,成为佛窟学的禅派。
 一坐四十年,用普通的常识看,四十年是漫长的岁月,但证悟无限时
间,进入永恒生命的圣者,已融入大化之中的惟则禅师,这只不过一瞬之间而已。在禅者的心中,一瞬间和四十年,并没有什么差距。
  
  禅者的悟道中,他所悟的是没有时空的差距,没有人我的分别,没有动静的不同,没有生佛的观念(众生与佛)。
 '虽是凡夫,但非凡夫之流’,因为人人有佛性,真理之中绝生佛之假名,那有是凡夫非凡夫的分别?'虽非凡夫,但不坏凡夫法’,禅者悟道,不破坏另有建立,不坏万法,而已超越万法了。

  

 41-----一首诗 
  双溪布衲禅师和契嵩禅师友善,而且彼此已到了真正以禅接心的阶段,一日契嵩禅师戏以诗追悼还活得好好的布衲禅师曰:
  '继祖当吾代,生缘行可规;
   终身常在道,识病懒寻医。
   貌古笔难写,情高世莫知,
    慈云布何处,孤月自相宜。’
 布衲禅师读罢契嵩禅师的追悼诗后,非常欢喜的举笔答曰:
  
  '道契平生更有谁,闲卿于我最心知;
   当初未欲成相别,恐误同参一首诗。’
    布衲禅师写罢,即投笔坐亡。
 布衲禅师本来没有入灭的意图,但为了顾念道友诗篇的信誉,所以就入灭了。禅师们的友谊,生死以之,实在非常难得。

 

 古人有一死以酬知己,但那都是为了报恩,或其他事故,而布衲禅师只是为了道友的游戏笔墨,就以死来维护道友的意见。契嵩禅师诗中的意思,就是直下承当布衲禅师的传法,也可以说是一句玩笑话,也可以说这一首诗,或真有见地,布衲禅师为了认可,就毫不犹豫的入灭,不了解的人还以为布衲禅师是被契嵩禅师逼死的,其实禅师对生死的看法,早就勘破,只要传承得人撒手就走,可说洒脱自在,还有什么比这更美的呢?
  

 42-----快乐与痛苦
  昙照禅师每日与信徒开示,都离不开: 
  '快乐呀!快乐呀!人生好快乐呀!’
  可是有一次他害病了,在生病中不时叫说: 
  '痛苦呀!痛苦呀!好痛苦呀!’ 
  住持大和尚听到了,就来责备他: 
  '喂!一个出家人有病,老是喊苦呀,苦呀,不好看呀!’
 昙照:'健康快乐,生病痛苦,这是当然的事,为什么不能叫苦呢?’ 
  住持:'记得当初你有一次,掉进水里,快要淹死时,你且面不改色,那种无畏的样子,视死如归,你那豪情如今何在?你平时都讲快乐,快乐,为什么到病的时候,要讲痛苦,痛苦呢?’
    昙照禅师对住持和尚道:
  '你来,你来,你到我床前来!’
    住持到了他床边,昙照禅师轻轻地问道:
'住持大和尚,你刚才说我以前讲快乐呀,快乐呀!现在都是说痛苦呀,痛苦呀!请你告诉我,究竟是讲快乐对呢?还是讲痛苦对呢?’

人生有苦乐的两面,太苦了,当然要提起内心的快乐;太乐了,也应该明白人生苦的真相。热烘烘的快乐,会乐极生悲;冷冰冰的痛苦,会苦的无味;人生最好过不苦不乐的中道生活。

  

 43-----自了汉
  
  黄檗禅师自幼便出家为僧,有一次他游天台山时,碰到一个举止奇怪的同参,两人谈笑,一如故人。当他们走到一条小溪前面时,正好溪水暴涨,那个同参叫黄檗一起渡河,黄檗便说道:'老兄,溪水这么深,能渡过去吗?’   
  那个同参便提高裤脚过河,好像在平地上行走一样自然,他边走边回过头来说:'来呀!来呀!’
 黄檗便叫道:'嘿!你这小乘自了汉,如果我早知你如此(早知你是有神通的小乘人)便把你的脚跟砍断。’ 
  那同参被他骂声所感动,叹道:'你真是位大乘的法器,实在说,我不如你啊!’ 
  说着,便消失了。

 佛教分大乘小乘,小乘重自度,大乘重度他,小乘圣者,纵然得道,也不及初发心的大乘行者。'拔一毛而利天下吾不为也’的作风,永远不能成佛。'自己未度,先能度人,才是菩萨发心。’黄檗斥责自了汉,难怪小乘圣者感动,并赞叹为大乘法器了。

 

 44-----隐居地方
  
   无德禅师一向在行脚,一天来到佛光禅师处,佛光禅师对他说:'你是一位很有名的禅者,可惜为什么不找一个地方隐居呢?’
   无德禅师无可奈何的答:'究竟那里才是我的隐居之处呢?’
   佛光禅师道:'你虽然是一位很好的长老禅师,可是却连隐居之处都不知道。’ 
   无德禅师说:'我骑了三十年马,不料今天竟被驴子摔下来。’
  无德禅师在佛光禅师处住下来,一天,有一学僧问道:'离开佛教义学,请禅师帮我抉择一下。’ 
   无德禅师告诉他道:'如果是那样的人就可以了。’
    学僧刚要礼拜,无德禅师说:'你问得很好,你问得很好。’  
   学僧道:'我本想请教禅师,可是...’
    无德禅师道:'我今天不回答。’
学僧问:'干净得一尘不染时又如何呢?’
    无德禅师答道:'我这个地方不留那种客人。’
    学僧问:'什么是您禅师的家风?’
    无德禅师说:'我不告诉你。’
    学僧不满的责问说:'您为什么不告诉我呢?’
    无德禅师也就不客气的答道:'这就是我的家风。’
 学僧更是认真的责问道:'您的家风就是没有一句话吗?’
     无德禅师说:'打坐!’
    学僧更顶撞道:'街上的乞丐不都在坐着吗?’
    无德禅师拿出一个铜钱给学僧。
    学僧终于省悟。
  
   无德禅师再见佛光禅师报告说道:'当行脚的时候行脚,当隐居的时候隐居,我现在已找到隐居的地方!’

自古以来的禅僧,有的行脚云水,有的陆沉隐居,有的躲藏盛名之累,入山惟恐不深,有的接待十方,等待有缘的传灯之人。究竟怎么做才是禅僧真正的生活行止呢?正如无德禅师说:'当行脚的时候行脚,当隐藏的时候隐藏。’
  

45-----慧可安心
  神光慧可禅师翻山越岭来到嵩山少林寺,拜谒达摩祖师,要求开示,并请为入室弟子,达摩面壁静坐,不理不睬,神光于是在门外伫候,时值风雪漫天,过了很久,雪深及膝。达摩看他确实求法虔诚,才开口问他:'你久立雪中,所求何事?’  
  神光道:'惟愿和尚开甘露门,广度群品。’ 
达摩说:'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尚不能至,汝公以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神光听此诲励,即以刀断臂在达摩座前。
  达摩说:'诸佛求道为法忘形,你今断臂,求又何在?’
    神光答道:'弟子心未安,请祖师为我安心!’
达摩喝道:'把心拿来,我为你安!’
    神光愕然地说:'我找不到心呀!’
    达摩微笑说道:'我已经为你将心安好了。’

神光慧可于找不到处,而有一个转身入处,终于豁然大悟,我们的烦恼本空,罪业本无自性,识心寂灭,没有妄想动念处,就是正觉,就是佛道。如果能够保持一颗平实不乱的真心,佛性当下就会开显。

 

 46-----珍惜现在
  
  日本亲鸾上人九岁时,就已立下出家的决心,他要求慈镇禅师为他剃度,慈镇禅师就问他说:'你还这么小,为什么要出家呢?’  
  亲鸾:'我虽年仅九岁,父母却已双亡,我因为不知道为什么人一定要死亡?为什么我一定非与父母分离不可?所以,为了探索这层道理,我一定要出家。’
 慈镇禅师非常嘉许他的志愿,说道:'好!我明白了。我愿意收你为徒,不过,今天太晚了,待明日一早,再为你剃度吧!’
  亲鸾听后,非常不以为然的道:'师父!虽然你说明天一早为我剃度,但我终是年幼无知,不能保证自己出家的决心是否可以持续到明天?而且,师父!你那么高年,你也不能保证您是否明早起床时还活着。’
慈镇禅师听了这话以后,拍手叫好。并满心欢喜的道:'对的!你说的话完全没错。现在我马上就为你剃度吧!’

我国唐代玄奘大师,十二岁出家时,因唐代出家为僧须经考试及格,其时玄奘年幼,未能录取,玄奘伤心痛哭,主考官郑善果问为何定要出家?玄奘答以要'光大如来遗教,绍隆菩提佛种’,因其志愿宏伟,特准出家,今中日两圣者,古今辉映,亦佛教之美谈也。
  

 47-----说究竟法
  
  佛光禅师向学僧提一则公案道:
  古时,人们大多用纸糊的灯笼点上蜡烛照路,某日一位盲者拜访了他的一位朋友,辞别时,因为天色已暗,他的朋友就给他一只灯笼,让他照路回家。 
  盲者谢绝朋友的好意说道:'我不需要灯笼,无论明暗,对我都是一样’。  
  朋友解释道:'我知道你不需要灯笼照路回家,但如果你不带灯笼的话,别人也许会撞着你。因此你最好还是带着。’
  话说得有理,这位盲者就带着灯笼回家了,但走不多远,却被来人撞个正着,盲者骂来人道:
    '看你走到那里去了?难道你看不见我手里的灯笼?’
   路人除致歉意外,说道:
  '老兄!你的蜡烛已经熄了。’
  盲者道:'是你的心灯灭了,岂关我的蜡烛灭呢?’
   见性的人,光照的般若与黑暗的无明,在他都是一样,没有分别,黑暗的烦恼固然苦人,光明的烈日,又何不炙人?虽然如此,何妨运用慈悲方便,提一灯笼(慧炬)照开众生的心灯?


众生无始以来,我执深重,生死死生,长夜冥冥,虽然长了二个眼睛,却不见眼前路人,责怪盲者灯笼熄灭,自己开着眼睛,却不用心,心灯的熄灭,才更可悲!例如世人未明佛法大义,到处误解佛法,毁谤三宝。即如明眼人撞了瞎子的灯笼,还怪灯不亮。

 

 48-----最具魅力
  
  
有一位女施主,家境非常富裕,不论其财富、地位、能力、权力,及漂亮的外表,都没有人能够比得上,但她却郁郁寡欢,连个谈心的人也没有,于是她就去请教无德禅师,如何才能具有魅力,以赢得别人的欢喜。  
  无德禅师告诉她道:'你能随时随地和各种人合作,并具有和佛一样的慈悲胸怀,讲些禅话,听些禅音,做些禅事,用些禅心,那你就能成为有魅力的人。’
  女施主听后,问道:'禅话怎么讲呢?’
  无德禅师道:'禅话,就是说欢喜的话,说真实的话,说谦虚的话,说利人的话。’  
  女施主又问道:'禅音怎么听呢?’  
  无德禅师道:'禅音就是化一切音声为微妙的音声,把辱骂的音声转为慈悲的音声,把毁谤的声音转为帮助的音声,哭声闹声,粗声丑声,你都能不介意,那就是禅音了。’
女施主再问道:'禅事怎么做呢?’ 
  无德禅师:'禅事就是布施的事,慈善的事,服务的事,合乎佛法的事。’  
  女施主更进一步问道:'禅心是什么用呢?’  
  无德禅师道:'禅心就是你我一如的心,圣凡一致的心,包容一切的心,普利一切的心。’
 女施主听后,一改从前的骄气,在人前不再夸耀自己的财富,不再自恃自我的美丽,对人总谦恭有礼,对眷属尤能体恤关怀,不久就被夸为'最具魅力的施主’了!

禅,不是理论,禅是生活,生活里有禅,就会法力无边,在人人尊,在处处贵,有禅,人生前途无往不利!
   

 49-----像牛粪
  宋代苏东坡到金山寺和佛印禅师打坐参禅,苏东坡觉得身心通畅,于是问禅师道:'禅师!你看我坐的样子怎么样?’
  '好庄严,像一尊佛!’  
  苏东坡听了非常高兴。佛印禅师接着问苏东坡道:'学士!你看我坐的姿势怎么样?’  
  苏东坡从来不放过嘲弄禅师的机会,马上回答说:'像一堆牛粪!’
 佛印禅师听了也很高兴!禅师被自己喻为牛粪,竟无以为答,苏东坡心中以为赢了佛印禅师,于是逢人便说:'我今天赢了!’
  消息传到他妹妹苏小妹的耳中,妹妹就问道:'哥哥!你究竟是怎么赢了禅师的?’苏东坡眉飞色舞,神采飞扬地如实叙述了一遍。苏小妹天资超人,才华出众,她听了苏东坡得意的叙述之后,正色说:'哥哥!你输了!禅师的心中如佛,所以他看你如佛,而你心中像牛粪,所以你看禅师才像牛粪!’
  苏东坡哑然,方知自己禅功不及佛印禅师。

禅,不是知识,是悟性;禅,不是巧辩,是灵慧。不要以为禅师们的机锋锐利,有时沉默不语,不通过语言文字,同样的有震耳欲聋的法音。

 

 

 50-----畸形 
  有位信徒向默仙禅师说道: 
  '我的妻子悭贪吝啬,对于好事,一财不舍,你能慈悲到我家去,向我太太开示,行些善事好吗?’
  默仙非常慈悲的答允。
  当默仙到达信徒家时,信徒的妻子出来迎接,但一杯茶水都舍不得端出来供养,禅师就握着一个拳头说道:
  '夫人,你看我的手,天天都是这样,你觉得如何?’  
  夫人:'如果手天天这个样子,这是有毛病,畸形呀!’
  '这样子是畸形!’接着默仙禅师把手伸张成一个手掌,问道:'假如天天这样子呢?’
  夫人:'这样子也是畸形!’
  默仙禅师立刻道:
'夫人!不错,这都是畸形,钱只知道贪取,不知道布施,是畸形。钱只知道花用,不知道储蓄,也是畸形。钱要流通,要能进能出,要量入为出。’
  这个太太在默仙禅师这么一个比喻之下,对做人处事和经济观念,用财之道,了然于心了!
  
  世间上有人过份贪财,有人过份施舍,均非佛教中道之义。悭贪之人应知喜舍结缘乃发财顺利之因,不播种,怎有收成?布施之人应在不自苦不自恼情形下为之,否则即为不净之施。默仙禅师以掌为喻,实有至理在焉。
 

 

 

 

 

谢谢好友光临分享如果您喜欢这篇日志,请点击

下面的“推荐”,让更多朋友分享,也算是对凤凰的支持。谢谢!

 【 火凤凰编辑制作 】

 http://hfh9989.blog.163.com/

  

 

 

 

 

 

 

您可能也喜欢:禅思禅画.佛语禅心(一)【经典禅语/倾情奉献】 2012.02.10 禅思禅画.佛语禅心(一)【经典禅语/倾情奉献】凤凰喜爱的FLASH音画(日志专用)【倾情奉献35篇精品】 2011.09.04 凤凰喜爱的FLASH音画(日志专用)【倾情奉献35篇精品】哥哥,摘一朵给你吧(原创)【情感图文/倾情奉献】 2011.12.13 哥哥,摘一朵给你吧(原创)【情感图文/倾情奉献】缘分,悠悠不了情(原创)【情感美文/温馨浪漫】 2012.02.04 缘分,悠悠不了情(原创)【情感美文/温馨浪漫】精品唐诗宋词卷轴画欣赏 【经典精品/倾情奉献】 2011.11.09 精品唐诗宋词卷轴画欣赏 【经典精品/倾情奉献】你是我心灵栖息的彼岸【情感美文/倾情奉献】 2011.12.03 你是我心灵栖息的彼岸【情感美文/倾情奉献】倾城花开,倾城恋【经典散文、唯美组图】 2011.03.20 倾城花开,倾城恋【经典散文、唯美组图】品茶·品情·品音乐…(原创)【茶香淡淡/邀友同斟】 2012.01.25 品茶·品情·品音乐…(原创)【茶香淡淡/邀友同斟】爱依旧 情随缘【经典图文/品味爱情】 2011.11.27 爱依旧 情随缘【经典图文/品味爱情】人与佛,关于婚外情的对话[组图/禅说] 2011.09.18 人与佛,关于婚外情的对话[组图/禅说][相思万缕情]--火凤凰 2008.09.04 [相思万缕情]--火凤凰倾世烟火,想你如歌【散文/组图】 2011.04.14 倾世烟火,想你如歌【散文/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