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世九重天兄弟语录:关于乡村工作难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15:57:11
当前,在体制转换、经济转型过程中,农村大量的问题沉淀、汇集、许多矛盾交织、激化。这些问题和矛盾,又绝大多数集中在乡、村两级。因此,为乡、村工作解“难”已成为农村工作的重要环节。最近,我带着这一课题,走访调查了武陵区东江乡,桃源县青林乡、凌津滩乡等*个乡及其**个枝节,与乡,村两级干部**多人进行了座谈。通过调查,对乡、村工作的“难”有了一些肤浅的认识。一、乡、村工作难在哪里  1、农民增收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增产难增收。由于我市农业产业化水平整体上不高,农民增产难增收,直接制约了收入增长。从调查情况看,农民收入增和或,直接来自农业生产的不到**%。二是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年收入大约是****元,比从事农业生产平均高出**%以上。虽然有这样明显的利益拉动,但由于小城镇土地使用、户籍管理、劳动用工等制度不适应,“非农业化”的速度并不很快,每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只占劳动力总数的*%左右。三是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逐年升高,再加上合理与不合理的服务费,使农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  2、财政运转难。目前,乡、村普遍反映财务运转困难。此次调查*个乡,平均负责****万元,**个村,平均负债**万元,而且这些债务,有的已经成了呆帐。造成负债的原因不致有以下几种:一是基金会欠债。二是教育投资欠债。前几年,由于全面实行教育“两基”达标,许多镇负责搞建设。三是防洪设施投入欠债。如凌津滩乡共有小型水库**座,每年水库维修费就达***多万元,而全乡每年所收水费仅**多万元,缺口达**多万元。四是靠高息贷款交税欠债。调查的**个村中,有**%的农户近几年分文未交,大多数村不得不先由集体高息贷款付上交。五是乡、村公务支出不足造成的欠债。由于乡、村两级债务高筑,造成“寅吃卯粮”,债上加债,乡、村财务陷入恶性循环,运转举步维艰。  3、农村税费完成难。税费改革以后,我市农民负担比税改前减轻了**%,农民拍手称快。但由于少数农户拖欠不交,使农村税费完成难度加大。据调查,拖欠不交的农户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所谓明白户。借口负担不合理不交。二是算帐户。他们张口就问,你收了钱都干什么去了?你给我说清楚了我再交。三是怨气户。过去被乡镇干部得罪了,交税时正好发难,找出种种现由欠交。四是攀比户。他们总是担心自己交早了吃亏,拖延不交。五是特困户。确因各种原因致贫无力上交。以上五种类型农户大约占**%左右。  4、乡、村干部队伍稳定难。由于债台高筑,乡、村两级缺乏正常的物质基础和经济保障,导致乡、村干部队伍难以稳定,少数村出现了干部无人当,工作陷于瘫痪的状况。  二、乡、村工作为什么难  通过调查分析,主要有这样几方面的原因。  1、现有体制上的原因。一是领导体制不完善。乡村是党和国家最基层的组织和政权,是一切工作具体落实者,同时乡,村又是党委和政府联系广大农民的桥梁和纽带,具有管理和服务群众的职能。但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强化条条管理,维护少数部门的权益过多,考虑乡、村整体功能较少,影响基层政权建设。二是用人机制不灵活。由于缺乏激励、淘汰机制,乡镇人员能进不能出,工资能高不能低,干部能上不能下,以致于乡镇人浮于事、效率低下。三是税费改革政策不配套。税费改革以后,对那些不履行税费义务的农户怎样处罚的政策不配套。以往税费不好收的“钉子户”、“难缠户”,约束力度不够,影响了农民上交税费的积极性。  2、经济发展上的原因。从调查中可以看到,乡、村工作难不难,与乡、村经济发展速度比较慢,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农村发明新的动力研究不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发展依靠党的政策获得了巨大能量。二十年后,这个政策的能量已基本释放。现在要对科技经济发展作一些理性思考,更谈不上实践。二是农业产业化缺少龙头牵动。规模种养、集中加工、批量销售、走种养加结合、产供销一体的产业化道路,都需要龙头的带动。但乡、村普遍缺少这样的龙头。三是非农化的进程缓慢。现在农村农产品出现结构性过剩,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但这种转移一时又缺乏载体,非农化进程受到制约,农村隐性失业、季节性失业比较严重。  3、工作方法上的原因。一是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了,乡、村干部的工作跟不上。过去乡、村干部是指挥员,下计划、分指标,催耕催种,群众离不开干部。现在农民有了经营自主权,需要的是服务员,需要的是科技辅导、信息咨询、政策指导、法律保护,而干部跟不上。二是从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农业转型了,乡、村干部的工作不适应。计划经济强调的是量,能够把产量搞上去,就是好干部。市场经济强调的是质,能够把质量搞上去,才是好干部。在这方面,大多数乡、村干部和农民基本上站在同一个水平线上。三是从单一的行政命令到运用经济杠杆调节,依法行政,手段转变了,乡、村干部的工作不习惯。许多干部没有从思想上、观念上转变过来,还不习惯于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去解决矛盾、推动工作。  三、乡、村工作怎样解难  1、大力发展经济。发展经济是解决乡、村工作所有难题的关键。当前,发展农村经济重点是要发展农村市场经济,引导千家万户的小生产进入广阔的大市场。对农民中已经涌现出来的种养大户、加工大户、运输大户、营销大户等。要创造条件、提供支持,让他们率先成长、壮大,自觉自愿地走向联合。只要真正让这些大户发展起来了,就可以带动一片,致富一片。这样做,既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又是我们量力而行的一种选择。凡是农业产业化搞得比较好的地方,实际上都是由一批大户带动起来的。  2、深化税费改革。在税费改革的过程中,应抓紧制定出配套改革措施。一是要改进征收手段和方法。依托现有地税纳税大厅,采取“三定”(定点办税、定时到村、定额上缴)征收办法,既改进服务,又逐步培养农民自觉纳税的习惯。二是要坚持依法治税。对那些不依法纳税的“钉子户”、“难缠户”和外出不归的大户,要依法起诉。三是在依靠法律手段的同时,建立一套以经济手段为主的税收奖惩办法。比如可以根据农户依法纳税的好坏程度或年限,为农户评定多层次的信用等级,信用等级越高难度的农户,在贷款、社会保险、运用农业科技等方面能够享受越多的政策优惠和政府支持,以此推动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不断巩固。  3、优化工作环境。一是舆论上要多理解、多鼓劲。对乡、村干部中存在问题批评的批评,该曝光的曝光,但要把握好度,不能以偏概全。要多做正面宣传,注意总结和推介乡、村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先进经验,在干部中树榜样,在群众中树威信,在社会上树形象。二是工作上要多支持、多指导。市、县两级抓基层,重点抓乡、村工作,为乡、村干部排忧解难。要调整财税政策,调动乡、村抓财源的积极性,要优先考虑乡、村转移支付的资金,即使税费任务没完成的也要予以转移,以调动乡、村干部的积极性。三是政政治上要多激励、多培养。  4、切实改进作风。当前,要抓好乡村干部学习,解决领导经济发展能力不强的问题;要密切联系群众,解决干群关系不融洽的问题;要廉洁自律,解决形象不高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