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伦硕父亲张利华:深圳关内房价跌到6000元绝对不是幻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07:24:19
当前,看空深圳房价的人终于多了起来,除了那帮利益攸关的房产商和部分昧心的专家外,媒体、政府、舆论等开始声讨高企的房价和泡沫,消费者开始在买房和不买房之间犹豫不决。大佬们说,“房价要回归理性了!“
然而,理性房价到底是多少?1W,2W,还是3K?很少听到有预测。所以,本人在此,斗胆做个预测:关内房价降到6000,是购房的时机。以下论据供大家抛砖引玉。
1、楼市具有放大效应。股市从1000点开始涨的时候,有人开始预测顶,有人说是2000点,有人说3000点,有人说是5000点,当时主流觉得A股的合理价值在3000点左右(可以去看以前的报到),结果是,上证冲到了6200点。跌的时候谁可曾想到会跌到1600点。这映证了股市具有明显的放大效应。理论的解释有许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原因是大众预期,一旦预期形成,就会形成趋势,趋势是不可能在短期改变的。目前,深圳房地产的预期正在改变,下一步就是趋势的形成。
与房地产与股市一样,具有放大效应,甚至更大。至今清楚地记得,06年初的时候,媒体和专家预测关内的房价可能要达到1万元,也就是房价的顶点。结果呢,是一发不可收拾地涨到了2万以上,放大理性预期一倍以上。那么,相同道理,房价下跌时,如果大家认为关内合理价格是8000-10000,至少要在此基础上下降一个相当大的幅度。
考虑到本人投资一向不喜欢“吃鱼头、鱼尾”的原因。6000元应该是一个完全可能和理性的价格。
2、房价由家庭主妇决定。乍听起来可能很惊讶,其实也不是新鲜什么东西。了解一点美国经济的人都知道:奥巴马最近正在极研究日本家庭主妇的投资习性。因为美国人经过多年研究发现,日本人的理财主要由家里的女人来决定,这些妇女投资胆大,且会相互传递和影响(有本专门研究这个问题的书,据说非常热卖)。
中国的情况其实也差不多。根据本人的观察,妇女的影响绝对是巨大的。通常,要结婚的小两口,是新娘坚持要新房,新郞才狠心买下来了;大部分家庭的理财权在老婆,女人具有一票否决权;男人胆小,遇到大的投资时总是很犹豫,女人胆子虽然胆子大不了多少,但一旦作出决定,最终执行的可能性就会远远大于男人;女人经常在一起聊天,相互攀比,相互影响……
正是有家庭主妇这种特殊地位,才加大了市场波动幅度的放大效应。而女人是相对非理性的,通常受媒体、专家、社会舆论的影响比男人大得多,在行情上涨的时候,她们相信媒体和专家的;在下跌的时候,她们同样会受媒体和专家的影响,放大下跌的力量。
本段重申了第一部分的论点,即房市具有巨大的向上和向下放大效应,多数情况下,市场是非理性的。

3、楼市存在巨额利润。当前,市场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万科也仅占全国房产市场的2.7%,一个大城市市场上竟然可以并存上千家房地产开发商。显然,房地产行业并不是完全竞争市场,那么唯一可能的解释就是,这个行业的利润太高,高到市场机制失灵(由于高利润的存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可以忽略不计)。
内地城市同等质量的房价可以卖到1000多,乘以深圳物价/内地物价,基本上可确定深圳房价的建安在成本在1000多。至于楼面地价,04年前的成本是非常低的,04年招拍挂以后,可以非常高也可以非常低。
在当今的中国,很多企业为了哪怕一个百分点的利润,尽可能压缩成本。又有几个行业能像房地产这样,能长时间轻松获取超额的利润?尽管这些年总不停地有业内大腕站出来,为自己洗白:房地产的利润远非外界传言那么高,甚至还低于社会平均利润,可福布斯排行榜上,地产大亨如火箭般的上升势头,终究让开发商们藏不住暴利的尾巴。(引用)

4、政府近期不太可能会出台刺激房价的政策。虽然地方政府具有维持高房价的冲动,但对于中央政府而言,防止房地产泡沫、让更多的老百姓能买得起房,仍是当前重要的任务。
格林斯潘曾说过,在经济泡沫发生时,政府应出台反向的政策,直至泡沫完全破灭后,才再进行刺激政策,切不可泡沫刚刚开始要破裂时,就放弃反向政策甚至进行刺激政策。当初美国治理网络泡沫经济时,政府就是采取这样的措施。从理论上,中国政府没道理泡沫刚刚停止继续鼓胀(还谈不上破裂),就实施反向操作。
2009年初,王石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文章,基本上可以反映中央政府对于当前房价的态度,即希望开发商降低房价,扩大销量。在金融危机时期,房子销量应该是政府最关心的,只有房子多点卖出了,才能刺激家具、家电、再建设、钢材等等行业。但是,要扩大销量,当前情况下,降价才是唯一的出路。


当然,仍然会存在一些变因,如房地产大亨通常都具有很强影响力。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中,有房地产背景就占了相当有比重(可以看看这次两会上和之前,他们在鼓吹什么),他们同样具有资金实力去影响媒体和专家。
至于经济危机的影响,本人认为,只会使得房价越来越低,不可能促使房价越来越高的。而我国要走出当前的经济危机,也绝不是今年或明年的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