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谷艾莉卡影视先锋:新年献词——务根本?彰民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21:39:57

务根本彰民生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和国家实力的极大提升,改善民生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热切渴望,并形成强烈舆论。原本,在最朴素的意义上,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满足人类的生存、享受、发展、繁衍的需要。也就是说,经济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改善民生,非民生的经济活动是人类行为的异化。由于物质财富的创造和增长是一切民生成就和民生改善的基础和前提,所以,一个国家的民生水平大体上可以用这个国家平均每个居民所生产或获得的产品量来衡量。
  这样,一个国家要改善民生就要最大限度地生产产品,这意味着,在一定时间内使用一定的资源生产出的产品越多,即生产效率越高,民生成就也就越大。从17、18世纪以来的工业化时期,追求经济效率和产出最大化成为整个经济社会的“中轴原理”,效率至上的经济行为创造了社会财富生产的巨大成就。因此,无论人们如何批评这一时代的“自私”、“贪婪”、“无情”,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工业化是人类福利增长最快的时期,人民的生活水平、福利保障、预期寿命等民生指标随着人均GDP(或人均GNP)的迅速增长而大幅度提高。所以,人均GDP成为国际上最通用的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以其为基础的民生成就和民生改善的总体状况的宏观统计指标之一。
  但是,物质财富的涌流只是民生改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物质财富被更多的民众享用,才是真正的民生改善。所以,在社会总收入或总产出一定的条件下,分配越均等,社会总效用越大,即民生成就越大。这同时意味着,在国力所及的条件下,优先满足最基本的民生需要和权利,是一国民生成就和民生改善的重要标志之一。换句话说,能否保证所有居民的基本需要产品的普遍供应和是否构建起了全社会的安全网以降低和抵御全体居民的生存风险,也是民生成就和民生改善的重要内容。
  民生活动同其他经济和社会活动一样,是有成本的,而且总是资源稀缺的。以更低成本和更有效率的方式生产和提供民生产品,实际上就是选择更有效率的组织形式和资源配置方式,按照居民的需求和需要,提供更多的民生产品。各经济体主要采用营利组织(企业)、非营利组织和政府等三类组织形式进行民生产品的生产。而无论由哪类组织提供民生产品,都没有“免费的午餐”,“无偿”的公益只是成本支付的另一种方式,归根到底仍然是民众自我承担。而在怎样的条件下,生产和分配的决定必须由政府决策来替代,以及政府决策替代民众自由选择须付出怎样的成本,是一个重要的制度选择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同样没有“免费的午餐”。
  民生需要须由物质产品来满足,没有物质产品或物质产品严重短缺就难以改善民生;但是,物质供应满足民生需要的效率是递减的。因为,民生需要的满足从根本上说是形成“幸福”感,而幸福感不仅依赖于物质条件,更取决于主观感受,而作为主观感受的“幸福”的增进同物质供应的增加或者所消费的物质量并不是正比例对应的,一般而言,物质财富增长对增进“幸福”具有边际效用递减的趋势
  所以,当一国建立了基本的民生物质基础后,民生需要的满足将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具有精神因素参与决定的特征。如果不能提高精神性民生供应,由于增进“幸福”的物质成本递增,较高水平的物质供应并不一定能增进社会幸福,民生的供求关系有可能在物质基础的较高水平上发生失衡,甚至可能产生普遍的抱怨和社会动荡。所以,民生事业是没有止境的,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永远要为民生改善提供越来越高成本的物质支持(而试图长期低成本地支持民生改善的愿望是难以实现的)。也就是说,幸福或民生事业不仅是一个物质财富关系,更是一个社会关系和社会价值观现象。
  如果我们将近现代经济社会的历史描述为一个观念不断进化的进程,那么,在其初期,摆脱贫穷和实现温饱是社会主流的价值观,所以,最大的民生意义是“就业”;即使在发达的经济体中,作为大多数人的谋生手段,就业仍然是最基本的民生需要,但就业的观念会发生重大变化——从“干活挣钱”、“生计饭碗”,到要求“报酬公平”、“安全保障”,再到要维护“体面尊严”,直到主张“决策参与”——就业的民生价值与时俱进。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追求和积累财富逐渐成为社会价值观的主导因素,民生意义越来越具有“有恒产者有恒心”的社会价值观。往后,当经历了财富积累的一定阶段,“公平分享”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民生价值。再往后,对分享机制(如何决定分配)的诉求越来越强烈,因而“社会参与”和“政治参与”将成为民生价值中更重要的因素。
  可见,民生的价值是演化的,即使是最发达最现代化的经济体也不能宣称已经达到了民生改善的最终目标。所以,真正伟大的民生成就和民生改善不只是做一些眼前的惠民“好事”或感人“善行”(做“好事”和为“善行”无论多么高尚也不可能成为伟大民生成就和民生改善的主导方式),而是建立和健全能够持续而广泛地改善民生并获得民众支持的经济机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和政治体制。
  30多年前的计划经济时代,以物质“短缺”为特征,虽然“恩惠”千万,却民生不彰。实行改革开放,向市场经济转轨实质上就是转向民生经济。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设是一个伟大的民生事业,成败得失,以民生的根本改善为最终标准。2011年,中国将在更高水平上迈向这个伟大事业的新阶段。
                                                                         作者为中国经营报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