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秀英一字带凉鞋:请你跟我学电脑(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1:34:44

第二部分 认识目前流行的台式PC机(2009年3月)

一、目前流行的台式PC机的外观

    一套完整的新式台式PC电脑,比如,有19〞的LCD液晶显示器、含有DVD-ROM刻录光驱的主机箱、PS/2口的标准键盘、USB口的鼠标、2.1音箱(包含一只大的低音炮,两只小的左、右音箱。)、一台A4幅面的激光打印机。



(图:某种新式台式PC电脑)



(图:某种新式台式PC电脑)



(图:某种新式台式PC电脑)



(图:某种新式台式PC电脑)



(图:某种新式台式PC电脑)



(图:某种新式台式PC电脑)



(图:IBM笔记本电脑的主机正面,2008年以后联想生产的笔记本已不再使用IBM的标志)



(图:小型黑白A4幅面激光打印机,美国惠普——HP公司生产。)

(二)、目前流行的台式PC机的配件

 



(图:前几年的Intel P4 CUP)



(图:前几年的Intel 845主板)



(图:近几年的Intel 965主板)



(图:近几年的Intel CUP的安装)


(图:Intel 双核CUP示意图)


(图:目前普及Intel 酷睿2 CUP)

(说明:Core 2 Duo / Dual Core——双核 双核又分为Pentium——奔腾双核以及Celeron——赛扬双核)



(图:目前普及的Intel 酷睿2 CUP的一种——E4300)



(图:目前普及的Intel 酷睿2 CUP的一种——E4500)



(图:某款主板,从中可以看到CPU的插座位置原样)

 

(图:目前普及的Intel 酷睿2 CUP的一种——E7300)



(图:目前开始流行的Intel 四核CUP的一种——Q9450)

 

(图:目前开始流行的Intel 四核CUP的一种——Q9650正面)



(图:目前开始流行的Intel 四核CUP的一种——Q9650反面)

    关于CPU的说明:

(下面这几段内容比较专业,若看不懂,可先略过去,待懂得较多电脑知识后,再返回头来看也可。)

    前几年,CPU大都采用针脚式接口与主板相连,而不同的接口的CPU在针脚数上各不相同。世界上著名的CPU生产厂商主要是美国的Intel——英特尔公司和AMD——超微公司。CPU接口类型的命名,习惯用针脚数来表示,比如前几年Intel公司生产的Pentium 4系列处理器所采用的Socket 478接口,其CPU针脚数就为478针;而AMD公司生产的Athlon XP系列处理器所采用的Socket 939接口,其CPU针脚数就为939针。

    关于LGA775:处理器与散热器

    前几年的PC架构中PCI总线、AGP总线、PATA接口、AC97音效等已经沿用多年,除了CPU、显卡、内存频率的提高以及缓存、内存、硬盘的增加获得了一些性能的提升之外,其实PC并没有什么进步。

    Intel发布的915(Grantsdale)/925(Alderwood)系列芯片组,一反8XX芯片组时代的保守,Intel的915/925是真正革命性的产品,必将带来10余年来最大的革新。

    915/925主板均使用LGA775插座,取代了过去的Socket插座。

   LGA-775即栅格阵列封装的CPU最大特点就是没有针脚,不用担心针脚受损伤,由于CPU核心也有坚固的金属顶盖保护,所以这一代的Pentium 4是相当坚固的,不过,相对的,针脚被转嫁到了主板上,CPU插座的构造就要复杂多了,而且很容易被损坏,用户安装的时候需要小心。另外,LGA775处理器需要较大的压力来确保和插座接触良好。

    新的LGA775结构将为处理器和主板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处理器的频率、性能(别忘了还有耗电量)将在这个新架构上继续提升,突破Socket 478的瓶颈,也许到下一代处理器还会继续使用LGA775结构。





 (CPU表面的白色部分为:用户自己涂抹上去的导热硅胶,便于将CPU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能够均匀地传给铝合金的散热风扇)



(铝合金散热风扇,现在的CPU功耗越来越大,散热风扇的功效很重要)

    目前,采用此种接口的有LGA775封装的单核心的Pentium 4、Pentium 4 EE、Celeron D以及双核心的Pentium D、Pentium EE、Core 2 等CPU。与以前的Socket 478接口CPU不同,Socket 775接口CPU的底部没有传统的针脚,而代之以775个触点,即并非针脚式而是触点式,通过与对应的Socket 775插槽内的775根触针接触来传输信号。Socket 775接口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处理器的信号强度、提升处理器频率,同时也可以提高处理器生产的良品率、降低生产成本。

随着Socket 478的逐渐淡出,LGA775已经成为Intel桌面CPU的标准接口。

    目前——2009年3月,Intel四核CPU的针脚数已达到1366Pin。

    Intel——英特尔公司CPU的发展历程:

1、台式PC机:

8086→80286→80386→80486→1993年:Pentium(奔腾)→Pentium MMX(奔腾 MMX)→1997年:Pentium II(奔腾 2)→1999年:Pentium III(奔腾 3)→2000年:Pentium IV(奔腾 4—P4)→2005年:Pentium D(奔腾 D双核)→2006年:Core 2 Duo(酷睿2)→2006年:Core 2 Duo/Extreme(酷睿2代双核)→2006年:Core 2 Duo QUAD(酷睿2四核)→2007年:四核心Clovertown处理器……

2、笔记本PC机:

1989年:80386SL/80386DL→1994年:Mobile Pentium→1998年:Mobile Pentium Ⅱ(移动式奔腾2)→1999年:Mobile Pentium Ⅲ(奔腾3—M)→2002年:Pentium 4-M(奔腾4—M)→Pentium-M(奔腾M)→酷睿→酷睿2→酷睿2四核→……

    另外,笔记本PC机的CPU还涉及到一种“讯驰技术”。迅驰技术是笔记本CPU的一种类型,是Intel的产品,它的特点是低功耗,低热量,大缓存,一般在高档的笔记本电脑里面搭配使用,而且集成了无限上网的模块。价格比一般的要贵一些。

迅驰→迅驰2代→迅驰3代→迅驰4代→……

    英特尔公司的Celeron CPU

    奔腾系列处理器是英特尔公司在主流价位机器上力推的产品,其定价比较高。但是为了满足低价市场的需求,英特尔方面不得不推出低价的赛扬处理器产品。

    赛扬处理器与奔腾处理器的区别:

    赛扬处理器与奔腾处理器在运算内核上完全相同,不同的地方是二级缓存的大小不同。用少量的高速内存和大量的低速内存结合使用,共同为处理器提供数据。高速的内存处于CPU和内存之间的位置,又是临时存放数据的地方,所以就叫做缓冲存储器了,简称"缓存"。

    关于Intel 芯片组

    如果把中央处理器CPU比喻为整个电脑系统的心脏,那么主板上的芯片组就是整个身体的躯干。对于主板而言,芯片组几乎决定了这块主板的功能,进而影响到整个电脑系统性能的发挥,芯片组是主板的灵魂。

  芯片组(Chipset)是主板的核心组成部分,按照在主板上的排列位置的不同,通常分为北桥芯片和南桥芯片。北桥芯片提供对CPU的类型和主频、内存的类型和最大容量、ISA/PCI/AGP插槽、ECC纠错等支持。南桥芯片则提供对KBC(键盘控制器)、RTC(实时时钟控制器)、USB(通用串行总线)、Ultra DMA/33(66)EIDE数据传输方式和ACPI(高级能源管理)等的支持。其中北桥芯片起着主导性的作用,也称为主桥(Host Bridge)。

  Intel的主板芯片组经过多年发展,型号繁多,有810、820、845、865、915、945、965等许多型号以及最新的P35。

    这里所说的只是主板的北桥芯片组,它决定了主板对CPU、内存、显卡等配件的支持,我们平时所说的“845”主板就是指使用845北桥芯片组的主板,另外、南桥芯片决定了主板所能支持的硬盘和外部设备(如USB设备),每个北桥芯片都有相应规格的南桥芯片与其对应,南桥的功能需要北桥支持,因此正规厂商出品的主板都将同一时期的南北桥搭配在一起,而一些杂牌的主板为节省资金会出现高等的北桥搭配低等南桥的现象发生。更确切的说,从810开始,Intel放弃了以往的南桥和北桥的概念,用MCH(Memory Controller Hub,内存控制中心)取代了以往的北桥芯片,用ICH(I/O Controller Hub,输入输出控制中心)取代了南桥芯片。

    关于PCI Express插槽

  PCI-Express是最新的总线和接口标准,是由英特尔提出的,很明显英特尔的意思是它代表着下一代I/O接口标准。这个新标准将全面取代现行的PCI和AGP,最终实现总线标准的统一。它的主要优势就是数据传输速率高,目前最高可达到10GB/s以上,而且还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PCI Express也有多种规格,从PCI Express 1X到PCI Express 16X,能满足现在和将来一定时间内出现的低速设备和高速设备的需求。能支持PCI Express的主要是英特尔的Intel 915和Intel 925系列芯片组。当然要实现全面取代PCI和AGP也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就象当初PCI取代ISA一样,都会有个过渡的过程。

 








(图:目前开始流行的Intel P35主板,将会逐渐取代Intel 845、865、915、945、965主板)



(图:含双通道内存的主板,通过颜色可以看出)



(图:双通道内存)

(图:双通道内存)

 

    关于双通道技术

  双通道内存技术其实是一种内存控制和管理技术,它依赖于芯片组的内存控制器发生作用,在理论上能够使两条同等规格内存所提供的带宽增长一倍。它并不是什么新技术,早就被应用于服务器和工作站系统中了,只是为了解决台式机日益窘迫的内存带宽瓶颈问题它才走到了台式机主板技术的前台。在几年前,英特尔公司曾经推出了支持双通道内存传输技术的i820芯片组,它与RDRAM内存构成了一对黄金搭档,所发挥出来的卓绝性能使其一时成为市场的最大亮点,但生产成本过高的缺陷却造成了叫好不叫座的情况,最后被市场所淘汰。由于英特尔已经放弃了对RDRAM的支持,所以目前主流芯片组的双通道内存技术均是指双通道DDR内存技术,主流双通道内存平台英特尔方面是英特尔 865、875系列,而AMD方面则是NVIDIA Nforce2系列。

    关于ATX电源的20Pin和24Pin

    目前,ATX电源的版本众多,包括了ATX 1.0、ATX 1.1、ATX 2.01、 ATX 2.02、ATX 2.03以及最新的ATX 12V 1.3和2.0等。目前大多数的机箱配套或单独购买的电源一般是采用ATX 2.03版本的产品,他们都是采用20 PIN主电源接口。而最新的ATX 12V 2.0等电源是由Intel推出的采用的24 PIN主电源接口。他多出四个接口是用来辅助供电的,以应付现在电脑的巨大耗电量的需要。他将会成为未来电源接口的主流标准。同时24 PIN主电源接口仍然能通过转接口兼容了20PIN主电源的接口的主板。这使24也具有了更多的灵活性。



(图:近几年的ATX电源,24pin+4pin。24pin为主板供电插座,4pin为专门向CPU供电的插座。)



(图:主板局部示意图,反映出主板的电源插座是24pin的。)



(图:新型的24pin插口,既可以当24pin插口使用,也可以将边上的4pin推出,还剩20pin,那么就可以当20pin插口使用。)



(图:主板局部示意图,反映出主板的电源插座是24pin的,但插入的是20pin电源插口。)



(图:主板局部示意图,反映出的是正在将24pin的电源插口插到主板的24pin电源插座上。)

说明:

    从2007年开始,台式PC电脑的显示器已很少采用CRT显示器,而是普及体积比较薄,耗电比较少,无辐射的19英寸LCD液晶显示器,22英寸的LCD液晶显示器也已开始流行。前几年的15英寸、17英寸的LCD液晶显示器已经不再流行。

    从2007年开始,台式PC电脑的光驱也已很少采用普通的CD-ROM光驱,而是流行DVD-ROM光驱,甚至是DVD-ROM刻录光驱。普通的CD-ROM光盘的容量一般是650MB,而普通的DVD-ROM光盘的容量一般是4.7GB。单面双层的DVD光盘的容量已达8.5GB。



(图:DVD刻录光盘盘片)



(图:某种普通DVD光驱)



(图:某种DVD刻录光驱,RW:Read:读,Write:写。)



(图:韩国三星——LG公司的DVD光驱。)

关于SATA 硬盘

    IDE即平常用的“并口”硬盘,也称为PATA,SATA即现在流行的“串口”。

    随着Intel 915、Intel 945等新一代主板芯片组推出后,硬盘的连接界面也从沿用多年的Parallel ATA(并行ATA,简称PATA)界面,实际上就是常说的IDE接口,逐渐转变为设计更先进、速度更快的Serial ATA(串行ATA,简称SATA)界面。

    硬盘的安装

  与旧式的PATA硬盘(即IDE硬盘)一样,SATA硬盘的连接线分为一条7-pin数据线和一条扁平的4-pin转15-pin电源线,但SATA硬盘的连接线比PATA硬盘连接线要细小和扁平些。



(图:左边,现今流行的SATA接口的信号线7pin,右边,早期IDE接口信号线80pin。)



(图:主板局部示意。可以看到主板上的2个SATA插座。)



(图:SATA连接线的一端)



(图:SATA信号线与IDE信号线对比。早期的IDE接口硬盘的信号线80pin。现今流行的SATA接口硬盘的信号线7pin。)



(图:2条SATA信号线,主板上2个SATA插座。)



(图:上图,早期的IDE接口硬盘的信号线80pin,电源线D型插口;下图,现今的SATA接口硬盘的信号线——红色的7pin,电源线扁形15pin插口)



(图:SATA硬盘与IDE硬盘对比。早期的IDE接口硬盘的信号线80pin,电源线属D型插口。现今流行的SATA接口硬盘的信号线7pin,电源线扁形15pin插口)



(图:SATA硬盘与IDE硬盘对比。早期的IDE接口硬盘的信号线80pin,电源线属D型插口。现今流行的SATA接口硬盘的信号线7pin,电源线扁形15pin插口)



(图:主板局部示意。可以看到一插着2条红色的SATA信号线,SATA信号线的另一端连接着SATA接口的硬盘或光驱。)



(图:15pin——15针脚 SATA 电源插口)



(图:SATA硬盘的连接线,红色的7pin信号线,4pin转15pin转接头)

    安装时,把数据线和电源线一端接到硬盘上,另外一端的数据线,则接到主板的SATA插口中,另外一端的电源线,则通过4-pin转15-pin转接头,接到电源盒输出口上即可。由于接线插头附有防呆设计——即防插错设计,因此不会有插错方向的问题。

    主板BIOS的SATA设置(这一部分内容也比较抽象,先有个粗略印象,可到后面的BIOS部分时再去研究。)

  目前,主板支持SATA界面一般借助于两种方式,即主板上南桥芯片已经内置SATA功能和单独的RAID/Serial ATA控制芯片。前者通过主板南桥芯片(如Intel的ICH5/6南桥芯片)来实现,故需在主板BIOS中对IDE模式进行设置。按主板的不同,BIOS中有一项名为“IDE Configuration”或“On-Chip SATA Mode”的设置项目,一般提供AUTO/Combined/Enhanced及Non-Com-bined等4种模式,其意义解释如下:

模式

效果

AUTO

让BIOS自动检测

Combined

最多同时使用2个SATA及2个PATA设备

Enhanced

最多同时使用6个设备,包括SATA及PATA设备

Non-Combined

将SATA设备自动模拟成PATA模式工作

 

    设成启动硬盘

完成BIOS设置后,最后一步就是把新的SATA硬盘设定为用作启动的第一个硬盘,以便于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在主板BIOS中有一项名为“Hard Disk Boot Priority”的设置项目,如果系统中已有旧的PATA硬盘(即IDE接口的硬盘),用户应在此选项中改变次序,把SATA硬盘在启动列表中排序成第一个启动硬盘即可。至此SATA硬盘安装成功,接下来可安装操作系统了。

    从2007年开始,品牌台式PC电脑上安装的正版的操作系统主要是Windows XP,但也有少量品牌电脑开始安装正版的Windows Vista。微软已经宣布在2008年6月停止在品牌机上安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



(图:中文Windows XP桌面)

    2008年,台式品牌机上安装Windows Vista已开始流行,笔记本上已全面开始安装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

 



(图:英文Windows Vista桌面)



(图:中文Windows Vista桌面)



(图:中文Windows Vista桌面)



(图:中文Windows Vista桌面)



(图:中文Windows Vista桌面)



(图:安装Windows Vista的PC电脑)

    还有部分品牌机(分:家用机和商务机),为了达到某种需求,预安装了DOS或者Linux操作系统,现如今DOS已无人使用,Linux操作系统实际上也很少有人使用。所以,安装了DOS或者Linux操作系统的电脑,用户购买时大多都是重新另分区、格式化硬盘,再安装上流行的、普遍使用的Windows XP操作系统。当然,这时的Windows XP是D版的。

    组装机大多是安装、使用Windows XP操作系统。组装电脑上的Windows XP也属于D版的。



(某种DOS界面)



(图:某版本Linux桌面)



(图:某版本Linux桌面)