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恩赫整容了吗:玄 灵 修 真 理 法 学 修 德 心 ( 性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4:23:07

玄 灵 修 真 理 法 学

修 德 心 ( 性 )

  仁德篇一

  “人之初,性本善”。此“善”字即天之五德之“元”性,亦是人伦五德之“仁”德。 " " 者人也,善也,爱人之善心也,包含着爱人、慈物、济世、公正、宽容、恭谦、礼让等等。古训曰:“仁者人也,人中有仁,二人为仁,阴阳合壁,日月合明,回光返照之谓也”。仁善之心人人具有,只是人心迷于物欲,不知返求,令其放逸,善之本则失。人而不仁,本心已失,故恶心妄行,心存恶诈,自招其祸。

  人秉天之理曰性,天秉人之气曰命。人生好静之性,性善之性谓之“道心”,人的气质之性,可善可恶,可魔可道,两者一显一隐,善可成圣,恶可为狂,圣狂之分,人兽之别,全在一念之间。

  欲修天道,必先修人道,效天地之仁慈,人道圆则天道可成。人伦之五德,本乃天之性,道之理。自古修成大德的先辈们,都是从仁善修起,“诸恶不作,众善奉行。”立身处世,谨言慎行。须从五常入手,先做好一个合格的人。勤修仁得,日积月累,既是功德圆满之时。为人之道要从小处着手,做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忠孝为做人之大节,仁为俭身之本,谦为众德之基,温良恭俭让,是做一个合格人的基本尺度。

  修仁心须随时用心去悟,生活中处处有仁理,要在慎独、自省、常照、常觉、忏悔上下功夫,时时克己,方可礼复为仁。

  信德篇二

  “信”者有信念、信心、信义、信奉等多种含义。“信”为人伦五德之一,与天之五德“乾”相对应,属中央戊己土。万物赖土性助育而生长,“金木水火”在土中才能成立,土居其中,土乃五行之主,中央土乃天心之地,主宰十方。

  土之德性伟大至极。她负载万物,动植飞禽,皆以土为根,土养育着人类与万物。人生长在土地上,衣食住行皆离不开土地,离开土地就不能生存,土之德可谓深厚。但人心不古,世道浇漓,世人不学土地任人践踏、忍辱负重、利养万物的德性,而却丧失人性,站在这块土地上为非作歹,损德败道,玷污地母高洁的圣灵,其罪恶深重,其灵气必将被土所收回,丧失返还乾天的资格,岂不悲哉!!!

  土之“信”德最笃实,最守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丝毫不差。一粒种子播在方寸土中,就能生长出千万果实,故黄庭称为“方寸宝地”,又称为“灵山”,是培炼真人之地。

  “信”德是做人的根本,古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之论。“人”与“言”合为信,言为心声,心即天理,一言既出,天地有应。言之虚实,代表一个人的德性。言而无信,言不由衷,言行不一等等,皆是缺少信德之表现。

  天地之道,不外一信。日晨出幕落为信,月一朔望有常为信,众星以运行无差为信。人能以天地之信为信,才无愧于三才之一矣!!!!

  人言无信,为害极大。人心即天,人而无信,犹如欺天,所造之业,可不慎乎!!!!!

  智慧篇三

  “智”者知也。“智”与“慧”一阴一阳,一隐一显。“智”为后天所学之知识,“慧”则是先天所具的本性。修真的目的,就是求得智慧圆融,达到大智大慧,复返先天。

  天下的知识浩如烟海,但万识应“以德为宗”。修真证道,旨在涵养道德品质,明白做人的道理。《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于止善”。明德必先正其心,明白自然大道之理,进而才能“明明德于天下”,自觉为人民,为天下众生服务。

  圣祖教导曰:“知人者智,自知则明。”学道首先要虚心,自知贤与不肖,自卑谦恭、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方可为明。人都是学而知之,学则可智,智可化愚,渐而聪明。

  “智”德之性通水,“智慧”之水,故有“智水”、“智海”之说,水性至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近于道。水是万物之源,水能以其性净物之浊污,能化腐朽为神奇,故水德与道同。

  水性至柔,是十一种道性之一。 "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至坚 " 。修真者应学水的智慧,以水的柔性、忍性,面对人世间一切痛苦磨难,以“滴水穿石”的坚韧精神,勇猛精进。

  修真如逆水行舟,要以智慧之光辨别方向,智慧双修,坚强道志,百折不挠,以江河归大海的气势,激流勇进,永不回头。

  “开弓没有回头的箭”。我们所从事的是神圣的修真大业,要像水性那样的坚贞圣洁,使自己原来“清白”的本性重现光明!!!

  礼德篇四

  “礼”之为德,是做人的基本规则,大到国家的法律法规,社会道德规范,小到日常工作中的言语、容貌、举止,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皆在“礼”的包容范围之内。古典《礼记》中载有“威仪三百,礼仪三千”的具体礼节规定,可谓曲尽其详,是修“礼德”的行为准则。

  “礼”是天理自然秩序的体现,圣人奉天承命,效法自然规律而制定礼节。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是同构的。“故先王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所以知礼、崇礼、行礼,就是遵行自然法则,循天地之秩序。

  “礼”的本质与意义,首先在于节制人的不合道德规范的恶心。《礼运》曰:“礼义也者,人之大端也”,人之所以能成其为人,是因人知礼义,若人无礼义,则是“禽兽之道也”。《哀公问》上说:“民之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辩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由此可知,“礼”是维系协调社会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和桥梁。

  “礼之用,和为贵”。圣人甚尊德礼而卑刑罚,教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知廉耻,守礼义,致谦和,重辞让,安处善,乐循理,然后才能成君子。

  礼是广泛的范畴,无所不包,男女有别,长幼有序,作事有规,恭谦自逊,尊敬师长,礼待友悌,端庄礼貌,以礼居先,以正为礼,常存诚敬之心,皆是修礼德、正身心的课题。

  义德篇五

  “义”为人伦五德之一,由金气所生。“义”即天道之理。仁义之德是修持人道的核心,“仁”是人心,“义”即人的外在行为,仁与义紧密相联,一柔一刚,相得益彰。

  天下之义莫大于道,大道生养万物,日月往来,寒暑相推,云行雨施,三光普照,大道的种种自然运行,皆以义养万物为目的,此乃天地行义德之使然。天复地载万物以施义,阳光雨露滋养万物以引义,五谷养人命内含义,棉嘛暖人体以见义,五畜事人役以力奉义,天地万物养人之义德可谓大矣!!!

  “大义可参天”。古圣教人效天法地行大义,以天下利益为重,以国家民族利益为己任。孔子提倡“杀身成仁”,孟子主张“舍身取义”,先圣们主张把人的生命投入到社会人群的大生命中去,以对社会作贡献为人生的价值,当生则生,当死则死,唯义所在。

  “义”就是公,大公无私谓之义。义就是“兴天下利,利济苍生”,“尊德重义”、“重义轻利”是作人的美德。“义”之可贵在于它的利人、利众生、利万物的特性。“义”者宜也。凡事合乎正义的,应当去做的,裁处得当,不偏不倚,执于中和即为合“义”。

  义与“利”相对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识道义,故能大公无私,小人不明理,因而见利忘义。现实生活中事事都有“义”与“利”的选择。孟子说:“义者,人之正路也。”修好义德是做人的根本。道心由义出,道门由义入,道路由义行。修真应重义轻利,以全己之道德。

  苦乐篇六

  佛眼法师曰:“报缘虚幻,不可强为。浮世几何,随家丰俭。苦乐顺逆,道在其中。”“报”就是人之肉体之身,“缘”是人一生所遭遇的环境。“报身”与“缘”境都是暂时的,因而是虚幻的,唯那一点灵光才是真的。世间人都把报与缘当作真实,抱住不放,便是颠倒愚昧,于是造作,便强为,不肯随缘,随人欲心去造业。修真证道就是明理觉悟的过程,要把凡人颠倒了的东西再颠倒过来,使黑暗的心地逐渐光明,使愚昧之心达到智慧。

  人生的丰俭、苦乐、顺逆等境遇,皆是前世所造,应当随遇而安,随缘而处,人有贫富之分,即“随家丰俭”,“丰”是富有,是过去世修的福报,应安分守己;今生贫穷困苦多磨难,是往世修得不好之报缘,应安贫乐道,心甘情愿地去受苦消业,不怨天,不尤人,安分守己随缘度日,身苦心乐,就是个觉悟的人,是个明白的人。

   " 苦乐顺逆,道在其中。”道就是觉悟之心,无论苦乐,无论顺逆,心里明白,心静不动,道就在日常生活中,在平常中去经受顺逆、苦乐、反正种种磨炼,就是修真。大迦叶尊者在逆境中苦修行,心地清静,智慧圆满;善财童子生在富贵家庭,他身处顺境,未被富贵境界所迷,终而成道。他们皆不为环境所转,修真人应当明白,无论境缘的顺逆,生活环境中之苦乐,都是修真的障碍,只要超越了迷惑障碍,才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真境。

  宽容篇七

  宽容,就是宽阔广大的包容,只有修成宽阔广大的心境,才足以包容一切,既包容清净、善良的,也包容污秽、不良的,就像宽广的大地,能容清净与污秽;也像浩瀚的大海,容纳百川清浊;更像无垠的宇宙虚空,无所不包,无所不含。

  人性本善,人的心灵与天同体,本来就具有如同宇宙般的“性空”特质,无限宽广,毫无障碍。但因无量劫以来能量损耗太多,加之今世执着于七情六欲,贪嗔痴三毒将心蒙蔽得像针眼般狭小,连自己也无处藏身,与大道自然,与众生万物更是格格不入,人的一颗自私之心,滋生的计较、嗔怒、怨恨等等,给自己套上了痛苦的枷锁,掉进黑暗的深渊。

  修真者要学会宽容,首先要从怨恨中学会超越,从心灵深处拔出怨恨的根源,一切计较、嫉妒、贪婪等恶习,也将消失无形。

  人之所以有怨恨心,都是由于虚幻之心所生,污浊的私欲遮蔽着宽阔广大的本性,将心灵的污垢打扫干净,自心净化了,天地即可无限的宽广,不只可以包容万物,包容别人的过错,也可以使自性向着更宽广的光明大道回溯。

  宽容不止是一种善心,更是一种修真的实践,学会宽容别人,就是修正自己;即是别人的诽谤、嫉妒、侮辱、欺骗、甚至伤害、戕害、杀害我的人,我也不计恨怨,留给他一个改过的机会,给自己清一次业,为自己心灵开辟一个更广阔的天地!所以,学会宽容,就是不断学会超越自我的过程,愈能宽容、包容,就愈能净化自心,使自己愈趋向光明的升华,愿生生世世宽容,直到永远。

  忏悔篇八

  人都受过别人的伤害,也都伤害过别人。对受过伤害的人应以宽容心待之,伤害过别人的人所应该做的只有“忏悔”!

  人性从无始劫以来,在无数生命链中翻滚,今处红尘,又被贪嗔痴所害,心灵之光被阴云遮蔽,终日颠倒梦想,自造恶业,修真忏悔,不断清洗过去心灵所蒙之污秽,使本性获得净化和再生,不忏悔,旧尘难除,新尘又染,自性将变成轮回的种子。

  忏悔不仅要“忏其前愆”,也要“悔其后过”,这样才能前罪消灭,后过不生,无论“前过”或“后过”,都必须以坦诚之心,除恶务尽,不可自我原谅,做到“错不二过”,不能一错再错,屡犯不改。

  忏悔是清洁剂,消毒药,除恶器。是御除心灵包袱的法宝,忏悔需要诚恳,要忠诚坦白,不欺诈、不回避、不推诿,要以大无畏的气概敢于亮丑,赤裸裸地、毫不期满地将自己心灵中的肮脏垃圾统统掏出来,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并且要有敢于承担责任的真诚,这样才能真正认清自我,达到“清洗”和“醒悟”的目的。

  忏悔是一种心灵的沐浴,悔过迁善愈彻底、愈细微,吮吸的甘露就愈多,消业的程度就愈大。既要为已知的罪业忏悔,更要为不知的罪业忏悔,要念念忏悔,往昔所造诸恶业,一切我今昔皆忏悔;罪从心起由心忏,心若亡时罪亦无;心亡罪灭两俱空,超越善恶达真境。一个真正懂得忏悔,真诚忏悔的人,才是最聪明、最有福的人。

  因果篇九

  “因果”是宇宙间普遍的永恒法则,有因就有果,有果就有因,因因果果,果果因因,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导致了万事万物的运动变化。

  人一生中都做过错事,也做过好事,无论行善与作恶,因果律都是准确无误,条理分明地记载着,待到因缘时机成熟时,都将得到应有的报偿,根据因果律“回向性”与“同质性”来看,报偿的方式大多是以“其人之道,还报其人之身”。以怨报怨,以命还命,丝毫不差。

  因果有“个业”与“共业”之别,“个业”则自作自受,“共业”则共作共受,因果的可怕,在于它的不灭性,无论时空如何转换,无论造业者的身份如何演变,也无论因果如何的纤细,待到因缘际会时,所有与因果有牵连的人、事、物都会公正的摆在因果的天秤上得到它应有的评价。

  人与人、人与事之间的“遇合”现象称为缘份。在缘份背后隐藏的秘密,就是“业力”。每个人在历史上都与很多人有过某种关系,形成了彼此间某种善或恶的业力因缘,这种因缘缠结得愈深,愈容易在来世中相遇,不论其角色是否改变互换,有关业力的种类和属性决不会变,属情感的定会以情感解决,属物质或生命的,就以同等的形式偿还。

  从生物链的观点看因果律,人对自己过去所做的错事,知道的要负责,不知道的更要负责;还要承担过去、现在乃至将来的所作所为负责。企图对业债敷衍、推卸、逃避的人,不仅无法减轻业力的捆绑,恐怕更要加倍的偿还!!!!

  放心篇十

  放开眼界看世界,人间恰似一台戏,人生如梦幻,不过像演戏一样。但人往往被假幻所迷,颠倒看世界,以假当真,七情放不下,六欲难割舍,造作恶业,为难自己。岂不知这世间“万般将不去,唯与业随身”。明白此理,在世间无论吃亏上当,或是占得便宜,绝不在意,心中自自然然,心境平静如湖水,不妄起波澜,如此,既是把人心放下来了。

  要放下人心,就要“了万境之如空,而成败利钝,兴味萧然矣!”世间的一切都是自自然然,万境皆空,唯因果规律在循环往复,无有停息。人一生之境遇惟果报而已,人生来世间的任务就是“酬业”二字,做大官、发大财的,是过去生修福所得;聪明智慧的,是从前修法所得;贫穷困苦的,是过去中修不善业所得,一饮一啄,成败利钝,皆为前定,富贵贫贱,成功失败,其实都是过眼烟云,都等于零。明此理,人心对世情的味道就清淡了,心也就能从私欲、物欲中解脱出来,能真正放下来,智慧才能真正现前。

  现今世人刻意讲吃穿,喜欢珍宝,视金如命,人的身心被物欲严重污染。殊不知,人身似臭皮囊,饮食如浓血,污染人的心身;华丽衣服像铁皮,金银宝器如刑具,禁锢着人的躯体,修真人心中无一物才能明净,身上无任何包袱才真正自在,视珍宝如苦具方是解脱,打得一副全铁心肠,外不为六尘所染,内不为七情所锢,污泥便有金莲显现。

  慎言篇十一

  人是唯一具有以丰富语言沟通能力的动物,但也是唯一因语言而肇祸的动物。

  语言是人类社会交往表达意志情感的工具,其善恶、正邪、好坏,皆由心机所出,心决定着语言的外在效应,所发之言是内心的反射。如果所面相是人内心的一面“镜子”,反映着内在心境的素质,那么,语言就是一个人内心的“信使”。言为心声,心为言本。

  人若五德不备,心灵不净,内心会常生嫉妒、傲慢、偏见、嗔恨等凡浊凡识,便会引发出狂言、妄言、欺诈、刻薄、鲁莽之言,出口伤人,论人是非,炫耀自己,甚至会毁师谤道等等,造下无端的口业,背上沉重的包袱。在这些口业中最易被忽视,但是也最不该被忽视的当属那些轻视、嘲笑、中伤、挑拨、诽谤的言语。

  凡是这些不合道性的负面语言,都负载着说话者心灵的邪恶念力,像支双向发射的毒箭,一言既发,一端虽射向别人,另一端则射向自己。出言者虽暂时满足了自己阴性的私欲,但被伤害的不仅是毒箭所指、无辜可怜受害者的灵体场,根据业力的“回向性”,其所形成的伤害力,最终必然要反弹反馈到发射者自身,造下的恶性口业还要自己承担因果。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一个有智慧的人深知因果的可怕。所以谨言慎言,少言寡言,言多必失,言多数穷,不如守中。“静时常思己之过,闲时莫论他人非”,才是修真人的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