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高的蹦极台:中国水果国际竞争力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6 03:51:31

中国水果国际竞争力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果生产快速发展,特别是90年代以来发展更为迅速。从1994年起中国水果产量跃居世界首位,1998年中国水果总产量达5503.7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2.7%。但从1995年开始国内水果价格迅速下降,“卖果难”问题经常出现,水果生产快速发展的势头受到抑制。中国水果以本国消费为主,参与国际贸易的比例一直很校1998年        中国出口水果63.3万吨,仅占当年水果总产量的1.15%,而世界平均水果产量的10%参与国际贸易。中国有近13亿人口,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和消费水平将不断提高,对水果的需求也将呈上升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水果业就可高枕无忧。按照WTO农产品协议及中国与其他WTO成员国签订的双边和多边贸易协议规定,中国加入WTO后不仅要大幅度降低水果进口关税,而且要取消很多非关税进口限制,加之很多水果主产国 的果品市场营销绩效较好,这必将给中国水果业的发展带来挑战。因此,认真分析和评估中国水果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不仅可为政府采取合理的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客观依据,促使其生产和贸易结构的合理化,也有助于指导果农更好地面向世界市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说明

   分析一国某产品国际竞争力是件复杂而困难的事情。很多学者通过研究提出了多种指标、计量模型等测算方法,如出口增长率、固定市场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国内资源成本系数、净出口指数等。这些指标和方法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一国某产品的竞争力状况,但除国内资源成本系数兼用生产成本和贸易数据,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生产成本的优势外,其余指标大多是用经验数据反映实际贸易的后果,而不能揭示其造成竞争力强弱的原因。很多关于WTO框架下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指出,中国加入WTO后水果业仍将具有竞争优势,其原因是中国水果价格大大低于国际市场平均价格。但是,一国某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实际上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生产成本,即价格方面的竞争力;二是市场营销绩效,即非价格方面的竞争力。这是因为,由于不完全竞争、产品差异及消费者                    偏好等情况的存在,常使一国某产品虽然价格相对较高却仍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这正是市场营销绩效等非价格竞争因素发挥作用的结果。由于资料获取方面的限制,本文拟主要对几种主要鲜果的价格竞争力及变动进行分析,从而判断中国水果的国际竞争力。

     分析一国某产品价格竞争力的较好方法是国内资源成本系数法,但因目前中国只有苹果和柑桔两个品种的生产成本资料,数据收集的困难使这种方法在此很难运用。本文拟运用生产者价格指数,并与各种水果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进行比较分析来衡量中国几种产量较多的新鲜水果的国际竞争力及其变化。产品成本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价格,尤其当生产和贸易处于完全竞争状态时,激烈的竞争将使产品的长期均衡价格趋同于长期成本,从而产品的竞争力状况也能从产品价格中体现出来。

二、几种主要新鲜水果国际竞争力及变动分析

    中国生产量较大的新鲜水果主要有柑桔、苹果、梨、桃和油桃等。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新鲜水果产量最多的国家,苹果、梨、桃和油桃的产量居世界首位,柑桔产量居世界第三位。中国水果在世界市场上一直具有价格优势,特别是1995年以后,由于国内水果价格大幅度下跌,这种优势更趋明显。既然中国水果在世界市场上具有较强的价格优势,国内市场又出现了供过于求.能否通过积极开拓国际市尝参与国际竞争来促进中国水果业的稳步发展,这就需要从价格和非价格两方面来分析中国水果的国际竞争力及其变动。

 (一)中国新鲜水果价格竞争力变动分析

 1.柑桔类鲜果。柑桔类鲜果包括许多品种,在此主要分析红桔、密桔、细皮小柑桔、温州密桔、橙子、柚子、柠檬和酸橙等主要品种的国际竞争力变化。1998年中国柑桔类鲜果总产量1109.8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0.8%,仅次于巴西和美国居世界第三位,柑桔类鲜果出口18.6万吨,不到世界总出口量的2%。由于不同品种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差异较大,在此要分品种进行比较分析。

 (1)红桔、密桔、细皮小柑桔、温州密桔等。1998年中国红桔、密桔、细皮小柑桔、温州密桔等产量587.8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36.4%,出口16万吨,占世界总出口量的6.9%。表1为红桔、密桔、细皮小柑桔、温州密桔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从表1可看出,中国红桔、密桔、细皮小柑桔、温州密桔的生产者价格指数除1988年较高                    外,其余年份均低于1985年,总体呈下降趋势,且波动幅度较大。与其他国家相比较其价格优势呈上升趋势。具体情况是相对于法国其价格优势一直呈上升趋势;相对于意大利、日本其价格优势从1989年开始呈上升趋势;相对于西班牙其价格优势从1991年开始呈上升趋势。这里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中国红桔、密桔、细皮小柑桔、温州密桔的生产者价格指数相对于其他国家波动幅度较大,最高的为1985年的148%,最低的为1985年的负83%,这必将导致生产的不稳定,加之水果生产要经多年之后才能收获的特点,不仅加剧了波动,也大大损害了果农的利益。

 (2)橙子。1998年中国橙子产量225.5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3.6%,出口5609吨,占世界总出口量的0.01%。表2为橙子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从表2可看出,中国橙子生产者价格指数变动情况与红桔、密桔、细皮小柑桔、温州密桔相似,从而值得注意的问题也雷同。与其他国家相比较,中国橙子相对于美国、印度、意大利价格优势在上升,且多数年份上升趋势明显;相对于西班牙、南非价格优势在下降,且多数年份下降趋势明显。

(3)柚子。1998年中国柚子产量25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1%,出口9628吨,不到世界总出口量的1%。表3为柚子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从表3可看出,中国柚子生产者价格指数虽然个别年份有所下降,但总体呈上升趋势,而且从1990年开始上升幅度较大。与其他国家相比较,中国柚子相对于西班牙、南非价格优势一直在下降,且多数年份下降趋势明显;相对于美国有些年份价格优势在上升,有些年份价格优势在下降。从总体上看中国袖子的价格优势呈下降趋势。

 (4)拧檬和酸橙。1998年中国柠檬和酸橙产量20多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1%,出口178吨,占世界总出口量的0.01%。表4为柠檬和酸橙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从表4可看出,中国柠檬和酸橙生产者价格指数变动情况与红桔、橙子等相似,因而值得注意的问题也相同。与其他国家相比较,中国柠檬和酸橙相对于美国、意大利、印度、南非价格优势在上升,且多数年份上升趋势明显;但与西班牙相比价格优势却在下降,且多数年份下降趋势明显。

2.鲜苹果、梨、桃和油桃

 (1)苹果。中国是世界上苹果产量最多的国家,1998年中国苹果产量1949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34.1%,但出口量只有17万吨,仅占世界总出口量的3.3%。表5为苹果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从表5可看出,中国苹果生产者价格指数是先上升后下降,除1995年下降幅度较大外,其他年份波动幅度趋缓。与其他国家相比较,中国苹果相对于美国、法国、意大利、新西兰、南非价格优势在多数年份呈下降趋势,相对于荷兰价格优势在所有年份都呈上升趋势。

(2)梨。中国是世界上梨产量最多的国家,1998年中国梨产量739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8.5%,但出口量只有11万吨,占世界总出口量的7.4%。表6为梨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从表6可看出,中国梨的生产者价格指数也是先上升后下降,且下降速度较快。与其他国家相比较,中国梨相对于美国、意大利、南非价格优势几乎所有年份都在上升,且上升趋势明显;相对于荷兰、西班牙价格优势是有升有降。从总体上看中国梨的价格优势是呈上升趋势。

(3)桃和油桃。中国是世界上桃和油桃产量最多的国家,1998年桃和油桃产量299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7%,但出口量只有4084吨,仅占世界总出口量的0.5%。表7为桃和油桃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从表7可看出,中国桃和油桃生产者价格指数也是先上升后下降,且波动幅度较大。与其他国家相比较,中国桃和油桃相对于西班牙、美国、意大利其价格优势在多数年份呈下降趋势;相对于法国、荷兰、南非其价格优势在多数年份呈上升趋势。从总体上看,中国桃和油桃的价格优势1992年之前呈下降趋势,1993年起呈上升趋势。

(二)中国新鲜水果非价格竞争力分析非价格竞争力也即市场营销绩效,包括所有影响产品竞争力的非价格因素。水果的非价格竞争力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品种结构。目前中国水果产量的绝大多数是以鲜果消费为主的苹果、梨、柑桔、桃和油桃等,不仅其他小品种产量较少,各种水果的品种结构也比较单一,适合不同需要的不同特色品种和不同上市期的品种相对较少。从整个世界市场来看,虽然新鲜水果消费量很大,且在不断增长,但加工水果消费增长速度大大快于新鲜水果消费增长速度。中国适合加工的水果品种较少,即使有一些适合加工的品种也由于加工技术落后,大批量生产的成本和质量问题严重,难以进入国际市场因此,从品种结构上看中国水果的国际竞争力较                  弱。

2.水果质量。无论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消费者对鲜果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果实内在质量好、外观好看,而且要求果实无污染,这使得优质高档水果不仅价格高、销路好、经济效益高、国际竞争力也强。目前中国优质果率不到水果总产量的10%,达到出口标准的高档果不足总产量的5%,而其他水果主要出口国的优质果率可高达70%,可供出口的高档果占总产量的50%左右。中国鲜果质量差的主要原因是:(1)有些品种因栽植在不适宜地区,使其果实不具有该品种所特有的风味,即使栽植在适宜地区也由于长期大量施用氮肥,或由于干旱缺水使其果实风味淡化。(2)由于果农素质低、栽培技术落后、防治病虫害以农药为主,不仅果实外观质量差,还经常由于农药使用剂量、时间、次数不当,不但防治病虫害效果差,造成人力物力浪费,还使果实农药残留超标。所有这些都使中国鲜果较难进入国际市场,更难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3.采摘后商品化处理。近年来通过引进和调整水果品种结构,在国内产生一些优质水果品种,如山东红富士、四川脐橙等其内在质量和外观都达到或超过国际市场的要求,但由于鲜果收获期比较集中,且采摘后商品化处理落后,难以满足消费者需要长年均衡消费新鲜水果的要求。目前中国采摘后进行分级、打腊、包装、贮运的水果只占总产量的1%,贮藏的水果不到总产量的20%,加工的水果不到总产量的10%。当鲜果收获集中上市时导致市场价格下降在所难免。而其他水果主要出口国为适应市场需要,已能通过保鲜和包装技术来保证水果新鲜上市,而且能在采摘后30天内在国际市场上销售新鲜水果。由于不同质量等级果品价格差别较大,而且不同质量等级的同一果品,在不同时间上市其价格差异更大。

     因此,中国新鲜水果虽然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但在满足消费者长年均衡需要优质水果方面的国际竞争力则较弱。

4.水果营销状况。从宏观方面看,政府对水果生产经营中的宏观指导、咨询、投资和调控较少,市场体系不够健全;水果生产经营的科技研究、推广和应用相对比较落后;市场供求及其变化的信息很少,即使有也由于信息渠道不健全很难传递到农户。从微观方面看,中国农业生产中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分散经营模式在水果生产中大量存在,大多数农户是在本地区内封闭经营,不仅不了解国际市场供求及其变化,也不了解国内市场供求及其变化;大多数农户还是以生产为中心,水果生产出来之后再寻找销路,还没有以市场需要为导向进行水果生产的思想,更没有属于自己的营销和信息沟通组织,只能独自分别面对和进入市场所有这些不仅使果农的市场营销绩效很差,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要,因此,当水果集中上市时果贱伤农的现象经常出现,从而导致了水果价格的大幅度波动。

三、结论和建议

    综上所述,中国几种主要新鲜水果的价格优势一直存在,各种水果的绝对价格都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通过与各种水果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的生产者价格指数比较可发现,各种水果价格优势的变动情况各不相同,有的呈上升趋势;有的呈下降趋势;还有的是相对于某些国家呈上升趋势,相对于另一些国家则呈下降趋势。同时还可发现中国各种水果生产者价格指数波动幅度都大大高于其他国家。从总体上看,中国几种主要鲜果都是价格竞争力较强,非价格竞争力较弱。因此,中国水果今后的发展思路应在充分发挥价格竞争力的同时,大力加强和提高非价格竞争力。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应充分利用乌拉圭回合农产品协议所提供的国内支持与调控空间,加强对水果业的支持和调控力度。各级政府可通过增加科技投入,促进适应市场需要的新品种和优质果品的种苗繁育、保护地生产、栽培技术、灌溉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摘后商品化处理等方面的科技研究、推广及对果农的技术培训;加强对水果市场需求的研究和预测,支持并鼓励果农调整生产结构,增加既适应当地条件又适应消费者需要的新品种,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或采摘后商品化处理技术调整鲜果收获和上市时间;健全和完善水果市场体系,鼓励发展各种代表果农利益的营销组织、中介组织和合作组织,使广大农户联合起来进入市场;配合政府对水果业发展的投入实行水果产销的市场秩序管制,防止水果价格大幅度波动,并使其维持在合适的水平。

   其次,在对果农进行技术推广和培训的同时,还应对果农进行市场营销思想和策略的培训和宣传,使果农建立以市场需要为导向的营销思想,不仅要以国内市尝更要以国际市场需要为导向,以适应加入WTO的要求。要使果农清楚只有根据市场需要及其变化进行水果生产,满足消费者对水果品种和质量的需要,才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