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gudan赵慧妍:税政利好埋下国富民穷隐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9/19 09:34:30

税政利好埋下国富民穷隐忧

 

有一个这样的段子在微博中流传甚广:上海某电视台关注欧债危机问题,越洋采访一个住柏林的华人,问现在欧洲人怎么样了,华人回答:我看他们过得很好啊。采访人一时愣住了,问:欧洲债务危机不是很严重吗?对方答曰:政府没钱,不等于人民没钱。

且不论上述对话真实与否,但所表达的却是客观实在。即不管欧洲诸国面临怎样的债务危机,往往都是政府没钱,而人民则不一定没钱。不过,在地球另一端的中国,却是另一个景象。

财政部最新统计显示,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达到103740亿元,比2010年增长24.8%。不仅大大超出财政部长谢旭人在2010年末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公布的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预期增长8%的指标,而且又一次将全国GDP增速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财政收入一般快于经济增长速度,这是一个通常的现象。一般来说,如果税收增长是GDP的120%、130%,还能理解,但是我们现在GDP增长速度比税收增长速度要少20个百分点,因此这里要分析一下它的合理因素之外的一些不合理因素。”国务院参事、中央财经大学税务学院副院长刘桓教授表示,多年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超过GDP增速有时甚至高达两倍,令人担忧。

又一次远超GDP增速

不出所料,2011年度,国家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又一次远超GDP增速。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1年度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715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相比之下,全国财政收入24.8%的增长速度是其两倍不止。

其实这也是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财政收入增速连续18年高于GDP增速。对此,有学者就向记者提到了一组数据:2006年全国财政收入约4万亿元,到2010年超过8.3万亿元。2006年至2010年,中国GDP年均增长11.2%。而同期,全国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1.3%,远远高于GDP增速。

而在2006年之前的情况同样可以用一组数字来说明:从1994年到2003年,GDP只增长了150%,而财政收入却增加了316%,对比相差一倍。2005年的GDP比1994年增加280%,但税收收入却比1994年增加461%,财政收入增加507%。

同一情况也反映在各个地方政府层面。

通过查阅2011年度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政府工作报告》,记者发现在31个省、市、自治区中,17个地区财政收入增幅超过30%,占比超过半数,更有近两成的地区其财政收入增幅超过40%,几乎全部地区财政收入增幅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两倍以上。

以上海、北京、新疆、天津和重庆为例。

2011年上海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8.2%,而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429.8亿元,比2010年增长19.4%,差不多是同期GDP增速的2.5倍。北京2011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27.7%,同年GDP增速8%多一点,差距更为明显。

对于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的天津来看,2011年全市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455亿元,比上年增长36.1%,尽管GDP增速也达到了16.4%,但两者增速差距也超过了2倍。重庆市财政收入为2908.82亿元,同比增长46.1%,尽管其16.4%的GDP增速与天津一起位居全国第一。

实际上,过去的一年财政收入“跑赢”GDP,还是在全国经济增速下滑、楼市调控收紧以及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措施下取得的。

众所周知,2011年是房地产调控之年,地方土地出让金普遍减少。据中国房产信息集团公布的2011年土地年报显示,仅在上海,2011年土地成交价格大幅下滑了289.62亿元。所以早前外界曾普遍担心去年地方财政收入将会“缩水”,但事实证明却非如此。

财政收入何以高速增长

实际上,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均对财政收入的增长有所解释。

财政部就指出四大原因导致2011年度财政收入总体性收入增长较快,它们分别是经济增长因素、价格上涨因素、企业效益较好带动企业所得税增长因素以及政策性增收因素。

据介绍,2011年工业增加值增长13.9%(按可比价格计算)、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1%、进出口总额增长22.5%,相应带动增值税、营业税、进口环节税收等较快增长。而且,这一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1%,国内生产总值如按现价计算增长17.4%,带动以现价计算的相关税收相应增加。

在土地出让金明显下降的情况下,财政收入仍以两倍GDP的增速上涨,上海官方解释,服务业以及先进制造业等因素共同支撑了地方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

“服务业对财政收入增长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上海市2011年地方财政收支情况》就指出,“来自本市商业、金融、租赁和商务等服务业的财政收入增幅均在20%以上。制造业能级提升、效益改善对财政收入的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本市电子信息、成套设备、生物医药等制造业企业所得税均呈现两位数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从税收宏观负担情况看,第一产业最低、第二产业居中,而第三产业最高,所以,轻税产业或行业在GDP中占比的下降,确实可以为税收收入增速快于经济增长速度提供一种解释。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一说明并不能解释为何诸如新疆这样的内地省份财政收入增速会高于GDP增速。

然而在专家们看来,财政收入超过GDP增速另有原因。

在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研究员杨志勇看来,财政收入增幅较大除了物价因素导致之外,主要还是在于地方政府具有追求高财政收入的动力。“政府存在税收指标问题,每年制定税收指标并层层下达,且全是增长性指标,自上而下追加任务,这导致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速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连续18年高于GDP增速。”

新税种的开征和税基过宽、税率偏高和税收征管力度的加大也是主因。“我国的增税政策依然多于减税政策,包括资源税在内的税收政策也都有利于地方政府增加财政收入。”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霍肖桦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实际上,长期以来,全国财政收入增幅远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幅度,令人无法释怀。正是如此,二者增速的差距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难怪,就连财政部长谢旭人也不得不在会议上公开解释,财政收入增长与GDP增长在数量上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两者不完全同步是正常的。

“有三个因素决定了财政收入和GDP增速之间的差异,即财政收入以现价计算,而GDP以不变价计算;财政收入特别是税收收入主要来源于第二、三产业,而第二、三产业增长通常高于GDP增长;部分税种收入增长与GDP增长没有直接关联,有的还是反向关系。”财政部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戴柏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指出。

在2011年的“两会”期间,戴柏华曾解释,2010年,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5%,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6%,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3%,按照现价计算后GDP大致增长16%左右,与财政收入21.3%的增幅差距明显缩小。

然而,在不少专家学者看来,虽然二者增速可能出现偏差甚至是反方向的关系,但总体来说基本同步才合理。“财政是对经济的综合反映,财政收入则是经济发展成果的直接表现。但是,如果财政收入增速连续多年远高于经济增速,那么这样的增长就有可能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不符合财政的内在要求。”杨志勇指出。

税政“利好”埋下隐忧

中国税收再以两倍于GDP的速度增长的势头,不仅没有令人兴奋,反而引起了人们的担忧。

首先,人们担心会出现“国富民穷”的局面。一般来说,用“政府的全部收入占GDP的比例”可以表征一个国家人民的税负。依照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09/2010》的计算,中国政府的全口径收入(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外收入、土地有偿使用收入、社保基金收入)已经从1998年的1.73万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10.8万亿元,占当年GDP的比重,也从1998年的20.4%上升到2009年的32.2%。

据耶鲁大学陈志武教授分析:从1995年到2007年,去掉通胀成分后,政府财政收入增加5.7倍,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增加1.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才增1.2倍。与美国作一下横向比较,2010年中国财政收入是83080亿元,合1.262万亿美元,GDP是6.475万亿美元,而美国该年的财政收入为1.6万亿美元,GDP为14.52万亿美元。也就是说,当年中国的财政收入占到了美国的79%,但国内生产总值连美国的一半都不到。正是如此,直接导致了“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

其次,财政收入的大幅增长已在制约老百姓收入增长,影响拉动内需、启动消费,进而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30多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特别是广大工人、农民为市场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令人遗憾的是,他们没有被相应提高收入和福利。据了解,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已连续22年下降,2007年,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下降到39.74%;而在发达国家,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大多在50%以上。

“中国经济30年的高速发展,不是源自中国的内部需求,而是严重依赖出口贸易。可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依赖单纯的外向型经济成为发达国家,一个国家经济的稳健增长必须建立在其强健的内部需求的基础上。显然,财政收入增速超过GDP增速影响到了内需的增长,进而影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天津财经大学财政学科首席教授李炜光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就曾指出。

李炜光教授还提到,大量的财富在政府手里,还直接导致了中小企业的举步维艰。“中国目前60%的储蓄来自政府和企业,在1994年至2002年间,这一数字是47%。高储蓄又促成进一步高投资,家庭消费占GDP的比重将难以提高。而财政收入却增长很快,简直快极了,30%以上,银行利润增长也不慢,50%。如此,民营企业如何赚钱?家庭收入如何增长?”

实际上,单就财政政策自身来说,财政收入的过快增长、过度膨胀,也将伤及经济与财政的关系。“财政收入的增长已失去了预算的控制,财政支出则在收入的无度增长下变得随意性很强。按照《预算法》规定,无论是收入还是支出,都不能严重突破年初预算,而按照国际惯例,年终决算和年初预算之间的差异不能超过5%。但是,分税制以来的18年,几乎每年都超过这一比例。另外,财政收入的无度增长,必然影响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这些年来各地地方政府年底突击花钱就是明证。”知名财经分析人士谭浩俊就指出。

提到突击花钱,有媒体就曾报道:2006年全年预计财政收入将达到3.9万亿元,而2006年的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报告则显示,全国财政预算收入为35423.38亿元。这意味着2006年的财政超收收入至少在3000亿元以上,这些多出的收入往往在年底会被突击花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