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到底什么样子:领导干部要自觉坚持真与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8:51:08

领导干部要自觉坚持真与实
在省委党校、行政学院2010年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黄建国       做官先做人,从政德为先,真与实是领导干部从政修德的重要内容。坚持真与实,是优化政治生态之要、净化从政风气之本、提升队伍形象之需、提高执政威信之基。解决好言行不一、表里不一、知行不一、始终不一的问题,修正偏离真与实的行为,做到理必求真、事 必求是、言必求信、行必求实,是建设靠得住、过得硬执政骨干队伍的需要。当前,领导干 部队伍的本质和主流是好的,求真务实是领导干部的基本面,但也确实存在不真不实的情况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一、真理与真利     “共产党人干事业,一是靠真理的力量,二是靠人格的力量。”追求真理、坚持真理, 是领导干部应有的政治品格,是忠诚度的必然反映,是实现理想和推进事业的根本动力。对 待真理的心态折射出品格的状态,坚持真理的表现是真实自我的展现。检验是否真正信仰真 理,不看表白看行动。一些领导干部求真的意识越来越淡,逐利的欲望越来越强,以功利的 价值取向来对待真理,表面上追求真理,实际上追逐功名利禄。有三种不良倾向,需要警惕 :对待真理私利化。有的以实用为取舍来讲“真理”,对自己有利的无 理也是真理,对自己不利的真理也无理,对别人讲坚持马克思主义原理以装点门面,自己则 潜心研究仕途升迁“真经”,满脑子厚黑学、潜规则。对自己有利的客观规律就作为行事规 则,对自己没利的则视为无用的“废则”。有的为了达到个人的政治目的,喊着时髦的口号 ,做着荒谬的事情。对待真理世故化。有的凭面子关系来讲“真理”, 奉行好人主义,有时讲的明显不是真理,做的违背真理,碍于面子也跟着喊符合真理,有时 心里明白一些说法和决策不对,为顾及面子保持缄默,揣着明白装糊涂,知而不说,知而不 为,有时甚至为了粉饰面子,找一些歪理来佐证所谓的“真理”,造一些“伪真理”,宁愿 护卫面子,也不捍卫真理。对待真理“官奴化”。有的按顺从需要来讲 “真理”,官越大,真理越多。谁的官大,谁的表最准。有的单位,一把手是绝对真理,二 把手是相对真理,三四把手按分管的工作有点道理,其他同志只剩下顺从的理。有的跟人不 跟组织,以领导的好恶为好恶,以领导的是非为是非,成天琢磨领导心理,不管符不符合实 际、是不是可行,盲目顺从竞献媚,邀功讨巧表忠心,公仆形象成了奴仆嘴脸。求利不求真 的一个根本因素,是忠诚度出了问题,把市场的趋利规则作为从政准则。有的干部不缺文化 ,不缺学历,缺的是忠诚、信仰和对真理的执着追求。是否追求和坚持真理,是衡量领导干 部是否忠诚可靠的分界线。追求真理的过程,就是锤炼党性、完善品格的过程;坚持真理的 过程,就是彰显感召力、带动力和影响力的过程。“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这也是对党员干部起码的要求。以无畏的政治勇气来捍卫真理。老 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捍卫真理、不怕牺牲、至死不渝的大无畏精神,永远是领导干部学习的 楷模。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捍卫真理誓言,回荡天地,至今震撼人心。王 若飞“生为真理生,死为真理死”的革命气概,感天动地,永昭后人。毛泽东、邓小平等老 一辈都因捍卫真理而受到过不公正待遇,仍百折不挠地坚持真理,捍卫真理的巨大勇气和毅 力,为全党树立了榜样。领导干部在是非面前要立得住,压力面前要顶得住,功利面前要抗 得住,以捍卫真理的政治勇气来彰显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以忠诚的政治品格来 坚持真理。爱默生说:我们对真理所能表示的最大崇拜,就是要脚踏实地地去履行 它。最彻底的忠诚,就是对信仰和真理的坚守,要把赤胆忠心的政治忠诚度内化为运用真理 、推动事业发展的力量,用忠诚度来与党同心,用真理的力量来与民同力。以忠诚之心证求 真之态,做真理的宣言人,以忠诚品格立求真资格,做真理的坚守者,把忠于党和人民利益 、忠于马克思主义真理作为最基本的官德底线。雷锋在日记中写道:我只长着一个心眼,我 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以无私的政治修为来追求真理。“心系宇宙,不需论你有我有;利在天下,何必想少得多得。”领导干部要明大义, “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不能以个人的蝇头小利来玷污真理大义,去小利、 求大义,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的深刻把握上, 切实维护党和国家、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领导干部尤其要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不 被貌是质非的东西所迷惑,对错误的东西,要理直气壮地加以批驳和制止。要以大我的境界 来追求真理,一个干部如果在自我功利里追求真理,气度就会小,胸襟就会窄,境界就会低 ,离成功的距离就会远。〖JP2〗雷洁琼在九十年代参观毛主席遗物展后,写下了八个字 ,“公者千古,私者一时”。坚持信仰至上、真理至上、事业至上,遵守党的政治原则、政 治纪律,才能站得高、看得远、谋得深、干得成。     二、真话与官话    邓小平明确提出:“要敢讲真话,反对讲假话。”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号召全党同志“ 讲真话、讲心里话”。心中有话向党说,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老一辈的精神风范。我们赞 扬真话,我们了解真相。可有时候真话会让人不舒服,真相会让人有忌讳。因此说出真话、 公布真相,需要智慧和勇气。电视剧《金婚》中讲,人活着,要么做一个痛苦的哲学家,要 么做一头快乐的猪。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 尽兴党之责,敢于讲真话、道真情。如今有一些领导干部习惯于不讲真话打官腔,讲了很多 没错的官话,没有一句管用的真话,“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废话俯首皆是。大家说同样的假 话,不说还不行;彼此知道是假话,不信也不行。官话的“四见”,危害很大,有待匡正。 有的见人说话,对组织讲漂亮话,无时无刻不装高尚,对上级讲奉承话 ,无限地放大领导的优点,对同事讲客套话,无休无止地打哈哈,对群众讲敷衍话,无情无 责地搪塞应付;同一事情对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在当事人面前讲肯定的话,背着当事人说 指责的话;同一人因人地位的变化讲不同的话,对某人地位不如自己时用鼻子说话,和自己 地位差不多时带着笑脸说话,地位超过自己时仰着媚脸说话;对有来头、来势好的人一味地 说恭维的话,抬着、护着、哄着,对没背景、比较边缘的人讲些不冷不热的话,对可能成为 自己竞争对手的人讲贬损的话。有的见势说话,遇到吹糠见米的情形, 就拍着胸脯说大话,看到有成效的事,就抢着为自己说有功的话,需要负责时,把承担责任 的话变成责备别人的话;看上级的脸色说话,看大家的倒向说话;有领导肯定、上级关注的 迹象时,就开始唱赞歌,帮着说好话,因领导不了解、群众不理解而局势不明朗时,就讲些 风凉话,显得自己高明。有的见利说话,只说对自己有利的话,报喜不 报忧,把问题说成成绩,把劣势说成优势,把教训说成经验,把亏损说成盈利,把平凡说成 奇迹;只讲有利于自己增光添彩的话,整体工作不行的,就只强调好的单项工作,经济发展 质量不高,就只讲发展速度,发展慢的,就只讲一切为了保护环境;只讲对自己有利的假话 ,如有干部交流出去时,能腾出位子,不论被考察对象素质如何,适岗性如何,一律讲好话 ,送客出门,对一些素质差、口碑差的也被极力说违心的好话、“送瘟神”。有 的见圈说话,圈内圈外两种语言,台上台下两种形象,形成了“语言的二元化现象 ”。台上讲一些冠冕堂皇的场面话,台下尽说些牢骚话,圈外尽讲些不着边际的话,圈内讲些拉拉扯扯的话。官话、套话、假话、大话之间已经形成一个可以自我适应、自我调整、独 立运作的系统,毫无意义、又不得不说的官话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成了潜规则。讲官话很 风光,讲假话很风行,讲真话有风险。官话、假话、套话、废话之所以盛行,是因为有些领 导听惯了顺心的官话、顺耳的假话。动听的假话犹如香水,闻起来很香、很沁心,但吞下去 是有毒的。拍马屁的人是往往为了骑马,抬轿子的往往是想坐轿子。讲真话才有力量,真话 体现党性、彰显德性。愿不愿意讲真话、敢不敢讲真话、为谁讲真话、善不善于听真话,是 检验领导干部的政治立场和政治品质的“试金石”。讲真话,要有责任心。 肩能担,可担一人;心能担,可担千人。责任心强的人,大多能讲真话,而讲不讲真话 ,也是责任心强不强的一个标志。列宁指出:“吹牛撒谎是道义上的灭亡,它势必引向政治 上的灭亡。”要从对党、对人民、对事业负责的高度来讲实话、讲心里话,负责任地讲话, 讲负责任的真话。彻底摒弃不敢讲、不愿讲、不全讲、不深讲真话的不良习气,不要因为自 己的小功利、小圈子,就真话假说,假话真说,害人害己害事业。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讲:“ 老实人、敢讲真话的人,归根结底,于人民事业有利,于自己也不吃亏;爱讲假话的人,一 害人民,二害自己,总是吃亏。”讲真话,要有正义感。索尔仁尼琴说 :“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要为公众说话、为公正说话、为公道说话。壁立千 仞、无欲则刚。心底无私天地宽。领导干部只有把个人利益摆一边,人民利益放心间,对名 利不心动、酒色不眼迷,讲真话才有底气,才能维护公平正义。腰杆子要硬,要敢于向假话 、空话、套话宣战,有刚正不阿的凛然气节、不怕得罪人的气魄、不计较个人得失的气度。 毛泽东同志提出讲真话“五不怕”:“不怕受处分、不怕被撤职、不怕老婆离婚、不怕开除 党籍、不怕坐监牢。”胡耀邦为大批老干部平反昭雪冤假错案,说公道话,体现了求实品格 和担当精神。讲真话,要有好氛围。英国心理学家莫里斯发现:人体中 越是远离大脑的部位,其可信度越大。脸离大脑最近而最不诚实,脚虽然远离大脑,却比脸 和手诚实得多。有则寓言讲:“某国无镜,一日,外邦贡镜一面。国王试照,见己丑态,甚 怒,碎镜于地。举国无镜。”不敢讲真话,是个人的悲哀;不能讲真话,是社会的悲哀。形 成讲真话的环境,关键是领导要带头。领导干部要敢听真话、乐听真话,对报忧的真话,哪 怕是对自己政绩有影响,也要予以鼓励、坦然接受,对提批评意见的真话、心里话,哪怕很 刺耳,也要闻过则喜、从善如流。中肯的真话,听起来不悦耳,就像打预防针,虽然有点痛 ,但能增强免疫力。有人讲:我们共产党人什么困难都不怕,就怕两条,一怕脱离群众,失 去执政根基,二怕党内听不到不同声音,失去生命的活力。让讲真话、讲心里话的人受褒奖 、受保护,讲真话、讲心里话才会蔚然成风。领导干部要有包容“错话”的雅量,允许别人 讲错话,不抓辫子、打棍子、装袋子,善于从错话中洞察实情、明辨是非,努力营造敢讲真 话、善听真话的良好氛围。 三、作为与作秀   我们处在一个追求效率与速度的年代,在只争朝夕的攀比中,耐性的高投入低产出使人望 而却步,“相当一部分干部不是根据群众的需求,而是循着升官的轨迹来研究和制定工作目 标。”一些人当了领导想快速当更大的领导,把干事创业的舞台作为沽名钓誉的秀台,往自 己脸上“贴金”,捞取政治资本,为升迁铺路。“政绩秀”。追求“短 跑效应”,热衷搞“短平快”,透支财力、资源和环境,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甚至鼓励下 级造假政绩,以便自己造出更大的假政绩;追求“眼球效应”,贪大求洋,动辄搞大广场、 大高楼、大园区,把标志工程、示范项目秀到路边;追求“工程效应”,把日常的工作变成 名目繁多的“工程”,精心包装、过度炒作“形象工程”,博取虚名,“政绩”成“政疾” 。出了事故,“先瞒,瞒不了就骗,骗不了就承认一部分,然后撤几个官员了事,最后宣传 包装成一件功劳”。《格列佛游记》作者斯威夫特说:“人做坏事不令我奇,我奇的是做了 坏事而不害羞。做了坏事不害羞也不令我奇,我奇的是此类人还有把坏事说成好事的本事。 ”“亲民秀”。镜头里对群众和蔼可亲,镜头外对群众漠不关心,口头 上改善民生掷地有声,行动上改善民生不见动静,“送温暖”异化为“秀温暖”,心思花在 怎样装样子、作宣传、挣面子,网民讲送温暖不保温。有的领导干部只要一提到“群众”的 字眼,就装得很动情,显得对群众的感情很深厚,其实,离群众很远。“学问秀 ”。竞相“捞文凭”,学问不高学历高,并不理解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只想显示 多才多艺,热衷出“专著”,功底不厚书出得厚,喜欢“附庸风雅”,胸无点墨到处舞文弄 墨,乐于“提新口号”,内涵不深口气大,虽换来一片虚假的叫好声,其实不过是水货、赝 品。“廉洁秀”。达尔文讲:“心口如一,是道德的心脏。”有少数人 “台上讲话像孔繁森,台下做事像王宝森,见了上级像和坤,见了下级像泰森。”群众有联 讽刺:“讲廉政义正辞严,收贿赂心安理得,言行不一”;“吃苦在‘钱’,享受在‘厚’ ,以‘声’作则”;“见百姓挺胸腆肚闭嘴不离罚罚罚,遇上司点头哈腰张口总说是是是, 态度鲜明;想当年接群众一包香烟亦属大事一桩,看今朝受老板十万现金当小菜一碟,水涨 船高”。被媒体称为“最不像贪官的贪官”、黑龙江省原省长田凤山,在大会上语重心长地 说:“同志们啊,我们不能犯错误,不能退休后让老百姓在背后戳脊梁骨哇。”没想到自己 被老百姓戳脊梁骨的日子并没等到退休,以受贿罪被判无期徒刑。扭转作秀不作为的歪风, 一要正“官念”。马丁?路德?金说:“不是所有人都会出名,但每个 人都可以变得伟大,因为伟大是通过为他人服务而界定的。”甘地也讲:“最高的道德就是 不断为人服务,为人类的爱而工作。”我们共产党的干部更应当有这样的境界和追求。一些 干部作秀不作为,内在的人生观、事业观、价值观发生扭曲,没有解决好为谁当官、为谁发 展、为谁创造政绩的问题,把个人升迁看得高于一切,干工作不是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而 是考虑自己在上级的影响和领导心目中的位置,生怕组织埋没了自己,领导不认可自己,群 众忘记了自己,把心思和精力用在造势和谋官上,出现“政绩饥渴症”。领导干部应该经常 想一想当干部是为了什么,现在当领导干部干了些什么,将来身后留下些什么。把这些想清 楚了,想正确了,境界提高了,就能自觉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走出个人功名利禄 的“沼泽地”,多作为不作秀,干出实绩。二要养心气。浮躁的社会, 心静者胜出。有一佛教胜地,留有很多文人写“心”的墨迹。有的“心”字中间没点,寓意 虚心、空心,凡事应多一点谦虚,少一点索取。有的“心”字中间一点放得很低,寓意放心 ,拿得起也要放得下。有的“心”字中间多了一点,寓意多心,就会徒生许多烦恼。有的“ 心”字故意反写,寓意凡事应坦诚相见,不要出尔反尔。领导干部要有所作为,须心正心静 。用力做事,可以把事做完;用脑做事,可以把事做好;用心做事,可以把事做优。要戒思 想上的浮浅、作风上的浮漂、生活上的浮华,养从容淡定、心境平和的静气,养胸怀全局、 谋深谋远的大气,养敢于担当、勇于攻坚的锐气,养埋头苦干、不事张扬的憨气,养宁肯吃 亏、不屑作秀的骨气,搞好心灵环保,以健康的心气干事创业。三要尚实干。“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干,是事业发展的基石,干部进步的阶梯。不干, 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群众认干不认说,领导干部要把实干作为取得实绩的第一要素。要 做扎实干事的模范,肯干,不做吹者,勤干,不作懒者,能干,不作庸者,苦干,不作油者 。多干利于长远的事、多干事关大局的事、多干惠及群众的事、多干力所能及的事,让那些 不安本职的“跳客”,唱高调、说大话的“谈客”,投机取巧、不干实事的“钻客”,不干 事、专挑刺的“看客”淘汰出局。四要重考评。林彪说过:“不说假话 ,不能办成大事,”现在有些人也学会了这一套。纪伯伦讲:“一个人的实质,不在于他向 你显露的那一面,而在于他所不能向你显露的那一面。”鲁迅说:“事实是无情的东西,它 能将空言打得粉碎。”为了把人和事了解清楚,必须深入考察。要完善干部考评机制,准确 甄别作为者的实绩、作秀者的“假绩",防止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只重一段,不重一贯,只看表皮,不看内里,从制度层面上引导干部尚作为、不作秀,让作 为者有机会、有舞台、有地位,让作秀者不得利、不得势、不得位。 四、为民与为名       东汉马衍幼《车铭》云:“乘车必护胎,治国必爱民。车无轮安处?国无民谁与?”乘车 必须爱护轮胎,治国必须爱护人民。车子没有轮子怎能为车?国家没有人民还能有谁?这是古 代以民为本思想的形象表述。一些官员假“为民”真“为名”,结果是伤民损名。〖HTH 〗讲民主是为了图虚名。访贫问苦变成出名长脸,一些领导干部要么拉着困难户的 手不放,脸却朝着镜头,要么脸上堆满虚假笑容抱着个小孩。下基层变成“吓基层”,事前 有人踩好点,层层设防,现场一大批官员陪着、记者跟着,事后大作形象宣传。某些官员, 坐车到外面转两圈,说是走访民情、慰问群众;与几个貌似群众的人握手,说是关心人民冷 暖;讲几句中听不中用的话,说是重要讲话;看几个文件开几个会,说是为人民服务;让几 个群众说几句套话,说是发扬民主、集中民智。广东有个企业家讲:“领导要来的路线,都 走了三遍,稿子被改了又改,发言的时间每一分钟都控得死死的。”这种调研和座谈会怎么 会了解到实情。有的干部从网络上了解信息多了,与群众面对面了解情况反而少了,甚至利 用网络设局,安排干部“潜水”扮群众,为自己唱赞歌、树形象。听民声是为了 博名声。老子云:“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要身居人民之 上,必须用谦恭的态度对人民说话;要领导人民,必须把自己的位置放在人民的后面。但现 在有的同志职务越来越高,距离群众却越来越远,能听到的群众声音越来越弱,甚至一些基 层的干部都有脱离群众的趋向。交通方便了,干部离群众反而远了;通讯发达了,干部与群 众的交流反而少了;文化水平提高了,与群众沟通的水平反而下降了,与老百姓的共同语言 反而少了,群众听不懂干部的话,干部听不进群众的话。有媒体这样评价有的干部:“找一 个困难户,带上一个红包,挑一个好日子,还要有一帮记者跟着,这就是关注民生。”办民事是为了得名利。对能产生即时效应、提升个人形象、又容易办的有关 民生事情,就抢着办,对群众急需解决的难题,能推就推、能绕就绕、能拖就拖。偶尔搞个 现场办公,也是身到心不到、人来情不来,对群众要求办的事情冷漠、敷衍、推诿,忽悠群 众,到媒体报道就变成现场为群众解决了多少个问题。甚至打着民生旗号,干着谋私的勾当 ,打着为大众服务的幌子,为大款办事、从中渔利,一些民生工程搞得民不聊生,成了民怨 工程。有的地方,“问题在后三排,根子在主席台。”基层的同志说得好:“不要怨群众太 无聊,而要怨干部太官僚;不要怨群众不通情,而要怨干部没感情;不要怨群众没劲头,而 要怨干部不带头;不要怨群众不听话,而要怨干部不像话;不要怨群众爱生事,而要怨干部 不管事;不要怨群众好动手,而要怨干部不伸手;不要怨群众不老实,而要怨干部不落实; 不要怨群众老堵门,而要怨干部不进门;不要怨群众常上访,而要怨干部不下访。”领导干 部的天职是服务人民。情系于民,让人民拥护。领导干部既要有指点江 山的雄才大略,又要有悲天悯人的朴实情怀,心忧天下,心系百姓。人的许多东西,其实可 以用一个简单的增减算式来计算。比如笑脸,送给上面的多,送给下面的必然就少;再如爱 心,为上边献的多了,对下边给的必定就少了。领导者要牢固树立宗旨意识、群众观念。无 论世界怎么变化、社会怎么变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 根本利益的立场不能变、相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观点不能改,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传 统不能丢。对群众要有真情实意,以真情换真心,以真情换实情,打通干群之间的“心理墙 ”,保持“零距离”。造福于民,让人民满意。电视剧《潜伏》里讲: “为人民服务不能写在纸上,要记在心里。”李娜唱能有首歌叫《为人民服务》:“为人民 服务,是真诚的付出;为人民服务,是忘我的投入;为人民服务,是用生命注解的书;为人 民服务,是用心灵开拓的路。”为人民服务要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基层有很多带头人 ,撑开是把伞,为人遮风挡雨;俯下是头牛,为民鞠躬尽瘁。他们在当地有很高的知名度, 却不屑于在报纸上扬名,也没有频频在电视上亮相。他们对百姓的需要心里有本账,对群众 的冷暖胸中有档案,并竭尽全力去解他人之难。这很值得我们学习。“知名度”源于“知民 度”,“成就感"源于群众的“幸福感”。对群众的所需、所急、所盼,要及时掌握、了然 于胸,真心为群众排忧解难,既要办锦上添花的事,更要办雪中送炭的事。要让公共资源更 好地用于实现、维护、发展公共利益,让公益事业更好地为公众服务,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 多地惠及群众。取信于民,让人民放心。服务人民说到就要做到,心动 更要行动。王维诗云:“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今天我们也可以说,官自百姓来,应 知百姓事。官德只在民心里,名声自在百姓中。我们共产党的干部,“本色是工农。”无论 何时何地,都不应忘了人民群众是根本,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 才能让你坐在台上。”无论是谁,你若要体现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你若想 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你就得交上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许多予少者怨”。“口惠而实 不至”,就不可能取信于民。领导干部要兑现自己的承诺,增强公信力,把领导干部为民的 决心变成群众求幸福的信心,把为民的思路变成群众的致富之路,把为民的实绩变成群众得 到的实惠,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干部是真正的公仆。 五、本色与染色       世间万物,各有本色。本色是生命的一种底色,做人的一种底气,从政的一种底线。人 的本色体现风格、彰显品格、展现人格。巴顿将军说:“不能以本色示人的人成不了大器。 ”不褪色、不染色、不变色,珍视和保持本色,“花开花落心不落,时浮时沉志不沉”,才 能有所作为、有所建树。一要率真。傅雷说:“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 打动人。”巴金讲:“我的几百万字的作品,还不如老周(车夫)的八个字,‘人要实心,火 要空心’。”做人做事,不应重名轻实、重表轻里,否则就将“外观其表,日新日巧;内观 其实,日薄日颓。”率真是本色的底色。率真的天性,是人生最自然、最宝贵的东西。人活 得虚伪容易,活得真实难,但活得虚伪累,活得真实轻松。有的人,用假面具掩饰自己的真 面目,看上去道貌岸然,内心却无比阴暗。当面客客气气,背地里费心算计,表面上宽厚仁 慈,实际上狡诈狠毒。上级面前扮“奴仆”、公众面前装“公仆”,竞争对手面前是“相扑 ”。一些笑容越来越虚伪,一些赞扬越来越廉价,一些恭维越来越离谱。保持率真的底色, 要以真为本。“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文章写到登峰造极的境界时,并没有什么特别奇妙的,只是把内心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恰 到好处而己。人品修炼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时,并没有什么特别不同的,只是使自己的精神气 质回归到纯真之性而已。二要本份。本份才能本色,安份才能安身。古 语讲:“先修身而后求能。”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政的含义就 是要端正自己。你率先端正自己,谁还敢不端正呢?有些干部本来是老实人、厚道人,但抵 不住污染被染了色。投机钻营,按照升迁的轨迹来谋人谋势,把官位看得很重。讨巧卖乖, 有好处的事争着做,有好处的话争着说,遇到得罪人的事就推,该批评的时候不批评,从不 说得罪人的话。偷奸耍滑,该负责任不负,推过揽功,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不琢磨事只琢 磨人,不琢磨自己只琢磨别人,用“聚焦镜”看自己的优点,用“放大镜”看别人的缺点。 总不知足,在名利地位上斤斤计较、盲目攀比,刚提拔一个位子又盯着更高的位子,“好容 易挤进去了,只买了一张站票”,这山望着那山高。古人讲:“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 莫己知,求为可知。”不要发愁得不到职位,应该愁自己有没有立在这个位子上的真才实学 。不要发愁没人知道自己,要去追求足以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领导干部以本份之品为人 处世,以本份之心从政为官,以本份之道接人待物,自然会得到党和人民的认可。 三要简单。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古人讲,“大道至简”,越是真理,越是简单 。事理越简单越深刻,人是越简单越高尚。简单是一种为人风骨、一种为官之道、一种处世 境界。席慕蓉讲:“你要活得随意些,就只能活得平凡些;你要活得辉煌些,就只能活得痛 苦些;你要活得长久些,就只能活得简单些。”。孔子对快乐的要求很简单,他曾说:“吃着粗饭,喝着白水,曲着臂膊当枕头用,快乐就在其中了”。“人”字一瞥一捺,本来简单 ,但人为地复杂化了。“人很简单,事很简单,人事很不简单。生很容易,活很容易,生活 很不容易。”有的人当了领导就开始变得不简单了,繁文缛节多了,官升脾气长,口气大、 架子大;行走坐立,上下接待,讲究规格;凡事绕弯子、找借口、说难度,故弄玄虚,故作 高深;个别的生活腐化,品位不高要求高,职位不高消费高,不是为了实际需要,而是为了 享受拥有的虚荣。简单需要一生耕心、修行和历练。要大智。“胸怀千万里,心思细如织。 ”简单本身是一种智慧,是彻悟人生真谛后的升华。做得简单,需要大智,悟得透、看得清 、辩得明,举重若轻,能处理好复杂中的简单、简单中的复杂,多样中的单一、单一中的多 样,化重负为轻松,轻松中卸重负。用简单的办法解决复杂的问题,用丰富的心灵装点单调 的日子。要舍得。“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做到简单,不仅要举得起,还要放 得下。放下就是舍弃,放下就会自在,放下就会简单。“没有紧箍咒,大圣难成佛。”把自 律和他律结合起来,严格遵守52个“不准”,确保清白为官、廉政从政。心静乾坤大,欲少 智慧多。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要舍得身外之物,不为名欲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 情欲所困。要低调。身居要职而不显摆,取得实绩而不炫耀,确有本事而不狂傲,作出贡献 而不张扬,在任何情况下保持一颗平静的心灵、一种淡定的姿态。诗人鲁藜说,还是把自己 当作泥土吧,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会有被埋没的痛苦。能够看轻自己,能够低调做人,就 会以清醒的心智和从容的步履坦然走过岁月。做转变发展方式的力行者

黄  建  国


 
    科学发展是主题,转变发展方式是主线。转变发展方式,关键在人,关键在领导干部。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做转变发展方式的引领者、践行者和推动者,在转变发展方式中自觉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能力、彰显先进、创造实绩。

    一、顺转变之势

    1、历史的规律性。从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看,各国经济发展初期,一般突出高投入、高消耗、高增长,当资本积累、技术积累达到一定高度后,“人类的无限需求”与“资源的有限供给”产生矛盾,必然推动发展方式的变革。二战以来,国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一是增长型阶段,二是协调型阶段,三是可持续型阶段,四是人本型阶段。从国内经济发展历程看,转变发展方式是随着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而不断转化、演化和深化的。一是建国初期,注重增加投入、加快发展;二是改革开放初期,注重提高质量、提高效率;三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注重两个根本性转变;四是新世纪以来,注重科学发展。

    2、理念的创新性。一是由量的比拼到质的比较。转变发展方式倡导的发展是又好又快、好字当头的发展,倡导的速度是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速度,暂时的“稍慢”,是为了将来的“更好”和“更快”,考核不仅要考核总量GDP,还要考核绿色GDP、科教GDP、文化GDP、民生GDP、幸福GDP。二是由资源拼耗到智源驱动。转变发展方式要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转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进一步提高投入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能源利用率。三是由单一增长到协调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就是要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适应以物养人、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以法律人的整体需要。四是由征服自然到融合自然。转变发展方式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确保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五是由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转变发展方式就是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民平等地参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步,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真正让老百姓体面地工作、有尊严地生活。

    3、发展的时代性。一是世界的新浪潮。很多国家转变发展方式步子加快、力度加大,特色鲜明,形成了竞相转变、争抢先机的热潮,呈现出绿色发展浪潮、技术革新浪潮、再工业化浪潮的趋势。二是国内的新势头。全国各省区市纷纷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形成了“百舸争流、万马奔腾”的态势,呈现出调整结构沿海率先、科技创新争先恐后、“两型”建设中部开花的特点。三是群众的新需求。满足居民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是拉动增长、转变发展方式的内生动力。我国居民生存状态总体上由生存型迈入发展型阶段,消费需求呈现出从生活必需品向耐用消费品升级、从私人产品向公共产品需求升级、从追求物的发展到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升级的特征。

    二、识转变之艰

    从湖南的基本省情和阶段性特征看,转变发展方式压力大、很紧迫,一刻也不能耽误;难度高、很艰巨,不可能一步登天;周期长、很繁重,不能毕其功于一役。

    1、是一场突围战,等不得。一是资源能源压力大。湖南能源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面临严峻复杂的形势。一方面,消耗大。另一方面,自给能力不足。二是环境承载压力大。湖南环境局部有所改善,但总体形势依然严峻,环境污染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重、风险在加剧、危害在加深。三是结构调整压力大。从产业结构看,结构不优严重影响经济总量的扩大和质量的提升。从投资结构看,高能耗、高污染、资源性行业增幅大、投资多,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增幅小、投资少。从区域结构看,区域发展不平衡制约整体发展,“十一五”时期,区域落差呈现一种不断扩大的势头。

    2、是一场攻坚战,松不得。这些年来,湖南全省战胜一系列困难挑战,办好了很多喜事,办成了很多大事,办妥了很多难事,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家底更厚实。但离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湖南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中期,是发展的黄金期,转型的关键期,也是矛盾的积聚期,发展不足和发展不优的问题比较突出,面临加快发展和加快转变的双重任务,既要坚定不移加快发展步伐,又要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是解决湖南一切问题的“总开关”,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解决发展中问题的“总钥匙”。要坚持在发展中转变,在转变中发展,使结构更优、效益更好、环境更美、群众的实惠更多。

    3、是一场持久战,急不得。转方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有长远打算。转方式不是一下子就能完全转好的,不要期望一口吃出一个胖子来,不能企盼少吃一顿就变成了瘦子。转变发展方式有周期性、规律性,有固有的节奏,不能犯“冒进病”,不能拔苗助长、贪多求快。发展无止境,转变无穷期。随着发展的需要和客观情况的不断变化,转变发展方式需要不断地探索,转变的任务要求也会相应变化,要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更要为长远的转变打下基础。转变发展方式具有全局性、系统性、综合性,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工程,不能单兵突进只转一个方面,要从整体上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持续的问题。

    三、明转变之要

    1、关于主要目标。“两型社会”建设就是湖南转变发展方式的方向和目标,是中央要求在湖南的具体化。一是有思想基础。“两型社会”建设,符合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切合转变发展方式的本质特征,契合人民群众的心愿,是对传统发展模式弊端反思后的理性回归。二是有现实基础。湖南是全国的“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生态良好,山清水秀,有这个基础和条件。三是有实践基础。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实践证明,不仅没有影响发展速度,还实现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双赢。

    2、关于主要途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是转变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应该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科技、高附加值产业及制造服务业。新型城镇化,应当把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作为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重点,发挥中小型城市和小城镇的纽带作用,构建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发展的格局。信息化,是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我们正处在信息化加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经济竞争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3、关于主要任务。在十七大“三个转变”的基础上,湖南增加了“城乡发展由二元结构向一体化发展转变”。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十二五”时期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任务,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也关系到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转化利用,以城带乡、以镇带村、以点带面,促进各种要素相互融合、双向对流,实现城乡之间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4、关于主要抓手。湖南省委省政府确定了转变发展方式的“五个抓手”,即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环保、民生改善和制度建设。这里重点谈谈自主创新和制度建设。自主创新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第一动力。建设创新湖南很重要,应当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应集中力度突破产业关键性瓶颈技术,把“湖南制造”更多地变为“湖南创造”,提高核心竞争力,搭建高端应用技术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积极推进高新园区“二次创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从根本上讲要靠制度作保障。我们制度建设的关键点就是建设法制湖南。转变发展方式就是要规范发展,应大力推进依法治省,依法规范约束公共权力,有效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四、求转变之为

    1、转变思维方式。一是要有战略思维。战略谋划要用好“望远镜”。谋远才能长远。谋划转方式不要局限于一时一虑,要干好今天,想好明天,预见后天。战略统筹要用好“广角镜”。谋划湖南的发展方式转变,要把握好湖南所处的发展方位,善于从纵向横向多视角、时间空间多维度、动态静态多形态、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多层面去统筹转变。战略分析要用好“透视镜”。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洞悉今天谋明天、总结经验找规律。战略上要清醒,战术上要清晰。要分析深层次的问题,既看到机遇优势,也看到面临的复杂问题。要对实践中的成功经验进行分析和理性思考,找出可以弘扬和传承的东西。二是要有辩证思维。不能一叶障目看功过。领导干部要多做一点打基础、利长远、得民心的事。不能一概而论看利弊。要练就“火眼金睛”,不要把人家不要的“黑乌鸦”当“金凤凰”、把西天晚霞当东方曙光,到时候“请神容易送神难”。不能一孔之见看得失。《孟子?梁惠王》云:“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要可持续发展,不能竭泽而渔、杀鸡取卵。三是要有创新思维。没有思维的更新,就不会有发展方式的革新。我们不能做思想上的懒汉庸人,要发扬湖南人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进一步打开解放思想的总阀门,勇于提出新思路,推出新举措,探索新机制,变“后卫”为“前锋”,从“跟跑”到“领跑”,变“湖南制造”为“湖南创造”,勇当排头兵。

    2、转变领导方式。发展方式要转型,领导方式要转轨。以领导方式转变促发展方式转变有五点很值得重视。一是要“顶天立地”,找准结合点。要接通“天线”,吃透上情;连通“地线”,摸透实情。转变发展方式既要讲“北京话”,也要讲“湖南话”,还要讲“本地话”。二是要“纲举目张”,抓住着力点。湖南应该把转变的着力点放在“四化两型”上,抓好“两型”引导和“四化”带动,走出一条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三是要“惜才如命”,筑牢支撑点。人才资源是加快发展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本是加快转变的第一资本。今天培育了一批优秀人才就等于为明天培育了一批优势产业,用好一批高端人才就会兴旺一批高端产业。四是要“以民为天”,夯实落脚点。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的根本目的是造福人民,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也只有这样转变发展方式才有持续动力,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五是要“论功行赏”,把握关键点。要从干部是不是真正抓转变来看干部的德,从干部会不会转变来看干部的才,从转没转好来看干部的绩,发挥考评对转方式的指挥棒作用,发挥用人对转方式的风向标作用,把用人的镁光灯聚焦到那些默默无闻、踏踏实实抓转变的人身上,真正让真转、会转、转得好的人受尊重、受褒奖、受重用。

    3、转变落实方式。落实转变发展方式任务的过程,就是对领导干部品德、能力和作风的现实检验过程。落实的力度,反映出认识的深度,体现出水平的高度,折射出作风的硬度。一是有能力。要增强抢抓机遇的能力。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的国际性机遇,产业转移带来的历史性机遇,中央“十二五”加快转变的战略性和政策性机遇,国家推动中部崛起和建设“两型社会”试验区带来的发展机遇,经济格局大调整大变革带来的后发赶超机遇,一定要看得准、抓得住。要增强把握规律的能力。在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中体悟规律,运用规律,按经济规律办事,按市场规律办事,按产业发展规律办事。要增强统筹协调的能力。要把握本地区所处的发展方位和功能定位,善于胸怀全局谋一域,谋好一域顾全局。要增强和谐发展的能力。办实事、促和谐,关键得把民生当家事。二是肯尽力。要有敬业精神,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寝食难安的危机感,心无旁骛谋发展,集中力量调结构,迸发抓转变、谋发展的内驱力。要有进取精神,有一股子不怕难、不服输的拼搏劲头,奋发有为,在思路上高人一筹,在行动上先人一步,在举措上多人一招,焕发抓转变、谋发展的创造力。要有实干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抓转变,以人一之我十之的努力,埋头苦干,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多干暖人心、利民生的事,多干兴一方、利全局的事,多干保生态、利后代的事,催发抓转变、谋发展的推动力。三是会聚力。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各方面的智慧凝聚起来,力量集中起来,积极性调动起来,理解转方式,支持转方式,主动转方式,努力营造转变发展方式的良好社会氛围。让群众分享到发展的成果,才会有转方式的积极性。要主动回应群众的诉求,充分集中民智。领导干部既要殚精竭虑尽领导责任,也要身体力行尽社会责任,做低碳、低调、低压的“三低干部”,低碳生活从我做起,引领社会潮流,使低碳生活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和生活常态。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省委党校校长。本文为作者在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2011年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编辑时有所删减。转自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湖南党校报》第十五期)

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黄  建  国


 
    一、提高思想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中国共产党90年风雷激荡的伟大历程证明,从思想上建党,是党建基本经验和执政规律,也是长期执政必须解决好的重大现实课题。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党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

    1.以信仰召人。信仰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体现一个政党的政治理念和政治品格,决定一个政党的生命长度和厚度。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生命脊梁、精神动力和理想追求。中国共产党人的这种信仰以及由信仰衍生的伟大精神,具有无穷的力量,超越生命时空,超越功名利禄,是冲锋的战旗,是斩棘的利剑,是引领我们不懈奋斗的第一磁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共产党员在信仰的旗帜下一往无前的奋斗史。共产党人的精神信仰和理想信念是不能死机的,应当始终处于激活状态。共产党人的信仰不只是出自痛恨资本主义的道德义愤,也不只是源于向往共产主义的善良愿望,而是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这是震古烁今的人间正道。应把全体党员始终召唤凝聚在共同信仰的旗帜下,用当代马克思主义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让信仰的红色基因永不褪色、永不变异,让信仰的光芒永远照耀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

    2.以思想化人。思想武装是党经受各种考验、战胜艰难险阻、取得伟大胜利的重要保证。要教化人。要做到三个永远不能忘、不能丢:不忘老祖宗,马列主义不能丢;不忘老一辈,毛泽东思想不能丢;不忘老传统,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优良传统不能丢。我们应当以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为抓手,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工作,建设好共产党人的共同精神家园,使党员干部更加自觉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制度。要感化人。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传家宝。我们既要抓好集中教育活动,更要做好日常思想工作,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既要做锦上添花的思想工作,更要做雪中送炭的思想工作;既要讲道理,关注人的思想进步,更要讲方法,关心人的实际需求,做好思想解惑、工作解压、生活解困的工作。

    3.以事业聚人。现阶段我们共同的目标,就是共同的信仰追求、共同的精神追求、共同的事业追求。把我们党开创、坚持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是当代共产党人的共同使命。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化为党员的信念追求,思想统一到伟大事业上来,把党员的精神追求转化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物质力量,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伟大事业上来,把党员坚定不移跟党走的决心转化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激情和动力汇聚到伟大事业上来。应当引导广大党员咬定发展不动摇、加快发展不懈怠、科学发展不折腾,全心谋事,科学干事。

    二、提高选人用人的科学化水平

    选人用人科学化是党建科学化最关键的标志,社会最关注、干部最关心。不科学发展会误大事,不科学抓党建会出大事,不科学用人会坏大事。

    1.落实标准不走样。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强调以德为先,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保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位也是我们党一贯的用人要求,毛泽东同志讲“又红又专”,首先强调的是“红”,小平同志讲的干部四化方针,把革命化摆在第一,都是德的要求。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必须始终把干部的德放在首位,把干部的德考准看清,实事求是地评价干部的德,凭德才用干部,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

    2.正确导向不走偏。科学发展需要科学用人,科学用人重在正确导向。树立科学发展的导向,要在用人上举科学发展之旗,选科学发展之人。重用科学发展不动摇的人,不用阳奉阴违的人。以德为先,首先就要看干部的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当前主要看是否坚持科学发展观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对真信真懂真用科学发展观、对党忠诚的干部,要真用重用快用;对那些离心离德、只喊科学发展号子、不走科学发展路子的干部,坚决不用。重用科学发展有实绩的人,不用造假作秀的人。应树立暖人心、得人心的导向,以实绩看德才,凭德才用干部,真正让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干出实绩的人有机会、有舞台、有地位,让搞形式主义、造假作秀、投机钻营的人不得势、不得利、不得位。重用科学发展敢担当的人,不用不讲原则的人。对有利科学发展的事顶着压力也敢干,对不利科学发展的事冒着风险也敢顶。应把坚持原则列为干部德的重要内容,注重把那些为了科学发展不怕影响个人进步和增长速度、原则性强、敢抓善管的人选上来、用起来,对不顾党和人民利益、拿原则作交换、以透支未来为代价的“老好人”实行“一票否决”,得票再多也不能用。重用科学发展为人民的人,不用搞“小圈子”的人。要把发展为了人民、为了人民发展的要求体现到选人用人上,就要使领导干部的成就感与人民群众的幸福感相吻合,把领导干部的官运与人民群众的幸运相统一,大胆使用为人民群众着想、为人民群众办事、为人民群众造福的干部。

    3.完善机制不走形。科学用人关键还是靠机制。一是提名机制。提名不规范,就会成为用人不正之风的“多发地”。群众对用人行为不满意,首当其冲的是提名不规范、不民主。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要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广开进贤之路。”广开进贤之路,要依靠多数人推荐、从多数人中推荐,切实增强民主推荐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发扬民主是改革的方向,提高质量是改革的生命;要尊重“一把手”的提名权,但不能放纵“一把手”的提名权,必须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一把手”用人行为,防止搞口袋里卖猫。二是考评机制。要以考评方式的转变促发展方式的转变,杜绝“优点难甄别、缺点难发现、特点难总结、政绩难认定”的现象。考核结果不仅要与帽子挂钩,还要与面子和票子挂钩,既能选优,又能下庸,让出色者出众,无绩者无位。三是竞争机制。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是干部群众认为近年来最有成效的改革举措,尽管分数高的不一定水平高,会考的不一定会干,但竞官总比跑官好,卷子总比条子好。坚持和完善竞争机制,要让干得好的考得上,考得上的干得好,竞得上的服众,竞不上的服气。四是决策机制。干部任用中实行票决制,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投票程序,它融合了民主理念、群众路线、程序正义等内涵,标志着党委用人决策的民主进程。

    三、提高群众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点中,第一位的是群众观点。为群众讲话再多也不会错,为群众办事再多也不为过。提高做群众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必须作为重要执政理念来践行、重大政治任务来落实。

    1.服务群众,解决好“为了谁”的问题。千变万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不能变,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不能变。把群众的需求作为我们的追求。群众的呼声就是我们的心声。应当把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愿所需,作为谋事干事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需要作为工作的第一选择,一切为了群众,为了一切群众,为了群众的一切。把群众的难处作为我们的痛处。对群众的疾苦,我们要有切肤之痛,要有愧疚心、欠账感。对群众的温饱、住房、上学、就医、就业等实际困难,我们应有寝食难安的责任感,不能推、不能拖,能解决的要立马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要千方百计、真心实意分步解决。把群众的幸福作为我们的幸运。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福祉大于天。发展是硬道理,群众的幸福指数是硬指标,不增进群众福祉的发展就没道理。官员的成就感要源于群众的幸福感,官员的辛苦指数要吻合群众的幸福指数。要有宜居的环境,让群众有舒适感,要有良好的秩序,让群众有安全感,要有公平正义的保障,让群众有尊严感。当前,我们既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把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2.相信群众,解决好“依靠谁”的问题。千难万难相信群众就不难,千靠万靠还是群众最可靠。把群众当首位智源。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没有安徽小岗村群众按手印的承包改革,就不会有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没有“飞乐音响”职工支持的股权改革,就不会有今天潮起潮落的股票市场。实践最鲜活,群众最智慧。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要变得聪明起来,就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从人民群众中汲取营养,在基层的大河中摸索“石头”,在群众的实践中发现“金子”。把群众当首要力量。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世界是人民群众改造的,奇迹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我们办事情,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群策群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把群众的力量凝聚到推进伟大事业中来。把群众当首席裁判。我们的工作就是对人民群众负责,让人民群众满意。人民群众是最质朴的见证者。群众的口碑是最好的“正面报道”,是对干部最大的褒奖。群众的意见就是一把最好的尺子,最能量出工作的长短优劣。坚持由群众来评判不能走过场,群众赞成什么就鼓励什么,期盼什么我们就做好什么,反对什么就纠正什么。

    3.情系群众,解决好“我是谁”的问题。胡锦涛同志要求,每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群众是主人。党的所有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群众永远是我们的主人。要敬畏群众,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应该按人民意愿办事,对人民负责。民心如镜,民意如天,莫欺莫违。群众是恩人。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精神父母。人民群众养育了我们的党,给了我们干事创业的舞台、施展才华的天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群众用红米饭、南瓜汤滋养出来的,延安时期的发展壮大,是陕北群众用小米哺育出来的,淮海战役的胜利,是群众用独轮车推出来的,改革开放的成果,也是群众干出来的。对人民群众要保持赤诚之心、赤子之心,常怀感恩之心,恪尽为民之责,把人民群众的恩情转化为服务群众的热情、干事创业的激情,利民惠民生生不息、孜孜不倦。群众是亲人。把群众当亲人,不是恻隐之心,而是政治责任,不是功利所趋,而是价值取向,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永恒要求。要有真感情,心相连、情相系,从灵魂深处真真切切把群众当家人、当亲人,把群众的心愿当成我们的志愿,把群众的心事当成我们的家事。

    四、提高反腐倡廉的科学化水平

    事关人心向背和生死存亡的反腐倡廉问题,是全世界所有执政党面临的现实课题。提高反腐倡廉科学化水平尤为紧要。

    1.狠抓“惩”。要敢于碰硬,对腐败零容忍。反腐败的高压态势不能减、查办力度不能减、惩处力度不能减。办重案才有影响力,出重拳才有杀伤力,用重典才有震慑力。不放过任何一个案件线索,不放过任何一起腐败案件,不放过任何一个腐败分子,不管涉及任何背景,不管涉及任何人,不管查处难度多大,查办到底、惩治到位,刮骨疗疮、除腐务尽。

    2.重在“防”。反腐倡廉最重要的是要防患于未然,查处不是目的,教育才是根本。加强廉洁文化建设,让人不想腐。传承中华民族的廉政文化血脉,继承我们党廉洁奉公的优良传统,弘扬廉洁典型的崇高精神,小木鱼天天敲,筑牢反腐倡廉思想防线,练就百毒不侵之身、金刚不败之躯,让廉洁成为党员干部的一种思想自觉、行为习惯、从政常态。各级干部都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私利,坚守健康的精神家园,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让人不能腐。从制度层面科学设计,规范操作,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构筑反腐倡廉的“安全网”。对腐败的易发领域、多发环节进行查漏堵漏,完善制度。树立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观念,增强制度的约束力和执行力,使想搞腐败的人无机可乘、无缝可钻、无法得逞。

    3.制约“权”。腐败是政权的悲歌,是权力的咒语。权力与腐败相伴相生,治腐必治权。要强化用权监督,防止以权谋私。要以权力制约权力,有效防止权力的蜕变和滥用,对权力的授予过程、行使过程、运行结果进行监督制约,彻底改变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的状况。

    4.不放“小”。对腐败现象必须“零容忍”,不能“抓大放小”,既要严惩大腐大贪“打老虎”,又要查处小腐小贪“拍苍蝇”。群众身边的小腐小贪直接损害群众利益,群众的感受很直接,负面影响很广,老百姓十分痛恨。小腐败不能小视,查处群众身边的小腐小贪,就能把反腐败反到群众心坎里,以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反腐实效取信于民。

(作者系湖南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省委党校校长。本文是作者在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2011年秋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编辑时有所删减。转自《湖南党校报》第二十一期)
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推进湖南科学跨越
黄建国


    人才资源是加快发展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本是加快发展最具活力的资本。我们要增强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勇于改革创新,坚持求真务实,认真做好工作,创造人力资源新优势,构筑人才建设新高地,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努力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湖湘人才群,开创湖南科学跨越、富民强省的新局面。

    一、高度重视人才工作

    重视人才是应对挑战的战略选择。当前,国际形势发生着深刻变化,国际人才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正在从主要依靠物质资本转向主要依靠人力资本,世界各国对资源的争夺已从以物质资源为主转向以人力资源为主。人才战略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第一战略。从国内来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更加明确,改革的进程更加艰巨,发展的任务更加紧迫,对人才的需求更加突出。我们必须领悟和落实好中央精神,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重大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尊重人才是加快发展的重要保障。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是经济的内在变量,是发展快慢的真正原因所在。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引擎。搞自主创新,人才至关重要。有了袁隆平科学团队的拼搏,我国的杂交水稻技术才能引领世界先进水平。有了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等大师,我国才能在世界太空科学、原子能科学、力学和应用数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人才用得好可以成就事业,没用好人,得到的也会失去。不拘一格,尊重人才,是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够吸引人才的重要条件。而尊重人才,首先要体现在对人才的情感认同上。小平同志说,“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温家宝同志多次强调,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些话语都深深蕴含着对人才的珍爱和真情。

    广纳人才是促进变革的内在要求。变革之要,重在人才。人才是事业之根本,只要有真才实学,只要于我有利,就应当广纳用之。许多国家所以能够不断抢占制高点,走在时代前列,人才的作用至关重要。新加坡在国际人才市场的竞争上从来就处在一个主动出击的位置,虽然也着力培养自己的人才,但更擅长把握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去取回一批靠自己短期内不可能制造得出来的生产力。比起新加坡,美国更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制度和土壤的开放,其价值取向是:只要你有才华,有我需要的能力,不管你出生在什么地方,我都欢迎你。有更宽阔的视野、更包容的胸襟、更优良的环境,我们才能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广纳群贤,为我所用,从而顺应潮流不断推进社会变革。

    培养人才是文明演进的永续动力。我国的发展正处在转型关键时期,唯有不拘一格培育人才,发掘人才,才能更好地促进文明与和谐,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克林顿在一次演讲中说:在19世纪,受赠土地便是获得机会,土地就是发家的本钱。在21世纪,掌握知识就是掌握了一把开启未来大门的钥匙——不在乎他们拥有什么,而在乎他们知道什么和能够学会什么。人才是根本,教育是基础。中国古人早就强调“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在教育上舍得大投入,在培养上舍得下功夫,才能促进人才队伍日益成长壮大,形成“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的态势,中华文明才能为世界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确定新的人才观念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新观念。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这是制定人才规划的基本点,也是做好人才工作的立足点。我们各项事业发展需要的知识、科技、资金、资源、信息、体制、环境、政策等要素和条件,只有为人所掌握、所运用,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发达国家和地区为谋取长期发展优势,都在抢占未来制高点,这就是想方设法培养造就具有能够实施正确战略策略、胜任参与各领域国际竞争的高素质人才。我们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要以人才为基础、靠人才来推动。只有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科学发展才有第一推动力。

    牢固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新思想。研究表明,人力优先发展,主要看人力资本投资与物力资本投资的比例关系。一般来说,后者是前者的7到20倍。如果接近7倍 ,表明人力资本投资优先,如果接近20倍,表明物力资本投资优先。现在许多地方由于大搞基本建设,物力资本投资持续优先。在这种情况下,中央确定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提出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满足、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是具有国际比较意义和长远意义的重大决策。

    牢固树立人才以用为本的新理念。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才发展以用为本。人才只有通过使用,才能更好成长,才能创造价值。使用人才一方面要坚决克服论资排辈、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等陈旧落后的用人观念,切实做到“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营造“人人都可以成才”的氛围。另一方面要通过健全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各项工作机制,关心支持人才,为人才干事创业提供空间、搭建舞台,努力使人才各得其所、各展所长、建功立业。

    三、努力造就人才群体

    慧眼识人才。历史上的明君都知道,凡是敢于屡屡直言、发谔谔之声的人往往是忠贞之士,而那些专事阿谀奉迎、苟容取悦的人常常是佞邪之徒;凡是敢于报忧危、说实情者,大多是忠臣,而那些进安逸淫乐之言、行隐瞒欺蒙之事者,大多是佞臣。我们今天更要注意依靠民主和规则,透过现象见到本质,把人看清看准。

    辩证看人才。什么样的人是人才?广义上讲,只要有社会责任心,有一定工作能力,勤奋努力,为社会做出一定贡献的都是人才。史玉柱说:“你交给他一件事情,他做成了;你再交给他一件事情,他又做成了。这就是人才。”人才具有广泛性,各行各业、各个层次、各年龄段都有人才,各种途径都能出人才。人才具有层次性的,杰出人才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是人才中的精英。教育要找出培养一般人才和杰出人才的平衡点,贯彻公平而有差异的教育原则。 “瓜无滚圆,人无十全”,对人才不能求全责备。 “只有无能的管理,没有无用的人才。”毛主席讲:“丢掉错误的观点,干部就站在面前了。”对人才亦如此。

    宽容对人才。人才有两种,一种是常才、凡才,一种是偏才、怪才。常才、凡才指的是普通的人才,这些人才各方面都发展得比较平衡,但优势项目不是很突出。偏才、怪才也是人才,甚至可能是更有创造性、更有冲击力的独特人才。鹤立鸡群,鹤比鸡难受,出众是要付出代价的,所以优秀者需要保护。古人讲:“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问小庇”。只要本质、主流是好的,就要扬长避短、用其所长,在实践中帮助其改正缺点、弥补不足,而不能因噎废食、因小失大。

    科学选人才。我们党历来强调“任人唯贤”、“五湖四海”,保持了干部队伍主流的纯洁,促进了各类人才的茁壮成长。但也有少数地方和单位名实不符、我行我素,搞任人唯上,任人唯帮,任人唯钱,任人唯拍,任人唯吹,任人唯亲,严重损害了党的事业。科学选人,就是要按制度办事,防止随意性。马和牛赛跑,牛肯定要输,但这不是牛无能,而是安排这种比赛的人无能。他们只看到了马的速度,却没看到牛的力量。制度设计合理也很重要。

    大胆用人才。人才在“众”,更在于“用”。使用是最大的信任、最大的培养。“探宝难,识宝难,用宝更难。” 能让别人成才的领导是高水平的领导。领导干部要有这种眼界和胸怀。要着力解决好人才不够用、不适用、不被用、不会用的问题,悉心研究人才资源的特殊性、人才成长的规律性、人才管理的科学性、人才流动的合理性,把更多的人才聚集起来,让合适的人才做合适的事情。

    精心育人才。适应科学发展新要求、人才成长新期待,创新内容和形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要根据当前和长远的需要,按照“需要什么、培训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要求,为各类人才“充电”、“加油”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在理论教育方面,重点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党的历史、国情省情和形势教育,着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在知识教育方面,重点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的培训教育,着力提高知识素养和实践能力。在党性教育方面,重点开展忠于党和人民、尽职尽责工作、培养高尚道德情操、拒腐防变的教育,着力提高道德品行和精神境界。

    全力聚人才。能不能留住、吸引人才,往往与荐贤者、任用者的雅量心胸有关,折射出一个地方或部门的用人导向和人才环境。“水常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学无所止,切磋成良玉;殚贤列座,妙思油然引发。”要全力优化人才环境,具有“天下人才,为我所用”的气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舞台,“不图曾经拥有,但求能够使用”的智慧,“少看一眼学历,多看一眼能力”的务实,“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七百二十路,路路有绝招”的氛围,使人才流得动、留得住、用得上。

    优厚待人才。这里讲的“优厚”,不光是生活待遇,更重要的是工作条件、干事平台、创业团队。春秋时期,齐桓公让管仲帮忙治理国家,管仲说:“贱不能临富。”齐桓公就任命管仲为“上卿”。但是国家并没有治理好。齐桓公问责,管仲曰:“贫不能使富。”齐桓公就把征来的税赋交给他使用。但国家还没有起色,齐桓公再问究竟。管仲答:“疏不能治亲。”齐桓公就立管仲为“仲父”。结果,齐国治理好了。要人才建功立业,就应为其创造条件、提供环境,甚至帮他扫除障碍。现代领导具有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的精神、齐桓公尽力为管仲解忧的气度,必会使更多人才纷至沓来。

    公正护人才。将人才放到合适的位置,是一切成功领导者所追求的目标。这里最重要的是出以公心,公正护人才。在古罗马神话中,正义女神双眼裹布,左手持着天平,右手握着宝剑,神情肃穆,仪态端庄,气宇轩昂。眼上蒙布,意味着“用心灵观察”,排除干扰而不受非理性因素的蒙蔽,昭示着公道和权威;天平意味着“不偏不倚”地衡量,承载着中立与睿智;宝剑意味着“正义”的裁判,彰显着英勇与独立。做人才工作,需要这样一种铁面无私;对待人才,需要这样一种公道正派。

    四、改进党管人才方式

    要遵循和运用人才成长规律。人才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只有把握厚德育人的规律,把厚德作为培养人才的首要任务,才能造就一大批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只有把握量才施用的规律,注意发挥人才的长处,才能使各类人才人岗相适、人事匹配、各得其所。只有把握竞争成才的规律,坚持规则公开公正、程序科学严密,形成有序、良性竞争,才能激励人才增强动力、释放潜能、脱颖而出。只有把握最佳成才黄金期的规律,注重培养使用中青年人才,才能用当其时、人尽其才。只有把握实践成才的规律,引导推动人才下基层见世面、实践中长才干,才能使人才夯实根基、健康成长、建功立业。

    要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党管人才,既要用好传统的方法,又要学会运用现代管理手段。适应人才国际化流动加快要求,可以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措施,加快推进人才国际化。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可以建立健全国内、国际人才市场体系,真正用好两个市场、两种人才资源,实现人才资源的高效配置,加快推进人才市场化。适应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可以积极探索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着力提高开展人才工作的效率,加快人才工作信息化。适应社会建设需要,建立健全人才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人才服务的社会化。

    要完善人才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领导体制,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建立健全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人才管理体制,促进人才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立人才培养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动态调控机制,充分发挥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基础性作用。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建立科学化、社会化人才评价发现机制,在实践和群众中鉴别、发现人才。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探索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从实际出发,探索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和维护人才合法权益的激励保障机制。

            (本文为作者在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2010年秋季开学典礼报告中的部分内容。转自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党校报》第八期)

把握县域特点 促进县域发展

黄建国 


 

      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发展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郡县治,天下安”。如何有力推进县域经济,促进县域科学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是必须始终认真面对并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统筹谋发展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我们解决各种问题的关键。但县域经济要发展,必须从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出发,不能盲目跟风,防止结构趋同。一要突出优势。要把宏观的、微观的,内部的、外部的要素结合起来思考,突出自己的优势与特色。有的大工业我们做不了,有的高科技我们没优势,我们能做什么呢?有的同志说的好,甘当配角,依托大城市做好配套产业,发展自己的品牌,就有发言权。在发展地方经济的过程中,要采取合理的方式方法。有的地方为了打造“名人经济”,竞相争夺古代名人的归属,有些方式方法并不可取,比如前一段时间炒作“曹操墓”。最近又有一些地方争夺西门庆的出生地,反面人物也成了抢手货,这样的“名人”值得推崇吗?这样的“名人经济”即便赚钱了,社会效益恐怕也要丢失掉。陶行知讲过一句话:“吃自己的饭,留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我们当代的共产党员和干部应当要有面对现实面向未来的胸襟和气魄。美国这个国家比起许多国家历史短,缺少辉煌的过去,但是它立足现在,面向未来,它的成就都是前瞻性的,前景是辉煌的。拥有悠久的历史是值得骄傲的,但如果实在没有可挖掘之处也不要自卑。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要有信心。少而难得谓之稀,少而特别谓之奇。我们的发展或许不能都做得鲜艳,但一定要有自己的颜色。二要突出质量。要做经久耐用的东西,不能只图眼前热闹,搞个亮点,起点轰动效应,最后得不偿失。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曾经说过,中国建筑平均寿命仅30年,英国大约130年,美国是70多年。有些地方的建筑,领导来时建好,领导离开时基本上寿命也差不多了。有人说,中国的建筑两种人留下的比较多,一种是古人留下的,一种是洋人留下的。因此不要急功近利,还是要扎扎实实。现在的项目如果许多年以后回头看,还在赚钱还在发挥好的作用,这才是政绩,才能造福百姓。三要突出创新。要敢于创新,另谋新思路。中国是一个加工大国,但却是一个创新小国。中国经济块头比较大,2009年中国的生产总值是33万亿。但是加工制造业占很大比重,所以由制造向创造转变,是转型升级的关键战略。2007年美国的专利是5.2万件,中国只有5400件,只有别人的约十分之一。而中国有13亿人口,美国只有3亿人口。湖南人有敢为人先的精神,湖南的专利在全国是第九位,有一千多项,但是在绝对数量上比起很多省份还是少了许多,例如广东是九千多项。同时我们有些专利是难以赚钱的,是为了评职称、写论文而做的,并非面对现实需要的研究。一个国家和地区要成为创新型国家,70%的设备要自给。现在我国搞大飞机,自给率只有20%,大部分是国外提供的。作为地方,大的创新可能很难,但是要有创新精神,跟踪前沿,大胆走新路,不断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二、倾心保民生       要真正扎扎实实地为老百姓办好难事实事,以老百姓的福祉为最大追求。张春贤同志在新疆积极响应中央对新疆的政策,抓民生,比如新疆对“零就业家庭”实施24小时内动态“清零”。对待百姓就要使他们得实惠。有一个例子大家可能都知道,丘吉尔要去演讲,自己的车没来,于是就叫了出租车。到了会场,他对出租车司机说自己还需要坐车,但有事情耽误一会儿,请等他回来。司机说他要赶回家去看丘吉尔的演讲,丘吉尔感动万分,立刻多给了司机钱。司机高兴地说管他什么丘吉尔演讲,我就在这里等你。这就是老百姓,要吃饭、睡觉,衣食住行是老百姓首要考虑的问题,切身的利益更重要。有些地方搞体育馆,这些并不是坏事,但是真正让老百姓享受的并不多,让老百姓真切体会的并不多,反而让老百姓“被民生”的现象很多。所以考虑民生问题要注意照顾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现在老百姓经常告状,中国的老百姓很老实,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告状的。当然,中央的一些政策到基层的实现也有一个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具体政策制定出台的过程,如果过早地宣传,老百姓会认为是地方政府不执行,对政府容易形成“上面很好,下面好狠”的印象,其实不能否认大部分的地方政府是积极落实的,所以上级政府在有些政策上也要注意下级政府的承受能力和落实的时间差。       三、更加重人才       一个地方要有竞争力,还得靠人才。发展是要义,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根本。一个地方缺什么不能缺人才,有什么不如有人才。成也诸葛亮,败也诸葛亮;兴也萧何,亡也萧何。一个地方的投资环境好一点,人才就会多一点。中央规定,引进一个海外人才给100万,中组部直接拨钱。有的地方除了中央给100万,当地还配套拨款。湖南虽然经济总量这两年排在全国前十位,但是人均指标排在全国二十多位。硬件设施差一点,我们就应当在软件上下功夫,给人才一个好的创业平台,解决一个团队的问题,给予必要的创业资金和生活设施资助,相信也会吸引人才。有时候引进一个优秀人才,一个项目一个产业就建起来了。最近湖南卫视出了一个现象,那就是人才外流,这种现象值得重视,但只要培养人才塑造人才吸引人才的机制还在,我们就不必过于担心发展的前途。人才就是宝贝,用较少的资金就能创造出更大的财富。对于人才工作我们要有紧迫感和危机感。我们还要转变观念,不能求全责备,鹤立鸡群,鹤很不容易,我们要保护好优秀人才。回顾中国改革开放初,武汉第一个厂长是外国人,当时争论很大,意味着中国的包容和开放,现在看来不算什么,但在当时能做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很不容易。不仅要重视高端人才,更要重视企业技能人才,重视农村适用人才的开发,大规模地培训,各类人才都要有。能让卫星上天的是人才,能让抽水马桶不漏水的也是人才。对此,不能歧视和偏见。       四、认真护生态       发展县域经济,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污染一大堆,生活质量并不好。现在人养树木,以后树木养人。有人说,人类文明以砍倒第一棵树开始,将以砍完最后一棵树结束。我们还没有到这一步,但是看看《2012》,看看《阿凡达》,从一个侧面警示我们要保护环境。有句话说得好,世界是我们的,也是我们儿子的,但归根结底是我们孙子的。不能吃子孙饭,断子孙路,还得给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蓝天白云,这也是好的投资环境和巨额财富。纪伯伦说的好,树是大地写在天空的诗,我们把它砍来,用来书写我们的空虚。有的项目初算来看似乎能带来大的经济效应,但实际给环境造成难以弥补的破坏,这种环境成本是用金钱不能抵还的,所以不能上这种项目。有的地方一条街道两排房,前后都是垃圾场,外商怎么会愿意到这种地方来投资呢?GDP上去了,生活质量下降了,这有什么用呢?所以要有远见,做有利于长远的事。       五、全力保稳定       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在和谐的状态下一切皆有可能,否则老是要面对一些不和谐的人和事,怎么会有足够的精力谋发展呢?最近富士康接连十多跳,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劳动的异化在很多地方都有出现,员工的生活条件很艰苦,精神高度紧张。人没有权利选择出生但人有权利选择死亡。对此,我们要加以警醒,负起应当承担的责任,从各个方面引导人的心理健康发展,避免不应有的悲剧发生。要时刻保持警惕,做好各项防灾、抗灾、救灾工作。风水电等都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礼物,然而加了一个大字就变成灾难了,大风、大水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麻烦和不便。湖南一些地方几乎每年都会出现灾害性天气,难免遭遇“水深火热”。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面对大灾难时首要的是组织老百姓快速疏散,保障老百姓的生命。       县(市、区)长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推手,是县域发展的重要带头人,肩上的担子重,心里的压力大,而管理的难事多。一是管天难。天有不测风云,而现在自然环境又非常恶劣,土地越来越少,森林失火等等。二是管地难。许多自然灾害活动频繁,防不胜防,往往一不留神就会出事,对县(市、区)长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自然的事情很难估量。三是管人难。县(市、区)长主要是做事的,但是也离不开管人,方方面面的事情都会涉及到人的管理。人有七情六欲,要识别好、组织好、引导好真的不容易。四是管事难。最要命的是出人命,最难的是维稳。县(市、区)长都工作在基层第一线,特别是有的地方的小煤矿等小企业比较多,流动人口又多,社会治安不稳定,管理很难。怎么处理好这些事情,特别是发展、稳定、改革的事情,都需要我们付出很多。有时候是大环境、大体制的事情,上面不动下面动也没用,动了也可能是白动;有些事情上面动了,下面可能因为实际问题一时也动不了,所以要把事情办好确实很难。人很简单,事很简单,但是人事加起来就不简单。       千管万管,关键的是管好自己;千难万难,重要的是化解自身难题。知人者智,知己者明,胜人者力,胜己者强。一是科学工作别累着。要科学爱护自己,统筹安排。有张有弛,劳逸结合。有时候面对各种考核和检查确实很辛苦,现在是权力越来越小,但责任越来越重,资金越来越少,但压力越来越大,所以千万别累着身体。二是加强修养别气着。当个领导辛辛苦苦操劳,但是当一投票、一考核,结果并没有取得预想的好,有时候不被人理解,甚至被人误解,有些事情不好干,有些事情不能干,结果亲戚朋友埋怨你。怨言和抱怨没有一定的肚量承受不了,所以要加强修养。黄永玉说道:“从政犹如踢足球,关键要有几个漂亮的进球,还要传几个好球,让别人也进球。只不过进球的过程中要避免踢人,还要防止被人踢。更要提防背后踢过来的脚,这一脚,可能会让你永世不得翻身。”“有几个漂亮的进球”即要有几个出众的项目,“传几个好球”即要善于调动别人的积极性。“只不过进球的过程中要避免踢人”即不要违规,“要防止被人踢”,开车也要注意背后的车,“更要提防背后踢过来的脚,这一脚可能会让你永世不得翻身。”这是很有哲理的。尤其县(市、区)长在党委的领导下要配合好党委的工作部署,协调好与人大、政协等各方面的关系,同心同德促发展。三是控制吃喝别撑着。四是适度饮酒别醉着。五是经常锻炼别闲着。有些领导对自己要求很严,如果去打球又担心会麻烦他人,所以运动受到限制。有些同志散散步,这也是很好的运动。总之,科学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使身体得到锻炼,心情得到释放。六是廉洁自律别崴着。一个县几十万或上百万人,许多人都很羡慕能当县长,然而前面风光无限,后面紧随危险。希望大家做得更好一点,不要授人以柄。我们自己能力有大小,但是只要尽心尽力去做,老百姓总会认同我们的。1940年2月1日,毛泽东在延安民众大会有个演讲,他在会上讲:“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最进步的地方,这里是民主的抗日根据地。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花子,七没有结党私营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磨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毛主席理直气壮地说这十个没有,反映了当时延安良好的党风、政风、民风,令人信服、令人向往,所以当时很多外国记者都很佩服,纷纷说这是共产党胜利的标志,事实上后来中国革命的胜利也证明了这点。现在我们一些地方还能像毛主席当年说的“十个没有”吗?很多东西我们还是值得反思的。当然社会发展到今天,许多事情需要具体分析,但是我们要尽量做得好一点,这也是我们投资的软环境。希望我们的领导干部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多做贡献。       (本文根据黄建国同志在省委党校首届县(市、区)长进修班座谈会上的讲话整理而成,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