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法院咨询电话:狂风小嘀咕:逐句点评鲍鹏山《苏轼代笔代考》一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12:42:48
[原创]逐句点评鲍鹏山《苏轼代笔代考》一文

狂风小嘀咕 于 2012-2-9 3:14:20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逐句点评鲍鹏山《苏轼代笔代考》一文

“天才”苏轼原来是“代笔”“代考”
点评:本人十年前自创的逐句点评寸刀割肉法,解金庸剖李敖所向披靡,教授级的鲍鹏山自然不在话下,开宰了开宰了。


苏轼在嘉佑二年(1057年)考中进士,凭的是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其实,这篇文章根本就不是一个年方22虚岁的苏轼所能写。理由如下:
点评:1 宋代的科考分为三级:解试(州试)、省试(由礼部举行)和殿试。
2 《宋史·苏轼传》:嘉祐二年,试礼部。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欲擢冠多士,犹疑其客曾巩所为,但置第二。
3 由此可知《刑赏忠厚之至论》仅仅使苏轼获得了由礼部举行、由欧阳修为主考官的省试第二名,离皇帝亲切接见进行面试,还需要过殿试这一关,鲍教授所谓苏轼凭《刑赏忠厚之至论》考中进士完全是无知的说法。
4 《宋史·苏轼传》: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据《宋史》:“嘉佑二年,三月丁亥,赐进士章衡等二百六十二人及第,一百二十六人同出身”。注:甲科是第一等,称之为进士及第;乙科是第二等,称之为同进士出身。苏轼在当年殿试获得了第二等“同进士出身”,排名在262人之后。
5 苏轼生于1037年,中进士为1057年,按古人以虚岁计算年龄,苏轼当时是21岁,而不是鲍教授所说的“22虚岁”。
6 在证明《刑赏忠厚之至论》是不是苏轼“所能写”之前,鲍教授已经先证明了他既不懂苏轼,也不了解北宋科举制度。


第一,文风老辣,议论深刻,既有对中国历史、传统道德、传统政治理念的深刻理解,又有严谨密致的文风,根本不可能出自一个少年之手,虚岁22岁的人,不可能如此老成。考虑到苏轼终生散淡成性,文风浮夸浪漫,不可能在22岁时反而比52岁时老成,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不信!
点评:1 鲍教授讲商君书时神采飞扬,好象很聪明博学的样子,为什么一提到中国历史上最可爱的苏东坡,就紧张得连小学算术都忘了,是不是抹黑先贤心里发虚?
2 古代“男子二十而冠”曰成年,苏轼生于1037年1月8日,中进士时为公元1057年4月17日(嘉佑二年三月丁亥日,农历1057年三月十一),已经二十一岁成年一年有余,何况苏轼在十八岁时就结婚娶了王弗为妻,何来“少年”之说?
3 苏轼一生,反对新法,政治主张明确。为官时关心民间疾苦,1077年任徐州太守率领民众抗洪;1090年任杭州太守时筑苏堤以治理西湖;等等,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鲍鹏山何敢曰苏轼“散淡成性”。
4 苏轼诗风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浪漫”有之,何来“浮夸”二字?若论苏轼文风,则是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鲍鹏山连文和诗都分不清楚,教授怎么当的?
5 《刑赏忠厚之至论》,并没有鲍鹏山所讲的那么包罗万象,所谓“中国历史、传统道德、传统政治理念”等大帽子,而是非常平实的只讲了一件事,那就是“罪疑惟轻,功疑惟重”的仁政思想。
6 苏轼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指的就是他在散文方面的成就,位列唐宋两朝前八名之列。试问如果按鲍鹏山所说,苏轼“22岁时反而比52岁时老成”,难道苏轼位列唐宋八大家就是靠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不成?那么请问鲍鹏山又将苏轼的散文代表作《平王论》、《贾谊论》、《留侯论》、《商鞅论》、《范增论》、《晁错论》、前后《赤壁赋》、《石钟山记》、《放鹤亭记》、《凌虚台记》、以及政论文的代表作《进策》二十五篇等置于何地?
7 据《宋史·苏轼传》:“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看清楚了没有?苏轼参加举人考试之前已经博通经史,写文章一天能写几千字,如今经过数年的充分准备参加考试,写一篇小小的《刑赏忠厚之至论》,何敢曰“不信”二字!


第二,这篇文章里,说到: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后来作为考官之一的梅尧臣问他:你这典故,从哪里来的?苏轼竟然很茫然,根本不知道,只好说是自己杜撰的。其实,这是用较小的错误来掩饰更大的错误——这篇文章根本不是他写的!所以,他根本不知道文中典故的来历!一个作者,对自己文章中引用的典故,竟然不知道引自哪里,这可能吗?
点评:1 这个故事出自《石林燕语》卷八:(阅卷官梅圣俞)圣俞终以前所引为疑,遂以问之。子瞻徐曰:想当然耳,何必须要有出处?圣俞大骇,然人已无不服其雄俊。
2 “想当然”这个典故出自《后汉书·孔融传》:初,曹操攻屠邺城,袁氏妇子多见侵略,而操子丕私纳袁熙妻甄氏。融乃与操书,称“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不悟,后问出何经典。对曰:“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3 由上述可证,苏轼以“想当然耳”四字,表明其知道《孔融传》中有此杜撰典故的相同事例,所谓“帝尧之圣德,此言亦意料中事耳”。试问何来鲍鹏山所说的“很茫然、根本不知道”云云。在此郑重奉劝鲍鹏山,你身为知名教授,一言一行皆为天下之师表,岂能信口开河肆意曲解。


那么,这篇文章是谁写的呢?是他的父亲苏洵!
点评:鲍鹏山说出这种话,把古代先贤的人品抹黑到如此不堪地步,不仅愧对中华文化,更有何面目以对海内外学子。


只有一个48岁的人,才可能读那么多的书,才可能对中国历史、哲学、文学、伦理学、政治学有那么深刻的理解!
点评:1 《刑赏忠厚之至论》,并没有鲍鹏山所讲的那么包罗万象,所谓“历史、哲学、文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大帽子,而是非常平实的只讲了一件事,那就是“罪疑惟轻,功疑惟重”的仁政思想。
2 据《宋史·苏轼传》:“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看清楚了没有?苏轼参加举人考试之前已经博通经史,写文章一天能写几千字,如今经过数年的充分准备参加考试,写一篇小小的《刑赏忠厚之至论》,何必要其父代笔。
3 苏洵1066年去世时苏轼年仅三十岁,请问苏轼从1067年到1101年后半生三十多年的所有诗文书画,又是何人代笔?


大家可能会问:这是高考题啊,苏洵怎么可能知道题目呢?其实,大家认真想想,就会发现一个很大的疑点:苏洵自己本来是一个热衷功名的人,此前也参加过考试,落榜后,发愤努力,在家里写了很多应试文章,此次带着两个儿子来赶考,本来自己也要报名的,为什么中途变卦,不考了?
点评:《宋史·苏洵传》:“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悉焚常所为文,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苏洵十八岁、二十九岁、三十七岁,三次参加科举考试不中,已放弃科举,所谓“悉焚常所为文”,说的正是把自己过去为了应付科举考试而作的文章全部烧掉,开始为自己读书,从此眼界大开,终成一代文宗。而苏洵携苏轼苏辙二子进京考试时,苏洵已经年近五旬,何来“本来自己也要报名”之说?请问鲍鹏山你此论有何史书为据?


其中的奥妙是:苏洵带着两个儿子进京赶考,先到省会成都,在那里拜会了大官兼大名人张方平,此时苏洵自己还想得到功名,于是,就把自己上次落榜之后发愤写作的文章送给张方平看。张方平大为欣赏,提笔给全国第一大学者,文坛盟主,中国作协兼职主席欧阳修写了一封信,推荐苏洵。苏洵一看有门,又找了一位认识梅尧臣的人,写了一封信给梅尧臣,带着这样的两封推荐信,父子三人来到了京城。
点评:很好,鲍鹏山把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相关内容稍加修改就据为己有,却不说明出处,请问这是不是知名教授应有的操守?


到京城后,苏洵就去拜访欧阳修和梅尧臣,同时,还在欧阳修等的推荐下,拜访了更多的更大的大官。
点评:鲍鹏山继续抄林语堂《苏东坡传》却忘了抄后面重要的一段,我给他补上:欧阳修之深获学术界敬爱,是由于他总是以求才育才为己任。他对苏洵热诚接待,并经他介绍,老苏又蒙枢密韩倚邀请至家,又转介绍认识一些高官显宦。不过苏洵的冷淡自负的态度,在朝廷的领袖人物心目之中,并未留下什么好印象。
断章取义,难以自圆其说了吧?如果苏洵是为了拉关系走后门,为什么又要对这些高官显宦的态度“冷淡自负”呢?


三苏此次来京,不是为了走亲戚,是为了考试。苏洵明白,欧阳修也明白。大家彼此心照不宣。好在第二年的考试,就是欧阳修主持,高考作文题也是欧阳修出的,欧阳修本来就好才而义气,被老苏三杯酒灌下去,未必不透露一些。甚至,直接把题目告诉苏洵的可能也不是没有。
点评:1 北宋科学为防舞弊,采取了“锁院”制度。即在“知贡举”、“权知贡举”(副考官)等考官人选确定后,立即将他们锁于贡院之中,断绝他们与外界的联系,避免出现考官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泄露试题的现象。
2 鲍鹏山抄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应该知道同一本书中有以下内容吧:宋仁宗特别重视为国求才,对这种考试极为关注。他派贴身臣仆把题目送去,甚至有时为避免泄露,他还在最后一刹那改变题目。
3 根据上面两条,鲍鹏山所谓欧阳修事先知道自己当主考官,事先知道考题,全部不成立。


苏洵得到题目,又惊又喜。实际上,在张方平那里,苏洵就已经拿定主意,自己不考了,为两个孩子打点。现在,终于知道了题目,他揣摩终日,写出不同立意的两篇,把感觉最好的给长子,另一篇给次子,让他们背下来,到考试时默写出来。
点评:苏洵真有这本事,为什么自己三试不中?答得出吗?此其一。
第二,宋代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请问苏轼假如没有真材实学,只准备一篇文章,能应付上述的三种考试吗?《刑赏忠厚之至论》能当成诗赋交卷吗?


最后,两个儿子双双考中进士!
点评:上面已经说了,欧阳修主持的只是礼部的省试,中进士还要过宋仁宗亲自主考的殿试这一关,鲍鹏山根本没搞清楚北宋科举考试的程序,这种草包教授大概才是其父代笔的成果吧。


实际上,我这样质疑苏轼,还是善意的。其实呢,我怀疑,当时进考场考试的,根本就不是苏轼,他是雇枪手代考的!
点评:你有大胆假设的权利,当你的曲解和无知被我驳倒之后,你也有脸红的权利。


理由我说出来你一定就信了:
苏轼考中进士的这次考试,是在嘉佑二年,这是国家大典,绝不会错,就如同我们的高考,每年的日子不会错一样。《范文正公文集叙》:“嘉佑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又《东坡先生本传(《宋史》)》:“ 嘉佑二年,试礼部,……殿试中乙科。”显然,苏轼举进士当为1057(丁酉)年,年22岁。与他同考的苏辙也记得清:在《东坡先生墓志铭》中,苏辙这样记:“嘉佑二年,欧阳文忠公考试礼部进士,……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可是,苏轼自己却记不住,他在《凤鸣驿记》云:“始余丙申岁举进士,过扶风。”是年(1056年),苏轼21岁。结论是:苏轼进士考试是请人代考。不然,怎么会连自己哪一年考中进士都记错了?请诸位想想,你们谁会把自己哪一年参加高考,哪一年上的大学都弄错了?
点评:鲍鹏山居然以为“举进士”是考中进士的意思,这种人是怎么混上教授的?参见上面点评提到的《宋史·苏洵传》:“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看清楚岁余“举进士”三个字没有?又看清楚“皆不中”三个字没有?如果“举进士”就是考中进士,为什么苏洵又“皆不中”呢?
事实上,“举进士”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参加进士考试”的意思而已。因此“始举进士至京师”,是说为了参加进士考试第一次到京城开封。而“始余丙申岁举进士,过扶风”,说的正是苏轼1056年启程参加科举考试,由成都出发,“穿剑阁,越秦岭”,途经“陕西扶风县”,最终到达河南开封的路线图。
抄了一堆史料,却连最基本的一个“举”字都不知道什么意思,就这水平也敢来抹黑中国历史上最可爱的苏东坡?


所以,苏轼就是一个包装出来的神话。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
点评:为了证明韩寒不是包装出来的神话,强行把苏轼抹黑成包装出来的神话,最终不仅没有达到目的,反而让人合理怀疑鲍鹏山教授才是包装出来的神话,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何苦来呢?


因此,我郑重宣布打假,要把苏轼从千年神坛上拉下来!打破他的神话!他的这个神话,对社会的危害太大了!
点评:方舟子和众多网友宣布打假,打韩寒的假。鲍鹏山教授宣布假打,打自己的假。鲍鹏山卖弄商君书,原本没有人要打破他的神话,可是鲍鹏山偏偏要自己打破自己的神话,你这种为了强辩不惜抹黑先贤,甚至是抹黑中国历史上最可爱的苏东坡的下三滥作法,因为你鲍教授的知名度,必然将使你对先贤的曲解在社会上谬种流传,这才是对社会极大的危害!
至此,从无名小卒到知名教授,三篇分别抹黑鲁迅、王勃和苏轼的烂文章,已经被我全部一一驳倒,欣慰之余,颇感心痛。最后不得不引用余秋雨《苏东坡突围》中的一句话,送给连余秋雨都不如的鲍鹏山教授——
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苏东坡在示众,整个民族在丢脸!

附:模拟推理:苏轼原是“代笔代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