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晶晶和吴敏霞:我国最古老的玉冠 —红山文化玉马蹄形器刍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0:25:48
玉马蹄形器在红山玉器中流传较广且颇具代表性。此器又称玉筒形器、玉箍形器、玉束发器、玉冠状器等。因其上口大下口小,外形颇似倒置的马蹄,故习惯上称之为玉马蹄形器。此类玉器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有发现,大多流至海外,国外多家博物馆藏有此器,且断代情况不一,有的定为商周,有的定为战国或西汉,至多怀疑为夏代。直到80年代初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出此器后,才被考古专家正式确认为红山文化的玉器。

  玉马蹄形器究竟为何物,作何使用,长期来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说是玉杯,有人说是舀米的器具;有人说是腕饰或臂甲,也有人认为是一种束发器;还有人认为是一种供悬挂后打击的礼乐器,更有人根据其口沿锋利且常有缺口这一点,认定其为一种供砍击的武器。

玉马蹄形器

  玉马蹄形器为椭圆形中空筒状,无底。认为此器是玉杯或舀米器具的人一定没有看见过实物。而且此类玉器下口的口径较小,口沿锋利如刀刃一般,一般成年人的手很难伸进去,即使勉强伸进去,戴在手腕或手臂上也极易损伤肌肤,故腕饰或臂甲之说难以成立。而认定其为武器更缺乏根据。据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出土报告显示,玉马蹄形器多在中心大墓或高等级墓中才有发现,在墓中位置多枕于男性墓主的头下。据综合分析,此器当为部落首领或具有一定身份和地位的人用作束发的玉冠,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最古老的玉冠实物。

  《礼记·典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即男子到了二十岁,需行加冠之礼。届时将头发束于头顶,盘成发髻,然后加冠,还要起一别名,表示已经成年。女子成年不加冠,只用笄固定头发,谓之“及笄”。玉马蹄形器如作为玉冠使用,可将头顶上的发髻套于其中,其下口上的两个小孔可以系绳也可以插发笄,个别下口无孔的可以用将发笄穿过发髻横贯于上口的方法来固定。可以想象一下,一位成年男子头上戴着这样一个高高的玉冠,一眼望去可谓冠冕堂皇,一派威严。

  

  红山文化处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转变的重要历史阶段。进入父系社会后出现礼制,《礼记·冠义》中说:“冠者,礼之始也。”冠的出现标志着礼制的开始,成年男子头上戴冠是一种身份和等级的标志。平民百姓不戴冠,发髻上覆巾,是谓帻。据史料记载,古时冠的材质还有皮革、木材等。但皮革、木材等材料制作的冠不易保存,唯独用玉制作的冠能历千万年而不朽,使我们今天还能有幸看到上古时代玉冠的嵯峨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